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593|回復: 2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秋穀梁傳註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5-11 22:4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3-5-12 00:25 編輯

春秋穀梁傳註疏


△《春秋穀梁傳注疏》•二十卷(內府藏本)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勳疏。

 

其《傳》則士勳《疏》稱,穀梁子名俶,字元始,一名赤。

 

受《經》於子夏,為《經》作《傳》則當為穀梁子所自作。

 

徐彥《公羊傳疏》又稱,公羊高五世相授,至胡母生乃著竹帛,題其親師,故曰《公羊傳》。

 

《穀梁》亦是著竹帛者題其親師,故曰《穀梁傳》。

 

則當為傳其學者所作。

 

案《公羊傳》“定公即位”一條引“子沈子曰”,何休《解詁》以為後師(按此注在《隱公十一年》所引子沈子條下)。

 

此《傳》“定公即位”一條,亦稱“沈子曰”。

 

公羊、穀梁既同師子夏,不應及見後師。

 

又“初獻六羽”一條,稱“穀梁子曰”。

 

《傳》既穀梁自作,不應自引己說。

 

且此條又引“屍子曰”,屍佼為商鞅之師,鞅既誅,佼逃於蜀。

 

其人亦在穀梁後,不應預為引據。

 

疑徐彥之言為得其實,但誰著於竹帛,則不可考耳。

 

《漢書•藝文志》載《公羊》、《穀梁》二家《經》十一卷,《傳》亦各十一卷。

 

則《經》、《傳》初亦別編。

 

范甯《集解》,乃並《經》注之,疑即甯之所合。

 

《定西元年》“春王三月”一條,發《傳》於“春王”二字之下,以“三月”別屬下文,頗疑其割裂。

 

然考劉向《說苑》,稱文王似元年,武王似春王,周公似正月。

 

向受穀梁《春秋》,知《穀梁經》文以“春王”二字別為一節,故向有此讀。

 

至“公觀魚於棠”一條、“葬桓王”一條、“杞伯來逆叔姬之喪以歸”一條、“曹伯廬卒于師”一條、“天王殺其弟佞夫”一條,皆冠以“《傳》曰”字。

 

惟“桓王”一條與《左傳》合,餘皆不知所引何《傳》。

 

疑甯以《傳》附《經》之時,每條皆冠以“《傳》曰”字,如鄭玄、王弼之《易》有“彖曰”、“象曰”之例,後傳寫者刪之。

 

此五條,其削除未盡者也。

 

甯《注》本十二卷,以兼載門生故吏子弟之說,各列其名,故曰《集解》。

 

《晉書》本傳稱甯此書為世所重,既而徐邈複為之注,世亦稱之。

 

今考書中乃多引邈《注》,未詳其故。

 

又《自序》有“商略名例”之句,《疏》稱甯別有《略例》百餘條,此本不載。

 

然《注》中時有“傳例曰”字。

 

或士勳割裂其文,散入《注》、《疏》中歟?

 

士勳始末不可考。

 

孔穎達《左傳正義序》,稱與故四門博士楊士勳參定,則亦貞觀中人。

 

其書不及穎達書之賅洽。

 

然諸儒言《左傳》者多,言《公》、《穀》者少,既乏憑藉之資。

 

又《左傳》成於眾手,此書出於一人,複鮮佐助之力。

 

詳略殊觀,固其宜也。

 

其《疏》“長狄眉見於軾”一條,連綴於“身橫九畝”句下,與《注》相離。

 

蓋邢昺刊正之時,又多失其原第,亦不盡士勳之舊矣。

 

序疏釋曰:此題,諸本文多不同,晉、宋古文多云《春秋穀梁傳序》,俗本亦有直云《穀梁傳序》者。

 

然「春秋」是此書之大名,傳之解經,隨事則釋,亦既經傳共文,題名不可單舉。

 

又此序末云「名曰《春秋穀梁傳集解》」,故今依上題焉。

 

此序大略凡有三段。

 

第一段自「周道衰陵」,盡「莫善於《春秋》」,釋仲尼修《春秋》所由,及始隱終麟之意。

 

夫聖哲在上,動必合宜,而直臣良史克施有政,故能使善人勸焉,淫人懼焉。

 

洎乎周德既衰,彝倫失序,居上者無所懲艾,處下者信意愛憎,致令九有之存唯祭與號,八表之俗或狄或戎。

 

故仲尼就大師而正《雅》、《頌》,因魯史而修《春秋》,其始隱終麟,範自具焉。

 

第二自「《春秋》之傳有三」盡「君子之於《春秋》,沒身而已」,釋三傳所起及是非得失。

 

仲尼卒而微言絕,秦正起而書記亡。

 

其《春秋》之書,異端競起,遂有鄒氏、夾氏、左氏、公羊、穀梁五家之傳。

 

鄒氏、夾氏,口說無文,師既不傳,道亦尋廢。

 

左氏者,左丘明與聖同恥,恐諸弟子各安其意,為經作傳,故曰《左氏傳》。

 

其傳之者,有張蒼、賈誼、張禹、翟方進、賈逵、服虔之徒。

 

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左氏》不得立於學官。

 

至平帝時,王莽輔政,方始得立。

 

公羊子名高,齊人,受經於子夏,故《孝經說》云「《春秋》屬商」是也;

 

為經作傳,故曰《公羊傳》。

 

其傳之者,有胡母子都、董仲舒、嚴彭祖之類。

 

其道盛於漢武帝。

 

穀梁子名淑,字元始,魯人,一名赤,受經於子夏,為經作傳,故曰《穀梁傳》。

 

傳孫卿,孫卿傳魯人申公,申公傳博士江翁。

 

其後魯人榮廣大善《穀梁》,又傳蔡千秋,漢宣帝好《穀梁》,擢千秋為郎,由是《穀梁》之傳大行於世。

 

然則三家之傳,是非無取,自漢以來,廢興由於好惡而已。

 

故鄭玄《六藝論》云:「《左氏》善於禮,《公羊》善於讖,《穀梁》善於經。」

 

是先儒同遵之義也。

 

言「《左氏》善於禮」者,謂朝聘、會盟、祭祀、田獵之屬不違周典是也。

 

「《公羊》善於讖」者,謂黜周王魯及龍門之戰等是也。

 

「《穀梁》善於經」者,謂大夫曰卒,諱莫如深之類是也。

 

其三傳是非,序文自具。

 

第三自「昇平之末」,盡「《穀梁傳集解》」,釋己注述之意,並序《集解》之人,案《晉書》範甯字武子,順陽縣人,為豫章太守,父名注。

 

長子名泰,字伯倫;

 

中子名雍,字仲倫;

 

小子名凱,字季倫。

 

其從弟則注云「邵曰」是也,言「先君」則父注是也。

 

以傳《穀梁》者雖多,妄引三傳,辭理典據不足可觀,故與一門徒商略名例,傳示同異也。

 

所云名例者,即範氏所據,別為《略例》一百餘條是也。

 

其《春秋》及經傳之名,在後別釋。

 

謂之序者,序述經傳之旨,並明巳注作之意也。

 

昔周道衰陵,乾綱絕紐,(乾,其連反,天也。

 

紐,女久反。)

 

禮壞樂崩,彝倫攸斁。

 

(彝倫,以之反;

 

彝,常;

 

倫,理也。

 

攸斁,丁故反,字書作 [A17H],敗也。)

 

弒逆篡盜者國有,(弒,申誌反,又作殺,音同。

 

篡盜,初患反,《爾雅》云:「取也。」)

 

淫縱破義者比肩。

 

(淫縱,子用反。)

 

疏「昔周」至比肩。

 

○釋曰:「仲尼之修《春秋》,因衰亂而作,故序先述周道衰也。

 

云「昔」者,範氏晉世之人,仰追周代,故曰「昔」。

 

云「周道衰陵」者,總述幽、厲以來也,指衰極言之,則平、桓之世也。

 

知者,幽、厲雖則失道,名器未失,《詩》猶入《雅》;

 

平王東遷之後,下同於《國風》,政教所被,才及郊畿,仲尼修《春秋》,以平王為始,知衰極是平、桓也。

 

「衰陵」謂衰弱陵遲。

 

云:「乾綱」者,乾為陽,喻天子,坤為陰,喻諸侯;

 

天子總統萬物,若綱之紀眾紐,故曰「乾綱」。

 

云「絕紐」者,紐是連係之辭,故昭十三年《左傳》云:「再拜皆厭紐。」

 

《玉藻》云:「紐約用組。」

 

諸侯背叛,四海分崩,若紐之絕,故曰:「絕紐」。

 

云「禮壞樂崩」者,通言之耳。

 

知非樂是陽,故以「崩」言之,禮是陰,故以「壞」言之者,正以《詩序》云:「微子至於戴公,其間禮樂廢壞」,明知通矣。

 

云「彝倫攸斁」者,《尚書•洪範》文也。

 

禮以安上治民,樂以移風易俗,禮樂崩壞,故常道所以敗也。

 

「弒」謂臣弒君,「逆」謂子弒父,「篡」謂以庶奪正,「盜」即哀四年傳云「春秋有三盜」是也。

 

是以妖災因釁而作,(釁,許靳反。)

 

民俗染化而遷,陰陽為之愆度,(為之,於偽反,下同。)

 

七耀為之盈縮,(縮,所六反。)

 

川嶽為之崩竭,鬼神為之疵厲。

 

(疵,才斯反。厲音例,又作癘。)

 

疏「是以」至「疵厲」。

 

○釋曰:宣十五年《左傳》云:「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人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

 

是妖災因釁而起也。

 

云「陰陽愆度」者,謂冬溫夏寒,失其節度。

 

云:「七耀盈縮」者,謂日月薄食,若晦食則是月行疾,食朔與二日是月行遲。

 

又《五行傳》云:「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朓則侯王其恭,側匿則侯王其肅」,是由君行使之然也。

 

五星亦有遲疾,故襄二十八年《左傳》云「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是也。

 

謂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謂之「七曜」。

 

五星者,即東方歲星,南方熒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鎮星是也。

 

云「川嶽崩竭」者,謂《周語》云幽王之時,三川震,伯陽父曰:「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嶽」是山之類,即梁山沙鹿崩是也。

 

云「鬼神疵厲」者,舊解以為「鬼神」即宗廟,是也。

 

「疵厲」謂災變也。

 

言人棄常製,致宗廟之災,即桓宮新宮災是也。

 

今以為「鬼神為之疵厲」,即《國語》云「杜伯射宣王於鎬」,《左傳》云:「伯有之鬼為厲是也。

 

故父子之恩缺,則《小弁》之刺作;

 

(缺,丘悅反。

 

弁,步寒反。

 

刺,七賜反。

 

此所引皆《詩》篇名,《穀風》在《邶風》,餘皆《小雅》。)

 

君臣之禮廢,則《桑扈》之諷興;

 

(扈音戶。

 

諷,方鳳反,又作風。)

 

夫婦之道絕,則《穀風》之篇奏;

 

骨肉之親離,則《角弓》之怨彰;

 

君子之路塞,則《白駒》之詩賦。

 

疏「故父」至「詩賦」。

 

○釋曰:「今範引此者,即周道之衰微,廢此五事,為此仲尼作《春秋》也。

 

故《孔叢》云「孔子讀《詩》至《小雅》,廢卷而歎,感《詩》修《春秋》」是也。

 

云「《小弁》之刺作」者,《小弁》,《詩•小雅》,周幽王廢太子宜臼,故大子之傅作詩以刺之。

 

云《桑扈》之諷興」者,《桑扈》亦《詩•小雅》,刺幽王君臣上下動無禮文焉,故作是詩以諷之。

 

云「《穀風》之篇奏」者,《穀風》,衛人剌其君無德,故令國內之人得其新婚者並棄其舊室,風俗衰壞,故作是詩以刺之。

 

言「奏」者,謂奏進此詩,與上文「作」、「興」不異,但述作之體,欲辟文耳。

 

云「《角弓》之怨彰」者,《角弓》,《詩•小雅》,以幽王不親九族,故作詩以刺之,言族人怨之彰顯,故云「《角弓》之怨彰」。

 

云:「《白駒》之詩賦」者,《白駒》,《詩•小雅》,宣王之末,不能任賢,致使賢人乘白駒而去也。

 

此引《詩》之次,先云《小弁》,後言《白駒》者,以父子是人倫之端首,六親之莫大,故先言之。

 

其次則有君臣,若君臣禮廢,則上下無序,故次《桑扈》。

 

夫婦者,生民之本,室家之原,欲見從近及遠,故夫婦先九族,是以《穀風》在《角弓》之上。

 

《白駒》是賢人棄君,又非親戚,故最後言之。

 

或當隨便而言,更無次第之例。

 

知者,《白駒》是宣王之詩,而言在幽王之詩下,是無先後之次也。

 

天垂象,見吉凶。

 

(見,賢遍反。)

 

聖作訓,紀成敗。

 

欲人君戒慎厥行,(行,下孟反。)

 

增脩德政。

 

疏「天垂」至「德政」。

 

○釋曰:《易》稱:「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成象則日月之曜,成形則山川之形。

 

「見吉凶」 者,即上「七曜為之盈縮,川嶽為之崩竭」是也。

 

獨言天象者,舊解云,尊作法之本,明聖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齊其明,以為川嶽崩竭,亦是天使為之,故總言 「垂象」以包之。

 

云「聖作訓,紀成敗」者,謂若《春秋》書日食、星隕、山崩、地震,記災錄異,善惡褒貶等,皆所以示禍福成敗之原,存亡得失之本,欲使人君戒慎其所行,改修德政,以消災咎也。

 

蓋誨爾諄諄,聽我藐藐,(藐,亡角反。)

 

履霜堅冰,所由者漸。

 

疏「誨」至「者漸」。

 

○釋曰:言此者,明聖人雖作法,愚者不能用也。

 

言我教誨汝王諄諄然,何故聽我言藐藐然而不入?

 

此《詩•大雅•抑》篇,刺厲王之詩也。

 

云「履霜堅冰」者,《易•坤卦》初六爻辭,《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馴至其道,至堅冰也。」

 

引之者,取積漸之義也。

 

四夷交侵,華戎同貫,幽王以暴虐見禍,平王以微弱東遷。

 

征伐不由天子之命,號令出自權臣之門,故兩觀表而臣禮亡,(觀古亂反)朱幹設而君權喪。

 

(喪,息浪反,下「道喪」同。)

 

下陵上替,僭逼理極。

 

(替,他計反。

 

僭,子念反。)

 

天下蕩蕩,王道盡矣。

 

疏「四夷」至「盡矣」。

 

○釋曰:「云「四夷」者,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之總號也。

 

云「交侵」者,謂交相侵伐也。

 

云「華戎同貫」者,謂諸夏與夷狄無異也。

 

舊解「四夷交侵,華戎同貫」,指謂當《春秋》之時,今以為文勢在幽王之上,則當亦兼據幽、厲以來,故《節》詩刺幽王云「斬伐四國」,又曰「國既卒斬」,及宣王、幽王並為夷狄所敗,則此段序意論衰之積漸,不直據《春秋》之時明矣。

 

云幽王見禍,平王東遷者,《周本紀》幽王既得褒姒,廢申後而黜大子宜臼,申侯與鄫人及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盡取周賄而還,乃與諸侯就申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東遷洛邑是也。

 

云「兩觀」已下者,昭三十五年《公羊傳》云:「子家駒謂昭公曰:『諸侯之僭天子,大夫之僭諸侯久矣。』

 

公曰:『吾何僭哉?』

 

子家駒曰:『設兩觀,乘大路,朱幹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

 

然則諸侯不立兩觀,周衰,諸侯僭而置之,是臣無有事君之禮也。

 

天子之舞始設朱幹,諸侯今亦用之,是君之權喪失也。

 

云「僭逼理極」者,謂僭上逼下之理至極也。

 

據君失權言之是逼下,以臣陵君是僭上。

 

或以為直據臣言之,理亦通也。

 

云「王道盡矣」者,言法度廢壞盡也。

 

孔子睹滄海之橫流,乃喟然而歎曰:(喟,起愧反,又苦怪反。)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言文王之道喪,興之者在己,於是就大師而正《雅》、《頌》,(大師音泰。)

 

因魯史而修《春秋》,列《黍離》於《國風》,齊王德於邦君,所以明其不能複雅,(複,扶又反。)

 

政化不足以被群後也。

 

(被,皮義反。)

 

疏「孔子」至「後也」。

 

○釋曰:舊解引楊雄《劇秦篇》曰:「當秦之世,海水群飛。

 

「海水」喻萬民,「群飛」言散亂。

 

又引《孟子》云:「當堯之世,洪水橫流。」

 

言不複故道,喻百姓散亂,似水之橫流。

 

今以為滄海是水之大者,滄海橫流,喻害萬物之大,猶言在上殘虐之深也。

 

云「就大師而正《雅》、《頌》」者,大師,樂官也,《詩》者,樂章也,以大師掌《詩》樂,故仲尼自衛反魯,就而正之。

 

直言《雅》、《頌》者,舉《雅》、《頌》則《風》詩理在可知。

 

又《雅》、《頌》之功大,故仲尼先用意焉。

 

知非為師摯理之,故仲尼不正者,師摯直閑《關雎》之音而已。

 

《詩》之顛倒,仍是仲尼改正,故此序云仲尼「列《黍離》於《國風》」。

 

杜預注《左氏》云「後仲尼刪定,故不同」,是也。

 

然則作《詩》之體,《風》、《雅》先定。

 

《黍離》若是《風》體,大師不得列之於《雅》、《頌》之中;

 

若是《雅》、《頌》之體,仲尼亦不得退之於《風》詩之中。

 

而云「列《黍離》於《國風》」者,詩人詠歌,實先有《風》、《雅》之體,《黍離》既是《國風》,誠不可列之於《雅》、《頌》。

 

但天子不風,諸侯不雅,仲尼刊正,還同《國風》,亦是仲尼列之。

 

於時則接乎隱公,故因茲以托始,該二儀之化育,讚人道之幽變,舉得失以彰黜陟,明成敗以著勸誡,拯頹綱以繼三五,(拯,拯救之拯。

 

頹,徒回反。)

 

鼓芳風以扇遊塵。

 

疏「於時」至「遊塵」。

 

○釋曰:「平王四十九年,隱公之元年,故曰「接乎隱公」。

 

亦與惠公相接,不託始於惠公者,以平王之初,仍賴晉鄭,至於末年,陵替尤甚,惠公非是微弱之初,故不託始於惠公。

 

隱公與平王相接,故因茲以託始也。

 

「該」者備也。

 

「二儀」謂天地,言仲尼修《春秋》,濟群物,同於天地之化育。

 

云「舉得失以彰黜陟」者,謂若儀父能結信於魯,書字以明其陟;

 

杞雖二王之後,而後代微弱,書子以明其黜。

 

云「明成敗以著勸誡」 者,成敗黜陟,事亦相類。

 

謂若葵丘書日,以表齊桓之功;

 

戎伐凡伯,言戎以明衛侯之惡。

 

又定、哀之時為無賢伯,不屈夷狄,不申中國,皆是書其成敗,以著勸善懲惡。

 

云「拯頹綱以繼三五」者,於時王侯失位,上下無序,綱紀頹壞,故曰「頹綱」。

 

今仲尼修《春秋》,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拯」者救溺之名,言欲拯此頹綱,以繼三王五帝。

 

先言三王者,欲見三王可以繼五帝,從小至大之意,或亦隨便而言。

 

云「鼓芳風以扇遊塵」者,舊解以正樂為芳風,淫樂為遊塵。

 

樂可以降天神,出地祇,故云「芳風」。

 

淫樂鬼神不享,君子不聽,故曰「遊塵」。

 

或以為善之顯著者為芳風,惡之煩碎者為遊塵,理亦足通耳。

 

但舊解云範氏別錄如此,故兩存之。

 

一字之褒,寵逾華袞之贈。

 

(袞,古本反;

 

袞冕,上公之服。)

 

片言之貶,辱過巿朝之撻。

 

(貶,彼檢反。

 

巿朝,直遙反。

 

撻,吐達反。)

 

德之所助,雖賤必申。

 

義之所抑,雖貴必屈。

 

故附勢匿非者無所逃其罪,(匿,女力反。)

 

潛德獨運者無所隱其名,信不易之宏軌,百王之通典也。

 

疏「一字」至「典也」。

 

○釋曰:言仲尼之修《春秋》,文致褒貶。

 

若蒙仲尼一字之褒,得名傳竹帛,則寵逾華袞之贈,若定十四年石尚欲著名於《春秋》是也。

 

若被片言之貶,則辱過巿朝之撻,若宣八年仲遂為弒君不稱公子是也。

 

言「華袞」則上比王公,稱「巿」、「朝」則下方士庶。

 

袞則王公之服而有文華。

 

或以對「巿」、「朝」言之,「華袞」當為二,非也。

 

云「德之所助,雖賤必申」者,謂若吳是東夷,可謂賤矣,而襄二十九年因季劄之賢而進稱爵,是其申也。

 

云「義之所抑,雖貴必屈」者,謂若秦術是卿,可謂貴矣,而文十二年以其敵晉而略稱名,是其屈也。

 

云「故附勢匿非者無所逃其罪」者,舊解若公子翬假桓公之勢,匿情於隱,可謂非人臣也,故隱四年、十年皆貶之,是不得逃其罪也。

 

云「潛德獨運者無所隱其名」者,謂若公弟叔不食逆主之祿,潛德昧身,不求寵榮之名,獨運其道,宣十七年著名《春秋》,是無所隱其名也。

 

或以為「匿非」謂隱匿其非,便於舊解。

 

先王之道既弘,麟感而來應。

 

(麟本又作驎,呂辛反,瑞獸也。

 

應,應對之應。)

 

因事備而終篇,故絕筆於斯年。

 

成天下之事業,定天下之邪正,(邪,似嗟反。)

 

莫善於《春秋》。

 

疏「先王」至「《春秋》」。

 

○釋曰:「先王」謂文武。

 

言仲尼修《春秋》,貴仁重德,崇道抑邪,弘大先王之道,麟感化而至。

 

杜預解《左氏》,以為獲麟而作《春秋》。

 

今範氏以作《春秋》然後麟至者,以麟是神靈之物,非聖不臻。

 

故《論語》云:「夙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禮器》云:「升中於天,而鳳皇降,龜龍假。」

 

《公羊傳》曰:「麟有王者則至。」

 

《援神契》曰:「德至鳥獸則麒麟臻。」

 

是非有明王,則五靈不至也。

 

當孔子之世,周室陵遲,天下喪亂,豈有神靈之物無故而自來?

 

明為仲尼修《春秋》,麟應而至也。

 

然則仲尼並脩六藝,何故不致諸瑞者?

 

先儒鄭眾、賈逵之徒,以為仲尼修《春秋》,約之以《周禮》,修母致子,故獨得麟也。

 

或可仲尼脩六藝,不可五靈俱來,偶然麟應,餘不至也。

 

「因事備」者,謂從隱至哀,文武之道協,嘉瑞來臻,是事備也。

 

「終篇」者,謂絕筆於獲麟也。

 

《春秋》之傳有三,而為經之旨一,臧否不同,(臧,子郎反。

 

否音鄙,又方九反。

 

臧否猶善惡也。)

 

褒貶殊致。

 

疏「《春秋》」至「殊致」。

 

○釋曰:「聖人作法,本無二意,故傳雖有三,而經旨一也。

 

云「臧否不同,褒貶殊致」者,「臧」謂事有所善,「否」謂理有所惡,以臧、否既異,故褒貶亦殊。

 

謂若隱元年《左氏》貴儀父結盟,《公羊》善其趣聖;

 

僖元年《公羊》善齊桓存邢,故稱「師」,《穀梁》以為不足乎揚,故貶之;

 

隱二年夫人子氏薨,《左氏》以為桓母,《公羊》以為隱母,《穀梁》以為隱妻,是三傳異也。

 

蓋九流分而微言隱,異端作而大義乖。

 

疏 「蓋九」至「義乖」。

 

○釋曰:《漢書•藝文誌》云,孔子既沒,諸弟子各編成一家之言,凡為九。

 

一曰儒家流,凡五十二家,八百三十六篇。

 

入揚雄一家,三十八篇。

 

「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遊心於六藝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也」。

 

二曰道家流,凡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其本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麵之術也。

 

合於堯之克讓,《易》之謙謙,一謙而四益。

 

此其所長也」。

 

三曰陰陽家流,凡三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入事而任鬼神也」。

 

四曰法家流,凡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製。

 

《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

 

此其所長也。

 

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也」。

 

五曰名家流,凡七家,三十六篇。

 

「蓋出於禮官。

 

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孔子曰: 『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此其所長也」。

 

六曰墨家流,凡六家,八十六篇。

 

「蓋出於清廟之官。

 

茅屋采椽,是以貴儉;

 

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

 

選士大夫射,是以上賢;

 

宗祀嚴父,是以右鬼;

 

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

 

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

 

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

 

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

 

七曰縱橫家流,凡十二家,百七篇。

 

「蓋出於行人之官。

 

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又曰:『使乎,使乎!』

 

言其當權事製宜,受命不受辭。

 

此其所長也。

 

及邪人為之,則尚詐諼而棄其信」。

 

八曰雜家流,凡二十家,四百三篇。

 

「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

 

九曰農家流,凡九家,百一十四篇。

 

「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農桑,以足衣食。

 

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

 

孔子曰:『所重民食。 』此其所長也」。

 

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也」。

 

此九家之術,「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於諸侯」。

 

云「微言隱」者,仲尼沒而微言絕,故云「隱」也。

 

云「異端起而大義乖」者,謂同說儒家,三傳各異,俱述經旨,而理味有殊也。

 

「微言絕,大義乖」,亦《藝文誌》文。

 

李奇云:「隱微不顯之言也。」

 

《左氏》以鬻拳兵諫為愛君,(鬻音育。

 

拳音權。)

 

文公納幣為用禮。

 

《穀梁》以衛輒拒父為尊祖,不納子糾為內惡。

 

(糾,居黝反。)

 

《公羊》以祭仲廢君為行權,(祭,側界反。)

 

妾母稱夫人為合正。

 

以兵諫為愛君,是人主可得而脅也;

 

以納幣為用禮,是居喪可得而婚也;

 

以拒父為尊祖,是為子可得而叛也;

 

以不納子糾為內惡,是仇讎可得而容也;

 

以廢君為行權,是神器可得而闚也;

 

(闚,本又作窺,去規反。)

 

以妾母為夫人,是嫡庶可得而齊也。

 

(嫡,丁曆反,本又作適,亦同。)

 

若此之類,傷教害義,不可強通者也。

 

△(強,其丈反。)

 

疏「《左氏》」至「者也」。

 

○釋曰:鬻拳兵諫在莊十九年,文公納幣在文二年,衛輒拒父在哀二年,不納子糾在莊九年,祭仲廢君在桓十一年,妾母稱夫人在隱二年。

 

凡傳以通經為主,經以必當為理。

 

(當,丁浪反,下同。)

 

夫至當無二,而三傳殊說,庸得不棄其所滯,擇善而從乎?

 

既不俱當,則固容俱失。

 

若至言幽絕,擇善靡從,庸得不並舍以求宗,據理以通經乎?

 

(舍以音舍。)

 

雖我之所是,理未全當,安可以得當之難,而自絕於希通哉!

 

(難,乃旦反。)

 

疏「凡傳」至「通哉」。

 

○釋曰:三傳殊異,皆以通經為主。

 

「當」者謂中於道也。

 

言聖人之經,以必中為理。

 

其理既中,計無差二,而三傳殊說,故範氏言不得不擇善而從之。

 

云「三傳殊說」者,若隱二年子氏之說,僖八年用致夫人之談是也。

 

擇善而從之,季姬之遇鄫子,注云《左氏》「近合人情」,是也。

 

「並舍以求宗,據理以通經乎」者,謂若子糾、衛輒,範氏注別起異端;

 

季子潛刃,注云「傳或失之」;

 

天子六師,方伯一軍,示以凝滯;

 

南季之聘,傳言「非正」,範所不取,是也。

 

而漢興以來,瑰望碩儒,(瑰,古回反。)

 

各信所習,是非紛錯,(錯,七洛反。)

 

準裁靡定。

 

(裁,在代反,又音才,下同。)

 

故有父子異同之論,石渠分爭之說。

 

(父子異同,謂劉向好《穀梁》,劉歆善《左氏》。

 

之論,力困反。

 

石渠,其居反,閣名,漢宣帝時使諸儒講論同異於石渠閣也。

 

分爭,爭鬥之爭。)

 

廢興由於好惡,(好,呼報反。

 

惡,烏路反。)

 

盛衰繼之辯訥。

 

(字書云:「訥,或作吶,乃骨反。」

 

《字詁》云:「訥,遲於言也。」

 

包鹹《論語注》云:「遲鈍也。」)

 

斯蓋非通方之至理,誠君子之所歎息也。

 

疏「而漢」至「息也」。

 

○釋曰:舊解云,「瑰望」者,據容貌言之。

 

「碩儒」者,大德之稱,或當「瑰望」猶美望也。

 

云「各信所習,是非紛錯」者,若賈誼、劉歆之類,服虔、鄭眾之徒,皆說《左氏》之美,不論二傳之得也。

 

云「父子異同之論」者,若劉向注意《穀梁》,子歆專精《左氏》,是其異也;

 

賈景伯父子及陳元父子皆習《左氏》,不學二傳,是其同也。

 

或解「異同」總據劉向父子言之,理亦通。

 

云「石渠」者,漢之學名,論事校文,多在其內,故張平子云:「天祿石渠,校文之處。」

 

「分爭」者,若劉歆欲專立《左氏》,而移書大常,諸儒不從,反為排擯;

 

陳元上疏論二傳之短,亦被喧囂,是也。

 

云「廢興由於好惡」者,若景帝好《公羊》,胡毋之學興,仲舒之義立;

 

宣帝善《穀梁》,而千秋之道起,劉向之意存也。

 

云「盛衰繼之辯訥」者,若武帝時《公羊》師董仲舒有才辯,《穀梁》師江翁性訥,《公羊》於是大興,《穀梁》遂爾浸廢;

 

其後魯人榮廣善《穀梁》,與《公羊》師眭孟辯論大義,眭孟數至窮屈,《穀梁》於是又興,《公羊》還複浸息。

 

道有升降,在乎其人,不複論其得失,故云可歎息也。

 

《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豔,移驗反。 巫音無。)

 

《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婉,於阮反。)

 

《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

 

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則深於其道者也。

 

故君子之於《春秋》,沒身而已矣。

 

疏 「左氏」至「已矣」。

 

○釋曰:左丘明身為國史,躬覽載籍,屬辭比事,有可依據。

 

楊子以為品藻,範氏以為富豔。

 

「豔」者,文辭可美之稱也。

 

云:「其失也巫」 者,謂多敘鬼神之事,預言禍福之期,申生之託狐突,荀偃死不受含,伯有之厲,彭生之妖是也。

 

云「清而婉」者,辭清義通,若論隱公之小惠,虞公之中知是也。

 

云「其失也短」者,謂元年大義而無傳,益師不日之惡略而不言是也。

 

云「辯而裁」者, 「辯」謂說事分明,「裁」謂善能裁斷,若斷元年五「始」,益師三「辭」,「美惡不嫌同辭,貴賤不嫌同號」是也。

 

舊解以為「裁」謂才辯,恐非也。

 

云「其失也俗」者,若單伯之淫叔姬,鄫子之請魯女,論叔術之妻嫂是非,說季子之兄弟飲食是也。

 

云「沒身而已矣」者,三傳雖說《春秋》,各有長短,明非積年所能精究,故要以沒身為限也。

 

昇平之末,歲次大梁,先君北蕃回軫(蕃,方元反,又作藩。)

 

頓駕於吳,乃帥門生故吏、我兄弟子至,(至,徒節反,《字林》丈一反。

 

杜預注《左氏傳》云:「兄子曰至。」)

 

研講六籍,次及三傳。

 

《左氏》則有服、杜之注,《公羊》則有何、嚴之訓。

 

釋《穀梁傳》者雖近十家,(近,附近之近。)

 

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

 

辭理典據,既無可觀,又引《左氏》、《公羊》以解此傳,文義違反,斯害也已。

 

疏「昇平」至「也已」。

 

○釋曰:此範氏言已注述之意也。

 

「昇平」者,晉之年號。

 

「歲」謂大歲也。

 

「大梁」是十二次名也。

 

「先君」謂寧之父注也。

 

「門生」,同門後生。

 

「故吏」謂昔日君臣,江、徐之屬是也。

 

「兄弟子侄」,即邵、凱、雍、泰之等是也。

 

「六籍」者,謂《易》、《詩》、《書》、《禮》、樂與《春秋》也。

 

「服、杜」者,即服虔、杜預也。

 

「何、嚴」者,即何休、嚴彭祖也。

 

「近十家」者,魏晉已來注《穀梁》者,有尹更始、唐固、麋信、孔演、江熙、程闡、徐仙民、徐乾、劉瑤、胡訥之等,故曰「近十家」也。

 

範不云注二傳得失,直言注《穀梁》膚淺末學者,舊解以為服、杜、何、嚴皆深於義理,不可複加,故不論之;

 

以注《穀梁》者,皆不經師匠,故偏論之。

 

或當方便注《穀梁》,故言其短也。

 

於是乃商略名例,敷陳疑滯,博示諸儒同異之說。

 

昊天不弔,大山其頹。

 

(昊天,胡老反。

 

《詩》云:「欲報之德,昊天亡極。」

 

本又作旻,亡巾反。)

 

匍匐墓次,死亡無日。

 

(匍音蒲,又音扶。

 

匐,蒲北反,又音服。)

 

日月逾邁,(逾音榆。)

 

跂及視息。

 

(跂,丘弭反,又丘豉反。)

 

乃與二三學士及諸子弟各記所識,並言其意。

 

業未及終,嚴霜夏墜,(墜,直類反。)

 

從弟彫落,(從,才用反。)

 

二子泯沒。

 

(泯,忘忍反,又作汦。)

 

天實喪予,(喪,息浪反。)

 

何痛如之!

 

今撰諸子之言,各記其姓名,名曰《春秋穀梁傳集解》。

 

疏「於是」至「《集解》」。

 

○釋曰:「商略名例」者,即範氏別為略例百餘條是也。

 

言「旻天」者,以父卒,故以殺方言之。

 

「旻天不弔」,哀十六年《左氏》文也。

 

云「大山其頹」者,《禮記•檀弓》文也。

 

「集解」者,撰集諸子之言以為解,故曰集解。

 

杜預云:「集解者,謂集解經傳。」

 

與此異也。



引用:http://www.ourartnet.com/Sikuquanshu/Jingku/Zhushu/Chunqiu/002.asp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8000 銀幣 +100 金幣 +50 學習 +10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2:51:03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一


○隱公(起元年,盡三年)疏「春秋」至「第一」。

 

○釋曰:「春秋」者,此書之大名。

 

傳之解經,隨條即釋,故冠大名於上也。

 

名曰「春秋」者,以史官編年記事,年有四時之序,春先於夏,秋先於冬,故舉「春秋」二字以包之。

 

賈逵云:「取法陰陽之中。」

 

知不然者,以《孝經》云「春秋祭祀,以時思之」,豈是取法陰陽之中,故知非也。

 

《玉藻》云:「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左史所書,《春秋》是也。

 

右史所書,《尚書》是也。

 

則《春秋》立名,必是仲尼以往,三代以來,不審誰立之耳。

 

仲尼所修謂之經。

 

「經」者,常也,聖人大典,可常遵用,故謂之經;

 

穀梁所脩謂之傳,不敢與聖人同稱,直取傳示於人而已,故謂之傳。

 

《魯世家》隱公名息姑,惠公之子,周公八世孫,以平王四十九年即位。

 

「隱」者,諡也。

 

《周書•諡法》曰:「隱拂不成曰隱。」

 

魯雖侯爵,據臣子言之,故謂之公。

 

《說文》「第」訓次。

 

謂次第之中當其一,故謂之第一。

 

元年,春,王正月。

 

(隱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

 

杜預曰:「凡人君即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正音征,又如字,後皆放此。)

 

疏注「隱公」至「月也」。

 

○釋曰:何休注《公羊》,取《春秋緯》「黃帝受圖,立五始」,以為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國之始,五者同日並見,相須而成。

 

又云:「惟王者然後改元立號,《春秋》託新王受命於魯,故因以錄即位。」

 

《公羊》又引「王者孰謂?

 

謂文王也」,故範云:「隱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以異之。

 

不然,「公」者不嫌非隱,何煩此注?

 

明知為排《公羊》說也。

 

所書之公即魯隱,所用之曆即周正,安在黜周王魯也?

 

又所改正朔,雖是文王頒於諸侯,非複文王之曆,用今王之曆,言文王之正非也。

 

又何休言諸侯不得改元,則元者王之元年,非公之元年。

 

公之即位,不在王之元年,安得同日並見,共成一體也?

 

言既不經,故範所不信。

 

元年實是一年,正月實為一月,而別為立名,故範引杜預之言以解之。

 

元者氣之本,善之長,人君當執大本,長庶物,欲其與元同體,故年稱元也。

 

正者直方之間語,直其行,方其義,人君當秉直心,仗大義,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稱正也。

 

以其君之始年,歲之始月,故特立此名以示義。

 

其餘皆即從其數,不複改也。

 

雖無事,必舉正月,謹始也。

 

(謹君即位之始。)

 

疏「雖無」至「始也」。

 

○釋曰:此言「無事」,直據正月無即位之事,非是通一時無事也。

 

云「謹始也」者,謹人君即位之始。

 

公何以不言即位?

 

(據文公言即位。)

 

疏注「據文公言即位」 ○釋曰:不據桓公者,文公繼正即位,正也;

 

桓繼故即位非正,故不據之。

 

成公誌也。

 

(成隱讓桓之誌。)

 

焉成之?

 

言君之不取為公也。

 

(言隱意不取為魯君也。

 

公,君也。

 

上言君,下言公,互辭。

 

○焉,於虔反。)

 

君之不取為公,何也?

 

將以讓桓也。

 

讓桓正乎?

 

曰不正。

 

(隱長桓幼。

 

○長,丁丈反,又作丈,音同。)

 

疏注「隱長桓幼」。

 

○釋曰:傳云讓桓不正,注何以知隱長桓幼,不是隱嫡桓庶者?

 

若隱嫡桓庶,先君焉得欲立之?

 

隱焉得探先君邪心而讓之?

 

傳言天倫,則貴賤相似可知。

 

又云受之天子,隱非嫡明矣。

 

《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隱不正不成之,何也?

 

將以惡桓也。

 

(不明讓者之善,則取者之惡不顯。

 

○之惡,烏各反,下注「之惡」同。

 

惡桓,烏路反,下「其惡桓」同。)

 

疏「《春秋》」至「桓也」。

 

○釋曰:此云「《春秋》成人之美」,下云「《春秋》貴義而不貴惠」,顯言「《春秋》」者,讓者人之善事,而傳稱小道,危疑之理,恐人不信,故廣稱《春秋》之理以明之。

 

下既以隱為善,又惡其不正,亦恐人不信,故言「《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也。

 

○注「不明」至「不顯」。

 

○釋曰:謂不言公之即位,是明讓者之善,讓者之善既明,則取者之惡自然顯也。

 

其惡桓何也?

 

隱將讓而桓弒之,則桓惡矣。

 

桓弒而隱讓,則隱善矣。

 

善則其不正焉,何也?

 

(據善無不正。

 

○弒,申誌反,又作殺,如字,後皆同。)

 

《春秋》貴義而不貴惠,(惠謂私惠。)

 

信道而不信邪。

 

(信,申字,古今所共用。

 

○信音申,邪,似嗟反,下及注皆同。)

 

孝子揚父之美,不揚父之惡。

 

先君之欲與桓,非正也,邪也。

 

雖然,既勝其邪心以與隱矣,(終歸之於隱,是以正道製邪心。)

 

已探先君之邪誌而遂以與桓,則是成父之惡也。

 

兄弟,天倫也。

 

(兄先弟後,天之倫次。

 

○探,吐南反。)

 

為子受之父,為諸侯受之君。

 

(隱為世子,親受命於惠公;

 

為魯君,已受之於天王矣。)

 

已廢天倫,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

 

(弟先於兄,是廢天倫。

 

私以國讓,是忘君父。)

 

疏「小道也」。

 

○釋曰:伯夷、叔齊及大伯等讓國,史傳所善;

 

今隱讓國,而云「小道」者,伯夷為世子,其父尚存,兄弟交讓而歸周,父沒之後,國人立其中子,可謂求仁而得仁,故以為善。

 

今隱公上奉天王之命,下承其父之託,百姓已歸,四鄰所與,苟探先君之邪心,而陷父於不義,開篡弒之原,啟賊臣之路,卒使公子翬乘釁而動,自害其身,故謂之「小道」。

 

至於大伯,則越禮之高以興周室,不可以常人難之。

 

若隱者,可謂輕千乘之國,蹈道則未也。

 

(未履居正之道。

 

○乘,繩證反,公侯之國賦千乘。

 

蹈道,上徒報反,履行之名也,下如字。)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未。

 

(邾,附庸之國。

 

昧,魯地。

 

○邾音誅,國名。

 

儀父,凡人名字皆音甫,後放此,更不重音。

 

未音蔑,地名,《左氏》作蔑,注下皆同。)

 

及者何?

 

內為誌焉爾。

 

(內謂魯也。)

 

儀,字也。

 

父猶傅也,男子之美稱也。

 

(傅,師傅。

 

附庸之君,未王命,例稱名。

 

善其結信於魯,故以字配之。

 

○ 美稱。)

 

其不言邾子何也?

 

(據莊十六年「邾子卒」,稱邾子。)

 

邾之上古微,未爵命於周也。

 

(邾自此以上是附庸國。

 

○上,時掌反。)

 

不日,其盟渝也。

 

(日者所以謹信,盟變,故不日。

 

七年「公伐邾」是也。

 

○不日,人實反;

 

不日,謂不書日也。

 

《穀梁》皆以日月為例,他皆放此。

 

渝,羊朱反,變也。)

 

疏「及者」至「渝也」。

 

○釋曰:此云「及」,傳云「內為誌焉爾」。

 

二年「公會戎於潛」,傳云:「會者外為主焉」。

 

則下六年「公會齊侯,盟於艾」,亦是外為主;

 

「公及戎盟於唐」,亦是內為誌。

 

外內之意別,故傳辨彼我之情也。

 

案齊侯祿父則以父為名,以父為傳者,以《春秋》之例,諸侯卒例名,經云「齊侯祿父卒」,無取字義,故知父是名也。

 

今儀父既有所善,故知父是男子之美稱也。

 

經善其結信,貴而字之。

 

傳又云「不日,其盟渝也」,經傳相違者,以附庸之君能結信於魯,故以美稱稱之;

 

但結盟之後,信義不固,魯更伐邾,故去日以惡之。

 

所謂善惡兩舉,《春秋》之義也。

 

知非例不日者,案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於唐」,六年「夏,五月,辛酉,公會齊侯,盟於艾」,彼皆書日,故知非例不日。

 

今此不日,故知為渝盟略之也。

 

《左氏》惟大夫卒及日食以日月為例,自餘皆否。

 

此傳凡是書經皆有日月之例者,以日月相承,其事可悉,史官記事,必當具文,豈有大聖脩撰而或詳或略?

 

故知無日者,仲尼略之,見褒貶耳。

 

○注「附庸」至「配之」。

 

○釋曰:案莊五年「秋,阝犁來來朝」,稱名,故知此「善其結信於魯,故以字配之」也。

 

不善彼朝而善此盟者,朝事大國,附庸常禮,齊盟結信,所以安社稷,故貴之也。

 

眛,地名也。

 

○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段有徒眾,攻之為害必深,故謹而月之。

 

鄢,鄭地。

 

○鄢音偃,地名。)

 

疏注「段有」至「鄭地」。

 

○釋曰:案下四年「九月,衛人殺祝籲於濮」,傳曰:「其月,謹之也。」

 

範云:「討賊例時也。

 

衛入不能即討祝籲,致令出入自恣,故謹其時月所在,以著臣子之緩慢也。」

 

此云「為害必深,故謹而月之」。

 

彼祝籲以二月弒君,衛人以九月始討,傳云「其月,謹之也」,明知謹臣子之緩慢。

 

此無曆時之事,傳云「段之有徒眾也」,故知為害必深,故謹而月爾。

 

莊九年「齊人殺無知」,不書月者,無知雖複曆年,時月尚淺,又無重害,故直書時也。

 

宣十一年「楚人殺陳夏徵舒」,書月者,為陳不能討,而藉外楚力,故禍害深也。

 

克者何?

 

能也。

 

何能也?

 

能殺也。

 

何以不言殺?

 

見段之有徒眾也。

 

(言鄭伯能殺,則邦人不能殺矣。

 

知段眾力彊盛,唯國君能殺之。

 

○見,賢遍反。)

 

疏注「言鄭」至「殺之」。

 

○釋曰:國君之討,必藉眾力,若使鄭伯獨行,理不能殺。

 

而云「唯國君能殺之」者,段藉母弟之權,乘先君之寵,得眾人之情,遂行弒君之計,百姓畏憚,莫不斂手;

 

而鄭伯既為人君,有威怒之重,自為戎首,設賞罰之柄,故君師用命,戰士爭先。

 

注論克段之本,故云「唯國君乃能殺之」也。

 

段,鄭伯弟也。

 

何以知其為弟也?

 

殺世子、母弟目君。

 

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

 

(母弟,同母弟也。

 

目君,謂稱鄭伯。)

 

疏「段鄭」至「弟也」。

 

○釋曰:殺世子、母弟皆目君。

 

傳何以知非世子者,《左氏》、《公羊》亦以段為鄭伯之弟,故此傳亦同之。

 

舊解以為「世子申生」,傳曰:「目晉侯,斥殺,惡晉侯也。」

 

宋公殺世子,傳無明解,同例可知,故範云:「痤之罪不子明矣。」

 

然則書殺世子例,目君稱世子,其罪誅者即不書。

 

今段目君而不云世子,是弟可知,理亦通耳。

 

不及取二傳為證,後進易曉。

 

宣十七年「公弟叔卒」,傳曰:「賢之也。」

 

彼為賢稱弟,則不賢去「弟」,乃是其常。

 

而下傳云「弗謂弟,貶之也」者,天王殺其弟佞夫,彼佞夫無罪而稱弟,今段不稱公子,又不稱弟,故云「貶之」。

 

又且相殺之例,與尋常異,故知去「弟」者貶之也。

 

段,弟也,而弗謂弟;

 

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也。

 

(賤段謂不稱公子、公弟。

 

甚鄭伯,謂目君也。)

 

何甚乎鄭伯?

 

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

 

(雍曰:「段持寵驕恣,強足當國,鄭伯不能防閑以禮,教訓以道,縱成其罪,終致大辟,處心積思,誌欲殺弟。」

 

○大辟,婢亦反。

 

思,息吏反。)

 

於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

 

(段奔走乃至於鄢,去已遠矣,鄭伯猶追殺之,何以異於探其母懷中赤子而殺之乎?

 

君殺大夫例不地,甚鄭伯之殺弟,故謹其地。)

 

疏注「段奔」至「其地」。

 

○釋曰:僖十年「晉殺其大夫裏克」,昭十四年「莒殺其公子意恢」,例不地,故知此書地是謹之也。

 

又昭十一年「楚子虔誘蔡侯般,殺之於申」,傳曰「稱地,謹之也」,明此稱地亦是謹耳。

 

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

 

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君親無將,將而必誅焉。

 

此蓋臣子之道,所犯在己,故可以申兄弟之恩。)

 

疏注「君親」至「之恩」。

 

○釋曰: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文。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宰,官。

 

咺,名。

 

仲,字。

 

子,宋姓也。

 

婦人以姓配字,明不忘本,示不適同姓也。

 

妾子為君,賵當稱諡,成風是也。

 

仲子乃孝公時卒,故不稱諡。

 

賵例時,書月,以謹其晚。

 

○宰咺,況阮反,注同。

 

仲子,惠公之母也,與《左氏》不同。

 

賵,芳鳳反,注及下同。)

 

疏「七月」至「之賵」。

 

○釋曰:《公羊傳》云:「仲子者何?

 

桓之母也。

 

何以不言及仲子?

 

仲子微也。」

 

《左氏》亦以仲子為桓之母。

 

今《穀梁》以為孝公之妾,惠公之母者,以文九年「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禭」,彼若兼歸二禭,則先書成風,既經不先書成風,明母以子氏,直歸成風禭服而已。

 

成風既是僖公之母,此文正與彼同,故知仲子是惠公之母也。

 

鄭《釋廢疾》亦云:「若仲子是桓之母,桓未為君,則是惠公之妾,天王何以賵之?

 

則惠公之母,亦為仲子也。」

 

鄭云:「亦為仲子」者,以《左氏》、《公羊》皆言「仲子,桓公母」故也。

 

然則魯女得並稱伯姬、叔姬,宋女何為不得並稱仲子也?

 

又仲子不稱夫人者,文九年「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禭」,傳稱「秦人弗夫人也,即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則此不稱夫人,理亦當然也。

 

文五年「春,王正月,王使榮叔歸含且賵」,傳曰:「其不言來,不周事之用也。」

 

仲子乃孝公時卒,而云「來」者,秦人能遠慕中華君子,恕而不責其晚,故言「來」,又書時。

 

今平王能崇禮諸侯,因惠公之喪而來歸賵,故亦恕而不責,言「來」也。

 

秦近西戎,能慕中國,故時而不月。

 

京師路近,故謹而月之。

 

範以不責秦而不書月,故知書月者是謹譏之文。

 

文五年傳云「不周事之用也」,而經書月,則周事之用合書時,故注云「賵例時,書月,以謹其晚」也。

 

母以子氏,(妾不得體君,故以子為氏。

 

平王新有幽王之亂,遷於成周,欲崇禮諸侯,仲子早卒,無由追賵,故因惠公之喪而來賵之。)

 

仲子者何?

 

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

 

禮,賵人之母則可,賵人之妾則不可。

 

君子以其可辭受之。

 

其誌,不及事也。

 

(常事不書。)

 

賵者何也?

 

乘馬曰賵,衣衾曰禭,貝玉曰含,錢財曰賻。

 

(四馬曰乘。

 

含,口實。

 

○乘,繩證反。

 

禭音遂。

 

含,戶暗反,又作唅。

 

賻,音附。)

 

疏「賵者」至「曰賻」。

 

○釋曰:《士喪禮》賵用兩馬,此用乘馬者,禮:大夫以上皆乘四馬,故賵用乘馬。

 

馬數雖同,其馬大小則異。

 

故何休云「天子馬曰龍,高七尺以上。

 

諸侯曰馬,高六尺以上。

 

卿大夫、士曰駒,高五尺以上」是也。

 

《士喪禮》賵並有玄纁束帛。

 

《公羊傳》亦云:「賵者以馬,以乘馬束帛。」

 

何休云:「束帛謂玄三纁二,玄三法天,纁二法地。」

 

是也。

 

謂之「賵」者,何休云「賵猶覆也」,當覆被亡者之身。

 

休又云: 「賻猶助也,皆助生送死之禮。

 

禭猶遺也,遺是助死之禮,知生者賵賻,知死者賵禭耳。

 

或當「禭」者衣服之名,故送死之衣亦名禭也。

 

衣多少之數,《喪大記》小斂之衣皆十九稱,大斂之衣君百稱,大夫五十稱,士三十稱,天子蓋百三十稱。

 

斂衣稱數不同,則所歸禭服亦當有異,但所歸者未必具其稱,先儒無說,不敢斷其多少也。

 

「含」者,實口之名。

 

《周禮•玉府》「大喪共含玉」,則天子用玉。

 

《禮•雜記》論諸侯吊含之事,云將命者執璧委於殯東,是諸侯用璧。

 

《士喪禮》含用米貝,是士用米貝。

 

《莊子》云:「徐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

 

或大夫用珠也。

 

其多少之數,《士喪禮》用貝三,則天子以下同用三明矣。

 

何者?

 

實口當無多少之異故也。

 

舊說云,大夫當五,諸侯當七,天子當九,非也。

 

《檀弓》含用米貝,以《喪大記》約之,則天子米當用黍,諸侯用粱,大夫、士用稷也。

 

案《雜記》之文,諸侯含必當用璧。

 

文五年注云:「諸侯含用玉。」

 

又此傳直云「貝玉曰含」者,璧亦是玉之別,故同禮,子男執璧,亦同謂之玉。

 

故傳舉「貝玉」總之也。

 

或以為《禮緯》天子用珠,諸侯用玉,大夫用璧,士用貝,又此傳「貝玉曰含」,故範氏不取《禮記》之文,而云諸侯含用玉也。

 

若從前解《禮緯》之文,特為先代法,則於理通耳。

 

九月,及宋人盟於宿。

 

及者何?

 

內卑者也。

 

宋人,外卑者也。

 

卑者之盟不日。

 

(卑者謂非卿大夫也。

 

凡非卿大夫盟,信之與不,例不日。)

 

疏「及者」至「不日」。

 

○釋曰:盟會言及,別內外。

 

尊卑言及,上下序。

 

此言及者,是魯之微人。

 

傳云「卑者之盟不日」,則公卿之盟書日可知。

 

故文二年「三月,乙已,及晉處父盟」,莊二十二年「秋,七月,丙申,及齊高傒盟」,彼雖不言公,以公實在,故亦書日。

 

又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於唐」,襄三年「六月,公會」云云,「已未,同盟於雞澤」,是稱公而書日。

 

襄二十七年「秋,七月,辛巳,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是卿盟亦日。

 

此不書日,是卑者例不書日。

 

八年傳云「外盟不日」,詳內而略外也。

 

其間有內之公卿不日,外盟亦日,皆當條別有義耳。

 

定十一年注云:「平不日,亦有惡矣。」

 

則平亦有日月之例也。

 

宿,邑名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來者,來朝也。

 

其弗謂朝何也?

 

寰內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會諸侯。

 

不正其外交,故弗與朝也。

 

(天子畿內大夫有采地,謂之寰內諸侯。

 

○祭,側界反。

 

朝,直遙反。

 

寰音縣,古縣字,一音環,又音患;

 

寰內,圻內也。

 

畿本或作坼,音祈。)

 

聘弓鍭矢不出竟場,束脩之肉不行竟中,有至尊者不貳之也。

 

(聘遺所以結二國之好,將彼我之意。

 

臣當稟命於君,無私朝聘之道。

 

○鍭音候,又音侯。

 

竟音境,本或作境。

 

場音亦。

 

遺,唯季反。

 

好,呼報反。

 

稟,彼錦反。)

 

疏「來者」至「之也」。

 

○釋曰:天子畿內,大夫奉王命,當言「聘」。

 

此不奉王命,據之君言之,故傳云不與朝也。

 

「寰內」者,王都在中,諸侯四麵繞之,故曰寰內也。

 

「祭伯」者,範雖不注,傳云「諸侯」,則「伯」為爵也。

 

「聘弓鍭矢」者,麋信云:「聘,問也。

 

古者以弓矢相聘問,故《左傳》云楚子問郤至以弓。」

 

《爾雅》釋器云:「金鏃翦羽謂之鍭。」

 

郭璞云:「今之錍箭是也。」

 

「束脩之肉」者,脩,脯也。

 

謂束脯之肉也。

 

臣無竟外之交,故弓矢不出竟場。

 

在禮,家施不及國,故束脩之肉不行竟中。

 

謂之「竟場」者,「竟」是疆界之名,至此易主,故謂之「疆場」。

 

「不貳之」者,言臣當一一稟君命,無自專之道也。

 

範注「莒慶」之下,引《禮》「束脩之問不出竟」。

 

董仲舒曰:「大夫無束脩之饋。」

 

言雖有異,其意皆同也。

 

公子益師卒。

 

大夫日卒,正也;

 

(君之卿佐,是謂股胘。

 

股胘或虧,何痛如之?

 

故錄其卒日以紀恩。)

 

不日卒,惡也。

 

(罪,故略之。)

 

疏「大夫」至「惡也」。

 

○釋曰:五年「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區卒」,僖十六年「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皆書日。

 

今不書日,故云惡之。

 

益師之惡,經傳無文,蓋《春秋》之前有其事也。

 

麋信云:「益師不能防微杜漸,使桓弒隱。

 

若益師能以正道輔隱,則君無推國之意,桓無篡弒之情。」

 

所言亦無案據也。

 

何休云:「《公羊》以為日與不日,為遠近異辭。

 

若《穀梁》云益師惡而不日,則公子牙及季孫意如何以書日乎?」

 

鄭君釋之曰:「公子牙,莊公弟,不書弟,則惡明也,故不假去日。

 

季孫意如,則定公所不惡,故亦書日。」

 

是鄭意亦以為惡,故不日也。

 

二年,春,公會戎於潛。

 

(凡年首,月承於時,時承於年,文體相接。

 

《春秋》因書王以配之,所以見王者上奉時承天,而下統正萬國之義。

 

然《春秋》記事有例時者,若事在時例,則時而不月;

 

月繼事末,則月而不書王。

 

書王必皆上承春,而下屬於月。

 

文表年始,事莫之先,所以致恭而不黷者,他皆放此。

 

唯桓有月無王,以見不奉王法爾。

 

南蠻、北狄、東夷、西戎,皆底羌之別種。

 

潛,魯地。

 

會例時。

 

○見王,賢遍反,下同。

 

屬,章玉反。

 

黷,徒本反。

 

放,甫往反,後此例不音。

 

底,丁兮反,本又作氐。

 

種,章勇反。)

 

疏注「凡年」至「例時」。

 

○釋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無王一百有八。

 

桓無王者,以見不奉王法。

 

餘公無王者,為無正月,不得言王。

 

凡書首時者六十有二,若以正月首時者,亦得書王。

 

何者?

 

以時雖無事,年時月皆借,故亦書王,則莊「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十有九年,春,王正月」,皆月下無事而書王是也。

 

若月承於時,時承於年,年下有事,書王配之者,則莊「三年,春,王正月,溺會齊師伐衛」,八年,春,王正月,師次於郎」是也。

 

雖非正月,但月承於時,時承於年,又事係月下,即亦稱王,則「三年,春,王二月,乙巳,日有食之」,莊「六年,春,王二月,王人子突救衛」是也。

 

注又云「《春秋》記事有例時者」,謂若朝會侵伐之類。

 

知者「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傳曰:「諸侯來朝,時正也。」

 

莊十年「二月,公侵宋」,傳曰:「侵時。

 

惡之,故謹而月之。」

 

二十三年「春,公至自齊」,傳曰:「往時,正也。

 

故此年「春,公會戎於潛」,五年,「春,公觀魚於棠」,皆不書月是也。

 

其有書月之類,皆有故始書耳。

 

注又云「月繼事未,則月而不書王」者,謂年首已有事,下雖有月,亦不得書王。

 

若「八年,春,宋公、衛侯遇於垂」,下文「三月,鄭伯使宛來歸邴」是也。

 

「致恭而不黷者」也。

 

謂恭敬於王,不敢黷慢者也。

 

「會例時」者,四年,「夏,公及宋公遇於清」,九年「冬,公會齊侯於防」是也。

 

若然,十年,「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於中丘」、十一年「夏,五月,公會鄭伯於時來」而書月者,範云:「天言雷雨之異,而不知戒懼,反更數會,故危之。」

 

是有故始書月,明無故例時也。

 

會者,外為主焉爾。

 

知者慮,(察安審危。

 

○知音智。)

 

義者行,(臨者能斷。

 

○斷,丁亂反。)

 

仁者守,(眾之所歸,守必堅固。

 

○守如字。)

 

有此三者,然後可以出會。

 

會戎,危公也。

 

(無此三者,不可以會,而況會戎乎!)

 

疏注「無此」至「戎乎」。

 

○釋曰:傳云「知者慮」,謂卿為司徒,主教民,察民之安危也。

 

「義者行」,謂卿為司馬,司馬主斷製也。

 

「仁者守」,謂卿為司空,司空主守也。

 

人君之行,二卿從,一卿守,然後可會中國之君。

 

相無三臣之策而出會齊侯,身死於外,故重起例時其不可。

 

是以此注云:「無此三臣,不可以會,而況會戎乎!」

 

兼為桓公生此意也。

 

此既危公而不月者,徐邈云:「會戎雖危,有三臣之助,不至於難,故不月也。」

 

理或然焉。

 

夏,五月,莒人入向。

 

(入例時,惡甚則日,次惡則月,他皆放此。

 

○莒音舉,向,舒亮反。

 

惡,烏各反,並同。)

 

疏注「入例」至「放此」。

 

○釋曰:「入例時」者,以侵伐既時,則入亦時也。

 

故五年「秋,衛師入郕」,十年「秋,宋人、衛人入鄭」,皆不月是也。

 

「惡甚則日」者,八年「庚寅,我入邴」,傳曰:「日入,惡入者也。」

 

十年「,壬午,齊人、鄭人入郕」,傳曰:「日入,惡入者也。」

 

經書日,傳特發云「惡入」也,則書日是大惡之例。

 

書日既為大惡,則書月者次惡,書時有小惡。

 

知書時亦惡者,傳云「入者內弗受也」,則稱入者亦是惡也。

 

「內不受」,此已發例,下「入極」複言之者,「向」者佗入我,「極」者我入佗,恐內外不同。

 

故兩發以同之。

 

或以為書時者無惡,但事自惡耳。

 

入者,內弗受也。

 

(入無小大,苟不以罪,則義皆不可受。)

 

向,我邑也。

 

(自魯而言,故曰我也。)

 

 

無侅帥師入極。

 

(二千五百人為師。

 

○侅音該,又戶楷反,《左氏》作駭。)

 

入者,內弗受也。

 

極,國也。

 

(諱滅同姓,故變滅言入。

 

傳例曰:「滅國有三術,中國日,卑國月,夷狄時。」

 

極,蓋卑國也。

 

內謂所入之國,非獨魯也。)

 

疏注「滅國有三術」至「非獨魯也」。

 

○釋曰:宣十五年、襄六年傳文也。

 

苟焉以入人為誌者,人亦入之矣。

 

不稱氏者,滅同姓,貶也。

 

疏「滅同姓,貶也」。

 

○釋曰:《左氏》無駭八年乃賜族,則為無族可稱。

 

此傳云:「不稱氏者,滅同姓,貶也」,則以無侅舊有氏。

 

《公羊》:「無駭者何?

 

展無駭也。

 

何以不氏?

 

貶。

 

曷為貶?

 

疾始滅也。」

 

然則此傳貶意雖與《公羊》異,或當先號展氏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於唐。

 

(傳例曰:「及者,內為誌焉爾。」

 

唐,魯地。)

 

九月,紀履緰來逆女。

 

(不親逆則例月,重錄之。

 

親迎則例時。

 

○履緰音須,《左氏》作裂繻,下注同。)

 

疏注「不親」至「例時」。

 

○釋曰:莊二十四年「夏,公如齊逆女」,書時。

 

此則書月,故云不親逆例月,親逆例時也。

 

逆女,親者也。

 

(親者謂自逆之也。)

 

使大夫,非正也。

 

以國氏者,為其來交接於我,故君子進之也。

 

(傳例曰:「當國以國氏,卑者以國氏,進大夫以國氏。」

 

國氏雖同,而義各有當。

 

公子公孫,篡君代位,故去其氏族國氏,以表其無禮,齊無知之徒是也。

 

若庶姓微臣,雖為大夫,不得爵命,無代位之嫌,既不書其氏族,當知某國之臣,故國氏以別之,宋萬之倫是也。

 

履緰以名係國,著其奉國重命,來為君逆,得接公行禮,故以國氏重之。

 

成九年,宋不書逆女,以其逆者微。

 

今書履緰,亦足知其非卑者。

 

《公羊傳》曰:「《春秋》貴賤不嫌同號,美惡不嫌同辭。」

 

《左氏》舍族之例,或厭以尊君,或貶以著罪。

 

此傳隱公去即位以明讓,莊公去即位以表繼弒,文同而義異者甚眾,故不可以一方求之。

 

○為其,於偽反,注「來為」同。

 

有當,於浪反。

 

故去,起呂反,下同。

 

以別,彼列反。

 

美惡,烏路反,又如字。

 

舍族音舍。

 

或厭,於葉反。)

 

疏注「傳例」至「求之」。

 

○釋曰:齊無知、衛祝籲弒君取國,以國氏,齊公子商人、楚公子比亦弒君取國,不以國氏者,商人不欲以嫌代嫌,楚公子比不是弒君之主,故皆稱公子,不以國氏也。

 

此云「履緰」,知非卑者,傳云「逆之道微」,指言不親逆,略之不稱使,非謂履緰卑也。

 

注廣引《公羊》、《左氏》者,以證國氏不同之意,並明褒貶殊致也。

 

「貴賤不嫌同號,美惡不嫌同辭」,隱七年《公羊傳》文也。

 

滕是小國,爵稱侯;

 

齊是大國,亦止稱侯,是貴賤不嫌同號。

 

文公繼嗣君而稱即位,桓公繼弒君亦言即位,是美惡不嫌同辭。

 

「或厭以尊君」,成十四年「僑如以夫人婦薑氏至自齊」,宣元年「遂以夫人婦薑至自齊」是也。

 

「或貶以著罪」,若四年「翬帥師會宋公」云云伐鄭,襄二十七年「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是也。

 

「不可以一方求之」者,言國氏雖同,本意各異,故不可以一方求之,是以廣引文同義異以為證也。

 

冬,十月,伯姬歸於紀。

 

(伯姬,魯女。)

 

禮: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嫁而曰歸,明外屬也。

 

反曰來歸,明從外至。

 

反謂為夫家所遣。)

 

疏「禮婦」至「來歸」。

 

○釋曰:「婦人謂嫁曰歸」,此伯姬歸於紀是也。

 

「反曰來歸」,宣十六年「郯伯姬來歸」是也。

 

從人者也。

 

婦人在家製於父,既嫁製於夫,夫死從長子,婦人不專行,必有從也。

 

伯姬歸於紀,此其如專行之辭,何也?

 

曰:非專行也,吾伯姬歸於紀,故誌之也。

 

其不言使,何也?

 

(怪不言使履緰來逆女。

 

○長,丁丈反。)

 

疏 「專行之辭」。

 

○釋曰:麋信云:「不稱使者,似若專行也,謂決魯夫人至並稱逆者,此直云『伯姬歸』,故問之。

 

下云『吾伯姬歸,故誌之也』,明佗逆者不足錄,故與內夫人至異也。」

 

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

 

(言君不親迎,而大夫來逆,故曰微也。

 

既失其大,不複稍明其細,故不言使履緰也。

 

○迎,魚敬反。

 

複,扶又反。)

 

疏「逆之道微」。

 

○釋曰:成八年「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注云:「婚禮不稱主人,宋公無主婚者,自命之,故稱使。」

 

此紀侯有母,母使履緰,文不稱使,正是常事,而云「逆之道微」,故去使者。

 

納幣禮合使卿,宋公身自命之,故云使。

 

逆女非親不得,故云「逆之道微」,而去「使」文也。

 

以逆女與納幣異,故彼此不同耳。

 

紀子伯莒子盟於密。

 

(密,莒地。

 

○子伯如字,長也,《左氏》作子帛。)

 

或曰,紀子伯莒子而與之盟。

 

(紀子以莒子為伯,而與之盟。

 

伯,長也。)

 

或曰,年同爵同,故紀子以伯先也。

 

(年爵雖同,紀子自以為伯而先。)

 

疏「或曰」至「先也」。

 

○釋曰:上文「伯莒子」者,謂紀子推先莒子為伯而與之盟。

 

下文「以伯先」者,謂紀子自以為伯而居先。

 

再言「或曰」者,失其真故也。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夫人薨,例日。

 

夫人曰薨,從夫稱。

 

○稱,尺證反。)

 

疏「夫人子氏薨」。

 

○釋曰:《左氏》以子氏為桓公之母;

 

《公羊》以為隱公之母;

 

《穀梁》知是隱公之妻者,以隱推讓,據其為君而亦稱公,故其妻亦稱夫人也。

 

夫既不葬,故其妻亦不葬,以經文上下符合,故為隱妻。

 

而《左氏》桓未為君,其母稱夫人,是亂嫡庶也。

 

《公羊》以為隱母,則隱見為君,何以不書葬?

 

若以讓不書葬,何為書夫人子氏薨?

 

故穀梁子以為隱妻也。

 

夫人薨,不地。

 

(夫人無出竟之事,薨有常處。

 

○處,昌慮反。)

 

夫人者,隱之妻也。

 

卒而不書葬,夫人之義,從君者也。

 

(隱弒,賊未討,故不書葬。)

 

鄭人伐衛。

 

(傳例曰:「斬樹木、壤宮室曰伐。」

 

伐例時。

 

○壞音怪,又戶怪反。)

 

疏「傳例」至「例時」。

 

○釋曰:「傳例曰」者,五年傳文也。

 

伐既例時,此「伐衛」文承月下者,日月自為魯夫人薨。

 

故上注云「夫人薨,例日」是也。

 

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

 

(杜預曰:「日行遲,一歲一周天。

 

月行疾,一月一周天。

 

一歲凡十二交會。

 

然日月動物,雖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縮,故有雖交會而不食者,或有頻交而食者。

 

唯正陽之月,君子忌之,故有伐鼓用幣之事。」

 

京房《易傳》曰:「日者陽之精,人君之象。

 

驕溢專明,為陰所侵,則有日有食之災。

 

不救,必有篡臣之萌。

 

其救也,君懷謙虛下賢,受諫任德,日食之災為消也。」

 

○日有食之,本亦作蝕,音同,後皆仿此。

 

量音亮。

 

下,遐嫁反。

 

為消,於偽反。)

 

疏「二月」至「食之」。

 

○釋曰:此經不書朔。

 

傳云「食晦日也」,則此食必當晦日,但不知是何月晦也。

 

徐邈云:「已巳為二月晦,則三月不得有庚戌也。

 

明宣十年四月丙辰、十七年六月癸卯,皆是前月之晦也。

 

則此已巳正月晦,冠以『二月』者,蓋交會之正,必主於朔,今雖未朔而食,著之此月,所以正其本,亦猶成十七年十月壬申而係之十一月也。

 

取前月之日,而冠以後月,故不得稱晦。

 

以其不得稱晦,知非二月晦也。」

 

未審範意如何。

 

《穀梁》之例,書日食凡有四種之別,故此『二月,已巳,日有食之」,傳云:「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

 

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傳云:「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

 

彼是二日食矣。

 

又莊十八年「三月,日有食之」,傳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

 

又桓三年「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傳云:「言日言朔,食正朔也。」

 

是有四種之別。

 

《公羊》以為此二月已巳不言朔者,是二日食也;

 

《左氏》以為不言朔者,史失之;

 

並非《穀梁》意耳。

 

○注 「杜預」至「消也」。

 

○釋曰:依曆家之說,日一日一夜行天一度,月一日一夜行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故日行一歲一周天,計月逐及日之時,不啻周天,但舉其大率耳。

 

日月相及而為交會,謂之一月。

 

計一年之中有十二交會,則應每月常食,而有不食之時,故解之。

 

但日月動物,其行也或盈或縮,故雖交會而有不食之時,或亦有頻交而食也。

 

雖交會而不食者,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唯三十七日食是也。

 

「頻交而食」者,則襄二十一年九月、十月食,二十四年七月、八月食是也。

 

京房,漢人,字君明,頓丘人也。

 

本姓李,推律自定為京氏,為《易》作傳,故曰京房《易傳》也。

 

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

 

其日有食之何也?

 

吐者外壤,食者內壤,(凡所吐出者,其壤在外;

 

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內。

 

○壤,而丈反。

 

吞,敕恩反,又音天。

 

咽,於見反。)

 

闕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

 

(今日闕損,而不知壤之所在,此必有物食之。

 

○見如字,又賢遍反。)

 

有,內辭也;

 

或,外辭也。

 

(邵曰:「食者內壤,故曰內辭。

 

吐者外壤,故曰外辭。

 

傳無外辭之文者,蓋時無外壤也。

 

而曰『或外辭』者,因事以明義例爾。

 

猶傳云『二穀不升謂之饉,四穀不升謂之康』,亦無其事。」

 

○饉,渠吝反。)

 

有食之者,內於日也。

 

(內於日,以壤不見於外。

 

○見,賢遍反,又如字。)

 

其不言食之者,何也?

 

知其不可知,知也。

 

(「不可知,知也。」

 

上知如字,下知音智。)

 

疏「其日」至「知也」。

 

○釋曰:傳問經意,其稱「日有食之」,何也?

 

傳又申說之。

 

「吐者外壤」,謂凡所吐出,其壤在外也。

 

「食者內壤,謂凡吞食者,壤入於內也。

 

「闕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者,謂日既闕損,不知壤之所在,必有物食之。

 

「有,內辭也,或外辭也」者,謂日食有兩種之辭,據書內壤,故言有內辭,不書外壤,故曰或外辭也。

 

「有食之者,內於日也」者,謂日食既有二辭,今直云「有食之者」,為日之所壤,在於內也。

 

「其不言食之者,何也」者,謂經不書月食日也。

 

「知其不可知,知也」者,謂聖人慎疑,作不知之辭者知也。

 

壤字,為《穀梁》音者皆為傷,徐邈亦作傷。

 

麋信云:「齊魯之間謂鑿地出土、鼠作穴出土皆曰壤。」

 

或當字從壤,蓋如麋信之言也。

 

○注「三穀」至「其事」。

 

○釋曰:襄二十四年傳文也。

 

彼云:「一穀不升謂之嗛,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四穀不升謂之康,五穀不升謂之大侵。」

 

三月,庚戌,天王崩。

 

(平王也。)

 

高曰崩,(梁山崩。)

 

厚曰崩,(沙鹿崩。)

 

尊曰崩。

 

天子之崩,以尊也。

 

其崩之,何也?

 

以其在民上,故崩之。

 

其不名,何也?

 

大上,故不名也。

 

(夫名者所以相別爾,居人之大,在民之上,故無所名。

 

○大,並如字。

 

夫音符,發句之端,皆同。

 

別,彼列反。)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文三年「王子虎卒」,不日。

 

此日者,錄其恩深也。

 

○尹,如字,周大夫也,《左氏》作「君氏」。)

 

疏注「文三」至「深也」。

 

○釋曰:範云「恩深」者,王子虎即叔服也,會葬在文元年,三年王子虎始卒,其恩已殺,故直錄其卒而不書其日。

 

尹氏三月詔魯人吊,四月卒,故痛而日之,是恩深於叔服也。

 

尹氏者,何也?

 

天子之大夫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之也?

 

於天子之崩為魯主,故隱而卒之。

 

(隱猶痛也。

 

《周禮•大行人職》曰,「若有大喪,則詔相諸侯之禮」,然則尹氏時在職而詔魯人之吊者。

 

不書官名,疑其譏世卿。

 

○相,息亮反。)

 

疏注「隱猶」至「世卿」。

 

○釋曰:「詔魯人之吊」者,叔孫得臣如京師,經書名氏,今不見其名,蓋微者也。

 

「疑其譏世卿」者,《穀梁》無傳,唯據《公羊》,故云疑也。

 

秋,武氏子來求賻。

 

(王天使不正者月,今無君,不稱使,故亦略而書時。)

 

疏注「天王」至「書時」。

 

○釋曰:桓十五年「二月,天王使家父來求車」,是不正也。

 

文九年,「春,毛伯來求金」,與此武氏子並不月者,皆為無君不稱使,略而稱時也。

 

正而時者,則凡伯南季是也。

 

祭伯來,私出竟,故書月以表不正。

 

祭叔來聘,亦不請於王,不正可知,故不複月。

 

等不請王命,祭伯寰內諸侯,故不言朝;

 

祭叔大夫,故不言使而言聘也。

 

武氏子者,何也?

 

天子之大夫也。

 

天子之大夫,其稱武氏子,何也?

 

未畢喪,孤未爵,(平王之喪在殯。)

 

未爵使之,非正也。

 

其不言使,何也?

 

(據桓十五年「天王使家父來求車」稱使。)

 

無君也。

 

(桓王在喪未即位,故曰無君。)

 

歸死者曰賵,歸生者曰賻。

 

曰歸之者,正也;

 

求之者,非正也。

 

(喪事無求而有賵賻。)

 

周雖不求,魯不可以不歸。

 

魯雖不歸,周不可以求之。

 

求之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辭也。

 

交譏之。

 

疏「未可」至「譏之」。

 

○釋曰:王者有求,得在不疑,而云「未可知」者,以王者求之非道,容有辭說,故云「未可知」也。

 

「交譏之」者,交猶俱也,指事而書,則周魯之非俱見也。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周之製也。

 

《春秋》所稱,曲存魯史之義,內稱公而書薨,所以自尊其君,則不得不略外諸侯書卒以自異也。

 

至於既葬,雖邾許子男之君,皆稱諡而言公,各順臣子之辭,兩通其義。

 

鄭君曰:「《禮•雜記上》曰:『君薨,赴於他國之君,曰寡君不祿,敢告於執事。

 

』《曲禮下》曰:『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君薨,赴而云『不祿』者,臣子之於君父,雖有壽考,猶若短折,痛傷之至也。

 

若赴稱「卒」,是以壽終,無哀惜之心,非臣子之辭。

 

鄰國來赴,書以「卒」者,無老無幼,皆以成人之稱,亦所以相尊敬。」

 

○諡,巿至反,後皆同。

 

短,於緩反。

 

折,時設反,下同。

 

有壽,巿又反,又如字。)

 

疏注「天子」至「尊敬」。

 

○釋曰:《曲禮》與《公羊傳》文也。

 

何休稱死而異名者,別尊卑也。

 

葬不別者,從恩殺略也。

 

諸侯日卒,正也。

 

(正謂承嫡。)

 

疏「諸侯日卒,正也」。

 

○釋曰:「據正始,故發傳也。

 

○注「正謂承嫡」。

 

○釋曰:僖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彼非正而書日者,以莊九年「齊小白入於齊」,國氏及入,則不正之事已見,故於卒不複見之,而依常書日耳。

 

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於石門。

 

(傳例曰:「外盟不日。」

 

石門,齊地。)

 

癸未,葬宋繆公。

 

日葬,故也,危不得葬也。

 

(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

 

傳例曰:「諸侯時葬,正也。

 

月葬,故也。

 

日者憂危最甚,不得備禮葬也。」

 

他皆放此。

 

徐邈曰:「文元年傳曰,『葬曰會』,言有天子諸侯之使,共赴會葬事。

 

故凡書葬,皆據我而言葬彼。

 

所以不稱宋葬繆公,而言『葬宋繆公』者,吊會之事,賵襚之命,此常事,無所書,故但記卒記葬,錄魯恩義之所及,則哀其喪而恤其終,亦可知矣。

 

若存沒隔絕,情禮不交,則卒葬無文。

 

或有書卒不書葬,蓋外雖赴卒,而內不會葬,無其事則闕其文,史策之常也。

 

《穀梁傳》稱『變之不葬有三,弒君不葬,國滅不葬,失德不葬」,言夫子修《春秋》,所改舊史以示義者也。

 

弒君之賊,天下所當同誅,而諸侯不能治,臣子不能討,雖葬事是供,義何足算?

 

亡國之君,喪事不成,則不應書葬。

 

失德之主,無以守位,故沒葬文。

 

傳於宋襄公著失民之咎,宋共公發非葬之問,言伯姬賢而不答,共公不能弘家人之禮,然則為君者外之不足以全國,內之不足以正家,皆所謂失德而終禮,宜貶者也。

 

於時諸國多失道,不可悉去其葬,故於二君示義而大體明矣。」

 

○繆音穆,本亦作穆。

 

之使,所吏反,下同。

 

策,本又作筴,初革反,算,素緩反,數也。

 

宋共公音恭,本又作恭。

 

去,起呂反。)

 

疏注「天子」至「明矣」。

 

○釋曰:「天子七月而葬」云云,隱元年《左傳》文。

 

「諸侯時葬,正也」,襄七年傳文。

 

「月葬,故也」,隱五年傳文。

 

「日者憂危最甚」,此傳云「日葬,故也,危不得葬也」是也。

 

「變之不葬有三」云云,昭十三年傳文。

 

「弒君不葬」者,若十一年「公薨,不書葬」是也。

 

「國滅不葬」者,若紀侯大去其國,雖賢終不書葬是也。

 

其陳哀、蔡靈書葬者,閔二國,不與楚滅之也。

 

「失德不葬」者,僖二十三年宋公茲父卒成,十五年宋公固卒是也。

 

「外之不足以全國」者,謂宋襄也。

 

「內之不足以正家」者,謂宋共也。

 

  ◎春秋穀梁傳註疏校勘記序 《六藝論》云:「《穀梁》善於經」,豈以其親炙於子夏,所傳為得其實與?

 

公羊同師子夏,而鄭氏《起癈疾》則以穀梁為近孔子,公羊為六國時人。

 

又云:「傳有先後,然則穀梁實先於公羊矣。」

 

今觀其書,非出一人之手,如隱五年、桓六年並引屍子說者,謂即屍佼,佼為秦相商鞅客,鞅被刑後遂亡逃入蜀,而預為徵引,必無是事。

 

或傳中所言者非屍佼也。

 

自漢宣帝善《穀梁》,於是千秋之學起,劉向之義存,若更始、唐固、麋信、孔衍、徐乾皆治其學,而範寧以未有善釋,遂沈思積年,著為《集解》。

 

《晉書•範傳》云:徐邈複為之注,世亦稱之。

 

似徐在範後,而書中乃引邈注一十有七,可知邈成書於前,範寧得以捃拾也。

 

讀《釋文》所列經解傳述人,亦可得其後先矣。

 

《漢誌》經、傳各自為帙,今所傳本未審合並於何時也。

 

《集解》則經、傳並釋,豈即範氏之所合與?

 

範注援漢、魏、晉各家之說甚詳。

 

唐楊士勳《疏》分肌擘理,為《穀梁》學者未有能過之者也。

 

但晉豕魯魚,紛綸錯出,學者患焉。

 

康熙間長洲何煌者,焯之弟,其所據宋槧經注殘本、宋單疏殘本並希世之珍,雖殘編斷簡,亦足寶貴。

 

元曾校錄,今更屬元和生員李銳合唐石經、元版註疏本及閩本、監本、毛本以校宋十行本之訛,元複定其是非,成《穀梁註疏校勘記》十二卷、《釋文校勘記》一卷。

 

阮元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2:52:49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二


○隱公(起四年,盡十一年)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

 

(傳例曰:「取,易辭也。」

 

伐國不言圍邑,言圍邑,皆有所見。

 

伐國及取邑例時,此月者,蓋為下戊申衛君完卒日起也。

 

凡例宜時而書月者,皆緣下事當日故也。

 

日必繼於月,故不得不書月。

 

事實在先,故不得後錄也。

 

他皆放此。

 

○杞音起。

 

牟,亡侯反。

 

易,以豉反。

 

見,賢遍反。

 

蓋為,於偽反。)

 

疏注「傳例」至「放此」。

 

○釋曰:「取,易辭也」,十年傳文。

 

「伐國不言圍邑」,五年傳文。

 

「伐國及取邑例時」者,案六年「冬,宋人取長葛」,僖二十六年「冬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宣九年「秋取根牟」,皆不月,是例時也。

 

其取須句,以其再取,故日。

 

取鄆、取酆,皆內之叛邑,為害重大,故月。

 

取郜、取防,惡乘人之敗,故日明常例則時。

 

傳曰,言伐言取,所惡也。

 

(稱「傳曰」者,穀梁子不親受於師,而聞之於傳者。

 

既伐其國,又取其土,明伐不以罪,而貪其利。

 

兩書取伐,以彰其惡。

 

○所惡,烏路反,又如字。

 

於傳,直專反。)

 

諸侯相伐取地於是始,故謹而誌之也。

 

(《春秋》之始。)

 

疏「諸侯」至「誌之也」。

 

○釋曰:外取邑不誌,今誌之者,為入《春秋》以來,最是取地之始,故誌之也。

 

戊申,衛祝籲弒其君完。

 

(弒君日與不日,從其君正與不正之例也。

 

祝籲,衛公子。

 

○祝籲,香於反。

 

《左氏》、《公羊》及《詩》作州籲。

 

完音丸。)

 

大夫弒其君,以國氏者,嫌也,弒而代之也。

 

(凡非正嫡,則謂之嫌。)

 

夏,公及宋公遇於清。

 

(遇例時。

 

清,衛地。)

 

疏注「遇例時」。

 

○釋曰:「八年,春,宋公、衛侯遇於垂」與此皆不月,知例時也。

 

及者,內為誌焉爾。

 

(元年,與宋人盟於宿,故今複尋之。

 

○複音扶又反。)

 

疏「及者」至「焉爾」。

 

○釋曰:重發傳者,嫌盟遇禮異,故重發以同之。

 

遇者,誌相得也。

 

(八年傳曰:「不期而會遇。

 

今曰「內為誌」,非不期也。

 

然則遇有二義。)

 

疏注「遇有二義」。

 

○釋曰:即八年與此雖同『誌相得』,而期不期異,故云「有二義」。

 

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秋,翬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翬者何也?

 

公子翬也。

 

其不稱公子,何也?

 

(據莊三年「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稱公子。

 

○翬音暉,下同)貶之也。

 

(杜預曰:「外大夫貶皆稱人,內大夫貶皆去族稱名。

 

記事之體,他國可言某人,而已之卿佐,不得言魯人。」

 

○去,起呂反。)

 

何為貶之也?

 

與於弒公,故貶也。

 

(與音預)。

 

九月,衛人殺祝籲於濮。

 

(濮,陳地水名。

 

○濮音卜。)

 

稱人以殺,殺有罪也。

 

(有弒君之罪者,則舉國之人皆欲殺之。)

 

祝籲之挈,失嫌也。

 

(不書氏族,提挈其名而道之,則挈為單挈,不具足之辭。)

 

其月,謹之也。

 

(討賊例時也。

 

衛人不能即討祝籲,致令出入自恣,故謹其時月所在,以著臣子之緩慢也。

 

○ 令,力呈反,下同。)

 

疏注「討賊」至「慢也」。

 

○釋曰:莊九年,「春,齊人殺無知」,直時不月。

 

又此傳云:「其月,謹之。」

 

知其例合書時,但祝籲以二月殺君,衛人九月始討,譏其緩慢,故謹而月之。

 

於濮者,譏失賊也。

 

(譏其不即討,乃令至濮。)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

 

(立、納、入皆篡也。

 

大國篡例月,小國時。)

 

疏注「立納」至「國時」。

 

○釋曰:案莊九年「齊小白入於齊」,傳曰:「以惡曰入。」

 

文十四年「晉人納捷菑」,傳曰:「不正也。」

 

此云立者,不宜立者也。

 

是三者皆為篡也。

 

「大國篡例月」者,即此「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是也。

 

「小國時」者,昭元年「秋,莒去疾自齊入於莒」是也。

 

齊小白入於齊,齊是大國而不月者,與公伐齊同時,既例不月,故小白亦不月。

 

王子猛不月者,王猛雖則非正事,異諸侯,故不書月也。

 

衛人者,眾辭也。

 

立者,不宜立者也。

 

(嗣子有常位,故不言立。)

 

晉之名惡也,(惡謂不正。

 

○惡也,烏各反。)

 

其稱人以立之,何也?

 

得眾也。

 

得眾,則是賢也。

 

賢則其曰不宜立何也?

 

《春秋》之義,諸侯與正而不與賢也。

 

(雍曰:「正謂嫡長也。

 

夫多賢不可以多君,無賢不可以無君。

 

立君非以尚賢,所以明有統也。

 

建儲非以私親,所以定名分。

 

名分定,則賢無亂長之階,而自賢之禍塞矣。

 

君無嬖倖之由,而私愛之道滅矣。」

 

○嫡,丁曆反。

 

長,丁丈反,下同。

 

儲,直魚反。

 

分,扶問反。

 

嬖,必計反。)

 

疏「《春秋》之義」。

 

○釋曰:言《春秋》者,得眾而言立,恐理不相合,故廣稱《春秋》以包之。

 

五年,春,公觀魚於棠。

 

(傳例曰:「公往時,正也。」

 

正謂無危事耳。

 

棠,魯地。

 

○觀魚,如字,《左氏》作矢魚。)

 

疏注「傳例」至「魯地」。

 

○釋曰:莊二十三年傳文也。

 

正謂無危事,此公雖以非禮觀魚,不至於危,故亦時而不月。

 

傳曰,常事曰視,(視朔之類是。)

 

非常曰觀。

 

(觀魚之類是。)

 

禮:尊不親小事,卑不屍大功。

 

(屍,主。)

 

魚,卑者之事也。

 

(《周禮》:「惇人中士、下士。」

 

○惇音魚。)

 

公觀之,非正也。

 

夏,四月,葬衛桓公。

 

月葬,故也。

 

(有祝籲之難,故十五月乃葬。

 

○難,乃旦反。)

 

疏「月葬,故也」。

 

○釋曰:重發傳者,前起日例,今起月例,故重發之。

 

秋,衛師入郕。

 

入者,內弗受也。

 

郕,國也。

 

將卑師眾曰師。

 

(書其重者也。

 

將卑謂非卿。

 

○郕音成,將卑,子匠反,注同)。

 

疏傳「入者」至「受也」。

 

○釋曰:重發傳者,前起者邑,今是國,故重發之。

 

九月,考仲之子宮。

 

失禮宗廟,功重者月,功輕者時。

 

莊二十三年「秋,丹桓宮楹」是也。

 

至之宮。

 

疏 「九月」至「之宮」。

 

○釋曰:考者謂立其廟祭之,成為夫人也。

 

此所以書之者,仲子,孝公之妾,惠公之母;

 

惠公雖為君,其母唯當惠公之世得祭,至隱不合祭之,故書以見譏也。

 

不言立者,不宜立。

 

為庶母築宮,得禮之變,但不合於隱之世祭之,故止譏其考,不譏立也。

 

《公羊》、《左氏》妾子為君,其母得同夫人之禮。

 

今《穀梁》知不然者,《喪服記》云:「公子為其母練冠麻麻衣縓緣,既葬,除之。」

 

傳曰:「何以不在五服之中也?

 

君之所不服,子亦不敢服也。」

 

鄭玄云:「子,君之庶子。」

 

是貴賤之序,嫡庶全別。

 

安得庶子為君,即同嫡夫人乎?

 

故穀梁子以為「於子祭,於孫止」。

 

考者何也?

