【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8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瘧疾】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21 16:2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瘧疾

 

瘧疾

 

瘧疾停藥。日有向愈之機。胃困則痞閉。不欲食。今雖未加餐。已知甘美。皆醒之漸也。

 

童真無下虛之理。溲溺欲出。尿管必痛。良由胃津肺汁。因苦辛燥熱烈氣味。劫奪枯槁。腸中無以營運。庸醫睹此。必以分利。所謂泉源既竭。當滋其化源。九竅不和。都屬胃病。

 

麥門冬 甜水梨皮 甜杏仁 蔗漿脈數。目 黃。舌心乾白黃胎。口中黏膩。脘中痞悶。不思納穀。由於途次暑風客邪內侵。募原營衛不和。致發瘧疾。夫暑必兼濕。濕也。

 

熱也。

 

皆氣也。

 

氣與邪博。則清濁交混。升降自阻。古稱濕遏必熱自生矣。

 

聖帝論病。本乎四氣。其論藥方推氣味。理必苦降辛通。斯熱氣痞結可開。消導攻滯。香燥泄氣。置暑熱致病之因於不治。不識何解。

 

川連 黃芩 花粉 桔梗 白蔻仁 鬱金 橘紅 六一散寒來喜飲熱湯。發熱後反不渴。間瘧已四十日。今雖止。不飢不思食。五味入口皆變。初病舌白乾嘔。濕邪中於太陰。脾絡濕鬱氣滯。喜熱飲。暫通其鬱。邪蒸。濕中生熱。六腑熱灼。津不營運。至大便硬秘。此為氣濕痹結。當薄味緩調。今氣釐清肅。與脾約似同。但仲景氣血兼治。此病卻專傷氣分。

 

炒黃半夏 生益智仁 綿茵 廣皮 厚朴 茯苓濕熱與水穀交蒸。全在氣分。嘗稱三焦。分消清解。既成間日瘧疾。邪正互爭。原無大害。初誤於混指傷寒六經。再謬於參朮守補。致邪彌漫。神昏喘急。妄譫痙搐。皆邪無出路。內閉則外脫。求其協熱下利。已不可得。診脈細澀。按腹膨滿。夫脾滿屬氣。燥實在血。今洞利後。而加腹滿。諸氣皆結。豈須閉塞而然。潰敗決裂至此。難望挽救。

 

細葉菖蒲根汁 草果仁 茯苓皮 紫厚朴 綿茵 辰砂益元散 連翹心 金銀花牛黃丸脈小澀。病起瘧後。食物不和。仍誦讀煩勞。遂至左脅連及少腹。常有厥氣。

 

或攻胃脘。或聚腹中。凝著 脹。古語云。脹不離乎肝膽。亦猶咳不離乎肺也。

 

蓋肝得邪助。木勢張揚。中土必然受侮。本氣自怯。運納之權自滅。清陽既少展舒。

 

濁陰日踞。漸為痞滿。上年溫養。辛甘久進。未見病去。其治體之法。諒不能卻。自述靜處病加。煩動小安。其為氣血久阻為鬱。議用通絡法。以病根由瘧久。邪留絡中耳。

 

紫降香 桃仁 小香附 淡薑渣 神麯 雞肫皮 南山楂 韭根汁泛丸前議勞傷陽氣。當知內損邪陷之理。凡女人天癸既絕之後。其陰經空乏。

 

豈但營衛造偏之寒熱而已。故溫脾胃。及露薑治中宮營虛。但畏寒不知熱。為牝瘧。蓋牝為陰。身體重著。亦是陰象。此辛甘理陽。鹿茸自督脈以煦提。非比薑附但走氣分之剛暴。驅邪益虛。卻在營分。難經曰陽維脈。為病發寒熱也。

 

鹿茸 鹿角霜 人參 當歸 潯桂 茯苓 炙草暑傷氣分。上焦先受。河間法至精至妙。後醫未讀其書。焉能治病臻效。邪深則瘧來日遲。氣結必胸中混悶如痞。無形之熱。漸蒸有形之痰。此消導發散。

 

都是劫津。無能去邪矣。

 

石膏 杏仁 半夏 厚朴 知母 竹葉脈沉舌白呃忒。時時煩躁。向系陽虛痰飲。瘧發三次即止。此邪窒不能宣越。並非邪去病解。今已變病陰冱。痰濁阻塞於中。致上下氣機。不相維續。症勢險篤。舍通陽一法。無方可擬。必得中陽流運。瘧症復作。庶有愈機。

 

