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義希西市鎮 財務處境艱困】
(中央社巴黎19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不曾有過美國工業樞紐底特律那種大規模的破產,但很多市鎮和地方當局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直身陷危險的金融困境。
●希臘:陷入衰退5年多,債台高築的希臘從國際貨幣基金(IMF)和歐洲聯盟(EU)獲得援助,得以避免破產。
希臘財政困難對地方和市政當局產生連鎖效應,但沒有市鎮或城市宣布破產。
為換取IMF和歐盟紓困,希臘推動數個撙節計畫,像是撤銷部分服務、公務員大幅減薪和大砍退休金;公家服務愈來愈少、醫院和大學遭併且公務員被迫轉職。
希臘也大幅加稅,填補空虛國庫。
●義大利:從中央到地方,從各省到各區,各層級預算大砍。
數座城市在平衡預算方面有嚴重困難,包括羅馬、那不勒斯、巴勒摩(Palermo)和巴瑪(Parma)。
米蘭情況未如上述城市嚴重,但也有財政問題。
義大利也面臨不同銀行不良放款的問題,但沒有城市因此破產。
米蘭已控告4家外商銀行。
●西班牙:至今沒有城市正式宣布破產,但許多地方當局受沉重負債所苦,需要國家援助。
政府6月28日同意紓困計畫,幫助536個無法達成財政義務的市鎮。
這些市鎮多位於沿海地區,像是安達魯西亞(Andalusia)和瓦倫西亞。房地產熱潮為這些地方帶來大量現金,之後資金開始枯竭。
銀彈不足的市鎮被迫裁員,且無法負擔清道夫和營養午餐等特定公共服務。
●法國:地方當局原則上不會破產,因為他們有義務維持預算平衡,不過萬一投資不成比例,中央可以接管。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許多地方當局成為不良放款受害者,控告地方政府主要貸方德克夏銀行(Dexia)。
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德克夏週轉失靈,無法籌款,法國和比利時之後出手救援。
引用:http://n.yam.com/cna/fn/20130720/201307206262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