 

考者成之也,成之為夫人也。

 

(立其廟,世祭之,成夫人之禮。)

 

禮:庶子為君,為其母築宮,使公子主其祭也。

 

(公當奉宗廟,故不得自主也。

 

公子者,長子之弟及妾之子。

 

○為,於偽反。

 

長,丁丈反。)

 

於子祭,於孫止。

 

(貴賤之序。)

 

仲子者,惠公之母,隱孫而修之,非隱也。

 

(非,責也。

 

三年父喪畢,不於三年考者,又有天王崩。

 

至此服竟,乃修之。)

 

初獻六羽。

 

(羽,翟羽,舞者所執。

 

獻者,下奉上之辭,作之於廟,故言獻。)

 

疏 「初獻六羽」。

 

○釋曰:凡言初者,有二種之意。

 

若《屍子》所言者,則是複正之初也。

 

若初稅畝,是譏事之初。

 

範知羽是翟羽者,以《衛詩•簡兮》云:「左手執籥,右手秉翟」,故知羽即翟也。

 

範又云:「作之於廟,故言獻。」

 

「齊侯來獻戎捷」,非於廟,亦言獻者,此是獻薦宗廟之事,故範據廟言之。

 

其實外來者,尊魯並稱獻也。

 

若然,「齊人來歸衛寶」,不言獻者,彼實非齊獻,諱其逆天子之命,假齊為辭,故與常文異也。

 

或以為「戎捷」,齊侯尊魯,故特言獻。

 

「衛寶」,以平等相遺,故言歸,理亦通也。

 

初,始也。

 

(遂以為常。)

 

穀梁子曰:「舞《夏》,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

 

(言穀梁子者,非受於師,自其意也。

 

夏,大也。

 

大謂大雉。

 

大雉,翟雉。

 

佾之言列,八人為列,又有八列,八八六十四人也。

 

並執翟雉之羽而舞也。

 

天子用八,象八風。

 

諸公用六,降殺以兩也。

 

不言六佾者,言佾則幹在其中,明婦人無武事,獨奏文樂。

 

○舞《夏》,戶雅反,注及下同。

 

佾音逸,列也。

 

殺,色界反。)

 

疏注「獨奏文樂」。

 

○釋曰:禮有文舞,有武舞,文舞者羽籥是也,武舞者幹戚是也。

 

凡舞所以象人之德,故襄二十九年《左傳》稱吳季劄觀樂,「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

 

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

 

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

 

』是其證也。

 

今仲子特為築宮而祭之,婦人既無武事,不應得用幹戚,故云「獨奏文樂」。

 

何休、徐邈之等,並同範說,則是相傳為然。

 

初獻六羽,始僭樂矣。」

 

(下犯上謂之僭。

 

○僭,子念反。)

 

《屍子》曰:「舞《夏》,自天子至諸侯皆用八佾。

 

初獻六羽,始厲樂矣。」

 

(言時諸侯僭侈,皆用八佾,魯於是能自減厲,而始用六。

 

穀梁子言其始僭,《屍子》言其始降。

 

○侈,昌是反,又屍是反。)

 

邾人、鄭人伐宋。

 

(邾主兵,故序鄭上。)

 

螟。

 

蟲災也。

 

甚則月,不甚則時。

 

(甚則即盡,不及曆月。

 

《禮•月令》曰:「仲春行夏令,則蟲螟為害。」

 

○螟,亡丁反。)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區卒。

 

(杜預曰:「大夫書卒,不書葬。

 

葬者,自其臣子事,非公家所及。」

 

○區,苦侯反。)

 

隱不爵命大夫,其曰公子區,何也?

 

(據八年無侅卒,不稱公子。)

 

先君之大夫也。

 

(隱不成為君,故不爵命大夫,公子不為大夫,則不言公子也。)

 

疏「先君」至「夫也」。

 

○釋曰:公子益師亦是先君之大夫,而獨言公子區者,益師有罪而不日,故傳略之。

 

區無罪而文詳,故因見爵命之例,其實益師亦先君之大夫也。

 

宋人伐鄭,圍長葛。

 

(長葛,鄭邑。

 

圍例時。)

 

疏注「圍例時」。

 

○釋曰:僖二十三年,「春,齊侯伐宋,圍閔」,宣十二年,「春,楚子圍鄭」是也。

 

但此為久圍,故謹而月之耳。

 

或解上文日月者,為公子區卒。

 

此雖例時,不可去上文日月,其實日月,不為圍長葛也。

 

伐國不言圍邑,(據莊二年「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不言圍也。

 

伐國不言圍邑,書其重也。)

 

此其言圍,何也?

 

久之也。

 

(宋以此冬圍之,至六年冬乃取之。

 

古者師出不逾時,重民之命,愛民之財,乃暴師經年,僅而後克,無仁隱之心,而有貪利之行,故圍伐兼舉以明之。

 

○暴,步卜反,本或作曝,暴露也。

 

僅,渠吝反。

 

行,下孟反。)

 

疏「伐國」至「之也」。

 

○釋曰:伐國不言圍邑者,舉重也。

 

其言圍者,各有所為。

 

此則五年圍,六年乃取,為久之,故書圍也。

 

僖六年,齊侯以下「伐鄭,圍新城」,傳云:「著鄭伯之罪也。」

 

二十三年「春,齊侯伐宋,圍閔」,傳:「曰不正,其以惡報惡也。」

 

是書圍者,各有所為。

 

襄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圍邰」,書圍者,為季孫宿救邰張本也。

 

襄十六年「齊侯伐我北鄙,圍成」,十七年「齊侯伐我北鄙,圍桃。

 

齊高厚帥師伐我北鄙,圍防」,並書圍者,為十八年諸侯同圍之起也。

 

伐不逾時,戰不逐奔,誅不填服。

 

(來服者,不複填厭之。

 

○填音田。

 

複,扶又反,下同,厭,於甲反。)

 

苞人民、毆牛馬曰侵。

 

斬樹木、壞宮室曰伐。

 

(製其人民,毆其牛馬,賊去之後,則可還反。

 

樹木斬不複生,宮室壞不自成,故其為害重也。

 

○毆,丘於反,注同。

 

壞音怪,一戶怪反,六年同。)

 

疏「苞人」至「曰伐」。

 

○釋曰:案《左傳》:「有鍾鼓曰伐,無曰侵。」

 

《公羊傳》:「角者曰侵,精者曰伐。」

 

又何休《廢疾》云:「廄焚,孔子曰:『傷人乎?

 

』不問馬。

 

今《穀梁》以『苞人民』為輕,『斬樹木、壞宮室』為重,是理道之不通也。」

 

所以《穀梁》不從二傳者。

 

鄭玄云:「苞人民,毆牛馬,兵去則可以歸還,其為害輕。

 

壞宮室,斬樹木,則樹木斷不複生,宮室壞不自成,為毒害更重也。」

 

是鄭意亦以斬樹木壞宮室為重,是亦一家之義,故與二傳不同。

 

六年,春,鄭人來輸平。

 

(杜預曰:「和而不盟曰平。」

 

○輸平,失朱反,墮也,《左氏》作渝平。)

 

輸者,墮也;

 

平之為言以道成也。

 

來輸平者,不果成也。

 

(《春秋》前魯與鄭平,四年,翬與宋伐鄭,故來絕魯,壞前平也。

 

○墮,許規反,壞毀之也。)

 

夏,五目,辛酉,公會齊侯盟於艾。

 

(艾,魯地。

 

隱行皆不致者,明其當讓也。

 

○艾,五蓋反)疏注「艾魯」至「讓也」。

 

○釋曰:知非惰者,以隱讓國賢君,不應終始俱惰,明為讓不致也。

 

秋,七月。

 

(無事書首月,不遺時也。

 

他皆放此。)

 

疏注無事至放此。

 

○釋曰:九年傳云:「無事焉,何以書?

 

不遺時也。」

 

然則《春秋》四時具,始得成年,若闕一時,不書首月,則是遺時也。

 

冬,宋人取長葛。

 

(前年冬圍,至今乃得之。

 

上有伐鄭圍長葛,言長葛則鄭邑可知,故不係之鄭。)

 

外取邑不誌,此其誌,何也?

 

久之也。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歸於紀。

 

(叔姬,伯姬之娣。

 

至此歸者,待年於父母之國,六年乃歸。

 

媵之為言送也,從也。

 

不與嫡俱行,非禮也。

 

親逆例時,不親逆例月。

 

許慎曰: 「侄娣年十五以上,能共事君子,可以往;

 

二十而禦。」

 

《易》曰:「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詩》云,韓侯取妻,「諸娣從之,祁祁如云」。

 

娣必少於嫡,知未二十而往也。

 

○娣,徒細反。

 

女弟曰娣。

 

媵,以證反,又繩證反。

 

從,才用反,下同,一音如字。

 

上,時掌反。

 

共事音恭,本亦作供。

 

愆,起虔反。

 

取,七喻反。

 

少,詩照反,下文及注同。)

 

疏注 「叔姬」至「往也」。

 

○釋曰:「六年乃歸」者,伯姬二年嫁於紀,叔姬此年始去,故云六年也。

 

所引《易》文,《歸妹》九四爻辭也。

 

王弼云:「夫以不正無應而適人也。

 

必須彼道窮盡,無所與交,然後乃可以往。

 

故愆期遲歸,以待時也。」

 

其卦?

 

 

兌下震上。

 

所引《詩》者,《大雅•韓奕》之篇。

 

引此二文者,言夫人有侄娣,必當少於嫡,知未二十而往也。

 

一解引《易》者,證待年於父母國,與嫡俱行也。

 

其不言逆,何也?

 

(據莊二十九年,莒慶來逆叔姬,言逆。)

 

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

 

(逆者非卿)滕侯卒。

 

滕侯無名。

 

(自無名,非貶之。

 

○滕,徒登反。)

 

疏「滕侯無名」。

 

○釋曰:《左氏》以滕侯無名為未同盟,故薨不得以名赴。

 

《公羊傳》云:「滕侯何以不名?

 

微國也。

 

微國則其稱侯何?

 

《春秋》貴賤不嫌同號,美惡不嫌同辭。」

 

今《穀梁》以為用狄道也,故無名者。

 

若《左氏》以為未同盟,故不名。

 

何為《春秋》之內,亦有不盟而書名者?

 

若《公羊》以為微國不名,則邾子克、許男新臣何以名?

 

故穀梁子以為用狄道也,本來無名字。

 

少曰世子,長曰君,狄道也。

 

其不正者名也。

 

(戎狄之道,年少之時稱曰世子,長立之號曰君。

 

其非正長嫡,然後有名爾。

 

責滕侯用狄道也。

 

○長曰,下丈反,注同。

 

嫡,木又作適,丁曆反。)

 

夏,城中丘。

 

(城例時。

 

中丘,魯地。)

 

城為保民為之也。

 

(建國立城邑有定所,高下大小存乎王製。

 

刺公不修勤德政,更造城以安民。

 

○為,於偽反,下「為其」同。

 

刺,七賜反。)

 

疏注「建國」至「安民」。

 

○釋曰:《禮記•王製》無此文。

 

言「存乎王製」者,謂王者之法製也。

 

「高下」者,《考工記》云,「王宮門阿之製五雉,宮隅之製七雉,城隅之製九雉。

 

門阿之製,以為都城之製;

 

宮隅之製,以為諸侯之城製」是也。

 

「大小」者,即《左傳》云「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是也。

 

此「城中丘」與九年「夏,城郎」例時者,功役之事,總指天象故也。

 

民眾城小則益城,益城無極。

 

凡城之誌,皆譏也。

 

(夫保民以德,不以城也。

 

如民眾而城小,輒益城,是無限極也。

 

此發凡例,施之於城內邑。)

 

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聘例時。

 

凡聘皆使卿執玉帛以相存問。)

 

疏注「聘例」至「存問」。

 

○釋曰:此「齊侯使弟年」,下「冬,天王使凡伯」,皆不書月,故「例時」也。

 

禮:小聘曰問,使大夫;

 

大聘使卿。

 

此既名見於經,明是卿也。

 

案禮聘則執玉以致命,執帛以致享,故云「執玉帛以相存問」。

 

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

 

(禮:非始封之君,則臣諸父。

 

昆弟,匹敵之稱。

 

人臣不可以敵君,故不得以屬通,所以遠別貴賤,尊君卑臣之義。

 

○稱,尺證反。

 

別,彼列反,下同。)

 

其弟云者,以其來接於我,舉其貴者也。

 

(弟是臣之親貴者,殊別於凡庶。)

 

疏「舉其貴者也」。

 

○釋曰:叔稱弟,傳云「賢也」,此年稱弟,傳云「舉其貴者」,則稱弟有二義也。

 

秋,公伐邾。

 

冬,天王使凡伯來聘,(凡,氏。

 

伯,字。

 

上大夫也。)

 

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

 

凡伯者,何也?

 

天子之大夫也。

 

國而曰伐,此一人而曰伐,何也?

 

大天子之命也。

 

(伐一人而同一國,尊天子之命。)

 

戎者,衛也。

 

戎衛者,為其伐天子之使,貶而戎之也。

 

楚丘,衛之邑也。

 

以歸,猶愈乎執也。

 

(大天子之使過諸侯,諸侯當候在疆埸,膳宰致餼,司裏授館,猶懼不敬,今乃執天子之使,無禮莫大焉。

 

昭十二年「晉伐鮮虞」,傳曰:「晉,狄之也。」

 

今不曰衛伐凡伯,乃變衛為戎者,伐中國之罪輕,故稱國以狄晉,執天子之使罪重,故變衛以戎之。

 

以一人當一國,諱執,言以歸。

 

皆尊尊之正義,《春秋》之微旨。

 

○之使,所吏反,注同。

 

愈,羊主反。

 

過,古臥反,上古禾反。

 

疆,本又作壃,亦作強,音薑。

 

埸音亦。

 

餼,許氣反,牲腥曰餼。

 

伐鮮音仙。)

 

疏「戎者衛也」。

 

○釋曰:麋信云:「不言夷狄,獨言戎者,因衛有戎邑故也。」

 

範意或然。

 

○注 「云天子」至「不敬」。

 

○釋曰:《國語》云,定王使單襄公聘於宋,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

 

陳人候不在疆,膳宰不致餼,司裏不授館。

 

單子歸,以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

 

王曰:「何故?」

 

對曰,云云,「是棄先王之法製也。

 

周之秩官有之,敵國賓至,司裏授館,甸人積薪,膳宰致飧,廩人獻餼,賓入如歸。

 

今臣承王命以過陳,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是文出於彼。

 

八年,春,宋公、衛侯遇於垂。

 

(垂,衛地。)

 

不期而會日遇。

 

遇者,誌相得也。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邴。

 

(凡有所歸,例時。

 

邴,鄭邑。

 

○宛,於阮反。

 

邴,彼病反,一音丙,《左氏》作祊。)

 

疏注「凡有所歸,例時」。

 

○釋曰:宣十年春「齊人歸我濟西田」,定十年夏「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並不書月,故知「例時」也。

 

此月者為下入邴月也。

 

一解以擅易天子之田,故謹而月之也。

 

名宛,所以貶鄭伯,惡與地也。

 

(去其族,惡擅易天子邑。

 

○惡與,烏路反,注及下同。

 

去,起已反。

 

擅,市戰反。)

 

庚寅,我入邴。

 

(徐邈曰:「入承鄭歸邴下,嫌內外文不別,故著我以明之。」

 

○別,彼列反。)

 

入者,內弗受也。

 

日入,惡入者也。

 

邴者,鄭伯所受命於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

 

(王室微弱,無複方嶽之會,諸侯驕慢,亦廢朝覲之事,故鄭以湯沐之邑易魯朝宿之田也。

 

諸侯有大功盛德於王室者,京師有朝宿之邑,泰山有沐浴之邑,所以供祭祀也。

 

魯,周公之後;

 

鄭,宣王母弟,若此有賜邑,其餘則否。

 

許慎曰:「若今諸侯京師之地,皆有朝宿之邑,周有千八國諸侯,盡京師之地,不足以容,不合事理。」

 

○複,扶又反。

 

廢朝,直遙反,下同。

 

覲,巨靳反。

 

諸侯春見天子曰朝,秋見曰覲。

 

令,力呈反。)

 

疏「入者內弗受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易田與兵入異,故重發以明之。

 

○注「周有」至「事理」。

 

釋曰:《孝經》說文。

 

夏,六月,已亥,蔡侯考父卒。

 

諸侯日卒,正也。

 

疏「日卒,正也」。

 

○釋曰:重發之者,宋公起例之始,蔡侯嫌爵異,故重發以明之。

 

舉此二者,足以包宿男,故宿男不複發傳也。

 

辛亥,宿男卒。

 

宿,微國也。

 

未能同盟,故男卒也。

 

疏「未能同盟」。

 

○釋曰:杜預以元年盟於宿,宿亦與盟,則以宿為宿男之國。

 

此傳云「未能同盟」,則以彼宿為地名,與杜異也。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

 

(宋序齊上,王爵也。

 

瓦屋,周地。)

 

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

 

(據僖十九年「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於曹南」,不日。)

 

疏注「據僖」至「不日」。

 

○釋曰:不據石門而引曹南者,以曹南三國與此相合,故引之也。

 

諸侯之參盟於是始,故謹而日之也。

 

(世道交喪,盟詛滋彰,非可以經世軌訓,故存日以記惡,蓋《春秋》之始也。

 

○參,七南反。

 

喪,息浪反。

 

詛,莊慮反,下文同。)

 

誥誓不及五帝,(五帝,謂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也。

 

誥誓,《尚書》六誓七誥是其遺文。

 

五帝之世,道化淳備,不須誥誓而信自著。

 

○誥,古報反。

 

誓,市製反。

 

五帝,孔安國云:「少昊、顓頊、高辛、唐、虞。」

 

鄭玄有黃帝無少昊,餘同。

 

範依鄭。

 

顓頊,上音專,下音許玉反。

 

帝嚳,苦篤反,高辛名。)

 

疏注「五帝」至「自著」。

 

○釋曰:五帝雖有軍旅會同,不須誥誓而信自著也。

 

六誓者,即《尚書•甘誓》、《湯誓》、《牧誓》、《泰誓》、《費誓》、《秦誓》也。

 

七誥者,即《湯誥》、《大誥》、《康誥》、《酒誥》、《召誥》、《洛誥》、《康王之誥》是也。

 

盟詛不及三王,(三王,謂夏、殷、周也。

 

夏後有鈞台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會。

 

眾所歸信,不盟詛也。

 

○夏,戶雅反。

 

鈞音均。

 

亳,步各反。

 

盟津音孟,本亦作孟。)

 

疏注「三王」至「詛也」。

 

○釋曰:經史通以王為夏、殷、周也。

 

盟津之會,昭四年《左傳》文。

 

三王眾所歸信,故不設盟詛也。

 

《尚書》舜命禹征有苗而戒於眾,則亦誓之類。

 

《周禮•秋官》司盟官掌盟載之約,則是盟事。

 

而云「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者,舜是五帝之末,命禹徂征,是禹之事,故云「不及五帝」;

 

周公製盟載之法者,謂方嶽及有疑會同,始為之耳,不如《春秋》之世屢盟,故云「不及三王」也。

 

交質子不及二伯。

 

(二伯,謂齊桓、晉文。

 

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

 

諸侯率服,不質任也。

 

○交質音置,注同。

 

二伯如字,又音霸。

 

召,上照反。)

 

疏注「二伯」至「任也」。

 

○釋曰:經典言五伯者,皆謂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

 

今此傳以周末言之,故知謂齊桓、晉文也。

 

其「召陵之師」、「踐土之盟」,亦昭四年《左傳》文也。

 

八月,葬蔡宣公。

 

月葬,故也。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包來。

 

(包來,宋邑。

 

○包音苞,一音浮,《左氏》作「浮來」。)

 

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

 

(稱人,眾辭。

 

可言公及人,若舉國之人皆盟也。

 

不可言公及大夫,如以大夫敵公故也。)

 

螟。

 

(螟,亡丁反。)

 

冬,十有二月,無侅卒。

 

無侅之名,未有聞焉。

 

(未聞者,不知為是隱之不爵大夫,為是有罪貶去氏族。

 

穀梁子不受之於師,故曰未有聞焉。

 

○去,起呂反)或曰,隱不爵大夫也。

 

(若俠卒是。

 

○若俠音協,九年經同。)

 

或說曰,故貶之也。

 

(若無侅帥師入極是。)

 

疏「或曰」至「貶之也」。

 

○釋曰:若是不爵命大夫,二年傳不得云貶。

 

彼入極為貶去氏,則此亦為貶去氏,就二說之中,後「或曰」是也。

 

「公子益師卒」,傳曰:「不日,惡也。」

 

則此不日亦惡可知矣。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南,氏姓也。

 

季,字也。

 

(南季,天子之上大夫。

 

氏以為姓也。

 

所以別姓者,經有「王季子來聘」,「祭伯來」,王、祭皆非姓也,嫌與同,故別之也。

 

季云字者,明命為大夫,不以名通也。

 

○別,彼列反。

 

祭伯,側界反,下同。

 

凡國名、邑名及人名氏皆於始音,後不複出。

 

若假借之字,時複重音,後放此。)

 

聘,問也。

 

聘諸侯,非正也。

 

(《周禮》天子「時聘,以結諸侯之好,殷覜以除邦國之慝,間問以諭諸侯之誌,歸脤以交諸侯之福,賀慶以讚諸侯之喜,致禬以補諸侯之災」。

 

許慎曰:「禮:臣病君親問之,天子有下聘之義。」

 

傳曰:「聘諸侯,非正」,寧所未詳。

 

○好,呼報反。

 

覜,他吊反。

 

慝,他得反。

 

惡也。

 

間問,間廁之間。

 

脤,市軫反,祭肉也。

 

禬,戶外反,或古外反。)

 

疏注 「《周禮》」至「未詳」。

 

○釋曰:範所引者,《周禮•大行人》文也。

 

鄭玄云:「時聘者,亦無常期。

 

天子有事,諸侯使大夫來聘親,親以禮見之,禮而遣之,所以結其恩好也。

 

殷覜謂一服朝之歲也。

 

慝,惡也。

 

一服朝之歲,五服諸侯皆使卿以聘禮來覜天子,天子以禮見之,命以禮政禁之事,所以除其惡行。」

 

間問者,間歲一問諸侯,而有省之屬諭諸侯之誌者。

 

諭言語,諭書名,其類也。

 

歸脤以交諸侯之福者,交或往或來者也。

 

賀慶以讚諸侯之喜者,讚,助也。

 

致禬,凶禮之吊禮。

 

禬,禮也。

 

補諸侯之災者,若《春秋》澶淵之會,謀歸宋財。」

 

然「時聘」「殷覜」二者,是諸侯臣使於王也。

 

其「間問」「歸脤」「賀慶」「致禬」四者,王使臣使於諸侯也。

 

範此注引《周禮》者,證有下聘之義也,而傳云「非正也」,故云「寧所未詳」。

 

然則答鄭玄之駁,則云叔服重天子之禮者,以此傳既非,故別為之說。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

 

震,雷也。

 

電,霆也。

 

(電,徒練反。

 

霆,徒丁反。

 

又,徒頂反。)

 

疏「震,雷也。

 

電,霆也」。

 

○釋曰:《說文》云:「震,霹靂也。」

 

陰擊陽為電,電者即雷之光,與此傳異者,《易•說卦》「震為雷」,故何休亦以震為雷。

 

霆者,霹靂之別名,有霆必有電,故傳云「電,霆也」。

 

或當電、霆為一也。

 

庚辰,大雨雪。

 

誌疏數也。

 

八日之間,再有大變,陰陽錯行,故謹而日之也。

 

(劉向云:「雷未可以出,電未可以見。

 

雷電既以出見,則雪不當複降,皆失節也。

 

雷電,陽也;

 

雨雪,陰也。

 

雷出非其時者,是陽不能閑陰,陰氣縱逸而將為害也。」

 

○雨,於付反。

 

數,色角反。

 

向,舒亮反。

 

見,賢遍反。

 

複,扶又反。)

 

疏「誌疏數也」。

 

○釋曰:謂災有遠近,遠者為疏,近者為數也。

 

○注 「劉向」至「害也」。

 

○釋曰:何休云:「夏之正月,未可大雨震電,此陽氣大失其節。

 

猶隱公久居其位,不反於桓,失其宜也。」

 

異發於九年者,陽數可以極,而不還國於桓之所致。」

 

大雨雪者,「盛陰之氣大怒,此桓將怒而弒隱公之象」。

 

劉向之言,與何休意不甚異,但取變異之象少差耳。

 

雨月,誌正也。

 

(雨得其時則月。)

 

疏注「雨得其時則月」。

 

○釋曰:雨得其時則月者,若僖三年夏「六月,雨」是也。

 

俠卒。

 

俠者,所俠也。

 

(俠,名也。

 

所,其氏。)

 

疏「俠者,所俠也」。

 

○釋曰:徐邈引尹更始云「所者,俠之氏」,今範亦云「「所,其氏」,則所者是俠之氏族,但未備爵命,故略名耳。

 

麋信以為所非氏,所,謂斥也。

 

弗大夫者,隱不爵大夫也。

 

(俠不命為大夫,故不氏。)

 

隱之不爵大夫,何也?

 

曰,不成為君也。

 

(明將立桓。)

 

夏,城郎。

 

(郎,魯邑。)

 

秋,七月。

 

無事焉,何以書?

 

不遺時也。

 

(四時不具,不成年也。)

 

冬,公會齊侯於防。

 

(防,魯地也。)

 

會者,外為主焉爾。

 

疏「會者」至「焉爾」。

 

○釋曰:重發傳者,嫌華戎異故也。

 

十年,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於中?

 

(隱行自此皆月者,天告雷雨之異,以見篡弒之禍,而不知戒懼,反更數會,故危之。

 

○見,賢遍反。

 

數,色角反。)

 

夏,翬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

 

(翬,隱之罪人也,故終隱之世貶之。)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於菅。

 

(敗例日與不日,皆與戰同。

 

管,宋地。

 

○公敗,必邁反,又皮邁反,後亦同。

 

於菅,古顏反。)

 

疏注「敗例」至「宋地」。

 

○釋曰:莊十年傳例曰「不日,疑戰也」者,言不克日而戰,以詐相襲,則不疑當書日。

 

故桓十年「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侯、鄭伯來戰於郎」,範云「結日列陳,則日」,是也。

 

今注云「與戰同」,則此敗宋師,是克日而戰也。

 

內不言戰,舉其大者也。

 

(戰然後敗,故敗大於戰。)

 

辛未,取郜。

 

(郜,古報反,《字林》工竺反。)

 

辛巳,取防。

 

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

 

(據僖三十三年,「伐邾,取訾婁」不日。

 

○訾,子斯反。)

 

不正其乘敗人而深為利,取二邑,故謹而日之也。

 

(禮不重傷,戰不逐北,公敗宋師於菅,複取其二邑,貪利不仁,故謹其日。

 

○重,直用反。

 

逐北如字,又音佩,本又作「逐奔」。

 

複,扶又反。)

 

疏注「禮不」至「逐奔」。

 

○釋曰:「不重傷」,僖二十二年《左傳》文也。

 

「不逐奔」,上五年傳文。

 

秋,宋人、衛人入鄭。

 

宋人、蔡人、衛人伐載。

 

鄭伯伐取之。

 

(凡書取國,皆滅也。

 

變滅言取,明其易。

 

○載如字,本或作戴。

 

易,以豉反,下文同。)

 

不正其因人之力而易取之,故主其事也。

 

(三國伐載,自足以製之,鄭伯不能矜人之危,而反與共伐,故獨書「鄭伯伐取之」,以首其惡。

 

其實四國共取之。

 

○惡,烏各反。)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郕。

 

入者,內弗受也。

 

日入,惡入者也。

 

郕,國也。

 

(惡,烏路反)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

 

天子無事,諸侯相朝,正也。

 

(事謂巡守、崩葬、兵革之事。

 

○薛,息列反。

 

守音狩,本亦作狩。)

 

疏「十有一年」。

 

○釋曰:言「有」者,十是盈數,更以奇從盈,故言「有」,欲見一者,非十中之物也。

 

○注「事謂」至「之事」。

 

○釋曰:《書》云:「肆覲東後。」

 

是天子巡守,當方諸侯有事。

 

許慎、鄭玄皆以為天子喪葬,諸侯親奔,故範亦以為天子崩葬為諸侯之事也。

 

桓五年諸侯從王伐鄭,是天子舉兵革,諸侯亦有事也。

 

言無此等事,諸侯得相朝;

 

若有,即不得也。

 

考禮修德,所以尊天子也。

 

諸侯來朝;

 

時,正也。

 

(朝宜以時,故書時則正也。)

 

疏「考禮修德」。

 

○釋曰:諸侯相朝,所以正班爵,奉王命,故云「考禮修德」也。

 

犆言,同時也。

 

(直言,謂別言也。

 

若「穀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同時來,不俱至。

 

○直音特,獨也,本或作特。)

 

累數,皆至也。

 

(累數,總言之也。

 

若「滕侯、薛侯來朝」,同時俱至。

 

○數,所主反。)

 

夏,五月,公會鄭伯於時來。

 

(時來,鄭地。)

 

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公薨不地,故也。

 

(不地,不書路寢之比。

 

○比,必利反。)

 

隱之,不忍地也。

 

(隱猶痛也。)

 

其不言葬,何也?

 

君弒,賊不討,不書葬,以罪下也。

 

(責臣子也。)

 

隱十年無正,隱不自正也。

 

(無正,謂不書正月。)

 

元年有正,所以正隱也。

 

(明隱宜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2:54:24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三


○桓公(起元年,盡七年)

疏《魯世家》:桓公名允,惠公之子,隱公之弟,以桓王九年即位。

 

《世本》作軌。

 

《諡法》:「闢土服遠曰桓。」

 

元年,春,王正月。

 

桓無王,其曰王,何也?

 

謹始也。

 

(諸侯無專立之道,必受國於王。

 

若桓初立,便以見治,故詳其即位之始,以明王者之義。)

 

疏「桓無」至「始也」。

 

○釋曰:徐邈云:「桓公篡立,不顧王命,王不能討,故無王。

 

又且桓公終始十八年,唯元年、二年、十年、十八年有王,自外皆無王,故傳據以發問,而曰『桓無王』。

 

又範氏例云:「《春秋》上下無王者,凡一百有八。

 

桓無王者,見不奉王法;

 

餘公無王者,為不書正月,不得書王。

 

桓初即位,若已見治,故書王以示義。

 

二年書王,痛與夷之卒,正宋督之弒,宜加誅也。

 

十年有王,正曹伯之卒,使世子來朝,王法所宜治也。

 

十八年有王,取終始治桓也。」

 

是解元年有王為謹始也,餘年無王為不奉王法也。

 

若然,桓為弒君而立,故十四年沒其王。

 

文、宣公亦篡位而立,不去王者,桓弒賢兄讓國之主,害成立之君,宣篡未逾年之子,又無為臣之義,以輕重既異,故去王亦殊也。

 

杜預注《左氏》桓十四年無王者,「失不班曆」也。

 

何休注《公羊》,意與《穀梁》同。

 

唯解有王者別,云:「二年有王者,見始也。

 

十年有王,數之終也。

 

十八年有王,桓之終也。

 

明終始有王,桓公無之耳。」

 

其曰無王,何也?

 

桓弟弒兄,臣弒君,天子不能定,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為無王之道,遂可以至焉爾。

 

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

 

公即位。

 

(杜預曰:「嗣子位定於初喪,而改元必須逾年者,繼父之業,成父之誌,不忍有變於中年也。

 

諸侯每首歲必有禮於廟,諸遭喪繼位者,因此而改元即位,百官以序,故國史亦書即位之事於策。」

 

○去,上聲。)

 

疏注 「杜預」至「於策」。

 

○釋曰:《尚書•顧命》云:「乙丑,成王崩,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幹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

 

延入翼室,恤宅宗。」

 

孔安國云: 「明室,路寢。

 

外之使居憂,為天下宗主。」

 

天子初崩,嗣子定位,則諸侯亦當然也。

 

其改元必須逾年者,孝子之情,不忍有變於中年也。

 

然嗣子不忍變於中年,故嗣年即位。

 

桓公既無惻痛之情,朝死夕忘,亦於逾年即位者,聖人立法,即位必持逾年,桓雖不仁,未可獨當年即位。

 

即位既是逾年,故史官從其實而書之。

 

繼故不言即位,正也。

 

(故謂弒也。)

 

繼故不言即位之為正,何也?

 

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

 

(哀痛之至,故不忍行即位之禮。)

 

繼故而言即位,則是與聞乎弒也。

 

繼故而言即位,是為與聞乎弒,何也?

 

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已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無恩於先君也。

 

(推其無恩則知與弒也,此明統例耳。

 

與弒尚然,況親弒者。

 

○與聞音豫,下文及注「與弒」皆同。)

 

疏注「推其」至「弒者」。

 

○釋曰:桓是親弒之主,而傳論與弒之事,故知傳意本「明統例」爾,故云「與弒尚然,況親弒者」。

 

三月,公會鄭伯於垂。

 

(垂,衛地也。

 

傳例曰:「往月,危往也。

 

桓大惡之人,故會皆月以危之。)

 

疏注「垂衛」至「危之」。

 

○釋曰:傳例者,定八年傳文也。

 

此「三月,公會鄭伯於垂」,二年「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於稷」,是「會皆月以危之」。

 

會者,外為主焉爾。

 

(鄭伯所以欲為此會者,為易田故。

 

○為易,於偽反。)

 

疏「會者」至「焉爾」。

 

○釋曰:重發傳者,嫌《易》田與直會異故也。

 

鄭伯以璧假許田。

 

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

 

(實假,則不應言以璧。)

 

非假而曰假,諱易地也。

 

禮:天子在上,諸侯不得以地相與也。

 

(諸侯受地於天子,不得自專。)

 

無田則無許可知矣。

 

不言許,不與許也。

 

(但言以璧假許,而不繼田,則許屬鄭也。

 

今言許田,明以許之田與鄭,不與許邑也。

 

諸侯有功,則賜田以祿之。

 

若可以借人,此蓋不欲以實言。

 

○借,子夜反。)

 

許田者,魯朝宿之邑也。

 

邴者,鄭伯之所受命而祭泰山之邑也。

 

用見魯之不朝於周,而鄭之不祭泰山也。

 

(朝天子所宿之邑謂之朝宿,泰山非鄭竟內,從天王巡守,受命而祭也。

 

擅相換易,則知朝祭並廢。

 

○魯朝,直遙反,下皆同。

 

邴,彼病反,又音丙。

 

見,賢遍反。

 

竟音境。

 

從,在用反。

 

守音狩。

 

擅,市戰反。

 

換,一本亦作逭,胡喚反。)

 

疏「許田」至「山也」。

 

○釋曰:經文無邴而傳言之者,經諱易天子之地,故以璧假為文。

 

若以地易地,不得云假,故經無邴文。

 

傳本魯鄭易田之由,五得不言邴也。

 

先儒解《左氏》者,皆以為鄭受天子祊田,為湯沐之邑。

 

後世因立桓公、武公之廟,故謂之泰山之祀。

 

案此傳及注意,則以為祭泰山之邑,謂從王巡狩,受命而祭泰山也。

 

《羊》以為「田多邑少稱田,邑多田少稱邑」。

 

《左氏》無傳,或當史異辭。

 

《穀梁》以為言田者,則不德其邑,是三傳之說各異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鄭伯盟於越。

 

(越,衛地也。)

 

及者,內為誌焉爾。

 

越,盟地之名也。

 

秋。

 

大水。

 

(《禮•月令》曰:「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

 

大水例時。)

 

疏注「大水例時」。

 

○釋曰:莊七年與此皆云「秋,大水」,不書月,是例時也。

 

高下有水災曰大水。

 

冬,十月。

 

無事焉,何以書?

 

不遺時也。

 

《春秋》編年,四時具而後為年。

 

(編,錄。

 

○編,必連反,《字林》、《聲類》、《韻集》皆布於反,《史記音義》甫連反。)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與夷,(宋督,宋之卑者,卑者以國氏。

 

○督,丁毒反。

 

與如字,又音餘。)

 

疏注「宋督」至「國氏」。

 

○釋曰:知是卑者,「祝籲弒其君」取國,傳以「失如」言之,「履緰來逆」,傳稱「進之也」。

 

此督與宋萬既不取國,又無可進,明卑者可知也。

 

桓無王,其曰王,何也?

 

正與夷之卒也。

 

(諸侯之卒,天子所隱痛。

 

奸逆之人,王法所宜誅,故書王以正之。)

 

及其大夫孔父。

 

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

 

書尊及卑,《春秋》之義也。

 

(邵曰:「會盟言及,別內外也。

 

尊卑言及,上下序也。」

 

○別,彼列反。)

 

疏注「邵曰」至「序也」。

 

○釋曰:「及」有二義,故範引邵云:「會盟言及,別內外也。

 

尊卑言及,上下序也。」

 

「別內外」者,謂魯與他人會盟,皆先魯以及他,若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於未」、「及宋人盟於宿」是也。

 

「上下序」者,此孔父、荀息、仇牧皆先言君,後言臣是也。

 

孔父之先死,何也?

 

督欲弒君,而恐不立,於是乎先殺孔父。

 

孔父閑也。

 

(閑謂扞禦。

 

○殺並如字。

 

扞,下旦反。)

 

何以知其先殺孔父也?

 

曰,子既死,父不忍稱其名;

 

臣既死,君不忍稱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

 

(累謂從也。)

 

疏「知君之累之也」。

 

○釋曰:糜信云:「累者,從也。

 

謂孔父先死,殤公從後被弒。」

 

範注雖不明,理亦當然也。

 

孔,氏;

 

父,字諡也」。

 

(孔父有死難之勳,故其君以字為諡。

 

○難,乃旦反。)

 

疏「孔,氏;

 

父字;

 

諡也」。

 

○釋曰:孔父新死未葬,而得有諡者,舊解謂三月既葬之後,嗣君諡之,但赴者以正月者亂,故書弒在前,使者以葬後始來,故得稱諡。

 

或當孔父以字為諡,得據後言之,故云「字諡」也, ○注「孔父」至「為諡」。

 

○釋曰:諡者大夫之常事,而云「死難之勳」者,字者褒德,非可虛加,若使孔父無死難之勳,唯有凡平之諡,焉得以字為之文?

 

傳特言「字諡」也。

 

明知有義,故注者原之。

 

或曰,其不稱名,蓋為祖諱也。

 

孔子故宋也。

 

(孔子舊是宋人,孔父之玄孫。

 

○為,於偽反。)

 

疏注「孔子」至「玄孫」。

 

○釋曰:案《世本》: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其子奔魯,為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是孔父嘉為孔子六世祖。

 

範云「玄孫」者,以玄者親之極至,來孫、昆孫之等亦得通稱之,亦如《左傳》蒯聵禱文王稱曾孫之類是也。

 

滕子來朝。

 

(隱十一年稱侯,今稱子,蓋時王所黜。)

 

疏注「隱十」至「所黜」。

 

○釋曰:周公之製,爵有五等,所以擬其黜陟。

 

今傳無貶爵之文,明降爵非《春秋》之義。

 

又且此時周德雖衰,尚為天下宗主,滕今降爵,明是時王所黜也。

 

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於稷,以成宋亂。

 

(稷,宋地也。)

 

以者,內為誌焉爾。

 

公為誌乎成是亂也。

 

(欲會者,外也。

 

欲受賂者,公也。)

 

疏「以者」至「焉爾」。

 

○釋曰:十四年傳云:「以者,不以者也。

 

僖二十一年傳云:「以,重辭也。

 

此傳云「以者,內為誌焉爾」,則「以」有三種之義。

 

範於僖二十一年注云「以有二義矣」者,以「內為誌焉」與「不以」者,正是一事耳。

 

「以成宋亂」者,公也,非諸侯故也,是以云「內為誌焉爾」,其實以者仍是不以之例,故注彼為二事焉。

 

○注「欲會」至「公也」。

 

○釋曰:以經言「會」,故知「欲會者,外也」。

 

「以者,內為誌」,故知「欲受賂者,公也」。

 

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辭而加之焉。

 

於內之惡,而君子無遺焉爾。

 

(取不成事之辭,謂以成宋亂也。

 

桓奸逆之人,故極言其惡,無所遺漏也。

 

江熙曰:「《春秋》親尊皆謂,蓋患惡之不可掩,豈當取不成事之辭,以加君父之惡乎?

 

案宣四年『公及齊侯平莒及郯』,傳曰:『平者,成也。

 

』然則成亦平也。

 

公與齊、陳、鄭欲平宋亂,而取其賂鼎,不能平亂,故書『成宋亂』。

 

取郜大鼎納於大廟,微旨見矣。

 

尋理推經,傳似失之。」

 

徐邈曰:「宋雖已亂,治之則治。

 

治亂成不,係此一會。

 

若諸侯討之,則有撥亂之功;

 

不討,則受成亂之責。

 

辭豈虛加也哉!

 

《春秋》雖受親尊者諱,然亦不沒其實,故納鼎於廟,躋僖逆祀,及王室之亂,昭公之孫,皆指事而書。

 

哀七年傳所謂有一國之道者,有天下之道者也。

 

君失社稷,猶書而不隱,況今四國群會,非一人之過,以義致譏,輕於自已兆亂。

 

以此方彼,無所多怪。」

 

○郯音談。

 

大廟音泰,下文及注同。

 

見,賢遍反。

 

躋,子兮反。)

 

疏注「取不」至「多怪」。

 

○釋曰:江熙云「微旨見矣」者,傳意成宋辭者,謂成就宋亂。

 

江熙以為加君父之惡大初,故以成為平,直書取郜大鼎,納於大廟,足以示譏,是微旨見矣。

 

言此傳成亂之辭為微旨。

 

徐邈引傳所謂有一國之道云云者,言謂侯專一國,猶似天子專天下,其有失社稷,猶得書之,故此亦得云「成宋亂」也。

 

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

 

戊申,納於太廟。

 

(傳例曰:「納者,內不為也。

 

日之,明惡甚也。」

 

太廟,周公廟。

 

○郜,古報反。)

 

疏注「傳例」至「公廟」。

 

○釋曰:宣十一年傳文也。

 

然此傳亦有「弗受」之文,而引傳例者,凡傳言「內弗受」者,指說諸侯相入之例。

 

今此言「不受」者,謂周公也。

 

恐其不合,故引例以明之。

 

桓內弒其君,外成人之亂,受賂而退,以事其祖,非禮也。

 

其道以周公為弗受也。

 

郜鼎者,郜之所為也。

 

曰宋,取之宋也,(此鼎本郜國所作,宋後得之。)

 

以是為討之鼎也。

 

(討宋亂而更受其賂鼎。

 

○為討之鼎,如字,麋氏云:「討或作糾」。)

 

孔子曰:「名從主人,物從中國。

 

故曰郜大鼎也。

 

(主人,謂作鼎之主人也,故係之郜。

 

物從中國,謂是大鼎。)

 

疏「名從」至「大鼎也」。

 

○釋曰:「名從主人」者,謂本是郜作,係之於郜。

 

「物從中國」者,謂鼎在宋,從宋號也。

 

言「物從中國」者,廣例耳,通夷狄亦然。

 

其意謂鼎名從作者之主人,不問華戎,皆得係之,若《左傳》稱「甲父之鼎」是也。

 

「物從中國」者,謂中國號之大鼎,縱夷狄亦從中國之號,不得改之。

 

若傳稱吳謂義稻為伊緩,夷狄謂大原為大鹵,以地形物類,須從中國之號,故不得謂之伊緩、大鹵也。

 

何休云:「周家以世孝,天瑞之鼎。

 

諸侯有世孝者,天子亦作鼎以賜之。

 

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故郜國有之。

 

秋,七月,紀侯來朝。

 

(隱二年稱子,今稱侯,蓋時王所進。

 

○紀侯,《左氏》作杞侯。)

 

朝時,此其月,何也?

 

(據隱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稱時。)

 

桓內弒其君,外成人之亂,於是為齊侯、陳侯、鄭伯討數日以賂。

 

(桓既罪深責大,乃複為三國討數至日以責宋賂。

 

○為齊,於偽反,下同。

 

數,色主反,注同。

 

複,扶又反。)

 

已即是事而朝之,惡之,故謹而月之也。

 

(已,紀也。

 

桓與諸侯校數功勞,以取宋賂,不知非之為非,貪愚之甚。

 

紀不擇其不肖而就朝之。

 

○惡,烏路反。)

 

疏「謹而月之也」。

 

○釋曰:桓雖不君,臣不得不臣,所以極言君父之惡,以示來世者,桓既罪深責大,若為隱諱,便是長無道之君,使縱以為暴,故《春秋》極其辭以勸善懲惡也。

 

○注「已紀也」。

 

○釋曰:桓十三年注云:「紀當為已」,與此異者。

 

觀經而說,故兩注不同。

 

蔡侯、鄭伯會於鄧。

 

(鄧,某地。

 

○某地,不知其國,故云某,後放此。)

 

九月,入杞。

 

我入之也。

 

(不稱主名,內之卑者。)

 

疏「我入之也」。

 

○釋曰:何嫌非我而發傳者?

 

以隱八年云「我入邴」,此直云「入杞」,恐非我,故發之。

 

公及戎盟於唐。

 

冬,公至自唐。

 

(告廟曰至。

 

傳例曰:「致君者,殆其往而喜其反。」

 

此致君之意義也。

 

離不言會,故以地致。)

 

疏注「告廟」至「地致」。

 

○釋曰:「傳例」者,襄二十九年傳文也。

 

「離不言會」者,即《左傳》所云「特相會往來稱地」,亦此類也。

 

桓無會,而其致,何也?

 

遠之也。

 

(桓會甚眾,而曰無會,善無致會也。

 

弒逆之罪,非可以致宗廟,而今致者,危其遠會戎狄,喜其得反。)

 

疏注「桓會甚眾」。

 

○釋曰:謂元年會於垂,二年會於稷是也。

 

三年,春,正月,公會齊侯於嬴。

 

(嬴,齊地。

 

○嬴音盈。)

 

夏,齊侯、衛侯胥命於蒲。

 

(蒲,衛地。)

 

胥之為言,猶相也。

 

相命而信諭,謹言而退,以是為近古也。

 

(申約言以相達,不歃血而誓盟。

 

古,謂五帝時。

 

○近,附近之近。

 

約如字,又於妙反。

 

歃,本又作插,所治反。)

 

疏注「古謂五帝時」。

 

○釋曰:知古非三王者,以傳云「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今「謹言而退」,非誥誓之辭,「相命而信諭」,無盟詛之事,二國能行三王五帝之法,而傳云「近古」,明知謂五帝也。

 

是必一人先,其以相言之,何也?

 

不以齊侯命衛侯也。

 

(江熙曰:「夫相與親比,非一人之德,是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齊衛胥盟,雖有先倡,倡和理均。

 

若以齊命衛,則功歸於齊;

 

以衛命齊,則齊僅隨從。

 

言其相命,則泯然無際矣。」

 

○比,毗誌反。

 

應,應對之應。

 

僅,巨靳反。

 

泯,亡忍反。)

 

疏注「同聲」至「相求」。

 

○釋曰:《易•文言》文也。

 

今二國相命,則大者宜倡,小者宜和,大則齊也,小則衛也。

 

故傳云「不以齊侯命衛侯也」,明齊大也。

 

但倡和理均,故直以「相命」言之。

 

倡則同聲相應,和則同氣相求,聲氣相通,而相命之情見矣。

 

六月,公會杞侯於成阝。

 

(郕,魯地。

 

○郕音成。)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言日言朔,食正朔也。

 

(朔日食也。)

 

既者,盡也,有繼之辭也。

 

(盡而複生謂之既。

 

○複音扶又反。)

 

疏「既者,盡也」。

 

○釋曰:其日食或盡或不盡者,曆家之說,以為交正在朔,則日食既,前後望月不食;

 

交正在望,則月食既,前後朔日不食。

 

公子翬如齊逆女。

 

(翬稱公子者,桓不以為罪人也。)

 

逆女,親者也。

 

使大夫,非正也。

 

九月,齊侯送薑氏於讙。

 

(已去齊國,故不言女,未至於魯,故不稱夫人。

 

讙,魯地,月者重錄之。

 

○於讙,音歡。)

 

禮: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門,諸母兄弟不出闕門。

 

(祭門,廟門也。

 

闕,兩觀也,在祭門之外。

 

○觀,古亂反。)

 

父戒之曰:「謹慎從爾舅之言。」

 

母戒之曰:「謹慎從爾姑之言。」

 

諸母般申之曰:「謹慎從爾父母之言。

 

(般,囊也,所以盛朝夕所須,以備舅姑之用。

 

○般,步幹反。

 

一本作鞶,音同。

 

盛音成。)

 

疏注 「般囊」至「之用」。

 

○釋曰:《士婚禮》云:「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

 

』母施衿結帨,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宮事。

 

』庶母及門內施般,申之以父母之命,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示諸衿般。

 

』鄭玄云:「般,囊也。

 

男子般革,婦人般絲,所以盛帨巾之屬,為謹敬也。」

 

後戒辭與此不同,此注又與鄭異者,彼是士禮,此即是諸侯之禮,故異辭也。

 

般盛帨巾,亦得備舅姑之用,則範、鄭二注不有違也。

 

或以為傳並釋禮意,故與本文不同也。

 

引此戒辭及上父母不出祭門,諸母兄弟不出闕門者,並證送女逾竟,非禮之事也。

 

幾親迎之禮,必在廟也,故云「不出祭門」。

 

言「不出闕門」者,則已出廟門之外矣。

 

送女逾竟,非禮也。

 

(逾竟音境。)

 

公會齊侯於讙。

 

無譏乎?

 

(齊侯送女逾竟,遠至於讙,嫌會非禮之人,當有譏。)

 

曰,為禮也。

 

齊侯來也,公之逆而會之可也。

 

(為親逆之禮。)

 

夫人薑氏至自齊。

 

其不言翬之以來,何也?

 

(據宣元年「遂以夫人婦薑至自齊」。)

 

公親受之於齊侯也。

 

(重在公。)

 

子貢曰:「冕而親迎,不已重乎?」

 

(冕,祭服。

 

○迎,魚敬反,一本作逆。)

 

孔子曰:「合二姓之好,以繼萬世之後,何謂已重乎?」

 

(好,呼報反。)

 

疏「子貢」至「重乎」。

 

○釋曰:引之者,以齊侯送女,公親受之,於禮為可,故發「冕而親迎」之問。

 

冬,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有年。

 

(有年例時。)

 

疏注「有年例時」。

 

○釋曰:凡書「有年」者,冬下穀畢入,計用豐足,然後書之,不可係以日月,故例時也。

 

宣十六年「冬,大有年」亦時,是其證也。

 

五穀皆熟,為有年也。

 

四年,春,正月,公狩於郎。

 

(春而言狩,蓋用冬狩之禮。

 

蒐狩例時,而此月者,重公失禮也。

 

莊四年「冬,公及齊人狩於郜」,傳曰:「齊人者,齊侯也。

 

其曰人,何也?

 

卑公之敵,所以卑公也。」

 

然則言齊人者,所以人公,則譏已明矣。

 

狩得其時,故不月。)

 

疏注「春而」至「不月」。

 

○釋曰:《周禮》有四時之田,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用夏之四仲之月。

 

然周正月,則是夏之十一月,故《左氏》以此狩為得時。

 

今範云「春而言狩,蓋用冬狩之禮」,以為失時者,蓋周公未製禮之時,權用此法,故得時節不同,其名亦異。

 

仲尼修《春秋》,改周之文,從殷之質,因以為《春秋》製也。

 

故何休注《公羊》,亦云:「夏時不田,春秋製也。」

 

範以春狩為失時,又云「蒐狩例時」者,昭八年「秋,蒐於紅」,又莊四年冬狩得其時,雖譏公而不月,是例時也。

 

《左傳》、《周禮》、《爾雅》並云:「春曰蒐,夏曰苗,秋曰獮,冬曰狩。」

 

《公羊》之文,則「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此傳之文,則「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所以文不同者,《左氏》之文,是周公製禮之名;

 

二傳之文,或《春秋》取異代之法,或當天子諸侯別法。

 

經典散亡,無以取正也。

 

四時之田,皆為宗廟之事也。

 

春曰田,(取獸於田。

 

○為,於偽反。)

 

夏曰苗,(因為苗除害,故曰苗。)

 

秋曰蒐,(蒐擇之,舍小取大。

 

○蒐,所由反,麋氏本又作搜,音同。

 

舍音捨。)

 

冬曰狩。

 

(狩,圍狩也。

 

冬物畢成,獲則取之,無所擇。)

 

疏注「冬物」至「所擇」。

 

○釋曰:四時田獵,若用時王之正,則周之冬是夏之秋。

 

而云「畢成」者,冬是一總名,周之十二月,夏之十月,萬物已收,故得以「畢成」言之。

 

四時之田用三焉,唯其所先得,一為幹豆,(上殺中心,死速,乾之以為豆實,可以祭祀。

 

○中,丁仲反,下同。)

 

疏注「上殺」至「祭祀」。

 

○釋曰:何休云:「自左膘射之,達於右腢,中心,死疾,故乾而豆之,以薦宗廟。

 

豆,祭器名,狀如鐙。

 

天子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卿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士三也。」

 

大夫以上,《禮器》之文,士三者,相傳為說。

 

二為賓客,(次殺射髀髂,死差遲。

 

○射,食亦反。

 

髀,步啟反。

 

又必邇反,髂,若嫁反。

 

差,初賣反。)

 

疏注「次殺」至「差遲」。

 

○釋曰:何休云:「自左膘射之,達於右脾,遠心,死難,故為次殺。」

 

《毛傳》云:「次殺者,射右耳本,次之。」

 

今注云「射髀髂」,則與彼異也。

 

髀髂者,案《儀禮》「髀,骨滕以上」者是也。

 

三為充君之庖,(下殺中腸汙泡,死最遲。

 

先宗廟,次賓客,後庖廚,尊神敬客之義。

 

○庖,步交反。

 

汙,汙穢之。

 

泡,普交反,又百交反。)

 

疏注「下殺」至「之義」。

 

○釋曰:何休云:「自左膘射之,達於右[A16F]。」

 

《毛傳》云:「左髀達於右[A16F]為下殺。」

 

此云「中腸」,同彼二說,並無妨也。

 

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

 

(宰,官也。

 

渠,氏也。

 

天子下大夫,老故稱字。

 

下無秋冬二時,寧所未詳。)

 

疏注「宰官」至「未詳」。

 

○釋曰:《公羊傳》曰:「伯糾者何?

 

下大夫也。」

 

何休云:「稱伯者,上敬老也。」

 

今範亦同之矣。

 

何休之意,又以為伯仲叔季之字配采地及氏者,皆為上大夫,則祭伯、南季之類是也;

 

兼名及字配官氏者,則為下大夫,即此宰渠伯糾、叔服之類是也。

 

範雖直以叔服為字,觀上下之注,義亦似然,故此注云伯糾下大夫。

 

文元年注毛伯,「天子上大夫也」,隱九年注「南季,天子上大夫」,是其說耳。

 

何休又云:「桓無王而行,天子不能誅,反下聘之,故去二時以見貶。」

 

範以五年亦使臣聘,何以四時皆具,七年不遣臣聘,何因亦無二時,故直云「寧所未詳」也。

 

五年,春,正月,甲戌、已丑,陳侯鮑卒。

 

鮑卒,何為以二日卒之?

 

《春秋》之義,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明實錄也。

 

○傳,直專反。)

 

陳侯以甲戌之日出,已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舉二日以包也。

 

(國君獨出,必辟病潛行。

 

○必辟音避,本又作避。)

 

疏「甲戌」至「鮑卒」。

 

○釋曰:《公羊》以為鮑之狂,故甲戌日亡,已丑日死。

 

孔子疑之,故以二日卒之。

 

此傳之意,言陳侯辟病,以甲戌日出,已丑之日得之,不知死之日,故舉二日以包之,《左傳》以為再赴,故兩日並書,是三傳異說。

 

○「信以」至「包也」。

 

○釋曰:既云「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則是告以虛事。

 

而注云「實錄」者,告以實則以一日卒之,告以虛則二日卒之。

 

二者皆是據告,而即是實錄之事。

 

夏,齊侯、鄭伯如紀。

 

(外相如不書,過我則書,例時。

 

○過我,古禾反,下文及注同。)

 

疏注「外相」至「例時」。

 

○釋曰:「過我」者,約州公之傳得知也。

 

然紀國在齊之東,鄭在魯之西北。

 

鄭欲如紀,則直過齊,何以二君並得過魯者,蓋齊侯出竟西行而逢鄭伯,遂與至紀,途過於魯,故得記之。

 

知「例時」者,此與州公皆不書月,故知之。

 

天王使任叔之子來聘。

 

(任叔,天子之大夫。

 

○任叔音壬。

 

《左氏》作仍叔。)

 

任叔之子者,錄父以使子也。

 

故微其君臣,而著其父子,不正父在子代仕之辭也。

 

(錄父使子,謂不氏名其人,稱父言子也。

 

君暗劣於上,臣苟進於下,蓋參譏之。)

 

疏注「參譏之」。

 

○釋曰:「君暗劣於上,臣苟進於下」,止是二譏,而言「參」者,舊解傳言「微其君臣,而著其父子」,是刺其父之不肖,而令苟進,更又刺其君臣,故曰「參譏之」。

 

或以為參者,交互之義,不讀為三,理亦得通。

 

葬陳桓公。

 

城祝丘。

 

(譏公不修德政,恃城以安民。)

 

疏注「譏公」至「安民」。

 

釋曰:城祝丘者,《左氏》之例,凡城邑,則有時與不時之例。

 

此傳則不然,但書之者,即是譏責,故注云:「譏公不修德政,恃城以安民。」

 

秋,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

 

(王親自伐鄭。

 

○從,才用反,又如字,下同。)

 

疏注「王親自伐鄭」。

 

○釋云:以舉從者之辭,嫌非自伐。

 

故云「親自伐鄭」。

 

舉從者之辭也。

 

(使若王命諸侯伐鄭,書從王命者,三國也。)

 

疏「舉從者之辭也」。

 

○釋曰:麋信曰:「舉從者之辭,謂解經稱人也。」

 

徐邈云:「舉從者之辭,謂王不能以威致三國,三國自以義從耳。」

 

範以二者不通,故為別解。

 

言「舉從者之辭」謂若王不親伐,直舉三國從王命之辭也。

 

故下句云「其舉從者之辭,何也?

 

為天王諱伐鄭也」是也。

 

其舉從者之辭,何也?

 

為天王諱伐鄭也。

 

(諱自伐鄭。

 

○為,於偽反。)

 

鄭,同姓之國也,在乎冀州,於是不服,為天子病矣。

 

(鄭,姬姓之國,冀州則近京師,親近猶不能服,則疏遠者可知。

 

○冀州,案鄭本京兆鄭縣,是雍州之域,後徙河南新鄭,為豫州之境。

 

冀在兩河之間,非鄭都也。

 

冀州言去京師近也。

 

麋氏云:「韓侯滅鄭,韓都冀州,故以目鄭。」

 

近,附近之近。)

 

疏「在乎冀州」。

 

○釋曰:徐邈云:「新鄭屬冀州。」

 

案《爾雅》:「兩河間曰冀州。」

 

新鄭在河南,不得屬冀州,是徐之妄也。

 

麋信云:「鄭在冀州者,韓哀侯滅鄭,遂都之。

 

韓,故晉也。

 

傳以當時言之,遂云冀州。」

 

然則王伐鄭之時,本未有韓國,何得將後代之事以為周世之名?

 

若以韓侯從冀州都鄭,則曰冀州,大伯從雍州適吳,豈得謂吳為雍州也?

 

是麋信之謬矣。

 

蓋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虞及夏殷皆都焉。

 

則冀州是天子之常居,以鄭近王畿,故舉冀州以為說,故鄒衍著書云:「九州之內,名曰赤縣。」

 

赤縣之畿,從冀州而起,故後王雖不都冀州,亦得以冀州言之。

 

大雩。

 

(雩者旱祭請雨之名。

 

傳例曰:「雩,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

 

月雩,正也。

 

時雩,不正也。

 

《禮•月令》曰:「仲冬行夏令,則其國乃旱。」

 

○雩音於,祭名。)

 

疏注 「雩者」至「乃旱」。

 

○釋曰:何休云:「祭言大雩,大旱可知也。

 

君親之南郊,以六事謝過自責。

 

曰政不一與?

 

民失職與?

 

宮室榮與?

 

婦謁盛與?

 

苞苴行與?

 

讒夫倡與?

 

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謂之雩。」

 

賈逵云:「言大雩者,別於山川之雩。」

 

《左氏》說不為旱者,亦稱大雩,則雩稱大者,或如賈言也。

 

名之為雩者,鄭玄云:「雩之言籲也,籲嗟以求雨。」

 

服虔、杜預以為雩之言遠也,遠為百穀祈膏雨也。

 

未知二說誰當。

 

範言夫為大旱,以六事謝過,或如何說。

 

舞而籲雩,理恐不然。

 

云「傳例曰」者,僖十一年傳文也。

 

云「月雩,正也。

 

時雩,不正也」,定元年傳文。

 

此雩不月者,何休云:「譏公驕溢也。」

 

案《穀梁傳》意,月雩則正,時雩則非正,不論驕溢之事,則何休之言,不可通於此也。

 

螽。

 

(蜙蝑之屬。

 

《禮•月令》曰:「仲冬行春令,則蟲蝗為敗。」

 

○螽音終。

 

蜙,相容反。

 

蝑音婿。

 

蝗華{亡血}反)螽蟲災也。

 

甚則月不甚則時疏甚則月。

 

○釋曰:「重發傳者,經書時雩非正,故不月。

 

螽災與之同不月,嫌其甚而不月,故發以明之。

 

冬,州公如曹。

 

外相如不書,此其書,何也?

 

過我也。

 

(過我,六年寔來是也。

 

將有其末,故先錄其本。)

 

疏注「過我」至「其本」。

 

○釋曰:齊侯、鄭伯如紀,無寔來,亦言「過我」者,不必悉有下事。

 

此因有下事,故以相發明。

 

其齊侯、鄭伯直途過於魯,不入國都,故不言「寔來」也。

 

六年,春,正月,寔來。

 

(來朝例時;

 

月者,謹其無禮。

 

○寔,常式反。

 

朝,直遙反,下七年同。)

 

疏注「來朝」至「無禮」。

 

○釋曰:二年「紀侯來朝」,傳曰:「朝,時;

 

此其月,何也?

 

惡之,故謹而月之也。」

 

彼書月是惡,則此月亦惡也。

 

今州公不以禮朝,又至魯不反,是無禮之事,故云「謹其無禮」也。

 

寔來者,是來也。

 

何謂是來?

 

謂州公也。

 

其謂之是來何也?

 

以其畫我,故簡言之也。

 

諸侯不以過相朝也。

 

(畫是相過,去朝遠。

 

○畫音獲,注同。

 

以過,古禾反,注同。)

 

夏,四月,公會紀侯於成阝。

 

(紀侯,《左氏》作「杞侯」。)

 

秋,八月,壬午,大閱。

 

(蒐閱例時。

 

○閱音悅。)

 

疏注「蒐閱例時」。

 

○釋曰:傳云「謹而日之」,知不以月為正,而云「例時」者,以四年公狩於郎書月以刺不正,故知蒐閱例時也。

 

大閱者何?

 

閱兵車也。

 

(閱為簡練。)

 

修教明諭,國道也。

 

(修先王之教,以明達於民,治國之道。)

 

平而修戎事,非正也。

 

(邵曰:「禮因四時田獵,以習用戎事,存不忘亡,安不忘危之道。

 

平謂不因田獵,無事而修之。」)

 

其日,以為崇武,故謹而日之。

 

蓋以觀婦人也。

 

(觀,古亂反,視也。)

 

蔡人殺陳佗。

 

陳佗者,陳君也。

 

其曰陳佗,何也?

 

匹夫行,故匹夫稱之也。

 

其匹夫行奈何?

 

陳侯甏獵,淫獵於蔡,與蔡人爭禽。

 

蔡人不知其是陳君也,而殺之。

 

(淫獵謂自放恣,遺失徒眾。

 

○陳佗,徒河反。

 

行,下孟反。

 

熹,虛記反。)

 

何以知其是陳君也?

 

兩下相殺,不道。

 

(兩大夫相殺,不書《春秋》。)

 

其不地,於蔡也。

 

疏「其不地,於蔡也」。

 

○釋曰:宣十八年「邾人戕繒子於繒」,書地,今不地,故決之云:「其不地,於蔡也。」

 

言在蔡,故不地耳。

 

九月,丁卯,子同生。

 

(子同,桓公嫡子,莊公。

 

○嫡,丁曆反,或作適。)

 

疑,故誌之。

 

(莊公母文薑淫於齊襄,疑非公之子。)

 

疏「疑,故誌之」。

 

○釋曰:文薑以桓三年入,至今四年矣,未有適齊之云,而云疑者,蓋文薑未嫁之時,已與襄公通,後桓公殆為妻淫見殺,則其間雖則適魯,襄公仍尚往來,故疑之也。

 

子同生,《公羊》以為久無嫡子,喜國有正,故書之。

 

《左傳》以為備用大子之禮,故書。

 

此傳云「疑,故誌之」,是三傳異也。

 

時曰,同乎人也。

 

(時人僉曰,齊侯之子,同於他人。

 

○僉,七廉反。)

 

冬,紀侯來朝。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鹹丘。

 

(日之,謹其惡。

 

○惡,烏各反。)

 

疏注「日之,謹其惡」。

 

○釋曰:侵、伐、圍例時,故知書日,謹其惡也。

 

其不言邾鹹丘,何也?

 

(據襄元年「圍宋彭城」,言宋。)

 

疾其以火攻也。

 

(不係於國者,欲使焚邑之罪與焚國同。)

 

夏,穀伯緩來朝,鄧侯吾離來朝。

 

其名,何也?

 

(據隱十一年滕、薛來朝,不名。)

 

失國也。

 

(禮:諸侯不生名,失地則名。)

 

疏注「禮諸」至「則名」。

 

○釋曰:《曲禮》云:「諸侯不生名,失地,名。

 

滅同姓,名」是也。

 

失國則其以朝言之,何也?

 

(據文十二年「郕伯來奔」,不名。)

 

疏注 「據文」至「不名」。

 

○釋曰:哀十年「邾子益來奔」,昭二十三年「莒子庚輿來奔」,彼來奔書名,彰其失地,則與此穀、鄧書名同,而範不據之。

 

文十二年「郕伯來奔」,無名而反據之者,以邾、莒二國,更無所見,故依常書名言奔,表其失地,其成阝伯與穀、鄧別有所見,與常例違,故據之以相決。

 

何則?

 

郕伯不言名而云來奔,穀、鄧書名而稱朝,二者相反,故特據之。

 

郕伯與魯同姓,故不名以表其親,言奔以明失國。

 

穀、鄧與魯有好,故言名以彰失國,稱朝以見和親。

 

但入春秋以來,雖無同好之事,蓋春秋前有之。

 

嚐以諸侯與之接矣。

 

雖失國,弗損吾異日也。

 

(待之以初也。

 

下無秋、冬二時,寧所未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2:56:11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四


○桓公(起八年,盡十八年)

八年,春,正月,已卯,烝。

 

(春祭曰祠,薦尚韭卵。

 

夏祭曰禴,薦尚麥魚。

 

秋祭曰嚐,薦尚黍肫。

 

冬祭曰烝,薦尚稻雁。

 

無牲而祭曰薦,薦而加牲曰祭,禮各異也。

 

失禮,祭祀例日。

 

得禮者時,定八年冬“從祀先公”是也。

 

僖八年“秋,七月,禘於大廟”,月者,謹用致夫人耳。

 

禘無違禮。

 

○烝,之承反。

 

曰禴,餘若反,又作礿。

 

黍肫,本又作豚,徒門反。

 

大廟音泰,下同。)

 

疏注“春祭”至“違禮”。

 

○釋曰:所言四時祭名者,《周禮•大宗伯》及《爾雅》並有其事。

 

薦尚韭卵之等,《禮記•王製》之文。

 

何休云:“祠猶食也,猶繼嗣也。

 

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也。”

 

礿者“麥始熟可礿也”。

 

嚐者“黍先熟,可得薦,故曰嚐”。

 

“烝,眾也。

 

所薦眾多,芬芳備具,故曰烝。”

 

郭璞等注《爾雅》,與何解四時祭名少異,但範之所引者,並與何氏同,故從何說。

 

又云:“天子四祭四薦,諸侯三祭三薦,大夫士再祭再薦。

 

天子諸侯卿大夫牲用太牢,天子元士諸侯卿大夫少牢,諸侯之士特豕。

 

天子之牲角握,諸侯角尺,卿大夫索牛。”

 

此記異聞耳,未知範意與之同否。

 

定八年“冬,衛侯、鄭伯盟於曲濮”,下即云 “從祀先公”,是時而不月也。

 

得禮例時,引定八年為證,失禮例日,不引其文者,凡烝合在夏之十月,故何休云“祭必於夏之孟月者,取其見新物之月”是也。

 

今正月為之,違月隔年,故傳曰:“春興之,誌不時也。”

 

下文“夏,五月,丁丑,烝”,傳曰:“誌不敬也。”

 

二烝並書曰以見非禮,此文即是非禮例日之證,故不複更引他文。

 

其文二年“丁卯,大事於太廟”,亦是失禮書日也。

 

正月烝,傳云“不時”,五月烝,傳云“不敬也”者,一失禮尚可,故以“不時”言之,再失禮重,故以“不敬”釋之。

 

又注云,言禘無違禮。

 

案《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僖公七月而禘,則是不時,而云“無違”者,周之七月,夏之五月,若值月前節卻,則以四月相校不多,比之隔年再烝,失禮尚可,故曰“無違”也。

 

文二年八月,則是夏之六月,而祫嚐者,亦是失禮,故書日,表逆祀及失時也。

 

宣八年六月有事於大廟,是得時而書日者,譏宣公卿死不廢繹也。

 

烝,冬事也。

 

春興之,誌不時也。

 

天王使家父來聘。

 

(家父,天子大夫。

 

家,氏。

 

父,字。)

 

疏注“家父”至“父字”。

 

○釋曰:何休云,中大夫,故不稱伯仲。

 

範意或然。

 

夏,五月,丁丑,烝。

 

烝,冬事也。

 

春夏興之,黷祀也,誌不敬也。

 

(黷,徒木反。)

 

秋,伐邾。

 

冬,十月,雨雪。

 

(《禮•月令》曰:“孟冬行秋令,則霜雪不時。”

 

○雨,於付反。)

 

祭公來,遂逆王後於紀。

 

(祭公,寰內諸侯,為天子三公者。

 

親逆例時,不親逆例月,故《春秋左氏說》曰:“王者至尊無敵,無親逆之禮。

 

祭公逆王後,未致京師而稱後,知天子不行而禮成也。”

 

鄭君釋之曰:“大姒之家在邰之陽,在渭之涘,文王親迎於渭,即天子親迎之明文矣。

 

天子雖尊,其於後猶夫婦。

 

夫婦叛合,禮同一體,所謂無敵,豈施此哉!

 

《禮記•哀公問》曰:“冕而親迎,不已重乎?”

 

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已重焉?”

 

’此言親迎,繼先聖之後,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非天子則誰乎?”

 

○祭公,側界反。

 

寰音縣,又音環。

 

親迎,魚敬反,注皆同。

 

大姒音似,大姒,文王妃也。

 

郃音洽,本又作洽。

 

涘音仕。

 

愀,在九反,又親小反。

 

之好,呼報反。)

 

疏注“祭公”至“誰乎”。

 

○釋曰:此注之意,言《左氏》天子不合親,迎故引鄭君之釋,以明天子合親迎也。

 

然文王之逆大姒時為世子耳,得證天子之禮者,文王之為世子,而聖賢相配,宜為後王之法。

 

故有“造舟為梁”,又入《大雅》,明天子之法;

 

又且魯不祭地,而云天地之主,是王者,親逆之明文也。

 

案《士昏禮》士衣爵弁,是助祭之服,則大夫以上及五等諸侯,冕而親迎,亦當用助祭之服也。

 

其不言使焉,何也?

 

(據四年“天王使宰渠伯糾”稱使。)

 

疏注“據四”至“稱使”。

 

○釋曰:此年“天王家父來聘”,五年“天王使任叔之子來聘”,範不據之,而遠據四年宰渠伯糾者,彼宰是官,此公亦是官故也。

 

或亦隨便而言,無例矣。

 

不正其以宗廟之大事即謀於我,故弗與使也。

 

(時天子命祭公就魯共卜,擇紀女可中後者便逆之,不複反命。

 

○複,扶又反。)

 

遂,繼事之辭也。

 

其曰遂逆王後,故略之也。

 

(以其遂逆無禮,故不書逆女而曰王後。

 

略謂不以禮稱之。)

 

疏“遂繼事之辭也”。

 

○釋曰:依範氏《略例》,凡有十九“遂”事,傳亦有釋之者,亦有不釋者,此是例之首。

 

又天子大夫嫌與諸侯臣異,故發“繼事之辭”。

 

莊十九年公子結言“遂”。

 

傳云“以輕事遂乎國重”,“辟要盟也”。

 

理在可知,故省文也。

 

僖二十八年“諸侯遂圍許”,會溫已訖,中間有事,必恐不相繼,故發傳以明之。

 

曹伯襄“遂會諸侯圍許”,恐彼釋而“遂”與常例異,故重發之。

 

僖四年“遂伐楚”,恐華成異,故重發以同之。

 

宣元年“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嫌尊卑異,故亦發之。

 

宣十八年歸父“遂奔齊”,嫌出奔不得同於繼事,故發之。

 

襄十二年季孫宿“遂入鄆”,嫌不受命,與常例不同,故發之。

 

自餘不發者,並可知故也。

 

或曰:天子無外,王命之則成矣。

 

(四海之濱,莫非王臣。

 

王命紀女為後,則已成王後,不如諸侯入國乃稱夫人。

 

或說是。)

 

九年,春,紀季薑歸於京師。

 

(季薑,桓王後,書字者,申父母之尊。

 

薑,紀姓。)

 

為之中者,歸之也。

 

(中,謂關與婚事。

 

○之中,丁仲反,又如字,注同。

 

與音豫。)

 

疏“為之”至“之也”。

 

○釋曰:劉夏逆王後,經不言歸,則是魯不關與婚事。

 

而範氏《略例》云:“逆王後有二者,以書逆王後,皆由過魯。

 

若魯主婚而過我,則言歸。

 

若不主婚而過我,則直言逆。”

 

雖詳略有異,俱是過魯,故範以二例總之。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

 

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

 

使世子伉諸侯之禮而來朝,曹伯失正矣。

 

諸侯相見曰朝。

 

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以內為失正矣。

 

內失正,曹伯失正,世子可以已矣。

 

則是故命也。

 

(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射姑廢曹伯之命可。

 

○射音亦,麋氏本即作亦。

 

朝,直遙反。

 

伉,苦浪反,本又作亢。

 

爭,諫爭之爭。)

 

疏 “言使非正也”。

 

○釋曰:季姬“使鄫子來朝”,複云“非正”者,嫌婦人所使與父命子異,故兩見之。

 

使世子朝言“非正”者,禮:諸侯世子誓於天子,攝其君則下其君一等,未誓則以皮帛繼子男。

 

此謂會同急趨王命者也。

 

今曹伯或有疾朝,雖關朝魯,未是急事,而使世子攝位來朝,故云非正也。

 

《公羊》以為世子不合朝,惟《左氏》以為得行朝禮。

 

《屍子》曰:“夫已,多乎道。”

 

(邵曰:“已,止也。

 

止曹伯使朝之命,則曹伯不陷非禮之愆,世子無苟從之咎,魯無失正之譏。

 

三者正,則合道多矣。”

 

○愆,去虔反。)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

 

桓無王,其曰王,何也?

 

正終生之卒也。

 

(徐乾曰:“與夷見弑,恐正卒不明,故複明之。”

 

○複,扶富反。)

 

疏注“徐乾”至“明之”。

 

○釋曰:案範答薄氏之駮云,“曹伯亢諸侯之禮,使世子行朝,故於卒示譏,則傳云正者,謂正治其罪”,則與徐解不同。

 

而引其說者,以徐乾之說得通一家,故引之。

 

範意仍與徐異。

 

或以範意權答薄氏,故云譏曹伯,若正說仍與徐同。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會衛侯於桃丘,弗遇。

 

(桃丘,衛地。

 

桓弑逆之人,出則有危,故會皆月之。

 

衛侯不來,無危,故時。)

 

弗遇者,誌不相得也。

 

弗,內辭也。

 

(倡會者衛,魯至桃丘而衛不來,故書弗遇以殺恥。)

 

疏“弗遇”至“辭也”。

 

○釋曰:遇者,誌相得之名,故此弗遇,誌不相得也。

 

“弗,內辭也”者,其實魯公弗被遇,托言衛侯不遇,故云:“弗,內辭也。”

 

○注“倡會”至“殺恥”。

 

○釋曰:以經書“會”,故知倡會者衛。

 

托言衛侯不遇,則若衛侯不蒙魯公之接,故云“殺恥”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侯、鄭伯來戰於郎。

 

(結日列陳則日。

 

傳例曰:“不日,疑戰也。”

 

○陳,直覲反。)

 

來戰者,前定之戰也。

 

(先已結期戰。

 

○先,蘇薦反。)

 

內不言戰,言戰則敗也。

 

(兩敵故言戰,《春秋》不以外敵內,書戰則敗。)

 

不言其人,以吾敗也。

 

不言及者,為內諱也。

 

(為,於偽反。)

 

疏“來戰”至“諱也”。

 

○釋曰:“內不言戰”,又發傳者,公敗宋師,起例之始。

 

此戰沒公,故重發例以明之也。

 

“不言其人”者,謂不稱公也。

 

“不言及”者,謂不云及齊侯、衛侯、鄭伯也。

 

傳與下十七年傳文同,但觀經立說,故二處有異耳。

 

十有一年,春,正月,齊人、衛人、鄭人盟於惡曹。

 

(惡曹,地闕。)

 

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

 

(寤,吾故反。)

 

秋,七月,葬鄭莊公。

 

(莊公殺段,失德不葬,而書葬者,段不弟,於王法當討,故不以殺親親貶之。

 

○弟,下並音悌,又如字。)

 

疏注“不以”至“貶之”。

 

○釋曰:此據晉侯殺世子申生不言葬而發。

 

九月,宋人執鄭祭仲。

 

(祭,氏。

 

仲,名。

 

執大夫有罪者例時,無罪者月,此月者,為下盟。

 

○祭,側界反。)

 

疏注“祭氏”至“下盟”。

 

○釋曰:知仲名者,以仲立惡黜正,無善可褒,故知仲名也。

 

云“有罪者例時”者,莊十七年“春,齊人執鄭詹”,經不書月,傳曰:“以人執,與之辭也。”

 

是執有罪書時之文也。

 

言“無罪者月”者,成十六年“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於苕丘”,彼雖為危,書月,亦是無罪之例也。

 

今祭仲有罪,而經書月,故注解之,書月者,為下盟耳。

 

案襄二十七年“秋,七月,辛巳,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書日,下云“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於折”,不日者,柔是大夫之未命者也,不得同正大夫。

 

又下貴於士,故雖得書名,仍從卑者之盟不日之例也。

 

宋人者,宋公也。

 

其曰人,何也?

 

貶之也。

 

(惡其執人權臣,廢嫡立庶。

 

○惡,烏路反。

 

嫡,丁曆反。)

 

突歸於鄭。

 

(突,鄭厲公。

 

昭公之弟,莊公之子。)

 

曰突,賤之也。

 

曰歸,易辭也。

 

(傳例曰:“歸為善,自某歸次之。”

 

此傳曰:“歸,易辭也。”

 

然則歸有二義,不皆善矣。

 

突篡兄之位,製命權臣,則歸無善。

 

○易,以豉反,下文及注同。

 

篡,初患反。)

 

疏注“傳例”至“無善”。

 

○釋曰:成十六年“曹伯歸自京師”,傳云:“歸為善。”

 

注云:“謂直言歸而不言其國,即曹伯歸自京師,不言於曹是。”

 

“自來歸次之”,注云:“若蔡季自陳歸於蔡,衛侯鄭自楚複歸於衛是。”

 

據彼傳文,則歸為善。

 

今傳曰“歸,易辭”,故解之。

 

言歸有二意,善者謂之歸,易者亦謂之歸也。

 

是稱歸有二,突惡而稱歸,是惡辭,非善也。

 

祭仲易其事,權在祭仲也。

 

死君難,臣道也。

 

今立惡而黜正,惡祭仲也。

 

(易辭,言廢立在己。

 

○難,乃旦反。

 

惡祭,烏路反。)

 

鄭忽出奔衛。

 

(忽,鄭昭公。)

 

鄭忽者,世子忽也。

 

其名,失國也。

 

(其名,謂去世子而但稱忽。

 

○去,起呂反。)

 

疏注“其名”至“稱忽”。

 

○釋曰:鄭忽先君已葬而怪不稱世子者,《穀梁》之意,先君雖葬,而嗣子未逾年,亦宜稱子,即僖二十五年秋“葬衛”文公。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會衛子、莒慶,盟於洮”是也。

 

雖則逾年,先君未葬,亦不得成君,故下十二年“丙戌,衛侯晉卒”,十三年衛惠公稱侯,而注云“衛宣未葬,而嗣子稱侯以出,其失禮明矣”是也。

 

計鄭忽父雖葬訖,仍未逾年,於例宜合稱子,但範以忽十五年歸國,稱世子複歸,故於此決其去世子而但稱忽也。

 

稱謂與常例違者,此年書名,表其失國,十五年稱世子,明其反正,故與常例不同。

 

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於折。

 

(蔡叔,蔡大夫名,未命,故不氏。

 

折,某地。

 

○折,之設反,又時設反。)

 

柔者何?

 

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疏“柔者”至“者也”。

 

○釋曰:重發傳者,隱不成為君,不爵大夫,故俠卒不氏。

 

今桓成為君,而有不命大夫,嫌有罪則故明之。

 

公會宋公於夫鍾。

 

(夫鍾,郕地。

 

○夫音扶,麋氏本鍾作童,音鍾。)

 

冬,十有二月,公會宋公於闞。

 

(闞,魯地。

 

○闞,口暫反。)

 

十有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會紀侯、莒子,盟於曲池。

 

(曲池,魯地。)

 

秋,七月,丁亥,公會宋公、燕人,盟於穀丘。

 

(穀丘,宋地。

 

○燕音煙,國名。)

 

八月,壬辰,陳侯躍卒。

 

(陳厲公也。

 

○躍,餘若反。)

 

公會宋公於虛。

 

(虛,宋地。

 

○虛如字,又去魚反。)

 

冬,十有一月,公會宋公於龜。

 

(龜,宋地)丙戌,公會鄭伯,盟於武父。

 

(武父,鄭地。

 

○父音甫。)

 

丙戌,衛侯晉卒。

 

再稱日,決日義也。

 

(明二事皆當日也。

 

晉不正,非日卒者也。

 

不正,前見矣,隱四年“衛人立晉”是也,與齊小白義同。

 

○見,賢遍反。)

 

疏“再稱”至“義也”。

 

○釋曰:“決日”者,謂二事決宜書日,故經兩舉日文也。

 

月則不然,縱有兩事合月,但舉一月以包之。

 

其有蒙日明者,則亦不兩舉,故範答薄氏云:“玃且之卒,異於日食之下,可知日是也。”

 

○注“明二”至“義同”。

 

○釋曰:納入立皆篡。

 

隱四年書“衛人立晉”,是不正前已見,故今書日。

 

莊九年書“齊小白入於齊”,是其惡巳見,故僖十七年小白卒,書日,與此同也。

 

十有二月,及鄭師伐宋。

 

丁未,戰於宋。

 

非與所與伐戰也。

 

(非,責。)

 

不言與鄭戰,恥不和也。

 

於伐與戰,敗也。

 

內諱敗,舉其可道者也。

 

(於伐宋而與鄭戰,內敗也。

 

戰輕於敗,戰可道而敗不可道。)

 

疏“非與”至“者也”。

 

○釋曰:麋信云:“此傳解經書下日之意也。

 

非,責魯,言責魯又與其所與伐者戰也。

 

謂還與鄭戰。

 

然則責其還與鄭戰,於理是也。

 

言解經下日之意,則非也。

 

何者?

 

十三年公會紀侯鄭伯已巳云云戰,彼亦下日,豈又是責魯乎?”

 

麋信之說非也。

 

蓋責與人同伐,反與之交戰,是危之道,故經舉戰伐以責之。

 

既責魯,不顯言與鄭戰者,諱不和也。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會紀侯、鄭伯。

 

已巳,及齊侯、宋公、衛侯、燕人戰。

 

齊師、宋師、衛師、燕師敗績。

 

(徐邈曰:“僖九年傳曰:‘禮:柩在堂上,孤無外事。

 

’今衛宣未葬,而嗣子稱侯以出,其失禮明矣,宋、陳稱子而衛稱侯,隨其所以自稱者而書之,得失自見矣。”

 

○柩,其救反。

 

見,賢遍反。)

 

疏注“徐邈”至“見矣”。

 

○釋曰:宋稱子在僖九年,陳稱子在二十八年。

 

“得失自見”者,彼二君稱子是其得,今衛惠稱侯是其失也。

 

僖三十三年“晉人及薑戎敗秦師於殽”,傳云:“晉人者,晉子也。”

 

不正其釋殯,故貶之。

 

此衛侯亦釋殯,所以不貶者,晉為大國,不勞自戰,無故釋殯自戰,故貶稱人。

 

今衛侯初立,須求好諸侯,今從齊、宋之命,未是大過,故譏而不貶。

 

譏者,據經稱侯,即是足見其惡。

 

其言及者,由內及之也。

 

其曰戰者,由外言之也。

 

(內不言戰,言戰則敗。

 

今魯與紀、鄭同討,以有紀、鄭,故可得言戰。)

 

疏“其言”至“之也”。

 

○釋曰:言“由內及之也”者,以文承紀、鄭之下,恐非獨內及,故特言之。

 

又且下云“其曰戰者,由外言之也”。

 

是戰從外稱,及是內辭。

 

欲分別二事,故內外兩舉。

 

戰稱人,敗稱師,重眾也。

 

其不地,於紀也。

 

(《春秋》戰無不地,即於紀戰,無為不地也。

 

鄭君曰:“紀當為己,謂在魯也,字之誤耳。

 

得在龍門,城下之戰迫近,故不地。”

 

)傳“其不地,於紀也”者,《春秋考異郵》云“時戰在魯之龍門”,故何休難云:“在紀無為不地。”

 

鄭玄云:“紀當為己,在龍門城下,故不地。”

 

何休注《公羊》亦云“戰魯龍門,兵攻城池,恥之”,故不地。

 

是皆以紀為己,非紀國也。

 

三月,葬衛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會鄭伯於曹。

 

無冰。

 

(皆君不明去就,政治舒緩之所致。

 

《五行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哲,厥咎舒,厥罰常燠。”

 

○哲,陟列反,一本作晢,之列反。

 

燠,於六反,暖也,下文同。)

 

疏“無冰”。

 

○釋曰:舊解傳云“無冰時,燠也”,謂無冰書時,燠,暖也。

 

時字上讀為句。

 

因即解成元年正月公即位,二月葬宣公,三月作丘甲,“無冰”在其中,不是為無冰書月可知也。

 

此 “正月,公會鄭伯於曹”,下云“無冰”,則“正月”者,直為公會鄭伯,不為無冰。

 

何者?

 

無冰一時之事,固當不得以月書也。

 

徐邈亦然。

 

今以為成元年傳云“加之寒之辭也”,則無冰亦當蒙月也。

 

傳云“無冰,時燠也”者,謂今所以無冰者,正由時燠也。

 

於字下讀,理亦足通。

 

○注“皆君不明去就,政治紀緩之所致。

 

五行”至“罰常燠”。

 

○釋曰:徐邈云:“無冰者,常陽之異,此夫人淫泆,陰為陽行之所致也。”

 

何休注《公羊》亦然。

 

今範云“皆君不明去就,政治舒緩之所”,致則非獨為夫人也。

 

蓋為桓公闇於去就,不達是非,外不能結好鄰國,內不能防製夫人,又成亂助篡,貪賂廢祀,以火攻人,反與伐戰。

 

此等皆是不能去就,政教舒緩,故又引《洪範五行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哲。”

 

言人君愚暗,察視不明,是謂不昭哲也。

 

其咎過在於舒緩,其天降謂罰,常在時燠也。

 

無冰,時燠也。

 

○夏,五,(夏五,本或有月者非。)

 

鄭伯使其弟禦來盟。

 

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

 

其弟云者,以其來我,舉其貴者也。

 

來盟,前定也。

 

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言信在前,非結於今。

 

○禦,魚呂反,本亦作禦,《左氏》作語。)

 

疏“諸侯”至“不日”。

 

○釋曰:重發不以屬通例者,前“弟年來聘”,今“禦來盟”,嫌不同,故重發之。

 

此云“前定之盟不日”,則成十一年“己丑,及郤犨盟”,是後定可知也。

 

孔子曰:“聽遠音者,聞其疾而不聞其舒。

 

(疾謂激揚之聲,舒謂徐緩。)

 

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

 

(貌,姿體。

 

形,容色。)

 

立乎定、哀,以指隱、桓,隱、桓之日遠矣,夏五,傳疑也。

 

(孔子在於定、哀之世,而錄隱、桓之事,故承闕文之疑不書月,明皆實錄。

 

○傳,直專反。)

 

疏注“明皆實錄”。

 

○釋曰:言孔子承闕文之疑,不止“夏,五”一事,故云“皆“也。

 

秋,八月,壬申,禦廩災。

 

(禦廩,藏公所親耕以奉粢盛之倉也。

 

內災例日。

 

○廩,力甚反。)

 

疏注 “禦廩”至“例日”。

 

○釋曰:禦廩者,藏公所親耕之物,禦用於宗廟,故謂之禦廩。

 

《祭義》云:“古者天子為藉千畝,冕而朱紘,躬秉耒,諸侯為藉百畝,冕而青紘,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是公所親耕也。

 

“內災例日”者,成三年“甲子,新宮災”,此云“壬申,禦廩災”是例日也。

 

乙亥,嚐。

 

禦廩之災不誌。

 

(以其微。)

 

疏注“以其微”。

 

○釋曰:舊解云:“災是大事,嚐亦不小,而云微者,周之八月,夏之六月,其六月之末,容得立秋之節祭,未足可書,比之災則為微,當合舉重,而今並書之者,是未易災之餘可誌,而已見其不敬,故兼誌之。”

 

如此解,則傳云“禦廩之災不誌”者,謂不當兼誌之也。

 

今以為微者,直謂禦廩災也,故徐邈云“不足誌”是也。

 

徐又云:“而嚐可也,言可以嚐。”

 

“可”上屬,與範注違,不得取之。

 

此其誌,何也?