淡附子 生草果仁 生白芍 茯苓 生厚朴 薑汁伏暑冒涼。發瘧。以羌防蘇蔥辛溫大汗。汗多衛陽大傷。胃津亦被劫乾。致渴飲。心煩。無寐。診脈左弱右促目微黃。嗜酒必中虛穀少。易於聚濕蘊熱。勿謂陽傷驟補。仿內經辛散太過。當食甘以緩之。

 

大麥仁 炙草 炒麥冬 生白芍 茯神 南棗瘧邪田四末以擾中。皆陽明厥陰界域。陽明衰。則厥陰來乘。津液少。斯內風必動。昔賢以瘧屬氣虛。本是濕痰敗血。今戌亥頻熱。行走淋汗。顯然液虛陽動風生。脂液不得灌溉肢末。非濕痰氣分之恙。

 

冬桑葉 熟首烏 黑芝麻 柏子仁 茯神 當歸 杞子 菊花炭 蜜丸瘧已復瘧。溺濁淋痛。稚年脾瘧。食物不慎。色黃。腹膨。有滯。脾胃愈衰。東垣云。中氣不足。溲便為變。初秋交冬。迭加反復。久則五疳癆瘵。當慎於食物。令脾胃氣靈可效。宗脾胃論升降疏補法。

 

人參 茯苓 炙草 廣皮 使君子 神麯 楂肉 麥芽 澤瀉閩產陽氣偏泄。今年久熱傷元。初瘧發散。不能去病。便是再劫胃陽。致邪入厥陰。昏冒大汗。思肝腎同屬下焦。厥陽挾內風冒厥。吐涎沫膠痰。陽明胃中。

 

以寒熱戕擾。空虛若穀。風自內生。閱醫藥不分經辨症。但以稱虛道實。宜乎鮮有厥效。但用仲景安胃泄肝一法。

 

人參 川椒 烏梅 附子 乾薑 桂枝 川連 生牡蠣 生白芍舌白不大渴。寒戰後熱。神躁欲昏。而心胸飽悶更甚。瘧系客邪。先由四肢以擾中宮。痰涎嘔逆。顯是肺胃體虛。邪聚閉塞不通。故神昏煩躁。鬱蒸汗泄。得以暫解。營衛之邪未清。寒熱漫延無已。此和補未必中竅。按經設法為宜。

 

白蔻仁 大杏仁 焦半夏 薑汁 黃芩 淡竹葉脈微弱而細。鼻準獨明。晝日形冷汗泄。不飢少納。脘腹常痞。泄氣自舒。此陽氣失護衛。而寒栗汗出。陽失鼓運。而脾胃氣鈍。前進養營。亦主中宮。想因血藥柔 。陽不驟蘇。初進甚投。接用則力疲矣。

 

詢其不喜飲湯。舌頗明潤。非邪結客熱之比。議用理中湯法。專以脾胃陽氣是理。不獨治病。兼可轉運日前之藥昔賢以瘧稱為脾寒。重培生陽。使中州默運。實治法之要旨。

 

人參 生芍 白朮 附子 茯苓 乾薑瘧有十二經。然不離少陽厥陰。此論客邪之傷。若挾怫鬱嗔怒。致厥陽肝氣橫逆。其勢必銳。經言肝脈貫膈入胃。上循喉嚨。而瘧邪亦由四末擾中。故不飢不食。胃受困也。

 

夫治病先分氣血。久發頻發之恙。必傷及絡。絡乃聚血之所。

 

久病必瘀閉。香燥破血。凝滯滋血。皆是症之禁忌也。

 

切宜凜之。

 

青蒿 生鱉甲 炒桃仁 當歸尾 鬱金 橘紅 茯苓瘧後耳竅流膿。是竅閉失聰。留邪與氣血。混為扭結。七八年之久。清散不能速效。當忌葷酒濁味。臥時服茶調散一錢。患耳中。以甘遂削尖。插入耳內。銜甘草半寸許。兩年前晨泄。食入嘔吐。此非有年體質之脾腎虛瀉。可以二神四神治也。

 

蓋幼衝陽虛。百中僅一耳。今瀉泄仍然。寒熱咳嗽失血。月事不來。脈得弦數。形色消奪。全是沖年陰不生長。勞怯大著。無見病治病之理。保其胃口。以冀經通。務以情懷開爽為要。勿恃醫藥卻病。

 

熟地炭 炒當歸 炙甘草 炒白芍 淡黃芩 烏梅肉 黑楂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9 ... 2%BE%E8%8F%AF/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3:01 , Processed in 0.0625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