 

以為唯未易災之餘而嚐可也,誌不敬也。

 

(鄭嗣曰:“唯以未易災之餘而嚐,然後可誌也。

 

用火焚之餘以祭宗廟,非人子所以盡其心力,不敬之大也。”

 

○盡,注忍反。)

 

天子親耕,以共粢盛。

 

(天子親耕,其禮三推。

 

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共音恭,一本作供。

 

粢音谘。

 

推,昌誰反,一音他回反。)

 

疏注“天子”至“曰盛”。

 

釋曰:《月令》天子於孟春之月,“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保介之禦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

 

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是其文也。

 

王後親蠶,以共祭服。

 

(王後親蠶,齊戒躬桑,夫人三繅,遂班三宮。

 

朱綠玄黃,以為黼黻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之。

 

○齊戒,側皆反,本亦作齋。

 

繅,先刀反。

 

黼音甫,亦作黼。

 

黻音弗,俗作紱。)

 

疏注 “王後”至“祀之”。

 

○釋曰:王後親蠶,齊戒躬桑,《月令》文。

 

夫人三繅,遂班三宮云云,《祭義》文。

 

故彼云:“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近川而為之,築宮仞有三尺,棘牆而外閉之。

 

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積,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於蠶室,奉種浴於川,桑於公桑,風戾以食之。”

 

鄭玄云:“大昕,季春朔日之朝也。

 

諸侯夫人三宮,半王後也。

 

又云:“及良日,夫人繅,三盆手,遂布於三宮夫人世婦之吉者,使繅,遂朱綠之,玄黃之,以為黼黻文章。

 

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

 

鄭玄云“三盆手者,三淹也。

 

凡繅,每淹,大總而手振之,以出緒也”是也。

 

國非無良農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禰,不若以已所自親者也。

 

(凱曰:“夫治人之道,莫急於禮。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

 

由中出者,身致其誠信,然後可以交於神明,祭之道也。”

 

○禰,乃禮反。)

 

疏注“禮有”至“道也”。

 

○釋曰《祭統》文。

 

鄭玄云:“《五經》者,吉、凶、賓、軍、嘉也。

 

莫重於祭,謂以吉禮為首也。

 

《大宗伯職》曰,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祗。”

 

何用見其未易災之餘而嚐也?

 

曰,甸粟而內之三宮,三宮米而藏之禦廩。

 

(甸,甸師,掌田之官也。

 

三宮,三夫人也。

 

宗廟之禮,君親割,夫人親舂。

 

○親舂,傷容反。)

 

疏注“甸甸”至“親舂”。

 

○釋曰:傳言“甸粟”,知是掌田之官也。

 

禮:王後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

 

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

 

“宗廟之禮,君親割,夫人親舂”者,文十三年傳文。

 

未嚐,必有兼甸之事焉。

 

夫人親舂,是兼甸之事。

 

○兼甸如字,一本作旬,十日為旬,注亦然。)

 

疏“兼甸之事焉”。

 

○釋曰:傳“兼甸之事焉”者,納粟者甸師,而夫人親舂,是兼之也。

 

壬申,禦稟災,乙亥,嚐,以為未易災之餘而嚐也。

 

(鄭嗣曰:“壬申乙亥相去四日,言用日至少而功多,明未足及易而嚐。”

 

)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祿父卒。

 

宋人以齊人、蔡人、衛人、陳人伐鄭。

 

以者,不以者也。

 

民者,君之本也。

 

使人以其死,非正也。

 

(不以者,謂本非所得製,今得以之也。

 

刺四國使宋專用其師,輕民命也。

 

○刺,七賜反。)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來求車。

 

古者諸侯時獻於天子,以其國之所有,故有辭讓,而無征求。

 

求車,非禮也。

 

求金,甚矣。

 

(文九年“毛伯來求金”。)

 

疏“求車”至“甚矣”。

 

○釋曰:求賻、求金並發傳者,以所求不同,故各發之。

 

不云“求賻,甚”,而云“求金,甚”者,喪事有賻,但求之非禮,金非喪所供,故以為甚。

 

三月,乙未,天王崩。

 

(桓王。)

 

夏,四月,己巳,葬齊僖公。

 

五月,鄭伯突出奔蔡。

 

譏奪正也。

 

(禮:諸侯不生名。

 

今名突,以譏之。)

 

鄭世子忽複歸於鄭。

 

反正也。

 

疏“反正也”。

 

○釋曰:傳“反正也”者,釋其稱世子也。

 

許叔入於許。

 

(傳例曰:“大夫出奔反,以好曰歸,以惡曰入。”

 

)疏注“傳例”至“曰入”。

 

○釋曰:莊九年傳文。

 

許叔,許之貴者也,莫宜乎許叔。

 

其曰入,何也?

 

其歸之道,非所以歸也。

 

(泰曰:“許國之貴,莫過許叔。

 

叔之宜立,又無與二,而進無王命,退非父授,故不書曰歸,同之惡入。”

 

)公會齊侯於蒿。

 

(蒿,《左氏》作艾,公羊作鄗。)

 

邾人、牟人、葛人來朝。

 

(何休曰:“桓公行惡,而三人俱朝事之,三人為眾,眾足責,故夷狄之。”

 

○行,下孟反,又如字。)

 

秋,九月,鄭伯突入於櫟。

 

(櫟,鄭邑也。

 

突不正,書入,明不當受。

 

○櫟,力狄反。)

 

疏注“櫟鄭”至“當受”。

 

○釋曰:案“齊小白入於齊”,傳曰:“以惡曰入。”

 

“衛侯朔入衛”,傳曰:“入者,內弗受也。”

 

蓋舊為國君而入者,則是內不受,若“衛侯朔入於衛”,“鄭伯突入於櫟”是也。

 

公子不正取國者,則是以惡,故曰入,若“許叔入於許”,“齊小白入於齊”是也。

 

觀範之注,其事必然,但舊無此解,不敢輒定。

 

或當以惡入者,即內不當受,傳文互舉之,其實不異,理亦通耳。

 

冬,十有一月,公會宋公、蔡侯、陳侯於b1,伐鄭。

 

(b1,宋地。

 

○b1,昌氏反。)

 

地而後伐,疑辭也,非其疑也。

 

(鄭突欲篡國,伐而正之,義也。

 

不應疑,故責之。)

 

十有六年,春,正月,公會宋公、蔡侯、衛侯於曹。

 

夏,四月,公會宋公、衛侯、陳侯、蔡侯伐鄭。

 

(蔡常在衛上,今序陳下,蓋後至。)

 

疏注“蔡常”至“後至”。

 

○釋曰:桓五年“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此春“公會宋公、蔡侯、衛侯於曹”,是蔡常在衛上,今在下,故知後至。

 

秋,七月,公至自伐鄭。

 

桓無會,其致何也?

 

危之也。

 

(桓公再助篡伐正,危殆之甚,喜得全歸,故致之。)

 

疏注“桓公”至“致之” ○釋曰:公與諸侯此年為突伐鄭,前年雖為忽討突,疑而不用心,亦是其助,故云“再助”也。

 

範答薄氏駮云:“明桓伐突非本心,故言再助是也。”

 

範必知前年為忽伐鄭,而此年為突伐鄭者,以前年責其疑,若是伐嫡而疑,則不足可責,明是為忽討突也。

 

此年傳云:“桓無會,其致何也?

 

危之也。”

 

若是助嫡,則不須云危,故知是助突討忽也。

 

冬,城向。

 

(向,舒尚反。)

 

十有一月,衛侯朔出奔齊。

 

(朔,惠公名。)

 

朔之名,惡也,天子召而不往也。

 

疏“朔之”至“往也”。

 

○釋曰:不云失地,而言惡者,以朔不奉王命,重於失地,故直云惡也。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會齊侯、紀侯,盟於黃。

 

(黃,齊地。)

 

二月,丙午,公及邾儀父盟於趡。

 

(趡,魯地。

 

○趡,翠軌反。)

 

夏,五月,丙午,及齊師戰於郎。

 

內諱敗,舉其可道者也。

 

(敗恥大,戰恥小。

 

○戰於郎,《左氏》作幹奚。)

 

不言其人,以吾敗也。

 

(言人則微者,敗於微者,其恥又甚,故言師。)

 

不言及之者,為內諱也。

 

(及當有人,公親帥之,恥大不可言。

 

○為,於偽反。)

 

疏注“公親帥之”。

 

○釋曰:知非卿帥而言公者,《春秋》之義,唯為親尊諱,不為卿諱。

 

又傳云“為內諱”,則是公可知。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陳歸於蔡。

 

蔡季,蔡之貴者也。

 

自陳,陳有奉焉爾。

 

(陳以力助。)

 

癸巳,葬蔡桓侯。

 

(徐邈曰:“葬者臣子之事,故書葬皆以公配諡。

 

此稱侯,蓋蔡臣子失禮,故即其所稱以示過。”

 

)疏葬蔡桓侯。

 

○釋曰:“何休云:“蔡季賢而桓侯不能用,故抑之。”

 

杜預云:“疑謬誤。”

 

範以為臣子失禮稱侯、既就其所稱以示過。

 

三傳無文,各以意說。

 

及宋人、衛人伐邾。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

 

(既,盡也。

 

盡朔一日,至明日乃食,是月二日食也。)

 

疏注“既盡”至“食也”。

 

○釋曰:知二日者,以傳云“食既朔”也。

 

言食盡朔,是二日明矣。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於濼。

 

(此年書王,以王法終始治桓之事。

 

○濼,力沃反,又音洛,舊音匹沃反。)

 

公與夫人薑氏遂如齊。

 

(公本與夫人俱行,至濼,公與齊侯行會禮,故先書會濼,既會而相隨至齊,故曰遂。

 

遂,繼事之辭,他皆放此。)

 

濼之會,不言及夫人,何也?

 

(據夫人實在,當言公及夫人薑氏會齊侯於濼。)

 

疏注“據夫”至“於濼”。

 

○釋曰:決僖公十一年“公及夫人薑氏會齊侯於陽穀”是也。

 

《公羊》以為此不言及,夫人外公也。

 

《左氏》無正文。

 

或當以公男女無別,故不言及,並與《穀梁》異。

 

以夫人之伉,弗稱數也。

 

(濼之會,夫人驕伉,不可言及,故舍而弗數。

 

今書遂如齊,欲錄其致變之由,故不可以不書。

 

實驕伉而不製,故不言及。

 

○伉,本又作亢,苦浪反。

 

數,色尹反。

 

舍音舍)。

 

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

 

(夫人與齊謀殺之,不書,諱也。

 

魯公薨正與不正皆日,所以別內外也。

 

○別內外,彼列反。)

 

其地,於外也。

 

薨稱公,舉上也。

 

(公,五等之上。)

 

疏“其地”至“上也”。

 

○釋曰:據隱閔不地,故決之也。

 

其外諸侯之卒皆不言公,尊內,故舉五等之上也。

 

丁酉,公之喪至自齊。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已丑,葬我君桓公。

 

葬我君,接上下也。

 

(言我君,舉國上下之辭。)

 

疏“葬我”至“下也”。

 

○釋曰:公者,臣子之稱也。

 

我君者,接及舉國上下之辭。

 

君弑,賊不討,不書葬,此其言葬,何也?

 

(據隱公不書葬。)

 

不責逾國而討於是也。

 

(禮:君父之仇,不與共戴天。

 

而曰“不責逾國而討於是”者,時齊強大,非已所討,君子即而恕之,以申臣子之恩。)

 

疏“不責”至“是也”。

 

○釋曰:不責其討而譏其狩於郜者,齊魯大小不敵,故恕而免之。

 

公雖不能報,理當絕交,而與之同狩,故譏之也。

 

桓公葬而後舉諡,諡所以成德也,於卒事乎加之矣。

 

(諡者行之跡,所以表德人之終卒,事畢於葬,故於葬定稱號也。

 

昔武王崩,周公製諡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所以勸善而懲惡。

 

禮:天子崩,稱天命以諡之。

 

諸侯薨,天子諡之。

 

卿大夫卒,受諡於其君。

 

○行之,下孟反。

 

下同。

 

稱,屍證反。)

 

疏注“諡者”至“其君”。

 

○釋曰:以《左傳》無駭卒,羽父請諡於隱公,是大夫諡諸侯賜之。

 

諸侯既上有王者,故知天子賜之。

 

《禮記》云:“天子稱天以誄之。”

 

又《公羊》說天子諡於南郊,在天子上者唯天耳,故知稱天命以諡。

 

知者慮,義者行,仁者守。

 

有此三者備,然後可以會矣。

 

(桓無此三者而出會大國,所以見殺。

 

○知音智,守如字,又音狩。)

 

疏“知者”至“會矣”。

 

○釋曰:複發傳者,隱公表會戎之危,此明桓公見殺之事,故重發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2:58:41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五


○莊公(起元年,盡十八年)

疏《魯世家》莊公名同,桓公之子,以莊王四年即位。

 

《諡法》「勝敵克壯曰莊。」

 

元年,春,王正月。

 

繼弒君,不言即位,正也。

 

疏「繼弒」至「正也」。

 

○釋曰:桓繼弒即位,非正,故此言正以明之。

 

繼弒君不言即位之為正,何也?

 

據君不絕。

 

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不忍即位也。

 

三月,夫人孫於齊。

 

(桓公夫人文薑也。

 

哀薑有殺子之罪輕,故僖元年曰「夫人氏之喪至自齊」,去「薑」以貶之。

 

文薑有殺夫之罪重,故去「薑氏」以貶之。

 

此輕重之差。

 

○孫音遜,本亦作遜。

 

去,起呂反,下去薑同。)

 

孫之為言猶孫也,(孫,孫遁而去。

 

○遁,徒困反。)

 

諱奔也。

 

接練時,錄母之變,始人之也。

 

(夫人初與桓俱如齊,今又書者,於練時感夫人不與祭,故始以人道錄之。

 

○與祭音豫。)

 

疏傳 「始人之也」。

 

○釋曰:既以人道錄之,又不言氏姓貶之者,公以練祭,感母不與,故以人道錄之,但以妻殺夫,罪同至逆,不可不貶,故又以人道絕之,所以進退見法也。

 

計桓公以十八年四月薨,至此年三月,未是練時,而云練祭感母不與者,至四月則當練,今方至練,故感之而思母。

 

故何休云:「月者,起練祭左右。」

 

是其意亦以四月為練也。

 

不言氏姓,貶之也。

 

人之於天也,以道受命;

 

於人也,以言受命。

 

(臣子則受君父之命,婦受夫之命。)

 

不若於道者,天絕之也。

 

(若,順。)

 

不若於言者,人絕之也。

 

臣子大受命。

 

(言義得貶夫人。)

 

疏傳 「人之」至「受命」。

 

○釋曰:天之道,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也。

 

夫者妻之天,故曰「人之於天也,以道受命」,謂事夫之道也。

 

臣子之法,當受君父教令,故曰「於人也,以言受命,不若於道者,天絕之也。」

 

,謂文薑殺夫,是不順於道,故天當絕之。

 

「不若於言者,人絕之也」,謂臣子不順君父之命,則君父當絕之。

 

「臣子大受命」,謂君父既絕天人,臣子受君父之命,故不得不貶也。

 

其注云「臣子則受君父之命」者,解經中「以言受命」也。

 

云「婦受夫之命」者,解「以道受命」也。

 

恐此說非也,但舊為此解,不得不述。

 

或當「人之於天也,以道受命」,謂順天道以事夫也。

 

「於人也,以言受命」,謂臣受君命也。

 

不順於道者天絕之,天道妻當事夫,今夫人反弒公,是不順天也,故天絕之。

 

不順於言者,人絕之,謂婦當受天之命,夫人不受夫命,是不順人也,故人絕之。

 

「臣子大受命」者,臣謂群下,子謂莊公,上受命於天,下受命於君,是大受命也。

 

以其受君天之命,故臣子得貶退夫人也。

 

夏,單伯逆王姬。

 

(單,姓也。

 

伯,字。

 

○單音善。

 

單,姓;

 

伯,字;

 

《左氏》以為王卿士。

 

逆王姬,《左氏》作「送王姬」。)

 

單伯者何?

 

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

 

命大夫,故不名也。

 

(諸侯歲貢士於天子,天子親命之,使還其國為大夫者不名,天子就其國命之者,以名氏通也。)

 

疏注「諸侯」至「通也」。

 

○釋曰:知諸侯貢士於天子者,傳稱「國、高在」,又何休云「大國舉三人,次國舉二人,小國舉一人」,是有貢士之法。

 

今單伯,天子命大夫,故不名,知書名者,就國命之。

 

其不言如,何也?

 

(據僖三十年「公子遂如京師」,言「如」。)

 

其義不可受於京師也。

 

其義不可受於京師,何也?

 

曰,躬君弒於齊,使之主婚姻,與齊為禮,其義固不可受也。

 

(禮:尊卑不敵,天子嫁女於諸侯,必使同姓諸侯主之。

 

魯桓親見殺於齊,若天子命使為主,則非禮大矣。

 

《春秋》為尊者諱,故不可受之於京師。

 

○弒又作殺。

 

為尊,於偽反,下「為之築」同。)

 

疏注「禮尊」至「京師」。

 

○釋曰:天子嫁女於諸侯,必使同姓諸侯主婚之意者,天子與諸侯尊卑不敵,若行君臣之禮,則廢婚姻之好,若行婚姻之好,則廢君臣之禮,故使諸侯主之。

 

秋,築王姬之館於外。

 

築,禮也。

 

於外,非禮也。

 

(外,城外也。)

 

疏「於外,非禮也」。

 

○釋曰:《左氏》以為築於外,禮也。

 

此云「非禮」者,以主王姬者,必自公門出,今築之於外,則是營衛不固,是輕王女,故云「非禮」。

 

謂非正禮耳,於變禮則通也。

 

築之為禮,何也?

 

主王姬者,必自公門出。

 

(公門,朝之外門。

 

主王姬者,當設幾筵於宗廟以俟迎者,故在公門之內築王姬之館。

 

○朝之,直遙反,下「於朝」同。

 

迎,魚敬反,下同。)

 

於廟則已尊,於寢則已卑,為之築,節矣。

 

築之外,變之正也。

 

築之外,變之為正,何也?

 

仇讎之人,非所以接婚姻也。

 

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也。

 

(親迎服祭服者,重婚姻也。

 

公時有桓之喪。

 

○衰,七回反。

 

弁,皮彥反。)

 

疏注「親迎」至「之喪」。

 

○釋曰:禮:稱冕而親迎,是服祭服也。

 

弁冕者,連言之。

 

《周禮》「弁師掌王之五冕」,故傳亦通言之。

 

其不言齊侯之來逆,何也?

 

不使齊侯得與吾為禮也。

 

疏「不使」至「禮也」。

 

○釋曰:二十四年「夏,公如齊逆女」,傳云:「親迎,恆事也,不誌。

 

此其誌,何也?

 

不正其親迎於齊也。」

 

然則不言齊侯之來逆,乃是常事不錄,而云「不使齊侯得與吾為禮也」者,《春秋》之例,得常不書。

 

莊公親逆,是禮而書,故知非其逆於齊也。

 

今王姬嫁於齊,而使魯為主,齊侯如魯親逆,當合書經。

 

但齊是魯仇,不使齊侯得與吾為禮,故不書之耳。

 

舊解齊侯親逆,不至京師,文王親逆,不至於洽,則天子諸侯親迎,皆不至婦家矣。

 

今恐不然。

 

何者?

 

此時王姬魯主婚,故不至京師。

 

《詩》稱「親迎於渭」 者,為「造舟為梁」張本,焉知文王不至大姒之家?

 

舉所疑,遺諸來哲。

 

冬,十月,乙亥,陳侯林卒。

 

諸侯日卒,正也。

 

疏「日卒,正也。」

 

○釋曰:重發之者,此共「錫命」相連,恐日月之為「錫命」而錄,故傳明之。

 

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

 

(榮,氏;

 

叔,字;

 

天子之上大夫也。

 

禮有九錫,一曰輿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弓矢,八曰鈇鉞,九曰鬯,皆所以褒德賞功也。

 

德有厚薄,功有輕重,故命有多少。

 

何休曰,桓弒逆之人,王法所宜誅絕,而反錫命,悖亂天道,故不言天王也。

 

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且賵」,則曰「含者,臣子之職也,以至尊行卑事」,故不言天王也。

 

三月,「王使毛伯來會葬」,又曰「剌比失禮」,故亦不言天王也。

 

寧案,僖二十四年「天王出居於鄭」,不可最大矣。

 

禮天子既有賵含之製,傳但譏二事共一使耳,言「且」所以示譏,一事無再貶之道也。

 

以天王之尊,會人妾祖母之葬,誠失禮矣。

 

孰若使任叔之子來聘,使家父來求車之不可乎?

 

此三者皆言天王,明非義之所存。

 

舊史有詳略,夫子因而弗革,故知曲說雖巧,致遠則滯矣。

 

○錫,星曆反。

 

賁音奔。

 

鈇,方胡反。

 

鉞音越。

 

音巨,黑黍。

 

鬯,敕亮反,香酒也。

 

悖,補對反。

 

含,胡暗反。

 

賵,芳鳳反。

 

剌,七賜反。

 

一使,所吏反。

 

任音壬。

 

滯,乃計反,一本作泥。)

 

疏注「禮有」至「多少」。

 

○釋曰:「九錫」者,出《禮緯》文也。

 

此九錫與《周禮》九命異。

 

何休注《公羊》,既引九錫之文,即云「百裏不過九命,七十裏不過七命,五十裏不過五命」,其意以九錫即是九命也。

 

今知何說非者,案《大宗伯》「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一命受職,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受則,六命賜官,七命賜國,八命作牧,九命作伯」,其言與九錫不同,明知異也。

 

今範引九錫之下,直云「皆所以褒德賞功」也。

 

德有厚薄,功有輕重,故命有多少,則亦以九錫異也。

 

但此九錫亦是賜命之類,故引之。

 

或以範亦與何同,恐非也。

 

《白虎通》云:「能安民者賜車馬,能富民者賜衣服,能和民者賜樂則,民眾多者賜朱戶,能進善者賜納陛,能退惡者賜虎賁,能誅有罪者賜鈇鉞,能征不顯者賜弓矢,孝道備者賜鬯。」

 

亦是有功特賜,不關九命之事也。

 

舊說解九錫之名,一曰輿馬,大輅、戎輅各一,玄馬二也。

 

二曰衣服,謂玄袞也。

 

三曰樂則,謂軒縣之樂也。

 

四曰朱戶,謂所居之室朱其戶也。

 

五曰納陛,謂從中階而升也。

 

六曰虎賁,謂三百人也。

 

七曰弓矢,彤玈之弓矢也。

 

八曰鈇鉞,謂大柯斧,賜之專殺也。

 

九曰鬯,謂賜鬯之酒,盛以圭瓚之中,以祭祀也。

 

禮有受命,無來錫命。

 

錫命,非正也。

 

(賞人於朝,與士共之,當召而錫也。

 

《周禮•大宗伯職》曰「王命諸侯則儐之」,是來受命。

 

○朝直遙反。

 

儐,必刃反。)

 

生服之,死行之,禮也。

 

生不服,死追錫之,不正甚矣。

 

疏「不正甚矣」。

 

○釋曰:文公逾年而賜,成公八年乃賜,桓公死後追賜,三者異時,嫌不得相蒙,故並皆發傳。

 

此追命失禮最大,故以「甚」言之。

 

王姬歸於齊。

 

為之中者歸之也。

 

疏「為之中者歸之也」。

 

○釋曰:十一年「王姬歸於齊」,傳曰「過我也」,此云「為之中者歸之」,發傳不同者,此王姬由魯而嫁,故曰「為之中者」,彼王姬非魯主婚,故直云「過我也」。

 

齊師遷紀、郱鄑郚。

 

紀,國也。

 

郱鄑郚,國也。

 

(此國以三言為名。

 

○郱,步丁反。

 

鄑,子移反。

 

郚音吾。)

 

或曰,遷紀於郱鄑郚。

 

(十年「宋人遷宿」,傳曰:「遷,亡辭也。

 

其不地,宿不複見矣。」

 

齊師遷紀,四年複書「紀侯大去其國」者,紀侯賢,不與齊師之亡紀,故變文以見義。

 

郱鄑郚之君,無紀侯之賢,故不複見,從常例也。

 

若齊師遷紀於郱鄑郚,當言「於」以明之,又不應複書地,當如宋人遷宿,齊人遷陽。

 

「或曰」之說,寧所未詳。

 

○複,扶又反。

 

見,賢遍反。)

 

疏注「不應複書地」。

 

○釋曰:此範難「或曰」之說,言宿陽既亡不地,則此亦不應複書地,何書「於郱鄑郚」乎?

 

二年,春,王二月,葬陳莊公。

 

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

 

(慶父,名,字仲父。)

 

國而曰伐。

 

於餘丘,邾之邑也。

 

其曰伐,何也?

 

公子貴矣,師重矣。

 

而敵人之邑,公子病矣。

 

病公子,所以譏乎公也。

 

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

 

(邾君在此邑,故不繼於邾,使若國。)

 

疏注「邾君」至「若國」。

 

○釋曰:觀傳上文「其曰伐,何也?

 

公子貴矣」云云,「所以譏乎公」也,則是解其稱伐之意。

 

而範註解「一曰」之義,則似解不繼於邾者,一曰君在而重之也,亦是解其稱伐之意。

 

言邑而稱伐者,為君在重之,使若國然,故邑亦稱伐,是上下不相違也。

 

秋,七月,齊王姬卒。

 

為之主者,卒之也。

 

(主其嫁則有兄弟之恩,死則服之。

 

服之,故書卒。

 

《禮記》曰:「齊告王姬之喪,魯莊公為之大功。」

 

○為之大功,於偽反。)

 

疏「秋,七月」云云。

 

○釋曰:何休云,內女卒日,此不日者,恩實輕於內女。

 

案成八年「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書日,此不書日,是輕於內女也。

 

冬,十有二月,夫人薑氏會齊侯於禚。

 

(禚,齊地。

 

○禚,章略反。)

 

婦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

 

婦人不言會,言會,非正也。

 

饗,甚矣。

 

(饗在四年。

 

○逾竟音境,後「逾竟」例皆同)。

 

乙酉,宋公馮卒。

 

(馮,皮冰反。)

 

疏「乙酉,宋公馮卒」。

 

○釋曰:案《世本》馮是宋莊公,穆公之長子,宋督既弒與夷,則馮是當正,故亦書日卒也。

 

三年,春,王正月,溺會齊侯伐衛。

 

(徐邈曰:「傳例曰:『往月,危往也。

 

』齊受天子罪人,為之興師,而魯與同,其理危也。」

 

○溺,乃狄反。)

 

疏注「傳例」至「往也」。

 

○釋曰:定八年傳文。

 

會例時,齊魯黨大是罪人,故書月以見危也。

 

溺者何也?

 

公子溺也。

 

其不稱公子,何也?

 

(據二年「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稱公子。)

 

惡其會仇讎而伐同姓,故貶而名之也。

 

(惡,烏路反)。

 

夏,四月,葬宋莊公。

 

月葬,故也。

 

五月,葬桓王。

 

傳曰,改葬也。

 

(若實改葬,當言改以明之。

 

郊牛之口傷,改卜牛是也。

 

傳當以七年乃葬,故謂之改葬。)

 

疏「傳曰,改葬也」。

 

○釋曰:傳云「改葬」,而範違之者,以經不言「改」,故知非改葬也。

 

傳言「改」者,以見喪逾七年,已行吉禮,今始反服喪服,故謂之「改葬」。

 

又《感精符》云:「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而王不懼,使榮叔改葬桓王塚,奢麗大甚。」

 

如讖之言,則改葬桓王在恆星不見之後,故範謂此時非改葬也。

 

改葬之禮,緦,舉下,緬也。

 

(緦者五服最下,言舉下緬上,從緦皆反其故服。

 

因葬桓王,記改葬之禮。

 

不謂改葬,桓王當服緦也。

 

猶「晦,震夷伯之廟」,因明天子諸侯之製,不謂夷伯非魯之大夫也。

 

寧之先君,與蔡司徒論之詳矣。

 

江熙曰:「葬稱公,舉五等之上,改葬禮緦,舉五服之下,以喪緬藐遠也。

 

天子諸侯易服而葬,以為交於神明者,不可以純凶,況其緬者乎?

 

是故改葬之禮,其服唯輕。

 

言緬,釋所以緦也。」

 

○緦,息詞反。

 

緬,亡善反,遠也。)

 

疏注「緦者」至「緦也」。

 

○釋曰:五服者,案《喪服》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是也。

 

改葬之禮,各從本服,但緦服者是五服之下,故傳云,改葬之禮,緦者舉下以緬上也。

 

不謂改葬,桓王之時,唯服緦耳。

 

蔡司徒者,謂蔡謀也。

 

江熙以為改葬之禮,其服唯輕,故云「天子諸侯易服而葬」,以證唯緦耳。

 

知「天子諸侯易服而葬」者,《檀弓》云:「弁絰葛而葬,與神交之道也。」

 

鄭玄云:「接神之道,不可以純凶,天子諸侯,變服而葬,冠素弁,以葛為環絰。

 

既虞,卒哭,乃服受服也。」

 

變服者,謂未葬以前服麻,葬則易之以葛也。

 

或曰,卻屍以求諸侯。

 

(停屍七年,以求諸侯會葬,非人情也。

 

○卻屍,去略反,又去逆反,杜預云:「屍,未葬之通稱。」)

 

天子誌崩不誌葬,必其時也。

 

何必焉?

 

舉天下而葬一人,其義不疑也。

 

誌葬,故也,危不得葬也。

 

曰,近不失崩,不誌崩,失天下也。

 

(京師去魯不遠,赴告之命,可不逾旬而至。

 

史不誌崩,則亂可知。)

 

疏注「京師」至「可知」。

 

○釋曰:王城去魯才餘千裏,赴喪者旬日而至,史不記崩,亂可知也。

 

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徐邈曰:「古人稱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然則傳所謂天,蓋名其衝和之功,而神理所由也。

 

會二氣之和,極發揮之美者,不可以柔剛滯其用,不得以陰陽分其名,故歸於冥極而謂之天。

 

凡生類稟靈知於天,資形於二氣,故又曰獨天不生,必三合而形神生理具矣。」

 

○揮,許歸反。

 

冥,亡丁反。

 

稟,使錦反。

 

知於音智。)

 

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尊者取尊稱焉,卑者取卑稱焉。

 

(王者尊,故稱天子。

 

眾人卑,故稱母子。

 

○母之子也可,絕句,下仿此。

 

尊稱,尺證反,下「卑稱」同。)

 

疏傳 「獨陰不生」至「稱焉」。

 

○釋曰:凡物之生,皆資二氣之和,稟上天之靈知,不可以柔剛滯其用,不得以陰陽分其名,故云「三合然後生」也。

 

雖資三合,然終推功冥極,故云「天之子」也。

 

托之人事,故又曰父之子,母之子也。

 

天則感生者眾,言天足以兼父,不得云「父子」而曰「天子」,眾人或知母而不知父,故云「母子」,亦不云「父子」也。

 

眾人亦稟天氣而生,不云「天子」者,天子取尊稱,故稱「天子」,眾人取卑稱,故稱「母子」也。

 

傳因論天子崩葬,故明其別稱也。

 

然則陰能成物,陽能生物,天能養物,而總云生者,凡萬物初生,必須三氣合,四時和,然後得生,不是獨陽能生也。

 

但既生之後,始分係三氣耳。

 

注云「不可以剛柔滯其用,不得以陰陽分其名」者,《易•係辭》云「一陰一陽謂之道」,王弼云「一陰一陽者,或謂之陰,或謂之陽,不可定名也。

 

夫為陰則不能為陽,為柔則不能為剛。

 

唯不陰不陽,然後為陰陽之宗;

 

不柔不剛,然後為剛柔之主,故無方無體,非陽非陰,始得謂之道,始得謂之神」是也。

 

柔剛者,即陰陽之別名也。

 

故《係辭》又云:「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注云:「陽動陰靜,剛柔之斷也。」

 

是剛則陽,柔則陰也。

 

其曰王者,民之所歸往也。

 

秋,紀季以酅入於齊。

 

(季,紀侯弟。

 

○以酅,下圭反。)

 

酅,紀之邑也。

 

入於齊者,以酅事齊也。

 

入者,內弗受也。

 

(雍曰:「紀國微弱,齊將吞並。

 

紀季深睹存亡之機,大懼社稷之傾,故超然遐舉,以酅事齊,庶胤嗣不泯,宗廟永存。

 

《春秋》賢之,故褒之  字。

 

齊受人之邑而滅人之國,故於義不可受也。」

 

○並,必性反。

 

泯,彌忍反。)

 

疏「入者內弗受也」。

 

○釋曰:重發之者,此齊不可受,嫌違例,故重發之。

 

冬,公次於郎。

 

次,止也。

 

有畏也,欲救紀而不能也。

 

(畏齊)四年,春,王二月,夫人薑氏饗齊侯於祝丘。

 

(饗,食也。

 

兩君相見之禮,凡會書月,著時,事有危,雖於公發例,亦無所不關。

 

祝丘,魯地。

 

○饗,本又作享,香丈反。

 

著,張略反,又張慮反。)

 

疏「饗食」至「魯地」。

 

○釋曰:「饗,食也」者,烹大牢以飲賓,故云兩君相見之禮。

 

夫人與齊侯非禮饗食,故云「著時,事有危」。

 

此與二年禚之會書月以著危,而五年「夏,夫人薑氏如齊師」不書月者,何休云:「再出書月重之,三出不月者,省文,從可知也。」

 

事或然矣。

 

饗,甚矣。

 

(以非禮尤甚,故謹而月之。)

 

饗齊侯,所以病齊侯也。

 

三月,紀伯姬卒。

 

(隱二年履緰所逆者。

 

內女卒例日,伯姬失國,略之,故月也。

 

○緰音須。)

 

疏注「隱二」至「月也」。

 

○釋曰:僖九年「秋,七月,乙酉,伯姬卒」,是例日也。

 

此不日,明為失國略之也。

 

外夫人不卒,此其言卒,何也?

 

吾女也。

 

適諸侯則尊同,以吾為之變,卒之也。

 

(禮:諸侯絕傍期,姑姊妹女子子嫁於國君者,尊與已同,則為之服大功九月,變不服之例。

 

然則適大夫者不書卒。

 

○為,於偽反。

 

期,居其反。)

 

疏注「禮諸」至「書卒」。

 

○釋曰:莒慶、高固並逆叔姬,經無卒文,是適大夫不書卒也。

 

夏,齊侯、陳侯、鄭伯遇於垂。

 

(傳例曰:「不期而會曰遇,遇者,誌相得也。」)

 

紀侯大去其國。

 

大去者,不遺一人之辭也。

 

言民之從者,四年而後畢也。

 

紀侯賢而齊侯滅之,不言滅而曰大去其國者,不使小人加乎君子。

 

(不曰滅而曰大去其國,蓋抑無道之強,以優有道之弱。

 

若進止在已,非齊所得滅也。

 

何休曰:「《春秋》楚世子商臣弒其君,其後滅江、六,不言大去。

 

又大去者,於齊滅之不明,但知不使小人加乎君子,而不言滅,縱失襄公之惡,反為大去也。」

 

鄭君釋之曰:「商臣弒其父,大惡也,不得但為小人。

 

江、六之君,又無紀侯得民之賢,不得變滅言大去也。

 

元年冬『齊師遷紀』,三年『紀季以酅入於齊』,今『紀侯大去其國』,是足起齊滅之矣。

 

即以變滅言大去,為縱失襄公之惡,是乃經也,非傳也。

 

且《春秋》因事見義,舍此以滅人為罪者自多矣。」

 

○縱,子用反。

 

見,賢遍反。

 

舍音舍。)

 

疏注「舍此」至「多矣」。

 

○釋曰:此是鄭難。

 

何休云「縱失襄公之惡也」,言《春秋》有因事見義者,不得不舍此以滅人為罪也。

 

若僖五年「晉人執虞公」,十九年「梁亡」之類是也。

 

六月,乙丑,齊侯葬紀伯姬。

 

外夫人不書葬,此其書葬,何也?

 

吾女也。

 

失國,故隱而葬之。

 

(隱,痛也。

 

不曰卒而曰葬,閔紀之亡也。)

 

疏注「曰葬」至「亡也」。

 

○釋曰:知非為危者,紀國已滅而齊葬之,非複紀之臣子能葬,故知閔之,非為危也。

 

又三十年「八月,癸亥,葬紀叔姬」,傳曰:「日葬,閔紀之亡也。」

 

知此亦是閔之也。

 

不於卒閔之者,葬者送終大事故也。

 

秋,七月。

 

冬,公及齊人狩於郜。

 

(郜,齊地。

 

○狩音獸。

 

郜,古報反,《左氏》作禚。)

 

齊人者,齊侯也。

 

其曰人,何也?

 

卑公之敵,所以卑公也。

 

(內無貶公之道。)

 

何為卑公也?

 

不複仇而怨不釋,剌釋怨也。

 

(怨,紆元反,又紆原反,後同。

 

剌,七賜反。)

 

五年,春,王正月。

 

夏,夫人薑氏如齊師。

 

師而曰如,眾也。

 

(言師眾大如國,故可以言如。

 

若言如齊侯,則不可。)

 

疏傳「師而曰如,眾也」。

 

○釋曰:解經二年「夫人薑氏會齊侯於禚」,四年「夫人薑氏饗齊侯於祝丘」,不言「如齊師」者,言如齊師者眾大如國,故可言。

 

如若指齊侯,則於文不可言「如齊侯」也。

 

婦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禮也。

 

疏傳「不逾竟」。

 

○釋曰:複發傳者,嫌師與國異也。

 

秋,阝黎來來朝。

 

(黎來,名也。

 

○阝,五兮反,國名。

 

黎,郎兮反;

 

黎來,阝君名。

 

朝,直遙反。)

 

阝,國也。

 

黎來,微國之君,未爵命者也。

 

冬,公會齊人、宋人、陳人、蔡人伐衛。

 

(納惠公朔。)

 

是齊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

 

人諸侯,所以人公也。

 

其人公,何也?

 

逆天王之命也。

 

(王不欲立朔也。)

 

疏傳「是齊侯、宋公」。

 

○釋曰:四國皆從貶,而獨言齊、宋者,齊為兵主,宋是大國,則陳、蔡亦從也。

 

六年,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衛。

 

(徐邈曰:「諸侯不奉王命,朔遂得篡,王威屈辱,有危,故月也。

 

救衛於義善,故重子突。

 

功不立,故著其危。」)

 

疏注「有危,故月」。

 

○釋曰:日月之例見危者,唯施於內,今施之於外者,範答薄氏云:「王者安危,天下所係,故亦與內同也。」

 

王人,卑者也。

 

稱名,貴之也。

 

(何休以為稱子則非名也。

 

鄭君釋之曰:「王人賤者,錄則名可。

 

今以其銜命救衛,故貴之。

 

貴之則子突為字可知明矣。

 

此 『名』當為『字』誤爾。

 

徐乾曰:「王人者,卑者之稱也。

 

當直稱王人而已,今以其能奉天子之命,救衛而拒諸侯,故加名以貴之。

 

僖八年『公會王人、齊侯』,是卑者之常稱。」

 

○卑者之稱,尺證反,下「常稱」同。)

 

疏注「鄭君」至「稱也」。

 

○釋曰:鄭答何休云,傳文「稱名,貴之」者,「名」當為「字」,則鄭玄以子突非名。

 

徐乾云「故加名以貴之」,則子突非字。

 

二者不同者,鄭意若以子突為名,則書名者乃士之常稱,傳何以云「貴之」?

 

故知子突是字。

 

徐乾意稱人則王之卑者,不合書名,僖八年「公會……王人於洮」是也,今稱名即是貴之。

 

故二說不同。

 

或以為突是名,子是貴,理亦通,但注意似不然。

 

善救衛也。

 

疏傳「善救衛也」。

 

○釋曰:計王者有伐無救,而云善者,朔叛逆王命,天子廢之,立其嗣子而遣師往救,有存諸侯之功,故曰善,不可以大平之法格之。

 

救者善,則伐者不正矣。

 

夏,六月,衛侯朔入於衛。

 

其不言伐衛納朔,何也?

 

(據九年「伐齊納糾」言納。)

 

不逆天王之命也。

 

(不與諸侯得納王之所絕。)

 

入者,內弗受也。

 

何用弗受也?

 

為以王命絕之也。

 

朔之名,惡也。

 

朔入逆,則出順矣。

 

朔出入名,以王命絕之也。

 

疏傳「朔入逆」云云。

 

○釋曰:朔出奔之時,傳曰:「朔之名,惡也。」

 

此云順者,謂比之入國為順。

 

彼辟天子之召,仍是惡也,故稱名耳。

 

一解此當文自相比,朔入為逆,則出當為順矣。

 

秋,公至自伐衛。

 

惡事不致,此其致,何也?

 

(據襄九年,時有穆薑之喪,會諸侯伐鄭,不致。)

 

不致,則無用見公之惡事之成也。

 

(見,賢遍反)。

 

螟。

 

(螟,亡丁反。)

 

冬,齊人來歸衛寶。

 

以齊首之,分惡於齊也。

 

使之如下齊而來我然,惡戰則殺矣。

 

(若衛自歸寶於齊,過齊然後與我,齊首其事,則我與王人戰,罪差減。

 

○分惡,烏各反,下同。

 

殺,色界反,舊色例反。

 

過,古禾反。

 

差,初賣反。)

 

七年,春,夫人薑氏會齊侯於防。

 

(防,魯地。)

 

婦人不會,會,非正也。

 

夏,四月,辛卯昔,恆星不見。

 

恆星者,經星也。

 

(經,常也,謂常列宿。

 

○昔如字,或作<宀昔>,同。

 

不見,賢遍反,下不音者同。

 

列宿,夙又反,下皆同。)

 

疏注「謂常列宿」。

 

○釋曰:周之四月,夏之二月,「常列宿」者,謂南方七宿也。

 

日入至於星出謂之昔。

 

不見者,可以見也。

 

夜中,星隕如雨。

 

(如,而也,星既隕而複雨。

 

○隕,云敏反。

 

複,扶又反)其隕也如雨,是夜中與?

 

(星既隕而雨,必晦暝,安知夜中乎?

 

○與音餘。

 

暝,亡定反。)

 

疏傳「其隕」云云。

 

○釋曰:「其隕如雨,是夜中與」,謂星隕而天必晦暝,何知是夜中乎?

 

《春秋》之意,著以傳著,疑以傳疑,皆以實錄,故知夜中。

 

《春秋》著以傳著,疑以傳疑。

 

(明實錄也。

 

○傳,直專反。)

 

中之幾也,而曰夜中,著焉爾。

 

(幾,微也。

 

星既隕而雨,中微難知,而曰夜中,自以實著爾,非億度而知。

 

○度,徒各反。)

 

疏「中之幾也」至「著焉爾」。

 

○釋曰:謂雨晦暝幾微也。

 

「中微難知,而曰夜中」者,是事之著見焉爾,非億度而知也。

 

何用見其中也?

 

疏「何用見其中也」。

 

○釋曰:謂經以何事知其夜中者,以失星變之始,而錄其已隕之時,揆度漏刻,則正當夜中矣。

 

失變而錄其時,則夜中矣。

 

(失星變之始,而錄其已隕之時,檢錄漏刻,以知夜中。)

 

其不曰恆星之隕,何也?

 

疏 「其不」至「何也」。

 

○釋曰:解經上文云「恆星不見」,下文「其不曰恆星之隕」者,又自解之。

 

我知恆星之不見,而不知其隕者是何星,故不得言之也。

 

又解不言雨星,而言隕星意,言我見從上而隕,又下接於地,則可以雨說之也。

 

今唯見其下,不見其上,故曰隕星,又總說隕之與雨二者之別,「著於上,見於下,謂之雨;

 

著如下,不見如上,謂之隕,豈雨說哉?」

 

言不見在上,故不可以雨說之。

 

徐邈云:「著於上,謂云著上。」

 

我知恆星之不見,而不知其隕也。

 

我見其隕而接於地者,則是雨說也。

 

(言我見從上來,接於下,然後可言雨星。

 

今唯見在下,故曰隕星。

 

○我見,見音如字,注同。

 

雨,於付反,注同。)

 

著於上,見於下,謂之雨;

 

著於下,不見於上,謂之隕,豈雨說哉?

 

(解經不得言雨星,而言隕星也。

 

鄭君曰:「眾星列宿,諸侯之象。

 

不見者,是諸侯棄天子禮義法度也。」

 

劉向曰:「隕者象諸侯隕墜,失其所也。

 

又中夜而隕者,象不終其性命,中道而落。」

 

○見於下,如字,或賢遍反。

 

不見,賢遍反。

 

隊,直類反。)

 

秋,大水。

 

高下有水災,曰大水。

 

疏傳「高下」云云。

 

○釋曰:複發傳者,嫌大水無麥、苗,異於常,故重發之。

 

無麥、苗。

 

麥、苗同時也。

 

(麥與黍稷之苗同時死)冬,夫人薑氏會齊侯於穀。

 

(穀,齊地。)

 

婦人不會,會非正也。

 

疏傳「會非正也」。

 

○釋曰:再發傳者,防是魯地,穀是齊邑,故重發之。

 

八年,春,王正月,師次於郎,以俟陳人、蔡人。

 

(時陳、蔡欲伐魯,故出師以待之。)

 

次,止也。

 

俟,待也。

 

甲午,治兵。

 

出曰治兵,習戰也。

 

入曰振旅,習戰也。

 

(振,整也。

 

旅,眾也。)

 

疏傳「習戰也」。

 

○釋曰:此治兵振旅,皆云「習戰」者,《周禮》仲秋教治兵,仲春教振旅,出入幼賤雖殊,同是教戰之法,故此傳二者皆以「習戰」言之。

 

《公羊》以「治兵」為「祠兵」,亦云「其禮一也」。

 

《周禮》仲秋教治兵,此非秋,亦云治兵者,《周禮》四時講武,故各立別名,此據出師之事,故雖春亦得以治兵為名。

 

治兵而陳、蔡不至矣。

 

兵事以嚴終,(以嚴整終事,故敵人不至。)

 

故曰善陳者不戰,此之謂也。

 

善為國者不師,(導之以德,齊之以禮。

 

江熙曰:「鄰國望我,歡若親戚,何師之為?」

 

○陳,直覲反,下文皆同。

 

道,徒報反,下同。)

 

善師者不陳,(師眾素嚴,不須耀軍列陳。

 

江熙曰:「上兵伐謀,何乃至陳?」)

 

善陳者不戰,(軍陳嚴整,敵望而畏之,莫敢戰。)

 

善戰者不死,(投兵勝地,故無死者。

 

江熙曰:「辟實攻虛則不死。」)

 

善死者不亡。

 

(民盡其命,無奔背散亡者也。

 

江熙曰:「見危授命,義存君親,雖沒猶存。」

 

○盡,津忍反。

 

背音佩。)

 

疏傳 「善為」至「不亡」。

 

○釋曰:「善為國者不師」,謂有明王時,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不起軍師,而四海賓服,則黃帝堯舜時是也。

 

「善師者不陳」,若齊桓公伐楚,不設行陳而服罪也。

 

「善陳者不戰」,即此魯能嚴整終事,而陳、蔡不至也。

 

「善戰者不死」,若文王伐崇,因壘而崇自服也。

 

「善死者不亡」,若柏舉之戰,吳雖入楚,父老致死,還複楚國也。

 

此引文為證頗允,傳文一準此解,則與注少僻,但舊有此說,故今亦存之。

 

其注虛,觀文則曉,故不複煩釋。

 

夏,師及齊師圍成阝,郕降於齊師。

 

其曰降於齊師何?

 

不使齊師加威於郕也。

 

(郕,同姓之國,而與齊伐之,是用師之過也。

 

故使若齊無武功而成阝自降。

 

○降,戶江反,皆同。)

 

秋,師還。

 

還者,事未畢也,遁也。

 

(郕巳降而以未畢為文者,蓋辟滅同姓之國,示不卒其事。

 

○還音旋。

 

遁,徒困反。)

 

冬,十有一月,癸未齊無知弒其君諸兒。

 

大夫弒其君,以國氏者,嫌也,弒而代之也。

 

(兒如字,音五兮反。)

 

九年,春,齊人殺無知。

 

無知之挈,失嫌也。

 

疏傳「無知之挈,失嫌也」。

 

○釋曰:重發之者,月與不月,地與不地之異,故重發之。

 

稱人以殺大夫,殺有罪也。

 

(挈,苦結反。)

 

公及齊大夫盟於暨。

 

(暨,魯地。

 

○暨,其器反,《左氏》作蔇。)

 

公不及大夫。

 

(《春秋》之義,內大夫可以會諸侯,公不可以盟外大夫,所以明尊卑、定內外也。

 

今齊國無君,要當有任其盟者,故不得不以權通。)

 

大夫不名,無君也。

 

(禮:君前臣名。

 

齊無君,故大夫不名。)

 

盟,納子糾也。

 

不日,其盟渝也。

 

(變盟立小白。

 

○渝,羊朱反。)

 

當齊無君,製在公矣。

 

當可納而不納,故惡內也。

 

(惡,烏路反,下及注「惡內」皆同。)

 

夏,公伐齊,納糾。

 

(不言子糾而直云糾者,盟係在於魯,故挈之也。

 

《春秋》於內公子為大夫者,乃記其奔。

 

子糾不為大夫,故不書其奔。

 

鄭忽既受命嗣位,是以書其出。

 

然則重非嫡嗣,宮非大夫,皆事例所略,故許叔、蔡季、小白、重耳,通亦不書出。

 

○糾,居黝反,《左氏》作子糾。

 

嫡,丁曆反。

 

重,直龍反。)

 

疏注「不言」至「書出」。

 

○釋曰:下文「取子糾殺之」稱子,此直云糾,故解其意,欲明係在魯,故挈之。

 

又解子糾不書出奔之意,言內公子為大夫者,乃記其奔,若閔二年「公子慶父出奔莒」是也。

 

子糾不書出,是不為大夫也。

 

當可納而不納,齊變而後伐。

 

故乾時之戰不諱敗,惡內也。

 

(何休曰:「三年『溺會齊師伐衛』,故貶而名之,四年『公及齊人狩於郜』,故卑之曰人。

 

今親納仇子,反惡其晚,恩義相違,莫此之甚。」

 

鄭君釋之曰:「於讎不複,則怨不釋,而魯釋怨,屢會仇讎,一貶其臣,一卑其君,亦足以責魯臣子,其餘則同,不複譏也。

 

至於伐齊納糾譏,當可納而不納爾。

 

此自正義,不相反也。」

 

寧謂仇者,無時而可與通,縱納之遲晚,又不能全保仇子,何足以惡內乎?

 

然則乾時之戰不諱敗,齊人取子糾殺之,皆不迂其文,正書其事,內之大惡,不待貶絕,居然顯矣。

 

二十四年公如齊親迎,亦其類也。

 

惡內之言,傳或失之。

 

○敗惡,烏路反,注同。

 

複,扶又反。

 

迂音於,一音紆,又於武反。

 

迎,魚敬反)疏注「內之」至「亦其類也」。

 

○釋曰:範既不從傳文,以為大惡。

 

又莊公親逆,未是大罪,而云「亦其類」者,以公忘父之仇,而援舉兵動眾,既不能強,為齊所敗,是大惡也,魯與齊為仇,而公娶其女,雖得親迎之常,甚失結婚之義,故云「亦其類」也。

 

齊小白入於齊。

 

大夫出奔反,以好曰歸,(成十四年「衛孫林父自晉歸於衛」是也。)

 

以惡曰入。

 

齊公孫無知弒襄公,公子糾、公子小白不能存,出亡。

 

(子糾奔魯,小白奔莒。)

 

齊人殺無知,而迎公子糾於魯。

 

公子小白不讓公子糾,先入,又殺之於魯,故曰「齊小白入於齊」,惡之也。

 

(惡,烏路反。)

 

秋,七月,丁酉,葬齊襄公。

 

(諸公子爭立,國亂,故危之。)

 

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

 

(不言及者主名,內之卑者。

 

乾時,齊地。)

 

疏注「內之卑者」。

 

○釋曰:桓十七年「及齊師戰於郎」,注云,公親帥之,諱,故不言公。

 

此亦云及,知非公者,彼傳云,不言敗,為內諱也。

 

以其諱,故知公也。

 

今經書敗,傳又不釋之,故知是「內之卑者」。

 

九月,齊人取子糾殺之。

 

(言子糾者,明其貴,宜為君。)

 

疏注「明其貴」。

 

○釋曰:《公羊》云:「其稱子糾何?

 

貴也。

 

其貴奈何?

 

宜為君也。」

 

是其貴,故以子某稱之,如子般、子野之類也。

 

外不言取,疏「外不言取」。

 

○釋曰:取是內取,故外不得言取。

 

今云取者,惡內也。

 

一解「外不言取」者,謂楚人殺徵舒、慶封,並不言取。

 

此雖是何休之義,亦得通一家,故並錄之。

 

言取,病內也。

 

取,易辭也,猶曰取其子糾而殺之云爾。

 

(猶言自齊之子糾,今取而殺之,言魯不能救護也。

 

○易,以豉反。)

 

十室之邑,可以逃難。

 

百室之邑,可以隱死。

 

以千乘之魯而不能存子糾,以公為病矣。

 

(難,乃旦反,下注同。

 

乘,繩證反。)

 

冬,浚洙。

 

浚洙者,深洙也。

 

著力不足也。

 

(畏齊難。

 

○浚音峻,深也。

 

洙音殊,杜預云:「水名。」)

 

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於長勺。

 

(長勺,魯地。

 

○勺,時酌反。)

 

不日,疑戰也。

 

(疑戰者,言不克日而戰,以詐相襲。)

 

疑戰而曰敗,勝內也。

 

(勝內,謂勝在內)二月,公侵宋。

 

疏「二月公侵宋」。

 

○釋曰:舊說以為公與宿盟,宋方病宿,故公侵之。

 

若此則是公之無惡,傳何惡公也?

 

公與宿盟,經無其事,為宿侵宋,傳無其文,是舊說妄也。

 

隱元年「盟於宿」,範以為地,是公不與宿盟也。

 

但不知何為侵耳。

 

侵時,此其月,何也?

 

乃深其怨於齊,又退侵宋以眾其敵,惡之,故謹而月之。

 

(惡,烏路反。)

 

三月,宋人遷宿。

 

遷,亡辭也。

 

(為人所遷,則無複國家,故曰亡辭。

 

閔二年「齊人遷陽」亦是也。

 

○複,扶富反,下文及注同。)

 

疏傳「遷,亡辭也」。

 

○釋曰:《春秋》言遷有二種之例,一表亡辭者,此文是也;

 

二見存亡國者,「邢遷於夷儀」是也。

 

不於元年「遷紀」發傳者,彼以紀侯賢,經變文以示義,非正,故不發之。

 

「遷陽」不發,從此省文也。

 

遷文三起例者,此是亡辭之始,邢是複國之初,許獨自不月,故三發之也。

 

範《略例》云:「凡遷有十,亡遷有三者,齊人遷陽,宋人遷宿,齊師遷紀是也。

 

好遷有七者,邢遷夷儀,衛遷帝丘,蔡遷州來,許遷於葉,許遷於夷,許遷白羽,許遷容城是也。

 

餘遷皆月,許四遷不月者,以其小,略之如邑也。

 

遷紀不月者,文承月下,蒙之可知也。」

 

其不地,宿不複見也。

 

(國亡不複見。

 

經不言滅者,言滅則弒其君,滅其宗廟社稷,就而有之,不遷其民。

 

○見,賢遍反。)

 

遷者,猶未失其國家以往者也。

 

(謂自遷者,僖元年「邢遷於夷儀」,成十五年許遷於葉之類是也。

 

彼二傳曰「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往者也」,此傳云「遷者,猶未失其國家以往」,互文也。

 

○葉,舒涉反)。

 

夏,六月,齊師、宋師次於郎。

 

次,止也。

 

畏我也。

 

公敗宋師於乘丘,(乘丘,魯地。

 

○乘,繩證反。)

 

不日,疑戰也。

 

疑戰而曰敗,勝內也。

 

秋,九月,荊敗蔡師於莘。

 

(莘,蔡地。

 

○莘,所巾反。)

 

以蔡侯獻武歸。

 

荊者楚也。

 

何為謂之荊?

 

狄之也。

 

何為狄之?

 

聖人立,必後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荊,狄之也。

 

蔡侯何以名也?

 

(據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不名。

 

○獻武,本亦依《左氏》作「舞」。)

 

絕之也。

 

何為絕之?

 

獲也。

 

中國不言敗,(據宣十二年「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於邲,晉師敗績」,不言敗晉師。

 

○邲,皮必反。

 

又扶必反,一音弼。

 

敗績如字。)

 

此其言敗,何也?

 

中國不言敗,蔡侯其見獲乎?

 

其言敗,何也?

 

釋蔡侯之獲也。

 

以歸,猶愈乎執也。

 

(為中國諱見執,故言以歸。

 

○為,於偽反。)

 

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

 

(桓十一年「鄭忽出奔衛」,傳曰:「其名,失國也。」

 

十六年「衛侯朔出奔齊」,傳曰:「朔之名惡也。」

 

然則出奔書名有二義,譚子國滅不名,蓋無罪也。

 

凡書奔者,責不死社稷。

 

不言出者,國滅無所出也。

 

他皆放此。)

 

疏注「有二義」。

 

○釋曰:禮言失地名,故鄭忽失國而名也。

 

傳曰:「朔之名惡也。」

 

,是衛侯為惡而名,故云「有二義」。

 

滅國無文,故注又云譚子無名,蓋無罪也。

 

雖無罪不名,以其不能死社稷,書奔,是譏也。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敗宋師於鄑。

 

(鄑,魯地。

 

○敗,必邁反,下及注同。

 

鄑,子移反。)

 

內事不言戰,舉其大者。

 

其日,成敗之也。

 

(結日列陳,不以詐相襲,得敗師之道,故曰成也。

 

○列陳,直覲反。)

 

宋萬之獲也。

 

疏傳「宋萬之獲也」。

 

○釋曰:傳言獲宋萬而經不書者,此時尚卑,故不書。

 

反國為卿,始弒君,是故書之。

 

雖書,以新升為卿,宋賜族,故經不言氏,傳以為「宋之卑者」是也。

 

秋,宋大水。

 

外災不書,此何以書?

 

王者之後也。

 

高下有水災曰大水。

 

疏傳「高下」云云。

 

○釋曰:重發傳者,嫌外災與內異也。

 

冬,王姬歸於齊。

 

其誌,過我也。

 

(過,古禾反。)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紀叔姬歸於酅。

 

(酅,紀邑也。

 

紀季所用入於齊者,紀國既滅,故歸酅。)

 

國而曰歸,此邑也,其曰歸,何也?

 

吾女也。

 

失國,喜得其所,故言歸焉爾。

 

(江熙曰:「四年齊滅紀,不言滅而言大去者,義有所見爾,則國滅也。

 

叔姬來歸不書,非歸寧,且非大歸也。

 

叔姬守節,積有年矣。

 

紀季雖以酅入於齊,不敢懷貳。

 

然襄公豺狼,未可暗信。

 

桓公既立,德行方宣於天下,是以叔姬歸於酅,魯喜其女得申其誌。」

 

○見,賢遍反。

 

豺,仕皆反。

 

行,下孟反。)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萬弒其君捷。

 

(捷,宋閔公。)

 

宋萬,宋之卑者也。

 

疏傳「宋之卑者」。

 

○釋曰:傳言「宋之卑者」,解不稱氏之意,與宋督同,別於無知、祝籲也。

 

卑者以國氏。

 

及其大夫仇牧,以尊及卑也。

 

仇牧,閑也。

 

(仇牧捍其君,故見殺也。

 

桓二年傳曰,臣既死君,不忍稱其名。

 

今仇牧書名,則知宋君先弒。

 

○仇牧音目。

 

捍,曷旦反。)

 

疏傳「仇牧,閑也」。

 

○釋曰:複發傳者,孔父先君死,發傳以明閑。

 

此則後君死,故又發傳。

 

荀息雖同後死之例,但仇牧是卑者所殺,荀息為尊卿殺之,故又發傳也。

 

冬,十月,宋萬出奔陳。

 

(宋久不討賊,致令得奔,故謹而月之。

 

○令,力呈反。)

 

疏注「宋久」至「月之」。

 

○釋曰:無知八年冬弒君,九年春始被殺,而經不書月。

 

此宋萬八月弒君,十月出奔,而云「久不討賊」,「故謹而月之」者,以祝籲書月,傳云「謹之」,則此書月,亦是謹之可知也。

 

然則無知既經三月,齊人殺得之,故直書時,此宋人不能即討,令得奔,故謹而月之。

 

十有三年,春,齊人、宋人、陳人、蔡人、邾人會於北杏。

 

(北杏,齊地。)

 

疏「會於北杏」。

 

○釋曰:鄭《釋廢疾》數九會,則以柯之明年為始。

 

範今數衣裳,則通言北杏之會。

 

二說不同者,鄭以孔子云「九合諸侯」,北杏之會,經無諸侯之文,故不數之;

 

範以傳文直云「衣裳之會」,不論諸侯多少,北杏傳云「齊侯、宋公」也,故並以北杏數之。

 

範亦以傳云「衣裳之會十有一」,「兵車之會四」,故與鄭不同。

 

是齊侯、宋公也。

 

其曰人,何也?

 

始疑之。

 

何疑焉?

 

桓非受命之伯也,將以事授之者也。

 

(言諸侯將權時推齊侯使行伯事。)

 

曰,可矣乎?

 

未乎?

 

(邵曰:「疑齊桓雖非受命之伯,諸侯推之,便可以為伯乎?

 

未也?」)

 

舉人,眾之辭也。

 

(稱人,言非王命,眾授之以事。)

 

疏「舉人,眾之辭也。

 

○釋曰:經不書某侯某侯,云某人某人者,是眾授之辭也。

 

經以眾授為文,明非王命,是未得王命,未可以為伯,覆上「未乎」之意也。

 

夏,六月,齊人滅遂。

 

遂,國也。

 

其不日,微國也。

 

秋,七月。

 

冬,公會齊侯,盟於柯。

 

(柯,齊地。

 

○柯,古河反。)

 

曹劌之盟也,信齊侯也。

 

(曹劌之盟,經傳無文,蓋有信者也。

 

《公羊傳》曰:「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

 

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

 

桓公之信著於天下,自柯之盟始。」

 

○劌,居衛反。

 

要盟,於遙反。)

 

疏注「曹劌」云云。

 

○釋曰:傳云「曹劌之盟也」,而注云「經傳無文」者,謂曹劌與齊侯盟為信之事,《穀梁》經傳不說也。

 

注又云:「蓋有信者也。」

 

故即引《公羊》桓公為信之事以結之。

 

一解云「經傳無文」者,不如《公羊》具說劌盟之狀也,與前解少異耳,大旨亦同。

 

「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手劍劫齊侯共盟,使歸汶陽之田,而齊侯終亦還之是也。

 

「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謂以臣劫君,是「可仇」也,桓公終不罪曹子,是「不怨」也。

 

桓盟雖內與,不日,信也。

 

(公盟例日,外諸侯盟例不日,桓大信遠著,故雖公與盟猶不日。

 

○與音預,注同。)

 

十有四年,春,齊人、陳人、曹人伐宋。

 

疏傳「齊人」至「伐宋」。

 

○釋曰:蓋同《左氏》背北杏會故也。

 

夏,單伯會伐宋。

 

會,事之成也。

 

(伐事已成,單伯乃至。

 

○單音善。)

 

疏傳「會,事之成也」。

 

○釋曰:此解經言「會伐宋」之意,以諸侯伐事已成,而單伯始至,故云「會伐宋」。

 

秋,七月,荊入蔡。

 

荊者,楚也。

 

其曰荊,何也?

 

州舉之也。

 

疏傳「州舉之也」。

 

○釋曰:縻信云:「楚子貪淫,為息媯滅蔡,故州舉之。

 

是取《左傳》之說,非也。

 

十年傳云:『聖人立,必後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荊,狄之也。

 

』則此亦與彼同耳。」

 

州不如國,(言荊不如言楚。)

 

國不如名,(言楚不如言介葛廬。

 

○介音界。)

 

名不如字。

 

(言介葛廬不如言邾儀父。)

 

冬,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於鄄。

 

(鄄,衛地。

 

○鄄音絹。)

 

複同會也。

 

(諸侯欲推桓以為伯,故複同會於此以謀之。

 

○複,扶又反。)

 

十有五年,春,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會於鄄。

 

複同會也。

 

(為欲推桓為伯,故複會於此。

 

○複,扶又反。

 

為欲,於偽反。)

 

疏傳「複同會也」。

 

釋曰:重發傳者,諸侯至此,方信齊桓,故更發之也。

 

夏,夫人薑氏如齊。

 

婦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禮也。

 

疏傳「逾竟非禮也」。

 

○釋曰:重發之者,此非淫,恐異,故發傳同之。

 

秋,宋人、齊人、邾人伐阝。

 

(宋主兵,故序齊上也。

 

班序上下,以國大小為次,夷狄在下,征伐則以主兵為先,《春秋》之常也,他皆放此。)

 

鄭人侵宋。

 

冬,十月。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夏,宋人、齊人、衛人伐鄭。

 

秋,荊伐鄭。

 

冬,十有二月,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於幽。

 

(幽,宋地。

 

○滑,於八反。)

 

同者,有同也,同尊周也。

 

疏傳「同者」至「周也」。

 

○釋曰:《公羊傳》云:「同盟者何?

 

同欲也。」

 

《左傳》云:「同盟於幽,鄭成也。」

 

此云同盟者,「同尊周也」。

 

見三傳意各異也。

 

所謂「同尊周也」者,諸侯推桓為伯,使翼戴天子,即是尊周之事。

 

不言公,外內寮一疑之也。

 

(十三年春,會於北杏,諸侯俱疑齊桓非受命之伯,欲共以事推之可乎?

 

今於此年,諸侯同共推桓,而魯與齊仇,外內同一疑公可事齊不,會不書公,以著疑焉。

 

同官為寮,謂諸侯也。

 

至二十七年,同盟於幽,遂伯齊侯。

 

○寮一,力雕反。)

 

疏傳「不言」至「之也」。

 

○釋曰:舊解謂會於北杏,不言諸侯,是外疑也。

 

今此會不言公,是內疑之也。

 

自此以後,外內不複疑之,故曰「一疑」也。

 

直據傳文,事欲似然,推尋範注,必不得爾。

 

何者?

 

注云「外內同一疑公可事齊不,會不書公,以著疑焉」,何指北杏與此為一疑也?

 

故今更別說,言此會公實與之,而經不言公者,外內寮一疑之。

 

寮謂諸侯也。

 

言外內諸侯同一疑公,不知可事齊乎,不可事齊乎?

 

故去公以著疑也。

 

云「外內」者,諸侯之國,或遠或近,故以「外內」總之也。

 

若然,十三年「公會齊侯,盟於柯」,所以云公者,彼柯盟曹劌要齊歸魯汶陽之田,非事齊之事,縱與之盟,不足為恥也。

 

此幽盟欲推齊為伯,與共尊事之,魯既與齊為仇,又內外一疑,故經不言公,以示意也。

 

邾子克卒。

 

其曰子,進之也。

 

(附齊而尊周室,王命進其爵。)

 

十有七年,春,齊人執鄭詹。

 

人者,眾辭也。

 

以人執,與之辭也。

 

(與令得執。

 

○詹,者廉反。

 

令,力呈反。)

 

鄭詹,鄭之卑者。

 

疏傳「人人」至「卑者」。

 

○釋曰:稱人者,眾所欲之辭,故云與之,謂與齊得執也。

 

知鄭詹是鄭之卑者,大夫卑者以國氏,今經直云鄭詹,故知卑者也。

 

然則卑者可知而重發傳者,嫌有罪去氏也。

 

知非有罪去氏者,外大夫身有罪,例不去氏,即祭仲之類是也。

 

宛所以去氏者,為貶鄭伯也。

 

卑者不誌,此其誌,何也?

 

以其「逃來」誌之也。

 

「逃來」則何誌焉?

 

將有其末,不得不錄其本也。

 

(末謂逃來。)

 

鄭詹,鄭之佞人也。

 

(佞,乃定反)。

 

夏,齊人殲於遂。

 

殲者,盡也。

 

然則何為不言遂人盡齊人也?

 

無遂之辭也。

 

無遂則何為言遂?

 

其猶存遂也。

 

(以其能殺齊戍,故若遂之存。

 

○殲,子廉反,盡也,「遂人盡齊人」絕句。)

 

存遂奈何?

 

曰,齊人滅遂,使人戍之。

 

遂之因氏飲戍者酒而殺之,齊人殲焉。

 

此謂狎敵也。

 

(狎猶輕也。

 

○飲,於鴆反。

 

狎,戶甲反。)

 

秋,鄭詹自齊逃來。

 

逃義曰逃。

 

(齊稱人以執,是執有罪也。

 

執得其罪,故曰義也。

 

今而逃之,是逃義也。)

 

冬,多麋。

 

(《京房易傳》曰:「廢正作淫,為火不明,則國多麋。」

 

○麋,亡悲反。)

 

疏注「京房」云云。

 

○釋曰:火不明者,謂五行與五事、五常相配,則視與禮同配南方。

 

言火不明,猶言視與禮不明也。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

 

何以知其夜食也?

 

曰,王者朝日。

 

(王製曰:天子玄冕而朝日於東門之外,故日始出而有虧傷之處,是以知其夜食也。

 

何休曰:「《春秋》不言月食日者,以其無形,故闕疑。

 

其夜食何緣書乎?」

 

鄭君釋之曰:「一日一夜合為一日。

 

今朔日日始出,其食虧傷之處未複,故知此自以夜食。

 

夜食則亦屬前月之晦,故穀梁子不以為疑。」

 

○朝,直遙反。

 

處,昌慮反。)

 

疏注 「王製」至「夜食」。

 

○釋曰:此是《禮記•玉藻》文,而云「王製」者,謂王者之法製,非謂王製之篇也。

 

此魯事而輒言天子朝日者,言王者朝日,所以顯諸侯朝朔也。

 

天子朝日於東門之外,服玄冕,其諸侯則《玉藻》云「皮弁以聽朔於大廟」,與天子禮異。

 

其禮雖異,皆早早行事,而昨夜有虧傷之處尚存,故知夜食也。

 

徐邈云:「夜食則星無光。」

 

張靖《策廢疾》云:「立八尺之木,不見其影。」

 

並與範意異也。

 

故雖為天子,必有尊也。

 

貴為諸侯,必有長也。

 

故天子朝日,諸侯朝朔。

 

(長,丁丈反。)

 

夏,公追戎於濟西。

 

其不言戎之伐我,何也?

 

以公之追之,不使戎邇於我也。

 

(邇猶近也。

 

不使戎得逼近於我,故若入竟望風退走。

 

○濟,子禮反。

 

濟,水名。

 

邇如字,邇,近也;

 

一本作介,音界,亦近也。

 

竟,音境。)

 

於濟西者,大之也。

 

何大焉?

 

為公之追之也。

 

(言戎遠來至濟西,必大有徒眾,以公自追之,知其審然。

 

○為,於偽反。)

 

秋,有{或蟲}({或蟲},短狐也,蓋含沙射人。

 

《京房易傳》曰:「忠臣進善,君不識,厥咎國生{或蟲}。」

 

○{或蟲}本亦作蜮,音或,短狐,《本草》謂之射工。

 

射人,食亦反,下文同。)

 

疏「秋,有{或蟲}。」

 

○釋曰:《洪範五行傳》云:「{或蟲}如鱉,三足,生於南越。

 

南越婦人多淫,故其地多{或蟲}也。」

 

陸機《毛詩義疏》云:「{或蟲},短狐,一名射影。

 

在江淮水中,人在岸上,影見水中,投人影則殺之,故曰射影。

 

或謂含沙射人,入人皮肌,其瘡如疥。」

 

範引《京房易傳》,則與《五行傳》說異。

 

又云「蓋含沙射人」,則與陸機說或同也。

 

一有一亡曰有。

 

{或蟲},射人者也。

 

(亡音無,又如字。)

 

疏傳 「一有一亡曰有」。

 

○釋曰:舊解「一有」,南越所生是也,「一亡」,魯國無是也。

 

今以為「一有一亡曰有」者,謂或有有時,或有無時,言不常也,故書曰有。

 

若螟螽之類,是常有之物,不言有也。

 

上十七年云「多麋」者,魯之常獸,是歲偏多,故書多也。

 

螟螽不言多者,螟螽是微細之物,不可以數言之,故不言多也。

 

又每年常有,不得言有也。

 

所以異於蜚{或蟲}與麋也。

 

冬,十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00:55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六


○莊公(十九年至三十二年,盡閔二年)

十有九年,(傳本或分此以下為莊公與閔公同卷。)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結媵陳人之婦於鄄,遂及齊侯、宋公盟。

 

媵,淺事也,不誌。

 

此其誌,何也?

 

辟要盟也。

 

(魯實使公子結要二國之盟,欲自託於大國,未審得盟與不,故以媵婦為名,得盟則盟,不則止,此行有辭也。

 

○媵,以證反,又繩證反,《爾雅》云:「送也。」

 

要,於遙反,注同。)

 

疏傳「辟要盟也」。

 

○釋曰:文十六年:「季孫行父會齊侯於陽穀,齊侯弗及盟。」

 

此若齊、宋不許,亦當云「弗及盟」,而云「辟要盟也」者,彼以行父失辭,又無媵事,故云「弗及盟」,此有媵事,若齊、宋不許,則直書媵事而已,故云「辟要盟也」。

 

何以見其辟要盟也?

 

媵,禮之輕者也。

 

盟,國之重也。

 

以輕事遂乎國重,無說。

 

(以輕遂重,無他異說,故知辟要盟耳。

 

○見,賢遍反。)

 

其曰陳人之婦,略之也。

 

(但為遂事,假錄媵事耳,故略言「陳人之婦」,不處其主名。

 

○為,於偽反。)

 

疏注「但為」至「主名」。

 

○釋曰:「假錄媵事」者,媵是小事,不合書經。

 

今既書之,故云假,非謂無媵事也。

 

「不處其主名」者,謂不言陳侯夫人,而云「陳人之婦」,是不處其主名也。

 

其不日,數渝,惡之也。

 

(數音朔。

 

惡,烏路反。)

 

疏傳「數渝,惡之也」。

 

○釋曰:數,疾也。

 

謂秋共盟,冬而見伐,變盟之疾,故不書日以惡之也。

 

或以為「數渝」,為今冬伐我西鄙,明年齊又伐我,故云數,理亦通也。

 

夫人薑氏如莒。

 

婦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

 

疏傳「不逾竟」。

 

○釋曰:重發傳者,嫌此適異國恐別,故發傳以同之。

 

冬,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

 

其曰鄙,遠之也。

 

其遠之,何也?

 

不以難邇我國也。

 

(難,乃旦反。

 

邇如字,本又作介,音界。)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薑氏如莒。

 

(夫人比年如莒,過而不改,無禮尤甚,故謹而月之。

 

○莒音舉。)

 

婦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

 

(竟,音境。)

 

疏傳「不逾竟」。

 

○釋曰:重發傳者,比再如莒,失禮之甚,故詳之。

 

夏,齊大災。

 

其誌,以甚也。

 

(外災不誌。

 

甚,謂災及人也。

 

外災例時。)

 

疏傳「其誌,以甚也」。

 

○釋曰:範例云:「災有十二,內則書日,外則書時,國曰災,邑曰火。」

 

內則書日,新宮、禦廩之類是也。

 

其外則時者,則「宋大水」、「齊大災」之等是也。

 

昭十八年不書時,以四國同日故也。

 

其外災誌者,皆發傳、故十一年「宋大水」,傳曰「王者之後也」。

 

襄九年「宋災」,嫌火與水異,傳曰「故宋也」,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災」,傳曰「以樂器所藏,目之也」,此書「齊大災」,傳曰「其誌,以甚也」,昭十八年「宋、衛、陳、鄭災」,傳曰「其誌,以同日也」,其九年「陳火」,傳曰「閔陳而存之也」是也。

 

秋,七月。

 

冬,齊人伐我。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鄭伯突卒。

 

秋,七月,戊戌,夫人薑氏薨。

 

婦人弗目也。

 

(鄭嗣曰:「弗目謂不目言其地也。

 

婦人無外事,居有常所,故薨不書地。

 

僖元年傳曰:『夫人薨,不地。

 

此言弗目,蓋互辭爾。

 

定九年『得寶玉、大弓』,傳曰:『弗目,羞也。

 

』蓋此類也。」

 

江熙曰:「文薑有弒公之逆,而弗目其罪。」)

 

疏傳「婦人弗目也」。

 

○釋曰:隱二年「夫人子氏薨」,著不地之例,此複發傳者,嫌有罪去地,故發之也。

 

不曰「夫人」而言「婦人」者,以文薑失夫人之道,故經書「薨」,傳以「婦人」言之。

 

或是經無變文,蓋傳通言之,無異意也。

 

○注「弗目其罪」。

 

○釋曰:江氵熙云:「不目其罪者,謂稱夫人薨,與常例不異是也。」

 

弗目,謂不題目文薑薨所也,一曰弗目其罪。

 

冬,十有二月,葬鄭厲公。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肆,失也。

 

眚,災也。

 

(《易》稱「赦過宥罪」,《書》稱「眚災肆赦」,經稱「肆大眚」,皆放赦罪人,蕩滌眾故,有時而用之,非經國之常製。

 

○肆音四。

 

眚,所景反。

 

宥音又。

 

滌音狄。)

 

疏注 「《易》稱」云云。

 

○釋曰:肆,失也。

 

眚,災也。

 

言「肆大眚」者,謂放失大罪惡。

 

災猶罪惡也。

 

言放失大罪惡,明小惡亦赦之也。

 

「《易》稱『赦過宥罪』者,《解卦》辭也。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解卦坎下震上,震為雷,坎為雨,雷動雨下,而萬物解散,故君子以此卦象而永赦罪人。

 

「《書》稱 『眚災肆赦』」,《舜典》文。

 

孔安國云:「眚,過;

 

災,害;

 

肆,緩也。

 

過而有害,當緩赦之。」

 

此傳云「肆,失也」,則亦緩之類,以經稱「肆大眚」,故以眚為災也。

 

《尚書》「眚災」連文,故孔氏以眚為過,其大意亦不異也。

 

○注「蕩滌眾故」。

 

○釋曰:傳「為嫌天子之葬也」者,二事相須,注以「肆大眚」不可特為夫人,故云「蕩滌眾故」。

 

傳意原魯所以肆大眚者,為嫌天子之葬也,故注與傳兩言之。

 

災紀也,失故也,(災謂罪惡。

 

紀,治理也。

 

有罪當治理之,今失之者,以文薑之故。)

 

為嫌天子之葬也。

 

(文薑罪應誅絕,誅絕之罪不葬。

 

若不赦除眾惡,而書葬者,嫌天子許之,明須赦而後得葬。

 

○為,於偽反。)

 

癸丑,葬我小君文薑。

 

小君,非君也。

 

(不治其民。)

 

其曰君,何也?

 

以其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

 

陳人殺其公子禦寇。

 

(禦寇,宣公之子。

 

○禦,魚呂反,又作禦。)

 

言公子而不言大夫,公子未命為大夫也。

 

其曰公子,何也?

 

公子之重視大夫,(視此。)

 

命以執公子。

 

(大夫既命,得執公子之禮。

 

一本大夫命以視公子。)

 

夏,五月。

 

(以五月首時,寧所未詳。)

 

疏「夏,五月」。

 

○釋曰:何休云:「譏莊公娶仇女,不可以事先祖,猶五月不宜以首時。」

 

杜預云:「莊公獨稱『夏,五月』者,疑謬誤也。」

 

範以二者皆無憑,故云「寧所未詳」也。

 

秋,七月,丙申,及齊高傒盟於防。

 

不言公,高傒伉也。

 

(書日,則公盟也。

 

高傒驕伉,與公敵體,恥之,故不書公。

 

○傒音奚,伉苦浪反。)

 

疏注 「書日」至「書公」。

 

○釋曰:微者盟,例不日,「及宋人盟於宿」是也。

 

此既書日,明公在可知。

 

知非卿者,若卿則與高傒敵,何以直言及,故知非卿也。

 

「公及莒人盟於包來」,言公者,彼稱人,是舉國之辭,故可以言公。

 

此若云「公及高傒」,則高傒得敵公,故不言公也。

 

「公會楚公子嬰齊」,不沒公者,彼以前驕伉,後服罪,故不去公,以見別意也。

 

冬,公如齊納幣。

 

納幣,大夫之事也。

 

禮有納采,(采擇女之德性也。

 

其禮用雁為贄者,取順陰陽往來。

 

○贄音至。)

 

有問名,(問女名而卜之,知吉凶也,其禮如納采。)

 

有納徵,(徵,成也,納幣以成婚。)

 

疏傳「有納徵」。

 

○釋曰「此傳釋諸侯不云「納幣」,而云「納徵」者,以《士婚禮》有「納徵」之文,欲明用幣雖異而禮同也。

 

有告期。

 

(告迎期。

 

○迎,魚敬反。)

 

四者備,疏傳「四者備」。

 

○釋曰:《士婚禮》,「下達」之後,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

 

此傳不云納吉者,直舉四者,足以譏公,故略納吉不言之。

 

或以為諸侯與士禮異者,非也。

 

而後娶,禮也。

 

公之親納幣,非禮也,疏傳「納幣,非禮也」。

 

○釋曰:納幣非禮,是譏喪娶。

 

而注云「傳無譏文」者,傳上云「公之親納幣,非禮」,不云喪娶之事,故云「無譏文」也。

 

然宣元年貶夫人去氏,此則全無譏者,彼以「夫人不能以禮自固,故與有貶」,仍未是貶公之事,故彼注云「不譏喪娶者,不待貶絕而罪惡自見」是也。

 

故譏之。

 

(公母喪,未再期而圖婚,傳無譏文,但譏親納幣者,喪婚不待貶絕而罪惡見。

 

○見,賢遍反。)

 

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齊。

 

疏「公至自齊」。

 

○釋曰:二十七年傳云「桓會不致」,此與下文「觀社」皆書「公至自齊」者,《公羊傳》云,桓會不致,此「何以致?

 

危之也」。

 

徐邈亦云:「不以禮行,故致以見危。」

 

範此雖無注,下云:「公怠棄國政,比行犯禮,憂危甚矣。」

 

則亦以二者為憂危致之也。

 

若然,定八年傳稱「致月,危致也」,下傳云「致月,有懼焉爾」,此若致以見危,所以不月者,以二者皆非禮而行,不假書月,危懼可知,傳以危而不月,嫌與例乘,故發傳詳之。

 

或以為二者皆非禮之行,與好會異,故致之,非是見危,理亦通也。

 

祭叔來聘。

 

(祭叔,天子寰內諸侯。

 

叔,名。

 

○祭,側界反。

 

寰音縣,又音環。)

 

疏「祭叔來聘」。

 

○釋曰:範云:「祭叔,天子寰內諸侯。

 

叔,名。」

 

則範意將此祭叔與隱元年祭伯同是畿內諸侯。

 

而此云「來聘」,彼傳責其不稱朝者,祭伯者,祭國伯爵也,寰內諸侯,時不為王之卿大夫,欲外交鄰好,而來通魯,以其無王命,故不得言聘;

 

不仕王朝,故得責其不稱朝也。

 

今祭叔見是天子大夫,而恣意任情,欲外接諸侯,雖請王命,非王本心,故不稱使,見其擅命。

 

言聘,表其請王,猶《左氏》公子翬強請,故得書經而去其族也。

 

案隱元年注云,祭伯「畿內大夫有采地」者,既有采地,則似祭伯亦仕王朝者,以祭伯本為入仕王朝,故畿內授地。

 

今雖不仕,亦得以大夫言之。

 

或以為祭叔亦無王命,以是天子大夫假王命而來,魯受其聘,故得書聘;

 

以本非王命,故不稱使也;

 

祭伯雖是天子卿大夫,欲同諸侯之例而來朝魯,以不奉王命,故不得稱聘;

 

寰內諸侯,不合外交,故亦不得云朝,是亦得通一家也。

 

徐邈云「祭叔為祭公使」,則徐意以祭叔為祭之夫夫也。

 

範以叔為名,似同徐說。

 

但舊解不然,故今亦同之。

 

其不言使,何也?

 

天子之內臣也。

 

不正其外交,故不與使也。

 

(何休曰:「南季、宰渠伯糾、家父、宰周公來聘,皆稱使,獨於此奪之,何也?」

 

鄭君釋之曰:「諸稱使者,是奉王命,其人無自來之意。

 

今祭叔不一心於王,而欲外交,不得王命來,故去使以見之。」

 

○去,起呂反。

 

見,賢遍反。)

 

夏,公如齊觀社。

 

常事曰視,(視朔是也。)

 

非常曰觀。

 

疏傳「非常曰觀」。

 

○釋曰:複發傳者,嫌觀魚、觀社異,故發之也。

 

《春秋》之例,常事不書,視朔既書,而範云常事,謂視朔者,視朔之禮,實是常事,但公廢之,即為非常,故書之。

 

觀,無事之辭也。

 

(言無朝會之事。

 

○朝,直遙反。

 

下同。)

 

以是為屍女也。

 

(屍,主也。

 

主為女往爾,以觀社為辭。

 

○主為,於偽反。)

 

無事不出竟。

 

公至自齊。

 

公如,(陳公行例。)

 

往時,正也。

 

(正謂無危懼也,皆放此。)

 

致月,故也。

 

如,往月、致月,有懼焉爾。

 

荊人來聘。

 

善累而後進之。

 

其曰人,何也?

 

舉道不待再。

 

(明聘問之禮,朝宗之道,非夷狄之所能,故一舉而進之。)

 

疏傳「善累」云云。

 

○釋曰:不言楚人而云「荊人」者,傳稱「州不若國」,楚既新進,若稱國係人,嫌其大褒,故直舉州稱人言聘以進之。

 

公及齊侯遇於穀。

 

及者,內為誌焉爾。

 

疏傳「內為誌焉爾」。

 

○釋曰:重發傳者,公為淫如齊,嫌異於常,故重發之。

 

遇者,誌相得也。

 

蕭叔朝公。

 

疏「蕭叔朝公」。

 

○釋曰:書名者,附庸常例。

 

儀父稱字,傳言「貴之」。

 

此傳直云「微國」,不言貴之,則「叔」名也。

 

重發傳者,嫌名字異故也。

 

微國之君,未爵命者。

 

其不言來,於外也。

 

(言於穀朝公也。)

 

朝於廟,正也。

 

於外,非正也。

 

○秋,丹桓宮楹。

 

(楹,柱)禮:天子、諸侯黝堊,(黝堊,黑色。

 

○黝,於糾反,又於柳反。

 

注同。

 

堊,烏路反,又烏各反。

 

範云:「黝堊,黑色。」

 

案,黝,黑也;

 

堊,白土。)

 

疏注「黝堊,黑色」。

 

○釋曰:徐邈云:「黝,黑柱也。

 

堊,白壁也。」

 

謂白壁而黑柱。

 

今範同以黝堊為黑色者,以此傳為丹楹而發,何得有壁事而在其間?

 

故同為黑色也。

 

大夫倉,士黈。

 

(黈,黃色。

 

○黈,他苟反,黃色也。

 

麋氏云張鬥反。)

 

丹楹,非禮也。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射音亦,本或作亦。)

 

十有二月,甲寅,公會齊侯,盟於扈。

 

(桓盟不日,此盟日者,前「公如齊觀社」,傳曰:「觀,無事之辭。

 

以是為屍女也。」

 

公怠棄國政,比行犯禮,憂危甚矣。

 

霸主降心,親與之盟,實有弘濟之功,而魯得免於罪。

 

臣子所慶,莫重於此,時事所重,文亦宜詳,故特謹日以著之。

 

○扈音戶。)

 

疏注「桓盟」至「著之」。

 

○釋曰:《公羊傳》云:「桓盟不日,此何以日?

 

危之也。」

 

今範知喜得霸主與盟故詳而日之者,傳雖有桓盟不日信之文亦有不日數渝惡之事又葵?

 

以極美齊桓而書日故知此間書日,喜霸者與盟也。

 

此時齊桓威德既盛,與公結盟,實有弘濟之功,何得為有危事?

 

故範以臣子所慶,文亦宜詳也。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宮桷。

 

禮:天子之桷,斫之礱之,加密石焉。

 

(以細石磨之。

 

○刻音克。

 

桷音角,榱也;

 

方曰桷,圓曰椽。

 

斫,丁角反,削也。

 

礱之,力公反,磨也。)

 

諸侯之桷,斫之礱之。

 

大夫斫之,士斫本。

 

刻桷,非正也。

 

夫人,所以崇宗廟也,取非禮與非正,而加之於宗廟,以飾夫人,非正也。

 

(非禮謂娶仇女,非正謂刻桷丹楹也。

 

本非宗廟之宜,故曰加,言將親迎,欲為夫人飾,又非正也。

 

○迎,魚敬反,下皆同。)

 

疏注「又非正也」。

 

○釋曰:娶仇女、刻桷兩事俱非,故曰「又」也。

 

或以為「又」者,並謂崇飾夫人理亦通也。

 

所以不直言非禮,云「又非正」者,見莊有二種之惡,故「非禮」、「非正」,兩舉之也。

 

刻桓宮桷,丹桓宮楹,斥言桓宮,以惡莊也。

 

(不言新宮而謂之桓宮,以桓見殺於齊,而飾其宗廟,以榮仇國之女,惡莊不子。

 

○惡,烏路反,下同。)

 

疏注「不言新宮」。

 

○釋曰:新宮,桓公之宮。

 

以是禰宮,不忍斥之,故謂之新宮。

 

合惡莊公不子,故斥言桓宮,以見非正也。

 

葬曹莊公。

 

夏,公如齊逆女。

 

親迎,恆事也,不誌,疏傳「親迎」至「不誌」。

 

○釋曰:文四年傳云:「其不言公,何也?

 

非成禮於齊也。」

 

似不成禮於齊,即合誌,而此云常事不誌者,彼亦是非禮而書,就書之中更自別見。

 

言逆婦既書於經,所以不云公者,為成禮於齊,故變文與莊公異也。

 

此其誌,何也?

 

不正其親迎於齊也。

 

秋,公至自齊。

 

迎者,行見諸,舍見諸。

 

(諸,之也。

 

言瞻望夫人乘車。

 

○乘,繩證反。)

 

先至,非正也。

 

八月,丁丑,夫人薑氏入。

 

(哀薑。)

 

入者,內弗受也。

 

疏傳「入者,內弗受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夫人與他例異故也。

 

日入,惡入者也。

 

何用不受也?

 

以宗廟弗受也。

 

其以宗廟弗受,何也?

 

娶仇人子弟,以薦舍於前,其義不可受也。

 

(薦,進。

 

舍,置。

 

○惡入,烏路反,一音如字。)

 

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

 

(宗婦,同宗大夫之婦。

 

○覿用,徒曆反,見也。)

 

疏「覿用幣」。

 

○釋曰:舊解不言見而言覿,覿者私事,大夫公然行之,故言覿以明其私也。

 

見者,正也,故會於沙隨,云「不見公」傳曰:「可以見公而不見,譏在諸侯也。」

 

是覿與見別也。

 

今以為不然者,三傳之文,並不云覿、見事別,何得言私為覿,正為見乎?

 

恐別有案據,遂存之,以示疑耳。

 

覿,見也。

 

禮:大夫不見夫人,疏傳「大夫不見夫人」。

 

○釋曰:既云「不見夫人」,又說「男子之贄」者,更釋用幣非禮之意也。

 

言男子之贄,羔雁之等,婦人之贄,棗栗之類,欲見俱不得用幣。

 

不言及,不正其行婦道,故列數之也。

 

男子之贄,羔、雁、雉、腒。

 

(贄,所以至者也。

 

上大夫用羔,取其從群,帥而不黨也。

 

下大夫用雁,取其知時,飛翔有行列也。

 

士冬用雉,夏用腒,取其耿介,交有時,別有倫也。

 

腒,臘也。

 

雉必用死,為其不可生服也。

 

夏用腒,備腐臭也。

 

○數,色主反。

 

腒,其居反,臘也,乾雉也,士夏執之,備腐臭也。

 

《說文》云:「北方謂鳥臘曰腒。」

 

傳曰:「堯臘,舜始腒。」

 

別,彼列反。

 

為其,於偽反。

 

腐,符甫反。)

 

婦人之贄,棗、栗、鍛脩。

 

(棗取其早自矜莊,栗取其敬栗,鍛脩取斷斷自脩整。

 

○鍛,丁亂反,脯也,鍛而加薑桂曰脩。

 

脩飭,本或作敕,同恥力反;

 

一本作飾,申職反;

 

或作整,音征領反。)

 

用幣,非禮也。

 

用者,不宜用者也。

 

大夫,國體也,(國體謂為君股肱。

 

○股音古。

 

肱,古弘反。)

 

而行婦道,惡之故謹而日之也。

 

(惡,烏路反。)

 

大水。

 

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

 

疏「曹羈出奔陳」。

 

○釋曰:《公羊》以為曹羈是曹大夫,三諫不從而去之也。

 

杜預注《左傳》,以為羈是曹之世子,此處雖無傳,案下二十六年傳意則與《公羊》同也。

 

赤歸於曹。

 

郭公。

 

疏 「赤歸於曹,郭公」。

 

○釋曰:薄氏駁云:「赤若是諸侯,不能治國,舍而歸曹,應謂之奔,何以詭例言歸乎?」

 

徐乾又云:「不言郭公,疑是魯之微者,若是微者,則例所不書,何得以微者為譬?」

 

二事俱滯,而範從之者,凡諸侯出奔其國者,或為人所滅,或受製強臣,迫逐苟免,然後書出。

 

今郭公在國,不被迫逐,往曹事等如歸,故以易辭言之,不得云出奔也。

 

凡內大夫未得命者,例但書名。

 

若使赤直名而無所係,別文同俠等,故又云郭公也。

 

徐乾之說理通,故範引而從之。

 

赤蓋郭公也,何為名也?

 

禮:諸侯無外歸之義,外歸,非正也。

 

(徐乾曰:「郭公,郭國之君也,名赤。

 

蓋不能治其國,舍而歸於曹。

 

君為社稷之主,承宗廟之重,不能安之,而外歸他國,故但書名,以罪而懲之。

 

不直言赤,複云郭公者,恐不知赤者是誰?

 

將若魯之微者故也。

 

以郭公著上者,則是諸侯失國之例,是無以見微之義。」

 

○羈,居宜反。

 

郭公,《左氏》如字,《公羊》音虢。

 

舍音舍。

 

懲,直升反。

 

複,扶又反。

 

著,張慮反,又張略反。

 

見,賢遍反。)

 

二十有五年,春,陳侯使女叔來聘。

 

(女,氏。

 

叔,字。

 

○女音汝。)

 

其不名,何也?

 

(據成三年「晉侯使荀庚來聘」稱名。

 

○)天子之命大夫也。

 

疏傳「天子之命大夫也」。

 

○釋曰:言「命大夫」,即是單伯之等,故知叔是字。

 

祭仲傳無文釋,故知仲是名也。

 

夏,五月,癸丑,衛侯朔卒。

 

(惠公也,犯逆失德,故不書葬。)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言日言朔,食正朔也。

 

鼓,用牲於社。

 

鼓,禮也。

 

用牲,非禮也。

 

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

 

(麾,旌幡也。

 

五兵,矛、戟、鉞、楯、弓矢。

 

○麾,毀為反。

 

幡,芳元反。

 

矛,亡侯反。

 

鉞音越。

 

楯,時準反。

 

又音允。)

 

諸侯置三麾,陳三鼓、三兵。

 

大夫擊門。

 

士擊柝。

 

言充其陽也。

 

(凡有聲皆陽事,以壓陰氣。

 

柝,兩木相擊。

 

充,實也。

 

○柝,吐洛反。

 

壓,於甲反,又於涉反。)

 

疏「鼓用」至「陽也」。

 

○釋曰:案範三十年注云:「救日用牲。

 

既失之矣,非正陽之月,而又伐鼓,亦非禮。」

 

今伐鼓於建巳之月,故曰「禮也」。

 

用牲非常,故云「非禮也」。

 

五麾者,糜信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處也。」

 

五兵者,徐邈云:「矛在東,戟在南,鉞在西,楯在北,弓矢在中央。」

 

糜信與範數五兵與之同,是相傳說也。

 

五鼓者,糜信、徐邈並云:「東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黃鼓。」

 

案五兵,兵有五種,未審五鼓是一鼓有五色,為當五種之鼓也。

 

何者?

 

《周禮》有六鼓,雷鼓、靈鼓、路鼓、鼖鼓、鼛鼓、晉鼓之等。

 

若以為五種之鼓,則不知六鼓之內,竟去何鼓。

 

若以為一種之鼓,則不知六鼓之內,竟取何鼓。

 

又《周禮》云,「雷鼓鼓神祀」,則似救日之鼓用雷鼓,但此用之於社。

 

《周禮》又云,「靈鼓鼓社稷祭」,則又似救日食之鼓用靈鼓。

 

進退有疑,不敢是正,故直述之而已。

 

檢糜、徐兩家之說,則以五鼓者,非六鼓之類,別用方色鼓而已。

 

諸侯三者,則云降殺以兩去黑黃二色。

 

是非六鼓之類也。

 

下云「大夫擊門,士擊柝」,則此陳五鼓,亦擊之也。

 

但擊之時,陳列於社之塋域,因五兵五麾是陳,故亦以陳言之,非謂直陳而不擊也。

 

伯姬歸於杞。

 

其不言逆,何也?

 

逆之道微,疏傳逆之道微。

 

○釋曰:「重發傳者,紀伯姬釋不稱使之微,此解不言逆之微,故別發傳。

 

無足道焉爾。

 

秋,大水。

 

鼓,用牲於社於門。

 

(門,國門也。)

 

高下有水災曰大水。

 

既戒鼓而駭眾,用牲可以已矣。

 

救日以鼓兵,救水以鼓眾。

 

疏傳 「高下」云云。

 

○釋曰:重發之者,此有用牲之失,嫌異常水,故更發之。

 

「既戒鼓駭眾」者,謂既警戒擊鼓,而駭動眾人,則用牲可以已矣。

 

知不合用牲者,用者不宜用,故知不合也。

 

又云「救日以鼓兵」者,謂伐鼓以責陰,陳兵示禦侮。

 

救水以鼓眾」者,謂擊鼓聚眾也。

 

皆所以發陽也。

 

冬,公子友如陳。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殺其大夫。

 

言大夫而不稱名姓,無命大夫也。

 

無命大夫而曰大夫,賢也。

 

為曹羈崇也。

 

(徐邈曰:「於時微國衰陵,不能及禮。

 

其大夫降班失位,下同於士,故略稱人,而傳謂之『無命大夫』也。

 

莒慶、莒挐、邾庶其、邾快,皆特以事書,非實能貴,故略名而已。

 

楚雖荊蠻,漸自通於諸夏,故莊二十三年書『荊人來聘』,文九年又褒而書名。

 

國轉強大,書之益詳。

 

然當僖公、文公之世,楚猶未能自同於列國,故得臣及椒並略名。

 

惟屈完來會諸侯,以殊禮成之。

 

楚莊王之興,為江漢盟主,與諸夏之君權行抗禮,其勢強於當年,而事交於內外,故《春秋》書之,遂從中國之例。

 

夫政俗隆替,存乎其人。

 

三後之姓,日失其序,而諸國乘間,與之代興,因詳略之文,則可以見時事之實矣。

 

秦爵,伯也。

 

上據西周,班列中夏,故得稱師,有大夫。

 

其大夫當名氏,而文十二年秦術略名,蓋於時晉主魯盟,而秦方敵晉,則魯之於秦,情好疏矣。

 

禮以飾情,情疏則禮略,《春秋》所以略文乎。

 

又吳劄不書氏,以成尊於上也。

 

宋之盟,叔孫豹不書氏,以著其能恭。

 

此皆因事而為義。」

 

○為曹,於偽反。

 

挐,女居反,又女加反。

 

快,苦反。

 

諸夏,戶雅反,下同。

 

屈,君勿反。

 

情好,呼報反。)

 

疏傳「為曹羈崇也」。

 

○釋曰:薄氏駁曰:「曹羈出奔,經無歸處,曹自殺大夫,何以知是羈也?」

 

又云:「術之名,為晉貶秦,然楚亦敵晉,何以不略而貶之?

 

文此注雖多,未足通崇之義,徒引證據,何益於此哉!

 

範答之曰:「羈,曹之賢大夫也。

 

曹伯不用其言,乃使出奔他國,終於受戮,故君子湣之。

 

書殺其大夫,即是崇賢抑不肖之義也。

 

案大夫出奔,或書出,不書入,秦後子是也;

 

或書入,不書出,蔡季是也。

 

史有闕漏, ○非是一般,何得以無歸之文,則怪其非羈也?

 

秦以交疏之故而略其臣,楚與諸夏會同,所以不略也。」

 

是範氏論崇曹羈之事也。

 

曹羈三諫不從者,是《公羊》之說也。

 

○注「徐邈」至「為義」。

 

○釋曰:「莒慶、莒挐、邾庶其,邾快皆特以事書」者,謂莒慶來逆女,莒挐為魯所獲,庶其、邾快來奔於魯,故書以著罪,是皆以事書之,非能貴也。

 

秦稱師者,僖二十八年城濮之戰是也。

 

亦既稱師,明當有大夫,而秦術無氏,故知《春秋》所略也。

 

又云「吳劄不書氏,以成尊於上」者,襄二十九年傳文,謂進吳稱子許夷狄者,不壹而足,不可複進其臣,不書季劄之氏,所以成尊於上也。

 

「叔孫豹不書氏,以著其恭」者,襄二十七年傳文。

 

彼傳以溴梁之會,諸侯在而不曰諸侯大夫,大夫不臣也。

 

意趙武恥之。

 

豹云者,恭也。

 

是其恭,故不書氏以見意也。

 

秋,公會宋人、齊人伐徐。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七年,春,公會杞伯姬於洮。

 

(伯姬,莊公女。

 

洮,魯地。

 

○洮,他刀反,本或作桃。)

 

夏,六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同盟於幽。

 

同者,有同也,同尊周也。

 

疏傳「同者」云云。

 

○釋曰:同尊周也。

 

複發傳者,前同盟於幽,諸侯尚有疑者,今外內同心,推桓為伯,得專征伐之任,成九合之功,故傳詳其事也。

 

於是而後授之諸侯也。

 

其授之諸侯,何也?

 

齊侯得眾也。

 

桓會不致,安之也。

 

桓盟不日,信之也。

 

信其信,仁其仁。

 

疏傳「信其信,仁其仁」。

 

○釋曰:謂諸侯信齊桓之信,仁齊桓之仁。

 

下文「未嚐有歃血之盟」,是其信也。

 

「未嚐有大戰」,是其仁也。

 

衣裳之會十有一者,未嚐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十三年會北杏,十四年會鄄,十五年又會鄄,十六年會幽,二十七年又會幽,僖元年會檉,二年會貫,三年會陽穀,五年會首戴,七年會寧毋,九年會葵丘。

 

歃,○所洽反。

 

於朾,他貞反,又數丁反,本亦作檉。

 

寧如字,又音寧。

 

毋音反,又茂後反。

 

兵車之會四,未嚐有大戰也,愛民也。

 

僖八年會洮,十三年會鹹,十五年會牡丘,十六年會淮。

 

於末年乃言之,不道侵蔡伐楚者,方書其盛,不道兵車也。

 

此則以兵車會,而不用征伐。

 

○鹹音鹹。

 

牡,茂後反。)

 

疏傳 「衣裳」至「民也」。

 

○釋曰:「衣裳之會十有一者」,謂從北杏至葵丘也。

 

《論語》稱「九合諸侯」者,貫與陽穀二會,管仲不欲,故去之,自外唯九合也。

 

兵車之會四者,洮、鹹、牡丘、淮也。

 

不數侵蔡伐楚者,以二者征伐,非會故也。

 

鄭玄《釋廢疾》云:「自柯之明年,葵丘以前,去貫與陽穀,固已九合矣。」

 

則鄭意不數北杏,自外與範注同也。

 

不數北杏,所以得九合諸侯者,先師所說不同。

 

或云「去貫與陽穀」,與,猶數也,言數陽穀,故得為九也。

 

或云葵丘會盟異時,故分為二。

 

或取公子結與齊桓、宋公盟為九。

 

故先師劉炫難之云:「貫與陽穀,並非管仲之功,何得去貫而數陽穀也?

 

若以葵丘之盟,盟會異時而數為二,則首戴之會,亦可為二也。

 

離會不數,鄄盟去公子結,則唯有齊、宋二國之會,安得數之?」

 

二三之說,並無憑據,故劉氏數洮會為九。

 

以數洮會為九,兵車之會,又少其一,故劉以傳誤解之,當云兵車之會三。

 

案洮會下亦無云兵車之會,則傳文不應兩處皆誤,是亦可疑也。

 

秋,公子友如陳,葬原仲。

 

(原仲,陳大夫,原,氏。

 

仲,字。)

 

言葬不言卒,不葬者也。

 

(外大夫例不書卒。)

 

疏注「外大夫」云云。

 

○釋曰:葬亦不書,止云「例不書卒」者,以內大夫書卒,尚不書葬,況外大夫卒亦不書,明不合書葬,故云「外大夫例不書卒」,欲見必不得書葬之意也。

 

不葬而曰葬,「諱出奔也」。

 

(言季友辟內難而出,以葬原仲為辭。

 

○難,乃旦反。)

 

疏傳「諱出奔也」。

 

○釋曰:範知「辟內難而出」者,《公羊傳》以夫人哀薑淫於二叔,此上傳亦云子般卒,而公子慶父出奔,則慶父之釁,季子素知,季子出則殊其文,入則貴之,稱季子,明其無罪,故知辟難也。

 

冬,杞伯姬來。

 

(歸寧)。

 

莒慶來逆叔姬。

 

(慶,名也,莒大夫也。

 

叔姬,莊公女。

 

《禮•檀弓記》曰:「陳莊子死,赴於魯。

 

魯人慾勿哭,繆公召縣子而問焉。

 

縣子曰:『古之大夫,束脩之問不出竟,雖欲哭之,安得而哭之?

 

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國,雖欲勿哭,安得而勿哭?

 

』」則大夫越竟逆女,非禮也。

 

董仲舒曰:「大夫無束脩之餽,無諸侯之交,越竟逆女,紀罪之。」

 

○繆音穆。

 

縣音玄。

 

竟音境。

 

焉,於虔反。

 

餽,巨愧反。

 

越竟,本或作疆,居良反。)

 

諸侯之嫁子於大夫,主大夫以與之。

 

(君不敵臣。)

 

來者,接內也。

 

不正其接內,故不與夫婦之稱也。

 

(接內,謂與君為禮也。

 

夫婦之稱,當言逆女。

 

○稱,尺證反。)

 

杞伯來朝。

 

(杞稱伯,蓋時王所絀。

 

○朝,直遙反。

 

絀,本又作黜,敕律反。)

 

公會齊侯於城濮。

 

(城濮,衛地。

 

○濮音卜。)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齊人伐衛,衛人及齊人戰,衛人敗績。

 

於伐與戰,安戰也?

 

(問在何處戰。

 

○處,昌慮反。)

 

疏傳「於伐」云云。

 

○釋曰:「於伐與戰,安戰也」,謂於伐衛之時,國都相與交戰,問在何處戰也。

 

「戰衛」謂在衛國之都也。

 

知國都者,若在他所,則應云地。

 

今不書地,故知衛都耳。

 

猶桓十三年戰於龍門,為近不地,相似也。

 

戰衛,戰則是師也。

 

其曰人,何也?

 

微之也。

 

何為微之也?

 

今授之諸侯,而後有侵伐之事,故微之也。

 

其人衛,何也?

 

以其人齊,不可不人衛也。

 

(齊桓始受方伯之任,未能信著鄰國,致有侵伐之事,貶師稱人,以微之也。

 

人不可以敵於師,師不可以與人戰,故亦以衛師為人,衛非有罪。)

 

衛小齊大,其以衛及之,何也?

 

以其微之,可以言及也。

 

其稱人以敗,何也?

 

疏傳「其稱人以敗,何也」。

 

○釋曰:據桓十二年戰稱人,敗稱師,故發違例之問也。

 

不以師敗於人也。

 

(人輕而師重。)

 

夏,四月,丁未,邾子瑣卒。

 

(瑣,素禾反)秋,荊伐鄭。

 

荊者,楚也。

 

其曰荊,州舉之也。

 

疏「荊,州舉之也」。

 

○釋曰:前書荊人來聘,聘是善事,故進之。

 

今伐中國,不足可褒,故州舉之也。

 

公會齊人、宋人救鄭。

 

善救鄭也。

 

冬,築微。

 

(微,魯邑。

 

○微,《左氏》作麋。)

 

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

 

虞之,非正也。

 

(虞,典禽獸之官。

 

言規固而築之,又置官司以守之,是不與民共何利也。

 

築不誌,凡誌皆譏也,築例時。

 

○藪,素後反。)

 

疏傳「虞之,非正也」。

 

○釋曰:成十八年「築鹿囿」,此築邑並云「虞之,非正也」者,彼直築囿以虞之,此築邑置官司以虞之,囿邑既殊,俱是虞之非正,故再起傳例。

 

○注「虞典」至「例時」。

 

○釋曰:《周禮》澤虞掌田獵之事,《左傳》「皮冠以招虞人」,是虞人,典禽獸之官也。

 

知「築不誌,凡誌皆譏也」者,三十一年「築台於秦」,傳曰:「君子危之,故謹而誌之也。」

 

知誌則譏也。

 

此年與三十一年「春,築台於郎」,「秋,築台於秦」,皆不書月,是例時。

 

大無麥、禾。

 

大者,有顧之辭也。

 

疏傳「大者,有顧之辭也」。

 

○釋曰:經言「大無麥、禾」者,謂一災不書,待冬無禾,然後並錄無麥,故經稱大,而傳云「有顧之辭」也。

 

顧猶待也。

 

徐邈云:「至冬無禾,於是顧錄無麥。」

 

其意亦謂待無禾,然後顧錄無麥,故云大是也。

 

莊七年「秋,大水」,「無麥、苗」,此經不言大水者,彼傳云:「麥、苗,同時也。」

 

是麥與黍稷之苗,同時為水而死,故係大水言之。

 

此至冬始書「大無麥、禾」,則禾之死,未必由大水,故不係之。

 

徐邈云:「不言水旱者,麥禾自死,不由水旱是也。」

 

或以為言無禾,則大水可知,故省文。

 

若然,七年何以不省文?

 

而言大水,不言饑者,舊解以為下傳云不書如,為內諱,則此不古饑是諱也。

 

或當雖無麥、禾,得臧孫之告糴,不至饑也。

 

○於無禾及無麥也。

 

一災不書,於冬無禾,而後顧錄無麥,故言大,明不收甚。

 

臧孫辰告糴於齊。

 

(臧孫辰,魯大夫臧文仲。

 

○糴音狄。)

 

國無三年之畜,曰國非其國也。

 

一年不升,告糴諸侯。

 

告,請也。

 

糴,糴也。

 

不正,故舉臧孫辰以為私行也。

 

(為內諱,故不稱使,使若私行。

 

○畜,敕六反,下同。

 

為內,於偽反,下文「為內」同。)

 

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無六年之畜曰急,無三年之畜曰國非其國也。

 

諸侯無粟,諸侯相歸粟,正也。

 

臧孫辰告糴於齊,告然後與之,言內之無外交也。

 

古者稅什一。

 

(宣十五年注詳矣。

 

○稅,始銳反。

 

什一,十而稅一。)

 

疏注「宣十五年注詳矣」。

 

○釋曰:彼傳云「古者什一」,注云「一夫一婦佃田百畝,又受田十畝,以為公田,公田在內,私田在外,此一夫一婦為耕一百一十畝也。

 

八家共一井之田,餘二十畝者,以為廬舍」是也。

 

豐年補敗,(敗謂凶年。)

 

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

 

疏傳「上下皆足也」。

 

○釋曰:上謂君也,下謂民也。

 

雖累凶年,民弗病也。

 

一年不艾而百姓饑,疏傳「一年不艾」。

 

○釋曰:糜信云:「艾,穫也。」

 

君子非之。

 

不言如,為內諱也。

 

(艾,牛蓋反。)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廄。

 

疏傳「新延廄」。

 

○釋曰:不言作者,僖二十年「新作南門」,傳曰:「作,為也,有加其度也。」

 

彼謂「加其度」,更增大之,故云作。

 

此直改新,故不言作。

 

延廄者,法廄也。

 

(《周禮》「天子十二閑,馬六種。

 

邦國六閑,馬四種。」

 

每廄一閑。

 

言「法廄」者,六閑之舊製也。

 

○廄,九又反。

 

六種,之勇反。

 

下皆同。)

 

疏注 「《周禮》」至「舊製」。

 

○釋曰:自「每廄一閑」以上,《周禮•校人》有其事。

 

「馬六種」者,彼《校人》云「辨六馬之屬。

 

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是也。

 

鄭云:「上路駕種馬,戎路駕戎馬,金路駕齊馬,象路駕道馬,田路駕田馬,駑馬給官中之役。」

 

是天子六種之馬,分為左右廄,故十二閑也。

 

彼又云:「邦國六閑,馬四種。

 

家四閑,馬二種。」

 

鄭玄云,諸侯齊馬、道馬、田馬各一閑,駑馬則分為三。

 

大夫則田馬一閑,駑馬分為三。

 

是天子十二閑,馬六種。

 

邦國六閑,馬四種也。

 

其言新,有故也。

 

(言改故而新之。)

 

有故則何為書也?

 

古之君人者,必時視民之所勤。

 

民勤於力,則功築罕。

 

(罕,希。

 

○罕,呼旦反。)

 

民勤於財,則貢賦少。

 

民勤於食,則百事廢矣。

 

(凶荒殺禮。

 

○殺,所界反。)

 

冬築微,春新延廄,以其用民力為已悉矣。

 

(悉,盡。)

 

夏,鄭人侵許。

 

秋,有蜚。

 

(《穀梁說》曰:「蜚者南方臭惡之氣所生也,象君臣淫泆,有臭惡之行。」

 

○蜚,扶味反。

 

行,下孟反。)

 

一有一亡曰有。

 

(亡如字,又音無。)

 

冬,十有二月,紀叔姬卒。

 

(紀國雖滅,叔姬執節守義,故係之紀,賢而錄之。)

 

疏注「賢而錄之」。

 

○釋曰:內女嫁於大夫,則不書卒,為媵亦如之,今既書卒,故知賢也。

 

城諸及防。

 

(諸、防皆魯邑。

 

○可城也。

 

傳例曰:「凡城之誌,皆譏。」

 

今云可者,謂冬可用城,不妨農役耳,不謂作城無譏。)

 

疏傳「可城也」。

 

○釋曰《左氏》之例,城有時與不時,隱七年傳云:「凡城之誌,皆譏也。」

 

此云「可城也」者,傳以得土功之節者則譏之淺,失土功之時者責之深,故傳云「可城也」,不謂此城無譏也。

 

以大及小也。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師次於成。

 

次,止也,有畏也。

 

欲救鄣而不能也。

 

不言公,恥不能救鄣也。

 

(畏齊。

 

○鄣音章。)

 

秋,七月,齊人降鄣。

 

降猶下也。

 

鄣,紀之遺邑也。

 

(降,戶江反。

 

下,遐嫁反。)

 

八月,癸亥,葬紀叔姬。

 

不日卒而日葬,閔紀之亡也。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於社。

 

(救日用牲,既失之矣,非正陽之月,而又伐鼓,亦非禮。)

 

冬,公及齊侯遇於魯濟。

 

(濟,水名。

 

○濟,子禮反。)

 

及者,內為誌焉爾。

 

遇者,誌相得也。

 

疏傳「及者」至「得也」。

 

○釋曰:重發傳者,齊為伯者,嫌與諸侯異也。

 

齊人伐山戎。

 

齊人者,齊侯也。

 

其曰人,何也?

 

愛齊侯乎山戎也。

 

(不以齊侯敵乎山戎,故稱人。)

 

其愛之何也?

 

桓內無因國,外無從諸侯,而越千裏之險,北伐山戎,危之也。

 

(內無因緣山戎左右之國為內間者,外無諸侯者,不煩役寮國。

 

○從,才用反。

 

內間,間廁之間。)

 

則非之乎?

 

善之也。

 

(遠伐山戎雖危,勤王職貢則善。)

 

何善乎爾?

 

燕,周之分子也。

 

(燕,周大保召康公之後,成王所封。

 

分子,謂周之別子孫也。

 

○燕音煙,注及後同。

 

分,扶問反,又如字;

 

本或作介,音界。

 

大音泰。

 

召,上照反。)

 

疏注「燕周」至「孫也」。

 

○釋曰:燕是召康公之後,成王所封者,《世家》文也。

 

分者,別也。

 

燕與周同姓,故知別子孫也。

 

貢職不至,山戎為之伐矣。

 

(言由山戎為害,伐擊燕,使之隔絕於周室。

 

○為之,如字。)

 

三十有一年,春,築台於郎。

 

夏,四月,薛伯卒。

 

築台於薛。

 

(薛,魯地。)

 

六月,齊侯來獻戎捷。

 

(獻,下奉上之辭也。

 

《春秋》尊魯,故曰獻。

 

○捷,在接反;

 

戎,菽也;

 

捷,獲也。)

 

齊侯來獻捷者,內齊侯也。

 

不言使,內與同,不言使也。

 

(泰曰:「齊桓內救中國,外攘夷狄,親倚之情,不以齊為異國,故不稱使,若同一國也。」

 

○攘,如羊反。

 

倚,於綺反。

 

下文及注同。)

 

獻戎捷,軍得曰捷,戎菽也。

 

(菽,豆。)

 

疏傳「齊侯」至「菽也」。

 

○釋曰:徐邈云:「齊還經魯界,故使人獻捷。

 

不入國都而言來獻,敬重霸主,親而內之也。」

 

糜信亦云:「言內齊侯者,解經稱來之意也。」

 

範雖不注,理亦合當然矣。

 

僖二十一年「楚人使宜申來獻捷」,彼亦稱來者,宜申止來鄉魯,接公行禮,故得稱來,與齊侯異也。

 

又云「不言使,內與同」者,謂內齊侯與同一國,故不稱使也。

 

「戎菽」也者,舊解謂順經意而惜齊侯,故傳依違其文,釋之為菽。

 

其實宋是中國,故捷不係國。

 

戎是夷狄,故係之戎也。

 

案《管子》云「出戎菽及冬蔥,布之天下」,則以戎為豆也。

 

故徐邈云:「今之胡豆也。」

 

舊解以為依違其文,恐失傳旨。

 

僖二十一年傳云:「其不曰宋捷,何也?

 

不與楚捷於宋也。」

 

範云:「據莊三十一年『齊侯來獻戎捷』。」

 

據彼傳及注意,則似不以戎為豆。

 

今疑不敢正,故兩載之。

 

此書月,彼不書月者,徐邈云:「霸主服遠之功重,故詳而月之也。」

 

一解齊侯此時克山戎,並得胡豆來,故傳云「戎菽」,謂克戎之菽,齊侯此時並得戎菽,於文亦僻也。

 

秋,築台於秦。

 

(秦,魯地。)

 

不正罷民三時,虞山林藪澤之利。

 

且財盡則怨,力盡則{封心}。

 

({封心},恚恨也。

 

○罷音皮,下同。

 

{封心},直類反,怨也。)

 

君子危之,故謹而誌之也。

 

或曰,倚諸桓也。

 

桓外無諸侯之變,內無國事,越千裏之險,北伐山戎,為燕闢地。

 

(辟,開。

 

○為,於偽反。

 

辟,婢亦反。)

 

魯外無諸侯之變,內無國事,一年罷民三時,虞山林藪澤之利,惡內也。

 

(譏公依倚齊桓,而與桓行異。

 

○惡,烏路反。

 

行,下孟反。)

 

冬,不雨。

 

疏「冬,不雨」。

 

○釋曰:徐邈云:「僖十一年傳曰:『雩不得雨日旱』。

 

然則此云不雨者,或當不雩也。」

 

範意亦未必然,或當不言旱,不為災也。

 

三十有二年,春,城小穀。

 

(小穀,魯邑。)

 

夏,宋公、齊侯遇於梁丘。

 

遇者,誌相得也。

 

疏傳「遇者,誌相得也」。

 

○釋曰:重立傳者,外與伯者遇,嫌異,故發之。

 

梁丘在曹、邾之間,去齊八百裏。

 

非不能從諸侯而往也,辭所遇,遇所不遇,大齊桓也。

 

(辭所遇,謂八百裏間,諸侯必有原從者而不之遇。

 

所不遇,謂遠遇宋公也。

 

○能從,才用反,或如字,注同。)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牙,慶父同母弟。

 

何休曰:「傳例:『大夫不日卒,惡也。

 

』牙與慶父共淫哀薑,謀殺子般,而日卒,何也?」

 

鄭君釋之曰:「牙,莊公母弟,不言弟,其惡已見,不待去日矣。」

 

寧案,傳例:「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

 

蓋以禮,諸侯絕,而臣諸父昆弟,稱昆弟,則是申其私親也。

 

宣十七年『公弟叔卒』,傳曰:「其曰公弟叔,賢之也。」

 

然則不稱弟,自其常例耳。

 

鄭君之說,其所未詳。

 

○見,賢遍反。

 

去,起呂反。

 

音期。

 

,許乙反。)

 

疏注「寧所未詳」。

 

○釋曰:範既引鄭君之說,又云未詳者,範以僖十六年傳稱:「公弟叔仲,賢也。

 

大夫不言公子、公孫,疏之也。」

 

若牙實有罪,則應去公子以見疏;

 

今書公子,故云未詳也。

 

或申鄭君義云,牙不去公子,為親者諱。

 

然則鄭意若以為諱,何得云「其惡已見」?

 

是鄭權答何休之難,不顧上下之理,故範云未詳也。

 

「公子季友卒」不稱弟者,季子雖賢,兄已卒故也。

 

八月,癸亥,公薨於路寢。

 

(公薨皆書其所,謹凶變。)

 

○路寢,正寢也。

 

寢疾居正寢,正也。

 

男子不絕於婦人之手,以齊終也。

 

(齊,絜。

 

○齊,側皆反,本亦作齋。)

 

疏傳「以齊終也」。

 

○釋曰:齊者齋絜之名,故記稱齋之為言齊也。

 

是齊、齋意同,故範訓為絜。

 

或古者齊、齋同字,此傳齊即讀為齋,理亦通也。

 

冬,十月,乙未,子般卒。

 

(在喪,故稱子。

 

般,其名也。

 

莊公大子,不書弒,諱也。

 

○般音班。

 

大音泰。)

 

疏「子般卒」。

 

○釋曰:《公羊傳》云:「其稱子般卒何也?

 

君存稱世子,君薨稱子某,既葬稱子,逾年稱公。」

 

範意亦與之同。

 

但逾年雖在國稱公,若未葬,亦不得稱侯以接鄰國,故桓十三年注云「今衛宣未葬,而嗣子稱侯以出,其失禮明矣」,是其事也。

 

子般不書葬者,未逾年之君,例不書葬,故子野不書葬也。

 

子卒日,正也。

 

(襄三十一年「秋,九月,癸巳,子野卒」是也。)

 

不日,故也。

 

(文十八年「冬,十月,子赤卒」是也。)

 

有所見則日。

 

(閔公不書即位,是見繼弒者也。

 

故慶父弒子般,子般可以日卒,不待不日而顯。

 

○見則,賢遍反。)

 

公子慶父如齊。

 

疏「公子慶父如齊」。

 

○釋曰:牙與慶父同謀殺般,所以牙被殺,慶父得出奔者,《左氏》、《公羊》皆以為牙欲廢般立慶父,故季子鴆殺之。

 

《穀梁》不見季子歸魯之文,亦無鴆牙之事,則叔牙被殺以不,不可知也。

 

此奔也。

 

其曰如,何也?

 

(據閔二年慶父奔莒,不言如。)

 

諱莫如深,深則隱。

 

(深謂君弒賊奔。

 

隱,痛之至也。

 

故子般日卒,慶父如齊。)

 

疏傳 「諱莫如深」。

 

○釋曰:「諱莫如深」,謂為國隱諱,莫如事之最深。

 

深者則隱,深謂君弒賊奔之深重,以其深重,則為之隱諱。

 

若經書子般日卒,慶父如齊是也。

 

「苟有所見,莫如深」者,謂經意誠有所見,莫如事之深者。

 

不書閔公即位,是事之深也。

 

「有所見」,謂子般之弒,慶父之奔也。

 

苟有所見,莫如深也。

 

(閔公不書即位,見子般之弒,慶公出奔。)

 

狄伐邢。

 

○閔公疏《魯世家》閔公名開,莊公之子,惠王十六年即位,《諡法》:「在國逢難曰閔。」

 

《世本》作啟方,辟漢景帝諱,故為開也。

 

元年,春,王正月。

 

繼弒君,不言即位,正也。

 

疏傳「繼弒」至「正也」。

 

○釋曰:複發傳者,以非父非君,嫌異,故發之。

 

僖公又發之者,兄之後弟義異,故重發之。

 

文公繼正之始,故發傳以明之。

 

成公不發傳者,蒙之可知,故不發也。

 

襄昭發傳者,昭公即位,承子野之卒,嫌其非正,故發傳以明之。

 

昭繼子野,傳言「繼正」,嫌襄公與之異,故亦發傳。

 

父子同有「繼正」之文,所以相發明也。

 

或以襄非嫡夫人之子,嫌非正,故發傳。

 

案襄四年「夫人姒氏薨」,彼注云:「成公夫人,襄公母也。」

 

明非為母賤而發傳也。

 

○親之非父也,(兄也。)

 

尊之非君也,(未逾年也。)

 

繼之如君父也者,受國焉爾。

 

齊人救邢。

 

善救邢也。

 

(善齊桓得伯之道。)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

 

莊公葬而後舉諡。

 

諡,所以成德也,疏傳「諡,所以成德」。

 

○釋曰:複發傳者,恆公被殺,莊公好終,僖公葬緩,嫌異禮,故各發傳以明之。

 

於卒事乎加之矣。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於洛姑。

 

(洛姑,齊地。

 

○洛姑,一本作路姑。)

 

盟納季子也。

 

季子來歸。

 

疏「季子來歸」。

 

○釋曰:傳云「貴之也」者,不稱公子者,公子是凡常之總號,季子忠賢,為國人所思,故稱子,所以表其賢也。

 

其曰季子,貴之也。

 

(大夫稱名氏,今曰子,是貴之也。

 

子,男子之美稱。

 

○美稱,尺證反。)

 

其曰來歸,喜之也。

 

(大夫出使歸不書,執然後致,不言歸。

 

國內之人不曰來,今言來者,明本欲遂去,同他國之人也。

 

言歸者,明實魯人也。

 

「喜之」者,季子賢大夫,以亂故出奔,國人思之,懼其遂去不反,今得其還,故皆喜曰:「季子來歸。」

 

○使,所吏反。)

 

疏注「大夫」至「來歸」。

 

○釋曰:此云「大夫出使歸不書」,而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書者,彼傳云「還者,事未畢也」,是還與歸意異也。

 

「執然後致,不言歸」者,意如與婼是也。

 

國內之人不言來,下文齊仲孫言來者,以其外之曰齊,故得言來也。

 

冬,齊仲孫來。

 

其曰齊仲孫,外之也。

 

(魯絕之,故係之於齊。

 

○齊仲孫,慶父也。

 

《左氏》以為齊大夫。)

 

其不目而曰仲孫,疏之也。

 

(「不目」謂不言公子慶父。)

 

其言齊,以累桓也。

 

(係仲孫於齊,言相容,赦有罪。

 

○累,劣偽反。)

 

疏傳「其言齊,以累桓也」。

 

○釋曰:傳解經言「齊仲孫」有二種意,故上文以外慶父釋之,此又以累桓言之。

 

慶父魯人而係之於齊,是外之也。

 

齊桓容赦有罪,故係慶父於齊,是惡之也。

 

二年,春,王正月,齊人遷陽。

 

夏,五月,乙酉,吉禘於莊公。

 

(三年喪畢,致新死者之主於廟,廟之遠主,當遷入大祖之廟,因是大祭,以審昭穆,謂之禘。

 

莊公喪製未闋,時別立廟,廟成而吉祭,又不於大廟,故詳書以示譏。

 

○禘,徒帝反。

 

大祖音泰,下「大廟」同。

 

昭,上饒反。

 

闋,苦穴反。)

 

疏注「三年」至「示譏」。

 

○釋曰:言「禘於莊公」,即是莊公立官。

 

而不稱宮者,莊公廟雖立訖,而公服未除,至此始二十二月,未滿三年,故不得稱宮也。

 

此喪服未終,舉吉以非之。

 

文二年,亦喪服未終,而「大事於大廟」,不言吉者,其譏已明,故不複云吉。

 

言「大事」者,秋祫而物成,其祀大,故傳云「大是事也,著祫、嚐」是也。

 

凡祭祀之禮,書者皆譏,故範《略例》云:「祭祀例有九,皆書月以示譏。」

 

九者,謂桓有二烝一嚐,總三也;

 

閔吉禘,四也;

 

僖禘大廟,五也;

 

文著祫、嚐,六也;

 

宣公有事,七也;

 

昭公禘武宮,八也;

 

定公從祀,九也。

 

知禘是三年喪畢之祭者,此莊公薨未二十二月,仍書吉以譏之,明三年喪畢,方得為也。

 

知必於大廟者。

 

《明堂位》曰「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是也。

 

其禘祀之月,王肅、杜預之徒皆以二十五月除喪,即得行禘祭。

 

鄭玄則以二十八月始服吉嚐,即祫於大廟,明年春始禘於群廟。

 

今範云三年喪畢,禘於大廟,必不得與鄭明年春禘於群廟同。

 

其除喪之月,或與鄭合。

 

故何休注《公羊》,亦以除喪在二十七月之後也。

 

方者,未至之辭,此實二十二月而云方者,莊公以三十二年八月薨,至此年五月始滿二十一月,未盡其月,為禘祭,故言方。

 

或可譏其大速,以甚言之,故云方也。

 

吉禘者,不吉者也。

 

喪事未畢而舉吉祭,故非之也。

 

(莊公薨,至此方二十二月,喪未畢。)

 

秋,八月,辛丑,公薨。

 

不地,故也。

 

其不書葬,不以討母葬子也。

 

(凡君弒,賊討則書葬,哀薑實被討而不書葬者,不以討母葬子。)

 

九月夫人薑氏孫於邾。

 

(哀薑與弒閔公,故出奔。

 

○孫音遜,本或作遜。

 

與音豫,)孫之為言猶孫也,疏傳「孫之為言猶孫」。

 

○釋曰:重發傳者,文薑殺夫,哀薑殺子,嫌異,故重發之。

 

諱奔也。

 

公子慶父出奔莒。

 

其曰出,絕之也。

 

慶父不複見矣。

 

(慶父弒子般,閔公不書弒,諱之。

 

○複,扶又反。

 

見,賢偏反。)

 

疏傳「其曰」至「見矣」。

 

○釋曰:宣十八年歸父奔齊,範注云:「竟外,故不言出。」

 

是竟內言出,理之常也。

 

而云「絕之也」者,慶父前奔不言出,書曰「如齊」,為之隱諱,是不絕其位之辭,今不諱言奔,明是絕其位也。

 

又云「慶父不複見」者,明弒二君罪重,不宜複見,故特顯之矣。

 

冬,齊高子來盟。

 

其曰來,喜之也。

 

其曰高子,貴之也。

 

盟立僖公也。

 

不言使,何也?

 

(據桓十四年「鄭伯使其弟禦來盟」言使。

 

○禦,魚呂反,下同。)

 

不以齊侯使高子也。

 

(齊侯不討慶父,使魯重罹其禍,今若高子自來,非齊侯所得使也,猶屈完不稱使也。

 

江熙曰:「魯頻弒君,僖公非正也。

 

桓公遣高傒立僖公以存魯,魯人德之,不名其使以貴之。

 

貴其使,則其主重矣。」

 

○重,直用反。

 

屈,君勿反。

 

傒音奚。

 

其使,所吏反,下同。)

 

疏傳「其曰」至「子也」。

 

○釋曰:來者,自外之常稱,而云「喜之」者,時魯二君見弒,諸侯無一助之者,而高子盟以存之,比之餘使,情實過倍,故傳序經之情,明與凡常之來有異也。

 

云「不以齊侯使高子也」者,二說不同者,前說以齊侯不討慶父,使魯重遭其禍,不以齊侯使高子,故作自來之文,所以歸美於高子。

 

若楚人使屈完如師,能量敵強弱,遂與齊盟,故不言使,所以歸功於屈完也。

 

江熙之意,以君臣一體,好惡同之,使貴則主尊,故去使文,以表高子之貴。

 

高子既貴,則桓公之重益彰,故不從前說也。

 

十有二月,狄入衛。

 

(僖公二年城楚丘以封衛,則衛為狄所滅明矣。

 

不言滅而言入者,《春秋》為賢者諱,齊桓公不能攘夷狄,救中國,故為之諱。

 

○為賢,於偽反,下同。

 

攘,如羊反。)

 

鄭棄其師。

 

惡其長也。

 

兼不反其眾,則是棄其師也。

 

(長謂高克也。

 

高克好利,不顧其君。

 

文公惡而遠之不能,使高克將兵禦狄於竟。

 

陳其師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眾將離散。

 

高克進之不以禮,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國亡師之本。

 

○惡其,烏路反,注同。

 

長,丁丈反。

 

兼,戶謙反,又如字。

 

好,呼報反。

 

遠,於萬反。

 

將,子匠反。

 

竟音境。

 

翱,五羔反。)

 

疏傳「惡其」至「師也」。

 

○釋曰:解經稱棄師之意,為惡高克不顧其君,又責鄭人不反其眾,故經書「鄭棄其師」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02:27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七


○僖公(起元年,盡五年)

僖公(名申,惠王十八年即位。)

 

疏《魯世家》僖公名申,莊公之子,閔公庶兄,以惠王十八年即位。

 

《諡法》:「小心畏忌曰僖。」

 

元年,春,王正月。

 

繼弒君不言即位,正也。

 

(弒音試,後皆同。)

 

齊師、宋師、曹師次於聶北,救邢。

 

(聶北,邢也。

 

○聶,女輒反。)

 

救不言次,(據莊六年「王人子突救衛」,不言次。)

 

疏傳「救不言次」。

 

○釋曰:「王人子突救衛」,上有伐文。

 

今無見伐文,而云救邢者,莊三十二年,狄伐邢,邢國遂滅,而齊救之,錄其本意,故經言救。

 

傳以次非救急之事,故云非救也。

 

知邢國滅者,《公羊傳》云:「不及事者何?

 

邢已亡矣。

 

孰亡之?

 

蓋狄滅之。」

 

又經書「城邢」,是國滅也。

 

滅而不書者,《公羊傳》云:「曷為不言狄滅之?

 

為桓公諱也。」

 

是為齊桓諱,故不言狄滅邢也。

 

然則滅衛諱而書入,邢全不書之者,二事不可全掩,故諱而書一也。

 

邢不書入,故有救次之文。

 

衛亡書入,故沒其救次耳。

 

言次非救也。

 

(次,止也。

 

救,赴急之意。

 

今方停止,故知非救也。)

 

非救而曰救,何也?

 

遂齊侯之意也。

 

(錄其本意。)

 

是齊侯與?

 

(怪其稱師。

 

○與音餘。)

 

齊侯也。

 

何用見其是齊侯也?

 

(據經書「齊師」。

 

○見,賢遍反,下「複見」及注同。)

 

曹無師。

 

曹師者,曹伯也。

 

(小國君將稱君,卿將稱人,不得稱師,言師則是曹伯也。

 

曹君不可在師下,故知是齊侯。

 

○君將,子匠反,下同。)

 

疏注「小國」至「稱師」。

 

○釋曰:桓十三年傳云「戰稱人,敗稱師,重眾」,是師者重辭。

 

《周禮》「小國一軍」,軍將雖命卿,小國之卿唯比大國之大夫,名氏不見,例當稱人,故不得言師也。

 

是知言師者,即國君也。

 

然師是重辭,所以楚滅蔡,亦得稱師。

 

齊侯不足乎揚,亦稱師者,凡師者大國則得稱之,不論貶有輕重。

 

《春秋》美惡不嫌同文,貶雖文同,輕重則自別。

 

其不言曹伯,何也?

 

以其不言齊侯,不可言曹伯也。

 

其不言齊侯,何也?

 

以其不足乎揚,不言齊侯也。

 

(救不及事,不足稱揚。

 

○以其不足乎揚,絕句,稱揚也。)

 

夏,六月,邢遷於夷儀。

 

(辟狄難。

 

夷儀,邢地。

 

○難,乃旦反。)

 

疏注「夷儀,邢地」。

 

○釋曰:以邢遷之,故知邢地。

 

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往者也。

 

其地,邢複見也。

 

(非若宋人遷宿,滅不複見。

 

○複,扶又反,下注並同。)

 

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是向之師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齊侯之功也。

 

(是向聶北之師,當言遂,今複列三國者,美齊桓存亡國。

 

○是鄉,許亮反,本又作向,注同。)

 

疏傳「向之師也」。

 

○釋曰:前言師者,貶齊侯也。

 

若向之師,便是彰桓之罪,而云美其功者,《春秋》文同義異者,上下甚眾。

 

故齊侯前稱師以見貶,書次以彰惰,今之城邢,國滅而複存,齊桓過而能改,君子善之,故重列三國,所以美其功也。

 

○「使之如改事然」。

 

○釋云:謂經不言遂,重列三國之師,若似更別來城,不因前事,故云「改事然」。

 

秋,七月,戊辰,夫人薑氏薨於夷。

 

(哀薑。)

 

夫人薨不地。

 

地,故也。

 

齊人以歸。

 

不言以喪歸,非以喪歸也。

 

加喪焉,諱以夫人歸也。

 

(泰曰:「齊人實以夫人歸,殺之於夷。

 

諱,故使若自行至夷,遇疾而薨,然後齊人以喪歸也。

 

歸在薨前,而今在下,是加喪之文也。

 

經不言以喪歸者,以本非以喪歸也。

 

傳例曰:『以者,不以者也。

 

』微旨見矣。」

 

○見,賢遍反。)

 

其以歸,薨之也。

 

(以歸然後殺之。)

 

疏 「不言」至「之也」。

 

○釋曰:「不言以喪歸」,謂承夫人薨於夷下,不云齊人以喪歸也。

 

「非以喪歸」,謂元本實不以喪歸,故不得言之也。

 

「加喪焉」者,謂齊人以夫人歸,然後殺之,今經書薨文在上,是加喪之文也。

 

謂諱齊人以我夫人殺之,故加喪文於上,似若夫人行至夷,遇疾而死,然後齊人以其喪歸也。

 

「其以歸,薨之」者,謂其實以歸之,然後始薨之。

 

實殺,傳言「薨之」者,傳以經文諱殺,故順經為文。

 

○注「傳例」至「見矣」。

 

○釋曰:桓十四年傳文,彼注云:「不以者,謂本非所得製,今得以之也。」

 

範引之者,證齊人不合以夫人見此微旨。

 

楚人伐鄭。

 

疏「楚人伐鄭」。

 

○釋曰:不以州言之者,以楚雖荊蠻,漸自通於諸夏,國轉強大,與中國抗衡,故不複州舉之。

 

或以為言楚,所以駁鄭,然則從此以後盡稱楚,豈皆是駮鄭乎?

 

其說非也。

 

何休云:「稱楚人者,為僖公諱與夷狄交婚,故進之,使若中國也。」

 

《穀梁》無交婚之事,其言不可通於此也。

 

杜預云:「荊始改號曰楚。」

 

案莊十四年傳云:「荊者何?

 

州舉之也。

 

州不如國。」

 

注云「言荊不如言楚」則亦與杜預異也。

 

八月,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於檉。

 

(檉,宋地。

 

○檉,敕貞反,一本作朾,音同。)

 

九月,公敗邾師於偃。

 

(偃,邾地。

 

○敗,必邁反,下皆同。

 

偃,於免反,一本作堰,同。)

 

疏「九月」至「於偃」。

 

○釋曰:公所以敗邾師者,此傳無說。

 

何休云:「公怨邾,以夫人與齊,故敗之。」

 

未知範意然不。

 

不日,疑戰也。

 

疑戰而曰敗,勝內也。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於麗,獲莒挐。

 

(麗,魯地。

 

傳例曰:「獲者,不與之辭。」

 

○麗,力池反。

 

挐,女居反,又女加反。)

 

莒無大夫,其曰莒挐,何也?

 

(據非大夫不書。)

 

以吾獲之,目之也。

 

內不言獲,(獲者不與之辭,主善以內,故不言獲。)

 

此其言獲,何也?

 

(據文十一年「叔孫得臣敗狄於鹹」,不言獲長狄。)

 

疏注「據文」至「長狄」。

 

○釋曰:此傳云「惡公子之紿」,彼傳諱重傷,故不言獲。

 

獲者不與之辭,內不言獲,乃是常例。

 

至於長狄則異於餘獲,宜書之以表功,而經文略之,由重傷故也。

 

此注據之,以為證者,取不書獲之成文,不言義旨全合也。

 

惡公子之紿。

 

(紿,欺紿也。

 

○惡,烏路反。

 

紿,徒乃反。)

 

紿者奈何?

 

公子友謂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說,士卒何罪?」

 

屏左右而相搏,公子友處下左右曰:「孟勞!」

 

孟勞者,魯之寶刀也。

 

公子友以殺之。

 

然則何以惡乎紿也?

 

(據得勝地。

 

○說音悅。

 

卒,子忽反。

 

搏音博,手搏也。

 

勞如字;

 

孟勞,寶刀名。)

 

曰,棄師之道也。

 

(江熙曰:「經書『敗莒師』,而傳云二人相搏,則師不戰,何以得敗?

 

理自不通也。

 

夫王赫斯怒,貴在爰整。

 

子所慎三,戰居其一。

 

季友令德之人,豈當舍三軍之整,佻身獨鬥,潛刃相害,以決勝負者哉?

 

雖千載之事難明,然風味之所期,古猶今也,此又事之不然,傳或失之。」

 

○赫,呼白反。

 

舍音舍。

 

佻,他堯反,又徒堯反。)

 

疏注「江熙」至「失之」。

 

○釋曰:《老子》云:「以政治國,以奇用兵。」

 

季子知莒挐之可擒,棄文王之整旅,佻身獨鬥,潛刀相爭,據禮雖乖,於權未爽,縱使理違,猶須申傳,況傳文不知,江生何以為非乎?

 

又且季子無輕鬥之事,經不應書獲,傳不須云「棄師之道」。

 

既經傳文符,而江熙妄難,範引其說,意亦同之,乃是範失,非傳失之。

 

又經書獲,所以惡季子之紿。

 

今江熙云,季子令德也,則是非獨不信傳,亦是不信經。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

 

其不言薑,以其殺二子,貶之也。

 

(二子,子般、閔公。)

 

或曰,為齊桓諱殺同姓也。

 

(為,於偽反。)

 

疏「為齊」至「姓也」。

 

○釋曰:討夫人於齊桓非是姑姊,即是妹侄,而直云同姓者,以夫人失母之道,殺子外奔,齊桓討之,信得其罪,既疏而遠之,託言同姓。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

 

楚丘者何?

 

衛邑也。

 

國而曰城,此邑也,其曰城,何也?

 

(據元年「齊師、宋師、曹師城邢」,邢,國也。)

 

封衛也。

 

(閔二年「狄入衛」,遂滅。)

 

則其不言城衛,何也?

 

衛未遷也。

 

其不言衛之遷焉,何也?

 

(據元年「邢遷於夷儀」,言遷也。)

 

不與齊侯專封也。

 

其言城之者,專辭也。

 

故非天子不得專封諸侯,諸侯不得專封諸侯,雖通其仁,以義而不與也。

 

(存衛是桓之仁,故通令城楚丘。

 

義不可以專封,故不言遷衛。

 

○令,力呈反。)

 

故曰,仁不勝道。

 

(仁謂存亡國,道謂上下之禮。)

 

疏「楚丘」至「勝道」。

 

○釋曰:楚丘何嫌非衛而傳言者,以無遷衛之文,故發之也。

 

傳知是衛者,以《詩》云「作於楚宮」,故知之也。

 

此云不言遷,不與齊侯專封,而元年城邢,美齊侯之功者,彼邢遷之後始城,則城者修舊之辭,非始立之稱,故可以美於齊桓。

 

今衛國已滅,始城楚丘而國未遷,經言先城,後言遷,則是齊桓城而遷之,故不與專封也。

 

然城鄭虎牢是邑,知楚丘非邑者,《詩》稱「楚宮」,明知非邑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薑。

 

虞師、晉師滅夏陽。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

 

虞無師,其曰師,何也?

 

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

 

(人不得居師上,貴賤之序。

 

○夏陽,戶雅反,《左氏》作「下陽」。

 

先,蘇薦反,下文及注同。)

 

疏傳「非國而曰滅」。

 

○釋曰:此云「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昭十三年「吳滅州來」亦言滅者,虞虢之滅,由於夏陽之亡;

 

州來,楚之大都,而吳滅之,令楚國稍弱,入郢之兆,由滅州來所致,故並書滅。

 

○傳「虞無師」。

 

○釋曰:小國無師,傳三發之者,並是小國,不合言師。

 

燕為敗而重眾,故得言師。

 

曹言師者,明其是君也。

 

虞言師者,表其先晉也。

 

以其言師不同,各舉備文耳。

 

其先晉,何也?

 

(據小不先大。)

 

為主乎滅夏陽也。

 

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

 

(其地險要,故二國以為塞邑。

 

○塞,蘇代反,注同。)

 

滅夏陽,而虞、虢舉矣。

 

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

 

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

 

(荀息,晉大夫。

 

屈邑產駿馬,垂棘出良璧。

 

○屈,其勿反,又君勿反,地名也。

 

乘,繩證反。

 

駿音俊。

 

借,子夜反,及下「不借」、「而借」皆同。)

 

疏傳「虞、虢舉矣」。

 

○釋曰:徐邈云:「舉猶拔也。

 

言晉滅夏陽,則虞、虢自此而拔也。」

 

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

 

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

 

(此謂璧馬之屬。)

 

疏傳 「晉國之寶」。

 

○釋曰:玉有美惡,出處不同。

 

周有藍田,楚有和氏,宋有結綠,晉有垂棘,各是國之貴物,故云國之寶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

 

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

 

公曰:「宮之奇存焉,(宮之奇,虞之賢大夫。

 

○廄,音救。

 

奇,其宜反。)

 

必不使受之也。」

 

荀息曰:「宮之奇之為人也,達心而懦,(懦,弱。

 

○懦,乃亂反,又乃臥反。)

 

又少長於君。

 

達心則其言略,(明達之人,言則舉綱領要,不言提其耳,則愚者不悟。

 

○少,詩召反,下同。

 

長,丁丈反。

 

提,徒兮反,本作題,音同。)

 

懦則不能強諫,少長於君,則君輕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

 

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於虞。」

 

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

 

宮之奇諫曰:「語曰:『唇亡則齒寒。

 

』其斯之謂與!」

 

(語,諺言也。

 

○強,其良反,又其丈反。

 

好,呼報反。

 

知音智,下同。

 

上,時掌反。

 

料,力彫反,又力吊反。

 

使,所吏反。

 

便,婢麵反。

 

與音餘。

 

諺音彥。)

 

疏傳「中知以下」。

 

○釋曰:《論語》云:「中人以上,可以語上。」

 

今虞君中知以下則近愚,故不能遠慮也。

 

挈其妻子以奔曹。

 

獻公亡虢,五年而後舉虞。

 

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

 

而馬齒加長矣。」

 

(猶是,言如故。

 

○挈,去結反。

 

操,七刀反。

 

加長,丁丈反。)

 

疏「五年而後舉虞」。

 

○釋曰:謂僖五年也。

 

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於貫。

 

(貫,宋地。

 

○貫,古亂反。)

 

貫之盟,不期而至者,江人、黃人也。

 

江人、黃人者,遠國之辭也。

 

中國稱齊、宋,遠國稱江、黃,以為諸侯皆來至也。

 

疏傳「以為諸侯皆來至也」。

 

○釋曰:《公羊傳》曰:「江人、黃人者何?

 

遠國之辭也。

 

遠國至矣,則中國曷為獨言齊、宋至爾?

 

大國言齊、宋,遠國言江、黃,則其餘為莫敢不至也。」

 

何休云:「晉、楚大於宋,不序晉、楚而言序宋者,時實晉、楚之君不至,但君子成人之美,故褒益以為遍至之辭,所以獎大霸功而勉盛德也。」

 

事或然矣。

 

魯雖複非大,《春秋》以魯為主,魯若與會,必書公。

 

但魯亦不至,故不書之。

 

或以為魯公亦在,舉大以包之,故不得以魯為主耳。

 

冬,十月,不雨。

 

不雨者,勤雨也。

 

(言不雨,是欲得雨之心勤也。

 

明君之恤民。

 

○勤如字,麋氏音覲,後年同。)

 

楚人侵鄭。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

 

不雨者,勤雨也。

 

夏,四月,不雨。

 

(一時不雨,則書首月。

 

不言旱,不為災。)

 

一時言不雨者,閔雨也。

 

(經一時輒言不雨,憂民之至。

 

閔,憂也。)

 

疏「一時」至「雨也」。

 

○釋曰:此傳云「一時言不雨」者,據文二年「自十二月不雨,至於秋七月」。

 

彼傳云:「曆時而言不雨,文不憂雨也。」

 

此僖公憂雨,故時時別書之。

 

閔雨者,有誌乎民者也。

 

徐人取舒。

 

六月,雨。

 

雨云者,喜雨也。

 

喜雨者,有誌乎民者也。

 

疏傳「雨云」至「民者也」。

 

○釋曰:《春秋》上下時雨不書,非常乃錄。

 

今輒書「六月,雨」者,欲明僖公待雨則心喜故也。

 

心喜,是於民情深,故特錄之。

 

秋,齊侯、宋公、江人、黃人會於陽穀。

 

(陽穀、齊地。)

 

陽穀之會,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委,委貌之冠也。

 

端,玄端之服。

 

搢,插也。

 

笏,以記事者也。

 

所謂衣裳之會。

 

○搢音進,又音箭。

 

笏音忽。

 

朝,直遙反。

 

插,楚洽反。)

 

諸侯皆諭乎桓公之誌。

 

疏「陽穀」至「之誌」。

 

○釋曰:相會多矣,獨此言「委端搢笏」,「皆諭乎桓公之誌」者,以此會最大,又以四教令於諸侯,其諸侯皆曉諭桓公之誌,不須盟誓,故傳詳其事也。

 

其四教者,《公羊傳》云「無鄣穀,無貯粟,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是也。

 

云「委端搢笏」者,謂會時服此服以朝諸侯也。

 

謂「委端」者,《郊特牲》云:「委貌,周道也。

 

章甫,殷道也。

 

毌追,夏後氏之道也。」

 

又《論語》云:「羔裘玄冠不以吊。」

 

鄭玄云:「玄冠,委貌,諸侯朝視之服。」

 

是委者,委貌之冠也。

 

《論語》又云:「端章甫,原為小相焉。」

 

鄭云:「端,玄端也。

 

衣玄端,冠章甫,諸侯日視朝之服。」

 

又《士冠禮》云:「主人玄冠朝服。」

 

在朝君臣同服,是玄端諸侯視朝之服。

 

王肅云:「端委者,玄端之衣,委貌之冠。」

 

故範亦同之。

 

謂之玄端者,其色玄,而製正幅無殺,故謂之玄端。

 

桓公會諸侯,因使諸侯朝已,故服朝服也。

 

笏者,《玉藻》云:「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

 

其長短則天子三尺,諸侯以下二尺有六寸也。

 

○注「所謂衣裳之會」。

 

○釋曰:傳稱衣裳之會十有一,今此注特言「所謂衣裳之會」者,以傳有其文,故注因顯之,不謂直此會是衣裳也。

 

冬,公子季友如齊蒞盟。

 

(傳例曰:「蒞,位也。

 

內之前定之盟謂之蒞,外之前定之盟謂之來。」

 

○蒞音利,又音類。)

 

疏注「傳例」至「之來」。

 

○釋曰:昭七年傳文。

 

蒞者,位也。

 

(盟誓之言素定,今但往其位而盟。)

 

其不日,前定也。

 

不言及者,以國與之也。

 

不言其人,亦以國與之也。

 

疏傳「不言」至「之也」。

 

○釋曰:舊解此傳是外內之通例,不據此一文而已。

 

「不言及者,以國與之也」,謂若外國之來盟,及魯人往盟,經直舉外來為文。

 

不言及者,欲見以國與之也。

 

故舉國為主,即宣七年「衛侯使孫良夫來盟」,此「公子季友如齊蒞盟」是也。

 

「不言其人,亦以國與之也」者,謂不言來盟之類。

 

經雖言及,而不書魯之主名者,亦是舉國與之,即成三年「丙午,及荀庚盟」是也。

 

不言外及者,經無故也。

 

麋信、徐邈並據當文解之,理亦通也。

 

但據成三年傳注,則不得以當文解之,故今從舊說耳。

 

楚人伐鄭。

 

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

 

(傳例曰:「侵時而此月,蓋為潰。」

 

○潰,戶內反。

 

蓋為,於偽反。

 

下「為退」同。)

 

疏注「傳例」至「為潰」。

 

○釋曰:侵無月例,例時,今桓公知所侵而經書月,故知為潰也。

 

文三年沈潰書月,是其例也。

 

莒潰書日者,惡大夫之叛,故謹而日之。

 

潰之為言上下不相得也。

 

(君臣不和,而自潰散。)

 

侵,淺事也。

 

侵蔡而蔡潰,以桓公為知所侵也。

 

(責得其罪,故裁侵而潰。)

 

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

 

疏傳「侵淺」至「正也」。

 

○釋曰:侵者拘人民,而謂之淺者,對伐為淺也。

 

又傳云「不分其民」,是拘之而不取,亦是淺之義。

 

此傳本意言桓公不深暴於蔡,才侵之而即潰,故因發淺例。

 

《左氏》:「無鍾鼓曰侵。」

 

此傳稱拘人民,或當掩其不備,亦未聲鍾鼓也。

 

《論語》稱「齊桓公正而不譎」,指謂伐楚。

 

此侵蔡亦言正者,伐楚是責正事大,故馬、鄭指之;

 

其實侵蔡不土其地,不分其民,亦是正事,故傳言正也。

 

遂伐楚,次於陘。

 

(楚強,齊欲綏之以德,故不速進而次於陘。

 

陘,楚地。

 

○陘音刑。)

 

遂,繼事也。

 

次,止也。

 

疏傳「次,止也」。

 

○釋曰:次有二種,有所畏之次,即「齊師、宋師次於郎」,傳曰「畏我」是也。

 

有非所畏之次,即此「次於陘」,傳曰「次,止也」是。

 

夏,許男新臣卒。

 

(十四年「冬,蔡侯卒」,傳曰:「諸侯時卒,惡之也。」

 

宣九年「辛酉,晉侯黑臀卒於扈」,傳曰:「其地,於外也。

 

其日,未逾竟也。」

 

然則新臣卒於楚,故不日耳,非惡也。

 

○惡,烏路反,下同。

 

臀,徒門反。)

 

疏注「十四年」至「惡也」。

 

○釋曰:宋公和卒,傳曰:「諸侯日卒,正也。」

 

則日卒由正,不由善惡。

 

蔡侯卒,傳曰:「時卒,惡也。」

 

則似不日卒由善惡,不由正者,凡諸侯雖則正卒,有惡者亦不得書日。

 

成十五年「夏,六月,宋公固卒」,僖二十四年「冬,晉侯夷吾卒」,十四年「冬,蔡侯卒」是也。

 

身既是庶,雖則無惡,亦不得書日,故傳云「日卒,正也」,明不日是不正。

 

昭十四年「八月,莒子去疾卒」,定十四年夏五月「吳子光卒」,襄十八年冬十月「曹伯負芻卒」是也。

 

日卒有二義,故傳兩明之。

 

是諸侯正而無惡,縱在外在內卒書日,不正無惡則書月。

 

但有大惡,不問正與不正皆時也。

 

「宋共公卒」書月者,彼為葬日,表其違例,故不得書時也。

 

雖例言之,則此許男新臣亦是不正也。

 

故範直以「非惡」解之,不云正與不正。

 

又昭二十三年「夏,六月,蔡侯東國卒於楚」,範云「不日,在外也」,則此新臣亦在外,故不書日。

 

襄二十六年「八月,壬午,許男甯卒於楚」,彼亦在外而書日,則甯是正可知也。

 

然則庶子逾竟未逾竟,並皆不日,嫡子在外在內,並皆書日,則新臣由不正而不書日。

 

注云「卒於楚,故不日」者,以新臣非直不正,又兼在外,傳例云「其日,未逾竟」,故順傳文書之。

 

其實由正與不正,不論在外在內也。

 

其襄公二十六年傳注云「在外已顯」者,彼甯實是正,經言「於楚」,則在外之文已顯,必不須去日,故亦順傳文言之。

 

必知由正不正,不由在外在內者,宣九年範注云:「諸侯正卒則日,不正則不日。

 

而云未逾竟者,恐後人謂操扈是國,故發傳日未逾竟是也。」

 

知新臣無罪者,以薨於朝會,乃有王事之功,明無罪。

 

或以為許男新臣亦正也,但為卒於楚,故不日。

 

「許男甯卒於楚」書日者,以「新臣卒」無 「於楚」之文,故去日,以見在外而卒也。

 

許男甯經有在外之文,故書日以明其正。

 

「晉侯黑臀卒於扈」,是正未逾竟,故亦書日,與許男異。

 

故範以為「其日,未逾竟」者,表其非國,不釋日與不日。

 

範氏之注,上下多違,縱使兩解,仍有僻謬,故並存之,以遺來哲。

 

諸侯死於國,不地。

 

死於外,地。

 

死於師,何為不地?

 

(據宣九年「晉侯黑臀卒於扈」,地。)

 

疏注「據宣」至「扈地」。

 

○釋曰:不據「曹伯負芻卒於師」者,師與地異。

 

上云「伐楚,次於陘」,則許男卒於陘可知。

 

卒當有地,而不地,故注以地決之。

 

曹伯圍齊未退,即在師而卒,故云「卒於師」,是師與地異,故不據曹伯也。

 

內桓師也。

 

(齊桓威德洽著,諸侯安之,雖卒於外,與其在國同。)

 

楚屈完來盟於師,盟於召陵。

 

(屈完來如陘師盟,齊桓以其服義,為退一舍,次於召陵,而與之盟。

 

召陵,楚地。

 

○召,上照反。)

 

疏注「退一舍」。

 

○釋曰:知「一舍」者,古者,師行每舍三十裏,上云「屈完來盟於師」下即云「盟於召陵」,知非大遠,故云「一舍」。

 

宣十五年《左傳》華元謂子反曰:「去我三十裏,唯命是聽。」

 

亦其證也。

 

楚無大夫,(無命卿也。)

 

疏「楚無大夫」。

 

○釋曰:無大夫,凡有三等之例。

 

曹無大夫者,本非微國,後削小耳。

 

莒則是東夷,本微國也。

 

楚則蠻夷大國,僭號稱王,其卿不命於天子,故不同中國之例也。

 

其曰屈完,何也?

 

以其來會桓,成之為大夫也。

 

(尊齊桓,不欲令與卑者盟。

 

○令,力呈反,下同。)

 

其不言使,權在屈完也。

 

(邵曰:「齊桓威陵江漢,楚人大懼,未能量敵,遣屈完如師。

 

完權事之宜,以義卻齊,遂得與盟,以安竟內。

 

功皆在完,故不言使。」

 

○與音預,又如字。)

 

則是正乎?

 

曰,非正也。

 

(臣無自專之道。)

 

以其來會諸侯,重之也。

 

(重其宗中國,歸有道。)

 

疏「以其」至「重之也」。

 

○釋曰:以其來會,重之也,謂完既不正,經無貶文者,重其會中國。

 

徐邈云:「經不言使屈完者,重其會諸侯也。

 

不言使,前已解訖。」

 

徐說非也。

 

來者何?

 

內桓師也。

 

(來者,內辭也。

 

內桓師,故言來。)

 

疏 「來者」至「師也」。

 

○釋曰:「來者何」也。

 

謂據陳袁僑如會,不言來也。

 

「內桓師也」,謂來者鄉內之辭,今內齊桓,為天下霸主,故亦言來也。

 

於師,前定也。

 

於召陵,得誌乎桓公也。

 

得誌者,不得誌也。

 

(屈完來盟,桓公退於召陵,是屈完得其本誌。

 

屈完得誌,則桓公不得誌。)

 

以桓公得誌為僅矣。

 

(桓為霸主,以會諸侯,楚子不來,屈完受盟,令問諸江,辭又不順,僅乃得誌。

 

言楚之難服。

 

○為僅,其靳反。)

 

屈完曰:「大國之以兵向楚,何也?」

 

桓公曰:「昭王南征不反,菁茅之貢不至,故周室不祭。」

 

(菁茅,香草,所以縮酒,楚之職貢。

 

○菁茅,子丁反,下亡交反;

 

菁茅,香草也。

 

《尚書傳》云:「菁以為菹,茅以縮酒。」

 

縮,所六反。)

 

疏注「菁茅,香草」。

 

○釋曰:《尚書•禹貢》云:「苟匭菁茅。」

 

孔安國云:「菁以為菹,茅以縮酒。」

 

今範云「菁茅,香草」,則以為一物,與孔異也。

 

屈完曰:「菁茅之貢不至,則諾。

 

昭王南征不反,我將問諸江。」

 

(問江邊之民,有見之者不。

 

此不服罪之言,故退於召陵而與之盟。

 

屈完所以得誌,桓公之不得誌爾。)

 

疏注「問江邊之民」。

 

○釋曰:《呂氏春秋》云:「周昭王親征荊蠻,反涉漢,梁敗,隕於漢中,辛餘靡振王北濟。」

 

高誘注引《左傳》云:「昭王不複,君其問諸水濱」,則昭王沒於漢,不得振王北濟也。

 

故舊說皆云,漢濱之人以膠膠船,船壞,昭王溺焉。

 

則昭王沒漢,此云問諸江邊者,江漢,水之相近者,楚人不服罪,不指王之死處,而云問諸江也。

 

齊人執陳袁濤塗。

 

(袁濤塗,陳大夫。

 

○濤,徒刀反。)

 

齊人者,齊侯也。

 

其人之,何也?

 

於是哆然外齊侯也,不正其逾國而執也。

 

(江熙曰:「逾國,謂逾陳而執陳大夫。

 

主人之不敬客,由客之不先敬主人。

 

哆然眾有不服之心,故《春秋》因而譏之,所謂以萬物為心也。

 

莊十七年『齊人執鄭詹』,傳與其執者,詹奔在齊,因執之。」

 

○哆,昌者反,又昌氏反。

 

詹,之廉反。)

 

疏「齊人」至「執也」。

 

○釋曰:《公羊》、《左氏》皆以為濤塗誤軍道,故齊侯執之。

 

此傳與注竟無誤軍道之言,則以濤塗不敬齊命,故執之也。

 

「於是哆然外齊侯」者,謂齊不以禮於陳,陳人有不服之意,哆然疏外齊侯。

 

哆然,寬大之意也。

 

○「不正其逾國而執也」。

 

○釋曰:謂陳之不敬,由齊之無禮,不能自責,反越國而執其臣,故不正其逾國而執也,貶以稱人。

 

不正,猶言不與也。

 

正則人與之,不正則人不與,故謂不與為不正也。

 

然「齊人執鄭詹」,亦稱人以執,傳言「與之」,此稱人以執,即云貶者,詹,鄭之佞人,往至齊國,稱人以執,則是眾人慾執之,今濤塗不在齊國,又無實罪,齊侯執之,而云「齊人」,故知是貶也。

 

桓十一年宋公執人權臣,令廢嫡立庶,亦貶云「宋人」,是其類也。

 

○注「以萬物為心也」。

 

○釋曰:《莊子》文。

 

秋,及江人、黃人伐陳。

 

不言其人及之者何?

 

內師也。

 

疏「不言」至「師也」。

 

○釋曰:何嫌非內而發傳者,以文承齊人執濤塗之下,即云「及江人、黃人伐陳」,恐非魯及,故云「內師也」。

 

八月,公至自伐楚。

 

有二事偶,則以後事致。

 

後事小,則以先事致。

 

其以伐楚致,大伐楚也。

 

(鄭君曰:「會為大事,伐為小事。

 

今齊桓伐楚而後盟於召陵,公當致會;

 

而致伐者,楚強莫能伐者,故以伐楚為大事。」)

 

疏注「鄭君」至「大事」。

 

○釋曰:知會大伐小者,伐雖國之大事,會盟有昇壇揖讓之儀,示威講禮之製,奉之以牲王,要之以神明,是其大事。

 

故定四年公會諸侯侵楚,五月盟於皋鼬,下云「公至自會」,是亦以會為大事也。

 

今以楚強莫能伐之者,故特以伐為大事也。

 

葬許穆公。

 

冬,十有二月,公孫茲帥師會齊人、宋人、衛人、鄭人、許人、曹人侵陳。

 

(莊十年春「二月,公侵宋」,傳曰:「侵時,此其月,何也?

 

惡之,故謹而月之。

 

「然則凡侵而月者,皆惡之。

 

○惡,烏路反,下同。)

 

疏注「凡侵」至「惡之」。

 

○釋曰:此侵陳為惡者,陳之不敬,由齊之不敬陳也。

 

齊桓宜自責,反執其臣,前事既非,今又致討,故書月以見惡也。

 

五年,春,晉侯殺其世子申生。

 

目晉侯,斥殺,惡晉侯也。

 

(斥,指斥。)

 

疏「目晉」至「侯也」。

 

○釋曰:傳言此者,於鄭段雖有目君之例,未辨目君之由,故於此明之。

 

宋公殺其世子痤,雖不發傳,從此可知。

 

其殺公子,不目君者,皆罪賤之也。

 

杞伯姬來朝其子。

 

婦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

 

諸侯相見曰朝,伯姬為誌乎朝其子也。

 

伯姬為誌乎朝其子,則是杞伯失夫之道矣。

 

(凱曰:「不能刑於寡妻。」

 

○朝,直遙反,下皆同。

 

為誌,於偽反,下同。)

 

諸侯相見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非正也。

 

故曰杞伯姬來朝其子,參譏也。

 

(參譏,謂伯姬、杞伯、魯侯也。

 

桓九年「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譏世子,此不譏者,明子隨母行,年尚幼弱,未可責以人子之道。

 

伯姬以莊二十五年夏嫁,至今十三年,則子幼可知。

 

○參,七南反,又音三。)

 

疏傳「參譏也」。

 

釋曰:並譏之者,伯姬託事而行,近於淫泆,失為婦之道;

 

杞伯不能防其閨門,令妻至魯,失為夫之宜;

 

魯待人之子,行待父之禮,失為主之度,故三事同譏之也。

 

夏,公孫茲如牟。

 

公及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會王世子於首戴。

 

(惠王之世子名鄭,後立為襄王。

 

首戴,衛地。

 

○首戴,《左氏》作「首止」。)

 

疏「公及」至「首戴」。

 

○釋曰:案《史記•年表》,此時齊侯,桓公也;

 

宋公,桓公也;

 

陳侯,宣公也。

 

衛侯,文公也;

 

鄭伯,文公也;

 

許男,僖公也;

 

曹伯,昭公也。

 

其王世子者,即惠王之世子,名鄭,後立為襄王是也。

 

及以會,尊之也。

 

(言及諸侯,然後會王世子,不敢令世子與諸侯齊列。

 

○令,力呈反。)

 

何尊焉?

 

王世子云者,唯王之貳也。

 

云可以重之存焉,尊之也。

 

何重焉?

 

天子世子,世天下也。

 

疏「天子」至「下也」。

 

○釋曰:《士冠禮》云:「天子之元子猶士也,天下無生而貴者也。」

 

此云「世天下也」者,彼見無生而貴者,又明有父在之故,今傳以其特世父位,故云「世天下也」。

 

秋,八月,諸侯盟於首戴。

 

(言諸侯者,前目而後凡,他皆放此。)

 

○無中事而複舉諸侯,何也?

 

尊王世子而不敢與盟也。

 

尊則其不敢與盟,何也?

 

盟者,不相信也,故謹信也,不敢以所不信而加之尊者。

 

桓,諸侯也,不能朝天子,是不臣也。

 

王世子,子也,塊然受諸侯之尊已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

 

桓不臣,王世子不子,則其所善焉何也?

 

是則變之正也。

 

(雖非禮之正,而合當時之宜。

 

○複,扶又反,下同。

 

塊,苦對反,又苦怪反。)

 

疏「無中」至「侯何也」。

 

○釋曰:「無中事」者,諸中間無他事也。

 

據平丘之會無中事,不重舉諸侯,此則重舉諸侯,故決之。

 

○「塊然」。

 

○釋曰:塊然者,徐邈云:「塊然,安然也。」

 

○「則其所善焉何也」。

 

○釋曰:謂經不譏桓而尊王世子是也。

 

天子微,諸侯不享覲,桓控大國,扶小國,統諸侯,不能以朝天子,亦不敢致天王。

 

尊王世子於首戴,乃所以尊天王之命也。

 

世子含王命會齊桓,亦所以尊天王之命也。

 

世子受之可乎?

 

是亦變之正也。

 

天子微,諸侯不享覲,世子受諸侯之尊已,而天王尊矣,世子受之可也。

 

○控大苦貢反背?

 

音佩)疏世子受之可乎?

 

○釋曰:謂問世子受諸侯之尊己,可乎?

 

以不也。

 

下又云「世子受之可也」,謂得受之也。

 

鄭伯逃歸不盟。

 

以其法諸侯,故逃之也。

 

(專已背眾,故書逃,傳例曰:「逃義曰逃。」

 

○背眾,音佩。)

 

疏注「逃義曰逃」。

 

○釋曰:莊十七年傳文。

 

楚人滅弦,弦子奔黃。

 

弦,國也。

 

其不日,微國也。

 

疏「弦,國也」。

 

○釋曰:何嫌非國,傳特言「弦,國也」。

 

發之者,將明微國不書日,故辨之也。

 

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冬,晉人執虞公。

 

(虞公貪璧馬之寶,棄兄弟之親,拒絕忠諫之口,不圖社稷之危,故晉命行於虞,使下執上,虞同於晉,是以謂之「晉人執虞公」。

 

江熙曰:「《春秋》有州公、郭公、虞公,凡三公,非爵也。

 

傳以為下執之辭,嚐試因此論之。

 

五等諸侯,民皆稱曰公,存有王爵之限,沒則申其臣民之稱。

 

州公舍其國,故先書州公。

 

郭公盜而歸曹,故先名而後稱郭公。

 

夏陽亡則虞為滅國,故宜稱虞公。

 

三人殊而一致,三公舛而同歸,生死齊稱,蓋《春秋》所賤。」

 

○之稱,尺證反,下「齊稱」同。

 

舍音舍,舛,昌兗反。)

 

疏注 「江熙」至「所賤」。

 

○釋曰:「存有王爵之限」者,謂五等諸侯,生存皆從本爵稱之也。

 

「沒則申其臣民之稱」者,謂五等臣子,尊其君父,舉諡稱公也。

 

「州公舍其國,故先書州公」者,謂州公、郭公書經不同立文之意,以州公好舍其國而實來,故先書州公,若郭公則盜而歸曹,故後言郭公也。

 

「夏陽亡則虞為滅國」者,謂晉滅夏陽,則虞虢舉矣,故虞為滅國,而亦稱公也。

 

「三人殊而一致」者,謂立文雖殊,其理致是一也。

 

「三公舛而同歸」者,謂立國雖舛,同歸一稱也。

 

「生死齊稱」,正謂生死同號之曰公,與凡諸侯異也。

 

案桓五年州公如曹,六年實來,本無舍國之事,莊二十四年郭公歸曹,不見有盜歸之文,今江為此說,而範不難者,以州公舍國,《左氏》有文,郭公棄位適曹,即是盜之狀,以無正文,故引而不難也。

 

「三公舛而同歸」,或有作舛者,舛謂差舛,理亦通,但定本作殊者多。

 

執不言所於地,縕於晉也。

 

(時虞已包裹屬於晉,故雖在虞,執而不書其處。

 

○縕,紆粉反。

 

包音苞。

 

裹音果。

 

處,昌呂反。)

 

疏「執不」至「晉也」。

 

○釋曰:舊解云,執人例不書地,此云不地,縕於晉也者,凡執人不地者,亦以地理可明故也。

 

若晉會諸侯於溴梁,執莒子、邾子,楚合諸侯於申,執徐子,皆因會而執之,則在會可知,故不假言地。

 

至如滅人之國,執人之君,則亦是就國可知也。

 

經若書晉滅虞,則是言其地。

 

今不書滅虞,即不舉滅國之地,不謂執人當地也。

 

所以不言滅虞者,晉命先行於虞,虞已屬晉,故不得言之也。

 

或以為「執不言所於地」,謂不書執虞公於虞也;

 

「縕於晉也」,謂虞已苞裹屬晉,故不得言也。

 

理亦通耳也。

 

其曰公,何也?

 

(據十九年「宋人執滕子嬰齊」,不言公。)

 

猶曰其下執之之辭也。

 

(臣民執其君,故稱公。)

 

其猶下執之之辭,何也?

 

晉命行乎虞民矣。

 

(虞服於晉,故從晉命而執其君。)

 

虞虢之相救,非相為賜也。

 

今日亡虢,而明日亡虞矣。

 

(言明日,喻其速。

 

○為,於偽反,又如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04:06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八


○僖公(起六年,盡十八年。)

 

六年,春,王正月。

 

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

 

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

 

(據元年「楚人伐鄭」,不言圍。)

 

病鄭也,著鄭伯之罪也。

 

(泰曰:諸伐國而言圍邑,傳皆以為伐者之罪,而以此著鄭伯之罪者,齊桓行霸,尊崇王室,綏合諸侯,翼戴世子。

 

盟之美者,莫盛於此。

 

而鄭伯辟義逃歸,違叛霸者,是以諸侯伐而圍之,罪著於上,討顯於下,圍伐之文雖同,而善惡之義有殊,亦猶桓盟不日以明信,而葵丘之盟日之以為美。

 

○著,張慮反。

 

辟音避。)

 

疏注「泰曰」至「為美」。

 

○釋曰:罪著於上,而討顯於下者,謂前五年書鄭伯會而逃歸,是罪著於上也。

 

今伐鄭,又言圍新城,是討顯於下也。

 

圍伐之文雖同,而善惡之義有殊,謂隱五年「宋人伐鄭,圍長葛」,此言齊侯伐鄭,圍新城,是圍伐之文同也。

 

彼傳云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

 

久之也。

 

此傳曰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

 

著鄭伯之罪也。

 

故知彼言圍以惡宋,此言圍以善齊,是善惡之義有殊也。

 

知善齊者,傳言著鄭伯之罪,故知圍者之善也。

 

秋,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

 

(伐鄭之諸侯。)

 

善救許也。

 

疏「善救許也」。

 

○釋曰:何嫌非善,而傳言之者,以許是近楚小國,叛而即齊,嫌救之非善,故發之。

 

冬,公至自伐鄭。

 

其不以救許致,何也?

 

大伐鄭也。

 

疏「大伐鄭也」。

 

○釋曰:大之者,鄭叛中國,外心事楚,成蠻夷之強,益華夏之弱,齊桓為伯,討得其罪,鄭人服從,遂使世子聽命,是其大也。

 

七年,春,齊人伐鄭。

 

夏,小邾子來朝。

 

(朝,直遙反。)

 

鄭殺其大夫申侯。

 

稱國以殺大夫,殺無罪也。

 

疏「稱國」至「罪也」。

 

○釋曰:莊九年「齊人殺無知」,傳曰,「稱人以殺」,「殺有罪也」。

 

此云「稱國以殺大夫,殺無罪也」,是稱人稱國例異也。

 

但傳不說殺之狀,無由知其事焉。

 

準例言之,則是罪鄭伯也。

 

案傳例:「失德不葬。」

 

文公不書葬,則亦失德也。

 

枉殺卿佐,是失德之儔,未知鄭伯更有失德,為當直由殺申侯,不可知也。

 

秋,七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世子款、鄭世子華,盟於寧母。

 

(寧母,某地。

 

○寧母,上音如字,又音甯,下音無,又茂後反。

 

《左氏》作甯。)

 

衣裳之會也。

 

疏「衣裳之會也」。

 

○釋曰:衣裳之會十有一,或釋或不釋。

 

兵車之會四,傳皆發之者,衣裳之會多,省文以相包;

 

兵車之會少,故備舉以見義。

 

此是衣裳,後歲兵車,二文相近,故傳因而別之也。

 

曹伯班卒。

 

(班,必顏反。)

 

公子友如齊。

 

冬,葬曹昭公。

 

八年,春,王正月,公會王人、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盟於洮。

 

(洮,曹地。)

 

王人之先諸侯,何也?

 

貴王命也:朝服雖敝,必加於上;

 

弁冕雖舊,必加於首;

 

周室雖衰,必先諸侯。

 

兵車之會也。

 

鄭伯乞盟。

 

以向之逃歸乞之也。

 

(向謂五年逃首戴之盟,齊桓為兵車之會,於此乃震服,懼不得盟,故乞得與之。

 

不錄使者,使若鄭伯自來,所以抑一人之惡,申眾人之善。

 

○之先,悉薦反,下同。

 

朝服,直遙反。

 

弁,皮彥反。

 

以向,香亮反,本又作鄉,注同。

 

得與音豫,使者,所吏反。)

 

疏「朝服雖敝」至「必加於首」。

 

○釋曰:朝服者,天子則皮弁,諸侯則玄冠;

 

衣則皮弁白布,玄冠緇衣素裳也。

 

弁冕者,謂白鹿皮為弁,冕謂以木為幹。

 

衣之以布,上玄下纁,垂旒者也。

 

乞者,重辭也,(人道貴讓,故以乞為重。)

 

疏「乞者,重辭也」。

 

○釋曰:文與乞師同,故為重辭也。

 

重是盟也。

 

(悔前逃歸,故以重言。)

 

乞者,處其所而請與也。

 

(言乞知不自來。)

 

疏注「言乞知不自來」。

 

○釋曰:經言晉侯使郤錡來乞師,是亦不自來也。

 

若然,何以不錄使者,所以抑鄭伯、申諸侯也。

 

蓋汋之也。

 

(汋血而與之。

 

○灼,山若反,又音酌。)

 

夏,狄伐晉。

 

秋,七月,禘於大廟,(禘,三年大祭之名。

 

大廟,周公廟。

 

《禮記•明堂位》曰:「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

 

《雜記下》曰:「孟獻子曰:『……七月日至,可以有事於祖。

 

』七月而禘,獻子為之。」

 

案宣九年「仲孫蔑如京師」,於是獻子始見經,襄十九年卒,然則失禮非獻子所始明矣。

 

《雜記》之云,寧所未詳。

 

○大廟音泰。

 

見,賢遍反,下文「而見」同。)

 

疏注「失禮」至「明矣」。

 

○釋曰:範言此者,以《禮記》稱「七月而禘,獻子為之」,此時未有獻子,亦七月而禘,故知失禮,非獻子為始也。

 

用致夫人。

 

(劉向曰:夫人,成風也。

 

致之於大廟,立之以為夫人。

 

○夫人,成風也。

 

《左氏》以為哀薑。)

 

疏「用致夫人」。

 

○釋曰:《左氏》以夫人為哀薑,因禘祭而致之於廟。

 

《公羊》以為僖公本取楚女為嫡,取齊女為媵,齊女先至,遂脅公,使立之為夫人,故因禘祭而見於廟。

 

此傳及注意,則以夫人為成風。

 

致之者,謂致之於大廟,立之以為夫人。

 

與二傳違者,若《左氏》以夫人為哀薑,元年為齊所殺,何為今日乃致之?

 

若《公羊》以為齊之媵女,則僖公是作頌賢君,縱為齊所脅,豈得以媵妾為夫人乎?

 

明知二傳非也。

 

今傳云,一則以宗廟臨之而後貶焉,一則以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

 

檢經傳之文符同,故知是成風也。

 

用者,不宜用者也;

 

致者,不宜致者也。

 

言夫人必以其氏姓,言夫人而不以氏姓,非夫人也。

 

立妾之辭也,非正也。

 

(夫人者,正嫡之稱,謂非崇妾之嘉號,以妾體君,則上下無別。

 

雖尊其母,是卑其父,故曰非正也。

 

禮:有君之母,非夫人者,又庶子為後,為其母緦。

 

是妾不為夫□明矣。)

 

○適,丁曆反,本亦作嫡。

 

稱,尺證反。

 

別,彼列反。

 

為其,於偽反。

 

緦,音思。

 

疏注「夫人」至「明矣」。

 

○釋曰:仲子者,惠公之母。

 

隱五年「考仲子之宮」,而經傳譏之是也。

 

有君之母非夫人者,又庶子為後為其母緦者,《喪服》文也。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夫人卒葬之,我可以不卒葬之乎?

 

(鄭嗣曰:君以為夫人,君以夫人之禮卒葬之,主書者不得不以為夫人也。

 

成風以文四年薨,五年葬,傳終說其事。)

 

一則以宗廟臨之而後貶焉,(臣無貶君之義,故於大廟去夫人氏姓,以明君之非正。

 

○去,起呂反。)

 

一則以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

 

(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不言夫人。

 

○襚音遂。)

 

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惠王也。)

 

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禦說卒。

 

(禦,魚呂反,本亦作禦。

 

說音悅。)

 

夏,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

 

(宰,官。

 

周,采地。

 

天子三公不字。

 

宋子,襄公。

 

葵丘,地名。

 

○采音菜。)

 

天子之宰,通於四海。

 

(宰,天官塚宰,兼為三公者,三公論道之官,無事於會盟。

 

塚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故曰通於四海。)

 

疏注「宰天」至「四海」。

 

○釋曰:傳言通於四海者,解其與盟會之事也。

 

若直為三公論道之官,則無事於會盟。

 

以兼為塚宰,通於四海,為諸侯所尊,故得出會也。

 

一解通於四海者,解其稱官之意,與注乖,非也。

 

論道之官者,《尚書•周官》云「論道經邦,燮理陰陽」是也。

 

「掌建邦之六典」者,《大宰職》云一曰治典、二曰教典、三曰禮典、四曰政典、五曰刑典、六曰事典是也。

 

《左氏》以宰周公為宰孔,此傳蓋亦然也。

 

宋其稱子,何也?

 

未葬之辭也。

 

禮:柩在堂上,孤無外事。

 

今背殯而出會,以宋子為無哀矣。

 

(欑木如槨,塗之曰殯。

 

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周人殯於西階之上。

 

宋,殷後也。

 

○柩,其救反。

 

《禮記》云:「在堂曰屍,在棺曰柩。」

 

背音佩。

 

菆木,才官反,本又作欑,同。)

 

疏「宋其」至「哀矣」。

 

○釋曰:稱宋子,正也。

 

而云無哀者,宋子非主伯所召,而自會諸侯。

 

稱子,嫌稱子合正無譏,故傳責其背殯也。

 

晉襄背殯,貶之稱人。

 

此經不貶者,宋襄雖背殯出會,而子道不虧,於理雖合小譏,而文不可貶責。

 

其晉襄上無王命所召,又非國事急重,而自為戎首,與敵交戰,非直於理合責,於文亦當貶也。

 

其稱子稱侯之例,具於桓十三年疏。

 

○注 「欑木」至「後也」。

 

○釋曰:《禮記•檀弓》云:「天子之殯也,菆塗龍盾以槨。」

 

鄭玄云:「菆木周龍盾,如槨,而塗之也。

 

天子殯以盾車,畫轅為龍也。」

 

彼說天子之禮,故云龍盾,則諸侯亦設盾而不畫龍,其用木欑之亦如槨,故範云「欑木如槨」也。

 

《檀弓》又云:「夏後氏殯於東階之上」,「殷人殯於兩楹之間」, 「周人殯於西階之上」。

 

是注所據之文也。

 

云「宋,殷後」者,欲見宋之殯亦從兩楹之間。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內女也。

 

未適人,不卒,此何以卒也?

 

許嫁,笄而字之,死則以成人之喪治之。

 

(女子許嫁不為殤,死則以成人之喪治之,謂許嫁於諸侯,尊同,則服大功九月。

 

吉笄,以象為之,刻鏤其首以為飾,成人著之。

 

○笄,古兮反。

 

殤,式羊反。

 

著,丁略反。)

 

疏 「內女也」。

 

○釋曰:明內女有書卒之義,故發首云內女也。

 

若其不然,不嫌非內女也。

 

範氏《別例》云:「內女卒葬例有六,葬有三,卒亦有三。

 

卒者,此文一也;

 

僖十六年鄫季姬二也;

 

成八年杞叔姬三也。

 

葬者,莊四年葬紀伯姬,三十年葬紀叔姬,襄三十年宋葬共姬是也。

 

文十二年子叔姬不數之者,與此伯姬同是未適人,故總為一也。」

 

○注「女子」至「著之」。

 

○釋曰:《喪服•大功章》云:「女子子之長殤。」

 

傳曰,「何以大功?

 

未成人也」,「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三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七歲以下「為無服之殤」。

 

於其服也,長殤、中殤降成人一等,下殤降成人二等。

 

又《喪服傳》曰:「大功之殤中從上,小功之殤中從下。」

 

長殤、中殤總言之者,據大功以上也。

 

其葬殤之禮,亦與成人有異,故《檀弓》云「周人以殷人之棺槨葬長殤,以夏後氏之堲周葬中殤、下殤,以有虞氏之瓦棺葬無服之殤」是也。

 

女子許嫁而笄,猶男子之冠也,故以成人之喪治之。

 

禮:諸侯絕期,故許嫁於諸侯,則服之;

 

若嫁與大夫,則不服也。

 

禮:姊妹與己之女,同服齊衰;

 

若出嫁,則為之降至大功九月。

 

禮意為降者,取受我而厚之。

 

夫為之期,故我為之降。

 

計此伯姬未至夫家。

 

案《曾子問》云,「娶女有吉日而女死」,「婿齊衰而吊,既葬除之」。

 

然則其夫不為之盡禮,則皆不得為之降,當亦服齊衰期也。

 

而範注云服大功者,據出嫁者言之,故云大功,非謂此亦大功也。

 

或當女子在室,公不為之服,則卒之亦不書。

 

今書之者,以其許嫁故也。

 

夫雖不終服,公亦從出嫁之例降至大功也。

 

吉笄以象為之者,《詩》云,「象服是宜」,毛傳云:「尊者所以為飾。」

 

故知用象也。

 

鄭解象服與此異耳。

 

《喪服》女子許嫁,服斬衰,用箭笄,齊衰則用榛。

 

喪既無飾,故知吉笄有飾也。

 

鏤刻其首者,相傳為然也。

 

九月,戊辰,諸侯盟於葵丘。

 

桓盟不日,此何以日?

 

美之也。

 

為見天子之禁,故備之也。

 

(何休以為即日為美,其不日皆為惡也。

 

桓公之盟不日,皆為惡邪?

 

莊十三年柯之盟,不日為信,至此日以為美,義相反也。

 

鄭君釋之曰:「柯之盟不日,因始信之。

 

自其後盟,以不日為平文。

 

從陽穀已來,至此葵丘之盟,皆令諸侯以天子之禁。

 

桓德極而將衰,故備日以美之,自此不複盟矣。」

 

○為見,於偽反,下賢遍反。

 

複,扶又反。)

 

疏注「自此不複盟矣」。

 

○釋曰:十五年盟於牲丘,而云不複盟矣者,以衣裳之會不複盟,彼是兵車故也。

 

葵丘之會,陳牲而不殺,(所謂無歃血之盟。

 

鄭君曰:「盟牲,諸侯用牛,大夫用豭。」

 

○歃,本又作喢,所洽反,又所甲反。

 

豭音加。)

 

疏「陳牲而不殺」。

 

釋曰:陳牲不殺,則不得謂之盟,若不殺牲,又不得云讀書加於牲上,而傳云不殺者,桓公信義之極,見於此矣。

 

雖盟而不歃血,謂之不殺。

 

不殺者,謂不如凡常之殺,殺而不用,直讀書而加於牲上而已。

 

○注「所謂」至「用豭」。

 

○釋曰:莊二十七年傳云:「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嚐有歃血之盟也。」

 

信厚也,則衣裳之會皆不歃血。

 

而此會獨言之者,以此會桓德極盛,故詳其事,實餘盟亦不歃血耳。

 

八年洮會云「汋血與鄭伯」者,彼兵車之會故也。

 

徐邈云:「陳牲者,不殺埋之,陳云諸侯而已。」

 

加於牲上者,亦謂活牲,非死牲,理亦通也。

 

此葵丘會為桓德盛,故書日以美之。

 

又母雍泉以下,是四教之事,而《論語》一匡天下,鄭不據之;

 

而指陽穀者,鄭據《公羊》之文,故指陽穀。

 

其實此會亦有四教,故上注云從陽穀已來,至此葵丘之盟,旨令諸侯以天子之禁是也。

 

注又引鄭君曰「盟牲,諸侯用牛。

 

大夫用豭」者,《左傳》云:「諸侯盟,誰執牛耳?」

 

又曰:「鄭伯使卒出豭。」

 

是其證也。

 

讀書加於牲上,壹明天子之禁,(壹猶專也。)

 

曰,母雍泉,(專水利以障穀。

 

○雍,於勇反,塞也。

 

障,音章,又之亮反。)

 

毌訖糴,(訖,止也,謂貯粟。

 

○糴音狄。

 

貯,張呂反。)

 

毌易樹子,(樹子,嫡子。

 

○嫡,丁曆反。)

 

毌以妾為妻,毌使婦人與國事。

 

(女正位於內。

 

○與音豫。)

 

甲子,晉侯詭諸卒。

 

(獻公也。

 

枉殺世子申生,失德不葬。

 

○詭諸,九委反,《左氏》作佹諸,枉,紆往反。)

 

疏注「失德不葬」。

 

○釋曰:宋桓亦不葬,至此言失德者,今獻公枉殺申生,即是失德之例。

 

宋桓無罪之狀,故範不得言之也。

 

《公羊》以為桓公不書葬者,為宋襄公背殯出會。

 

不書葬,若非背殯然也?

 

《穀梁》既譏宋子,即不是為諱,蓋魯不會故也。

 

冬,晉裏克殺其君之子奚齊。

 

其君之子云者,國人不子也。

 

國人不子,何也?

 

不正其殺世子申生而立之也。

 

(諸侯在喪稱子,言國人不君之,故係於其君。)

 

疏 「冬晉」至「奚齊」。

 

○釋曰:範云:「弒君日與不日,從其君正與不正。」

 

今奚齊書時者,為未成君,且又不正故也。

 

○「國人不子」。

 

○釋曰:舊解諸侯在喪稱子,今國人不以為君,故不直謂之子,而係之於君也。

 

徐邈云:「不子者,謂不子愛之也。」

 

非範意。

 

蓋不子者,謂不以為君,則是不子也。

 

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齊。

 

疏「正月公如齊」。

 

○釋曰:何休云:「書月者,善公朝事齊,故月之。」

 

朝既以時為正,書月何以為善?

 

為下滅溫書月也。

 

狄滅溫,溫子奔衛。

 

晉裏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以尊及卑也。

 

荀息閑也。

 

(卓,敕角反。)

 

夏,齊侯、許男伐北戎。

 

晉殺其大夫裏克。

 

稱國以殺,罪累上也。

 

裏克弒二君與一大夫,(二君:奚齊,卓子。

 

一大夫:荀息。)

 

其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

 

(據有罪。)

 

其殺之不以其罪也。

 

其殺之不以其罪,奈何?

 

裏克所為殺者,為重耳也。

 

(殺奚齊、卓子者,欲以重耳為君。

 

重耳,夷吾兄文公。

 

○所為,於偽反,下文皆同。

 

重,直龍反。

 

殺奚齊,申誌反,又如字。)

 

夷吾曰:「是又將殺我乎?」

 

故殺之不以其罪也。

 

其為重耳弒奈何?

 

晉獻公伐虢,得麗姬,獻公私之。

 

有二子,長曰奚齊,稚曰卓子。

 

麗姬欲為亂,(亂謂殺申生而立其子。

 

○麗姬,力池反,伐虢所得,《左氏》伐麗戎所得。

 

長,丁丈反。

 

稚,直吏反。)

 

故謂君曰:「吾夜者夢夫人趨而來曰:『吾苦畏!

 

』(夫人,申生母。

 

○苦,如字,又枯路反,下同。)

 

胡不使大夫將衛士而衛塚乎?」

 

公曰:「孰可使?」

 

曰:「臣莫尊於世子,則世子可。」

 

故君謂世子曰:「麗姬夢夫人趨而來曰:『吾苦畏!」

 

女其將衛士而往衛塚乎!」

 

世子曰:「敬諾!」

 

築宮,宮成。

 

麗姬又曰:「吾夜者夢夫人趨而來曰:『吾苦饑!

 

』世子之宮已成,則何為不使祠也?」

 

故獻公謂世子曰:「其祠!」

 

世子祠。

 

已祠,致福於君。

 

君田而不在。

 

麗姬以冘為酒,藥脯以毒。

 

獻公田來,麗姬曰:「世子已祠,故致福於君。」

 

君將食,麗姬跪曰:「食自外來者,不可不試也。」

 

覆酒於地而地賁。

 

(賁,沸起也。

 

○女音汝,下皆同。

 

祠,自絲反。

 

冘,直蔭反,以鴆鳥毛畫酒。

 

跪,求委反。

 

覆,芳服反。

 

賁,扶粉反,注同。)

 

以脯與犬,犬死。

 

麗姬下堂而啼呼曰:「天乎,天乎!

 

國,子之國也,子何遲於為君?」

 

君喟然歎曰:「吾與女未有過切,(吾與女未有過差切急。

 

○呼,火故反。

 

喟,去愧反,又去怪反。

 

差,初賣反,又如字。)

 

疏「未有過切」。

 

○釋曰:公信麗姬,謂大子實將殺己,故喟然歎曰:「吾與汝為父子以來,未嚐有過差切急,是何與我之深也。」

 

雖不對大子發歎,而為此言也。

 

是何與我之深也?

 

使人謂世子曰:「爾其圖之!」

 

世子之傅裏克謂世子曰:「入自明!

 

入自明則可以生,不入自明則不可以生。」

 

世子曰:「吾君已老矣,已昏矣。

 

吾若此而入自明,則麗姬必死,麗姬死,則吾君不安。

 

所以使吾君不安者,吾不若自死,吾寧自殺以安吾君,以重耳為寄矣。」

 

(慮麗姬又譖重耳,故以託裏克,使保全之。)

 

刎脰而死。

 

(刎,亡粉反。

 

脰音豆,頸也。)

 

故裏克所為弒者,為重耳也。

 

夷吾曰:「是又將殺我也。」

 

秋,七月。

 

冬,大雨雪。

 

(雨,於付反。)

 

十有一年,春,晉殺其大夫ぶ鄭父。

 

(ぶ,浦悲反。)

 

稱國以殺,罪累上也。

 

疏「罪累上也」。

 

○釋曰:重發傳者,此裏克同黨,恐異,故發之。

 

夏,公及夫人薑氏會齊侯於陽穀。

 

秋,八月,大雩。

 

雩,月,正也。

 

雩,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

 

(禮,龍見而雩。

 

常祀不書,書者皆以旱也。

 

故得雨則喜,以月為正也;

 

不得雨則書旱,明旱災成。

 

何休曰:「《公羊》書雩者,善人君應變求索,不雩則言旱,旱而不害物,言不雨也。

 

就如《穀梁》,設本不雩,何以明之?

 

如以不雨明之,設旱而不害物,何以別乎?」

 

鄭君釋之曰:「雩者,夏祈穀實之禮也,旱亦用焉。

 

得雨書雩,明雩有益。

 

不得雨書旱,明旱災成。

 

後得雨,無及也。

 

國君而遭旱,雖有不憂民事者,何乃廢禮?

 

本不雩禱哉!

 

顧不能致精誠也。

 

旱而不害物,固以久不雨別之。

 

文二年、十三年,『自十有二月』、『自正月』『不雨,至於秋七月』是也。

 

《穀梁傳》曰:『曆時而言不雨,文不閔雨也。

 

』以文不憂雨,故不如僖時書不雨。

 

文所以不閔雨者,素無誌於民,性退弱而不明,又見時久不雨而無災耳。」

 

○雩音於。

 

龍見,賢遍反,下同。

 

應變,應對之應。

 

索,所白反。

 

別,彼列反,下同。

 

禱。

 

丁老反,又丁報反。)

 

疏「雩,月,正也」。

 

○釋曰:《穀梁》之例,若常祀之雩,則皆不書,書者,並是為旱也;

 

若得雨則書雩,不得雨則書旱。

 

就書之中,若八月、九月雩,則書月以見正,何者?

 

八月、九月,其時窮,人力盡故也。

 

定元年「九月,大雩」傳曰:「雩月,雩之正也。」

 

此秋八月雩,傳曰:「雩,月,正也。」

 

是雨者雩者書月以見正。

 

昭二十五年七月「大雩」亦書月者,以一月再雩,故月也。

 

餘月雩者,則書時,以見非正。

 

則成七年「冬,大雩,」,傳曰:「雩不月而時,非之也。

 

冬無為雩也。」

 

又定元年傳曰:「秋,大雩,非正也。

 

冬,大雩,非正也。」

 

是餘月雩皆書時以見非正。

 

其旱則例皆時,何者?

 

旱必歲窮,非一月之事故也,則僖二十一年「夏,大旱」,傳曰,「旱,時,正也」,宣七年「秋,大旱」,亦蒙例可知也。

 

舊解八月雩,雖不得雨,亦不云旱也,若九月雩而不得雨,則書旱。

 

傳言得雨曰雩,指為八月也;

 

不得雨曰旱,指為九月也。

 

觀經傳上下,全無此意,其說非也,又僖二十一年「夏,大旱」,範引傳例曰:「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

 

豈是九月雩不得雨,何為亦書旱也?

 

○注「設本」至「災耳」。

 

○釋曰:何休難此傳云,雩而得雨曰雩,故言設使元本不雩,則何以明之也?

 

此傳又云不得雨曰旱,故又難云,就如《穀梁》書旱,則以不雨明之,設使或旱而不害物,則何以別之乎?

 

冬,楚人伐黃。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庚午,日有食之。

 

夏,楚人滅黃。

 

貫之盟,管仲曰:「江、黃遠齊而近楚,楚為利之國也。

 

若伐而不能救,則無以宗諸侯矣。」

 

(宗諸侯,謂諸侯宗之。

 

○貫,古亂反。

 

遠,於萬反。

 

近,附近之近。

 

為,於偽反。)

 

桓公不聽,遂與之盟。

 

管仲死,楚伐江滅黃,桓公不能救,故君子閔之也。

 

(閔其貪慕伯者以致滅。)

 

疏「貫之」至「閔之」也。

 

○釋曰:案《史記》,管仲之卒在桓公四十一年,計桓公四十一年,當魯僖十五年。

 

而此云管仲死者,蓋不取之《史記》之說。

 

云閔之也者,閔其背楚致禍,歸齊無福之意,是不解經也。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丁丑,陳侯杵臼卒。

 

(杵,昌呂反。)

 

十有三年,春,狄侵衛。

 

○夏,四月,葬陳宣公。

 

○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鹹。

 

(鹹,衛地。

 

○鹹音鹹。)

 

○兵車之會也。

 

疏「兵車之會也」。

 

○釋曰:何休於此有《廢疾》,範不具載鄭釋者,以數九會異於鄭故也。

 

秋,九月,大雩。

 

冬,公子友如齊。

 

十有四年,春,諸侯城緣陵。

 

(緣陵,杞邑。)

 

疏注「緣陵,杞邑」。

 

○釋曰:謂之城者,封杞也。

 

不發非國之問者,從楚丘之例也。

 

不言城杞及遷,亦從彼例也。

 

《公羊》以為杞國為徐莒脅滅,故諸侯為之城。

 

《左氏》以為淮夷病杞,故齊桓為之城。

 

二傳說城之所由雖殊,皆是為杞也,故範注亦云「緣陵,杞邑」。

 

其曰諸侯,散辭也。

 

(直曰諸侯,無小大之序,是各自欲城,無總一之者,非伯者所製,故曰散辭。)

 

聚而曰散,何也?

 

(據言諸侯城,則是聚。)

 

諸侯城,有散辭也,桓德衰矣。

 

(言諸侯城,則非伯者之為可知也。

 

齊桓德衰,所以散也。

 

何休曰:「案先是盟亦言諸侯非散也。

 

又《穀梁》美九年諸侯盟於葵丘,即散,何以美之邪?

 

鄭君釋之曰:「九年,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九月戊辰,盟於葵丘。

 

時諸侯初在會,未有歸者,故可以不序。」

 

今此十三年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鹹,而冬公子友如齊,此聘也。

 

書聘,則會固前已歸矣。

 

今云諸侯城緣陵,而不序其人,明其散,桓德衰矣。

 

葵丘之事,安得以難此?

 

○難,乃旦反。)

 

夏,六月,季姬及繒子遇於防,使繒子來朝。

 

(遇例時,此非所宜遇,故謹而月之。

 

○繒,在陵反。

 

朝,直遙反,下文及注同。)

 

遇者,同謀也。

 

(魯女無故遠會諸侯,遂得淫通,此亦事之不然。

 

《左傳》曰,繒季姬來寧,公怒之,以繒子不朝,遇於防,而使來朝。

 

此近合人情。

 

○近,如字,又附近之近。)

 

疏「遇者,同謀也」。

 

○釋曰:傳例曰:「遇者,誌相得也。」

 

今云同謀者,以淫通,與盟會異,故發傳。

 

又云「言使,非正」者,婦人使夫,異於君使世子,故重發非正之例也。

 

來朝者,來請已也。

 

(使來朝,請巳為妻。)

 

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

 

以病繒子也。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沙鹿,晉山。)

 

疏「沙鹿崩」。

 

○釋曰:《公羊》以沙鹿為河上之邑。

 

崩者,陷入地中。

 

杜預注《左氏》以為山名。

 

此傳以鹿為山足。

 

是三傳說異也。

 

林屬於山為鹿。

 

(鹿,山足。

 

○屬,之玉反。)

 

沙,山名也。

 

無崩道而崩,故誌之也。

 

其日,重其變也。

 

(劉向曰:「鹿在山下平地,臣象,陰位也。

 

崩者,散落,背叛不事上之象。」

 

○背音佩。)

 

疏「其日,重其變也。」

 

○釋曰:決梁山崩,不日也。

 

梁山崩,亦壅河,不書壅河者,舉山崩為重故也。

 

狄侵鄭。

 

冬,蔡侯卒(。

 

○,許乞反。)

 

諸侯時卒,惡之也。

 

(惡,烏路反。)

 

疏「時卒,惡之也」。

 

○釋曰:麋信云:「蔡侯父哀侯,為楚所執,不附中國,而常事父讎,故惡之而不書日也。」

 

案蔡侯自僖以來,未與中國為會,則麋信之言是也。

 

不書葬者,或是失德,或是魯不會也。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齊。

 

楚人伐徐。

 

三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

 

侯、鄭伯、許男、曹伯,盟於牡?

 

 

(牡?

 

,地名。)

 

丘車之會也。

 

遂次於匡。

 

(救徐也,時楚人伐徐。

 

匡,地。)

 

遂,繼事也。

 

次,止也。

 

有畏也。

 

(畏楚)疏「次,止也,有畏也」。

 

○釋曰:複發傳者,前次於陘,欲綏楚以德,今而畏楚,故別發之。

 

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

 

(諸侯既盟,次匡,背遣大夫將兵救徐,故不複具列諸國。

 

○複,扶又反。)

 

善救徐也。

 

疏「善救徐也」。

 

○釋曰:徐叛楚即齊,旋為楚所敗,嫌救非善,故發明之。

 

夏,五月,日有食之。

 

(夜食。)

 

疏注「夜食」。

 

○釋曰:莊公十八年傳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

 

是以知之。

 

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

 

(徐邈曰:案齊桓末年,用師及會,皆危之而月也。

 

於時霸業已衰,勤王之誠替於內,震矜之容見於外,禍釁既兆,動接危理,故月。

 

眾國之君雖有失道,未足為一世興衰。

 

齊桓威攝群後,政行天下,其得失皆治亂所係,故《春秋》重而詳之,錄所善而著所危云爾。

 

○見,賢遍反。

 

釁,許靳反。

 

衰,本或作喪,息浪反,治,自吏反。)

 

疏注「徐邈」至「云爾」。

 

○釋曰:何休以為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此厲亦是叛者,故伐之。

 

《左氏》以為厲是楚屬國,故伐厲以救徐。

 

今範載徐言云震矜之容見於外,則與何休同也。

 

錄所善,九年,盟於葵丘,著日以極美是也。

 

著所危者,此年書月以見衰,是著所危。

 

八月,螽。

 

(螽音終。)

 

螽,蟲災也。

 

甚則月,不甚則時。

 

九月,公至自會。

 

(莊二十七年傳曰:「相會不致,安之也。」

 

而此致者,齊桓德衰,故危而致之。)

 

疏「甚則月」。

 

○釋曰:重發傳者,嫌僖公憂民之重災,不至於甚,故明之也。

 

季姬歸於繒。

 

己卯,晦,震夷伯之廟。

 

(夷,諡。

 

伯,字。)

 

晦,冥也。

 

震,雷也。

 

夷伯,魯大夫也。

 

因此以見天子至於士皆有廟。

 

(明夷伯之廟過製,故因此以言禮。

 

○冥,亡定反。

 

見,賢遍反。)

 

疏「晦冥」至「有廟」。

 

○釋曰:《公羊》以為晦者為晝日而晦冥,震者雷也,謂有雷擊夷伯之廟。

 

此傳亦云晦,冥也,震,雷也,則不得從《左氏》為月晦,與《公羊》同矣。

 

《公羊》又以為夷伯者,季氏之信臣,故震其廟以戒之。

 

今此傳曆言天子以下廟數,以為過製,故震之,與《公羊》異。

 

《左氏》以為夷伯有隱慝,故天命霹靂之,亦與《穀梁》不同也。

 

天子七廟,(《祭法》曰:王立七廟,曰考廟、王考廟、皇考廟、顯考廟、祖考廟;

 

有二祧。

 

遠廟稱祧。

 

○祧,它堯反。)

 

諸侯五,(曰考廟、王考廟、皇考廟、顯考廟、祖考廟。)

 

大夫三,(曰考廟、王考廟、皇考廟。)

 

士二。

 

(曰考廟、王考廟。)

 

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雍曰:「德厚者位尊,道隆者爵重,故天子遠及七世,士祭祖而已。」)

 

是以貴始,德之本也。

 

始封必為祖。

 

(若契為殷祖,棄為周祖。

 

○契,息列反。)

 

疏「天子」至「為祖」。

 

○釋曰:鄭據《禮記》說云:「夏五廟,則殷六廟,周七廟。」

 

故《王製》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

 

鄭注云:「此周製。

 

七者,大祖廟,及文武二祧,與親廟四。

 

大祖,謂後稷也。

 

殷則六廟,契及湯,與二昭二穆也。

 

夏則五廟,無大祖,禹與二昭二穆而已。」

 

是其說也。

 

《王製》又云:「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大祖而五。」

 

鄭云:「大祖,始封之君。

 

王者之後,則不為始封之君廟也。」

 

又云:「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

 

鄭云:「大祖,別子始爵封者」,「雖非別子,始爵者亦然」。

 

又云:「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鄭云:「謂諸侯中士下士名曰官師者,上士則二廟。

 

寢,適寢也。」

 

是禮與傳文合也。

 

唯《祭法》云,「大夫三廟,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與《王製》一昭一穆與大祖,其意少異者,鄭答趙商:「《祭法》大夫三廟,是周之製;

 

而《王製》大夫三廟,言與大祖而三,或當夏、殷法,不合於周禮也。」

 

是解二者不同之意。

 

《祭法》又云,「適士二廟,官師一廟」,而《王製》云「士一廟者,亦謂是中士下士者也;

 

若是上士,亦當二廟。

 

故鄭注《王製》云「士一廟者,諸侯之中士下士名曰官師者也,上士則二廟」是也。

 

中士下士,所以名為官師者,師,長也。

 

言為一官之長也。

 

《祭法》又云,「庶人無廟。」

 

故《王製》亦云:「庶人祭寢。」

 

是無廟也。

 

庶士者,謂府史之屬也。

 

庶人者,謂平民也。

 

以其賤,故無廟也。

 

○「德厚」至「流卑」。

 

○釋曰:光猶遠也,卑猶近也。

 

天子德厚,故遠及七廟,士之德薄,故近及二廟,因其貴賤有倫,故製為等級也。

 

○「是以」製「本也」。

 

○釋曰:始,謂受封之君,所以貴之者由是。

 

「德之本也」,言有大德,故受高位。

 

高位由之而來,故始封之君,必為祖矣,祖,謂廟不毀也。

 

冬,宋人伐曹。

 

楚人敗徐於婁林。

 

(婁林,徐地。

 

○敗,必邁反。

 

下「相敗」同。)

 

夷狄相敗,誌也。

 

疏「夷狄相敗,誌也」。

 

○釋曰:夷狄相敗,書文不具。

 

今起禍亂之原,謹兵車之始,故傳言此以明之。

 

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於韓。

 

(韓,晉地。)

 

獲晉侯。

 

(獲者,不與之辭,諸侯非可相獲。)

 

疏注「獲者,不與之辭」。

 

○釋曰:傳有明例,注言之者,嫌晉侯失?

 

與秦得獲,故注顯之,欲明亦不與秦獲也。

 

範《別例》云:「凡書獲有七:謂莒挐一也,晉侯二也,華元三也,蔡公子濕四也,陳夏齧五也,齊國書六也,麟七也。」

 

於晉侯著失民之咎,於蔡公子濕彰公子之病,華元表得?

 

之辭,莒挐顯公子之給,自餘雖不發,從省文可知也。

 

韓之戰,晉侯失民矣,以其民未敗,而君獲也。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

 

(劉向曰:「石,陰類也。

 

五,陽數也。

 

象陰而陽行,將致隊落。」

 

○隕,云敏反。

 

行,下孟反。

 

下「陰行」同。

 

隊,直類反。)

 

疏注 「劉向」至「隊落」。

 

○釋曰:何休云:「石者,陰德之專者也。

 

鷁者,鳥中之耿介者,皆有似宋襄公之行。

 

宋襄欲行霸事,不納公子目夷之謀,事事耿介自用,卒以五年見執。

 

六年終敗,如五石六鷁之數。

 

天之與人,昭昭著明,甚可畏也。」

 

賈逵云:「石,山嶽之物。

 

齊,大嶽之胤。

 

而五石隕宋,象齊桓卒而五公子作亂。

 

宋將得諸侯而治五公子之亂,鷁退,不成之象,後六年,霸業退也。

 

鷁,水鳥,陽中之陽,象君臣之象?

 

也。」

 

許慎《異義》載《穀梁》說云:「隕石於宋五,象宋公德劣國小,陰類也。

 

而欲行霸道,是陰而欲陽行也。

 

其隕,將拘執之象也,是宋公欲以諸侯行天子道也。」

 

六鷁退者,鄭?

 

云:「六鷁俱飛,得諸侯之象也。

 

其退,示其德行不進,以致敗也。

 

得諸侯,是陽行也。

 

被執敗,是陰行也。」

 

是二說與劉向合耳。

 

其何休、賈逵之言,並是《公羊》、《左氏》舊說,非《穀梁》意也。

 

先隕而後石,何也?

 

(據莊七年「星隕如雨」,先言星,後言隕。)

 

隕而後石也。

 

(既隕後,乃知是石。)

 

於宋四竟之內曰宋。

 

後數,散辭也。

 

耳治也。

 

(隕石,記聞也。

 

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

 

○竟音境。

 

治,直吏反。

 

下「目治」同。

 

磌,之人反,又大年反;

 

聲響也。)

 

疏「於宋」至「治也」。

 

○釋曰:散辭也者,對下聚辭也。

 

為言此石散在宋四竟之內,故後言其數,以散辭言之。

 

鷁則聚在宋都之上,故先言其數,以聚辭言之。

 

又云耳治也者,謂隕石先以耳聞,故言先言隕。

 

鷁退先以目見,故先言數。

 

是各以聞見先後為次。

 

○注「聞其磌然」。

 

○釋曰:範取《公羊》為說,彼傳云「隕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是也。

 

磌字,《說文》、《玉篇》、《字林》等無其字,學士多讀為砰。

 

據《公羊》古本並為磌字,張揖讀為磌,是石聲之類,不知出何書也。

 

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

 

(是月,隕石之月。

 

劉向曰:「鶂,陽也。

 

六,陰數也。

 

象陽而陰行,必衰退。」

 

○鶂,五曆反。)

 

是月也,決不日而月也。

 

(欲著石曰鶂月,故言是月。

 

若不言是月,則嫌與戊申同。)

 

疏決不日而月也。

 

○釋曰:「傳言此者,解經書「是月」之意,言鷁退不日而月,故云是月明與石隕異曰也。

 

若然,案桓十二年「丙戌,公會鄭伯盟於武父。

 

丙戌,?

 

侯晉卒」,若下事得蒙上日,何為彼經重舉丙戌者?

 

彼公盟必須書日,?

 

侯不正前見,亦當書日,經以衛侯不正,而恐不得蒙上日,故書二日以明之。

 

此石隕鷁退,是記異之事,恐蒙上日,故言是月以別之。

 

知下事得蒙上日者,玃且之卒,得連日食之下;

 

叔弓之卒,得與祭同,日是經舉一日得苞兩日之驗也。

 

六鶂退飛,過宋都,先數,聚辭也。

 

目治也。

 

(六鶂退飛,記見也。

 

視之則六,察之則鶂,徐而察之則退飛。)

 

子曰:石,無知之物;

 

鶂,微有知之物。

 

石無知,故日之;

 

(石無知而隕,必天使之然,故詳而日之。)

 

鶂微有知之物,故月之。

 

(鶂或時自欲退飛耳,是以略,而月之。)

 

君子之於物,無所苟而已。

 

石、鶂且猶盡其辭,而況於人乎?

 

故五石六鷁之辭不設,則王道不亢矣。

 

(不遺微細,故王道可舉。

 

○亢,苦浪反。)

 

民所聚曰都。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大夫日卒,正也。

 

(季友,桓公之子。)

 

疏「大夫日卒正也」。

 

○釋曰:傳發之者,益師明其有罪。

 

此則顯其得正,故兩明之也。

 

稱公弟叔仲,賢也。

 

大夫不言公子、公孫,疏之也。

 

疏「稱公弟叔仲,賢也」。

 

○釋曰:傳因季友之賢,發起其例也。

 

叔?

 

賢而稱弟,季友不稱弟稱字,賢可知也。

 

以兄先死,故不得稱弟耳。

 

「不言公子、公孫,疏之」者,謂仲遂、嬰齊之等是也。

 

又公孫茲發日卒之傳者,以其名而不字,又非罪非賢,故重發之。

 

仲遂非賢而稱字者,彼既不字公子以疏之,唯宣公嘉之而稱字,無嫌是賢故也。

 

夏,四月,丙申,繒季姬卒。

 

秋,七月,甲子,公孫茲卒。

 

大夫日卒,正也。

 

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

 

侯、鄭伯、許男、邢侯、曹伯於淮。

 

兵車之會也。

 

(淮音懷。)

 

十有七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

 

(英,於京反。)

 

夏,滅項。

 

孰滅之?

 

桓公也。

 

何以不言桓公也?

 

(據莊十年「齊師滅譚」稱齊師。

 

○項,戶講反,國名也,齊滅之,《左氏》以為魯滅。)

 

為賢者諱也。

 

項,國也,不可滅而滅之乎?

 

桓公知項之可滅也,(知政昏亂,易可滅。

 

○為,於偽反。

 

下「為之諱」同。)

 

而不知已之不可以滅也。

 

(霸者,存恤鄰國,抑強輔弱,義不可滅人之國。)

 

既滅人之國矣,何賢乎?

 

君子惡惡,疾其始;

 

(絕其始,則得不終於惡。

 

邵曰:「謂疾其初為惡之事,不終身疾之。」

 

○惡惡,並如字,又烏路反。)

 

善善,樂其終。

 

(樂賢者終其行也。

 

邵曰:「謂始有善事,則終身善之。」

 

○行,下孟反。)

 

疏 「君子」至「其終」。

 

○釋曰:言此者,解為齊桓諱滅項之意。

 

惡惡疾其始,謂君子憎惡惡人,則疾其初始,何者?

 

欲使惡入不得終於惡,故就其初始,即貶疾之也。

 

善善樂其終,謂君子善其善人,樂使終其行也。

 

以樂終其行,故雖有惡,亦為諱之。

 

或齊雖滅項,亦不言齊滅也。

 

邵解二事,並與範異。

 

君子惡惡疾其始者,君子憎惡人有惡事,唯疾其初始為惡不終身疾也,言有惡則疾之,無惡則止也。

 

善善樂其終者,君子嘉善人,則欲終身善之,見人一度有善,則終身不忘,故為齊桓諱滅項也。

 

桓公嚐有存亡繼絕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邵曰:「存亡謂存邢、繼絕謂立僖公,所以終其善。)

 

秋,夫人薑氏會齊侯於卞。

 

(卞,魯地。

 

○卞,皮彥反。)

 

九月,公至自會。

 

(桓會不致而今致會,桓公德衰,威信不著,陳列兵車,又以滅項。

 

往會既非逾年乃反,故往還皆月以危之。)

 

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此不正,其日之,何也?

 

(據二十四年「晉侯夷吾卒」不書日。)

 

其不正前見矣。

 

其不正之前見何也?

 

以不正入虛國,故稱嫌焉爾。

 

(莊九年「齊小白入於齊」貶不稱公子。

 

虛國,謂齊無君。

 

傳例曰:「以國氏者,嫌也。」

 

○見,賢遍反。

 

下同。)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

 

非伐喪也。

 

(伐喪無道,故謹而月之。)

 

疏注「故謹而月之」。

 

○釋曰:侵伐書月唯施於內,今亦施之於外者,齊桓以安危所係,故書月以表之;

 

宋襄欲繼齊桓之業,故亦謹而月之。

 

夏,師救齊。

 

(魯師。)

 

善救齊也。

 

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於甗。

 

(甗,齊地。

 

○甗,魚輦反。

 

又音言。)

 

齊師敗績。

 

戰不言伐,客不言及。

 

言及,惡宋也。

 

(何休曰:「戰言及者,所以別客主直不直也。

 

故文十二年,晉人、秦人戰於河曲』兩不直,故不云及。

 

今宋言及,明直在宋,非所以惡宋也。

 

即言及為惡,是河曲之戰為兩善乎?

 

又《穀梁》以河曲不言及,略之也,則自相反矣。」

 

鄭君釋之曰:「及者,別異客主耳,不施於直與不直也。

 

直不直,自在事而已。

 

義兵則客直,宣十二年夏,『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於邲,晉師敗績』是也。

 

兵不義則主人直,莊二十八年春, 『衛人及齊人戰,衛人敗績』是也。

 

令齊桓卒未葬,宋襄欲興霸事而伐喪,於禮尤反,故反其文以宋及齊,即實以宋及齊,明直在宋。

 

邲之戰,直在楚,不以楚及晉何邪?

 

秦晉戰於河曲,不言及,疾其亟戰爭舉兵,故略其先後。」

 

○惡,烏路反,下同。

 

別,彼列反,下同。

 

邲,蒲必反,一音弼。

 

亟,欺異反。)

 

疏「戰不」至「宋也」。

 

○釋曰:《春秋》之例,戰伐不並舉,此上有伐文,今又言戰,是違常例也。

 

又伐人者為客,受伐者為主,此言及齊師,是亦違常例也。

 

故傳釋之以為惡宋也。

 

○注「何休」至「先後」。

 

○釋曰:何休《廢疾》云,此言及為惡宋,則文十二年河曲之戰不言及,為兩善也。

 

故知言及者,分別客主直與不直也。

 

鄭玄釋之曰:「言及者,別異客主耳,不施直與不直也。」

 

故引宣十二年夏,莊二十八年春以明之,「宣十二年,邲之戰,楚直晉曲,經云:『荀林父及楚子』;

 

莊二十八年,衛直齊曲,而云:「衛人及齊』。

 

明直者在事而已,不由稱及也。

 

《穀梁》邲戰竟不論楚直晉曲,而鄭云直在楚者,《公羊》意以為邲戰是楚直,故據之難何休。

 

狄救齊。

 

善救齊也。

 

疏「善救齊也」。

 

○釋曰:楚與上文魯師救齊並為善者,此善狄能憂中國。

 

上文與魯昔與齊仇讎,恐救之非善,故並發善救之例也。

 

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

 

(豎刁、易牙爭權,五公子爭立,故危之。

 

○刁音雕。)

 

冬,邾人、狄人伐衛。

 

狄,其稱人,何也?

 

善累而後進之。

 

(累,積。)

 

伐衛,所以救齊也。

 

(何休曰:「即伐衛救齊當兩舉,如伐楚救江矣。」

 

又傳以為江遠楚近,故伐楚救江,今狄亦近衛而遠齊,其事一也,義異何也?

 

鄭君釋之曰:「文三年冬,晉陽處父帥師伐楚救江,兩舉之者,以晉未有救江文,故明言之。

 

今此春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夏狄救齊;

 

冬,邢人、狄人、伐衛,為其救齊可知,故省文耳。

 

事同義又何異?」

 

○近衛,如字,又附近之近。

 

遠齊,如字,又於邁反。

 

為其,於偽反。

 

省,所景反。)

 

功近而德遠矣。

 

(伐衛,功近耳。

 

夷狄而憂中國,其德遠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07:29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九


○僖公(起十九年,盡二十三年)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執滕子嬰齊。

 

疏「滕子嬰齊」。

 

○釋曰:傳法並不解稱名之意,蓋罪賤之也。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於曹南。

 

(曹南,曹之南鄙。)

 

繒子會盟於邾。

 

已酉,邾人執繒子,用之。

 

微國之君,因邾以求與之盟。

 

(與,廁豫也。

 

○與音豫,注及下文同。)

 

疏「會盟於邾」。

 

○釋曰:言會盟於邾者,繒是微國,欲因邾以求盟,故云會盟也。

 

人因已以求與之盟,已迎而執之。

 

惡之,故謹而日之也。

 

用之者,叩其鼻以衈社也。

 

(衈者,釁也,取鼻血以釁祭社器。

 

○惡,烏路反。

 

下「惡其長」同。

 

叩音口。

 

衈音二。)

 

疏「故謹」至「社也」。

 

○釋曰:此與昭公十一年「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師滅蔡,執蔡世子友以歸,用之」,皆惡其用人,故不據國之大小,同書曰以見惡也。

 

叩其鼻者,《論語》云:「以杖叩其脛。」

 

則叩謂擊也。

 

秋,宋人圍曹。

 

衛人伐邢。

 

冬,會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於齊。

 

(會無主名,內卑者也。

 

四國稱人,外卑者也。

 

杜預曰:「地於齊,齊亦與盟。)

 

梁亡。

 

自亡也。

 

湎於酒,淫於色,心昏,耳目塞。

 

上無正長之治,大臣背叛,民為寇盜。

 

梁亡,自亡也。

 

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如使伐之而滅亡,則淫湎不足記也。

 

使其自亡,然後其惡明。

 

○湎,麵善反。

 

長,丁丈反,下及注同。

 

背音佩。)

 

疏「梁亡」。

 

○釋曰:《左氏》以為秦滅梁,惡其自取滅亡之故,不以秦滅為文。

 

《公羊》以為魚爛而亡,謂梁君隆刑峻法,百姓逃叛,而事等魚爛,從中而去也。

 

此傳亦云大臣背叛,民為寇盜,則同《公羊》。

 

梁國亦自亡也,又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則梁之土地,必為人所取,蓋同《左氏》「秦得之」,但據自滅為文少異耳。

 

梁亡,鄭棄其師,我無加損焉,正名而已矣。

 

梁亡,出惡正也。

 

(正謂政教。)

 

疏「正名」而「已矣」。

 

○釋曰:仲尼脩《春秋》,亦有改舊義以見褒貶者,亦有因史成文以示善惡者。

 

其變之也,不葬有三:為齊桓諱滅項之類,是改舊也;

 

其梁以自滅為文,鄭棄其師之徒,是因史之文也。

 

故傳云我無加損焉,正名而已矣。

 

鄭棄其師,惡其長也。

 

(長謂高克。)

 

二十年,春,新作南門。

 

作,為也,有加其度也。

 

(更加使大。)

 

言新,有故也,非作也。

 

(責其改舊製,)南門者,法門也。

 

(法門,謂天子諸侯皆南麵而治,法令之所出入,故謂之法門。)

 

夏,郜子來朝。

 

(郜,古報反。)

 

五月,已巳,西宮災。

 

謂之新宮,則近為禰宮。

 

(言閔公非僖公之父,故不言新宮也。

 

○近,附近之近。

 

禰,乃禮反,父廟也。)

 

以諡言之,則如疏之然,(故不言閔宮,而云西宮。)

 

以是為閔宮也。

 

疏「以是為閔宮也」。

 

○釋曰:傳知之者,以若是禰宮,當言新宮,若是疏祖之宮,又須言諡,此在親疏之間,故知是閔宮也。

 

鄭人入滑。

 

秋,齊人、狄人盟於邢。

 

邢為主焉爾。

 

邢小,其為主何也?

 

其為主乎救齊。

 

(十八年「邢人、狄人伐衛」以救齊是也。)

 

疏「邢為」至「救齊」。

 

○釋曰:盟會地於國都者,國主雖與盟會,未知即能為主,桓十四年「公會鄭伯於曹」,曹不為主是也。

 

而傳云邢為主焉爾,又辨其大小者,傳以十八年「邢人、狄人伐衛」以救齊,今又盟於邢,故知為主也。

 

又云邢小者,以邢雖是小國,為主,能救齊,故歸功於邢。

 

不謂盟國都者,例能為主耳。

 

冬,楚人伐隨。

 

隨,國也。

 

疏「隨國也」。

 

○釋曰:案《世本》隨是國名,經又言伐,知非邑也。

 

二十有一年,春,狄侵衛。

 

宋人、齊人、楚人盟於鹿上。

 

(宋為盟主,故序齊上。

 

鹿上,宋地。)

 

夏,大旱。

 

(傳例曰:「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

 

旱時,正也。

 

疏「旱時正也」。

 

○釋曰:旱必曆時,非一月之事,故書時為正也。

 

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於雩。

 

(雩,宋地。

 

雩或為字。)

 

執宋公以伐宋。

 

以,重辭也。

 

(傳例曰:「以者,不以者也。」

 

此傳及定七年「齊人執衛行人北宮結以侵衛」,傳皆曰「以,重辭也」,然則以有二義矣。

 

國之所重,故曰重辭。)

 

疏「以,重辭也」。

 

○釋曰:桓十四年「宋人以齊人、蔡人」云云「伐鄭」,傳曰:「以者,不以者也。」

 

今傳云「以,重辭也」。

 

何知非是一事而重,不可以?

 

範注云以有二義者,範以執宋公及執衛結,皆是國之所重,而傳云以,重辭也,其微人從伐者,即云以者,不以者也。

 

明二者意異,故云以有二義。

 

冬,公伐邾。

 

楚人使宜申來獻捷。

 

(楚稱人者,為執宋公貶。

 

○捷,在接反。

 

為,於偽反。)

 

疏注「楚稱」至「公貶」。

 

○釋曰:知為執宋公貶者,以稱使知是楚子使之,國君而稱人,明為執宋公貶也。

 

捷,軍得也。

 

其不曰宋捷,何也?

 

(據莊三十一年「齊侯來獻戎捷」。)

 

疏注「據莊」至戎捷。

 

○釋曰:役傳云「戎,菽也」,則與此宋捷絕不相當。

 

而範引之者,彼雖以戎為菽,終是伐得之,故範引為證也。

 

不與楚捷於宋也。

 

(不以夷狄捷中國。)

 

十有二月,癸丑,公會諸侯盟於薄。

 

(會雩之諸侯。)

 

會者,外為主焉爾。

 

釋宋公。

 

外釋不誌,此其誌何也?

 

以公之與之盟日之也。

 

不言楚,不與楚專釋也。

 

(何休曰:「《春秋》以執之為罪,不以釋之為罪,責楚子專釋,非其理也。

 

《公羊》以為公會諸侯釋之,故不複出楚耳。」

 

鄭君釋之曰:「不與楚專釋者,非以責之也。」

 

傳云「外釋不誌,此其誌何也?

 

以公之與之盟目之也」,言公與諸侯盟而釋宋公,公有功焉,與《公羊》義無違錯。

 

○複,扶又反。)

 

疏「會者,外為主焉爾」。

 

○釋曰:重發之者,以釋者是公,嫌會非是外為主,故發例以明之。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

 

(句,其俱反。)

 

夏,宋公、衛侯、許男、滕子伐鄭。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於升陘。

 

(升陘,魯地。)

 

內諱敗,舉其可道者也。

 

不言其人,以吾敗也。

 

不言及之者,為內諱也。

 

(為,於偽反。)

 

疏「不言」至「諱也」。

 

○釋曰:不言其人,以吾敗也,謂不言邾之主名也。

 

不言及者,為內諱也,謂不言魯之主名也。

 

與桓十七年解異者,觀經為說,不可執文也。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

 

(泓,烏宏反。)

 

宋師敗績,日事遇朔曰朔。

 

《春秋》三十有四戰,未有以尊敗乎卑,以師敗乎人者也。

 

以尊敗乎卑,以師敗乎人,則驕其敵。

 

襄公以師敗乎人,而不驕其敵,何也?

 

責之也。

 

泓之戰,以為複雩之恥也。

 

(前年,宋公為楚所執。)

 

雩之恥,宋襄公有以自取之。

 

伐齊之喪,執滕子,圍曹,為雩之會,不顧其力之不足,而致楚成王,成王怒而執之,故曰:禮人而不答,則反其敬;

 

愛人而不親,則反其仁;

 

治人而不治,則反其知。

 

過而不改,又之,(又,複。

 

○知音智,又如字。

 

複,扶又反。)

 

是謂之過。

 

襄公之謂也。

 

古者被甲嬰胄,非以興國也,則以征無道也,豈曰以報其恥哉!

 

宋公與楚人戰於泓水之上,司馬子反曰:「楚眾我少,鼓險而擊之,勝無幸焉。」

 

(若要而擊之,必可破,非僥倖也。

 

○被,皮既反。

 

胄,而救反。

 

司馬子反,《左傳》作子魚。

 

要,於遙反。

 

僥,古堯反。

 

倖音幸。)

 

疏「司馬子反」。

 

○釋曰:麋信云:「子反當為子夷,未審範意然不?」

 

○「勝無幸」。

 

○釋曰:以小敵大,恐其不若,克之不名徼幸也。

 

襄公曰:「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須其出。」

 

(須其出險。

 

○推,如字,又它回反。)

 

既出。

 

旌亂於上,陳亂於下。

 

子反曰:「楚眾我少,擊之,勝無幸焉。」

 

襄公曰:「不鼓不成列。」

 

(列,陳。

 

○陳,直覲反。)

 

須其成列而後擊之,則眾敗而身傷焉;

 

七月而死。

 

(何休曰:「即宋公身傷,當言公不當言師,成十六年『楚子敗績』是也。

 

又成十六年傳曰:『不言師,君重於師也。」

 

即成十六年是,二十二年虛言也。

 

即二十二年是,十六年非也。」

 

鄭君釋之曰:「傳說楚子敗績,曰四體偏斷,此則目也。

 

此言君之目與手足有破斷者,乃為敗矣。

 

今宋襄公身傷耳,當持鼓,軍事無所害,而師猶敗,故不言宋公敗績也。

 

傳所以言『則眾敗身傷焉』者,疾其信而不道,以取大辱。」)

 

疏「七月而死」。

 

○釋曰:此云七月而死,則是身傷。

 

不云宋公敗績者,鄭玄云非四體偏斷,又非傷目,故依常例稱師也。

 

倍則攻,敵則戰,少則守。

 

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

 

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

 

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信之所以為信者,道也。

 

信而不道,何以為道?

 

道之貴者時,其行勢也。

 

(凱曰:「道有時,事有勢,何貴於道?

 

貴合於時。

 

何貴於時?

 

貴順於勢。

 

宋公守匹夫之狷介,徒蒙恥於夷狄,焉識大通之方,至道之術哉!」

 

○攻如字,又音貢。

 

守如字,又手又反。

 

狷音絹。

 

介音界。

 

焉,於虔反。)

 

疏「焉識」至「術哉」。

 

○釋曰:老子至道之人,猶曰「以政治國,以奇用兵」,今宋襄國弱於楚,而行敵戰之禮,故傳譏其師敗身傷,注謂之不識至道之術也。

 

二十有三年,春,齊侯伐宋,圍閔。

 

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

 

不正其以惡報惡也。

 

(前十八年宋伐齊之喪,是惡也。

 

今齊乘勝而報,是以惡報惡也。

 

○閔,《左氏》作緡,二十五年楚圍亦同.)夏,五月,庚寅,宋公茲父卒。

 

(桓公之子襄公。)

 

茲父之不葬,何也?

 

失民也。

 

其失民何也?

 

以其不教民戰,則是棄其師也。

 

為人君而棄其師,其民孰以為君哉!

 

(何休曰:「所謂教民戰者,習之也。

 

《春秋》貴偏戰而惡詐戰,宋襄公所以敗於泓者,守禮偏戰也,非不教其民也。

 

孔子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未有守正以敗而惡之也。

 

《公羊》以為不書葬為襄公諱,背殯出會,所以美其有承齊桓尊周室之美誌。」

 

鄭君釋之曰:「教民習戰而不用,是亦不教也。

 

詐戰謂不期也。

 

既期矣,當觀敵為策,倍則攻,敵則戰,少則守。

 

今宋襄公於泓之戰違之,又不用其臣之謀而敗,故徒善不用賢良,不足以興霸主之功,徒言不知權譎之謀,不足以交鄰國、會遠疆,故《易》譏鼎折足,《詩》剌不用良,此說善也。

 

○而惡,烏路反,下「而惡」同。

 

惡乎音烏。

 

造,七報反。

 

沛音貝。

 

為襄,於偽反。

 

背音佩,譎音決。

 

折,之設反。

 

剌,七賜反。)

 

疏「何休」至「善也」。

 

○釋曰:何休曰「《春秋》貴偏戰」者,謂各守一偏而戰也。

 

鄭玄云「《易》譏鼎折足」,「《詩》剌不用良」者,鼎折足,是《鼎》卦九四爻辭,彼云:「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王弼云:「處上體之下,而又應初。

 

既承且施,非已所堪,若鼎足小細而任重,故折足也。」

 

鼎足既折,則覆餗矣。

 

餗謂鼎之實,實覆則沽渥其形,以喻不勝其任,身被戮辱,故凶也。

 

此襄公是其事也,故曰「鼎折足」也。

 

「初已出否,至四所盛則已潔矣。

 

故曰覆公餗也。

 

渥,沾濡之貌也。

 

既覆公餗,體為渥沽,智小謀大,不堪其任,受其至辱,災及其身,故曰其形渥,凶也。」

 

《鼎》卦,巽下離上,?

 

 

馬融云:「餗謂糜也」。

 

《詩》剌不用良者,謂鄭忽不能與賢人圖事,以至死亡,故《詩》作《狡童》、《揚之水》二篇剌之,故《詩序》云云,「《狡童》,剌忽也,不能與賢人圖事,權臣擅命也。」

 

,「《揚之水》,閔無臣也,君子閔忽之無忠臣良士,終以死亡,而作是《詩》也」。

 

秋,楚人伐陳。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莊二十七年稱伯,今稱子,蓋為時王所黜。)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夏,狄伐鄭。

 

秋,七月。

 

冬,天王出居於鄭。

 

(襄王也。

 

天子以天下為家,故所在稱居。)

 

天子無出,出,失天下也。

 

(王者無外,言出則有外之辭。

 

江熙曰:「天子必巡守然後行,故河陽之守,全天王之行也。

 

平王東遷,其詩不能複《雅》,而列為《國風》。

 

襄王奔鄭,不得全天王之行,則與諸侯不異,故書出也。

 

夫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斯文是作,不以道假人。

 

傳言失天下,闕然如有未備。」

 

○巡守,手又反,下同之。

 

行如字,或下孟反,下同。

 

複雅,扶又反。)

 

疏注「夫子」至「未備」。

 

○釋曰:舊解江熙此言,明夫子之脩《春秋》,雖憲章前代,亦不可全與前代齊錄,故云「夫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言堯舜有巡守之禮,文武有省方之製,故仲尼因襄王之守全天子之行,是亦祖述憲章也。

 

「斯文是作,不以道假人」者,謂若全天子之行,憲章前代,是不以道假借人也。

 

但襄王與諸侯不異,不可複全天子之行,故書出以表之也。

 

明夫子雖欲尊王者同之先伐,以周德闕然未備,不可同之,故遂以此道借人也。

 

或以為夫子所以書王出者,「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斯文是作,不以道借人」。

 

王德既闕,不可複全其行,故書出以表其失天下也。

 

居者,居其所也。

 

雖失天下,莫敢有也。

 

(邵曰:「雖實出奔,而王者無外,王之所居,則成王畿,鄭不敢有之以為國。」)

 

 

晉侯夷吾卒。

 

(傳曰:「諸侯時卒,惡之。」

 

出不葬,篡文公而立,失德。

 

○惡,烏路反。

 

篡,初患反。)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衛侯毀滅邢。

 

毀之名,何也?

 

(據宣十二年「楚子滅蕭」不名。

 

○毀,況委反。)

 

不正其伐本而滅同姓也。

 

(絕先祖支體尤重,故名以甚之。)

 

疏「不正」至「姓也」。

 

○釋曰:衛與邢同姬姓,今衛滅邢,則是絕先祖支體,故謂之伐本也。

 

夏,四月,癸酉,衛侯毀卒。

 

宋蕩伯姬來逆婦。

 

(伯姬,魯女,為宋大夫蕩氏妻也。

 

自為其子來迎婦。

 

○自為其,於為反,下「為祖」同。)

 

婦人既嫁不逾竟,宋蕩伯姬來逆婦,非正也。

 

其曰婦,何也?

 

緣姑言之之辭也。

 

疏「不逾竟」。

 

○釋曰:複發傳者,嫌為求婦為禮,故發之。

 

宋殺其大夫。

 

其不稱名姓,以其在祖之位,尊之也。

 

(何休曰:「曹殺其大夫,亦不稱名姓,豈可複以為祖乎?」

 

鄭君釋之曰:「宋之大夫盡名姓。

 

禮:公族有罪,刑於甸師氏,不與國人慮兄弟也,所以尊異之。

 

孔子之祖孔父,累於宋殤公而死,今骨肉在其位而見殺,故尊之,隱而不忍稱名氏。

 

若罪大者,名之而已,使若異姓然,此乃祖之疏也。

 

曹殺其大夫,自以無大夫,不稱名氏耳。

 

《春秋》辭同事異者甚多,隱去即位以見讓,莊去即位為繼弒,是複可以比例非之乎。」

 

○複以,扶又反,下是複同。

 

甸,徒遍反。

 

累,方偽反。

 

去,起呂反,下同。

 

以見,賢遍反。

 

為繼,於偽反,又如字。)

 

疏注「祖之疏」。

 

○釋曰:異姓稱名,疏而詳已;

 

同姓不名,親而略之;

 

若名氏具備,而見其疏,則見異姓同,非尊祖之事,故曰疏之也。

 

古本或作「禮之疏」者,言同姓與異姓不別,則於禮法為疏也。

 

理亦通耳。

 

以本不定,故兩解之。

 

秋,楚人圍陳,納頓子於頓。

 

納者,內弗受也。

 

圍,一事也。

 

納,一事也。

 

而遂言之,(怪其異事而辭相連,有似遂事之辭。)

 

蓋納頓子者陳也。

 

(圍陳,使納頓子。)

 

疏「蓋納頓子者陳也」。

 

○釋曰:案《癈疾》云:「休以為即陳納之當舉陳,何以不言陳」,鄭君釋之曰:「納頓子固宜為楚也。

 

穀梁子見經云『楚人圍陳,納頓子於頓』,有似『晉陽處父伐楚救江』之文,故云蓋陳也。」

 

是鄭意亦同範說,圍陳使納頓子也。

 

葬衛文公。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會衛子、莒慶盟於洮。

 

(衛稱子,在喪。

 

洮,魯地。)

 

莒無大夫,其曰莒慶,何也?

 

以公之會目之也。

 

(小國無大夫,以公與會,故進之。

 

時有衛子,則無敵公之嫌。

 

○與會如字,一音預。)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已未,公會莒子、衛甯速盟於向。

 

(向,莒地。

 

○向,舒亮反。)

 

公不會大夫,其曰甯速,何也?

 

以其隨莒子,可以言會也。

 

齊人侵我西鄙。

 

公追齊師至巂,弗及。

 

人,微者也。

 

侵,淺事也。

 

公之追之,非正也。

 

至巂,急辭也。

 

(以急辭言之,明不至巂。

 

○巂音攜,又似袞反。)

 

疏「人微」至「辭也」。

 

○釋曰:文承追齊師之下,即云至巂,是急辭也。

 

據文與「公追戎於濟西」異也。

 

案莊十八年「公追戎於濟西」,傳稱「不使戎邇於我也」,今舉齊侵,是以難近國,而亦云大之也者,彼以戎有徒眾,故大公所追,此以公之不及,故亦言大之也。

 

然彼不言戎之伐我,此云齊人侵我者,彼是戎狄,不使之近我,似若望風退走然,此齊是中國侵,又淺事,故舉之以見公追非正也。

 

弗及者,弗與也,(弗與戰也。)

 

可以及而不敢及也。

 

(畏齊師。)

 

其侵也曰人,其追也曰師,以公之弗及,大之也。

 

(大之,謂變人言師。)

 

弗及,內辭也。

 

(弗及者,若曰我自不及耳,非齊不可及。)

 

夏,齊人伐我北鄙。

 

衛人伐齊。

 

公子遂如楚乞師。

 

乞,重辭也。

 

(雍曰:「人道施而不有,讓而不取,故以乞為重。」

 

○施,舒豉反。)

 

疏「乞,重辭也」。

 

○釋曰:此是乞師之始,故發傳以明之。

 

何重焉?

 

重人之死也,非所乞也。

 

師出不必反,戰不必勝,故重之也。

 

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

 

夔,國也。

 

不曰,微國也。

 

以歸,猶愈乎執也。

 

疏「夔國」至「執也」。

 

○釋曰:滅國有三術,中國日,卑國月,夷狄時。

 

此是夷以之微國,故從時例。

 

而傳言微國也,以明之也。

 

案戎伐凡伯以歸,不言執者,尊天子之使,不與夷狄之執。

 

今夷狄自相執,經言以歸,傳云「猶愈乎執也」者,彼尊凡伯,使一人當一國,故變執言以歸。

 

諸侯相執以歸者,例不得言執,故傳云以歸,猶愈乎執也,明經止得言以歸。

 

冬,楚人伐宋,圍閔。

 

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

 

以吾用其師,目其事也,非道用師也。

 

(楚人出師,為魯伐齊,而中道以伐宋,故伐圍兼書,所以責楚。

 

○為,於偽反。

 

中如字,又丁仲反。)

 

疏「目其」至「師也」。

 

○釋曰:傳解經,並言圍伐之意也。

 

言楚人為我伐齊,而中道更伐宋,故兼圍伐目其事,所以責楚中道用師,非訓為責也。

 

公以楚師伐齊,取穀。

 

以者,不以者也。

 

民者,君之本也。

 

使民以其死,非其正也。

 

(雍曰:「兵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安有驅民於死地,以共假借之役乎?」

 

○共音恭,本又作供。

 

假借音嫁,又古雅反;

 

下子夜反,又子亦反。)

 

疏「以者,不以者也」。

 

○釋曰:「重發傳者,彼據外,此據內,故重詳之。

 

公至自伐齊。

 

惡事不致,此其致之何也?

 

危之也。

 

(以蠻夷之師伐鄰近大國,招禍深怨,危亡之道。)

 

疏「惡至」至「危之也」。

 

○釋曰:莊六年秋,「公至自伐衛」,傳曰:「惡事不致,此其致何也?

 

不致,則無用見公惡事之成也。」

 

與此文不同者,互文以起義,其實不異,彼明惡事之成,此亦明之,此云危之也,則彼亦危之可知也。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來朝。

 

(朝,直遙反。)

 

夏,六月,庚寅,齊侯昭卒。

 

(昭,或作照,非。)

 

秋,八月,乙未,葬齊孝公。

 

乙巳,公子遂帥師入杞。

 

冬,楚人、陳侯、蔡侯、鄭伯、許男圍宋。

 

楚人者,楚子也。

 

其曰人,何也?

 

人楚子,所以人諸侯也。

 

其人諸侯,何也?

 

不正其信夷狄而伐中國也。

 

(何休曰:「哀元年『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不稱人,明不以此故也。」

 

鄭君釋之曰:「時晉文為賢伯,故譏諸侯不從,而信夷狄也。

 

哀元年時無賢伯,又何據而當貶之邪?

 

甯謂定哀之世楚強盛,故諸侯不得不從耳。」

 

江熙曰:「夫屈信理對,言信必有屈也,宋楚戰於泓,宋以信義而敗,未有闕也,楚複圍之。

 

我三人行必有我師,諸侯不能以義相師,反信楚之曲,屈宋之直,是義所不取,信曲屈直猶不可,況乃華夷乎?

 

楚以亡義見貶,則諸侯之不從,不待貶而見也。

 

然則四國信楚而屈宋,春秋屈其信而信其屈,貶楚子於兵首,則彼碌碌者以期見矣,故曰『人楚子,所以人諸侯』。」

 

○信音申。)

 

疏注「寧謂」至「諸侯」。

 

○釋曰:鄭云無賢伯、範言楚盛者,二者相接也,為當時無賢伯,楚又彊盛,故諸侯不得不從也。

 

案泓之戰,《穀梁》意譏宋公。

 

江熙云宋以信義而敗,未有闕者,據宋不能量敵彊弱,致師敗身傷,故譏之。

 

其於信義,實未有所闕,而楚複圍之,故貶楚子也。

 

《公羊》以為稱公者,為執宋公貶,故終僖之篇貶之。

 

杜預解云,楚以微者告,並與《穀梁》異也。

 

十月二月,甲戌,公會諸侯盟於宋。

 

(地以宋者,則宋得與盟,宋圍解可知。

 

○與音豫。)

 

疏注「地以」至「可知」。

 

○釋曰:《左氏》之意,公會諸侯盟於宋,宋不與盟。

 

何休與範皆云「地以(元缺)宋,則宋得與盟」。

 

二傳以無晉救宋之文,故與《左氏》異也。

 

二十有八年,春,晉侯侵曹。

 

晉侯伐衛。

 

再稱晉侯,忌也。

 

(鄭嗣曰:「曹衛並有宿怨於晉,君子不念舊惡,故再稱晉侯以剌之。」

 

○剌,七賜反。

 

下文及注同。)

 

公子買戍衛。

 

不卒戍,剌之。

 

(剌,殺也。

 

內諱殺大夫,故謂之剌。

 

蓋取《周禮》三剌之法。)

 

先名後剌,殺有罪也。

 

公子啟曰:「不卒戍者,可以卒也。

 

可以卒而不卒,譏在公子也,剌之可也。」

 

(公子啟,魯大夫。)

 

疏「公子啟曰」。

 

○釋曰:舊解云,子啟即公子偃,啟書日者,啟無罪,今買書時者,是買有罪也。

 

今觀上下文勢,理恐不然,何者?

 

此傳上云先名後剌,下文云不卒戍者,可卒也,本非釋時日之意,何為公子啟一句獨論日月之事?

 

若以《穀梁》專釋經,不論人語之事,何為襄二十三年傳云:「蘧伯玉曰:不以道事其君者,其出乎!」

 

豈得謂蘧伯玉曰又不是人言也。

 

故知舊說非耳。

 

楚人救衛。

 

三月,丙午,晉侯入曹,執曹伯,畀宋人。

 

入者,內弗受也。

 

日入,惡入者也。

 

以晉侯而斥執曹伯,惡晉侯也。

 

(惡其忌怨深。

 

○畀,必利反,與也,下及注同.惡,烏路反,下文及注同。)

 

疏「入者,內弗受也」。

 

○釋曰:前已有傳,重發之者,以晉文初霸,嫌得入中國,故發傳以明之。

 

畀,與也。

 

其曰人,何也?

 

不以晉侯畀宋公也。

 

(畀,上與下之辭,故不以侯畀公。

 

哀四年夏「晉人執戎蠻子赤歸於楚」,使楚子治其罪。

 

今執曹伯,不言歸於宋,而言與宋人者,是使宋公拘執之。)

 

夏,四月,已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

 

楚殺其大夫得臣。

 

衛侯出奔楚。

 

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於踐土。

 

(衛稱子者,時衛侯出奔,國更立君,非王命所加,未成君,故曰子。

 

踐土,鄭也。)

 

諱會天王也。

 

(實會天王,而文不言天王,若諸侯自共盟然,是諱之也,所謂譎而不正。)

 

陳侯如會。

 

如會,外乎會也,於會受命也。

 

(外乎會,不及序也。

 

受命於會,故書如會。)

 

公朝於王所。

 

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非京師朝。)

 

疏「朝不言所」。

 

○釋曰:公如京師,亦不言朝,直失不言所者,如即是內朝之常文,故直解不言所而已。

 

如既是常文,此言朝者,以其非京師,故以違例言之。

 

六月,衛侯鄭自楚複歸於衛。

 

自楚,楚有奉焉爾。

 

複者,複中國也。

 

(中國,猶國中也。)

 

疏「楚有奉焉爾」。

 

○釋曰:發傳者,自楚,嫌與中國異也。

 

歸者,歸其所也。

 

鄭之名,失國也。

 

疏「鄭之名失國也」。

 

○釋曰:重起失國之例者,以鄭非大罪,故出奔不名,惡其藉楚之力,故入名,以表失國,嫌出入異,故傳發之。

 

衛元咺出奔晉。

 

陳侯款卒。

 

秋,杞伯姬來。

 

(莊公女來歸寧。)

 

公子遂如齊。

 

(聘也。)

 

冬,公會晉侯、宋公、蔡侯、鄭伯、陳子、莒子、邾子、秦人於溫。

 

(陳稱子,在喪也。)

 

諱會天王也。

 

(複致天子。

 

○複,扶又反。)

 

天王守於河陽。

 

(河陽,晉地。

 

○守音狩,下同。)

 

全天王之行也,(時實晉文公召王。

 

以臣召君,不可以訓。

 

因天子有巡守之禮,故以自行為文。

 

○行如字,或下孟反。)

 

為若將守而遇諸侯之朝也。

 

為天王諱也。

 

水北為陽,山南為陽。

 

溫,河陽也。

 

(日之所昭曰陽。

 

○為天王,幹偽反。)

 

壬申,公朝於王所。

 

朝於廟,禮也。

 

於外,非禮也。

 

(諸侯朝王,王必於宗廟受之者,蓋欲尊祖禰共其榮。)

 

獨公朝與?

 

諸侯盡朝也。

 

其日,以其再致天子,故謹而日之。

 

主善以內,目惡以外。

 

(主善以內,謂公朝於王所。

 

目惡以外,言再致天子。

 

○朝與音餘。)

 

言曰公朝,逆辭也,而尊天子。

 

(鄭嗣曰:「若公朝於廟,則當言公如京師,而今言公朝,是逆常之辭。

 

雖逆常而曰公朝王所,是尊天子。」)

 

疏「而尊天子」。

 

○釋曰:公若朝於廟,當云如也。

 

今逆常,故言朝也。

 

朝雖逆常之辭,言公朝於王所,仍是敬王室之事,故云「而尊天子」。

 

會於溫,言小諸侯。

 

溫,河北地,以河陽言之,大天子也。

 

(溫、河陽同耳。

 

小諸侯,故以一邑言之。

 

尊天子,故以廣大言之。)

 

日係於月,月係於時。

 

壬申,公朝於王所,其不月,失其所係也。

 

以為晉文公之行事為已傎矣。

 

(以臣召君,傎倒上下,日不係於月,猶諸侯不宗於天子。

 

○傎,都田反。

 

倒,丁老反。)

 

晉人執衛侯,歸之於京師。

 

此入而執,其不言入,何也?

 

不外王命於衛也。

 

(入者自外來;

 

伯者以王命討衛,衛,王之士,故曰不外王命。)

 

歸之於京師,緩辭也。

 

斷在京師也。

 

(辭間容之,故言緩。

 

○斷,丁亂反。)

 

疏「緩辭也」。

 

○釋曰:據成十五年「晉侯執曹伯歸於京師」,不言之。

 

衛元咺自晉複歸於衛。

 

自晉,晉有奉焉爾。

 

複者,複中國也。

 

歸者,歸其所也。

 

疏「晉有奉焉爾」。

 

○釋曰:又發傳者,嫌霸者與凡諸侯異。

 

諸侯遂圍許。

 

(會溫諸侯。

 

許比再會不至,故共圍之。)

 

遂,繼事也。

 

(繼事,會於溫而圍許。)

 

曹伯襄複歸於曹。

 

(三月為晉侯所執,今方歸。)

 

複者,複中國也。

 

天子免之,因與之會。

 

其曰複,通王命也。

 

(免之於宋,身未反國,因會於許,即從反國之辭通王命。)

 

遂會諸侯圍許。

 

遂繼事也。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盧來。

 

介,國也。

 

葛盧,微國之君未爵者也。

 

其曰來,卑也。

 

(介音界,國名。)

 

疏「其曰來,卑也」。

 

○釋曰:據莊五年「阝犁來來朝」,亦未得爵命而稱朝,此謂卑賤之,故有言來矣。

 

襄十八年「白秋」來「注云」不言朝者,不能行朝禮」是也。

 

公至自圍許。

 

夏,六月,公會王人、晉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盟於翟泉。

 

(翟泉,某地。)

 

疏「公會」至「翟泉」。

 

○釋曰:《左氏》以為王人者王子虎,為下盟列國。

 

晉人云云者,狐偃等,為上敵公侯,皆貶之稱人。

 

何休注《公羊》云,晉文德衰,故微者往會。

 

今《穀梁》既無傳注,或如何說,王人以下皆是微也。

 

秋,大雨雹。

 

(雹者,陰脅陽、臣侵君之象。

 

陽氣之在水雨則溫熱,陰氣薄而脅之,不相入,轉而成雹。

 

○雨,於付反。

 

雹,蒲學反。)

 

冬,介葛盧來。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齊。

 

秋,衛殺其大夫元咺。

 

稱國以殺,罪累上也,以是為訟君也。

 

(元咺訟君之罪於伯者,君忌之,使人殺之而後人。

 

案宣九年「陳殺其大夫泄冶」傳曰,「稱國以殺其大夫,殺無罪也」,此傳曰,「稱國以殺,罪累上也」。

 

凡稱國以殺大夫,或殺無罪,或罪累上,參互不同,略當近半。

 

然則稱國以殺有二義,泄冶忠賢而君殺之,是君無道也;

 

衛侯雖有不德,臣無訟君之道,元咺之罪亦已重矣。

 

然君子之道,譬之於射,失諸正鵠,反求諸身。

 

衛侯不思致訟之愆,躬自厚之義,過而不改,而又怨忌,上下皆失,故曰罪累上。

 

○累,劣偽反。

 

泄,息列反。

 

冶音也。

 

近半,附近之近。

 

正音征。

 

鵠,古毒反。

 

愆,起虔反。)

 

疏「以是為訟君也」。

 

○釋曰:元咺訟君,則是臣之罪。

 

複言累上者,以上下俱失,嫌衛殺無罪,故加累上之文也。

 

衛侯得書複歸者,複歸非全善之辭,衛侯既委罪元咺,故得複歸之稱。

 

○注「有二義」。

 

○釋曰:言有二義者,謂傳言「殺無罪也」,即是罪全在君,傳云「罪累上也」。

 

即上下俱失,故云有二義。

 

衛侯在外,其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

 

待其殺而後入也。

 

及公子瑕。

 

公子瑕,累也,以尊及卑也。

 

衛侯鄭歸於衛。

 

(徐邈曰:「凡出奔歸月,執歸不月者,齊則國更立主,若故君還入,必有戰爭禍害,所以謹其文。

 

執者,罪名未定,其國猶追奉之,歸無犯害,故例不月。」

 

○戰爭,爭鬥之爭。)

 

晉人,秦人圍鄭。

 

介人侵蕭。

 

冬,天王使宰周公來聘。

 

天子之宰,通於四海。

 

疏「天子」至「四海」。

 

○釋曰:複發傳者,葵丘會也,此則聘也,嫌異,故重發之。

 

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

 

以尊遂乎卑,此言不敢叛京師也。

 

(何休曰:「大夫無遂事。」

 

案襄十二年,季孫宿救台,「遂入鄆」,惡季孫不受命而入也。

 

如公子遂受命如晉,不當言遂。

 

鄭君釋之曰:「遂固受命如京師如晉,不專受命如周,經近上言『天王使宰周公來聘』,故公子遂報焉,因聘於晉,尊周不敢使並命,使若公子遂自往焉。

 

即云公子遂如京師如晉,是同周於諸侯,叛而不尊天子也。

 

《公羊傳》有美惡不嫌同辭,何獨不廣之於此乎?」

 

寧謂經同而傳異者甚眾,此吾徒所以不及古人也。

 

○台,土來反,又音台。

 

鄆音運。

 

惡季孫,烏路反。

 

美惡,烏路反,又如字。)

 

疏「遂乎卑」。

 

○釋曰:傳言此者,遂是繼事之辭,以辭有善惡,故傳分明別之也。

 

三十有一年,春,取濟西田。

 

(曹田。)

 

公子遂如晉。

 

夏,四月,四卜郊,(謂之郊者,天人相與交接之意也。

 

不言郊天者,不敢斥尊也。

 

昔武王既崩,成王幼少,周公居攝,行天子事,製禮作樂,終致太平。

 

周公薨,成王以王禮葬之,命魯使郊,以彰周公之德,祭蒼帝靈威仰,昊天上帝魯不祭。

 

○少,詩照反。

 

大音泰。)

 

疏注「謂之」至「不祭」。

 

○釋曰:範惟言天人相與交接,故謂之郊。

 

字既從郊,或當亦在南郊,就陽位而祭也。

 

昔武王既崩云云,《尚書》有其事。

 

製禮作樂云云者,《禮記》文。

 

祭蒼帝靈威仰,昊天上帝魯不祭者,是鄭玄之說。

 

鄭以《春秋說元命包》云:「紫微為大帝,大微為天庭,五帝合明。」

 

又《文耀鉤》云:「蒼帝春受製,其名靈威仰。

 

赤帝夏受製,其名赤熛怒。

 

黃帝受製王四季,其名含樞紐。

 

白帝秋受製,其名白招炬。

 

黑帝冬受製,其名汁光紀。

 

是紫微宮者五方帝。」

 

故鄭以周與魯夏正郊天者,祭青帝靈威仰之帝;

 

冬至祭天於圓丘者,祭天皇大帝,魯不得祭之。

 

故範亦同之耳。

 

然三王之郊,一用夏正,魯不然者,以天子得冬至祭天皇大帝,故郊所感之帝皆以夏正為之,魯不得冬至祭天,故轉卜三正。

 

從周正月至於三月,皆是郊之時也,月各一卜,故云三卜,禮也。

 

四月非時,故云四卜,非禮也。

 

《左氏》以為禮不卜常祀,郊既魯之常祀,故一卜亦為非禮。

 

《公羊》以為天子不卜郊,魯郊非常禮,故卜之;

 

求吉之道不過三,故三卜,禮也,四卜,非禮也。

 

是三傳各異。

 

其用牲也,何休以為郊天牛,角繭栗,三望之牛,角尺,其文出於《稽命徵》。

 

其祀也,郊祭則焚燎,山則升,水則沉。

 

不從,乃免牲,猶三望。

 

(鄭君曰:「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謂海也、岱也、淮也。

 

非其疆界則不祭。」

 

《禹貢》曰:「海、岱及淮惟徐州。」

 

徐,魯地。)

 

疏「猶三望」。

 

○釋曰:《公羊》以為三望,泰山、河、海、賈逵、杜預之徒注《左氏》者,皆以為分野星、國中山川。

 

今範同鄭玄之說。

 

取《禹貢》之文,以為淮、海、岱也。

 

夏四月,不時也。

 

(郊,春事也。)

 

四卜,非禮也。

 

(郊,春事,四卜則入夏。)

 

免牲者,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

 

免牛亦然。

 

(玄端,黑衣,接神之道。

 

玄熏者,天地之色也。

 

南郊,天位,歸之於陽也。

 

「全曰牲,傷曰牛」,「牛有變而不郊,故卜免牛」。

 

○熏,許云反。)

 

疏注「全曰」至「免牛」。

 

○釋曰:哀元年傳文也。

 

乃者,亡乎人之辭也。

 

(亡乎人,若曰無賢人也。

 

凱曰,其猶《易》稱「窺其戶,闃其無人」,《詩》云「巷無居人」,譏僖公不共,致天變。

 

○闃,苦鵙反。

 

共音恭,本亦作恭。)

 

猶者,可以巳之辭也。

 

(望,郊之細也。

 

不郊,無望可也。

 

巳,止也。)

 

秋,七月。

 

冬,杞伯姬來求婦。

 

婦人既嫁不逾竟,杞伯姬來求婦,非正也。

 

疏「求婦非正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國君之妻異,故明之。

 

狄圍衛。

 

十有二月,衛遷於帝丘。

 

(帝丘,衛地。)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已丑,鄭伯捷卒。

 

(捷,在接反。)

 

衛人侵狄。

 

秋,衛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已卯,晉侯重耳卒。

 

(晉自莊公已前,不書於《春秋》,又不言文公之入及鄭忽之殺,何乎?

 

徐邈通之曰:「案《詩序》及《紀年》、《史記》,晉昭公之後,大亂五世。

 

又鄭忽之後,有子、子儀,且事出記傳而經所無殊多,誠當有不告故不書者。

 

諸侯有朝聘之禮,赴告之命,所以敦其交好,通其憂虞。

 

若鄰國相望而情誌否隔,存亡禍福,不以相關,則它國之史,無由得書,故告命之事絕,則記注之文闕,此蓋內外相與之常也。

 

魯政雖陵鷃而典刑猶存,史策所錄,不失常法,其文獻之實足證,故孔子因而脩之,事仍本史,而辭有損益,所以成詳略之例,起褒貶之意。

 

若夫可以寄微旨而通王道者,存乎精義窮理,不在記事少多,此蓋脩《春秋》之本旨。

 

師資辯說,日用之常義,故穀梁子可不複發文,而體例自舉矣。」

 

○重,直龍反。

 

,亡匪反。

 

朝聘,直遙反。

 

好,呼報反。

 

否,備矣反。

 

注,張住反。

 

不複,扶又反。)

 

疏注「師資辯說」。

 

○釋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

 

日用者,《易•係辭》文也。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滑,國也。

 

齊侯使國歸父來聘。

 

夏,四月,辛巳,晉人及薑戎敗秦師於殽。

 

不言戰而言敗,何也?

 

狄秦也。

 

其狄之何也?

 

秦越千裏之險入虛國,(滑無備,故言虛國。

 

○殽,戶交反。)

 

進不能守,退敗其師,徒亂人子女之教,無男女之別。

 

秦之為狄,自殽之戰始也。

 

(明秦本非夷狄。

 

○別,彼列反。)

 

疏「進不」至「始也」。

 

○釋曰:舊解進不能守,謂入滑而去;

 

退敗其師,謂敗於殽也;

 

亂人子女,謂入滑之時,縱暴亂也。

 

本或別進字者。

 

秦伯將襲鄭,百裏子與蹇叔子諫曰:「千裏而襲人,未有不亡者也。」

 

秦伯曰:「子之塚木已拱矣,何知!」

 

(子之輩皆已老死矣。

 

拱,合抱也。

 

言其老無知。

 

○百裏子如字,或作伯,誤也。

 

蹇,紀輦反。

 

拱,九勇反。

 

合手曰拱。)

 

師行,百裏子與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於殽之岩唏唫之下。

 

(其處險隘,一人可以要百人。

 

○女音汝,下及注同。

 

唫,本作,音吟,一音欽。

 

處,昌慮反。

 

隘,於懈反。

 

要百,於遙反,下文「要而擊之」同。)

 

我將屍女於是。」

 

(屍女者,收女屍。)

 

師行,百裏子與蹇叔子隨其子而哭之。

 

秦伯怒曰:「何為哭吾師也?」

 

二子曰:「非敢哭師也,哭吾子也。

 

我老矣,彼不死則我死矣。」

 

(畏秦伯怒,故云彼我要有死者。)

 

晉人與薑戎要而擊之殽,匹馬倚輪無反者。

 

(倚輪,一隻之輪。

 

○倚,居宣反,或於綺反。)

 

晉人者,晉子也。

 

其曰人,何也?

 

微之也。

 

何為微之?

 

不正其釋殯而主乎戰也。

 

癸巳,葬晉文公。

 

曰葬,危不得葬也。

 

狄侵齊。

 

公伐邾,取訾樓。

 

(訾,子斯反。)

 

秋,公子遂帥師伐邾。

 

晉人敗狄於箕。

 

(箕,晉地。)

 

冬,十月,公如齊。

 

十有二月,公至自齊。

 

乙巳,公薨於小寢。

 

(小寢,內寢。)

 

小寢,非正也。

 

(非路寢。)

 

疏「小寢,非正也」。

 

○釋曰:傳發此例者,以隱公不地,桓公非正,今僖公雖卒,而沒於婦人之手,故發傳以惡之也。

 

隕霜不殺草。

 

(《京房易傳》曰:「君假與臣權,隕霜不殺草。」

 

○隕,云敏反。)

 

未可殺而殺,舉重也。

 

可殺而不殺,舉輕也。

 

(重,謂菽也。

 

輕,謂草也。

 

輕者不死,則重者不死可知。)

 

李、梅實。

 

(《京房易傳》曰:「從叛者茲謂不明,厥妖木冬實。」)

 

實之為言猶實也。

 

(實,子。)

 

晉人、陳人、鄭人伐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09:18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


○文公(起元年,盡八年)

文公(襄王二十六年即位,名興。)

 

疏《魯世家》:文公名興,僖公之子,以襄王二十六年即位。

 

《諡法》:「慈惠愛民曰文。」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繼正即位,正也。

 

(繼正,謂繼正卒也。

 

隱去即位以見讓,桓書即位示安忍。

 

莊、閔、僖不言即位,皆繼弒。

 

○去,起呂反。

 

見,賢遍反。

 

弒,申誌反。)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來會葬。

 

(諸侯喪,天子使大夫會葬,禮也。

 

傳例曰:「天子大夫稱字。」

 

蓋未受采邑,故不稱氏。

 

字者貴稱,故可獨達也。

 

○貴稱,尺證反。)

 

疏「諸侯」至「達也」。

 

○釋曰:範云傳例者,非正例,推以知之。

 

定十四年傳曰:「天子之大夫不名。」

 

隱七年「凡伯來聘」傳曰:「凡伯者何也?

 

天子之大夫也。」

 

又九年「南季來聘」傳曰:「南,氏姓也。

 

季,字也。」

 

是天子之大夫稱字,據傳文可知,故亦得云傳例也。

 

葬曰會,(言會,明非一人之辭。)

 

其誌,重天子之禮也。

 

疏「重天子之禮也」。

 

○釋曰:五年,「毛伯來會葬」,「會葬之禮於鄙上」。

 

此叔服來會葬,云「其誌重天子之禮也」者,舊解以為叔服在葬前至,先鄉魯國,然後赴葬所。

 

毛伯以喪服發後始來,先之竟上,然始至魯國,故傳釋有異辭也。

 

或當此釋書之所由,故云重天子之禮也。

 

彼解會葬之處,故云於鄙上。

 

二者互言之,未必由先後至,理亦通也。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薨稱公,舉上也。

 

葬我君,接上下也。

 

僖公葬而後舉諡,諡所以成德也,於卒事乎加之矣。

 

疏「薨稱」至「加之矣」。

 

○釋曰:重發傳者,桓不以禮終,僖則好卒,二者既異,故傳詳之。

 

天王使毛伯來錫公命。

 

(毛,采邑,伯,字也,天子上大夫也。

 

○錫,星曆反。

 

采地音菜,地本又作邑。)

 

禮:有受命,無來錫命,錫命,非正也。

 

疏「禮有」至「正也」。

 

○釋曰:重發傳者,桓則薨後見錫,此則即位見錫,嫌其得正,故傳發之。

 

晉侯伐衛。

 

叔孫得臣如京師。

 

衛人伐晉。

 

秋,公孫敖會晉侯於戚。

 

(禮:卿不得會公侯。

 

《春秋》尊魯,內卿大夫可以會外諸侯。

 

戚,衛地。

 

○戚,倉寂反。)

 

疏注「內卿」至「衛地」。

 

○釋曰:「內卿大夫可以會外諸侯」者,下二年傳文。

 

不於此發例者,伯者至尊,大夫不可以會,但《春秋》內魯,故無譏文。

 

以失禮深,傳不可云得會。

 

至於三年垂斂之會,則是凡常諸侯,禮雖不達,人情通許。

 

故發內大夫可以會外諸侯之例。

 

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弒其君。

 

(鄭嗣曰:「商臣,繆王也。

 

 

,文王之子成王也。

 

不言其父而言其君者,君之於世子,有父之親,有君之尊,言世子所以明其親也,言其君所以明其尊也,商臣於尊親盡矣。

 

○弒其,申誌反,傳同。

 

 

,苦門反。)

 

日?

 

之卒,所以謹商臣之弒也。

 

夷狄不言正不正。

 

(徐乾曰:「中國君卒,正者例日,篡立不正者不日,夷狄君卒,皆略而不日,所以殊夷夏也。

 

今書日,謹識商臣之大逆爾,不以明?

 

正與不正。」

 

○篡,初患反。

 

夏,戶雅反。

 

識,如字,又申誌反。)

 

疏「夷狄」至「不正」。

 

○釋曰:傳言此者,以夷狄之弒有日與不日,嫌同中國,故分明別之。

 

公孫敖如齊。

 

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晉侯及秦師戰於彭衙。

 

(彭衙,秦地。

 

○衙音牙。)

 

秦師敗績。

 

丁丑,作僖公主。

 

作,為也,為僖公主也。

 

(為僖公廟作主也。

 

主,蓋神之所馮依,其狀正方,穿中央,達四方。

 

天子長尺二寸,諸侯長一尺。

 

○為僖公廟,於偽反。

 

馮,皮冰反。

 

長尺,直亮反,又如字,下同。)

 

立主,喪主於虞,(禮:平旦而葬,日中反而祭,謂之曰虞,其主用桑。)

 

吉主於練。

 

(期而小祥,其主月栗。)

 

作僖公主,譏其後也。

 

(僖公薨,至此巳十五月。)

 

作主壞廟有時日,於練焉壞廟。

 

壞廟之道,易簷可也,改塗可也。

 

(禮:親過高祖則毀其廟,以次而遷,將納新神,故示有所加。

 

○壞音怪,下同。

 

簷,以占反。)

 

疏「作為」至「可也」。

 

○釋曰:僖二十年「新作南門」,傳曰:「作,為也。

 

有加其度也。」

 

彼傳意言作所以為譏,則此作亦譏可知,故下傳云「作僖公主,譏其後也。」

 

案莊公之喪巳二十二月,仍譏其為吉禘,今方練而作主,猶是凶服,而曰吉主者,三年之喪,至二十五月猶未合全吉,故公子遂有納幣之譏。

 

莊公喪製未二十五月而禘祭,故譏其為吉。

 

此言吉者,比之虞主,故為吉也。

 

此雖為練作之主,終入廟以辨昭穆,故傳以吉言之。

 

然作主在十三月,壞廟在三年喪終,而傳連言之者,此主終入廟,入廟即易簷,以事相繼,故連言之,非謂作主壞廟同時也。

 

或以為練而作主之時,則易簷改塗,故此傳云於練壞廟,於傳文雖順,舊說不然,故不從之,直記異聞耳。

 

麋信引衛次仲云:「宗廟主皆用栗,右主八寸,左主七寸,廣厚三寸。

 

若祭訖,則內於西壁慆中,去地一尺六寸。

 

右主,謂父也;

 

左主,謂母也。」

 

何休、徐邈並與範注同,云天子尺二寸,諸侯一尺,狀正方,穿中央,達四方,是與衛氏異也。

 

其藏之也,《白虎通》亦云藏之西壁,則納之西壁中,或如衛說;

 

去地高下,則無文以明之。

 

何休又云:「謂之虞者,親喪巳入廣,皇皇無所見求,而虞事之。

 

虞,猶安也。

 

虞主用桑者,桑猶喪也。

 

取其名與其角角,所以副孝子之心。」

 

練主用栗者,謂既埋虞主於兩階之間,易用栗木為主,取其戰栗,故用栗木為主。

 

又引《士虞記》曰:「桑主不文,吉主皆刻而諡之。」

 

蓋為禘時別昭穆也。

 

徐邈注《穀梁》盡與之同,範亦當不異也。

 

三月,乙巳,及晉處父盟。

 

(晉大夫陽處父。)

 

疏注「晉大夫陽處父」。

 

○釋曰:經不言陽,注知之者,以下有晉殺其大夫陽處父故也。

 

不言公,處父伉也,為公諱也。

 

(諱公與大夫盟,去處父氏,公親如晉,使若與甚君盟,如經言邾儀父矣。

 

不書地者,公在晉也。

 

莊二十二年「秋,七月丙申,及齊高傒盟於防」,不去高傒氏者,公不親如齊,不與其君盟,於恥差降。

 

○伉,苦浪反。

 

為公,於偽反。

 

去處父,起呂反,下同。

 

傒音兮。

 

差,初賣反,又初佳反。)

 

何以知其與公盟?

 

以其日也。

 

何以不言公之如晉?

 

所恥也。

 

出不書,反不致也。

 

疏「何以」至「不致也」。

 

○釋曰:傳決不言公者,據隱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包來」言公也。

 

彼傳云:「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

 

故此沒公,彼存公也。

 

莊二十二年「及齊高傒盟於防」,傳曰:「不言公,高傒伉也。」

 

彼巳有傳,此又重發者,高傒存氏,今處父去族嫌異,故重發之。

 

傳不於高傒發日以明公存者,二者理同,此又須辨公不言如晉意也,故就此一發之,後注云「書日,則公盟也」,是亦意同之事也。

 

傳又云出不書,反不致也者,以致者必有出,出者不必致,今出既不書,故反亦不致也。

 

夏,六月,公孫敖會宋公、陳侯、鄭伯、晉士穀,盟於垂斂。

 

(垂斂,鄭地。

 

○穀,戶木反,本又作縠,九年同。

 

斂如字,《左氏》作垂隴。)

 

內大夫可以會外諸侯。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於秋七月。

 

(建午之月,猶未為災。)

 

曆時而言不雨,文不憂雨也。

 

(僖公憂民,曆一時輒書不雨,今文公曆四時乃書,是不勤雨也。)

 

疏「曆時」至「雨也」。

 

○釋曰:傳發之者,以僖公憂民之情急,故備書之。

 

今文公繼父之業,無誌於民,故略書之。

 

以二者既異,故傳分而別之。

 

莊三十一年「冬,不雨」,不發傳者,以一時不雨輕故也。

 

下十年、十三年意亦與此同,故省文不發之。

 

不憂雨者,無誌乎民也。

 

(無恤民誌。)

 

八月,丁卯,大事於大廟,躋僖公。

 

(大事,祫也。

 

時三年之喪未終,而吉祭於大廟,則其譏自明。

 

○大廟音泰,注及傳「大祖」同。

 

躋,子兮反,升也。

 

祫,戶來反,下及注皆同。)

 

疏注 「大事」至「自明」。

 

○釋曰:舊解範云其譏自明者,謂吉禘於莊公書吉,此大事於大廟不書吉者,以同未滿三年,前巳書吉,則此亦同譏,故云其譏自明。

 

此解取杜預之意也。

 

然杜云其譏已明,故得以吉禘並之,範云其譏自明,焉知遠比吉禘!

 

蓋範意以喪製未終,不待譏責,其惡足顯,故云自明也。

 

禘祫之禮俱在廟序昭穆,所以為製異者,《公羊傳》稱「五年再殷祭」,何休云:「謂三年祫,五年禘,禘所以異於祫者,禘則功臣皆祭也,祫則合食於大祖而已。」

 

是何休意祫則三年,禘則五年也。

 

範於閔二年注同杜預,以禘為三年之祭,必不得與何休同也。

 

《公羊》云:「五年再殷祭。」

 

禘既三年,蓋祫則五年也。

 

若然,祫在五年而云三年之喪未禘者,據時三年未終而為祫祭,故以三年言之,不謂祫祭亦在三年也。

 

或以為禘祫同三年,但禘在夏,祫在秋,直時異耳,於範注不妨,但與《公羊》「五年再殷祭」違也。

 

何休又云:「天子特禘特祫,諸侯禘則不礿,祫則不嚐,大夫有賜於君,然後祫其高祖。」

 

然諸侯禘則不礿,或如何說,云大夫有祫,恐其不然。

 

《公羊》亦以此大事於大廟為祫祭,杜解《左氏》以大事為禘,與《穀梁》異。

 

大事者何?

 

大是事也,著祫、嚐。

 

(祫,合也。

 

嚐,秋祭。)

 

祫祭者,毀廟之主,陳於大祖;

 

未毀廟之主,皆升,合祭於大祖。

 

(祫祭者,皆合祭諸廟巳毀未毀者之主於大祖廟中,以昭繆為次序,父為昭,子為穆,昭南鄉,繆北鄉,孫從主父坐也。

 

祭畢,則複還其廟。

 

○昭繆音韶穆,下及傳同。

 

鄉音向,下同。)

 

躋,升也,先親而後祖也,逆祀也。

 

(舊說僖公閔公庶兄,故文公升僖公之主於閔公之上耳。

 

僖公雖長,巳為臣矣。

 

閔公雖小,巳為君矣。

 

臣不可以先君,猶子不可以先父,故以昭穆父祖為喻。

 

甯曰:即之於傳,則無以知其然。

 

若引《左氏》以釋此傳,則義雖有似,而於文不辨。

 

高宗,殷之賢主,猶祭豐於禰,以致雉雊之變,然後率脩常禮。

 

文公傎倒祖考,固不足多怪矣。

 

親謂僖,祖謂莊。

 

○長,丁丈反。

 

先,悉薦反,下同。

 

禰,乃禮反。

 

雊,古豆反,雉鳴也。

 

傎倒,丁田反,下丁老反。)

 

逆祀,則是無昭穆也。

 

無昭穆,則是無祖也。

 

無祖,則無天也。

 

故曰:文無天。

 

無天者,是無天而行也。

 

(祖,人之始也。

 

人之所仰,天也。)

 

君子不以親親害尊尊,此《春秋》之義也。

 

(尊卑有序,不可亂也。)

 

疏「大事」至「義也」。

 

○釋曰:大是事也者,祫是祭之大者,故云大是事也。

 

著祫嚐者,謂以大事言之,著明是祫嚐之祭也。

 

嚐連言者,祫必在秋,故連嚐言之。

 

然周之八月,夏之六月,而云著祫嚐者,蓋月卻節前,巳得立秋之節故也。

 

先親而後祖,親謂僖公,祖謂閔公也。

 

僖繼閔而立,猶子之繼父,故傳以昭穆祖父為喻。

 

此於傳文不失,而範氏謂莊公為祖,其理非也。

 

何者?

 

若範云文公傎倒祖考,則是僖在於莊上,謂之夷狄猶自不然,況乎有道之邦,豈其若是?

 

明範說非也。

 

則無天也,謂天道先尊而後親,今亂其上下,不仰法天也。

 

此《春秋》之義也者,以嫌疑之間,須取聖證故也。

 

冬,晉人、宋人、陳人、鄭人伐秦。

 

公子遂如齊納幣。

 

(喪製未畢而納幣,書非禮。)

 

三年,春,王正月,叔孫得臣會晉人、宋人、陳人、衛人、鄭人伐沈,沈潰。

 

(沈,國也。

 

潰之為言上下不相得。

 

○沈音審。

 

潰,戶內反。)

 

夏,五月,王子虎卒。

 

叔服也。

 

此不卒者也,(外大夫不書卒。)

 

何以卒之?

 

以其來會葬,我卒之也。

 

(會葬在元年,)疏「何以卒之」。

 

○釋曰:重發之者,尹氏則以為魯主,此為會葬,事異,故重發之。

 

或曰,以其嚐執重以守也。

 

(僖二十四年,「天王出居於鄭」,叔服執重任以守國。

 

○守,手又反。)

 

秦人伐晉。

 

秋,楚人圍江。

 

雨螽於宋。

 

外災不誌,此何以誌也?

 

曰,災甚也。

 

其甚奈何?

 

茅茨盡矣。

 

(茅茨猶盡,則嘉穀可知。

 

茨,蒺藜。

 

○雨螽,於付反,下同;

 

下音終。

 

茨,在思反。

 

茅,草也。)

 

疏「外災不誌」。

 

○釋曰:外災不誌,重發之者,誌災或為王者,之後或為甚而錄之,故不得一例危之。

 

○注「茨,蒺藜」。

 

○釋曰:徐邈云:「禾稼既盡,又食屋之茅茨。」

 

今範云「茨,蒺藜」,則與徐異也。

 

《公羊》與《考異郵》皆云:「螽死而螽於地。」

 

故何休云「螽猶眾也,死而墜者,象宋群臣相殘害也」云云,「上下異之云爾」。

 

今《穀梁》直云「茅茨盡矣,著於上見於下謂之雨」,與讖違,是為短。

 

鄭玄云:「《穀梁》意亦以宋德薄,後將有禍故,故螽飛在上,墜地而死。

 

言茅茨盡者,著甚之驗,於讖何錯之有乎?」

 

是鄭意以雨螽於宋,亦為將禍之應也。

 

著於上見於下謂之雨。

 

(見,賢遍反。)

 

冬,公如晉。

 

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晉侯盟。

 

晉陽處父帥師伐楚,救江。

 

此伐楚,其言救江,何也?

 

江遠楚近,伐楚所以救江也。

 

(時楚人圍江,晉師伐楚,楚國有難,則江圍自解。

 

○難,乃旦反。

 

解音蟹,又古買反。)

 

四年,春,公至自晉。

 

夏,逆婦薑於齊。

 

其曰婦薑,為其禮成乎齊也。

 

(婦禮成於齊,故在齊便稱婦。

 

○為,於偽反。)

 

其逆者誰也?

 

親逆而稱婦,或者公與?

 

何其速婦之也!

 

(鄭嗣曰:「皆問者之辭。

 

問者以使大夫逆,例稱女,而今稱婦,為是公親逆與?

 

怪稱婦速,故反覆推之。」

 

○公與音餘,注同。

 

反覆,芳服反。)

 

曰,公也。

 

其不言公,何也?

 

(據莊二十四年「公如齊逆女」言公。)

 

非成禮於齊也。

 

(非,責。)

 

曰婦,有姑之辭也。

 

其不言氏何也?

 

貶之也。

 

何為貶之也?

 

夫人與有貶也。

 

(邵曰:「夫人能以禮自防,則夫婦之禮不成於齊,故譏公而夫人與焉。」

 

○與音豫,注同。

 

貶,彼檢反。)

 

疏「其曰婦」至「貶也」。

 

○釋曰:宣元年巳有傳,今故深發之者,彼書夫人,此直云婦薑,嫌文異也,故彼此明之。

 

以彼稱夫人,又書至,此不然者,《公羊傳》曰:「其謂之逆婦薑於齊何?

 

……娶於大夫者,略之也。」

 

徐邈亦以為不書至、不稱夫人,下娶賤,略之。

 

若以諸侯下娶大夫使為略賤,則大夫亦不得上娶諸侯,且天子得下婚諸侯,何為諸侯不得下娶大夫?

 

是《公羊》之言,不可以解此也。

 

蓋不稱夫人,不言至者,以其婦禮成於齊,故異於餘稱。

 

傳云「夫人與有貶也」者,解不稱氏之意,非釋不稱夫人也。

 

狄侵齊。

 

秋,楚人滅江。

 

晉侯伐秦。

 

衛侯使甯俞來聘。

 

(俞,羊朱反。)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風氏薨。

 

(僖公母,風姓。)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榮叔歸含且賵。

 

(含,口實也。

 

《禮記》曰:「飯用米貝,弗忍虛也。」

 

諸侯含用玉,榮叔,天子之上大夫也。

 

榮,采地,叔,字。

 

○含,戶暗反,釋舊作唅。

 

賵,芳鳳反。

 

飯,扶晚反。)

 

疏注「含口」至「叔字」。

 

○釋曰:「飯用米貝,不忍虛也」,《禮記•檀弓》文。

 

諸侯含用玉,《禮緯》文也。

 

含,一事也。

 

賵,一事也。

 

兼歸之,非正也。

 

(禮:含、賵、襚,各異人。

 

○襚音遂。)

 

疏注「禮含」至「異人」。

 

○釋曰:知各異人者,《雜記》稱諸侯之喪有賵者,有含者,有襚者,又此傳云兼歸之,非正也,明天子於諸侯含襚常各異使也。

 

其曰且,誌兼也。

 

其不言來,不周事之用也。

 

(何休曰:「四年『夫人風氏薨』,九年『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最晚矣,何以言來?」

 

鄭君釋之曰:「秦自敗子殽之後,與晉為仇,兵無休時,乃加免繆公之喪而來,君子原情不責晚。」

 

用,或作辭。

 

○殽,戶交反。)

 

賵以早,(乘馬曰賵,乘馬所以助葬,成風未葬,故書早。

 

○乘,繩證反,下同。)

 

而含已晚。

 

(已殯,故言晚。

 

國有遠近,皆令及事,理不通也。

 

《禮•雜記》曰: 「含者執璧將命曰:『寡君使某含。

 

』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須矣。

 

』含者入,升堂致命,子拜稽顙。

 

含者坐委於殯東南,有葦席,既葬,蒲席。

 

降,出反位。」

 

明君之於臣,有含賵之義,所以助喪盡恩,含不必用,示有其禮。

 

○令,力呈反。

 

相,息亮反。

 

稽顙音啟,下息黨反。

 

葦,於鬼反。)

 

疏注「已殯」至「其禮」。

 

○釋曰:舊解以為傳與《雜記》違者,傳言含賵,上關天子之於諸侯及夫人耳。

 

《雜記》所云唯論諸侯自相於,不是天子施於諸侯之事,故彼既殯猶致含,此則責其晚也。

 

何者?

 

諸侯及夫人於天子生有朝覲之好,有疾則當告於天子,天子遣使問之,有喪則致含,無則止矣,故未殯以來,是以及事。

 

今天子歸賵大早,歸含大晚,故譏之。

 

其諸侯相於,有疾未必相告,比殯以來,道遠者容其不至,故示其禮而已,不責其晚也,以事既有殊,譏亦有異。

 

今恐不然,何者?

 

範云「國有遠近,皆令及事,理不通也」,則是傳之不通,故引記文為證。

 

何得云天子與諸侯禮異?

 

是舊說妄耳。

 

又云「明君之於臣」云云者,證君之於臣有賵含之義,不必皆用也。

 

案鄭《釋廢疾》云:「天子於二王後之喪,含為先,襚次之,賵次之,餘諸侯,含之賵之,小君亦如之。

 

於諸侯之臣,襚之,賵之。

 

其諸侯相於,如天子於二王之後。

 

於卿大夫,如天子於諸侯。

 

於士,如天子於諸侯之臣。

 

京師去魯千裏,王室無事,三月乃含,故不言來以譏之。」

 

是鄭意亦以譏王含晚也。

 

範前注引鄭釋,似將傳為是,後注取彼記文,則以傳非者,範以何休取「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為難非類,故上注取鄭釋以排之,下注既以傳為非,故引《雜記》之文為證,二注並不取鄭君非王含晚之說,益明範云傳為非也。

 

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風。

 

王使毛伯來會葬。

 

會葬之禮於鄙上。

 

(從竟至墓,主為送葬來。

 

○竟音境。

 

為,於偽反。)

 

疏「毛伯來會葬」。

 

○釋曰:《左氏》、《公羊》及徐邈本云召伯,此本作毛伯,疑誤也。

 

夏,公孫敖如晉。

 

秦人入鄀。

 

(鄀音若。)

 

秋,楚人滅六。

 

冬,十月,甲申,許男業卒。

 

六年,春,葬許僖公。

 

夏,季孫行父如陳。

 

(行父,季友孫。)

 

疏注「行父,季友孫」。

 

○釋曰:《世本》:季友生仲無佚,佚生行父是也。

 

秋,季孫行父如晉。

 

八月,乙亥,晉侯卒。

 

(,好官反。)

 

冬,十月,公子遂如晉。

 

葬晉襄公。

 

晉殺其大夫陽處父。

 

稱國以殺,罪累上也。

 

襄公已葬,其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

 

君漏言也。

 

上泄則下闇,下闇則上聾,且闇且聾,無以相通。

 

(臣闇不言,君無所聞,上下否塞。

 

○累,劣偽反,下同,或如字。

 

泄,息列反,又以製反。

 

聾,魯公反。)

 

疏傳「襄公已葬」。

 

○釋曰:徐邈解襄公已葬,謂《春秋》之例,君殺無罪之大夫,則是失德,不合書葬,今襄公書葬,則是無罪,而以累上之辭言之者,以襄公漏泄陽處父之言故也。

 

舊解亦云襄公罪輕,故不追去葬文。

 

今以為傳云襄公已葬者,謂卒哭日久,葬在前,殺在後,是罪累不合及君,故起累上之問,非是釋合書葬以否。

 

射姑殺者也。

 

(殺處父。

 

○《左氏》作「射姑」。)

 

射姑之殺奈何?

 

曰:晉將與狄戰,使狐夜姑為將軍,趙盾佐之。

 

陽處父曰:「不可!

 

古者君之使臣也,使仁者佐賢者,不使賢者佐仁者。

 

今趙盾賢,夜姑仁,其不可乎?」

 

(邵曰:「賢者多才也,戰主於攻伐,仁者有惻隱之恩,不如多才者有權略。」

 

○盾,徒本反。

 

攻如字,又音貢。

 

惻,初力反。)

 

襄公曰:「諾。」

 

謂夜姑曰:「吾始使盾佐女,今女佐盾矣。」

 

(稱處父語以語之,故傳曰漏言也。

 

○女音汝,語,魚慮反。)

 

夜姑曰:「敬諾。」

 

襄公死,處父主竟上事,(待諸侯會葬,在鄙上。

 

○竟音境。)

 

夜姑使人殺之,君漏言也。

 

(親殺者夜姑,而歸罪於君,明由君言而殺之,罪在君也,故稱君以殺。)

 

疏注「親殺」至「以殺」。

 

○釋曰:兩下相殺,不誌乎《春秋》,今雖是射姑之殺,罪君漏言,故稱國以殺。

 

故士造辟而言,詭辭而出,(辟,君也。

 

詭辭而出,不以實告人。

 

○造,七報反。

 

辟,必亦反,君也,注同。

 

詭,九委反。)

 

曰:用我則可,不用我則無亂其德。

 

(此士對君言之辭。)

 

晉狐夜姑出奔狄。

 

閏月不告月,猶朝於廟。

 

(禮:天子以十二月朔政班告於諸侯,諸侯受於禰廟,孝子尊事先君,不敢自專也。

 

言朝者,緣生以事死,親存,朝朝莫夕不敢泄鬼神,故事畢,感月始而朝之。

 

○猶朝,直遙反,注及下同。

 

朝朝,上如字,下直遙反。

 

莫音慕。

 

泄,息列反。)

 

疏注 「禮天子」至「朝之」。

 

○釋曰:《周禮》「太史班告朔於邦國」,鄭玄云:「天子班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

 

至朔日朝於廟,告而受行之。」

 

《論語》云:「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是告朔用特羊言廟。

 

鄭云「祖廟」,範言「禰廟」者,以無正文,各以意說,或祖或禰,通言之耳。

 

何休亦云「藏於祖廟,使大夫南麵奉天子命,君北麵而受之」,是亦受政之事也。

 

凡告朔之禮,因聽視此月之政,故謂之視朔,謂之聽朔也。

 

其朝廟之禮,孝子緣生以事死,因告朔在廟,故感月始而亦享祭宗廟,故亦謂之朝享,其歲首謂之朝正也。

 

據《玉藻》及《祭法》之文,則天子聽朔於明堂,朝享自祖考以下五廟,諸侯則聽朔於大廟,朝享自皇考以下三廟也。

 

《公羊傳》稱:閏月「曷為不告朔?

 

天無是月也。

 

閏月矣,何以謂之天無是月?

 

是月,非常月也。」

 

此傳云「閏月者,附月之餘日也」,「天子不以告朔而喪事不數」。

 

《公羊》、《穀梁》皆以為閏月不合告朔,《左氏傳》云:「不告閏朔,棄時政也。

 

何以為民主?」

 

則閏月當告朔,與二傳異也。

 

案哀五年「閏月,葬齊景公」。

 

《公羊傳》意以為並閏,此傳云「喪事不數也」者,閏月不告朔。

 

二傳雖同,其於喪事,數與不數,其意又異也。

 

範氏《別例》云:「書不告朔有三,皆所以示譏耳。

 

則此文,一也;

 

公四不視朔,二也;

 

襄二十九年,公在楚,三也。」

 

公既在楚,則是不告朔,故亦以為一。

 

注又云不敢泄鬼神,解生則朝朝莫夕,死則每月始朝之意也。

 

不告月者何也?

 

不告朔也。

 

不告朔,則何為不言朔也?

 

閏月者,附月之餘日也,積分而成於月者也。

 

(一歲三百六十日,餘六日,又有小月六,積五歲得六十日而再閏,積眾月之餘分以成此月。)

 

疏注 「一歲」至「此月」。

 

○釋曰:古今為曆者,皆云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之行天,一日一夜行一度,故謂一度為一日。

 

一歲十二月,唯有三百六十日,是餘五日四分日之一也。

 

又月一大一小,則一年之間又有六日,並言之,則一歲有十二日,故積五歲得六十日。

 

此皆大率而言,其實一年不得有十二日,範不如曆法細計之,故云五歲得六十日也。

 

天子不以告朔,而喪事不數也。

 

(閏是叢殘之數,非月之正,故吉凶大事皆不用也。

 

不數,所右也。

 

○叢,俎洪反。)

 

猶之為言可以已也。

 

(郊然後三望,告朔然後朝廟,俱言猶,義相類也。

 

既廢其大,而行其細,故譏之。)

 

疏「猶之」至「已也」。

 

○釋曰:重發傳者,前為三望發,此是朝廟,嫌異,故重明之。

 

範例「猶」有五等,發傳者三:僖三十一年「猶三望」,獨發傳者,據始也;

 

宣三年不發傳者,從例也;

 

成七年亦不發傳者,亦為從例可知也;

 

此年發傳者,朝與三望異也;

 

宣八年發傳者,嫌仲遂有罪,得不寢禮,又繹祭與朝廟禮異故也。

 

七年,春,公伐邾。

 

三月甲戌,取須句。

 

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

 

(據僖二十六年公「伐齊,取穀」,不日。

 

○句,其俱反。)

 

不正其再取,故謹而日之也。

 

(僖二十二年,公已「伐邾,取須句」,過而不改,於此為甚,故錄日以誌之。)

 

疏 「不正」至「日之也」。

 

○釋曰:哀元年「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

 

二年「王二月,季孫斯」云云「帥師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

 

彼比年伐邾,而取兩邑,經不書日,今僖之與文,父子異人,特言謹而日之者,以文公是不肖之君,緩主逆祀,取邑致討,不得序列於諸侯,譏其過而不改,故錄日以見惡。

 

僖雖伐邾,才始一度,又是作頌賢君,故與文異也。

 

遂城郚。

 

遂,繼事也。

 

(因伐邾之師。

 

○郚音吾。)

 

夏,四月,宋公壬臣卒。

 

(壬臣或作王臣。)

 

宋人殺其大夫。

 

稱人以殺,誅有罪也。

 

疏「宋人殺其大夫」。

 

○釋曰:《公羊》以為三世內娶,使若無大夫,故不書名。

 

《左氏》以為無罪,故不書名。

 

今此傳直云「稱人以殺,誅有罪也」,則謂此被殺者為有罪,故稱人以殺,仍未解不稱名所由。

 

案僖二十五年「宋殺其大夫」,傳曰:「其不稱名姓,以其在祖之位,尊之也。」

 

此傳云誅有罪也,又經稱宋人,則與彼異。

 

蓋成公壬臣新卒,昭公杵臼未即位,國內無君,故不稱名氏,從未命大夫例,故八年鄭《釋廢疾》亦以此為無君。

 

若然,兩下相殺,《春秋》不書,又不得言,其此書殺大夫而云無君者,以受命於嗣天子,是以言其孤未畢喪,故無名氏。

 

八年書「司馬,官也」者,彼雖實有君,而不重瓜牙,無君人之度,故經書「司馬」,傳以「無君」釋之。

 

鄭玄云,亦為上下俱失,罪臣以權寵逼君,故稱人以殺。

 

君以非理殺臣,故著言司馬。

 

不稱名者,以其世在祖之位,尊亦與僖二十五年「宋殺其大夫」同,是其說也。

 

戊子,晉人及秦人戰於令狐。

 

(令狐,秦地。

 

○令,力丁反。)

 

晉先蔑奔秦。

 

不言出,在外也。

 

輟戰而奔秦,以是為逃軍也。

 

(輟,止也。

 

為將而獨奔,故曰逃軍。

 

○輟,丁劣反。

 

將,子匠反。)

 

狄侵我西鄙。

 

秋,八月,公會諸侯、晉大夫盟於扈。

 

(扈,鄭地。

 

○扈音戶。)

 

其曰諸侯,略之也。

 

(晉侯新立,公始往會,晉侯不盟,大夫受盟。

 

既以喪娶,又取二邑,為諸侯所賤,不得序下會,諱使若扈之盟,都不可知,故略之。

 

○喪取,七住反,本亦作娶。)

 

疏注「諱使」至「略之」。

 

○釋曰:舊說使若扈之盟都不可知者,謂後十五年,亦不序諸侯探解下文故云都也。

 

今以為範解諸侯不序之意,魯諱其不與,故總言諸侯,似若扈之盟,諸侯都不可知,非是探解下文始稱都也。

 

冬,徐伐莒。

 

公孫敖如莒蒞盟。

 

蒞,位也。

 

其曰位,何也?

 

前定也。

 

其不日,前定之盟不日也。

 

疏「蒞,位也」。

 

○釋曰:重發傳者,以徐伐莒而往蒞盟,嫌非兩國交盟之例,故明之。

 

八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襄王。)

 

冬,十月,壬午,公子遂會晉趙盾盟於衡雍。

 

(衡雍,鄭地。

 

○雍,於用反。)

 

疏「公子遂」。

 

○釋曰:再稱公子者,若下文直言遂,恐為繼事之辭。

 

兩名不辨,故重言公子以詳之。

 

乙酉,公子遂會雒戎盟於暴。

 

(鄭地。

 

○雒戎音洛,本或作伊雒之戎,誤。)

 

公孫敖如京師,(吊周喪。)

 

不至而複。

 

丙戌,奔莒。

 

不言所至,未如也。

 

(若其巳行,當如公子遂至黃乃複,今不言所至而直言複,知其實未如也。)

 

未如則未複也。

 

未如而曰如,不廢君命也。

 

(雍曰:「受命而出,義無私留。

 

書如京師,以顯命行於下。

 

不書所至,以表不去之罪。」)

 

未複而曰複,不專君命也。

 

(複者,事畢之辭。

 

未如,故知其未複,加畢事之文者,言君命無輒專之道。)

 

其如非如也,其複非複也。

 

唯奔莒之為信,故謹而日之也。

 

疏「謹而日之也」。

 

○釋曰:襄二十三年,「冬,十月,乙亥,臧孫紇出奔邾」,傳曰:「其日,正臧孫紇之出也。」

 

範云:「正其有罪。」

 

彼云:「正其有罪」,則此亦正其有罪。

 

兩處發傳者,此其如非如,其複非複,臧孫則實奔,嫌其意異,故舉二者以包其餘。

 

成十六年「冬,十月,乙亥,叔孫僑如出奔齊」,亦同此例,故不複發之。

 

若然,僑如亦是有罪,書日亦以包之。

 

於彼注引徐邈云:「禮:大夫去,君埽其宗廟,不絕其祀,身雖出奔,而君遇之不失正,故詳而日之,明有恩義也。」

 

與此異者,書日之義有二種之意也:一為正罪,一為兼君恩。

 

知者,以閔二年「公子慶父出奔莒」,文承九月之下而不書日,傳稱「慶父不複見矣」,明罪重合誅,故去日以見恩絕,則書日者有恩可知。

 

以此推之,歸父公子愁不書日之從例可知也。

 

然歸父有罪,非成公遂之者,歸父殺嫡立庶,宜世不長,魯人逐之,實得其罪,但惡成公遂父之使耳,不言歸父無罪也。

 

螽。

 

宋人殺其大夫司馬。

 

司馬,官也。

 

其以官稱,無君之辭也。

 

(何休曰:「近上七年,『宋公壬臣卒』,『宋人殺其大夫』,不言官。

 

今此在三年中言官,義相違。」

 

鄭君釋之曰:「七年殺其大夫,此實無君也。

 

今殺其司馬,無人君之德耳。

 

司馬、司城,君之爪牙,守國之臣,乃殺其司馬,奔其司城,無道之甚,故稱官以見輕慢也。」

 

傳例:「稱人以殺,殺有罪也。」

 

此上下俱失之。

 

○見,賢遍反。)

 

宋司城來奔。

 

司城,官也。

 

其以官稱,無君之辭也。

 

來奔者不言出,舉其接我也。

 

疏「來奔」至「接我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奔殺異也。

 

來奔不言出,發傳於此者,以是來奔之始,故發之。

 

子哀不發者,從此例可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11:13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一


○文公(起九年,盡十八年)

九年,春,毛伯來求金。

 

求車猶可,求金甚矣。

 

(凱曰:「求俱不可,在喪尢甚。

 

不稱使者,天子當喪未君也。」)

 

疏注「在喪尤甚」。

 

○釋曰:求賻亦在喪,不言尢甚者,在喪有賻無金,故求賻比求金為輕;

 

求車不在喪,又可於求賻,故傳云求車猶可,凱云在喪求金尢甚。

 

夫人薑氏如齊。

 

(歸寧。)

 

二月,叔孫得臣如京師。

 

京,大也。

 

師,眾也。

 

言周必以眾與大言之也。

 

疏「京大」至「言之也」。

 

○釋曰:不發於桓九年者,內之如京師始於此,故發之。

 

季薑非魯女,故彼處不發,雖略不發傳,亦同此可知也。

 

辛丑,葬襄王。

 

天子誌崩不誌葬。

 

舉天下而葬一人,其道不疑也。

 

誌葬,危不得葬也。

 

(不得備禮葬。)

 

疏「天子」至「葬也」。

 

○釋曰:重發傳者,桓王七年始葬,襄王則七月而葬,嫌異,故重發之也。

 

日之,甚矣,其不葬之辭也。

 

(王室微弱,諸侯無複往會葬。

 

○複,扶又反。)

 

疏「王室」至「會葬」。

 

○釋曰:魯不會葬,則無由得書。

 

而云王室微弱諸侯無複往會葬者,天子誌崩不誌葬,而又書日,是不葬之辭,故知諸侯無複往會葬也。

 

其實魯卿往會始書,若不會則不當書也。

 

故《春秋》之世有十二王,誌崩者有九,書葬者唯五耳。

 

良由王室不赴,諸侯不會故也。

 

誌崩有九者,平王、桓王、惠王、襄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是也。

 

書葬有五者,桓王、襄王、匡王、簡王、景王是也。

 

其莊王、僖王、傾王三者不誌崩,為不赴故也。

 

然則天子不合書葬,魯史書之者,欲見周室之衰,不得備禮而葬,因遣使往會則錄之。

 

若不遣使,則葬不明,故不錄也。

 

傳稱不誌葬者,據治平之日正法言之也。

 

晉人殺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薑氏至自齊。

 

卑以尊致,病文公也。

 

(夫人行,例不致,乃以君禮致,刺公寵之過。

 

○剌,七賜反。)

 

疏注 「夫人」至「之過」。

 

○釋曰:範氏例云:「夫人行有十二,例時,此致而書月者,蓋以非禮而致,故書月以刺之,餘不書月者,當條皆有義耳。」

 

夫人行十二者:文薑七如齊,再如莒,是九也。

 

夫人薑氏會齊侯於陽穀,十也。

 

夫人薑氏會齊侯於卞,十一也。

 

並數此夫人薑氏,是十二也。

 

徐邈云:「卑以尊致,有文公娶齊太夫女為妻,故初逆薑氏,不稱夫人,今致以夫人,禮與逆自違,故疾公也。」

 

範云:「夫人行例不致,乃以君禮致,刺公寵之過,則與徐異也。」

 

晉人殺其大夫士縠,及箕鄭父。

 

稱人以殺,誅有罪也。

 

鄭父,累也。

 

(箕,居其反。)

 

楚人伐鄭。

 

公子遂會晉人、宋人、衛人、許人救鄭。

 

夏,狄侵齊。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

 

震,動也。

 

地不震者也,震,故謹而日之也。

 

(《穀梁說》曰:「大臣盛,將動有所變。」)

 

疏「癸酉,地震」。

 

○釋曰:範例云「地震五,例日」,故此亦日也。

 

何休、徐邈並云:「由公子遂陰為陽行,專政之所致。」

 

今範引《穀梁說》曰「大臣盛,將動有所變」,則與二說同,理亦無妨。

 

冬,楚子使萩來聘。

 

楚無大夫,(無命卿。

 

○萩,子遙反,又子小反,或作菽,《左氏》作椒。)

 

其曰萩何也?

 

以其來,我褒之也。

 

疏「楚無」至「之也」。

 

○釋曰:既褒之而書名。

 

所以不稱氏者,《公羊傳》云「許夷狄者不一而足」,理或然也。

 

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

 

秦人弗失之也,(言秦人弗以成風為夫人,故不言夫人。)

 

即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

 

(見不以妾為妻之正。

 

○見,賢遍反。)

 

葬曹共公。

 

(共音恭。)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孫辰卒。

 

夏,秦伐晉。

 

楚殺其大夫宜申。

 

(僖四年傳曰「楚無大夫」,而今云殺其大夫者,楚本祝融之後,季連之胄也,而國近南蠻,遂漸其俗,故棄而夷之。

 

今知內附中國,亦轉強大,故進之。

 

○胄,直又反。

 

國近,附近之近。)

 

疏「楚本」至「進之」。

 

○釋曰:《國語》與《楚世家》文也。

 

自正月不雨,至於秋七月。

 

曆時而言不雨,文不閔雨也。

 

不閔雨者,無誌乎民也。

 

及蘇子盟於女粟。

 

(女粟,某地。

 

蘇子,周卿士。

 

○女音汝。)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於厥貉。

 

(厥貉,某地也。

 

○貉,亡白反。)

 

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

 

(麇,九倫反。)

 

夏,叔彭生會晉郤缺於承匡。

 

(承匡,宋地。

 

○缺,苦悅反。)

 

秋,曹伯來朝。

 

(朝,直遙反。)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齊。

 

冬,十月,甲午,叔孫得臣敗狄於鹹。

 

不言帥師而言敗,何也《(據僖元年「公子犮帥師敗莒師於麗,獲莒」,稱帥師。

 

○敗,必邁反。

 

鹹,音鹹,麗,力知反。

 

,女居反。)

 

直敗一人之辭也。

 

一人而曰敗,何也?

 

以眾焉言之也。

 

(言其力足以敵眾。)

 

疏「直敗」至「言之也」。

 

○釋曰:公子犮與莒戰,唯二人相敵,亦是直敗一人,彼言帥師,此不言者,季子與莒並將軍眾而行之,雖決勝負,以其俱有徒眾,故經書帥師;

 

今叔孫與魯之眾止敵一人,故但言敗,不言帥師也。

 

傳曰:長狄也,弟兄三人,佚宕中國,(佚猶更也。

 

○佚宕,大結反,更也。

 

害,本又作宕。

 

更音庚。)

 

瓦石不能害。

 

(肌膚堅強,瓦石打擿,不能虧損。

 

○強,其丈反。

 

擿,直隻反。)

 

叔孫得臣,最善射者也。

 

射其目,身橫九畝。

 

(廣一步,長百步,為一畝。

 

九畝,五丈四尺。

 

○射其,食亦反,下注同。

 

廣,古曠反。

 

直亮反。)

 

疏注「五丈四尺」。

 

○釋曰:《春秋考異郵》云:「兄弟二人各長百尺,別之國欲為君。」

 

何休云:「長百尺。」

 

範云:「五丈四尺者,讖緯之書,不可悉信。」

 

以此傳云身橫九畝,故知是五丈四尺也。

 

杜預注《左氏》云「三丈」,唯約《國語》仲尼稱「憔僥長三尺」,大者不過數之十,非經正文,故範所不信。

 

斷其首而載之,眉見於軾。

 

(兵車之軾高三尺二寸。

 

○斷,丁管反。

 

見,賢遍反。

 

軾音式。)

 

疏注「高三尺三寸」。

 

○釋曰:知者,《考工記》云,兵車之廣「六尺有六寸」,又「以其廣之半為之軾崇」,是軾高從上而下,去車版三尺三寸,橫施一木,名之曰軾也。

 

然則何為不言獲也?

 

(據莒言獲。)

 

曰,古者不重創,不禽二毛,故不言獲,為內諱也。

 

(不重創,恤病也。

 

不禽二毛,敬老也。

 

仁者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故為內諱也。

 

既射其自,又斷其首,為重創。

 

鬢發白為二毛。

 

○重,直用反,注同。

 

創,初羊反。

 

為內,於偽反。

 

造,七報反。

 

沛音貝。)

 

疏「曰古」至「諱也」。

 

○釋曰:或以《春秋》本自不應書經,何諱之有?

 

《穀梁》以不重創為諱,其理非也。

 

今知不然者,以長狄兄弟更害中國,禍害為深,得臣能立功於一時而標名於萬代,其庸大矣。

 

若其不諱,何以不書?

 

且晉獲潞子,尚書於經,魯獲長狄,棄而不錄,詳內略外之義,豈其然哉?

 

知內諱之言為得其實也。

 

其之齊者,王子成父殺之,則未知其之晉者也。

 

疏「其之」至「者也」。

 

○釋曰:《公羊傳》云:「兄弟三人,一者之齊,一者之魯,一者之晉。」

 

何休云,之三國各欲為君,象周衰,禮義廢。

 

魯成就周道之國,齊、晉霸者之後,此三國為後,欲見中國皆為夷狄之行。

 

範雖不從何說,理亦無妨。

 

○「未知其之晉者也」。

 

○釋曰:之魯者,叔孫得臣殺之。

 

之齊者,王子成父殺之。

 

謂其之晉者,史傳不記,未知殺者姓名是誰也。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郕伯來奔。

 

(郕音成。)

 

杞伯來朝。

 

(僖二十七年稱子,今稱伯,蓋時王所進。

 

○朝,直遙反。)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其曰子叔姬,貴也,公之母?

 

妹也。

 

(同母?

 

妹。)

 

疏「公之母?

 

妹也」。

 

○釋曰:傳稱其曰子叔姬,貴之也,公之母?

 

妹也。

 

則似稱子以明貴,是以錄其卒,未必由公之母?

 

妹。

 

上下意乖者,上傳云公之母?

 

妹,解其稱子所由,明貴則書卒,賤乃不錄也;

 

下傳云許嫁以卒之也,欲見其雖貴,非許嫁不書。

 

上下二傳足成,非乖也,許嫁乃書,卒者以其即貴之漸故也。

 

徐邈云:「上傳云子叔姬者,杞夫人見出,故不言杞。

 

下傳云許嫁者,言是別女,非杞叔姬也。

 

理亦足通,未知範意然否?」

 

其一傳曰:許嫁以卒之也。

 

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

 

女子十五而許嫁,二十而嫁。

 

(禮:二十而冠,冠而在丈夫之列。

 

譙周曰:「國不可久無儲貳,故天子諸侯十五而冠,十五而娶,娶必先冠,以夫婦之道,王教之本,不可以童子之道治之。

 

禮:十五為成童,以次成人,欲人君之早有繼體,故因以為節。

 

《書》稱『成王十五而冠』,著在《金縢》。

 

《周禮•媒氏》曰:『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內則》云:『女子十五而笄。

 

』說曰:『許嫁也。

 

』是故男自二十以及三十,女自十五以及二十,皆得以嫁娶,先是則速,後是則晚。

 

凡人嫁娶,或以賢淑,或以方類,豈但年數而已。

 

若必差十年乃為夫婦,是廢賢淑方類,苟比年數而已,禮何為然哉?

 

則三十而娶,二十而嫁,說嫁娶之限,蓋不得複過此爾。

 

故舜年三十無室,《書》稱曰鰥。

 

《周禮》云:女子年二十未有嫁者,『仲春之月,奔者不禁』。

 

奔者,不待禮聘因媒請嫁而已矣。」

 

甯謂禮為夫之?

 

妹服,長殤年十九至十六。

 

如此,男不必三十而娶,女不必二十而嫁明矣。

 

此又士大夫之禮。

 

○冠,江喚反。

 

娶,七住反。

 

譙,在遙反。

 

笄,古兮反。

 

先是,蘇遍反。

 

後是,戶豆反。

 

比,毗至反,或如字。

 

得複,扶又反。

 

鰥,古頑反。

 

禮為,於偽反。

 

長,丁丈反。)

 

疏注「禮二」至「之禮」。

 

○釋曰:先儒多以《周禮•媒氏》「三十之男,二十之女」限以年數,故範引譙周以為證,下取《禮》文以為早嫁之驗。

 

或以賢淑者,若文王之娶大姒是也。

 

或以方類者,《左傳》稱鄭世子忽云齊大非吾偶是也。

 

此又士大夫之禮者,著《喪服》所言,多陳士大夫之禮,猶不待二十,明諸侯以上早娶,禮在不疑也。

 

案《尚書•金縢》成王十五而冠,故彼鄭注云:「天子諸侯十二而冠。」

 

成王此年十五,於禮巳冠而爵弁者,承天變,故降服也。

 

今譙周云「成王十五而冠,著在《金縢》者」,先儒鄭玄之徒。

 

約《大戴禮》以為文王崩之明年,成王始生。

 

文王年十五生武王,文王九十七而終,則終時武王年八十三矣。

 

崩之明年,武王年八十四也。

 

武王九十三而終,則武王崩時,成王年十歲可知耳。

 

周公攝政,必在除喪之後。

 

是周公初攝政之時,成王年十二。

 

《金縢》稱始欲攝政,即群叔流言,周公居東二年,罪人斯得,乘前之年,是成王十四年。

 

秋,始感大風之變,王與大夫盡弁,以啟《金縢》之書,是啟金縢時,成王年十五。

 

又《書傳》云:「四年建侯衛。」

 

則周公複居攝,四年作《康誥》也。

 

又《書傳》云:「天子年十八稱孟侯。」

 

作《康誥》之時,成王稱孟侯,則成王年十八矣。

 

周公居攝四年,成王十八年,自然啟金縢。

 

迎周公之時,成王十五,故譙周亦以啟金縢時為成王年十五,《尚書》特云王與大夫盡弁,明則始冠之年,故云十五而冠,謂在《金縢》也。

 

鄭云「天子諸侯十二而冠」者,約《左傳》魯襄公之年耳,更無正文可據,故範亦不從。

 

夏,楚人圍巢。

 

秋,縢子來朝。

 

秦伯使術來聘。

 

(術,秦大夫。

 

○術音述。)

 

冬,十有二月,戊午,晉人、秦人戰於河曲。

 

(河曲,晉地。)

 

不言及,秦、晉之戰巳亟,故略之也。

 

(亟,數也。

 

夫戰必有曲直,以一人主之,二國戰鬥數,曲直不可得詳,故略之,不言晉人及秦人戰。

 

○亟,去冀反,數也,注同。)

 

疏「不言」至「略之也」。

 

○釋曰:七年「戰於令狐」,十年「秦伐晉」,此年又戰河曲,是數也。

 

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

 

稱帥師,言有難也。

 

(難,乃旦反。)

 

疏「言有難也」。

 

○釋曰:凡城之誌皆譏。

 

今傳云有難,則似無譏者。

 

傳本有難,不是解譏與不譏,直釋其帥師之意耳。

 

得此城得時,又畏莒爭鄆,書雖是譏,情義通許。

 

故傳以有難釋之,不言譏之意也。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陳侯朔卒。

 

疏「陳侯朔卒」。

 

○釋曰:《世本》是陳共公也。

 

邾子籧篨卒。

 

(籧,其居反。

 

篨,直居反。)

 

疏「邾子籧篨卒」。

 

○釋曰:《左傳》是文公也。

 

自正月不雨,至於秋七月。

 

大室屋壞。

 

(屋者,主於覆蓋,明廟不都壞。

 

○大音泰,傳皆同。)

 

大室屋壞者,有壞道也,譏不脩也。

 

大室猶世室也。

 

(世世有是室,故言世室。)

 

疏「有壞道也」。

 

○釋曰:高者有崩道,下者有壞道,既言有壞道,而書之者,譏不脩也。

 

言魯若繕脩之,豈有敗壞之理,故書以譏不敬也。

 

成五年「梁山崩」,傳云「高者有崩道」。

 

山有崩道,又不可繕脩之物,而亦書之者,刺人君無德而致天災,令山崩河壅,怪異之大,故亦書之。

 

然山高稱崩,屋下言壞,而序稱禮壞樂崩,釋云通言之者,以禮樂無高下之殊,故知通言之。

 

周公曰大廟,(《爾雅》曰:「室有東西廂曰廟。」)

 

伯禽曰大室,群公曰宮。

 

(《爾雅》曰:「宮謂之室,室謂之宮。」

 

然則其實一也,蓋尊伯禽而異其名。)

 

疏注「《爾雅》」至「其名」。

 

○釋曰:此下注所引並《爾雅•釋宮》之言,有東西廂者,謂有夾室也。

 

傳知周公曰大廟,伯禽曰大室,公曰宮者,《禮記•明堂位》云,「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哀三年「桓宮、僖宮災」,是周公稱大廟,公稱宮;

 

此經別言大室,明是伯禽廟。

 

《公羊傳》為世室,言世世不毀,世與大意亦同耳。

 

禮:宗廟之事,君親割,(割牲。)

 

疏「君親割」。

 

○釋曰:徐邈云:《禮記》曰「君執鸞刀而刲牲」是也。

 

然彼據初殺牲之時,非是割牲之事,徐言非也。

 

夫人親舂,(舂粢盛。)

 

敬之至也。

 

為社稷之主,而先君之廟壞,極稱之,誌不敬也。

 

(極稱言屋壞,不複依違其文。

 

○複,扶又反。)

 

冬公如晉。

 

衛侯會公於遝。

 

(遝,地也。

 

○遝,徒答反。)

 

狄侵衛。

 

十有二月巳丑,公及晉侯盟。

 

還自晉。

 

還者,事未畢也。

 

自晉,事畢也。

 

疏「還者」至「畢也」。

 

○釋曰:知自晉,是事畢者,以其與致文同,故知是事畢。

 

傳知還是事未畢者,以未至國都,而鄭伯會公於棐,故知是未畢。

 

《春秋》上下書還者有四,莊八年「秋,師還」,傳曰:「遯也。」

 

今自晉為事未畢而言,嫌不得如彼例,故複發傳。

 

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嫌君臣異,故複發事未畢之文。

 

襄十九年「晉士匄帥師侵齊,聞齊侯卒,乃還」,嫌外內異,故亦複發傳云:「事未畢也。」

 

還例有四,範《別例》云三者,蓋直據內為三,不數外臣故也。

 

鄭伯會公於棐。

 

(棐,鄭地。

 

○棐,芳匪反。)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晉。

 

邾人伐我南鄙。

 

叔彭生帥師伐邾。

 

夏,五月,乙亥,齊侯潘卒。

 

(潘,浦幹反。)

 

疏「齊侯潘卒」。

 

○釋曰:《世家》及《世本》是齊昭公也。

 

六月,公會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伯、曹伯、晉趙盾。

 

癸酉,同盟於新城。

 

(新城,宋地。)

 

同者,有同也。

 

同外楚也。

 

疏「同外楚也」。

 

○釋曰:《春秋》書同盟非一,傳或有釋,亦有不釋;

 

就不釋之內辭又不同。

 

所以然者,莊公之世,二幽之盟,於時楚國未強,齊桓初霸,直取同尊周室而已,故傳云「同尊周也」。

 

及邵陵首止之徒,楚不取與爭,褒大齊桓,故不複言同。

 

當文公時,楚人強盛,而中國畏之。

 

今同盟詳心外楚,不複直能尊周室而已,故傳釋之云同外楚也。

 

「斷道」書同,傳云:「外楚也。」

 

則「清丘」亦是外楚,故傳省文也。

 

舉斷道以包上下,則蟲牢、馬陵,蒲之與戚,柯陵、虛杅之類,亦是省文可知。

 

同盟雞澤複發傳者,楚人轉盛,中國外之彌甚,故更發之,則戲盟及京城重?

 

之等,亦其義也。

 

平?

 

又重發外楚之文者,平丘以下,中國微弱,外楚之事盡於平丘。

 

從此以後,不複能外,故發傳以終之也。

 

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

 

孛之為言猶茀也。

 

其曰入北鬥,鬥有環域也。

 

(據孛於大辰及東方皆不言入,此言入者,明鬥有規郭,入其魁中也。

 

劉向曰:「北鬥貴星,人君之象也。

 

茀星,亂臣之類,言邪亂之臣,將並弒其君。」

 

○孛,步內反。

 

茀,李軌、扶憤反,徐邈扶勿反,一音步勿反,又音弗。

 

邪,俄嗟反。

 

弒音試。)

 

公至自會。

 

晉人納捷菑於邾,弗克納。

 

是郤克也。

 

其曰人,何也?

 

微之也。

 

何為微之也?

 

長轂五百乘,綿地千裏,(長轂,兵車。

 

四馬曰乘,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合三萬七千五百人。

 

綿猶彌漫。

 

○捷菑,在接反,下側其反。

 

轂,古木反。

 

乘,繩證反。

 

卒,子忽反。)

 

疏「微之也」。

 

○釋曰:不言貶之者,以非專惡之稱,故傳言微之而已。

 

過宋、鄭、滕、薛,敻入千乘之國,欲變人之主,(敻猶遠也。

 

變人之主,謂時邾巳立玃且。

 

邾,小國,而言千乘者,大郤克之事。

 

○敻,況盛反。)

 

至城下,然後知,何知之晚也!

 

(征不廟筭正其得失,勞而遠涉,乃至城下。

 

邾以義拒,然後方悟,貶之曰人,不亦宜乎?

 

○悟,五故反。)

 

弗克納,未伐而曰弗克何也?

 

弗克其義也。

 

(非力不足,義不可勝。)

 

捷菑,晉出也。

 

玃且,齊出也。

 

(姊妹之子曰出。)

 

玃且,正也。

 

捷菑,不正也。

 

(正,適。

 

○適,丁曆反。)

 

九月,甲申,公孫敖卒於齊。

 

奔大夫不言卒,而言卒何也?

 

(據閔二年「公子慶父出奔莒」,後不言卒。)

 

為受其喪,不可不卒也。

 

其地,於外也。

 

(成十七年「公孫嬰齊卒於貍蜃」,傳曰:「其地,未逾竟。」

 

宣八年「仲遂卒於垂」,垂,齊地。

 

然則地或逾竟,或未逾竟。

 

凡大夫卒在常所則不地,地者皆非其常所,隨其所在而書其地耳,不孫於逾竟與不逾竟。

 

○為,於偽反。

 

貍,力之反。

 

蜃,市軫反。

 

竟音境,並同。)

 

疏「其地於外也」。

 

○釋曰:此與公孫嬰齊卒於貍蜃,傳皆釋之。

 

宣八年「仲遂卒於垂」,而傳不釋者,此公孫敖卒於齊之國內,故傳釋之曰「其地於外也」,明在他國而卒。

 

公孫嬰齊卒在魯竟內,故傳釋之曰「其地,未逾竟」,明非他國也。

 

二者既巳發傳,垂是齊地,非是他國都,又非魯竟內,在兩端之間,故不複釋之。

 

齊公子商人弒其君舍。

 

舍未逾年,其曰君何也?

 

成舍之為君,所以重商人之弒也。

 

(舍不成君,則殺者非弒也。

 

○殺其,音試,本又作弒。)

 

商人其不以國氏何也?

 

(據隱四年,州籲弒其君完,不言公子。)

 

不以嫌代嫌也。

 

(《春秋》以正治不正,不以亂平亂。

 

舍不宜立,有不正之嫌。

 

商人專權,有當國之嫌,故不書國氏,明不以嫌相代。)

 

疏「不以嫌代嫌也。」

 

○釋曰:《左氏》以舍是昭公之子,夫人叔姬所生,而範云舍不宜立,有不正之嫌,以傳云不以嫌代嫌,明知舍不正。

 

又舍卒不日,亦是非正之驗。

 

舍之不日,何也?

 

未成為君也。

 

疏「舍之」至「君也」。

 

○釋曰:傳例:凡弒君書日以明正,不係於成君。

 

若舍是庶,成君亦不合書日。

 

而云未成君者,《春秋》不正見者,雖庶亦得書日,即齊侯小白、鄭伯突是也。

 

今商人為不欲以嫌代嫌,故不去公子,則舍不正之嫌,前巳著見。

 

不正巳見,例當書日,為未成君,故不日耳。

 

宋子哀來奔。

 

其曰子哀,失之也。

 

(言失其氏族,不知何人。)

 

疏「失之也」。

 

○釋曰:經言宋子哀,傳云失之也者,舊解失之者,謂其未達稱子之意。

 

案範注云「言失其族不知何人」,則不得云失其稱子之意。

 

蓋失之者,謂雖知子哀是宋之大夫,但不知是何族姓也。

 

冬,單伯如齊。

 

(單伯,魯大夫。

 

○單音善。)

 

齊人執單伯。

 

私罪也。

 

單伯淫於齊,齊人執之。

 

齊人執子叔姬。

 

叔姬同罪也。

 

疏叔姬同罪也。

 

○釋曰:叔姬既與單伯同罪,而經文異執者,單伯是天子命大夫,魯人遣送叔姬,未至而與之淫。

 

王則闇於取人之術,魯則失於遣使之宜,故經不書叔姬歸於齊。

 

再舉齊執之文者,使若異罪然,所以為諱也。

 

明年,書「單伯至自齊」,亦是諱之之事耳。

 

《公羊》亦以為「不言齊人執單伯及子叔姬」者,「內辭也,使若異罪然」。

 

《左氏》則云單伯天子大夫,為魯「請叔姬」,非《穀梁》意也。

 

十有五年,春,季孫行父如晉。

 

三月,宋司馬華孫來盟。

 

(泰曰:「擅權專國,不君其君,緣其不臣,因曰無君。

 

上司馬、司城皆不名,而此獨名者,以華孫奉使出盟,為好於我,故書官以見專,錄名以存善。」

 

○華,戶化反。

 

使,所吏反。

 

好,呼報反。

 

以見,賢遍反。)

 

疏「泰曰」至「存善」。

 

○釋曰:外大夫來盟書名,則是常事。

 

而云錄名以存善者,華孫擅權專國,理合變文,今得錄名,即是同於常使。

 

失常為惡,則得常是善,猶《左氏》稱「公子翬如齊逆女,脩先君之好,故曰公子」,亦其類也。

 

華孫奉使不稱使者,以其專,故經書官以表之。

 

傳云無君之辭也,既無君無臣,故不得使也。

 

司馬,官也。

 

其以官稱,無君之辭也。

 

來盟者何?

 

前定也。

 

不言及者,以國與之也。

 

(稱,尺證反,年末注同。)

 

疏「前定也」。

 

○釋曰:重發傳者,不稱使,嫌異常故也。

 

夏,曹伯來朝。

 

(朝,直遙反。)

 

齊人歸公孫敖之喪。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於社。

 

疏「鼓、用牲於社」。

 

○釋曰:莊二十五年傳稱「鼓,禮也」。

 

鼓既是禮,所以書之者,鼓當於朝,今用之於社,鼓雖得禮,用之失處,故書也。

 

若然,後亦鼓之於社,而云禮者,彼對用牲為非禮,故云「鼓,禮也」。

 

其實用鼓亦非其處,若得其處,經不當書耳。

 

單伯至自齊。

 

大夫執則致,致則名,此其不名何也?

 

(據昭十四年「意如至自晉」稱名。)

 

天子之命大夫也。

 

晉郤缺帥師伐蔡。

 

戊申,入蔡。

 

疏「晉郤」至「入蔡」。

 

○釋曰:伐入兩舉者,伐而不即入,故兩舉之也。

 

莊二十八年伐戰兩舉者,初伐其竟內,戰在國都,故亦兩舉之也。

 

秋,齊人侵我西鄙。

 

其曰鄙,遠之也。

 

其遠之何也?

 

不以難介我國也。

 

(介猶近也。

 

○難,乃旦反。

 

介音界,注同。)

 

疏「其曰鄙,遠之也」。

 

○釋曰:重發傳者,以莊十九年三國「伐我」,今齊人獨來,嫌異,故重明之。

 

季孫行父如晉。

 

冬,十有一月,諸侯盟於扈。

 

(諸侯皆會,而公獨不與,故恥而略之。)

 

疏注「諸侯」至「略之」。

 

○釋曰:舊解公獨不與者,謂七年扈之盟公不得與,故略言諸侯。

 

此與十七年公雖與會,諱前不與,故亦略之。

 

其意解公獨不與,謂七年時也。

 

今以為公獨不與,正謂此年公在不與,故言公會諸侯。

 

今此會盟,公全不往,故直言諸侯盟於扈而已,皆所以為諱也。

 

十有二月,齊人來歸子叔姬。

 

其曰子叔姬,貴之也。

 

其言來歸,何也?

 

父母之於子,雖有罪,猶欲其免也。

 

(凱曰:「書來歸,是見出之辭。

 

有罪之人,猶與貴稱,書之曰子者,蓋父母之恩,欲免罪也。)

 

疏「其曰」至「免也」。

 

○釋曰:來歸者,是彰罪之稱。

 

而云父母之於子欲其免也者,稱子是尊貴之辭。

 

雖云來歸以貴辭言之,非是有罪之稱,故云欲其免也。

 

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郛,郭,○郛,芳俘反。)

 

疏「入其郛」。

 

○釋曰:《公羊傳》云:「郛者何?

 

郛也。」

 

此不發傳者,《春秋》唯有此事而已,非例所及,故略之也。

 

十有六年,春,季孫行父會齊侯於陽穀。

 

齊侯弗及盟。

 

弗及者,內辭也。

 

行父失命矣,齊得內辭也。

 

(行父出會失辭,義無可納,故齊侯以正道拒而弗受,不盟由齊,故得內辭。)

 

疏注「行父」至「內辭」。

 

○釋曰:以行父失辭之故,為齊侯所非,外得其所拒,內失其誌,《春秋》惡行父之失命,故得內辭也。

 

夏,五月,公四不視朔。

 

天子告朔於諸侯,諸侯受乎禰廟,禮也。

 

(每月,天子以朔政班於諸侯,諸侯受而納之禰廟,告廟以羊。

 

今公自二月不視朔,至於五月,是後視朔之禮遂廢,故子貢欲去其羊。

 

○去,起呂反。)

 

疏注「每月」至「其羊」。

 

○釋曰:《三朝記》云,周衰,天子不班朔於天下。

 

此云班朔者,彼據周末全不能班之。

 

此時尚或班,或不班,故下傳云:以公為厭政以甚矣。

 

範云,天子班朔而公不視是也。

 

知是二月不視朔至五月者,以經書五月,公四不視朔。

 

若從五月以後數之,則公或視或不視,何得預言四不視朔。

 

知從二月至五月為四也。

 

又云是後視朔之禮遂廢,而經直云公四不視朔者,《左氏》以為此獨書公四不視朔者,以表公實有疾,非詐齊也。

 

《公羊》為此公有疾猶可言,無疾則不可言。

 

《穀梁》文雖不明,蓋從此一譏之惡,足見其餘不複譏也。

 

公四不視朔,公不臣也,以公為厭政以甚矣。

 

(天子班朔而公不視,是不臣。

 

○厭,於豔反。)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齊侯盟於師丘。

 

(師丘,齊地。

 

○師丘,《左氏》作郪丘,《公羊》作犀丘。)

 

複行父之盟也。

 

(春,齊侯不與行父盟,故複使遂脩之。

 

○複行,扶又反。

 

又音服,注「複使」及下注「而複」皆同。)

 

秋,八月,辛未,夫人薑氏薨。

 

(僖公夫人。)

 

毀泉台。

 

喪不貳事,貳事,緩喪也,(喪事主哀而複毀泉台,是以喪為緩。)

 

以文為多失道矣。

 

(緩作主、躋僖公、四不視朔、毀泉台之類。)

 

疏「以文」至「道矣」。

 

○釋曰:《春秋》為尊親者諱,而舉其多失道者,仲尼之脩《春秋》,所以示法,有罪皆諱,何以見其褒貶?

 

故桓公殺逆之主,罪無遺漏,亦其比也。

 

至於書經,文不委曲,則亦是諱,何者?

 

文實逆祀,而云躋僖;

 

文從後多不視朔,直言四不視朔而已。

 

文稱毀泉台則似嫌其奢泰,是亦臣子為尊親諱之義也。

 

然取二邑、大室屋壞、不與扈盟,亦是失道,注不言之者,云云之類,足以包之也。

 

《公羊》以為泉台者,是莊公所築郎台也。

 

《左氏》與此傳並不顯言,或如《公羊》之說也。

 

自古為之,今毀之,不如勿處而已矣。

 

(若以夫人居之而薨者,但當莫處。)

 

楚人、秦人、巴人滅庸。

 

冬,十有一月,宋人弒其君杵臼。

 

(泰曰:傳稱人者,眾辭。

 

眾之所同,則君過可知。

 

又曰稱國以弒其君,君惡甚矣。

 

然則舉國重於書人也。

 

○杵,昌呂反。

 

臼,其九反。)

 

疏注「泰曰」至「人也」。

 

○釋曰:稱人「眾辭」,莊十七年傳文。

 

「稱國以弒其君,君惡甚矣」,成十八年傳文。

 

十有七年春,晉人、衛人、陳人、鄭人伐宋。

 

(衛序陳上,蓋主會者降之。)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聲薑。

 

齊侯伐我西鄙。

 

六月,癸未,公及齊侯盟於穀。

 

諸侯會於扈。

 

(言諸侯者,義與上十五年同。

 

○範云:「言諸侯者,義與上十五年同,亦諸侯皆會,公獨不與,恥而略之。」)

 

疏注「言諸」至「年同」。

 

○釋曰:彼為公不會,略言諸侯,則此亦然也。

 

秋,公至自穀。

 

冬,公子遂如齊。

 

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於台下。

 

台下,非正也。

 

疏「台下非正也」。

 

○釋曰:非正與僖同。

 

重發之者,僖是小寢,此則台下,嫌異,故發之。

 

疏秦伯罃卒。

 

(罃,乙耕反。)

 

夏,五月,戊戌,齊人弒其君商人。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叔孫得臣如齊。

 

使舉上客,而不稱介,不正其同倫而相介,故列而數之也。

 

(上客,耳主也。

 

禮:大夫為卿介。

 

遂與得臣俱為卿,是以同倫為副使,故兩言之,明無差降。

 

○使舉,所吏反,注同。

 

介音界,下同,副使也。

 

數,所主反。)

 

疏注「禮:大夫為卿介」。

 

○釋曰:《聘禮》「卿出,以大夫為上介,士為末介」是也。

 

冬,十月,子卒。

 

(子赤也。

 

諸侯在喪,既葬之稱。)

 

疏注「子赤」至「之稱」。

 

○釋曰:《公羊傳》稱君薨稱子某,既葬稱子,逾年稱君。

 

今子赤,文公既葬而云子卒,是既葬之稱也。

 

子卒不日,故也。

 

(故,殺也。

 

不稱殺,諱也。)

 

夫人薑氏歸於齊。

 

惡宣公也。

 

(薑氏,子赤之母,其子被殺,故大歸也。

 

宣公亦文公之子,其母敬嬴,惡不奉薑氏。

 

○惡,烏路反,注同。

 

嬴音盈,依《左傳》應作項熊。)

 

疏「惡宣公也」。

 

○釋曰:注並言敬嬴者,注意欲明宣公是敬嬴所生,是非惡敬嬴也。

 

舊解宣公不使其母奉養薑氏,故言之,禮亦通也。

 

有不待貶絕而罪惡見者,(泰曰,直書薑氏之歸,則宣公罪惡不貶而自見。)

 

有待貶絕而惡從之者。

 

(齊小白以國氏之類是也。)

 

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言其一人有子則共養。

 

○侄,大結反。

 

娣音弟。

 

共養,並如字,一讀上九用反,下餘亮反。)

 

一人有子,三人緩帶。

 

(共望其祿。)

 

疏「侄娣」至「緩帶」。

 

○釋曰:上文直云侄娣者,所以分別尊卑,明夫人須媵妾之意。

 

下文?

 

言緩帶者,欲見有子則喜樂之情均,貴賤之意等。

 

今宣公為人君,不尊養薑氏,非緩帶之謂也。

 

緩帶者,優遊之稱也。

 

一曰就賢也。

 

(若並有子,則就其賢,謂年同也。

 

宣公不奉哀薑,非此之謂,故惡之。)

 

疏注「若並」至「惡之 ○釋曰:宣以庶子篡立,非關就賢。

 

範云:「宣不能奉養哀薑,則是非賢之事,故云非此之謂也。」

 

季孫行父如齊。

 

莒弒其君庶其。

 

(傳例曰:「稱國以弒其君,君惡甚矣。」)

 

疏注「傳例」至「甚矣」。

 

○釋曰:注引傳例者,嫌小國無大夫,例小稱臣名,明弒逆事重,不從凡常大夫之例也。

 

舊解稱國者,謂惡於國人,並虐及卿大夫;

 

稱人者,謂失心於民庶也。

 

此乃涉於賈逵之說,據十六年範注則似不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12:58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二


○宣公(起元年,終十八年)

疏《魯世家》宣公名倭,文公之子,子赤庶兄,以周匡王五年即位。

 

《諡法》:「善問周達曰宣。」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繼故而言即位,與聞乎故也。

 

(與聞音豫,下注亦同。)

 

疏「繼故」至「故也」。

 

○釋曰:重發傳者,桓公篡成君,宣公篡未逾年君,嫌異,故發之。

 

公子遂如齊逆女。

 

(不譏喪娶者,不待貶絕,而罪惡自見。

 

桓三年傳曰:「逆女,親者也。

 

使大夫,非正也。」

 

○自見,賢遍反。)

 

疏注「桓三」至「正也」。

 

○釋曰:引彼傳例者,嫌譏喪娶,不責親迎,故引傳例以明之。

 

三月,遂以夫人婦薑至自齊。

 

其不言氏,喪未畢,故略之也。

 

(夫人不能以禮自固,故與有貶。)

 

疏注「夫人」至「有貶」。

 

○釋曰:婚禮遲速,由於夫家,陽倡陰和,固是其理,而責夫人者,一禮不備,貞女不行,夫人薑氏,若其不行,公得無喪娶之譏,夫人無苟從之咎,故責之。

 

其曰婦,緣姑言之之辭也。

 

遂之挈,由上致之也。

 

(上,謂宣公。

 

○挈,苦結反。)

 

疏「其曰」至「辭也」。

 

○釋曰:傳重言此者,嫌喪娶辭略,並明不與陳人之婦同也。

 

○「遂之」至「之也」。

 

○釋曰:挈者,謂去氏族而直書名。

 

徐邈以挈為舉,非也。

 

《左氏》以為遂不稱公子者,「尊夫人也」。

 

《公羊》以為遂不言公子者,「一事而再見」,從省文。

 

此傳云由上致之,是與二傳異也。

 

此注云,上謂宣公;

 

昭公二十四年「婼至自晉」,注云「上謂宗廟也」者,釋有二家,其一云:禮:夫人三月始見宗廟,遂與僑如之致,由君而已,故知上為宣公、成公也;

 

婼彼執而反,理當告廟,故知上謂宗廟也。

 

又一釋:二者互文也。

 

以相通見廟之時,君稱臣之名以告宗廟,則二者皆當書名,故此云宣公,彼云宗廟,亦是昭公告之,可知此宣公亦是告宗廟明矣。

 

婼與意如俱為被執而致,傳釋有異辭者,意如訴公於晉,婼則無罪,故傳不同也。

 

此巳發傳,僑如又發之者,此喪娶,彼非喪娶,嫌異,故重明之。

 

夏,季孫行父如齊。

 

晉放其大夫胥甲父於衛。

 

放,猶屏也。

 

(屏,除。)

 

稱國以放,放無罪也。

 

疏 「稱國」至「罪也」。

 

○釋曰:範《別例》云:「放大夫凡有三,晉放胥甲父一,昭八年楚放公子昭二,哀二年蔡人於公孫獵三也。」

 

此云稱國以放,放無罪也,則稱蔡人者,是放有罪也。

 

若然,招殺世子偃師,則招亦有罪,不稱楚人者,以上有楚師滅陳之文,故不複出楚人;

 

又招有罪自明,故不待更稱楚人也。

 

公會齊侯於平州。

 

(平州,齊地,離會故不致。)

 

疏注「離會故不致」。

 

○釋曰:不引傳例者,此宣自應例惡,無所嫌疑故也。

 

公子遂如齊。

 

六月,齊人取濟西田。

 

內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為賂齊也。

 

(宣公弒立,賂齊以自輔,恥賂之,故書齊取。)

 

疏傳「內不」至「齊也」。

 

○釋曰:昭二十五年「齊侯取鄆」傳曰:「取,易辭也。」

 

哀八年「齊人取讙及闡」傳曰:「惡內也。」

 

所以三發傳不同者,內不合言取,今言取,是違例之問,宜在於始;

 

魯人不得已而賂之,取雖是易而我難之,故直云授之。

 

昭公,失國之君,忠臣喜公得邑,故以易辭言之。

 

哀公犯齊陵邾,而反喪邑,易辭之也,傳以明惡內之理未顯,故傳特言惡內,其實皆是易辭也。

 

秋,邾子來朝。

 

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

 

遂,繼事也。

 

晉趙盾帥師救陳。

 

善救陳也。

 

(盾,徒本反。)

 

疏善救陳也。

 

○釋曰:何嫌非善而言善者?

 

陳近楚,屬晉,嫌救之非善,故傳釋之。

 

又救之者為善,所以駮鄭之過也。

 

宋公、陳侯、衛侯、曹伯會晉師於棐林,伐鄭。

 

(棐林,鄭地。

 

○棐,芳尾反。

 

又音匪。)

 

列數諸侯而會晉趙盾,大趙盾之事也。

 

(大其衛中國,攘夷狄。

 

○數,所主反。

 

攘,而羊反。)

 

其曰師,何也?

 

(據言會晉師,不言會晉趙盾。)

 

以其大之也。

 

(以諸侯大趙盾之事,故言師。

 

師者,眾大之辭。)

 

疏「以其大之也」。

 

○釋曰:襄二年「晉師、宋師、衛甯殖侵鄭」注云:「不書晉宋之將,以慢其伐人之喪。」

 

彼稱師,言惡晉宋,此稱師,云大之者,稱師之義,不在一方,言師雖同,善惡有別,所謂《春秋》不嫌同文,此之謂也。

 

齊救邢,惡不及事;

 

楚子滅蔡,滅非其罪;

 

晉宋伐喪,失匍匐之義,故皆貶之稱師。

 

今趙盾伐鄭,以救陳宋,故經列數諸侯而殊大之,明稱師者,以著善也。

 

於棐林,地而後伐鄭,疑辭也。

 

此其地何?

 

則著其美也。

 

(泰曰:「夫救災恤患,其道宜速,而方云會於棐林,然後伐鄭,狀似伐鄭有疑,須會乃定。

 

曰:非也,欲美趙盾之功,故詳錄其會地。」)

 

疏「於棐」至「美也」。

 

○釋曰:桓十五年「公會諸侯於,伐鄭」,傳曰:「地而後伐,疑辭也。

 

非其疑也。」

 

此傳既曰疑辭也,又云則著其美也者,此文雖與會同,其理則異。

 

何者?

 

以其列數諸侯而會趙盾,則詳其會地,亦善可知也。

 

冬,晉趙穿帥師侵崇。

 

(穿音川。)

 

晉人、宋人伐鄭。

 

伐鄭,所以救宋也。

 

(時楚鄭侵宋。)

 

疏「所以救宋也」。

 

○釋曰:伐鄭所以救宋,經不言救宋者,以上有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之文。

 

今云晉人、宋人伐鄭,明救宋可知,故不言之也。

 

知非救陳者,以救陳之文巳見故,楚伐宋,宋得出而自救者,伐宋者不攻都城,故得出師助晉也。

 

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戰於大棘。

 

宋師敗績,獲宋華元。

 

(大棘,宋地。

 

○華,戶化反。)

 

獲者,不與之辭也。

 

(華元得眾甚賢,故不與鄭獲之。)

 

疏注 「華元」至「獲之」。

 

○釋曰:華元得眾,故不與鄭獲之。

 

然則晉侯失民,亦言獲者,晉侯雖失眾,諸侯無相獲之道,故亦不與秦獲也。

 

徐邈云:「獲是不與之辭,與者當稱得也。

 

故定九年『得寶玉、大弓』是也。」

 

然則弓、玉與人不類,徐言非也。

 

何休云:「華元係宋者,明恥辱及國。」

 

案齊國書、陳夏齧皆係國,則是史之常辭,非有異文也。

 

言盡其眾,以救其將也。

 

(先言敗績,而後言獲,知華元得眾心,軍敗而後見獲。

 

晉與秦戰於韓,未言敗績而君巳獲,知晉侯不得眾心明矣。

 

○盡,子忍反。)

 

以三軍敵華元,華元雖獲,不病矣。

 

(何休曰:「書獲,皆生獲也。

 

如欲不病華元,當有變文。

 

鄭君釋之曰:將帥見獲,師敗可知,不當複書師敗績。

 

此兩書之者,明宋師懼華元見獲,皆竭力以救之。

 

無奈不勝敵耳。

 

華元有賢行,得眾如是,雖師敗身獲,適明其美,不傷賢行。

 

今兩書敗獲,非變文如何?」)

 

秦師伐晉。

 

夏,晉人、宋人、衛人、陳人侵鄭。

 

秋,九月,乙丑,晉趙盾弒其君夷皋。

 

穿弒也,(穿,趙盾從父昆弟。)

 

盾不弒,而曰盾弒,何也?

 

以罪盾也。

 

其以罪盾何也?

 

曰:靈公朝諸大夫而暴彈之,(暴,殘暴。

 

○朝,直遙反。

 

彈,徒丹反。

 

又徒旦反。)

 

觀其辟丸也。

 

趙盾入諫,不聽。

 

出亡,至於郊。

 

(禮:三諫不聽,則去,待放於竟三年。

 

君賜之環,則還;

 

賜之玦,則往。

 

必三年者,古疑獄三年而後斷,《易》曰「繼用徽纆,示於叢棘,三歲不得凶」是也。

 

自嫌有罪當誅,故三年不敢去。

 

○辟音避,竟音境。

 

玦,古穴反,杜元凱云:「如環而不連。」

 

斷,丁亂反。

 

徽,許歸反。

 

纆,亡北反。

 

徽纆皆繩也,三股曰徽,兩股曰纆。)

 

疏注「禮三」至「敢去」。

 

○釋曰:「三諫不聽則去,待放於竟三年」,《公羊傳》文。

 

「君賜之環則還,賜之玦則往」,苟卿書有其事。

 

「《易》曰『繼用徽纆,示於叢棘,三歲不得,凶』」者,《易•坎卦》上六爻辭,但《易》本「繼」作 「係」。

 

陸德明云:「寘,置也。」

 

王弼云:「險穞之極,不可升也。

 

法峻整,難可犯也。

 

宜其囚執寘於思過之地三歲,險道之夷也。

 

險終乃反,故三歲不得。

 

自修三歲,乃可以求複,故曰三歲不得凶也。」

 

馬融云:「徽纆,索也。」

 

陸得明云:「三糾繩曰徽,二糾繩曰纆。」

 

劉表云:「三股為徽,兩股為纆。」

 

趙穿弒公,而後反趙盾。

 

(招使還。)

 

史狐書賊曰:「趙盾弒公。」

 

(史,國史,掌書記事。

 

狐,其名。)

 

盾曰:「天乎天乎?

 

予無罪。

 

(告天,言己無弒君之罪。)

 

孰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

 

(回已易他,誰作盾而當忍弒君者乎?

 

○孰為盾,絕句。

 

孰,誰也。)

 

史狐曰:「子為正卿,入諫不聽,出亡不遠。

 

君弒,反不討賊,則誌同,(誌同穿也。)

 

誌同則書重,非子而誰?」

 

(盾是正卿,又賢,故言重。)

 

故書之曰「晉趙盾弒其君夷皋」者,過在下也。

 

(鄭嗣曰:成十八年 「晉弒其君州蒲」傳曰:「稱國以弒其君,君惡甚矣。」

 

然則稱臣以弒,罪在臣下也。

 

趙盾弒其君,不言罪而曰過者,言非盾親弒,有不討賊之過。

 

○惡甚,如字,又烏路反。)

 

曰:於盾也,見忠臣之至;

 

於許世子止,見孝子之至。

 

(邵曰:「盾以亡不出竟,反不討賊,受弒君之罪,忠不至故也。

 

止以病,不知嚐藥,受弒父之罪,孝不至故也。」

 

○見忠,賢遍反,或如字,下同。)

 

疏「曰於」至「之至」。

 

○釋曰:趙盾與許止加弒是同,而許君書葬,晉林公不書葬者,許止失嚐藥之罪輕,故書葬以赦止;

 

趙盾不討賊之罪重,故不書晉侯葬,明盾罪不可原也。

 

《春秋》必加弒於此二人者,所以見忠孝之至故也。

 

忠孝不至,則加惡名,欲使忠臣睹之,不敢惜力,孝子見之,所以盡心,是將來之遠防也。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匡王也。)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

 

之口,緩辭也,傷自牛作也。

 

(牛自傷口,非備災之道不至也,故以緩辭言之。)

 

疏「緩辭也」。

 

○釋曰:此「之」為緩辭,則成七年不言「之」為急辭也。

 

舊解《範氏》別例云凡三十五。

 

範既?

 

為例,則言「之」者,並是緩辭也。

 

傳於執?

 

侯云,言「之」「緩辭」也,則云其餘不發,亦緩可知耳。

 

公喪在外,逆之緩也;

 

衛侯之弟鱄、秦伯之弟針等稱「之」者,取其緩之得逃;

 

吳敗六國亡之者,取其六國同役,而不急於軍事也;

 

殺奚齊稱「之」者,緩於成君也;

 

考仲子宮言「之」者,隱孫而脩之緩也;

 

日食言「之」者,不知之緩也。

 

則自餘並緩耳。

 

理雖迂延,舊說既然,不可致詰,故今亦從之。

 

改卜牛。

 

牛死,乃不郊。

 

事之變也。

 

(牛無故自傷其口,易牛改卜,複死,乃廢郊禮,此事之變異。

 

○複,扶又反。)

 

疏「改卜」至「變也」。

 

○釋曰:《公羊傳》稱改卜者,「帝牲不吉,則引稷牲而卜之。

 

其帝牲在於滌宮三月。

 

於稷者,唯具視」其身體無災而已,不特養於滌宮。

 

又云:「郊「必以其祖配」者,「自內出者,無匹不行,自外至者,無主不止」。

 

今改卜者,取於稷牛,則未審傳意如何。

 

以後稷配郊,必與《公羊》異也。

 

不言免牛,而云不郊者,牛死,不行免牛之禮,故直言不郊也。

 

乃者,亡乎人之辭也。

 

(譏宣公不恭,致天變。)

 

疏「乃者」至「辭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牛死與卜郊不從異也。

 

猶三望。

 

葬匡王。

 

楚子伐陸渾戎。

 

(渾,戶門反,又戶困反。)

 

夏,楚人侵鄭。

 

秋,赤狄侵齊。

 

宋師圍曹。

 

冬,十月,丙戌,鄭伯蘭卒。

 

葬鄭穆公。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齊侯平莒及郯。

 

莒人不肯。

 

及者,內為誌焉爾。

 

平者,成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

 

(凱曰:「君子不念舊惡,況為大國所和乎!」

 

○郯音談,國名也。)

 

疏「平者,成也」。

 

○釋曰:舊解以莒不肯平,公伐莒取向,莒人彌複怨郯,郯之與莒,方為怨惡,乃是成就亂事,故訓之為成。

 

注無此意,恐非也。

 

公伐莒,取向。

 

(向,莒邑。

 

○向,書亮反。)

 

伐猶可,取向,甚矣。

 

(以義兵討不平,未若不用兵,以義使平者也,故曰猶可也。)

 

疏注「以義」至「可也」。

 

○釋曰:傳稱伐猶可,是非正與辭。

 

注云義兵者,據其討不直,故云義兵也。

 

義兵之道不足,故傳云猶可也。

 

莒人辭不受治也。

 

(乘義取邑,所以不服。)

 

伐莒,義兵也。

 

(討不釋怨。)

 

取向,非也,乘義而為利也。

 

(為,如字,又於偽反。)

 

秦伯稻卒。

 

疏「秦伯稻卒」。

 

○釋曰:《世本》:秦共公也。

 

夏,六月,乙酉,鄭公子歸生弒其君夷。

 

赤狄侵齊。

 

秋,公如齊。

 

公至自齊。

 

冬,楚子伐鄭。

 

五年,春,公如齊。

 

夏,公至自齊。

 

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子叔姬。

 

○諸侯之嫁子於大夫,主大夫以與之。

 

(婚禮:主人設幾筵於廟,以待迎者,諸侯、大夫尊卑不敵,故使大夫為之主。

 

○迎,魚敬反。)

 

來者,接內也。

 

不正其接內,故不與夫婦之稱也。

 

(來者,謂高固。

 

高固,齊之大夫,而今與君接婚姻之禮,故不言逆女。

 

○稱,尺證反。)

 

疏「諸侯」至「稱也」。

 

○釋曰:莒慶巳發傳,今重發之者,莒慶,小國之大夫,高固,齊之尊卿,而取公之同母姊妹,嫌待之禮殊,故發傳,明其不異也。

 

徐邈云:「傳言吾子,是宣公女也。」

 

理亦通爾。

 

叔孫得臣卒。

 

疏「叔孫得臣卒」。

 

○釋曰:隱元年傳曰:「大夫不曰卒,惡也」。

 

今叔孫得臣不曰卒,亦惡可知矣。

 

何休云:「知公子遂弒君,而匿情不言。」

 

未審範意亦然以否。

 

冬,齊高固及子叔姬來。

 

及者,及吾子叔姬也。

 

為使來者,不使得歸之意也。

 

(高固受使來聘,而與婦俱歸,故書及以明非禮。

 

莊二十七年冬「杞伯姬來」,僖二十八年秋「杞伯姬來」,皆不言所及,是使得歸之意。

 

○受使,所吏反。)

 

疏「及者」至「姬也」。

 

○釋曰:經既言高固及子叔姬,足自明矣。

 

傳何須更言及吾子叔姬也者,傳方欲解及為非禮,故上張其文也。

 

○注「故書」至「非禮」。

 

釋曰:桓十八年濼之會,去及為非禮,此書及為非禮者, ○公與夫人之行,須言及以別尊卑,故云及。

 

夫人薑氏會齊侯於陽穀言及,濼之會以夫人之伉不言及,故知云及為非禮。

 

今叔姬歸寧,當以獨來為文,高固奉命,宜云來聘,經總之言來,故故書及為非禮。

 

楚人伐鄭。

 

六年,春,晉趙盾、衛孫免侵陳。

 

此帥師也,其不言帥師,何也?

 

(據元年「趙盾帥師救陳」言帥師也。)

 

不正其敗前事,故不與帥師也。

 

(元年救,而今更侵之。)

 

疏「不正」至「師也」。

 

○釋曰:傳例:「將卑師眾曰師,將尊師少直言將。」

 

成三年,「晉郤克、衛孫良夫伐牆咎如」,彼非是敗前事,赤不言帥師。

 

此云不正其敗前事故不與帥師者,凡常書,經自依將之尊卑師之多少之例。

 

趙盾元年稱「帥師救陳」,今直書名而已,明是惡敗前事,故不與帥師也。

 

郤克、良夫,前無帥師之文,故知從將尊師少例耳。

 

夏,四月。

 

秋,八月,螽。

 

(螽音終。)

 

冬,十月。

 

七年,春,衛侯使孫良夫來盟。

 

來盟,前定也。

 

不言及者,以國與之。

 

不言其人,亦以國與之。

 

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疏「來盟」至「不日」。

 

○釋曰:此重發傳者,宋華孫不稱使,此則稱使,嫌異,故重發之。

 

言不日者,據成三年及荀庚盟有日,故發問也。

 

夏,公會齊侯伐萊。

 

(萊音來,國名。)

 

秋,公至自伐萊。

 

大旱。

 

冬,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於黑壤。

 

(黑壤,某地。

 

○壤,人丈反。)

 

八年,春,公至自會。

 

夏,六月,公子遂如齊,至黃乃複。

 

(蓋有疾而還。

 

黃,齊地。)

 

疏「蓋有疾而還」。

 

○釋曰:以下有卒,故知有疾也。

 

乃者,亡乎人之辭也。

 

(鄭嗣曰:「大夫受命而出,雖死以屍將事。」

 

今遂以疾而還,失禮違命,故曰亡乎人,言魯使不得其人也。)

 

疏「亡乎人之辭也」。

 

○釋曰:重發傳者,此乃複是事畢之文,其實未畢,嫌與他例異,故重明之。

 

此云乃者,亡乎人之辭也,定十五年傳以為「急辭也」者,乃有二義故也。

 

此魯使不得其人,言乃以責之;

 

公孫敖亦是失命,不言乃者,此以疾而反,有可責之理,故言乃複以譏之;

 

敖棄命奔莒,元來未去,不足可責,非乃文所盡,故不言乃也。

 

複者,事畢也,不專公命也。

 

(遂以疾反,而加事畢之文者,是不使遂專命還。)

 

辛巳,有事於大廟。

 

(大音泰,下注同。)

 

仲遂卒於垂。

 

(祭於大廟之日,而知仲遂卒。

 

垂,齊地。)

 

疏注「祭於」至「遂卒」。

 

○釋曰:注言此者,解經仲遂之卒,係祭廟之意也。

 

仲遂有罪,而亦書日者,宣公與遂同罪,猶定公不惡意如而書日也;

 

或當辛巳自為祭廟,不為仲遂也。

 

案公子翬當桓世無罪,則不去公子,仲遂非宣惡人,而去公子者,翬非桓罪人,故生存不去公子之號,仲遂於宣,雖則無罪,死者人之終,若不去公子,嫌其全無罪狀,故去之。

 

若然,何以不去日者?

 

既替其尊號,則罪巳明,故不假去日也。

 

傳稱「公弟、叔仲,賢也」,遂非賢,而稱仲者,杜預云:「時君所加。」

 

何休云:「稱仲者,起嬰齊所氏。」

 

範雖不注,理未必然。

 

蓋以遂見疏而去公子,經不可單稱遂卒,遂於後以仲為氏,故稱仲遂卒也。

 

然仲遂以罪見疏,即見罪惡之臣,而譏宣公不廢繹者,宣公與遂同心,繹祭之時,則內舞去籥而為之,故所以譏也。

 

為若反命而後卒也。

 

(先書複複言卒,使若遂巳反命於君,而後卒於垂。)

 

此公子也,其曰仲,何也?

 

疏之也。

 

(僖十六年傳曰:「大夫不言公子、公孫、疏之也。」)

 

何為疏之也?

 

是不卒者也。

 

(遂與宣公共弒子赤。)

 

不疏,則無用見其不卒也。

 

(若書公子,則與正卒者同,故去公子以見之。

 

○見其,賢遍反,注同。

 

故去,起呂反,下文及注同。)

 

則其卒之何也?

 

(據公子翬不書卒。

 

○子翬,許韋反。)

 

以譏乎宣也。

 

其譏乎宣何也?

 

聞大夫之喪,則去樂、卒事。

 

(去籥萬,卒祭事,言今不然。)

 

壬午,猶繹。

 

猶者,可以巳之辭也。

 

繹者,祭之旦日之享也。

 

萬入,去籥。

 

(萬,舞名。

 

籥,管也。

 

○繹音亦,《爾雅》云:「又祭也。」

 

享,許丈反。

 

籥,餘若反,管也。)

 

疏 「猶者」至「賓也」。

 

○釋曰:旦日猶明日也。

 

何休云:「繹者,繼昨日事,但不灌地降神耳。

 

天子諸侯曰繹,大夫曰賓屍,士曰宴屍,則天子以卿為之,諸侯則以大夫為之,卿大夫以孫為之。

 

夏立屍,殷坐屍,周旅酬六屍,唯士宴屍,與先儒少異。」

 

則範意或與何同也。

 

案少牢饋食之禮,卿大夫當日賓屍,天子諸侯明日賓屍者,天子諸侯禮大,故異日為之,卿大夫以下禮小,故當日即行。

 

其三代之名者,案《爾雅》云「夏日複胙,殷曰彤,周曰繹」是也。

 

謂之複胙者,複前日之禮也。

 

謂之彤者,彤是不絕之意也。

 

謂之繹者,繹陳昨日禮也。

 

何休又云,禮:大夫死,為廢一時之祭。

 

有事於廟而聞之者,去樂卒事,至卒事而聞之者,廢繹。

 

今魯不,以為譏。

 

範意當亦然也。

 

以其為之變,譏之也。

 

(內舞去籥,惡其聲聞,此為卿變於常禮,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為之,於偽反,注「為卿變」同。

 

惡其,烏路反。)

 

戊子,夫人熊氏薨。

 

(宣公妾母。

 

○《左氏》作「嬴氏」。)

 

晉師、白狄伐秦。

 

楚人滅舒阝。

 

(舒阝音了,本又作蓼,國名也。)

 

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頃熊。

 

(文夫人薑氏大歸於齊,故宣公立己妾母為夫人,君以夫人禮卒葬之,故主書者,不得不以為夫人,義與成風同。

 

○頃熊音傾,《左氏》作敬嬴。)

 

疏注「文夫」至「風同」。

 

○釋曰:哀薑有罪,故僖成其母為夫人。

 

今薑氏子殺故身出,本自無罪,則頃熊成喪,不是同例。

 

而云與成風同者,禮:妾子為君,其母不得稱夫人,以二者俱非正禮,故云同耳,非謂意盡同也。

 

《穀梁》以成風再貶,故曰妾子。

 

雖為君,其母不得稱夫人,則襄公以其母定姒為夫人亦非正明也。

 

然成風再貶,自外不譏者,從一譏故也。

 

案文十八年注云「宣母敬嬴」,此云頃熊者,一人有兩號故也。

 

雨,不克葬。

 

葬既有日,不為雨止,禮也。

 

雨,不克葬,喪不以製也。

 

(徐邈曰:「案經文是己丑之日葬,喪既出而遇雨,若未及己丑而?

 

期,無為逆書此日。

 

葬禮:喪事有進無退。

 

又《士喪禮》有潦車載蓑笠。

 

則人君之張設,固兼備矣。

 

禮:先遷柩於廟,其明昧爽而引。

 

既及葬日之晨,則祖行遣奠之禮設矣,故雖雨猶終事,不敢停柩久次。」

 

○不為,於偽反。

 

潦音老。

 

蓑,素禾反。

 

笠音立,張如字,又陟亮反。

 

柩,其又反,屍在棺曰柩。

 

昧音妹。

 

引,以刃反,又如字。

 

遣奠,棄戰反。)

 

疏「葬既」至「製也」。

 

○釋曰:舊解案禮庶人懸封,葬不為雨止,明天子諸侯不觸雨而行可知也。

 

傳言不為雨止者,謂不得止葬事而更卜遠日。

 

「喪不以製也」者,謂不得臨雨而製喪事,豈有諸侯執紼者五百人,安待觸雨而行哉!

 

是徐邈之說,理之不通。

 

今案傳文云「雨不克葬,喪不以製也」,是葬為雨止,喪事不以禮製也。

 

上文云「葬既有日,不為雨止,禮也」,明是雨止,則非禮可知,安得云傳意葬為雨止乎!

 

又且範引徐邈之注,不言其非,則是從徐說矣,何為述範義而違之哉!

 

○注「徐邈」至「久次」。

 

○釋曰:「未及己丑而卻期」者,謂雨之與葬,皆是己丑之日也。

 

若未及己丑之而遇雨,其葬期有卻者,何為逆書己丑日葬也?

 

《士喪禮》有潦車載蓑笠者,《毛詩傳》云「蓑所以備雨,笠所以禦暑」是也。

 

庚寅,日中而克葬。

 

而,緩辭也,足乎日之辭也。

 

疏「而緩辭也」。

 

○釋曰:言緩辭也者,此日中克葬,足乎日,故云緩也。

 

定十五年,「日下昃,乃克葬」,故云「乃,急辭也」。

 

是二文相對為緩急,故《公羊傳》云:「曷為或言而,或言乃?

 

乃難乎而也。」

 

是二文相對也。

 

城平陽。

 

楚師伐陳。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齊。

 

(有母之喪,而行朝會,非禮。

 

○朝,直遙反。)

 

疏注「有母」至「非禮」。

 

○釋曰:非禮,經無異文者,傳例云:「如往月,危往也。」

 

此朝書月,即是非禮之異文也。

 

公至自齊。

 

夏,仲孫蔑如京師。

 

齊侯伐萊。

 

秋,取根牟。

 

疏「秋,取根牟」。

 

○釋曰:《公羊傳》曰:「根牟者何?

 

邾婁之邑也。

 

曷為不係乎邾婁?

 

諱亟也。」

 

謂母喪未期而取邑,故諱不係邾婁也。

 

若言諱不係邾婁居母之喪,縱非邾邑,豈容無諱?

 

或當如《左傳》以根牟為國名也。

 

八月,滕子卒。

 

九月,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會於扈。

 

晉荀林父帥師伐陳。

 

辛酉,晉侯黑臀卒於扈。

 

其地,於外也。

 

其日,未逾竟也。

 

(外,謂國都之外,諸侯卒於路寢則不地。

 

傳例曰:「諸侯正卒則日,不正則不日。」

 

舊說逾竟亦不日,然則諸侯不正,而與未逾竟無以別之矣。

 

案襄七年,鄭伯卒於操,此年晉侯卒於扈,文正與襄二十六年許男卒於楚同,恐後人謂操、扈是國,故於疑似之際,每為發傳,日未逾竟也。

 

○臀,徒門反。

 

竟音境。

 

以別,彼列反。

 

操,七報反。)

 

疏注「外謂」至「竟也」。

 

○釋曰:諸侯之國,皆以侵伐會盟見經,操扈經既無文,而疑是國者,周有千八百諸侯,今盟會侵伐見《春秋》者不過數十而已,操、扈傳若不發,焉知非國也?

 

曲棘不釋者,雙名也,去國遠矣,故不假釋。

 

郱鄑郚以三言為名,故傳釋之為國也。

 

晉侯黑臀不書葬者,舊解以為篡立故也,今案黑臀既書日卒,未必篡立,蓋魯不會,故不書也。

 

冬,十月,癸酉,衛候鄭卒。

 

宋人圍滕。

 

楚子伐鄭。

 

晉郤缺帥師救鄭。

 

(郤,去逆反。

 

缺,傾雪反。)

 

陳殺其大夫泄冶。

 

(泄,息列反。

 

冶音也。)

 

稱國以殺其大夫,殺無罪也。

 

泄冶之無罪如何?

 

陳靈公通於夏徵舒之家,公孫寧、儀行父亦通其家。

 

(二人,陳大夫。

 

○夏,戶雅反。)

 

或衣其衣,或衷其襦,(衷者,襦在衷也。

 

○衣其衣,上於既反,下如字。

 

襦,而朱反。

 

在衷,本又作裏,音裏。)

 

以相戲於朝。

 

(朝,直遙反。)

 

泄冶聞之,入諫曰:「使國人聞之,則猶可,使仁人聞之,則不可。」

 

君愧於泄冶,不能用其言,而殺之。

 

十年,春,公如齊。

 

公至自齊。

 

齊人歸我濟西田。

 

公娶齊,齊由以為兄弟反之。

 

(齊由以婚族,故還魯田。

 

《爾雅•釋親》曰:「婦之黨為婚兄弟。」

 

○娶,十住反。)

 

不言來,公如齊受之也。

 

疏「不言」至「受之」。

 

○釋曰: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言來也。

 

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己巳,齊侯元卒。

 

(傳例曰:「言日不言朔,食晦日。」

 

則此丙辰,晦之日也。

 

己巳在晦日之下,五月之上,推尋義例,當是閏月矣。

 

文六年傳曰:「閏月者,附月之餘日。」

 

言閏承前月,而受其餘日。

 

故書閏月之日,係前月之下,蓋史策常法,文有定例,閏有常體,無嫌不明,故不複每月發傳。

 

哀五年《公羊傳》曰:「閏月不書,此何以書?」

 

推此言之,則《春秋》固有在閏月而不冠以閏者矣。

 

至於閏不告月,猶朝於廟,閏月葬齊景公,不正其閏,無以言其事,故書,見變禮。

 

○不複,扶又反,下注複同。

 

不冠,工亂反。

 

猶朝,直遙反。

 

見,賢遍反。)

 

疏注「閏有常體」。

 

釋曰:閏月,所在無常,而言有常體者,閏是附月之餘,文承前月,是無體之常,不謂所在有常。

 

齊崔氏出奔衛。

 

氏者,舉族而出之之辭也。

 

(何休曰:「氏者,譏世卿也。」

 

即稱氏,為舉族而出,尹氏卒,寧可複以為舉族死乎?

 

鄭君釋之曰:「云舉族死,是何妖問甚乎?

 

『舉族而出之之辭』者,固譏世卿也。

 

崔杼以世卿專權,齊人惡其族,今出奔,既不欲其身反,又不欲國立其宗後,故孔子順而書之曰『崔氏出奔衛』,若其舉族盡去之爾。」

 

○崔杼,直呂反。

 

惡其,烏路反。)

 

公如齊。

 

五月,公至自齊。

 

癸巳,陳夏徵舒弒其君平國。

 

六月,宋師伐滕。

 

(月者,蓋為下齊惠公葬速起。

 

○為,於偽反。)

 

疏注「月者」至「速起」。

 

釋曰:知非為宋師伐滕歸父如齊,宋師伐滕,外事也,歸父之聘,輕也,諸侯時葬,正也,月葬,故也,今上有齊逐崔氏之文,又非五月而葬,明書月者,為葬惠公也。

 

公孫歸父如齊。

 

葬齊惠公。

 

○晉人、宋人、衛人、曹人伐鄭。

 

秋,天王使王季子來聘。

 

其曰王季,王子也。

 

其曰子,尊之也。

 

(子者人之貴稱。

 

○稱,尺證反。)

 

疏「其曰」至「尊之也」。

 

○釋曰:傳知稱子是尊之也者,此言王季子,即是大子之母弟,子者,人之貴稱,故稱子為尊之也。

 

叔服以庶子為大夫,故直稱字而不係王也。

 

卒稱王子虎者,卒當稱名,故係王言之。

 

聘,問也。

 

公孫歸父帥師伐邾,取繹。

 

(繹音亦。)

 

大水。

 

季孫行父如齊。

 

冬,公孫歸父如齊。

 

齊侯使國佐來聘。

 

饑。

 

(饑本或作饑,居疑反。)

 

楚子伐鄭。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楚子、陳侯、鄭伯盟於夷陵。

 

(夷陵,齊地。

 

○《左氏》作辰陵。)

 

公孫歸父會齊人伐莒。

 

秋,晉侯會狄於欑函。

 

(欑函,狄地。

 

○函音鹹。)

 

不言及,外狄也。

 

(所以異之於諸夏。

 

○夏,戶雅反。)

 

疏「不言及,外狄也」。

 

○釋曰:哀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注云:「及者,書尊及卑也。」

 

是言及所以外吳。

 

何得此傳云不言及,外狄者?

 

黃池之會,欲同吾子於諸侯,故直云及吳子,不云會吳;

 

此不言及,是外狄,故云會狄,不云及狄,是不言及為外狄也。

 

若不外,當云晉侯及狄會於欑函。

 

然隱三年「齊侯、鄭伯盟於石門」不言及,同吳於諸夏而云及吳子者,不可全同中國,故言及,以別尊卑也。

 

冬,十月,楚人殺陳夏徵舒。

 

(變楚子言人者,弒君之賊,若曰人人所得殺也。

 

其月,謹之。)

 

疏「變楚」至「謹之」。

 

○釋曰:經直言楚人,知是楚子者,下云楚子人陳,明知此為討賊,故變楚子言人也。

 

「其月謹之」者,不能自討,藉楚之力,禍害必深,故書月為謹之。

 

此入而殺也。

 

其不言入,何也?

 

(據入國乃得殺。)

 

外徵舒於陳也。

 

其外徵舒於陳,何也?

 

(據徵舒陳大夫,不應外。)

 

明楚之討有罪也。

 

(雍曰:「經若書楚子入陳殺夏徵舒者,則入者內不受,是無以表徵舒之悖逆,楚子之得正。」

 

○悖,補對反。)

 

丁亥,楚子入陳。

 

入者,內弗受也。

 

日入,惡入者也。

 

何用弗受也?

 

不使夷狄為中國也。

 

(楚子入陳,納淫亂之人,執國威柄,製其君臣,傎倒上下,錯亂邪正,是以夷狄為中國。

 

○惡,烏路反。

 

傎,丁田反,本又作顛。

 

邪,似嗟反。)

 

疏「日入,惡入者也」。

 

○釋曰:上文美楚子入,今又惡之者,前為討徵舒,討得其罪,故變文以美之,今為納二子,失其所,故日入以惡之。

 

納公孫寧、儀行父於陳。

 

納者,內弗受也。

 

輔人之不能民而討猶可,(雍曰:「輔相鄰國,有不能治民者,而討其罪人則可。」

 

而曰猶可者,明鄰國之君,無輔相之道。

 

○輔相,息亮反,下輔相同。)

 

疏「納公」至「於陳」。

 

○釋曰:糜信云,二子不係陳者,以其淫亂,明絕之也。

 

或當上有入陳之文,下云於陳,故省文耳,無義例。

 

入人之國,製人之上下,使不得其君臣之道,不可。

 

(二人與昏淫,當絕,而楚強納之,是製人之上下。

 

○強,其丈反,一音其良反。)

 

十有二年,春,葬陳靈公。

 

(傳例曰:「失得不葬」;

 

「君弒,賊不討不葬,以罪下也」;

 

「日卒,時葬,正也」。

 

靈公淫夏姬,殺泄冶,臣子不能討賊,逾三年然後葬,而日卒時葬,何邪?

 

泰曰:「楚巳討之矣,臣子雖欲討之,無所討也,故君子即而恕之,以申臣子之恩。

 

稱國以殺大夫,則靈公之惡不嫌不明,書葬以表討賊,不言靈公無罪也。

 

逾三年而後葬,則國亂居可知矣。

 

非日月小有前卻,則書時不嫌。」

 

○弒音試。

 

夏,戶雅反。)

 

疏注「傳例」至「不嫌」。

 

○釋曰:「失得不葬。」

 

昭十三年傳文。

 

「君弒,賊不討不書葬,以罪下也,」隱十一年傳文。

 

「日卒,時葬,正也」,襄七年傳文。

 

案徵舒之弒靈公在十年五月,至此才二十一月,而注云逾三年者,諸侯五月而葬,今逾五月至三年,故曰逾也。

 

非日月小有前卻者,未五月謂之前,過五月謂之卻,言葬有前卻,則書月以見危。

 

今三年始葬,非是小有前卻,故書時不嫌也。

 

楚子圍鄭。

 

夏,六月,乙卯,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於邲。

 

(邲,鄭地。

 

○邲,皮必反。)

 

疏「夏六月」至「於邲」。

 

○釋曰:《公羊傳》稱,荀林父稱名氏、先楚子者,惡林父也。

 

若然,城濮之戰後子玉,當是善子玉乎?

 

徐邈云:「先林父者,內晉而外楚。」

 

是也。

 

晉師敗績。

 

績,功也。

 

功,事也。

 

日其事,敗也。

 

疏「日其事,敗也」。

 

○釋曰:舊解此戰事書日者,為敗之故也。

 

特於此發之者,二國兵眾,不同小國之戰,故特發之。

 

徐邈云:「於此發傳者,深閔中國大敗於彊楚也。

 

今以曰為語辭,理足通也。

 

但舊解為日月之日,疑不敢質,故皆存耳。」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滅蕭。

 

疏「戊寅,楚子滅蕭」。

 

○釋曰:書日者,徐邈云:「蕭君有賢德,故書日也。」

 

何休云:「責楚滅人國,故書日。」

 

若釋善而從,則徐言與傳例合也。

 

晉人、宋人、衛人、曹人同盟幹清丘。

 

(清丘,衛地。)

 

宋師伐陳。

 

衛人救陳。

 

疏「衛人救陳」。

 

○釋曰:不言善者,衛宋同盟外楚,今反救陳,不足可善,故傳不釋。

 

十有三年,春,齊師伐莒。

 

夏,楚子伐宋。

 

秋,螽。

 

冬,晉殺其大夫先穀。

 

(穀,戶木反,一本作縠。)

 

疏「晉殺」至「先穀」。

 

○釋曰:此雖無傳,於例為殺無罪也。

 

十有四年,春,衛殺其大夫孔達。

 

夏,五月,壬申,曹伯壽卒。

 

晉侯伐鄭。

 

秋,九月,楚子圍宋。

 

疏「秋九」至「圍宋」。

 

○釋曰:徐邈云:「圍例時,此圍久,故書月以惡之也。」

 

何休亦然,範意或當不異也。

 

葬曹文公。

 

冬,公孫歸父會齊侯於穀。

 

十有五年,春,公孫歸父會楚子於宋。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平者,成也。

 

善其量力而反義也。

 

(各自知力,不能相製,反共和之義。)

 

疏「平者,成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外內異也。

 

人者,眾辭也。

 

平稱眾,上下欲之也。

 

外平不道,以吾人之存焉道之也。

 

(吾人,謂大夫歸父。)

 

六月,癸卯,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兒歸。

 

滅國有三術:(術,猶道也。

 

○潞氏音路。

 

嬰,一盈反。)

 

中國謹日,卑國月,夷狄不日。

 

(卑國,謂附庸之屬,襄六年傳曰:「中國日,卑國月,夷狄時。」

 

此謂三術。)

 

其曰潞子嬰兒,賢也。

 

疏 「滅國」至「賢也」。

 

○釋曰:中國日者,謂衛滅許之類是也。

 

卑國月者,謂無駭入極,齊侯滅萊之類是也。

 

夷狄不日者,楚滅江、黃,吳滅滅州來之類是也。

 

此不云夷狄時而云不日者,方釋潞子嬰兒書日之意,故不云夷狄時也。

 

夷狄不日,宜從下為文勢。

 

嬰兒為賢,書日複稱名者,書日以表其賢,書名以見滅國,所謂善惡兩舉也。

 

秦人伐晉。

 

王劄子殺召伯、毛伯。

 

王劄子者,當上之辭也。

 

殺召伯、毛伯,不言其何也?

 

(解經不言殺其大夫。

 

○劄,側入反。

 

召,上照反。)

 

兩下相殺也。

 

兩下相殺,不誌乎《春秋》,此其誌,何也?

 

矯王命以殺之,非忿怒相殺也,故曰以王命殺也。

 

(以王命殺,謂言王劄子殺召伯、毛伯,是知以王命而殺之。

 

○矯,居表反。)

 

以王命殺,則何誌焉?

 

為天下主者,天也,繼天者,君也,君之所存者,命也。

 

為人臣而侵其君之命而用之,是不臣也;

 

為人君而失其命,是不君也。

 

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傾也。

 

秋,螽。

 

仲孫蔑會齊高固於無婁。

 

(無婁,杞邑。

 

○婁,力侯反。)

 

初稅畝。

 

初者,始也。

 

古者什一,(一夫一婦佃田百畝,以共五口,父母妻子也。

 

又受田十畝,以為公田,公田在內,私田在外。

 

此一夫一婦為耕百一十畝。

 

○稅,始銳反,賦也。

 

什,一音十,十稅一也。

 

佃音田,又徒遍反。

 

共音恭。)

 

藉而不稅。

 

(藉此公田而收其入,言不稅民。)

 

疏「藉而不稅」。

 

○釋曰:徐邈曰:「藉,借也。

 

謂借民力治公田,不稅民之私也。」

 

觀範之注,以藉為賦藉,理亦通。

 

從徐之言,義無妨也。

 

初稅畝,非正也。

 

古者三百步為裏,名曰井田。

 

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出除公田八十畝,餘八百二十畝。

 

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畝餘二十畝,家各二畝半為廬舍。

 

○廬,力魚反。)

 

私田稼不善,則非吏;

 

(非,責也。

 

吏,田畯也。

 

言吏急民,使不得營私田。

 

○畯音俊,田大夫也。)

 

公田稼不善,則非民。

 

(民勤私也。)

 

初稅畝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畝,十取一也,以公之與民為已悉矣。

 

(悉謂盡其力。

 

○去,如字,又起呂反。)

 

疏「履畝十取一也」。

 

○釋曰:何休云:「宣公無恩信於民,民不肯盡力治公田,故公家履踐案行,擇其善畝穀最好者稅取之,故曰履畝。」

 

徐邈以為除去公田之外,又稅私田之十一也。

 

傳稱以公之與民為己悉矣,則徐言是也。

 

古者公田為居,(八家共居。)

 

井灶蔥韭盡取焉。

 

(損其廬舍,家作一園,以種五菜,外種楸桑,以備養生送死。

 

○音九,楸音秋。)

 

疏注 「損其」至「送死」。

 

○釋曰:損為減損也。

 

五菜者,世所謂五辛之菜也。

 

何休又云:「古者井田之法,一夫一婦受田百畝,身與父母妻子五口以為一戶,公田十畝,又廬舍二畝半,凡為田一頃一十二畝半也。

 

八家而有九頃,故曰井田廬舍在內,貴人也;

 

公田次之,重公也;

 

私田在外,賤私也。

 

若五口之外,名曰餘夫,餘夫率受田二十五畝半。」

 

記異聞耳,於範氏注亦無所取。

 

冬,蝝生。

 

蝝非災也。

 

其曰蝝,非稅畝之災也。

 

(凡《春秋》記災,未有言生者。

 

蝝之言緣也,緣宣公稅畝,故生此災以責之。

 

非,責也。

 

○蝝,以全反。

 

劉歆云:「此蚍蜉子。」

 

董仲舒云:「蝗子。」

 

《字林》尹絹反)饑。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籲。

 

(甲氏留籲,赤狄別種。

 

晉既滅潞氏,今又井盡其餘邑也。

 

滅夷狄時,賢嬰兒,故滅其餘邑猶月。

 

○籲,許於反。

 

種,章勇反。

 

井,必政反。)

 

疏「甲氏」至「猶月」。

 

○釋曰:傳例:「滅夷狄時,嬰兒以賢書月。」

 

故知餘邑書月亦為賢也。

 

甲氏、留籲非國,而云滅者,甲氏、留籲國之大邑,而晉盡有之,重其事,故云滅,若晉滅夏陽之類是也。

 

留籲官及者,蓋小於甲氏也。

 

夏,成周宣榭災。

 

(成周,東周,今之洛陽。

 

宣榭,宣王之榭。

 

《爾雅》曰:「室有東西廂曰廟,無東西廂有室曰寢,無室曰榭。」

 

傳例曰:「國曰災,邑曰火。」

 

○榭音謝,本或作謝。

 

災,《左氏》作「火」。)

 

疏「成周宣榭災」。

 

○釋曰:不言京師者,爾時成周非京師故也。

 

《公羊傳》云:「宣榭者何?

 

宣宮之榭也。」

 

故範注亦以為宣王之廟也。

 

「無室曰榭」,《爾雅》正文。

 

或以為《爾雅》無此文,唯云「土高曰台,有木謂之榭」,台上有木,即是屋也。

 

《楚語》曰:「榭不過講軍實。」

 

臨觀講武,必是歇前,故云「無室曰榭」,《爾雅》有之者,本或誤也。

 

又引傳例曰云云者,昭九年傳文也。

 

周災,不誌也。

 

其曰宣榭,何也?

 

以樂器之所藏目之也。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是故貴其器。)

 

疏「周災,不誌也」。

 

○釋曰:徐邈所據本云周災,至注云重王室也。

 

今遍檢範本,並有「不」字,則不得解與徐同也。

 

秋,郯伯姬來歸。

 

(為夫家所遣。)

 

冬,大有年。

 

五穀大熟為大有年。

 

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許男錫我卒。

 

(錫,黑曆反。)

 

丁未,蔡侯申卒。

 

夏,葬許昭公。

 

葬蔡文公。

 

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己未,公會晉侯、衛侯、曹伯、邾子同盟於斷道。

 

(已未,亦閏月之日。

 

斷道,晉地。

 

○斷,徒短反,一音短。)

 

疏注「已未」至「晉地」。

 

○釋曰: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己巳,齊侯元卒」。

 

範以為丙辰晦之日也。

 

已巳在晦日之下,五月之上,當是閏月可知。

 

此文與彼正同,明亦閏月之日也。

 

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疏「同外楚也」。

 

○釋曰:不於清丘發傳者,清丘,魯不會,故重舉,所以包之也。

 

秋,公至自會。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卒。

 

其曰公弟叔,賢之也。

 

其賢之何也?

 

宣弒而非之也。

 

(宣公殺子赤,叔非責之。

 

○,許乙反。)

 

非之,則胡為不去也?

 

曰:兄弟也,何去而之?

 

(言無所至。)

 

與之財,則曰我足矣。

 

(宣公與之財物,則言自足以距之。)

 

織屨而食,(織屨,賣以易食。

 

○屨,九具反。)

 

終身不食宣公之食。

 

君子以是為通恩也,以取貴乎《春秋》。

 

(泰曰:「宣公弒逆,故其祿不可受,兄弟無絕道,故雖非而不去,論情可以明親親,言義足以厲不軌,書曰公弟,不亦宜乎!」)

 

疏「取貴乎《春秋》」。

 

○釋曰:「衛侯之弟鱄去君,傳云合於《春秋》,此不去君,傳亦取貴於《春秋》者,《易》稱「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鱄以衛侯惡而難親,恐罪及己,故棄之而去,使君無殺臣之惡,兄無害弟之愆,故得合於《春秋》;

 

此叔以君有大逆,不可受其祿食,又是孔懷之親,不忍奮飛,使君臣之節兩通,兄弟之情俱暢,故亦取貴於《春秋》。

 

叔書字,鱄直稱名者,叔內可以明親親,外足以厲不軌,比鱄也賢乎遠矣,故貴之稱字,鱄雖合於《春秋》,無大善可應,故直書名而已。

 

十有八年,春,晉侯、衛世子臧伐齊。

 

(臧,子郎反。)

 

公伐杞。

 

夏,四月。

 

秋,七月,邾人戕繒子於繒。

 

戕猶殘也,挩殺也。

 

(挩謂捶打殘賊而殺。

 

地於繒,惡其臣子不能距難。

 

○戕,在良反,殘也,賊也,猶殺也。

 

繒本或作鄫,在陵反。

 

挩殺,他活反,又徒活反,捶打也,《字林》云:「木杖或作撲,普木反。」

 

捶,章蕊反。

 

朾音頂。

 

惡其,烏路反。

 

難,乃旦反。)

 

疏注「地於繒」至「距難」。

 

○釋曰:據楚子虔誘蔡侯般殺之於申,不於國都也。

 

甲戌,楚子呂卒。

 

(商臣子,莊王。

 

○子呂,《左氏》作旅。)

 

夷狄不卒,卒,少進也。

 

卒而不日,日,少進也。

 

日而不言正不正,簡之也。

 

(中國君日卒,正也。

 

不日,不正也。

 

今進夷狄,直舉其日,而不論正之與不正。)

 

疏「夷狄」至「之也」。

 

○釋曰:夷狄不卒,據自此以前,吳楚君卒而不書。

 

卒而不日,據襄十二年秋九月,吳子乘卒言之也。

 

簡之也者,中國卒則日,不正乃不日,夷狄進之則日,不論正與不正,故云簡之也。

 

公孫歸父如晉。

 

冬,十月,壬戌,公薨於路寢。

 

正寢也。

 

疏「路寢。

 

正寢也」。

 

○釋曰:重發傳者,莊據始,故發之。

 

宣公篡弒,有嫌成公承所嫌之下,故各發傳也。

 

歸父還自晉。

 

還者,事未畢也。

 

(莊八年「秋,師還」是也。)

 

疏「歸父還自晉」。

 

○釋曰:執則致,歸父非執而書其還者,為出奔張本也。

 

直名不氏者,凡致者由上致之,故例。

 

今不書歸父之氏,明有致命之義也。

 

疏自晉,事畢也。

 

與人之子守其父之殯,(人之子謂歸父子也,言成公與歸父子共守宣公殯。)

 

捐殯而奔其父之使者,是以奔父也。

 

(捐,棄也。

 

奔猶逐也。

 

言成公棄父之殯,逐父之使。

 

使謂歸父也。

 

父命未反,而已逐之,是與親奔父無異。

 

○捐,以全反。)

 

疏至檉,遂奔齊。

 

遂,繼事也。

 

(杜預曰:檉,魯竟外,故不言出。

 

○檉,尹貞反,《左氏》作笙。

 

竟音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14:20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三


○成公(起元年,終八年)

 疏《魯世家》:成公名黑肱,宣公之子。

 

以周定王十七年即位。

 

《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無冰。

 

終時無冰則誌,此未終時而言無冰,何也?

 

(言終寒時無冰,當誌之耳。

 

今方建丑之月,是寒時未終。)

 

疏「無冰」。

 

○釋曰:徐邈、何休並云:「此年無冰者,由季孫行父專政之所致也。」

 

桓十四年亦無冰,範云「政治舒緩之所致」,必不得與二說同也。

 

又爾時季氏不專政,亦無冰,明徐、何之言不可用。

 

終無冰矣,加之寒之辭也。

 

(周二月,建丑之月,夏之十二月也。

 

此月既是常寒之月,於寒之中又如加甚,常年過此無冰,終無複冰矣。

 

○夏之,戶雅反。

 

複,扶又反。)

 

疏 「終時」至「辭也」。

 

○釋曰:終時無冰當誌,謂終寒時無冰當誌之也。

 

此未終寒時,謂今建丑之月,是寒時未終,而言無冰何也?

 

謂怪其書之意也。

 

終無冰矣,謂過此時無冰,則終無冰也。

 

加之寒之辭也,謂於此月書者,以此月是常寒之月,加甚之辭,故糜信、徐邈亦云:「十二月最是寒盛之時,故特於此月書之是也。」

 

餘無冰不發,特於此月發之者,襄三十八年書春無冰,則是一時無冰,書時,則是終寒時,故不傳。

 

此在二月葬宣公之下,三月作丘甲之上,是未終時,故特發之。

 

桓十四年無冰,在正月之下者,舊解正月自為公會鄭伯,不為無冰也,或當月卻而節前,則周之正月亦是常寒之月。

 

○注「周二」至「冰也」。

 

○釋曰:天有四時,冬寒夏暑,是冬為常寒之月。

 

於寒之中又加甚,謂建丑是夏之十二月,於寒之中又加甚於餘月,雖未終時,亦得於此月書之。

 

三月,作丘甲。

 

(《周禮》,「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十六井。

 

甲,鎧也。

 

○鎧,開代反。)

 

疏「三月,作兵甲」。

 

○釋曰:何休云:「月者,重錄之。」

 

徐邈云:「甲有伎巧,非凡民能作,而強使作之,故書月以譏之。」

 

範雖無注,或書月亦是譏。

 

《公羊》說作丘甲,亦與此傳同,唯《左氏傳》以為譏重斂。

 

作,為也。

 

丘為甲也。

 

(使一丘之民皆作甲。)

 

疏「作,為也」。

 

○釋曰:後重發傳者,文同事異,不可以一例該之故也。

 

範《別例》云:「作例有六,直云作者三,云新作亦三也。

 

云作三者,謂作丘甲,一也;

 

作三軍,二也;

 

作僖公主,三也。

 

云新作三者,謂新作南門,一也;

 

新延廄,二也;

 

新作雉門及兩觀,三也。

 

言作者不必有新,言新則兼作也。」

 

三者皆所以為譏,故傳曰:「作,為也。」

 

是有加其度也,言新有故是也。

 

丘甲,國之事也。

 

丘作甲,非正也。

 

丘作甲之為非正,何也?

 

古者立國家,百官具,農工皆有職以事上。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學習道藝者。)

 

疏「有士民」。

 

○釋曰:何休云:「德能居位曰士。」

 

範云:「學習道藝者,是以為之四民若以居位則不得為之民故云:「學習道藝也。」

 

有商民,(通四方之貨者。)

 

有農民,(播殖耕稼者。)

 

有工民。

 

(巧心勞手以成器物者。)

 

夫甲,非人人之所能為也。

 

(各有業也。

 

○夫音符。)

 

丘作甲,非正也。

 

夏,臧孫許及晉侯盟於赤棘。

 

(赤棘,晉地。)

 

疏「夏臧」至「赤棘」。

 

○釋曰:盟不日者,何休云:「謀詰?

 

之戰不相負。

 

所以不日者,執在三年,非此所得保也。」

 

案隱元年昧之盟為七年伐邾尚猶去日,何為二年即執,反云非此所以保乎?

 

蓋謀為?

 

戰,歸我汶陽之田,至八年渝前約,故略之也。

 

秋,王師敗績於貿戎。

 

(貿戎,地。

 

○貿,音茂,《左氏》作茅戎。)

 

疏「秋王」至「貿戎」。

 

○釋曰:《左氏》以為戎敗之;

 

《公羊》與此亦同,為晉敗之。

 

今經不云晉敗之者,欲見王者無敵故也。

 

不書月者,何休云:「深正之,使若不戰。」

 

範雖不解,蓋不言晉敗及戰,故亦略其日月。

 

不言戰,莫之敢敵也。

 

為尊者諱敵不諱敗,(諱敵,使莫二也。

 

不諱敗,容有過否。

 

○為,於偽反。)

 

為親者諱敗不諱敵,(諱敗,惜其毀折也。

 

不諱敵,諸侯有列國。)

 

尊尊親親之義也。

 

(尊則無敵,親則保全,尊謂王,親謂魯。)

 

然則孰敗之?

 

晉也。

 

冬,十月。

 

季孫行父禿,晉郤克眇,衛孫良夫跛,曹公子手僂,同時而聘於齊。

 

齊使禿者禦禿者,使眇者禦眇者,使跛者禦跛者,使僂者禦僂者。

 

(禦音迓,迓,迎也。

 

○禿,他不反。

 

眇,亡小反。

 

跛,波可反。

 

僂,於矩反,一音刀圭反。)

 

疏「郤克眇」。

 

○釋曰:《左氏》以為跛;

 

今云眇者,《公羊》無說,未知二傳孰是。

 

範明年注云「郤克跛」者,意從《左氏》故也。

 

或以為誤,跛當作眇。

 

蕭同侄子處台上而笑之,(蕭,國也。

 

同,姓也。

 

侄子,字也。

 

其母更嫁齊惠公,生頃公。

 

宣十二年,楚人滅蕭,故隨其母在齊。

 

○侄子,大節反,又丈乙反。

 

頃公音傾。)

 

聞於客,客不說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移日不解。

 

(胥閭,門名。

 

○說音悅。

 

胥閭,思徐反;

 

下力居反。

 

解,古買反,又音蟹。)

 

疏注「胥閭,門名」。

 

○釋曰:即《周禮》二十五家也。

 

齊人有知之者,曰:「齊之患,必自此始矣!」

 

(穀梁子作傳,皆釋經以言義,未有無其文而橫發傳者,甯疑經「冬十月」下云「季孫行父如齊」脫此六字。

 

○橫,華孟反,又如字。

 

脫此,徒活反,又他活反。)

 

疏注「脫此六字」。

 

○釋曰:季孫行父禿,是傳辭上脫「季孫行父如齊」六字。

 

二年,春,齊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衛孫良夫帥師及齊師戰於新築,衛師敗績。

 

(新築,衛地。

 

○築音竹。)

 

六月,癸酉,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會晉郤克、衛孫良夫、曹公子手,及齊侯戰於?

 

,齊師敗績。

 

(?

 

,齊地。

 

○僑,本又作喬,其僑反。

 

公子手,《左氏》作首。

 

 

音安。)

 

疏「癸酉季孫」至「敗績」。

 

○釋曰:徐邈云:「四大天不舉重者,惡魯猥遣四大夫用兵,亦以譏之也。」

 

然則諸國用兵,亦應猥遣,何以不具書之,蓋是用兵重事,故詳內也。

 

其日,或曰日其戰也,或曰日其悉也。

 

(悉,謂魯四大夫時悉在戰也。

 

明二者皆當日。)

 

疏「其日」至「悉也」。

 

○釋曰:案傳例:「疑戰不日,不疑戰則例書日。」

 

此傳云日其戰日其悉也者,豈使詐戰,則魯雖四大夫戰,亦不得書,但傳以此戰不許,書事宜詳,故因經書日,並見此意也。

 

曹無大夫,其曰公子,何也?

 

以吾之四大夫在焉,舉其貴者也。

 

(不欲令內眾大夫與外卑者共行戰。

 

○令,力呈反。)

 

疏「曹無大夫」。

 

○釋曰:複發傳者,前為崇羈,今為戰,故重發之。

 

《公羊》以為「公子手何以書?

 

憂內也」,杜解《左氏》以為「備於禮」,並非《穀梁》意秋,七月,齊侯使國佐如師。

 

己酉,及國佐盟於爰婁。

 

去國五百裏;

 

爰婁,去國五十裏。

 

(國,齊國也。)

 

疏「爰婁」至「十裏」。

 

○釋曰:爰婁去齊五十裏,今在師之外,明晉師巳逼到其國。

 

師,謂晉師也。

 

齊為晉所敗,兵臨城下,然則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

 

驚弦之鳥,不可以應弓。

 

所以更能五戰者,齊是大國,邑竟,既寬,收拾餘燼,足當諸國之師,故請以五也。

 

壹戰綿地五百裏,焚雍門之茨,(雍門,齊城門。

 

茨,蓋也。

 

○雍,於用反。

 

之茨,在私反。)

 

侵車東至海。

 

(侵車,侵伐之車,言時侵齊,過乃至海。)

 

君子聞之曰:「夫甚!」

 

甚之辭焉。

 

(鄭嗣曰:「君子聞戰於?

 

,乃盟於爰婁,焚雍門之茨,侵車至海,言因齊之敗,逼之甚。」

 

○夫甚音符。)

 

齊有以取之也。

 

齊之有以取之,何也?

 

敗衛師於新築,侵我北鄙,敖郤獻子,(謂笑其跛。

 

○謂笑其跛,布可反。

 

案杜預注《左傳》云:「郤克跛。」

 

此傳言「郤克眇」,範注當依傳而作「跛」,恐非。)

 

齊有以取之也。

 

爰婁在師之外。

 

(言師巳逼其國。)

 

郤克曰:「反魯、衛之侵地,以紀侯之甗來,(甗,玉甑,齊滅紀,故得其寶。

 

○甗,魚輦反,又音言,又音彥,玉甑也。)

 

以蕭同侄子之母為質,(齊侯與侄子同母異父昆弟,不欲斥言齊侯之母,故言蕭同侄子之母也。

 

兼忿侄子笑。

 

○為質音致,下同。)

 

使耕者皆東其畝,(欲以利其戎車於驅侵易。

 

○侵易,以豉反,下「伐易」同。)

 

然後與子盟。」

 

國佐曰:「反魯、衛之侵地,以紀侯之甗來』,則諾。

 

『以蕭同侄子之母為質』,則是齊侯之母也,齊侯之母猶晉君之母也,晉君之母猶齊侯之母也。

 

(言尊同也。)

 

『使耕者盡東其畝』,則是終士齊也。

 

(凱曰:「利其戎車侵伐易,則是以齊為士。」)

 

不可,(不可,謂若不許己言。)

 

請壹戰。

 

壹戰不克,請再。

 

再不克,請三。

 

三不克,請四。

 

四不克,請五。

 

五不克,舉國而授。」

 

於是而與之盟。

 

八月,壬午,宋公鮑卒。

 

庚寅,衛侯速卒。

 

取汶陽田。

 

(汶音問。)

 

冬,楚師、鄭師侵衛。

 

十有一月,公會楚公子嬰齊於蜀。

 

(蜀,某地。)

 

楚無大夫,其曰公子,何也?

 

嬰齊亢也。

 

(泰曰:莊二十二年「丙申,及齊高傒盟」,文二年「乙巳,及晉處父盟」,傳曰:「不言,高傒、處父亢也。」

 

此傳會嬰齊,書公以明亢,何乎?

 

蓋言高傒、處父亢禮敵公,書公則內恥也。

 

嬰齊初雖驕慢,終自降替,故於會則書公,以顯嬰齊之驕亢;

 

於盟則稱人,以表嬰齊之服罪。

 

然則向之驕,正足以表其無禮,不足以病公,則書公可也。

 

○向之,本又作鄉,亦作向,同許亮反;

 

下文同.)疏「楚無」至「亢也」。

 

○釋曰:楚無大夫,重發之者,屈完當齊桓,名氏始見,非正例也。

 

椒與宜申二者不見名氏,非大夫之例。

 

今稱公子,是貴於同大夫之文,故重發之。

 

嬰齊之亢,又重發者,高傒則沒公存氏,處父無氏稱名,嬰齊則前驕後讓,三者皆異,故各發之。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陳人、衛人、鄭人、齊人、曹人、邾人、薛人、繒人盟於蜀。

 

楚其稱人,何也?

 

(怪楚向稱公子今稱人。

 

齊在鄭下,蓋時王所黜。)

 

疏注「齊在」至「所黜」。

 

釋曰:知時王黜者,以秦、宋、陳、衛以下皆稱人。

 

稱人則非卿,以其諸侯之大夫俱是微者,必不能自有升降,故知時王所黜。

 

齊以傲敵之敵,師敗於?

 

,兵臨城下,微弱之極,天子因其勢,故退之鄭下,此乃一時之宜,非是常例也。

 

知諸侯之大夫是微人者,傳直怪嬰齊稱人,不論諸侯大夫,明知並是微者,於是而後公得其所也。

 

會與盟同月,則地會,不地盟;

 

不同月,則地會、地盟。

 

此其地會、地盟,何也?

 

以公得其所,申其事也。

 

(公得其所,謂楚稱人;

 

申其事,謂地會地盟。

 

○「會與盟同月」絕句,「不同月」絕句,「則地會地盟」絕句。)

 

疏「會與」至「事也」。

 

○釋曰:同月,則地會,不地盟者,僖二十八年踐士之盟,襄十六年溴梁之盟是也。

 

不同月,則地會、地盟者,昭十三年平丘之盟,定四年鼬之盟是也。

 

今之屈,向之驕也。

 

三年,春,王正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伐鄭。

 

(宋衛未葬,而自同於正君,故書公侯以譏之。)

 

疏注「宋衛」至「譏之」。

 

○釋曰:範意雖葬未逾年亦不得成君,雖逾年而未葬亦不得成君,故云宋衛未葬,書公侯以譏之。

 

逾年未葬不得成君,此注是也。

 

雖葬未逾年不得成君,即四年「鄭伯伐許」注云「喪未逾年,自同於正君,亦譏之」是也。

 

辛亥,葬衛穆公。

 

二月,公至自伐鄭。

 

甲子,新宮災,三日哭。

 

新宮者,禰宮也。

 

(謂宣公廟也。

 

三年喪畢,宣公神主新入廟,故謂之新宮。

 

○禰,乃禮反。)

 

疏「甲子,新宮災」。

 

○釋曰:何休云:「此象宣公篡位,當誅絕,不宜列之昭穆。

 

成公結怨強齊,不得久承宗廟之象也。」

 

範以天災難知,非人所及,故不言之三日哭,哀也。

 

其哀,禮也。

 

(宮廟,親之神靈所憑居,而遇災,故以哀哭為禮。

 

○馮居,皮冰反。)

 

迫近不敢稱諡,恭也。

 

(迫近,言親禰也。

 

桓僖遠祖則稱諡。)

 

疏注「迫近」至「稱諡」。

 

○釋曰:範不據丹桓宮者,傳云迫近不敢稱諡,言近則宜對遠,故據桓、僖言之。

 

其用桓宮,以莊公娶父之讎女,故特言桓宮,以譏莊之不子也。

 

其辭恭且哀,以成公為無譏矣。

 

疏「其辭」至「譏矣」。

 

○釋曰:不稱諡,明其恭。

 

三日哭,者其哀。

 

是成公為無譏矣。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晉。

 

鄭公子去疾帥師伐許。

 

(去,起呂反。)

 

公至自晉。

 

秋,叔孫僑如帥師圍棘。

 

疏「叔孫」至「圍棘」。

 

○釋曰:《公羊》、《左氏》皆以棘為汶陽之田邑,此傳無說,事或然也。

 

大雩。

 

晉郤克、衛孫良夫伐牆咎如。

 

(咎音羔。)

 

冬,十有一月,晉侯使荀庚來聘。

 

○衛侯使孫良夫來聘。

 

丙午,及荀庚盟。

 

○丁未,及孫良夫盟。

 

其日,公也。

 

來聘而求盟,不言及者,以國與之也。

 

不言其人,亦以國與之也。

 

(徐邈曰:「不言及,謂凡書來盟者也,若宣七年『衛孫良夫來盟』是也。

 

以國與之,謂舉國為主,故直書外來爾。

 

此先聘而後盟,故不言來盟,總言及而不複著其人,亦是舉國之辭。」

 

○複,扶又反。)

 

疏「其日」至「與之也」。

 

○釋曰:案傳例:「前定之盟不日,後定之盟則日。」

 

此云公也者,其實盟雖公在位,但為前定則不日,後定則日,此其日,公故也,則後定亦可知矣。

 

但以上文聘既接公,下文及則公文未顯,嫌不得再煩尊者,恐盟時無公,故傳云公以釋之。

 

傳又云不言及者,則宣七年「衛孫良夫來盟」是也。

 

不言其人者,解此文不書內之名氏是也。

 

又云不言求兩欲之也者,言求當直言求盟,如孫良夫是也。

 

不言求者,此云來聘,又云及盟是也。

 

何者?

 

來聘是他求;

 

言及,我欲也。

 

是兩國同欲之文,非獨求之稱,故云不言求,兩欲之也。

 

若然,上文云來聘而求盟者,解二人本意來聘,隻為求盟,為下不言求張本也。

 

不言求,兩欲之也。

 

鄭伐許。

 

(鄭從楚而伐衛之喪,又叛諸侯之盟,故狄之。)

 

疏注「鄭從」至「狄之」。

 

○釋曰:知伐衛之喪,又叛諸侯之盟,故狄之者,昭十二年「晉伐鮮虞」,傳曰「不正其與夷狄交伐中國,故狄稱之也」。

 

定四年傳云,吳不稱子,「反其狄道也」。

 

鄭、衛同姓,不有吊臨之恩而伐其喪,其為惡行,莫斯之甚,而亦直舉國稱之,明為夷狄之行也。

 

叛諸侯之盟者,舊解以為上文背晉,為諸侯所伐是也。

 

又其言伐喪者,前年衛侯速卒,楚師、鄭師侵衛是也。

 

不於伐喪貶者,其罪不積,不足以成惡。

 

鄭既伐喪背盟,一年之中,再加兵於許,故於此夷狄之。

 

四年,春,宋公使華元來聘。

 

三月,壬申,鄭伯堅卒。

 

杞伯來朝。

 

(朝,直遙反。)

 

夏,四月,甲寅,臧孫許卒。

 

公如晉。

 

葬鄭襄公。

 

秋,公至自晉。

 

冬,城鄆。

 

(鄆音運。)

 

鄭伯伐許。

 

(喪未逾年,自同於正君,亦譏之。)

 

疏注「喪未」至「譏之」。

 

○釋曰:傳於宋襄起喪稱之例,則諸侯亦同之可知,故上下經文,宋、衛、陳皆有子稱,鄭是伯爵,與侯同於七命,明在喪之稱,或亦與侯同也。

 

《左氏》之例,唯云公侯曰子,伯則不入於例,與此異也。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來歸。

 

婦人之義,嫁曰歸,反曰來歸。

 

○仲孫蔑如宋。

 

○夏叔孫僑如會晉荀首於穀(穀齊地)疏「婦人」至「來歸」。

 

○釋曰:範氏云:「出女例凡三,齊人來歸子叔姬,一也。

 

郯伯姬來歸,二也。

 

此杞叔姬來歸,三也。」

 

又別引文十八年「夫人薑氏歸於齊」為例者,出既是同,但內外為異,故並引之也。

 

子叔姬淫而得罪,為齊所逐,故言齊人來歸。

 

今杞叔姬文既與之異,故並發傳舉其上下,郯伯姬亦足以相包,故不更發之。

 

梁山崩。

 

(梁山,晉之望也。

 

不言晉者,名山大澤不以封也。

 

許慎曰:「山者陽位,君之象也。」

 

象君權壞。)

 

疏注「梁山」至「望也」。

 

○釋曰:《詩》云:「奕奕梁山。」

 

是韓國之鎮。

 

霍陽,韓、魏、晉之地,故云晉之望也。

 

不日,何也?

 

(據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書日。)

 

高者有崩道也。

 

有崩道,則何以書也?

 

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

 

晉君召伯尊而問焉。

 

伯尊來,遇輦者,輦者不辟,使車右下而鞭之。

 

(凡車,將在左,禦在中,有力之人在右,所以備非常。

 

○壅,於勇反。

 

遏,於葛反。

 

伯尊,《左氏》作伯宗。

 

辟音避。

 

將,子匠反。)

 

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遠矣。」

 

(所用鞭我之間,行道則可遠。)

 

伯尊下車而問焉,(以其言有理,知非凡人。)

 

曰:「子有聞乎?」

 

對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

 

伯尊曰:「君為此召我也,為之奈何?」

 

輦者曰:「天有山,天崩之。

 

天有河,天壅之。

 

雖召伯尊,如之何?」

 

伯尊由忠問焉。

 

(用忠誠之心問之。

 

○為此,於偽反。)

 

○輦者曰:「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流矣。」

 

(素衣縞冠,凶服也。

 

所以凶服者,山川,國之鎮也,山崩川塞,示哀窮。

 

○縞,古老反。)

 

疏注「素衣」至「哀窮」。

 

釋曰:禮云素縞者,鄭玄云:「黑經白緯謂之縞,縞冠素純,以純喪冠,故謂之素縞。

 

是祥祭之冠也。」

 

今注云素衣縞冠,與鄭異也。

 

伯尊至,君問之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為之奈何?」

 

伯尊曰:「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流矣。」

 

孔子聞之曰:「伯尊其無績乎!

 

攘善也。」

 

(績,功也。

 

攘,盜也。

 

取輦者之言而行之,非巳之功也。

 

績或作續,謂無繼嗣。

 

○攘,如羊反。)

 

疏注 「謂無繼嗣」。

 

○釋曰:舊說云,伯尊,晉之賢大夫。

 

輦人,晉之隱士。

 

今一遇吐誠,理難再得。

 

伯尊不能薦之於晉侯,以救朝廷之急,反竊其語而晦其人,蔽賢罪深,故被戮絕嗣。

 

子夏雖匿聖人之論,能播教於西河,令黑水之人欽其風,蒲阪之間愛其道,其罪先輕,故直喪明而已。

 

然此之立說,恐非其理,何者?

 

天道冥昧,非人所知,大聖立言,意在軌世,則伯尊之戮,未必由蔽賢人之言;

 

卜商喪明,豈關匿聖人之論?

 

徒爭罪之輕重,妄說受罪淺深,據理言之,恐非聖賢之旨。

 

何休以為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象諸侯失勢,王道絕,故自是之後六十年之中,弒君十四,亡國三十二。

 

案此傳說輦者之言,竟不論天子諸侯喪亡之事,則何休之言,未必通於此也。

 

秋,大水。

 

冬,十一月,已酉,天王崩。

 

(定王。)

 

十有二月,已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於蟲牢。

 

(蟲牢,鄭地。

 

○蟲,直忠反。

 

牢,力刀反。)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

 

疏「春王」至「自會」。

 

○釋曰:何休云:「月者,魯使大夫獲齊侯,今親相見,危之,故書月也。」

 

傳例致月則危,此書月必是危,但不知同何說以否,或當時有危,傳不言之,故範亦不解。

 

或亦為此年公遠會,始至,立武宮,取鄟,皆是危事,故致會書月也。

 

二月,辛巳,立武宮。

 

(舊說曰:武公之宮廟毀巳久矣。

 

故傳曰「不宜立也」。

 

《禮記•明堂位》曰:「魯公之廟,文世室也。

 

武公之廟,武世室也。」

 

言世室則不毀也,則義與此違。)

 

疏「立武宮」。

 

○釋曰:《禮記》稱「世室」,此傳云不宜立者,《禮記》,周未之書,以其廟不毀,故謂之世室;

 

此以武公之廟毀來巳久,今複立之,故云不宜立。

 

範義與此違也。

 

何休解《公羊》以為臧孫許伐齊有功,故立武宮,《左氏》以為季文子以?

 

之功立武宮,據人雖別,同是伐齊。

 

《穀梁》之意,亦以勝齊立武宮也。

 

立者,不宜立也。

 

取鄟。

 

鄟,國也。

 

(鄟音專,又市轉反,國名。)

 

疏「取鄟」。

 

○釋曰:隱十年,「鄭伯伐取之」,直注云:「凡書取國,皆滅也,變滅言取,明其易。」

 

今不言滅鄟,是明魯取之易也。

 

又惡鄟不備也。

 

凡書取之例,以內外皆有。

 

外書取者,即徐人取舒是也。

 

內書取者,即取鄟是也。

 

其內被取邑亦為取,齊侯取鄆是也。

 

《公羊》以為鄟是邾之邑,與《穀梁》異。

 

孫良夫帥師侵宋。

 

夏,六月,邾子來朝。

 

(朝,直遙反。)

 

公孫嬰齊如晉。

 

壬申,鄭伯費卒。

 

(費音秘。)

 

疏「鄭伯費卒」。

 

○釋曰:案《世本》及《左氏》,鄭伯費是鄭悼公。

 

不書葬者,何休云:「楚伐鄭喪,諸侯不能救,晉欒書又侵之,故去葬,使若非伐喪者,為中國諱也,在隱三年注。

 

魯不往會,則經亦不書,則悼公不書葬者,魯不會也。」

 

秋,仲孫蔑、叔孫僑如帥師侵宋。

 

楚公子嬰齊帥師伐鄭。

 

冬,季孫行父如晉。

 

晉欒書帥師救鄭。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

 

(不能免牛者,以方改卜郊,吉否未可知。

 

○鼷音奚。

 

吉否,方九反。)

 

疏注「不言」至「可知」。

 

○釋曰:。

 

下傳稱免牲,不曰不郊,免牛亦然。

 

此言免牛,則嫌似不郊,故云不言免牛者,以方改卜郊,未可知也。

 

不言日,急辭也,(辭中促急,不容日。)

 

疏「不言」至「辭也」。

 

○釋曰:宣三年「郊牛之口傷」,彼言之是緩辭,亦不云日,此傳云「不言日,急辭也」者,案宣三年傳言之,是牛自傷之緩,此言其是鼠食牛之緩。

 

二者立文雖異,俱是緩辭,則辭間容日,亦是緩辭。

 

傳云「不言日,急辭也」,此巳發例,則定十五年、哀元年之類,不言日者,並是急辭也。

 

緩辭不言日者,言之既是緩辭可知。

 

故不須更書日以見緩也。

 

過有司也。

 

郊牛日展斛角而知傷,展道盡矣,其所以備災之道不盡也。

 

(有司展察牛而即知傷,是展察之道盡,不能防災禦患,致使牛傷,故不書日,以顯有司之過。

 

斛,球球然角貌。

 

○斛角,其樛反,一音求。

 

角貌或本作筋,非。

 

禦,魚呂反。

 

球音求。)

 

疏「郊牛」至「盡也」。

 

○釋曰:展,省察也。

 

言日日皆省察牛之觩角,而則知傷,是省察之道盡矣。

 

展道雖盡,不能防災禦患,致使牛傷,是其所以備災之道不盡,是故不言日以責有司也。

 

牛角云觩者,《詩》稱「兕<角>其觩」,又曰「有觩其角」是也。

 

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

 

又,有繼之辭也。

 

(前巳食,故曰繼。)

 

其,緩辭也。

 

曰亡乎人矣,非人之所能也,所以免有司之過也。

 

(至此複食,乃知國無賢君,天災之爾,非有司之過也,故言其以赦之。

 

○能,如字,亦作耐。

 

複食,扶又反,下同。)

 

疏 「其緩」至「過也」。

 

○釋曰:解經上文云鼷鼠食郊牛角,不言其,此文云又食其角,乃變言其,故釋之云「其,緩辭也」。

 

曰亡乎人矣,亡,無也。

 

至此郊牛複食,乃知國無賢君,非人所不能也。

 

謂國無賢君之故,為上天之所災,非人力所能禁,所以免有司之過也。

 

謂經言「其」者,所以放有司也。

 

乃免牛。

 

乃者,亡乎人之辭也。

 

免牲者,為之緇衣纁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

 

免牛亦然。

 

免牲不曰不郊,免牛亦然。

 

(郊者用牲,今言免牲,則不郊顯矣。

 

若言免牛,亦不郊。

 

而經複書不郊者,蓋為三望起爾,言時既不郊而猶三望,明失禮。

 

○緇,側其反。

 

纁,許云反。

 

為,於偽反。)

 

疏「乃者」至「亦然」。

 

○釋曰:重發傳者,此再食乃免牛,嫌與他例別,故重發之。

 

○注「蓋為」至「起爾」。

 

○釋曰:僖三十二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

 

彼不云不郊,此既云免牛,又云不郊者,彼免牲與三望同時,故略去不郊之文;

 

此春免牛,夏乃三望,故備言之。

 

吳伐郯。

 

(郯音談。)

 

夏,五月,曹伯來朝。

 

不郊,猶三望。

 

秋,楚公子嬰齊帥師伐鄭。

 

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

 

八月,戊辰,同盟於馬陵。

 

(馬陵,衛地。)

 

公至自會。

 

吳入州來。

 

(州來,楚地。)

 

冬,大雩。

 

雩不月而時,非之也。

 

冬無為雩也。

 

疏「雩不」至「雩也」。

 

○釋曰:「傳例云:「月雩,正也。

 

時雩,非正也。」

 

非正者,其時未窮,人力未盡,毛澤已竭,不雩則不及事,故月以明之,則經書秋八月雩、九月雩是也。

 

既過此節,秋不書旱,則冬無為雩也,故鄭《釋廢疾》去冬及春夏。

 

案《春秋說考異郵》,三時唯有禱禮,無雩祭之事,唯四月龍星見,始有常雩耳,故因載其禱請山川辭云:「方今天旱,野無生稼,寡人當死,百姓何依。

 

不敢煩民請命,原撫萬民,以身塞無狀。」

 

是鄭意亦以不須雩,唯有禱請而已。

 

衛孫林父出奔晉。

 

八年,春,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歸之於齊。

 

(晉為盟主,齊還事晉,故使魯還二年齊所反之田。

 

○穿音川。)

 

疏注「晉為」至「之田」。

 

○釋曰:《公羊》以為齊侯敗案之後,七年不飲酒,不食肉,晉侯高其德,遂反其所取侵地。

 

此雖無傳,齊頃是中平之主,安能以一敗之後,七年不飲酒食肉乎?

 

故以為晉為盟主,齊還事晉,故使魯還二年齊所反之田。

 

杜預解《左氏》,其意亦然。

 

於齊,緩辭也,不使盡我也。

 

(若曰為之請歸,不使晉製命於我。

 

○為,於偽反。)

 

疏「於齊,緩辭也」。

 

○釋曰:僖二十八年,「晉人執衛侯,歸之於京師」,傳以言「之」為「緩辭也」。

 

今言「歸之於齊」為緩辭者,之,緩辭,自是常例:「於齊」之理未明,故特釋之,辭雖不同,亦是緩也。

 

此以緩辭言之者,諱不使製命於我也。

 

晉欒書帥師侵蔡。

 

公孫嬰齊如莒。

 

宋公使華元來聘。

 

夏,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

 

(婚禮不稱主人,宋公無主婚者,自命之,故稱使。

 

納幣不書,書者,賢伯姬,故盡其事。)

 

疏注「婚禮」至「其事」。

 

○釋曰:《公羊》以為婚禮不稱主人,宋公無主婚者,辭窮自命之,故公孫壽來納幣稱使;

 

紀侯有母,履緰受紀侯之母命,婦人之命不通,故不稱使。

 

案隱二年傳云:「其不言使,何也?

 

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

 

據彼傳文以「逆者微,無足道焉爾」,故不言使,則與《公羊》異。

 

觀此注意,云宋公無主婚者,自命之,故稱使,明為母命之,則不稱使,似與《公羊》同。

 

而與傳違者,範以紀侯之與宋公皆是無母,宜並稱主人;

 

但納幣是卿之事,故稱宋公使也,逆女是君之事,使大夫非正,故履緰不稱使。

 

今此注云婚禮不稱主人,亦據諸侯母在者言之。

 

又且履緰不稱使,大率言之,亦是不稱主人之事,故注言之耳。

 

納幣不書,其經之所書者三:莊公以非禮書,一也;

 

公子遂以喪錄,二也」此為賢伯姬,三也。

 

範知為賢伯姬者,《公羊傳》云:「納幣不書,此何以書?

 

錄伯姬也。」

 

是為賢而錄也。

 

晉殺其大夫趙同、趙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來錫公命。

 

禮有受命,無來錫命,錫命,非正也。

 

曰天子,何也?

 

曰見一稱也。

 

(天王、天子,王者之通稱。

 

自此以上,未有言天子者,今言天子,是更見一稱。

 

○召,上昭反。

 

曰見,賢遍反。

 

注更見同。

 

一稱,尺證反。

 

以上,時掌反。)

 

疏「曰見一稱也」。

 

○釋曰:王既是四大之重,宜表異號,莫若係天,以眾人卑故,稱母子,貴者取貴稱,故謂之天子。

 

入《春秋》以來,唯取仁義之稱,未表係天子之尊,故曰更見一稱也。

 

《公羊傳》云:「其稱天子何?

 

元年春王正月,正也。」

 

其餘皆通矣。

 

何休云:「德合於元者稱皇,德合於天者稱帝,仁義合者稱王。」

 

又云:「王者,取天下歸往也。

 

天子者,爵稱也。

 

聖人受命,皆天所生,故謂之天子。

 

或言王,或言天子,皆相通也。」

 

唯賈逵云:「畿內稱王,諸夏稱天王,夷狄稱天子。」

 

其理非也。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杜預曰:「前五年來歸者,女既適人,雖見出棄,猶以成人之禮書之,終為杞伯所葬,故稱杞叔姬。」)

 

晉侯使士燮來聘。

 

(燮,素協反。)

 

叔孫僑如會晉士燮、齊人、邾人伐郯。

 

衛人來媵。

 

(杜預曰:「古者諸侯娶嫡夫人,及左右媵,各有侄娣,皆同姓之國。

 

國三人,凡九女,所以廣繼嗣。」

 

魯將嫁伯姬於宋,故衛來媵。

 

○媵,以證反。

 

又繩證反。

 

嫡,丁曆反。

 

侄,大結反。

 

娣音弟。)

 

疏「衛人來媵」。

 

○釋曰:《公羊》以為媵不合書,其書者,賢伯姬也。

 

《左氏》雖無其說,蓋以來至於魯,然後與嫡行,故書之。

 

此傳之意,以伯姬為災而死,閔之,故書其事。

 

是言三傳意小異也。

 

媵,淺事也,不誌。

 

此其誌何也?

 

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盡其事也。

 

(不得其所,謂災死也。

 

江熙曰:「共公之葬由伯姬,則共公是失德者也。

 

傷伯姬賢而嫁不得其所。」

 

○共音恭,下同。)

 

疏注「江熙」至「其所」。

 

○釋曰:江熙以不得其所,為共公失德,文無所據。

 

範引之者,傳異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15:45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四


○成公(起九年,盡十八年)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來逆叔姬之喪以歸。

 

傳曰:「夫無逆出妻之喪而為之也。」

 

疏傳「《傳》曰」至「為之也」。

 

○釋曰:《公羊》以為魯脅杞,使逆其喪。

 

《左氏》以為魯人請之,故杞伯來逆。

 

此傳不說歸之所由,要叔姬免犯七出之愆,反歸父母之國,恩以絕矣。

 

杞伯今複逆出妻之喪,而違禮傷教,言其不合為而為之,是以書而記之以見非。

 

傳曰夫無逆出妻之喪為之,言其不合為而為之也。

 

徐邈云:「為,猶葬也。」

 

言夫無逆出妻之喪,而葬理亦通矣。

 

但範不訓「為」為葬也。

 

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於蒲。

 

(蒲,衛地。)

 

公至自會。

 

二月,伯姬歸於宋。

 

(逆者非卿,故不書。)

 

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

 

(致敕戒之言於女。)

 

疏傳「夏季」至「致女」。

 

○釋曰:《公羊》以《春秋》「未有言致女者,此其言致女何?

 

賢伯姬也」。

 

《左氏》無說,蓋以使卿則書,餘不書者,或不致,或不使卿也。

 

此傳云詳其事,賢伯姬也,則與《公羊》意同耳。

 

徐邈云:「宋公不親迎,故伯姬未順為夫婦,故父母使卿致伯姬,使成夫婦之禮,以其責小禮違大節,故傳曰:不與內稱,謂不稱夫人而稱女。」

 

案傳稱賢伯姬,而徐云責伯姬,是背傳而解之,故範以為謂致敕戒之言於女也。

 

致者,不致者也。

 

婦人在家製於父,既嫁製於夫。

 

如宋致女,是以我盡之也。

 

(剌巳嫁而猶以父製盡之。)

 

不正,故不與內稱也。

 

(內稱,謂稱使。

 

○內稱,尺證反。)

 

疏注 「內稱,謂稱使」。

 

○釋曰:案經內大夫出國,例言如,不言使,此季孫行父如宋,即是內稱,而云不與者,凡內卿出外,直言如某者即是使,又即是內稱。

 

今行父稱君之命,以在家之道製出嫁之女,雖言如以為內稱,言致女是見其不與也。

 

僖三年「公子友如齊蒞盟」,彼亦言如:又云蒞盟者,若直言如,則嫌是單聘,故更須言盟也。

 

蒞盟既更須言盟也,蒞盟則致女亦須言之。

 

云不與內稱者,蒞盟是禮,致女非禮,故不合言也。

 

若然,傳曰逆者微,故致女詳其事,賢伯姬也。

 

據傳文,似致女得正,而云不正,故不與內稱者,禮:諸侯親逆,則不須致女,今以宋逆者微,故致女,具傳解其致女之意也;

 

云不正,故不與內稱也,其以在家之道製出嫁之女也。

 

此傳之意,因解宋公不親逆,並見致女之不正。

 

又云賢伯姬者,以上下文詳,皆云賢伯姬,則此云致女亦兼賢伯姬也。

 

若其不為賢伯姬,則致女雖正,亦不書也。

 

逆者微,故致女詳其事,賢伯姬也。

 

晉人來媵。

 

媵,淺事也,不誌,此其誌何也?

 

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盡其事也。

 

秋,七月,丙子,齊侯無野卒。

 

晉人執鄭伯。

 

晉欒書帥師伐鄭。

 

不言戰,以鄭伯也。

 

(欒書以鄭伯伐鄭,君臣無戰道。)

 

為尊者諱恥,(不使臣敵君,王師敗績於貿戎是也。

 

○為尊,於偽反,下及此傳注同。)

 

為賢者諱過,(為齊桓諱滅項是也。

 

○滅項,乎講反。)

 

為親者諱疾。

 

(雍曰:「欒書以鄭伯伐鄭,不言戰是也。」

 

鄭,兄弟之國,故謂之親,君臣交兵,病莫大焉,故為之諱。)

 

疏「為親者諱疾」。

 

○釋曰:《春秋》諱有四事,一曰為尊者諱恥,二曰為魯諱敗,三曰為賢者諱過,四曰為同姓諱疾。

 

此不言魯者,因親者諱疾,則又亦包魯可知,故不言也。

 

聖人有作,親疏一也。

 

今乃以同姓為別者,《春秋》之意因親疏,故仲尼書經,內外有別。

 

既內外別,則親疏尊卑見矣。

 

冬,十有一月,葬齊頃公。

 

(頃音傾。)

 

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

 

庚申,莒潰。

 

其日,莒雖夷狄,猶中國也。

 

(莒雖有夷狄之行,猶是中國。

 

○潰,戶內反。

 

行,下孟反。)

 

大夫潰莒而之楚,是以知其上為事也。

 

(臣以叛君為事,明君臣無道。)

 

疏「大夫」至「事也」。

 

○釋曰:範《別例》云:「凡潰者有四,發傳有三。」

 

僖四年「蔡潰」,傳曰:「潰之為言上下不相得也。」

 

此「莒潰」,傳曰:「大夫潰莒而之楚。」

 

二者雖同,是不相得,與君臣不和自潰散少異,故亦發傳。

 

昭二十九年「鄆潰」,彼鄆是邑,與國殊,故重發傳;

 

一解鄆不伐而自潰,與常例異,故重發之。

 

文三年「沈潰」不發者,從例可知他。

 

惡之,故謹而日之也。

 

(潰例月,甚之,故日。

 

○惡,烏路反。)

 

疏注「潰例」至「故日」。

 

○釋曰:傳上云猶中國也,故日;

 

下文言惡之,故謹而日之也。

 

若使莒非中國,雖惡不得曰也。

 

以潰例月,為惡故日,是以云謹而日之。

 

範知例月者,僖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云云「侵蔡。

 

蔡潰」,文三年「春,王正月,叔孫得臣會晉人」云云「伐沈。

 

沈潰」,是例月。

 

今此莒帥眾民叛君從楚,故變文書日以見惡。

 

楚人入鄆。

 

疏「楚人入鄆」。

 

○釋曰:魯雖有鄆,此鄆非魯也,蓋從《左氏》為莒邑,人都以名通,故不係莒。

 

或以為昭元年取鄆,範云魯邑,此不係莒,則魯邑可知,理亦通也。

 

秦人、白狄伐晉。

 

鄭人圍許。

 

城中城。

 

城中城者,非外民也。

 

(譏公不務德政,恃城以自固,不德能衛其人民。)

 

疏「城中」至「民也」。

 

○釋曰:莊二十九年冬,「城諸及防」,傳曰:「可城也。」

 

今云非外民也者,凡城之誌皆譏,就譏之中,閑隙之月少耳,故云可城,乃非全善之文。

 

此亦冬城,嫌同而無譏,故發傳明之。

 

舊解以為有難而脩城,則不譏之,若文十二年「季孫行父城諸及鄆」是也;

 

此涉《左氏》之說。

 

案《穀梁傳》凡城之誌皆譏,安得有備難之事?

 

若備難無譏,則經本不應書之,經既書之,明譏例同。

 

或以為「城諸及防」是十一月,故傳發可城之文,今此城是十二月,故發外民之傳。

 

雖同是譏,事有優劣,故發傳以異之。

 

十年,春,衛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疏「衛侯」至「侵鄭」。

 

○釋曰:範答薄氏駮云:「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有賢行則書弟。」

 

今黑背書弟者,明亦有賢行故也。

 

陳侯之弟黃,衛侯之弟專,秦伯之弟針,傳無賢行,所以皆云弟者,隱七年「齊侯使其弟年來聘」,傳曰:「其弟云者,以其來接於我,舉其貴者也。」

 

是接我者例稱弟。

 

襄二十年「陳侯之弟光出奔楚」,昭元年「秦伯之弟針出奔晉」,傳皆曰:「親而奔之,惡也。」

 

襄二十七年「衛侯之弟專出奔晉」,傳云:「其曰弟何也?

 

專有是信者。」

 

三者無罪,故稱弟以惡兄。

 

襄三十年「天王殺其弟佞夫」,傳曰:「甚之也。」

 

稱弟以惡王也。

 

昭八年「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傳曰:「其弟亡者,親之也。

 

親而殺之,惡也。」

 

是惡而稱弟也。

 

宣十七年「公弟叔卒」,傳曰:「其曰公弟叔,賢之也。」

 

莊三十二年「公子牙卒」,無賢行而不稱弟,明稱弟皆賢也。

 

自然黃專之非,直罪兄,必兼有賢行。

 

叔以賢稱弟,傳有賢行明文,則黑背稱弟,自然亦有賢行。

 

故範準例言之,稱弟之例有四意,齊侯之弟年來聘,鄭伯使其弟禦來盟,為接我稱弟;

 

衛侯之弟專,為罪兄稱弟;

 

陳侯之弟招,惡之稱弟;

 

叔及衛侯之弟黑背,為賢稱弟。

 

是有四也。

 

夏,四月,五卜郊。

 

不從,乃不郊。

 

夏四月,不時也。

 

(郊時極於二月。)

 

五卜,強也。

 

乃者,亡乎人之辭也。

 

(強,其丈反。)

 

疏「亡乎人之辭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五卜與四卜異故也。

 

五月,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伐鄭。

 

齊人來媵。

 

(媵,伯姬也。

 

異姓來媵,非禮。)

 

疏注「媵伯姬」至「非禮」。

 

○釋曰:何休以為異姓亦得媵,故鄭《箴膏盲》難之云:「天子云備百姓,博異氣,諸侯直云備酒漿,何得有異姓在其中?」

 

是亦以異姓不合媵也。

 

此媵不發傳者,上詳其事,見同姓之得禮,異姓非禮可知,故省文丙午,晉侯獳卒。

 

(獳,乃侯反。)

 

疏「晉侯獳卒」。

 

○釋曰:何休云:「不書葬,為殺大夫趙同等。

 

範雖不解,或當魯不會也。」

 

秋,七月,公如晉。

 

冬,十月。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晉。

 

晉侯使郤犨來聘。

 

已丑,及郤焠盟。

 

(郤焠,尺由反,《公羊》作「郤州」。)

 

疏「已丑,及郤焠盟」。

 

○釋曰:書日者,公親在,又非前定之盟故也。

 

又不云公者,取舉國與之也。

 

夏,季孫行父如晉。

 

秋,叔孫僑如如齊。

 

冬十月。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晉。

 

周有入無出。

 

(鄭嗣曰:「王者無外,故無出也。

 

宗廟宮室有定所,或即位失其常處,反常書入,內宗廟也。

 

昭二十六年『天王入於成周』是。」

 

○ 處,昌慮反。)

 

其曰出,上下一見之也。

 

(鄭嗣曰:「上,謂僖二十四年『天王出居於鄭』;

 

下,謂今周公出奔,上下皆一見之。」

 

○見,賢遍反。)

 

言其上下之道無以存也。

 

上雖失之,下孰敢有之?

 

今上下皆失之矣。

 

(上雖有不君之失,臣下莫敢效不臣之過。

 

今複云周公之出,則上下皆自失矣。

 

君而不君,臣而不臣,是無以存於世,言周之所以衰。

 

○複云,扶又反。)

 

疏「周有」至「失之矣」。

 

○釋曰:有入無出,注意直據天子,今不云王而云周者,以經雖無王臣入文,至於王臣出,亦是譏限,故言周以總之。

 

範以王者出入之文俱有,故注直言王以當之。

 

案僖二十四年傳云:「雖失天下,莫敢有也。」

 

謂王雖出鄭,不敢有之以為國也。

 

此云上雖失之,下孰敢有之,謂上雖有不君之失,臣下誰敢於效為之。

 

觀經立說,故二處不同也。

 

今上下皆失之矣,謂王既書出居於鄭,今複云周公出奔晉,是上下皆有失也。

 

《公羊》以為書出者,周公「自其私土而出也」;

 

《左氏》以為書出者,已複之,「周公自出」。

 

並與《穀梁》異也。

 

夏,公會晉侯、衛侯於瑣澤。

 

(瑣澤,某地。

 

○瑣,素果反。)

 

秋,晉人敗狄於交剛。

 

(交剛,某地。)

 

中國與夷狄不言,戰皆曰敗之。

 

(不使夷狄敵中國。)

 

夷狄不日。

 

疏「夷狄不日」。

 

○釋曰:不於箕役發傳者,以再敗狄師甚之,故發於此。

 

冬,十月。

 

十有三年,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

 

(錡,魚綺反。)

 

乞,重辭也。

 

古之人重師,故以乞言之也。

 

疏「乞師。

 

乞,重辭也」。

 

○釋曰:重發傳者,公子遂內之始,此外之初,故發之也。

 

古之人重師,故以乞言之也者,古人以師之為重,故以重辭言之。

 

古者,舊以為穀梁子後代人遠者舉當時之事,亦以古言之;

 

徐邈以為引古以剌今耳。

 

三月,公如京師。

 

公如京師不月,月,非如也。

 

(時實會晉伐秦,過京師也。

 

公行出竟,有危則月,朝聘京師,理無危懼,故不月。

 

○過京師,音戈,下同。

 

竟音境。

 

朝聘,直遙反,下皆同。)

 

非如而曰如,不叛京師也。

 

(因其過朝,故正其文,若使本自往。)

 

疏 「公如」至「師也」。

 

○釋曰:僖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會晉侯」云云,「盟於踐土」,「陳侯如會」,「公朝於王所」,彼日月並書。

 

「公朝於王所」,雖文承「五月,癸丑」之下,彼之日月自為盟,不為朝也。

 

「壬申,公朝於王所」,書日,此意取自不係月,猶諸侯不宗於天王,朝會無危,則例時。

 

今公以伐秦過京師,非真朝,故書月以見意。

 

夏,五月,公自京師,遂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

 

言受命不敢叛周也。

 

(使若既朝王,而王命已使伐秦。

 

叛周,謂專征伐。)

 

疏「言受」至「周也」。

 

○釋曰:「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傳云:「不叛天子。」

 

此文重發傳者,嫌君臣異例也。

 

曹伯廬卒於師。

 

(廬,力吳反,又力魚反。)

 

傳曰:「閔之也。

 

公大夫在師曰:「師在會曰:「會疏 「曰閔」至「曰會」。

 

○釋曰:諸侯或從會,或從伐,皆閔其在外而死,故云卒於師於會也。

 

卒於師,則此曹伯廬,襄十八年曹伯負芻是也;

 

卒於會者,則定四年杞伯成卒於會是也。

 

僖四年許男新臣亦卒於師,不言於師者,彼以內桓師,雖卒於外,以若在國然,故不書於師。

 

然則大夫之卒,例所不書,而與公同例,云在師曰師,在會曰會者,舊解以為《春秋》緣大夫之心,則知書君之卒,於師則言師,於會則言會,非謂外大夫書卒於師。

 

若然,傳當云大夫也,公不得云大夫,且經無其事,傳因類發列者,其數不少,即日食云外壤,饑云饉康之等是也。

 

彼經無其事,傳得因類引之,此雖無經,何以為不得?

 

又會大夫單伯之徒亦書會謂侯,若使卒於師,因當書之,但無卒於師卒於會者耳。

 

故知公大夫在師曰師,謂公及大夫二者皆然也。

 

徐邈之注,亦以為公及大夫所會諸侯在師言師,在會言會,明為舊解非也。

 

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冬,葬曹宣公。

 

葬時,正也。

 

疏「葬時,正也」。

 

○釋曰:嫌卒於師,失正葬,故重發之。

 

葬正則是無危。

 

不日卒者,蓋非嫡子為君故也。

 

又僖四年注云:「新臣卒於楚,故不日耳。」

 

則此不日者,或當為卒於秦故也。

 

若然,襄二十六年「壬午,許男甯卒於楚」,注云:「許男卒於楚,則在外已顯矣。

 

日卒,明其正。

 

「二注不同者,以無正文,二理俱通,故為兩解;

 

或亦新臣非嫡子,不須兩解,理足可通耳。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徐邈曰:「傳稱『莒雖夷狄猶中國也』,言莒本中國,末世衰弱,遂行夷禮。

 

葬皆稱諡,而莒君無諡,諡以公配。

 

而吳楚稱王,所以終《春秋》亦不得書葬。」)

 

疏「莒子朱卒」。

 

○釋曰:莒子朱者,莒渠丘公。

 

今不書葬者,莒行夷禮,則是失德。

 

又葬須稱諡,莒夷無論,故不書葬也。

 

不日卒者,何休云:「入《春秋》以來,至此始書卒,故略之不日。

 

或當既行夷禮,不得同中國,故不日;

 

或當非正卒。

 

無文可明之。」

 

夏,衛孫林父自晉歸於衛。

 

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

 

(泰曰:「親迎例時,大夫逆,皆謹月以譏之。

 

下云九月,僑如以夫人婦薑氏至自齊,一事不二譏,故此可以不月也。」

 

宣元年「公子遂如齊逆女」,亦以時逆而月致,義與此同。

 

○親迎,魚敬反,傳同,本或作逆。)

 

疏注「宣元」至「此同」。

 

○釋曰:案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云,公子遂如齊逆女」,彼文承正月之下,即與此別。

 

而云同者,彼雖文承正月之下,正月自為即位發文。

 

非是為遂逆女。

 

若逆女,既蒙上月,則不夫人至不須云月。

 

案此比例,知彼亦當時也。

 

鄭公子喜帥師伐許。

 

九月,僑如以夫人婦薑氏至自齊。

 

大夫不以夫人,以夫人,非正也,剌不親迎也。

 

僑如之挈,由上致之也。

 

(剌不,七賜反。

 

挈,苦結反。)

 

疏「大夫」至「之也」。

 

○釋曰:「公子翬如齊逆女」,傳曰:「不言翬之來,何見於公也?」

 

然則夫人見於君,宜言以夫人至。

 

而曰非正者,逆女,親者也,使大夫,非正也,非正而以夫人至,故剌之。

 

彼以先接於公,故無至文。

 

此使大夫有譏,則翬之被責,居然顯矣。

 

不發於宣公逆女,於此發之者,宣公以喪娶,故略夫人而不氏,一事不二譏,故省其文。

 

成公非喪娶而不親迎,嫌其無罪,故傳明之。

 

莊公親逆,傳亦譏之者,以娶讎人之女而事宗廟故也。

 

由上致之者,宣元年注云:「上謂宣公,則謂成公也。」

 

冬,十月,庚寅,衛侯臧卒。

 

(臧,子郎反。)

 

秦伯卒。

 

疏「秦伯卒」。

 

○釋曰:《世本》及《左氏》是秦桓公也。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衛定公。

 

三月,乙巳,仲嬰齊卒。

 

此公孫也。

 

其曰仲,何也?

 

(此蓋仲遂之子,據實公孫。)

 

子由父疏之也。

 

(雍曰:「父有弒君之罪,故不得言公子,父不言公子,則子不得稱公孫,是是疏之罪由父故。」)

 

疏「子由父疏之也」。

 

○釋曰:宣十八年,「公孫歸父如晉」,歸父亦襄仲之子,何以不疏者?

 

卒則身之終。

 

今嬰齊之卒,當繼於父,父既被疏,故子亦當略。

 

歸父則奉命出使使奔之,故具名氏以恩錄也。

 

歸父還不氏者,以明由上也。

 

《公羊》以為仲嬰齊何以不稱公孫,以歸父既是兄,公孫嬰齊為歸父後,為人後者則為之子,故不稱公孫,與《穀梁》異。

 

癸丑,公會晉侯、衛侯、鄭伯、曹伯、宋世子成、齊國佐、邾人同盟於戚。

 

晉侯執曹伯,歸於京師。

 

以晉侯而斥執曹伯,惡晉侯也。

 

(僖二十八年,「晉人執衛侯,歸之於京師」,此伯討之文也。

 

今以侯執伯,明執之不以其罪。

 

○惡晉,烏路反。)

 

疏「斥執曹伯」。

 

○釋曰:重發者,此執歸於京師,嫌晉之無罪,故明之。

 

○注「僖二十」至「其罪」。

 

○釋曰:衛侯有罪,故稱人言執,又歸之京師,令天子決之,是伯討之文也。

 

又且此傳云,「以晉侯而斥執曹伯,惡晉侯也」,稱侯以執為惡,明稱人以執是伯討也。

 

若然,定元年「晉人執宋仲幾」,傳曰:「此大夫,其曰人何也?

 

微之也。

 

何為微之?

 

不正其執人於尊者之所也,不與大失之得伯討也。」

 

彼又稱人非伯討者,彼仲幾雖則逆命,當歸於王之有司。

 

今晉大夫執人於尊者之側,故地於京師以見尊,稱人以見微,是不與大夫之伯討也。

 

伯討宜施諸侯,大夫則不得也。

 

《左氏》以為曹伯殺大子而自立,《公羊》之意,曹伯篡喜時,據三傳之文則是有罪。

 

範云不以其罪者,範以曹伯言執,云惡晉侯,曹伯之入,云歸為善。

 

據此二文言之,明執之不以其罪,不得以《公羊》、《左氏》為難。

 

不言「之」,急辭也,斷在晉侯也。

 

(明晉之私。

 

○斷在,丁亂反。)

 

公至自會。

 

夏,六月,宋公固卒。

 

楚子伐鄭。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月卒日葬,非葬者也。

 

(宋共公正立,卒當書日,葬無甚危,則當錄月,今反常違例,故知不葬者也。

 

然則共公之不宜書葬,昏亂故。

 

○共音恭。)

 

疏注「宋共」至「亂故」。

 

○釋曰:葬書時,正也。

 

注不以時決而以月決之者,以葬書時最為正,書月有故,書日危不得葬,今共公月猶不得,明不葬可知,故不以時決之。

 

然共公失德,所以不全去葬文者,為伯姬書葬,故不得不存共公之葬。

 

但書日以素失德,且不全去葬文,嫌是魯之不會,無以明其失德也。

 

此其言葬,何也?

 

以其葬共姬,不可不葬共公也。

 

葬共姬,則其不可不葬共公,何也?

 

夫人之義不逾君也,為賢者崇也。

 

(賢崇伯姬,故書共公葬。

 

○為,於偽反。)

 

宋華元出奔晉。

 

宋華元自晉歸於宋。

 

宋殺其大夫山。

 

疏「宋殺其大夫」。

 

○釋曰:《左氏》以為背其族,何休注《公羊》以為譖華元,貶之,《穀梁》無說,不知所從。

 

宋魚石出奔楚。

 

冬,十有一月,叔孫僑如會晉士燮、齊高無咎、宋華元、衛孫林父、鄭公子、邾人,會吳於鍾離。

 

會又會,外之也。

 

(兩書會,殊外夷狄。

 

○無咎,其九反。

 

音秋。)

 

疏「會又會,外之也」。

 

○釋曰:重發傳者,攢函,表中國之辭,鍾離,明內外之稱,故兩發之。

 

許遷於葉。

 

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往者也。

 

其地,許複見也。

 

(葉,始涉反。

 

覆,扶又反。

 

見也,賢遍反。)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穀梁傳》曰:雨木冰者,木介甲胄,兵之象。

 

○雨如字,或幹付反,非也。

 

介音界。

 

胄,直又反。)

 

疏 「雨木冰」。

 

○釋曰:劉向云:「冰者陰之盛,木者少陽,卿大夫之象。」

 

此是人將有害,則陰氣脅木,木先寒,得雨而冰也。

 

是時叔孫僑如出奔,公子偃誅死。

 

一曰時晉執季孫行父,執公,此執辱之異也。

 

徐邈云:「五行以木為介,介,甲也。

 

木者少陽之精,幼君大臣之象。

 

冰者兵之象。

 

今冰脅木,君臣將見執之異。

 

根枝折者,象禍害速至也。」

 

或曰木冰此木介,介者甲也,兵之象也。

 

是歲有鄢陵之戰,楚子傷目而敗。

 

注云兵之象,則或說是也。

 

雨而木冰也。

 

(雨著木成冰。

 

○著,直略反。)

 

誌異也。

 

傳曰:「根枝折。」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疏「滕子卒」。

 

○釋曰:《左氏》滕文公。

 

鄭公孫喜帥師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晉侯使欒黶來乞師。

 

(將與鄭楚戰。

 

○壓,於斬反。)

 

甲午,晦,晉侯及楚子、鄭伯戰於鄢陵,(鄢陵,鄭地。

 

○鄢音偃,又於建反。)

 

楚子、鄭師敗績。

 

日事,遇晦曰晦。

 

四體偏斷曰敗,此其敗則目也。

 

(此言敗者,目傷故。)

 

疏「日事,遇晦曰晦」。

 

○釋曰:僖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廟」,傳曰:「晦,冥也。」

 

則晦非常文。

 

而云遇晦者,舊解以為僖十五年傳曰:「晦,冥也。」

 

者,謂月光盡而夜闇,不謂非晦日也;

 

今以為震夷伯之廟云晦者,如《公羊》書日為冥。

 

自餘稱晦者,是月盡日也。

 

既云日事遇晦,何以日食不書晦者?

 

日食既言日,雖不言晦,可以知省文也。

 

必知不如《公羊》以盡為晦冥者,上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此甲午是二十九日晦,以日月相當,知非畫日為冥也。

 

○「敗則目也」。

 

○釋曰:手足偏斷,尚謂之敗。

 

目在首,重於手足,故亦為敗也。

 

傳譏在諸侯也。

 

楚不言師,君重於師也。

 

楚殺其大夫公子側。

 

秋,公會晉侯、齊侯、衛侯、宋華元、邾人於沙隨,不見公。

 

(沙隨,宋地。)

 

不見公者,可以見公也。

 

可以見公而不見公,譏在諸侯也。

 

疏「譏在諸侯也」。

 

○釋曰:不見公者,是晉侯之意,諸侯既無解釋之者,即是同不與公相見,故以諸侯總之。

 

公至自會。

 

公會尹子、晉侯、齊國佐、邾人伐鄭。

 

(尹子,王卿士,子爵。)

 

曹伯歸自京師。

 

不言所歸,歸之善者也。

 

出入不名,以為不失其國也。

 

歸為善,(謂直言歸而不言其國,即曹伯歸自京師,不言於曹是。)

 

自某歸次之。

 

(若蔡季自陳歸於蔡,衛侯鄭自楚複歸於衛是。)

 

疏「出入不名」。

 

○釋曰:凡諸侯有罪失國,出書名者,即昭三年「北燕伯款出奔齊」是也;

 

入書名,即僖二十八年衛侯鄭、曹伯襄是也。

 

今曹伯被執,以其無罪,故出入不名,見其不失國也。

 

傳詳發於此者,以歸文與常例異,故分別之。

 

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於苕丘。

 

(行父,魯執政卿,其身執則危及國,故謹而月之,錄所憂也。

 

苕丘,晉地。

 

○苕音條。)

 

疏注「行父」至「晉地」。

 

○釋曰:昭十三年「八月,甲戌,同盟於平丘,公不與盟」,「晉人執季孫意如以歸」。

 

二十三年「春,正月,叔孫婼如晉。

 

癸丑,叔鞅卒。

 

晉人執我行人叔孫婼」。

 

彼二文皆承月下,即蒙上月文,何為此注獨為謹而月之者?

 

意如之執,文承八月之下,彼月自為盟而發,不為執意如也。

 

婼之執雖文承正月之下,彼月自為叔鞅而言,亦不是為婼而發。

 

故襄十八年「晉人執衛行人石買」,莊十七年「齊人執鄭詹」,皆不月也。

 

此九月之下,更無他事,指言晉人執季孫,故知為危,謹而月之也。

 

一解行父書月以見危,則意如及婼亦是危也。

 

執者不舍(據昭二十三年「晉人執我行人叔孫婼」不言舍。

 

○孫婼,丑略反。)

 

而舍,公所也。

 

(今言舍者,以公在苕丘故也。

 

公在苕丘而言舍者,明不得致也。

 

若既不致,複不言舍,則無以見其舍。

 

○複,扶又反,下同。

 

以見,賢遍反,下「見公」同。)

 

執者致,(據昭二十四年「婼至自晉」。)

 

而不致,公在也。

 

(在,在苕丘也。

 

見舍於苕丘,還國則與公俱。

 

不得致者,重在公。)

 

何其執而辭也?

 

(問何故書執季孫行父而言舍之,複不致之辭邪?)

 

猶存公也。

 

(時行父雖為晉所執,猶欲存公之所在,故不致行父,又言舍之,皆所以見公在苕丘。)

 

存意公亦存焉?

 

(問存舍之不致之意,便可知公所在乎?)

 

公存也。

 

(但存此二事,即知公在苕丘。)

 

疏「執者」至「存也」。

 

○釋曰:經稱執季孫行父舍之苕丘,故傳稱執者不舍,是據叔孫婼而發問也。

 

「而舍,公所也」者,謂言所舍故也。

 

公所者,即苕丘是也。

 

執致者,謂昭二十四年「婼至自晉」是也。

 

「而不致,公在也」 者,謂今季孫歸而不書至者,公在故也;

 

以其與公同歸,重在公,故不致也。

 

何其執而辭也,謂問經意何其書執不以致為辭也。

 

猶存公也,謂為晉所執,心欲存公所在,故不致行父,又言舍之也。

 

存意公亦存焉,謂又問經意,直存舍之不致之意,則便可知公所在乎?

 

公存也者,答上問意,但存此二事,即知公在也。

 

公存者,謂在苕丘也。

 

舊解注言二事,舍是一事也,於苕丘是二事,今以為乘上注意,則二事者,謂舍於苕丘及不致焉二事。

 

冬,十月,乙亥,叔孫僑如出奔齊。

 

(徐邈曰:「案襄二十三年『臧孫紇出奔齊』,傳曰:『其日,正臧紇之出也。

 

』禮:大夫去君,掃其宗廟,不絕其祀。

 

身雖出奔,而君遇之不失正,故詳而已之,明有恩義也。」

 

○紇,根發反。)

 

疏注「徐邈」至「義也」。

 

○釋曰:僑如為君遇之,不失所,書日;

 

臧紇則正其有罪而書日。

 

二者不同,範引之者,欲明二者不異。

 

臧孫云「正其有罪」,亦兼為君遇之不失所書日,僑如言君有恩而書日,亦兼正其罪可知,是互以相包,故引之。

 

十有二月,乙丑,季孫行父及晉郤焠盟於扈。

 

公至自會。

 

(無二事,會則致會,伐則致伐。

 

上無會事,當言至自伐鄭,而言至自會,甯所未詳。

 

鄭君曰:「伐而致會,於伐事不成。」)

 

乙酉,剌公子偃。

 

大夫日卒,正也。

 

先剌後名,殺無罪也。

 

(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衛,不卒戍,剌之」,是有罪者,以先列其罪。

 

○剌,七則反,傳同:《爾雅》云:「殺也。」

 

戍,式喻反。)

 

疏「剌公子偃」。

 

○釋曰:徐邈云:「偃為僑如所譖,故云無罪。」

 

《左氏》云:「為薑氏所立。」

 

二者未知孰是。

 

十有七年,春,衛北宮括帥師侵鄭。

 

夏,公會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邾人伐鄭。

 

(單子音善。)

 

六月,乙酉,同盟於柯陵。

 

(柯陵,鄭地。

 

○柯音歌。)

 

柯陵之盟,謀複伐鄭也。

 

(複,扶又反。)

 

秋,公至自會。

 

不曰至自伐鄭也,公不周乎伐鄭也。

 

(周,信也。

 

公逼諸侯為此盟爾,意不欲更伐鄭。)

 

何以知公之不周乎伐鄭?

 

以其以會致也。

 

何以知其盟複伐鄭也?

 

以其後會之人盡盟者也。

 

(後會,謂冬公會單子等是。)

 

不周乎伐鄭,則何為日也?

 

(據無伐鄭意而強盟,盟不由忠,不當日也。

 

○而強,其丈反。)

 

言公之不背柯陵之盟也。

 

(舍已從人,遂伐鄭。)

 

疏「不曰」至「盟也」。

 

○釋曰:定四年,諸侯侵楚,「盟於皋鼬」,言「公至自會」者,經之常也。

 

今傳起違例之問者,定四年楚弱,而為諸侯所侵,侵訖而盟,故以盟為大事,故云「至自會」。

 

鄭自柯陵戰後,不助中國,二年之間,三度興兵,以伐為重盟為輕,故決其不以伐鄭致,僖四年傳云:「大伐楚也。」

 

不以會致而以伐致,是其事也。

 

案後會齊侯不出,而云後會之人盡盟者也,以今時身在,後遣大夫從師,故亦得云後會之人盡盟。

 

齊高無咎出奔莒。

 

九月,辛丑,用郊。

 

夏之始可以承春。

 

以秋之末承春之始,蓋不可矣。

 

(郊,春事也。

 

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傳曰:「四月,不時。」

 

今言可者,方明秋末之不可,故以是為猶可也。)

 

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也。

 

宮室不設,不可以祭。

 

衣服不脩,不可以祭。

 

車馬器械不備,不可以祭。

 

有司一人不備其職,不可以祭。

 

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

 

疏「宮室」至「味也」。

 

○釋曰:論用郊而陳宮室者,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祭之盛者,莫大於郊。

 

傳意欲見嚴父然後至其天,家國備然後然享,故具說宮室、祭服、車馬、官司之等,明神非徒享味而已,何得九月始用郊乎?

 

徐邈云:「宮室謂郊之齊宮,衣服、車馬亦謂郊之所用,言一事闕,則不可祭。」

 

何得九月用郊,理不通也。

 

晉侯使荀罃來乞師。

 

(將伐鄭。

 

○荀罃,烏耕反。)

 

疏「管侯」至「乞師」。

 

○釋曰:範別例云:「乞師例有三。」

 

三者不釋,從例可知也。

 

乞例六者,乞師五,乞盟一,並之為六。

 

乞師五者,公子遂、晉郤錡、欒黶、荀罃、士魴是也。

 

乞盟一者,鄭伯是也。

 

冬,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人、邾人伐鄭。

 

言公不背柯陵之盟也。

 

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鄭。

 

壬申,公孫嬰齊卒於貍蜃。

 

(貍蜃,魯地也。

 

○貍蜃,上力之反,下時軫反。)

 

十一月無壬申,壬申,乃十月也。

 

致公而後錄,臣子之義也。

 

(嬰齊實以十月壬申日卒,而公以十一月還,先致公而後錄其卒,故壬申在十一月下也。

 

嬰齊從公伐鄭,致公然後伐鄭之事畢,須公事畢,然後書臣卒,先君後臣之義也。)

 

其地,未逾竟也。

 

(竟音境。)

 

疏「致公」至「竟也」。

 

○釋曰:《公羊》之意,以為臣待君命,然後卒大夫,此云致公而後錄其卒,是與《公羊》異。

 

杜預解《左氏》,以為日誤,又與二傳不同也。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邾子玃且卒。

 

(玃,俱縳及。

 

且,子餘反。)

 

疏「邾子玃且卒」。

 

○釋曰:《世本》邾定公也。

 

晉殺其大夫郤錡、郤焠、郤至。

 

自禍於是起矣。

 

(厲公見殺之禍。

 

○殺之,如字,又音試。)

 

楚人滅舒庸。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晉殺其大夫胥童。

 

○庚申,晉弒其君州蒲。

 

稱國以弒其君,君惡甚矣。

 

疏「君惡甚矣」。

 

○釋曰:於此發傳者,以州蒲二年之間殺四大夫,故於此發惡例也。

 

齊殺其大夫國佐。

 

公如晉。

 

夏,楚子、鄭伯伐宋。

 

宋魚石複人於彭城。

 

(彭城,宋邑。

 

魚石十五年奔楚,經稱複入者,明前奔時,入彭城以叛也,今楚取彭城以封魚石,故言複入。)

 

疏注「彭城」至「複入」。

 

○釋曰:晉欒盈亦書複入者,以欒盈先入曲沃,後複入晉,故亦云複入也。

 

後入曲沃,不云複入者,兵敗奔曲沃,即既前文巳云複入於晉,故直云入曲沃。

 

舊解以為初入國都,後入曲沃,言複入。

 

若然,何不云複入曲沃,而云複入於晉?

 

公至自晉。

 

晉侯使士匄來聘。

 

(匄本又作丐,音蓋。)

 

秋,杞伯來朝。

 

(朝,直遙反,下同。)

 

八月,邾子來朝。

 

築鹿囿。

 

(築牆為鹿地之苑。

 

○囿音又。)

 

疏「築鹿囿」。

 

○釋曰:範知非為鹿築囿,而以鹿為地名者,案郎囿既是地名,則此鹿亦當是地名,徐邈、何休皆云地名。

 

天子囿方十裏,伯方七裏,子男方五裏。

 

言魯先有囿,今複築之,故書以示譏。

 

則郎及蛇泉,亦是譏也。

 

案《毛詩傳》云:「囿者,天子百裏,諸侯三十裏。」

 

與徐、何二說別者,《詩傳》蓋據孟子稱「文王囿七十裏,寡人三十裏」,故約之為天子,諸侯三十裏耳。

 

未審徐、何二家據何為說也。

 

築不誌,此其誌何也?

 

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虞之,非正也。

 

(藪,素口反。)

 

巳丑,公薨於路寢。

 

路寢,正也。

 

男子不絕婦人之手,以齊終也。

 

(齊如字,又側皆反。)

 

冬,楚人、鄭人侵宋。

 

晉侯使士魴來乞師。

 

(魴音房。)

 

十有二月,仲孫蔑會晉侯、宋公、衛侯、邾子、齊崔杼,同盟於虛朾。

 

(虛朾,某地。

 

○杼,直呂反。

 

虛,丘魚反。

 

朾,丑丁反。)

 

疏「同盟」於「虛朾」。

 

○釋曰:此虛朾之盟不日者,何休云,公薨,喪,盟略之,故不日。

 

事或然也。

 

丁未,葬我君成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17:17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五


○襄公(起元年,盡十五年)

疏《魯世家》:定公名午,成公之子,定姒所生,周簡王十四年即位。

 

《諡法》:「因事有功曰襄。」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繼正即位,正也。

 

疏「繼正即位,正也」。

 

○釋曰:襄是定姒之子,嫌非正,胡重明之。

 

仲孫蔑會晉欒黶、宋華元、衛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

 

係彭城於宋者,不與魚石正也。

 

(魚石得罪於宋,成十五年奔楚,十八年複入於彭城。

 

然則彭城已屬魚石,今猶係宋者,崇君抑叛臣也。

 

○複扶又反)疏係彭至正也。

 

○釋曰:「哀三年齊、衛圍戚,傳曰「不係戚於衛者,子不有父也」。

 

魚石人臣而取君之邑,邑以係國為正,故言「係彭城於宋,不與魚石正也」。

 

若不係宋,則似與之為父子,君意異,係不有殊。

 

《公羊傳》曰:「曷為係之於宋?

 

不與諸侯專封也。」

 

《左氏》云:「今楚取彭城以封魚石。」

 

是魚石為楚所封,則三傳不異其說,彭城係宋則異也。

 

何者?

 

《公羊》意彭城係宋,不與楚封;

 

此傳意彭城係宋,不與魚石,是其異也。

 

《左氏》以為不成叛人,又云「謂之宋誌」,是又與二傳意不同也。

 

夏,晉韓厥帥師伐鄭。

 

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於鄫。

 

(鄫,鄭地。

 

鄫或為合。

 

○鄫,似陵反。)

 

秋,楚公子壬夫帥師侵宋。

 

(壬,而林反。)

 

九月,辛酉,天王崩。

 

邾子來朝。

 

(朝,直遙反。)

 

疏「邾子來朝」。

 

○釋曰:《世本》及《左傳》邾宣公也。

 

冬,衛侯使公孫剽來聘。

 

(剽,匹妙反。)

 

晉侯使荀罃來聘。

 

(冬者,十月初也。

 

王崩,赴未至,皆未聞喪,故各得行朝聘之禮。)

 

疏注「冬者」至「之禮」。

 

○釋曰:《周禮》:「諸侯之邦交,歲相問,殷相聘,世相朝。」

 

又《左傳》云:「凡諸侯即位,小國朝之,大國聘焉。」

 

此年公新即位,故各行朝聘禮也。

 

知「王崩,赴未至」者,禮,諸侯為天子斬衰,若其聞喪,豈天子以九月崩,當月即邾子來朝,冬初即晉、衛來聘,魯是有禮之國,焉得受之?

 

明知赴未至,故各得行朝聘之禮也。

 

猶如襄二十九年,吳子餘祭五月所弒,越未至魯,故季劄以六月致魯,仍行聘事,亦此類也。

 

若然,經書九月「天王崩」者,赴雖在十月之末,告以九月崩耳。

 

知王崩,諸侯不得行朝聘之禮者,曾子問云:「諸侯相見,揖讓入門,不得終禮,廢者幾?」

 

孔子曰:「六。

 

天子崩,大廟火,日食,後夫人之喪,雨霑服,失容,則廢。」

 

是天子崩,不得行朝聘也。

 

二年,春,王正月,葬簡王。

 

鄭師伐宋。

 

夏,五月,庚寅,夫人薑氏薨。

 

六月,庚辰,鄭伯侖卒。

 

(侖,古困反。)

 

晉師、宋師、衛甯殖侵鄭。

 

其曰衛甯殖,如是而稱於前事也。

 

(初衛侯速卒,鄭人侵之,故舉甯殖之報,以明稱其前事。

 

不書晉、宋之將,以慢其伐人之喪。

 

○稱於,尺證反。)

 

疏「稱於前事」。

 

○釋曰:依例,將尊師少稱將,將卑師眾稱師。

 

傳知稱於前而書名者,三人同有伐喪之罪,或名或師,明知稱師者罪重,稱名者罪輕。

 

又成二年鄭人侵衛之喪,今甯殖獨稱名氏,故知稱其前事也。

 

秋,七月,仲孫蔑會晉荀罃、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於戚。

 

已丑,葬我小君齊薑。

 

(齊,諡。

 

○齊薑,如字。

 

齊,諡也,一音側皆反,後「齊歸」同。)

 

疏注「齊諡」。

 

○釋曰:葬皆舉諡。

 

又《諡法》「執心克壯曰齊」,故知是諡。

 

叔孫豹如宋。

 

冬,仲孫蔑會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於戚,遂城虎牢。

 

若言中國焉,內鄭也。

 

(虎牢,鄭邑。

 

鄭服罪,內之,故為之城。

 

不係虎牢於鄭者,如中國之邑也。

 

僖二年「城楚丘」,傳曰:「楚丘者何?

 

丘之邑。

 

國日城,此邑也。

 

其曰城何?

 

封衛也。」

 

然則非魯邑,皆不言城。

 

中國,猶國中也。

 

○為,於偽反。)

 

疏「若言」至「鄭也」。

 

○釋曰:此言若中國焉者,非是對戎狄而生名,言中國猶國中也。

 

今經不係虎牢於鄭者,如國中之邑也。

 

所以如國中之邑者,鄭服罪,故內之也。

 

所以鄭服不係虎牢者,《春秋》之例,外邑皆不言城,今虎牢若係鄭,則不得書之,故不係之鄭,比內邑也。

 

《公羊》以為虎牢不係鄭者,為中國諱伐喪,說《左氏》者,以為虎牢已屬晉,故不係鄭,並與《穀梁》異。

 

楚殺其大夫公子申。

 

三年,春,楚公子嬰齊帥師伐吳。

 

公如晉。

 

夏,四月,壬戌,公及晉侯盟於長樗。

 

(晉侯出其國都,與公盟於外地。

 

○樗,丑居反。)

 

疏注「晉侯」至「外地」。

 

○釋曰:範知出國都與公盟者,上言「如晉」,下言「公至自晉」,不言「長樗」,故知之也。

 

公至自晉。

 

六月,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鄭伯、莒子、邾子、齊世子光。

 

已未,同盟於雞澤。

 

(雞澤,地也。)

 

同者,有同也。

 

同外楚也。

 

陳侯使袁僑如會。

 

如會,外乎會也。

 

(外乎會者,明本非會內也。

 

諸侯巳會,乃至耳。)

 

疏「外乎會也」。

 

○釋曰:莊十四年「單伯會伐宋」,傳云「會事之成也」,僖二十八年「陳侯如會」,傳曰:「外乎會也」。

 

是二文互以相通也。

 

會伐宋,伐事已成,單伯乃至,則踐土亦會事已成,陳侯乃至也。

 

陳侯言外乎會,異故重發之於會受命也。

 

戊寅,叔孫豹及諸侯之大夫,及陳袁僑盟。

 

及,以及與之也。

 

(諸侯在會,而大夫又盟,是大夫執國之權,亢君之禮。

 

陳君不會,袁僑受使來盟。

 

袁僑之盟,得其義也。

 

通言叔孫豹及諸侯之大夫,則無以表袁僑之得禮,故再言及,明獨與袁僑,不與諸侯之大夫。

 

○受使,所吏反。)

 

諸侯以為可與則與之,不可與則釋之。

 

諸侯盟,又大夫相與私盟,是大夫張也。

 

故雞澤之會,諸侯始失正矣。

 

大夫執國權,曰袁僑,異之也。

 

(釋不但總言及諸侯之大夫,而複別言袁僑者,是異袁僑之得禮。

 

○複,扶又反。)

 

疏「及以」至「之也」。

 

○釋曰:傳解經所以再言及者,以及與之也,謂與袁僑,故言及以殊之。

 

《公羊》以為重言及者,為其與袁僑盟也。

 

其意言諸侯大夫所以為盟者,為與袁僑盟也,與《穀梁傳》異也。

 

禮,君不敵臣,陳遣大夫赴會,諸侯大夫與之為盟,則是貴賤之宜。

 

而云大夫強者,陳侯遠慕中國,使大夫詣會受盟,諸侯雖則盟罷,當須更與結好。

 

又尊卑不敵者,謂獨會公侯,今既與諸侯眾在,何以得稱不敵?

 

陳侯不在,故與袁僑得盟。

 

諸侯大夫,君在私盟,故謂之彊也。

 

案十六年「大夫不臣也」,則不係諸侯。

 

此云諸侯之大夫,而謂之彊者,此雖對君私盟,慢君之意緩,至十六年,積習已久,不臣之情極,故不係諸侯。

 

此亦應為君之命,而謂之私者,對君盟,非臣事,故謂之私。

 

秋,公至自晉。

 

冬,晉荀罃帥師伐許。

 

四年,春,王三月,已酉,陳侯午卒。

 

夏,叔孫豹如晉。

 

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

 

(成公夫人,襄公母也。

 

姒,杞姓。

 

○杞音起。)

 

疏「夫人姒氏薨」。

 

○釋曰:《公羊》以為「戈氏」,何休云「莒女」。

 

此與《左氏》並為「姒氏」,範及杜預皆云「杞女」,是與《公羊》異也。

 

傳妾子為君,其母不得稱夫人。

 

今薨葬備文者,君與夫人禮成之,臣民不可以妾禮遇之,故亦得稱夫人,今仍非禮也。

 

葬陳成公。

 

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

 

(定,諡。)

 

冬,公如晉。

 

陳人圍頓。

 

五年,春,公至自晉。

 

夏,鄭伯使公子發來聘。

 

叔孫豹、繒世子巫如晉。

 

外不言如,而言如,為我事往也。

 

(外相如不書,為魯事往,故同於內。

 

○巫,亡符反。

 

為,於偽反。)

 

疏「叔孫豹繒世子巫如晉」。

 

○釋曰:《公羊》以繒世子巫是繒之前夫人莒女所生,其巫之母,即是魯襄公同母?

 

妹。

 

繒更娶後夫人於莒,而無子。

 

有女還於莒為夫人,生公子。

 

但繒子愛後之夫人,故立其外孫莒之公子,故叔孫豹與世子巫如晉訟之。

 

此傳直云「為我事往也」,不知更為何事,故徐邈注此,取《左氏》為說,云「為我事往」者,謂請繒於晉,以助已出賦也。

 

今範云「外相如不書,為魯事往,故同於內也」也。

 

下文滅繒,此傳亦同《公羊》,取外孫為嗣,則此之如晉同《公羊》,理亦無損。

 

但巫縱與魯同是莒之外孫,傳不得云為我事往也。

 

況又上四年範注云姒氏,襄公母,杞姓也,則襄公母非莒女也,若同《左氏》,則於傳文為順,未審範意如何。

 

或當範雖從《公羊》外孫為嗣,此明如晉非為外孫。

 

仲孫蔑、衛孫林父會吳於善稻。

 

(善稻,吳地。

 

○善稻,吳謂之伊緩,《左氏》作「善道」。)

 

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

 

(夷狄所號地形及物類,當從中國言之,以教殊俗,故不言伊緩,而言善稻。

 

人名當從其本俗言。)

 

疏 「號從中國」。

 

○釋曰:重發此文者,邾之與宋,俱是中國,嫌此魯、衛會吳善稻。

 

善稻,吳地,嫌從夷號,故重發之。

 

大原,晉地,接狄之竟,名曰大鹵,恐從狄名,故更發其例。

 

蚡泉,魯地,莒從夷俗,但狄人謂蚡泉為矢胎,莒不得與真夷狄同,故亦須發例也。

 

「名從主人」者,越為於越,《左氏》云壽夢之鼎是也。

 

秋,大雩。

 

楚殺其大夫公子壬夫。

 

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吳人、繒人於戚。

 

(繒以外甥為子,曾夷狄之不若,故序吳下,所以不複殊外吳者,以其數會中國故。

 

○曾夷,才登反,又如字。

 

不複,扶又反。

 

數會音朔。)

 

疏注「數會中國故」。

 

○釋曰:繒夷狄之下若,自當序吳下,繒在吳下,即得殊吳。

 

所以云數會中國者,若繒夷狄不若,吳不數會中國,縱使抑繒,不可稱人進班也。

 

今以其數行進之,故序云會進之。

 

故序繒於下,以表夷狄之不若;

 

進吳於上,以顯其數會中國也。

 

公至自會。

 

冬,戍陳。

 

內辭也。

 

(不言諸侯,是魯戍之。)

 

疏「內辭也」。

 

○釋曰:此戍陳,《公羊》以為諸侯雖至,不可得而序,故獨言我也;

 

杜預以為戚會,受晉命戍陳,諸侯各自遣戍,不複告魯,故不書也。

 

觀範注,似魯獨自戍之。

 

案檢上下,則於理不得。

 

何者?

 

定五年「歸粟於蔡」,傳云「專辭也」。

 

彼專辭即與此內辭不異,彼傳歸粟,更云諸侯歸之,則此戍陳亦是諸侯同戍。

 

襄三十年澶淵救災,具列諸國,故定五年歸粟,不複曆序諸侯,則此亦以救陳之文,具列諸侯,故於戍之文,獨言魯戍也。

 

彼傳云「義邇也」,不足具列,則此亦以其事可知,故經文不序。

 

範云魯者,解經之獨立文也。

 

楚公子貞帥師伐陳。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救陳。

 

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陳。

 

善救陳也。

 

(楚人伐陳,公能救中國而攘夷狄,故善之。

 

善之謂以救陳致。)

 

疏「善救陳也」。

 

○釋曰:於公之至下言之者,《春秋》主善以內,故書公至下重發。

 

辛未,季孫行父卒。

 

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夏,宋華弱來奔。

 

秋,葬杞桓公。

 

滕子來朝。

 

(朝,直遙反。)

 

莒人滅繒。

 

(莒是繒甥,立以為後,非其族類,神不歆其祀,故言滅。

 

○莒人滅繒,似陵反;

 

立其甥為後,異姓,故言滅也。)

 

非滅也。

 

(非以兵滅。)

 

中國日,卑國月,夷狄時。

 

繒,中國也,而時,非滅也。

 

家有既亡,國有既滅。

 

(滅猶亡,亡猶滅,家立異姓為後,則亡;

 

國立異姓為嗣,則滅。

 

既,盡也。)

 

滅而不自知,由別之而不別也。

 

(繒不達滅亡之義,故國滅而不知。

 

○別,彼列反。)

 

莒人滅繒,非滅也。

 

非立異姓以蒞祭祀,滅亡之道也。

 

(蒞音利,又音類。)

 

疏「中國」至「道也」。

 

○釋曰:重發傳者,非兵滅,故重明之,由別之不別也。

 

言繒所以滅者,立嗣須分別同姓,而繒不別也。

 

舊解云「別猶識也」。

 

言繒君唯識知國須立後,不能分別異姓之不得。

 

冬,叔孫豹如邾。

 

季孫宿如晉。

 

(宿,行父子。)

 

十有二月,齊侯滅萊。

 

疏「齊侯滅萊」。

 

○釋曰:《左氏》以為齊遷萊子於阝,故不書出奔。

 

《公羊》以為萊子出奔,不如死也,死不書,舉滅為重。

 

此無傳,未知所從。

 

七年,春,郯子來朝。

 

(郯音談。

 

朝,直遙反,下同。)

 

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

 

夏四月,不時也。

 

三卜,禮也。

 

乃者,亡乎人之辭也。

 

疏「三卜」至「辭也」。

 

○釋曰:三卜是禮,而書之者,為三卜不從,及四月不時故也。

 

「乃者,亡乎人之辭也」,複發傳者,嫌三卜禮不當,責無人也。

 

小邾子來朝。

 

疏「小邾子來朝」。

 

○釋曰:《左傳》小邾穆公也。

 

城費。

 

(費音秘。)

 

秋,季孫宿如衛。

 

八月,螽。

 

冬,十月,衛侯使孫林父來聘。

 

壬戌,及孫林父盟。

 

楚公子貞帥師圍陳。

 

十有二月,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於鄬。

 

(鄬,鄭地。

 

○鄬本又作為,於詭反。)

 

鄭伯?

 

原如會,(?

 

,苦門反,本又作郡,或作頵,頵音於倫反《左氏》作「?

 

頑」。)

 

未見諸侯。

 

丙戌,卒於操。

 

(操,鄭地。

 

○操,七報反。)

 

未見諸侯,其曰如會,何也?

 

致其誌也。

 

禮:諸侯不生名,此其生名,何也?

 

卒之名也。

 

卒之名,則何為加之如會之上?

 

見以如會卒也。

 

其見以如會卒,何也?

 

鄭伯將會中國,其臣欲從楚,不勝其臣,弒而死。

 

其不言弒,何也?

 

不使夷狄之民加乎中國之君也。

 

(邵曰:「以其臣欲從楚,故謂夷狄之民,不欲使夷狄之臣得弒中國之君,故去弒而言卒,使若止卒然」。

 

○見以,賢遍反。

 

去,起呂反。)

 

其地,於外也。

 

其日,未逾竟也。

 

日卒時葬,正也。

 

(未逾竟音境。)

 

疏「日卒」至「正也」。

 

○釋曰:葬在八年,比處發之者,以鄭伯被弒而同正卒。

 

既同正卒,宜云正葬,故連言也。

 

重發正卒之傳者,今被弒而同正卒,嫌與佗例異,故明之也。

 

陳侯逃歸。

 

以其去諸侯,故逃之也。

 

(鄭伯欲從中國而罹其凶禍,諸侯莫有討心,於是懼而去之,背華即夷,故書逃以抑之。

 

○背音佩)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晉。

 

疏「正月公如晉」。

 

○釋曰:傳例:「往月,危往也」。

 

(原空二字)今書正月者,以鄭伯歸晉受禍,陳侯畏楚逃歸,明晉之不足可恃,而公往朝,危之道,故書月也。

 

夏,葬鄭僖公。

 

鄭人侵蔡,獲蔡公子濕。

 

(獲者,不與之辭。

 

侵者,所以服不義,無相獲之道。

 

○公子濕,本又作隰,又音谿,二十年同:《左氏》作「谿」)人,微者也。

 

浸,淺事也。

 

而獲公子,公子病矣。

 

疏「公子病矣」。

 

○釋曰:《公羊》以為侵而言獲者,適得其意,謂值其無備,故獲得之。

 

此云「公子病矣」,謂侵是淺事,所以得公子者,由公子病弱矣。

 

徐邈云:「公子病,不任為將帥,故獲之。」

 

季孫宿會晉侯、鄭伯、齊人、宋人、衛人、邾人於邢丘。

 

(邢丘,地。

 

○邢音刑。)

 

見魯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會也。

 

(見,賢遍反。)

 

疏「見魯之失正也」。

 

○釋曰:以公在晉,未及告公,大夫為會,故云「失正也」。

 

公至自晉。

 

莒人伐我東鄙。

 

秋,九月,大雩。

 

冬,楚公子貞帥師伐鄭。

 

晉侯使士匄來聘。

 

九年,春,宋災。

 

外災不誌,此其誌何也?

 

故宋也。

 

(故猶先也,孔子之先,宋人。)

 

疏「宋災」。

 

○釋曰:《公羊》以為「大者曰災」,何休云「大者謂正寢、社稷、宗廟、朝廷也」,小者非宗廟社稷也。

 

又曰「內何以不言火,甚之也」者,何休云「《春秋》以內為天下法」,「故雖小有火,如大災」。

 

又云「外災不書,此何書?

 

為王者之後記災也。」

 

此傳直云「故宋也」,徐邈云:「《春秋》王魯,以周公為王後,以宋為故也。」

 

是亦以為王者之後記災也。

 

今範獨云「孔子之先宋人」,故記其災,以黜周王魯,乃是《公羊》之說。

 

今徐乃取以解《穀梁》,故範不從之。

 

夏,季孫宿如晉。

 

五月,辛酉,夫人薑氏薨。

 

(成公母。)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薑。

 

冬,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齊世子光伐鄭。

 

十有二月,已亥,同盟於戲。

 

(戲,鄭地。

 

○於戲,許宜反。)

 

不異言鄭,善得鄭也。

 

不致,恥不能據鄭也。

 

(戲盟還而楚伐鄭,故恥不能終有鄭。)

 

疏 「不異」至「鄭也」。

 

○釋曰:舊解以伐鄭之文在上,即同盟於戲,明鄭在可知,故不異言也。

 

善得鄭也,言鄭服心同盟,故以為善,既善得鄭,則是無恥。

 

所以不致者,恥不能據鄭也,謂既盟之後,楚即伐鄭,恥不能終據之,故不致也。

 

又一解,不異言鄭,謂會伐無鄭伯之文,今不序,是不異言也。

 

所以不異言者,善得鄭也,嘉其服心受盟,比之舊同好然,故不異言也。

 

既善得鄭,又以為恥者,當時鄭雖受盟,楚即伐鄭,諸侯不能終據鄭,故以為恥也。

 

楚子伐鄭。

 

十年,春,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吳於柤。

 

(柤,楚地。

 

○於柤,莊加反。)

 

會,又會,外之也。

 

(五年會於戚,不殊會,今殊會吳者,複夷狄故。

 

○複夷,扶又反,下「不複」皆同。)

 

疏「會又會,外之也」。

 

○釋曰:重發傳者,五年戚會不殊吳,今殊之,故複發傳。

 

○注「複夷狄故」。

 

○釋曰:舊解戚之會抑繒進吳,故不得殊會,今宜當複夷狄,故會以外之。

 

或以為戚會,以吳行進,故不殊之,今在後,更為夷狄之行,故外之。

 

夏,五月,甲午,遂滅傅陽。

 

(傅陽,《左氏》作「逼陽」。)

 

遂,直遂也。

 

其曰遂何?

 

不以中國從夷狄也。

 

(言時實吳會諸侯滅傅陽,恥以中國之君從夷狄之主,故加甲午,使若改日諸侯自滅傅陽。

 

滅卑國月,此日,蓋為遂耳。

 

○為,於偽反。)

 

疏「遂,直遂也」。

 

○釋曰:傳言「遂,直遂也」者,是繼事之辭,不須云日。

 

今加甲午,始云遂滅,與凡遂異,故傳言之。

 

○注「此日,蓋為遂耳」。

 

○釋曰:傅陽卑國,例當書月,此經言日,故範云「蓋為遂耳」。

 

為遂者,欲見不使中國之君從夷狄之主也。

 

公至自會。

 

會夷狄不致,惡事不致,(夷狄不致,恥與同。

 

惡事不致,恥有惡。)

 

此其致何也?

 

(會吳,會夷狄也。

 

滅傅陽,惡事也。

 

據不應致。)

 

存中國也。

 

(以中國之君,從夷狄之主,而滅人之邑也,此即夷狄爾,是無中國也。

 

故加甲午,使若改日諸侯自滅傅陽爾,不以諸侯從夷狄也。

 

滅中國雖惡事,自諸侯之一眚爾。

 

從夷狄而滅人,則中國不複存矣。

 

○眚,所景反。)

 

疏「夷狄」至「國也」。

 

○釋曰:僖二十六年「公至自伐齊」,傳曰:「惡事不致,此其致之何也?

 

危之也。」

 

彼亦是以蠻夷伐中國,傳總釋之。

 

今分別兩言之者,當以直會夷狄,直為惡事,二者俱不致會。

 

夷狄不致者,成二年蜀之盟是也。

 

惡事不致者,桓二年稷之會是也。

 

今公從夷狄為柤之會,又滅傅陽,二事皆惡,故傳兩舉之。

 

彼公以楚師伐齊唯是一事,故總釋耳。

 

傳於此見存中國之文者,雞澤之會,諸侯失政,從此之後,日益陵遲,又會夷狄之人以滅中國,惡事之甚,故書公至以存之。

 

僖二十六年傳云危之,此云存之者,彼向來陵遲,故直云危之。

 

公此時微弱之甚,故云「存中國也」。

 

○注「而滅人之邑」。

 

○釋曰:此謂國邑也,故上注云「卑國月」。

 

《公羊》、《左氏》亦以為國也。

 

中國有善事,則並焉。

 

(若中國有善事,則不複言會諸侯,改日遂滅傅陽。

 

如僖四年諸侯「侵蔡,蔡潰」,「遂伐楚」,是並焉。

 

○則並,必性反,又如字。)

 

無善事則異之,存之也。

 

(諸侯會吳於柤,甲午,遂滅傅陽,是則若會與遂異人。)

 

汲鄭伯,(汲猶引也。

 

鄭伯?

 

原為臣所弒而不書弒,此引而致於善事。

 

○ 汲音急。)

 

逃歸陳侯,(鄬之會,陳侯不會,以其為楚,故言逃歸。

 

○為,於偽反。)

 

致柤之會,存中國也。

 

楚子貞、鄭公孫輒帥師伐宋。

 

晉師伐秦。

 

秋,莒人伐我東鄙。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齊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

 

(齊世子光字滕薛之上,蓋驕蹇。

 

○蹇,紀輦反。)

 

冬,盜殺鄭公子斐、公子發、公孫輒。

 

稱盜以殺大夫,弗以上下道,惡上也。

 

(兩下相殺,不誌乎《春秋》,惡鄭伯不能脩政刑,致盜殺大夫也。

 

以上下道,當言鄭人殺其大夫。

 

○斐,芳尾反,《左氏》作「騑」。

 

惡,路反。)

 

疏「稱盜」至「上也」。

 

○釋曰:哀四年傳云「微殺大夫,謂之盜」,而曰上下道者,以微殺大夫,即是兩下相殺。

 

兩下相殺,不誌乎《春秋》,惡鄭伯不能脩政,刑以致盜殺大夫,則哀十三年「盜殺陳夏區夫」,昭二十年「盜殺衛侯之兄輒」,亦是惡其君以致盜也。

 

兩下相殺,既不入於例,故云不以上下道。

 

其以上下道者,當云鄭人殺其大夫也。

 

然文六年狐射姑殺陽處父,經改兩下相殺之文「晉殺其大夫陽處父」,是謂君國殺之之辭也,則上下之道亦稱國。

 

而獨決其不稱人者,稱國以殺大夫有二例,以二例不定,故不得專為上下道;

 

稱人殺,是誅有罪之文,有罪無二例,故得決之。

 

於此發例者,盜殺大夫,初起於此故也。

 

戌鄭虎牢。

 

(不稱其人,則魯戍也,猶戍陳。)

 

其曰鄭虎牢,決鄭乎虎牢也。

 

(二年,鄭去楚而從中國,故城虎牢。

 

不言鄭,使與中國無異。

 

自爾已來,數反覆,無從善之意,故係之於鄭,決絕而棄外。

 

○數,所角反。

 

覆,芳服反。)

 

疏注「二年」至「棄外」。

 

○釋曰:注言此者,解其決鄭之意。

 

九年鄭與諸侯同盟,其年楚子伐鄭,鄭從楚,此年又與楚公子貞伐宋,是其數反覆也。

 

今諸侯則戍鄭,當見其無從善之心,故不得內之,以明當決絕之。

 

若不決絕之,當如上二年直云「城虎牢」,不係之鄭也。

 

楚公子貞帥師救鄭。

 

公至自伐鄭。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軍。

 

作,為也。

 

古者天子六師,諸侯一軍。

 

作三軍,非正也。

 

(《周禮》、《司馬法》曰:「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

 

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其將皆命卿。

 

二千五百人為師。」

 

然則此言天子六師,凡萬有五千人;

 

大國三軍,則三萬七千五百人。

 

諸侯製逾天子,非義也。

 

總云諸侯一軍,又非製也。

 

昭五年經曰「舍中軍」,傳曰「貴複正也」,然則魯有二軍,今云三軍,增置中軍爾。

 

魯為次國,於此為明。

 

○將,子匠反。

 

舍中音舍。)

 

疏注「魯為次國」。

 

○釋曰:魯本周公之後,地方七百裏,而云次國者,據春秋時言之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不郊。

 

夏四月,不時也。

 

四卜,非禮也。

 

疏「四卜」非「禮也」。

 

○釋曰:上三卜為禮,而非時。

 

此卜違禮,而禮亦非時,故重發傳。

 

不言免牲者,不行免牲之禮,故但言不郊耳。

 

鄭公孫舍之帥師侵宋。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

 

秋,七月,已未,同盟於京城北。

 

(盟謀更共伐鄭。

 

京城北,鄭地。

 

○京城,《左氏》京作「亳」。)

 

公至自伐鄭。

 

不以後致,盟後複伐鄭也。

 

(傳例曰:「已伐而盟。

 

複伐者,則以伐致。

 

盟不複伐者,則以會致。」

 

此言不以後致,謂會在伐後。

 

○複,扶又反。)

 

疏 「不以」至「鄭也」。

 

○釋曰:成十七年「夏,公會尹子」云云「伐鄭」,乙酉,同盟於柯陵」,與此正同。

 

彼云「公至自會」,此云「公至自伐鄭」,致文不同者,案彼伐鄭同盟於柯陵,為公不同於伐鄭,以會事為大,故以會致;

 

此時鄭從楚,楚彊,諸侯畏之,故以伐為大事。

 

又盟後重更伐鄭,故以伐致也。

 

○注「傳例」至「伐後」。

 

○釋曰:下十九年傳文。

 

楚子、鄭伯伐宋。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會於蕭魚。

 

(蕭魚,鄭地。)

 

公至自會。

 

伐而後會,不以伐鄭致,得鄭伯之辭也。

 

(鄭與會而服中國,喜之,故以會致。

 

○鄭與音豫。)

 

疏「伐而」至「辭也」。

 

○釋曰:僖四年傳云「二事偶,則以後事致」,此云「「公至自會」,正是其當。

 

而云「不以伐鄭致」者,以鄭從楚,伐之尤難,故當以伐為大事,但以喜鄭與會,故以會致之。

 

楚人執鄭行人良宵。

 

行人者,挈國之辭也。

 

(行人,是傳國之辭命者。

 

○傳,直專反。)

 

疏「挈國之辭也」。

 

○釋曰:舊解挈猶傳也。

 

行人傳國使會命,故云「挈國之辭也。」

 

或以挈為舉謂傳,舉國命之辭,理亦通耳,但與注乖。

 

行人之文有六,傳之所以發者三也。

 

昭公八年「楚人執陳行人於徵師」,傳曰:「稱人以執大夫,執有罪也。

 

稱行人,怨接於上也。」

 

襄十有八年「晉執衛行人石買」,傳曰:「稱行人,怨接於上也。」

 

此云「楚人執鄭行人良宵」,傳曰:「挈國之辭也。」

 

徵師云稱人執有罪,則此挈國之辭,而被囚執,亦是有罪也。

 

石買云稱行人怨接於上,則良宵亦然也,是其文亦相通也。

 

傳舉三者,則定六年「晉人執宋行人樂祁」,七年「齊人執衛行人北宮結」,昭二十三年「晉人執我行人叔孫婼」亦然也。

 

是稱人以執有罪,石買稱行人怨接於上,明君之與臣,兩舉失之也。

 

執大夫稱人,又有二義。

 

莊十七年「齊人執鄭詹」,傳曰「人者,眾辭也。

 

以人執,與之辭也」。

 

僖四年齊人執陳袁濤塗傳曰:「齊人者,齊侯也」,「不正其逾國而執也」。

 

桓十一年「宋又執鄭祭仲」,傳曰「宋人者,宋公也。

 

其曰人何也?

 

貶之也」。

 

是有二也。

 

案經例執大夫皆稱人而執,未有稱公侯者。

 

而云貶宋公齊侯何也?

 

斯有旨矣。

 

然執大夫得其罪,例當稱人。

 

經因事以明義,若彼執者有罪,則稱人以見罪;

 

若執人者有罪,亦稱人以見惡。

 

齊侯為逾國而執,宋公命人逐君,故貶之也,稱人以明不正也。

 

縱使例執得其罪,未有稱公侯之文,其齊宋二君,亦當貶從稱人之限,故經雖同常文,傳則分而別之,所謂善惡不嫌同辭,不可以一概求之矣。

 

祭仲不稱行人,舊解私罪不稱行人,或當非行人故也。

 

冬,秦人伐晉。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莒人伐我東鄙,圍邰。

 

(蓋攻守之害深,故以危錄其月。

 

○邰,本又作台,他來反,又音台。)

 

伐國不言圍邑,舉重也。

 

(伐國重,圍邑輕,舉重可以包輕。)

 

取邑不書圍,安足書也。

 

(不足書而今書,蓋為下事起。

 

○為,於偽反。)

 

疏注「蓋為下事起」。

 

○釋曰:範知之者,以伐國不言圍邑,言圍邑有所見,明此為下事耳。

 

季孫宿帥師救邰,遂入鄆。

 

(鄆,莒邑。

 

○鄆音運。)

 

遂,繼事也。

 

受命而救邰,不受命而入鄆,惡季孫宿也。

 

(惡,烏路反。)

 

夏,晉侯使士魴來聘。

 

秋,九月,吳子乘卒。

 

冬,楚公子貞帥師侵宋。

 

公如晉。

 

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晉。

 

夏,取邿。

 

(邿音詩。)

 

疏「夏取邿」。

 

○釋曰:《公羊》以邿為邾婁之邑,此傳雖無說,蓋從《左氏》為國也。

 

秋,九月,庚辰,楚子審卒。

 

(共王。

 

○共音恭。)

 

冬,城防。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孫宿,叔老會晉士匄、齊人、宋人、衛人、鄭公孫蠆、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會吳於向。

 

(向,鄭地。

 

○蠆音丑邁反。

 

向,舒亮反。)

 

疏「正月」至「於向」。

 

○釋曰:何休云「月者,剌諸侯委任大夫,」「二年之後,君若贅旒然」,故月之。

 

範雖不注,或以二卿遠會蠻夷,危之,故月。

 

從何說,理亦通耳。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叔孫豹會晉荀偃、齊人、宋人、衛北宮括、鄭公孫蠆、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

 

已未,衛侯出奔齊。

 

(諸侯出奔例月,衎結怨於民,自棄於位,君弒而歸,與知逆謀,故出入皆日,以著其惡。

 

○與音豫。)

 

疏注 「諸侯」至「其惡」。

 

○釋曰:桓十五年「五月,鄭伯突出奔蔡」,十六年「十有一月,衛侯朔出奔齊」,又十一年「鄭忽出奔衛」,亦文承九月之下,是例月也。

 

若然,昭三年「冬,北燕伯款出奔齊」,二十一年「冬,蔡侯東出奔楚」而書時者,彼蔡侯東時,為公如晉,不當月,故時也;

 

其北燕伯時,自為大雨雹,故亦略其月,文或當時,與月同,唯書日有異也。

 

然此書日以著衛侯之惡,則昭二十五年「九月,乙亥,公孫於齊」,亦是明公之惡也。

 

或可詳內,不可以外例準之。

 

然「衛侯朔出奔齊」,傳曰「朔之名,惡也。

 

天子召而不往」,彼亦惡而書名,則北燕伯、蔡侯之徒,亦是書名以見惡也。

 

今衛侯以惡甚而書日,所以不名者,「鄭忽出奔衛」,傳曰「其名,失國也」,衛侯雖則惡甚,以其不失國,故不名以見得國,入書名以明惡也。

 

曹伯負芻無罪,故出入不名,則衛侯鄭入書名者,亦惡可知也。

 

然衛侯朔亦得國,而出書名者,以天子絕之故也。

 

則蔡侯東、北燕伯款,亦為失國而名也。

 

鄭忽,桓十五年稱「世子忽複歸於鄭」,亦是得國而書名者,以其微弱罪賤之,故傳曰其名失國,以後雖入國,不能自安,故亦與失國同也。

 

又忽是世子,與君少異,故彼注云其名,謂去世子而但稱忽是也。

 

公孫於齊不名者,為內諱也。

 

一解以衛侯不名者,出奔書曰,以見罪惡甚,故不複名也,理亦通耳。

 

莒人侵我東鄙。

 

秋,楚公子貞帥師伐吳。

 

冬,季孫宿會晉士匄、宋華閱、衛孫林父、鄭公孫蠆、莒人、邾人於戚。

 

(閱音悅。)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來聘。

 

(向,舒亮反。

 

戌音恤。)

 

二月,巳亥,及向戌盟於劉。

 

劉夏逆王後於齊。

 

(劉,采地。

 

夏,名。

 

書名,則非卿也。

 

天子無外,所命則成,故不言逆女。

 

○劉夏,戶雅反,注同。)

 

疏「劉夏」至「於齊」。

 

○釋曰:《公羊》以劉夏為天子下大夫,今範云非卿,則亦以為下大夫也。

 

此時王者,案《世本》、《本紀》當傾王也。

 

過我,故誌之也。

 

(過音戈。)

 

夏,齊侯伐我北鄙,圍成。

 

公救成,至遇。

 

(至遇而齊師已退也。

 

遇,魯地。)

 

季孫宿、叔孫豹帥師城成郛。

 

(郛,郭。

 

○郛音孚。)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晉侯周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18:30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六


○襄公(起十六年,盡三十一年)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晉悼公。

 

三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湨梁。

 

(湨梁,地。

 

○湨,古闃反。)

 

戊寅,大夫盟。

 

湨梁之會,諸侯失正矣。

 

諸侯會,而曰大夫盟,正在大夫也。

 

諸侯在,而不曰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

 

晉人執莒子、邾子以歸疏「晉人」至「以歸」。

 

○釋曰:諸侯不得私相治,執人以歸,非禮明矣。

 

齊侯伐我北鄙。

 

夏,公至自會。

 

五月,甲子,地震。

 

叔老會鄭伯、晉荀偃、衛甯殖、宋人伐許。

 

秋,齊侯伐我北鄙,圍成。

 

大雩。

 

冬,叔孫豹如晉。

 

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間卒。

 

(間音閑,《左氏》作「輕」。)

 

宋人伐陳。

 

夏,衛石買帥師伐曹。

 

秋,齊侯伐我北鄙,圍桃。

 

齊高厚帥師伐我北鄙,圍防。

 

九月,大雩。

 

疏「九月,大雩」。

 

○釋曰:前年大雩不月,此月者,僖十一年傳曰「雩,月正也」,是九月八月雩得正也,故月。

 

前年雩不正,時也。

 

宋華臣出奔陳。

 

冬,邾人伐我南鄙。

 

十有八年,春,白狄來。

 

(不言朝,不能行朝禮。

 

○朝,直遙反。)

 

夏,晉人執衛行人石買。

 

稱行人,怨接於上也。

 

(怨其君而執其使,稱行人,明使人爾,罪在上也。

 

○其使,所吏反,下同。)

 

疏注「怨其君」至「在上也」。

 

○釋曰:稱人以執,是執有罪。

 

範云明使人者,謂稱行人者,明罪在君上,故云「明使人」,非謂稱行人以罪晉也。

 

重發傳者,楚是夷狄,嫌晉之主盟當異,故重明之。

 

秋,齊侯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圍齊。

 

非圍而曰圍,(據實伐。)

 

齊有大焉,亦有病焉。

 

(齊若無罪,諸侯豈得同病之乎?)

 

非大而足同焉?

 

(齊非大國,諸侯豈足同共圍之與?

 

○同與音餘。)

 

諸侯同罪之也,亦病矣。

 

(諸侯同罪大國,是不量力,必為大國所讎,則亦病矣。)

 

疏「非圍」至「病矣」。

 

○釋曰:知非圍者,以十九年經云「至自伐齊」,不以圍致故也。

 

傳言「非圍而曰圍」者,解經不以實言之意。

 

「齊有大焉,亦有病焉,」謂經稱同圍之意。

 

齊雖有事,大國焉,亦有罪惡焉。

 

病猶罪惡也,謂數伐魯。

 

以數伐魯,又複國大,故稱同圍之耳。

 

「非大而足同與」,覆上「齊有大焉」,「諸侯同罪」之意也,謂齊若非大國,何須諸侯同罪之也。

 

「亦病矣」,謂齊是大國,諸侯共同罪之,必為大國所讎,是取禍之道,故云亦罪惡矣,言諸侯與齊同有罪惡也。

 

曹伯負芻卒於師。

 

閔之也。

 

疏「閔之也」。

 

○釋曰:僖四年「許男新臣卒」,彼內桓師,故不地。

 

知言卒於師者,皆閔之也。

 

楚公子午帥師伐鄭。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諸侯盟於祝柯。

 

(前年同圍齊之諸侯也。

 

祝柯,齊地。

 

○祝柯,古河反,注同。)

 

晉人執邾子。

 

公至自伐齊。

 

《春秋》之義,巳伐而盟。

 

複伐者,則以伐致。

 

(京城北之類是。

 

○複,扶又反,下及注皆同。)

 

盟不複伐者,則以會致。

 

(會於蕭魚之類是。)

 

祝柯之盟,盟複伐齊與?

 

(怪不以會致。

 

○與音餘。)

 

曰,非也。

 

(不複伐齊。)

 

然則何為以伐致也?

 

曰,與人同事,或執其君,或取其地。

 

(同與邾圍齊,而晉執其君,魯取其地,此與盟後後伐無異。)

 

疏「或執」至「其地」。

 

○釋曰:據此傳文,事實在邾,不關於齊。

 

而以伐齊致者,以明實伐齊,盟後又或執其君,或取其地,與盟後複伐無異,故託事以見意,罪晉執君,惡魯取地。

 

若其實不伐齊,亦不得以伐致也。

 

取邾田,自漷水。

 

(以漷水為界。

 

○漷水,火虢反,又音郭,水名。)

 

軋辭也。

 

(軋,委曲隨漷水,言取邾田之多。

 

○軋,於八反。)

 

疏「軋辭也」。

 

○釋曰:《公羊》以為漷水移入邾界,魯隨而有之。

 

今云「軋辭」者,軋謂委曲。

 

經言「自漷水」者,委曲之辭也。

 

一解軋辭者,軋謂委曲,言取邾田委曲隨漷水為界之辭,言其多也。

 

其不日,惡盟也。

 

(惡,烏路反。)

 

疏「其不日,惡盟也」。

 

釋曰:謂執君取地。

 

季孫宿如晉。

 

葬曹成公。

 

夏,孫林父帥師伐齊。

 

秋,七月,辛卯,齊侯環卒。

 

晉士匄帥師侵齊,至穀,聞齊侯卒,乃還。

 

還者,事未畢之辭也。

 

疏「還者」至「辭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內外異也。

 

何休《廢疾》難此云:「君子不求備於一人,(原空闕三字)士匄不伐喪,純善矣。」

 

何以複責其專大功也?

 

鄭玄釋之曰:「士匄不伐喪則善矣。

 

然於善則稱君,禮仍未備,故言乃還,不言乃複,作未畢之辭。」

 

還者致辭,複者反命,如鄭之言,亦是譏士匄不複命也。

 

然如鄭意,以乃還為惡,乃複為善,則公子遂至黃乃複,又為惡之者,彼以遂違君命而反,故加畢事之文,欲見臣不專公命,與此意少異。

 

此既善不伐喪,複為事畢之辭,則是純善士匄,故以未畢之辭言之。

 

受命而誅,生死無所加其怒,不伐喪,善之也。

 

善之,則何為未畢也?

 

君不屍小事,臣不專大名。

 

善則稱君,過則稱已,則民作讓矣。

 

士匄外專君命,故非之也。

 

然則為士匄者宜奈何?

 

宜墠帷而歸命乎介。

 

(除地為墠,於墠張帷,反命於介,介歸告君,君命乃還,不敢專也。

 

○墠音善,介音界,副使也。)

 

八月,丙辰,仲孫蔑卒。

 

齊殺其大夫高厚。

 

鄭殺其大夫公子嘉。

 

冬,葬齊靈公。

 

城西郛。

 

叔孫豹會晉士匄於柯。

 

(柯,地。)

 

城武城。

 

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孫速會莒人盟於向。

 

(向,莒邑,○向,舒亮反。)

 

夏,六月,庚申,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於澶淵。

 

(澶淵,衛地。

 

○澶,市然反。)

 

秋,公至自會。

 

仲孫速帥師伐邾。

 

蔡殺其大夫公子濕。

 

蔡公子履出奔楚。

 

陳侯之弟光出奔楚。

 

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

 

其弟云者,親之也。

 

親而奔之,惡也。

 

(顯書弟,明其親也。

 

親而奔逐之,所以惡陳侯。

 

○弟光,《左氏》作「黃」。

 

惡音烏路反。)

 

疏注「所以惡陳侯」。

 

○釋曰:知非惡光者,以傳例「歸為善,自某歸次之」,以二十三年云「光自楚歸於陳」,又且專之稱弟罪衛侯,則光稱弟罪陳侯也,故鄭《釋廢疾》亦云「惡陳侯也」。

 

叔老如齊。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季孫宿如宋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晉。

 

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以者,不以者也。

 

(凱曰:「人臣無專祿以邑叛之道。」

 

○漆音七。

 

閭,力居反。)

 

疏「以者不以者也」。

 

○釋曰:重發傳者,此非用兵之以,故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傳曰「及防茲,以大及小也」,是小大不敵,故當言及。

 

今不言及,為小大敵故也。

 

來奔者不言出,舉其接我者也。

 

漆閭丘不言及,小大敵也。

 

夏,公至自晉。

 

秋,晉欒盈出奔楚。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疏「日有食之」。

 

○釋曰:此年與二十四年,皆頻月日食。

 

據今曆有無頻食之理,但古或有之。

 

故《漢書•高祖本紀》亦有頻食。

 

曹伯來朝。

 

(朝,直遙反。)

 

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於商任。

 

(商任,某地。

 

○任音壬。)

 

庚子,孔子生。

 

疏「庚子,孔子生」。

 

○釋曰:仲尼以此年生,故傳因而錄之。

 

《史記世家》云襄公二十二年生者,馬遷之言,與經典不同者非一,故與此傳異年耳。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

 

疏「公至自會」。

 

釋曰:此與二十一年「公如晉」皆月者,依傳例「月者有危」,傳不記危之事,未可知也。

 

何休云「善公能事大國」,案下法隨會公至不月,則何說非。

 

夏,四月。

 

秋,七月,辛酉,叔老卒。

 

冬,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沙隨。

 

公至自會。

 

楚殺其大夫公子追舒。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三月,巳巳,杞伯匄卒。

 

(匄,古害反。)

 

夏,邾畀我來奔。

 

(畀,必二反。)

 

葬杞孝公。

 

陳殺其大夫慶虎及慶寅。

 

稱國以殺,罪累上也。

 

及慶寅,慶寅累也。

 

陳侯之弟光自楚歸於陳。

 

(光反稱弟言歸,無罪明矣。)

 

晉欒盈複入於晉,入於曲沃。

 

(曲沃,晉地。

 

○複,扶又反。)

 

秋,齊侯伐衛,遂伐晉。

 

八月,叔孫豹帥師救晉,次於雍渝。

 

(雍渝,晉地。

 

○雍,於用反,又如字。

 

渝,羊朱反。)

 

言救後次、非救也。

 

(惡其不遂君命而專止次,故先通君命而後言次,尊君抑臣之義。

 

鄭嗣曰:「次,止也。

 

凡先書救而後言次,皆非救也。」

 

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於聶北,救邢」,此師本欲止聶北,遙為之援爾,隨其本意而書,故先言次而後言救。

 

豹本受君命救晉,中道不能,故先言救而後言次。

 

若鄭伯未見諸侯,而曰如會,致其本意。

 

○惡其其烏路反,不傳「惡之」同。

 

聶北,不輒反。

 

中道,丁仲反,又如字。)

 

疏「言救」至「救也」。

 

○釋曰:後言次為非救,則以僖元年先言次即是救,彼傳亦云非救者,其實言次,則並是非救,但傳各隨其本意而釋之,鄭嗣言之詳矣。

 

己卯,仲孫速卒。

 

冬,十月,乙亥,臧孫紇出奔邾。

 

其日,正臧孫紇之出也。

 

(正其有罪。)

 

蓫伯玉曰:「不以道事其君者,其出乎?」

 

(必不見容。

 

○籧,其居反。)

 

晉人殺欒盈。

 

惡之,弗有也。

 

(不言殺其大夫,是不有之以為大夫。)

 

齊侯襲莒。

 

(輕行掩其不備曰襲。

 

○輕,遣政反,又如字。)

 

二十有四年,春,叔孫豹如晉。

 

仲孫羯帥師侵齊。

 

夏,楚子伐吳。

 

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齊崔杼帥師伐莒。

 

大水。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夷儀。

 

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伐鄭。

 

公至自會。

 

陳針宜咎出奔楚。

 

(針,其廉反。

 

咎,其九反。)

 

叔孫豹如京師。

 

大饑。

 

五穀不升為大饑。

 

(升,成也。)

 

一穀不升謂之嗛,(嗛,不足貌。

 

○嗛,去簟反。)

 

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饉音近。)

 

四穀不升謂之康,(康,虛。)

 

五穀不升謂之大侵。

 

(侵,傷。)

 

疏「五穀」至「大侵」。

 

○釋曰:「二穀不升謂之饑,」今經云「大饑」,故傳云「五穀不升」也。

 

謂之嗛,謂之康,嗛是不足之貌,康是虛荒之名。

 

「五穀不升謂之大侵」,又謂之大饑者,以經云「大饑」,是傳文順經言之,經所云「大饑」者,謂五穀不熟也。

 

其實大侵者,大饑之異名,通而言之,正是一物也,傳欲分析五種之名,故異言之耳。

 

徐邈云「有死者曰大饑,無死者曰大餓」,何休云「有死曰大餓,無死曰饑」,並以意言之,與《穀梁》異也。

 

大侵之禮,君食不兼味,台榭不塗。

 

(塗,堊飾。

 

○榭音謝。

 

塗,烏路反,又烏路反。)

 

弛侯,廷道不除。

 

(弛,廢也。

 

侯,射侯也。

 

廢侯不燕射,廷內道路不脩除。

 

○弛侯,式氏反。

 

廷道,徒佞反,朝廷之道也,一音庭。)

 

疏注「弛廢」至「燕射」。

 

○釋曰:凡大射為祭擇士,賓射則接賓而射,燕則因歡燕而為射。

 

既國大饑,君不宜燕樂,故注舉燕射言之,其實尚不祭鬼,神亦不應有大射賓射之禮,故傳以弛侯總之。

 

或以為燕射一侯,禮最省,故舉之以明餘者亦不為之耳,理亦通之。

 

百官布而不製。

 

(官職脩列,不可闕廢,不更有造作。)

 

鬼神禱而不祀,(《周書》曰:「大荒有禱無祀。」)

 

疏注「周書」至「無祀」。

 

○釋曰:《周書》者,先儒以為仲尼刪《尚書》之餘,今據其書與《尚書》不類,未知是與非也。

 

此大侵之禮也。

 

二十有五年,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

 

夏,五月,乙亥,齊崔杼弒其君光。

 

莊公失言,淫於崔氏。

 

(放言將淫崔氏,為此見弒也。

 

邵曰:「淫,過也。

 

言莊公言語失漏,有過於崔子,而崔子弒之。」

 

故傳載其致弒之由,以明崔杼之罪甚。

 

○為此,於偽反,下「為其」同。)

 

疏注「放言」至「罪甚」。

 

○釋曰:失言謂放言,謂放言將淫崔氏。

 

邵解云謂言語失漏,有過於崔氏。

 

範兩載之者,貴異說耳。

 

注又云「傳載其致弒之由」者,正謂此傳,不更據別文也。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夷儀。

 

六月,壬子,鄭公孫舍之帥師入陳。

 

秋,八月,已巳,諸侯同於重丘。

 

(會夷儀之諸侯也。

 

重丘,齊地。

 

○重,直龍反。)

 

公至自會。

 

衛侯入於夷儀。

 

(夷儀本邢地,衛滅邢而為衛地。)

 

楚屈建帥師滅舒鳩。

 

(屈,居忽反。)

 

冬,鄭公孫夏帥師伐陳。

 

(夏,戶雅反。)

 

十有二月,吳子謁伐楚,門於巢,卒。

 

以伐楚之事,門於巢,卒也。

 

(所以攻巢之門者,為其伐楚之事故也。

 

然則伐楚經巢。

 

○子謁,《左氏》作 「遏」。)

 

於巢者,外乎楚也。

 

(若但言伐楚卒而不言於巢者,則卒在楚也。

 

言於巢,則不在楚。)

 

門於巢,乃伐楚也。

 

(先攻巢,然後楚乃可得伐。)

 

疏注「先攻巢」。

 

○釋曰:舊解巢,楚竟上之小國,有表裏之援,故先攻之,然後楚可得伐,以為楚邑非也。

 

徐邈亦云「巢,偃姓之國」是也。

 

諸侯不生名,取卒之名,加之伐楚之上者,見以伐楚卒也。

 

其見以伐楚卒何也?

 

(據伐楚惡事,無緣致本意。

 

○見,賢遍反。)

 

疏「諸侯不生名」。

 

○釋曰:重發傳者,與失國生名異故也。

 

古者大國過小邑,小邑必飾城而請罪,禮也。

 

(飾城者,脩守備。

 

請罪,問所以為闕,致師之意。

 

○守備,手又反,或如字。)

 

吳子謁伐楚,至巢,入其門,門人射吳子。

 

有矢創,反舍而卒。

 

古者雖有文事,必有武備,非巢之不飾城而請罪,非吳子之自輕也。

 

(非,責。

 

○射,食亦反。

 

創,初良反。)

 

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衛甯喜弒其君剽。

 

此不正,其日何也?

 

殖也立之,喜也君之,正也。

 

(父立以為君,則子宜君之,以明正也。

 

○君剽,匹妙反。)

 

疏「此不正其日何」。

 

○釋曰:知剽不正者,以元年稱公孫見經故也。

 

衛孫林父入於戚以叛。

 

甲午,衛侯衎複歸於衛。

 

日歸,見知弒也。

 

(書喜弒君,衎可言歸,衎實與弒,故錄日以見之。

 

書日所以知其與弒者,言辛卯弒君,甲午便歸,是待弒而入,故得速也。

 

○衎,苦旦反,一本作衍。

 

見知,賢遍反。

 

實與音豫,下同。)

 

疏「日歸」至「弒也」。

 

○釋曰:衎既與弒,不言入以惡之者,傳例歸為善,複歸則居其兩端,故傳複者複中國,歸者歸其所。

 

今喜既弒君,衍可言歸,但以與弒,故從平文云複歸。

 

書名,因以見惡耳。

 

不言入,以明歸罪於甯喜也。

 

夏,晉侯使荀吳來聘。

 

公會晉人、鄭良霄、宋人、曹人於澶淵。

 

秋,宋公殺其世子座。

 

(座,在禾反。)

 

晉人執衛甯喜。

 

八月,壬午,許男甯卒於楚。

 

(宣九年九月「辛酉,晉侯黑臀卒於扈」,傳曰「其日,未逾竟也」。

 

此乃在楚,何以日邪?

 

隱三年「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傳曰:「日卒,正也。」

 

許男卒於楚,則在外已顯,日卒,明其正。

 

○竟音境。)

 

疏注「宣九」至「其正」。

 

○釋曰:案薄氏馳云:「此自發例於大國,不明於小國。

 

其小國或詳或略,許男書日,必正也。」

 

範答云:「《春秋》稱世子國有非正,周之襄王,晉之恭子,曹伯射姑,亦是其例。

 

玃且之卒,謂於日食之下,何以知其不日?」

 

然則範之此答,據何文得知?

 

又周之襄王與恭子何以為別?

 

又薄氏之駮不問射姑,而範答探意大過者,案《左氏》襄王是惠後之子,明襄王是嫡也。

 

故文八年書「八月,戊申,天王崩」,恭世子是獻公烝父妾而生,僖五年被殺不日,故知雖世子仍非嫡也。

 

薄氏之意,見射姑稱世子,而卒不稱日,故駁云發例於大國,小國自從詳略,故範以射姑非正答之。

 

據陳侯款,僖七年寧毌之會,亦言世子,至僖二十八年,書卒之上亦不日,明稱世子亦有非正也。

 

捷菑既貶,則玃且是正,故知玃且之卒,蒙上日食之文可知。

 

襄王正,恭子不正,而亦引以為例者,欲明襄王正而稱世子,申生不正亦稱世子。

 

據此言之,明有不正而稱世子者,冬,楚子、蔡侯、陳侯伐鄭。

 

葬許靈公。

 

二十有七年,春,齊侯使慶封來聘。

 

夏,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屈建、蔡公孫歸生、衛石惡、陳孔奐、鄭良霄、許人、曹人於宋。

 

(奐,呼亂反。)

 

衛殺其大夫甯喜。

 

稱國以殺,罪累上也。

 

甯喜弒君,其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

 

嚐為大夫,與之涉公事矣。

 

(鄭嗣曰:「若獻公以喜有弒君之罪而殺之,則不宜既入以為大夫,而得殺之,明以他故。」

 

○複音扶又反。)

 

疏「涉公事矣」。

 

○釋曰:舊解國家之事,危若涉海,以水行為逾也。

 

徐邈云:「涉猶曆也。」

 

傳織絇邯鄲糜信云:「絇者,著履?

 

之頭即周禮絇繶及純是也。

 

甯喜由君弒君,而不以弒君之罪罪之者,惡獻公也。

 

(獻公即衎也。

 

鄭嗣曰:「書甯喜弒其君,則喜之罪不嫌不明。

 

今若不言喜之無罪而死,則獻公之惡不彰。」

 

○惡獻,烏路反。)

 

衛侯之弟專出奔晉。

 

(專,《左氏》作「鱄」。)

 

專,喜之徒也。

 

專之為喜之徒,何也?

 

巳雖急納其兄,與人之臣謀弒其君是亦弒君者也。

 

專其曰弟,何也?

 

(據稱弟則無罪。

 

○已音紀。)

 

專有是信者。

 

(言君本使專與喜為約,納君許以寵賂。

 

今反殺之,獻公使專失信,故稱弟,見獻公之惡也。

 

○見,賢遍反。)

 

君賂不入乎喜而殺喜,是君不直乎喜也,故出奔晉。

 

織絇邯鄲,終身不言衛。

 

(恥失信。

 

○絇,其俱反。

 

邯音寒。

 

鄲音丹。)

 

疏傳「織絇邯鄲」。

 

○釋曰:糜信云:「絇者著履之頭,即《周禮》絇繶及純是也。」

 

專之去,合乎《春秋》(何休曰:「甯喜本弒君之家,獻公過而殺之,小負也。

 

專以君之小負自絕,非大義也。

 

何以合乎《春秋》?」

 

鄭君釋之曰:「甯喜雖弒君之家,本專與約納獻公爾。

 

公由喜得入,已與喜以君臣從事矣。

 

《春秋》撥亂重盟約,今獻公背之,而殺忠於已者,是獻公惡而難親也。

 

獻公既惡而難親,專又與喜為黨,懼禍將及,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微子去紂,孔子以為上仁。

 

專之去衛,其心若此,合於《春秋》,不亦宜乎?」

 

○與約如字,又於妙反,下同。

 

為約,於偽反,本或作盟約。

 

背之音佩。)

 

 

秋,七月,辛巳,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

 

湨梁之會,諸侯在而不曰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晉趙武恥之。

 

豹云者,恭也。

 

(不舉姓氏。)

 

諸侯不在而曰諸侯之大夫,大夫臣也,其臣恭也,晉趙武為之會也。

 

疏「晉趙」至「會也」。

 

○釋曰:豹云能恭,獨言趙武恥之者,趙武恥湨梁之會大夫不臣,故合師諸侯大夫為恭,故歸功趙武也。

 

傳言「豹云者」,據前稱氏,後直名也。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八年,春,無冰。

 

夏,石惡出奔晉。

 

邾子來朝。

 

(朝,直遙反。)

 

秋,八月,大雩。

 

仲孫羯如晉。

 

冬,齊慶封來奔。

 

十有一月,公如楚。

 

疏「公如楚」。

 

○釋曰:書月者,何休云:「危公朝夷狄。」

 

案下二十九年「公至自楚」,傳云「喜之也」。

 

則何說是耳。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靈王。)

 

乙未,楚子昭卒。

 

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閔之也。

 

(閔公為楚所製,故存錄。)

 

夏,五月,公至自楚。

 

喜之也。

 

(凱曰:「遠之蠻國,喜得全歸。」)

 

致君者,殆其往,(殆,危。)

 

而喜其反,此致君之意義也。

 

疏「致君」至「義也」。

 

○釋曰:於此發之者,以公遠之荊蠻,故傳特發之,明中國亦同也。

 

庚午,衛侯衎卒。

 

閽弒吳子餘祭。

 

閽,門者也,寺人也。

 

不稱名姓,閽不得齊於人。

 

不稱其君,閽不得君其君也。

 

禮:君不使無恥,不近刑人,(無恥,不知臧否。

 

○閽音昏,守門人也。

 

祭,側界反。

 

寺人,本又作侍人。

 

不近,附近之近,下同。

 

否音鄙,又方九反。)

 

不狎敵,不邇怨,賤人非所貴也,貴人非所刑也,刑人非所近也。

 

舉至賤而加之吳子,吳子近刑人也。

 

閽弒吳子餘祭仇之也。

 

(怨仇餘祭,故弒之。

 

○狎,戶甲反。

 

怨,於原反,又於元反。

 

仇音求。)

 

疏 「閽門」至「之也」。

 

○釋曰:稟二儀之氣,須五常之性備,然後為人。

 

閽者,虧刑絕嗣,無陰陽之會,故不複齊於人。

 

以主門晨昏開閽謂之閽,以是奄豎之屬,故又謂之寺人也。

 

「不狎敵,不邇怨」者,言為人君之道,外不得狎敵,內不得近怨。

 

何者?

 

吳遏以狎敵蒙禍,餘祭以邇怨害身,故不可狎敵近怨也。

 

「賤人非所貴」,謂卑賤之人,無高德者,不可卒貴。

 

「貴人非所刑」,謂刑不上大夫,故不可刑之。

 

「刑非所近也」,謂刑罪之人,不可信近之。

 

今吳子以奄人為閽,是近之也。

 

「舉至賤而加之吳子,近刑人也」,謂經書「閽弒吳子餘祭」者,譏其近刑人也。

 

○注「怨仇餘祭」。

 

○釋曰:國君不仇匹夫,犯罪則誅之,故知是閽怨也。

 

仲孫羯會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世叔儀、鄭公孫段、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

 

古者天子封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滿城以自守也。

 

杞危而不能自守,故諸侯之大夫,相帥以城之,此變之正也。

 

(諸侯微弱,政由大夫,大夫能同恤災危,故曰變之正。)

 

疏「變之正」。

 

○釋曰:諸侯恤災救危是正,今大夫為之,故云「變之正也」。

 

晉侯使士鞅來聘。

 

杞子來盟。

 

(杞複稱子,蓋時王所黜。

 

○複,扶又反。)

 

吳子使劄來聘。

 

(杜預曰:「吳子餘祭既遣劄聘上國而後死,劄以六月到魯,未聞喪也。

 

不稱公子,其禮未同於上國。」

 

○劄,側八反。)

 

吳其稱子何也?

 

善使延陵季子,故進之也。

 

身賢,賢也。

 

使賢,亦賢也。

 

延陵季子之賢,尊君也。

 

(以季劄之賢,吳子得進稱子,是尊名也。)

 

其名,成尊於上也。

 

(《春秋》賢者不名,而劄名者,許夷狄不一而足,唯成吳之尊稱。

 

直稱吳,則不得有大夫。

 

○尊稱,尺證反。)

 

疏「成尊於上也」。

 

○釋曰:謂進吳稱子,上謂君上也。

 

秋,七月,葬衛獻公。

 

齊高止出奔北燕。

 

其曰北燕,從史文也。

 

(南燕吉姓,在鄭、衛之間。

 

北燕姬姓,在晉之北,史曰北燕。

 

據時然,故不改也。

 

傳所言,解時但有言燕者。

 

○北燕音煙,國名。

 

吉,其乙反,又其吉反。)

 

疏「從史文也」。

 

○釋曰:傳言從史文者,以時有直言燕者,故仲尼從史文也。

 

冬,仲孫羯如晉。

 

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罷來聘。

 

(聘例時,此聘月之,何也?

 

泰曰:「桓二年『宋督殺其君與夷』,傳曰書王以『正與夷之卒』。

 

然則善有所明,皆須王以正之。

 

書王必上係於春,下統於月。

 

此書王以治蔡般弒父之罪爾,非以錄薳罷之聘。」

 

薳罷,於委反;

 

下音皮。

 

與夷如字,又音餘,宋殤公名。)

 

夏,四月,蔡世子般弒其君固。

 

其不日,子奪父政,是謂夷之。

 

(比之夷弒,故不日也。

 

「丁未,楚世子商臣殺其父」,傳曰:「日?

 

之卒,所以謹商臣之弒也。」

 

「楚公子比弒其君」,傳曰:「不日,比不弒。」

 

般弒不日,而曰夷之,何也?

 

徐乾曰:「凡中國君正卒,皆書日以錄之。

 

夷狄君卒,皆不日以略之,所以別中國與夷狄。

 

夷狄弒君而日者,閔其為惡之甚,謹而錄之。

 

中國君卒例日,不以弒與夷弒也。

 

至於卒而不日者,乃所以略之,與夷狄同例。」

 

○子般音班,本或作班。

 

,苦門反。

 

以別,彼列反。)

 

疏注「比之」至「同例」。

 

○釋曰:何體《廢疾》云:「蔡世子班弒其君固,不日,謂之夷。

 

楚世子商臣弒其君,何以反書日邪?」

 

鄭玄釋之曰:「商臣殺父日之,嫌夷狄無禮,罪輕也。

 

今蔡中國,而又弒父,故不日之。」

 

若夷狄不足責,然《公羊》有若不疾乃疾之,推以況此,則無怪然。

 

此注之意,與鄭君《釋廢疾》大旨同也,但解商臣之弒書日少異耳。

 

何者?

 

鄭云「嫌夷狄無禮,罪輕,故日」,徐乾云「閔其為惡之甚,故日」,是少異也。

 

昭十九年「夏,五月,戊辰,許世子止弒其君罪」,傳云:「日弒,正卒也。」

 

與此異者,彼以實不弒君而書日,故與此異也。

 

五月,甲午,宋災,伯姬卒。

 

取卒之日,加之災上者,見以災卒也。

 

其見以災卒奈何?

 

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辟火乎?」

 

伯姬曰:「婦人之義,傳母不在,宵不下堂。」

 

(宵,夜。

 

○見以,賢遍反。

 

辟音避,下同。)

 

左右又曰:「夫人少辟火乎?」

 

伯姬曰:「婦人之義,保母不在,宵不下堂。」

 

遂逮乎火而死。

 

婦人以貞為行者也,伯姬之婦道盡矣。

 

詳其事,賢伯姬也。

 

(逮音代,又大計反。

 

行,下孟反。)

 

疏「取卒」至「姬也」。

 

○釋曰:外災例時。

 

今伯姬之卒,故進日在上,以明災死也。

 

伯姬之婦道盡矣。

 

為共公卒雖日久,姬能守災死之貞,謂之婦道盡矣。

 

天王殺其弟佞夫。

 

傳曰:諸侯目不首惡,況於天子乎?

 

君無忍親之義,天子諸侯所親者,唯長子母弟耳。

 

天王殺其弟佞夫,甚之也。

 

(長,丁丈反。)

 

疏「況於天子乎」。

 

○釋曰:嫌天子之殺弟異於諸侯,故以輕況重,舉重以明輕,見輕重之道並見矣。

 

王子瑕奔晉。

 

(不言出,周無外。)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共姬。

 

(共姬,從夫之諡。

 

○共音恭。)

 

外夫人不書葬,此其言葬,何也?

 

吾女也。

 

卒災,故隱而葬之也。

 

疏「外夫」至「葬之也」。

 

○釋曰:外夫人卒亦不書,而云不書葬者,傳云「外夫人不葬」者,謂魯女嫁於諸侯者,唯當書卒,不合稱葬,非謂不是魯女也。

 

鄭良霄出奔許,自許入於鄭。

 

鄭人殺良霄。

 

不言大夫,惡之也。

 

(惡,烏路反。)

 

疏「不言」至「之也」。

 

○釋曰:襄二十一年「晉人殺變盈」,傳曰:「惡之,弗有也」。

 

彼云不有,則此亦然也。

 

重發傳者,嫌與複入異故也。

 

冬,十月,葬蔡景公。

 

不日卒而月葬,不葬者也。

 

卒而葬之,不忍使公失民於子也。

 

(鄭嗣曰:「夫葬者,臣子之事也。」

 

景公無子,不可謂無民。

 

無民則景公有失於民,有民則罪歸於子。

 

若不書葬,則嫌亦失民,故曰「不忍使父失民於子」。)

 

疏「不日」至「子也」。

 

○釋曰:成十五年「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傳曰:「月卒日葬,非葬者也。」

 

此云「不日卒而月葬,不葬者也」,重發傳而文又異者,傳例「諸侯日卒時葬,正也」,明違此即非正,故兩文以明之。

 

又解一弒一卒,經文有日月之殊,故重發傳而文異。

 

日月有殊者,宋共則日葬,景公則月葬,是殊也。

 

宋襄失民不葬,此失民書葬者,此即是於失子,非失民。

 

若實失民,則直稱人以弒以弒。

 

傳曰「不忍使父失民於子也」,是非失民可知。

 

傳云「不忍使父失民於子」者,言若不書葬,則與失民同,故云然也。

 

晉人、齊人、宋人、衛人、鄭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會於澶淵,宋災故。

 

會不言其所為,其曰宋災故,何也?

 

不言災故,則無以見其善也。

 

其曰人,何也?

 

救災以眾。

 

何救焉?

 

更宋之所喪財也。

 

(償其所喪財,故雖不及災時,而猶曰救災。

 

○所為,於偽反。

 

以見,賢遍反。

 

更音庚,償也。

 

喪,息浪反。

 

償,時亮反。)

 

疏「晉人」至「財也」。

 

○釋曰:《公羊傳》云:「卿則其稱人何?

 

貶也。

 

曷為貶?

 

卿不得憂諸侯也。」

 

《左氏》以為不歸宋財,故貶。

 

此傳云:「其曰人何?

 

救災以眾。」

 

是三傳異也。

 

或當此會,趙武亦在,但取救災以眾,故不顯名也。

 

澶淵之會,中國不侵伐夷狄,夷狄不入中國,無侵伐八年,善之也。

 

晉趙武、楚屈建之力也。

 

疏 「無侵伐八年」。

 

○釋曰:徐邈云:「晉趙武、楚屈建感伯姬之節,故為之息兵。」

 

其意以為諸侯閔伯姬之賢,故歸宋財,為澶淵之會。

 

此不相侵伐,連會言之,故知為伯姬也。

 

範氏不解,理未必然。

 

言感伯姬歸宋財,事亦可矣,豈以一婦人之貞,國則息兵八載,人情測之,必是未可。

 

又且傳稱趙武、屈建之力,則無侵伐不由伯姬明矣。

 

若然,則此會不書楚人,則無楚屈建若據此後言之,昭元年即楚靈王即位,不得云無侵伐八年。

 

若據二十六年澶淵之會言之,何知彼有趙武、屈建?

 

唯二十七年見經,而云屈建之力者,案《左氏》,晉趙武以二十五年為政,二十六年澶淵之會,晉人列在鄭卿之上,明是趙武。

 

但恥湨梁不臣,故屈於澶淵也。

 

其實晉人者趙武,是為政起於二十五年,再會澶淵,一會宋,又昭元年會於虢,而中國以安;

 

屈建雖一會於宋,外寧夷狄,是屈建之功。

 

傳恐連公子圍之事,故以屈建別之,故《左氏》云相晉國於今八年,亦從二十五年數至昭元年也。

 

傳連此澶淵會言之者,以諸侯靜兵,由趙武功力,此歸宋財,亦是趙武為之,以其息師,故得憂災恤患,是以連言之耳。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於楚宮。

 

楚宮,非正也。

 

(楚宮,別宮名,非路寢。)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襄公太子。

 

○大音泰。)

 

子卒日,正也。

 

疏「子卒日正也」。

 

○釋云:未逾年之君,弒死不日。

 

文十八年「子卒」是也。

 

莊三十二年「子般卒」書日者,以有所見故也。

 

今子野正卒書日,嫌與子般同,故傳發之以明昭公之繼正也。

 

己亥,仲孫羯卒。

 

冬,十月,滕子來會葬。

 

(書非禮。)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弒其君密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19:52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七


○昭公(起元年,盡十三年)

疏《魯世家》:昭公名稠,襄公之子,以周景王四年即位。

 

《諡法》:「容儀恭明曰昭。」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繼正即位,正也。

 

疏「繼正即位正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繼子野非正,故明之。

 

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公子圍、齊國弱、宋向戍、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罕虎、許人、曹人於郭。

 

(招,上昭反。

 

郭,《左氏》作「虢」。)

 

二月,取鄆。

 

(鄆,魯邑。

 

言取者,叛戾不服。

 

○鄆音運。)

 

疏注「鄆魯」至「不服」。

 

○釋曰:案《左氏》鄆為莒邑。

 

範知魯邑者,以經有城諸及鄆之文。

 

此鄆不繼莒,故知魯邑也。

 

《公羊傳》曰「鄆者何?

 

內之邑也。

 

其言取何?

 

不聽也」,何休云「不聽者,叛也」,是範所據之文也。

 

夏,秦伯之弟針出奔晉。

 

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

 

其弟云者,親之也。

 

親而奔之,惡也。

 

(針,其廉反。

 

惡,烏路反。)

 

疏「親而奔之惡也」。

 

○釋曰:重發傳者,陳侯之弟稱歸,為無罪,此針後無歸文,則罪之輕重,既不可知,故傳云「親而奔之,惡也」,明與陳光同耳。

 

六月,丁巳,邾子華卒。

 

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太原。

 

(大原,地。

 

○大音泰。)

 

傳曰:中國曰大原,夷狄曰大鹵。

 

號從中國,名從主人。

 

(襄五年注詳矣。

 

○鹵,力古反。)

 

疏注「襄五」至「詳矣」。

 

○釋曰:桓二年亦有文,而注言襄五年者,桓二年論郜鼎之事,襄五年則同論地事,故注指之。

 

秋,莒去疾自齊入於莒。

 

莒展出奔吳。

 

疏「莒展出奔吳」。

 

○釋曰:展篡逾年,不稱爵者,徐邈云「不為內外所與也」,不成君,故但書名,理或然焉。

 

叔弓帥師疆鄆田。

 

疆之為言猶竟也。

 

(為之境界。

 

○去,起呂反。

 

竟音境。)

 

疏「叔弓」至「鄆田」。

 

○釋曰:鄆是魯邑,所以帥師者,《公羊》以為與莒接竟,故帥師是畏莒,故以師正其界。

 

葬邾悼公。

 

冬,十有一月,已酉,楚子卷卒。

 

(卷音權,《左氏》作麇。)

 

楚公子比出奔晉。

 

二年,春,晉侯使韓起來聘。

 

夏,叔弓如晉。

 

秋,鄭殺其大夫公孫黑。

 

冬,公如晉,至河乃複。

 

(乃者,亡乎人之辭。

 

剌公弱劣,受製疆臣。)

 

恥如晉,故著有疾也。

 

(公凡四如晉,季氏訴公於晉侯,使不見公,公懼不利於已,故公托至河有疾而反,以殺恥也。

 

十二年傳曰「季氏不使遂乎晉」,與此傳互文以見義。

 

然則十三年、二十一年如晉,與此義同。

 

二十三年經曰「至河,有疾,乃複」,是微有疾而反,嫌與上四如晉同,故明之。

 

○見,去聲。)

 

疏「恥如」至「疾也」。

 

○釋曰:案公之乃複,凡有五文,惟二十三年經云「至河,有疾,乃複」,自餘四者,皆不云有疾,而傳曰「著有疾」者,公為季氏所訴,恥四如晉不入,故皆書曰乃複者,即是託有疾之辭,非實疾也,故傳云「恥如晉,故著有疾也」。

 

二十二年實有疾而複,故經言有疾而別之。

 

○注「公凡四如晉」。

 

○釋曰:此文一也,十二年二也,十三年三也,二十一年四也,二十三年經云有疾,故不數之耳。

 

季孫宿如晉。

 

公如晉而不得入,季孫宿如晉而得入,惡季孫宿也。

 

(明晉之不見公,季孫宿之所為。

 

○惡,烏路反。)

 

疏「惡季孫宿也」。

 

○釋曰:惡季孫宿,十二年又發傳云「季孫不使遂乎晉」者,季孫宿以七年卒,十二年譖君者意如,見其累世同惡,故傳重明之。

 

若然,十三年乃複者,意如見執之下,意如身尚被執,安得謂之譖公者?

 

彼公不盟,亦坐意如。

 

意如先以譖公,被執之日又自雪無罪,晉人聽其言而不受公,故經言乃複之文,與十二年同,明亦是意如譖公可知也。

 

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

 

夏,叔弓如滕。

 

五月,葬滕成公。

 

疏「夏叔」至「成公」。

 

○釋曰:何休云:「月者,上葬襄公,諸侯莫肯加禮,獨滕子來會葬,故恩錄之。」

 

《穀梁》以月葬為故,必不得從何說,或當有故,但經傳不言耳。

 

秋,小邾子來朝。

 

(朝,直遙反。)

 

八月,大雩。

 

冬,大雨雹。

 

(雨,正付反。

 

雹,皮學反。)

 

北燕伯款出奔齊。

 

其曰北燕,從史文也。

 

疏「從史文也」。

 

○釋曰:重發傳者,前高止之奔,欲明從史文;

 

今北燕伯出奔,亦曰北燕伯,嫌目名之,故重曰「從史文」,舉此二者以明例,故於後不釋。

 

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雪。

 

(雪,或為雹。

 

○雨雪,於付反,《左氏》作「雨雹」。)

 

疏注「雪,或為雹」。

 

○釋曰:《左氏》為雹,故範疑之云「或為雹」也。

 

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子、鬍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於申。

 

(楚靈王始會諸侯也。

 

○沈音審。)

 

楚人執徐子。

 

(稱人以執,執有罪。)

 

疏「楚人執徐子」。

 

○釋曰:僖二十一年「執宋公」不言楚,此云「楚人執徐子」者,彼欲見諸侯同執,且不與夷狄執中國,故不言楚人。

 

此時楚彊,徐又夷也,故云楚執。

 

不言歸者,蓋在會而執,尋亦釋之,故不言所歸也。

 

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鬍子、沈子、淮夷伐吳。

 

(眾國之君,傾眾悉力,以伐疆敵,內外之害重,故謹而月之。

 

定四年伐楚亦月,此其例也。)

 

疏注「眾國」至「例也」。

 

○釋曰:舊解凡日月之例,多施於內,不止於外。

 

而云「謹而月之」者,以四夷之盛,吳、楚最甚。

 

從此以後,中國微弱,禍害既重,書亦宜詳,故注並引定四年「三月,公會劉子」以下「於召陵,侵楚」為證,猶莊六年子突王者之師挫於諸侯,僖十五年齊桓霸者之兵屈於伐厲,故亦書月,是其義也。

 

徐邈云「伐不月而書月者,為滅厲書」,理亦通也。

 

「內外之害」者,內謂吳,外謂眾國也。

 

執齊慶封,殺之。

 

此入而殺,其不言入,何也?

 

慶封封乎吳鍾離。

 

(言時殺慶封自於鍾離,實不入吳。)

 

其不言伐鍾離,何也?

 

不與吳封也。

 

慶封其以齊氏,何也?

 

(據已絕於齊。)

 

為齊討也。

 

靈王使人以慶封令於軍中曰:「有若齊慶封弒其君者乎?」

 

(謂與崔杼共弒莊公光。

 

○為,於偽反。)

 

慶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曰:有若楚公子圍弒其兄之子而代之為君者乎!」

 

軍人粲然皆笑。

 

(粲然,盛笑貌。

 

○粲,七旦反。)

 

疏「弒其兄之子」。

 

○釋曰:元年「楚子卷卒」不云弒,此云弒者,彼為密弒之,託以疾卒。

 

楚無良史,告以不實,故《春秋》從而書之。

 

傳因慶封之對,以起其事,則絪之罪,亦足以見也。

 

慶封弒其君,而不以弒君之罪罪之者,慶封不為靈王服也,不與楚討也。

 

(傳例曰:「稱人以殺大夫,為殺有罪。」

 

今殺慶封,經不稱人,故曰「不以弒君之罪罪之」。

 

○為,於偽反。)

 

《春秋》之義,用貴治賤,用賢治不肖,不以亂治亂也。

 

孔子曰:「懷惡而討,雖死不服,其斯之謂與?」

 

(與音餘。)

 

疏「孔子曰」至「謂與」。

 

○釋曰:上云《春秋》之義,足以見罪人。

 

稱孔子曰者,靈王夷狄之君,欲行霸者之事,嫌於得善,故引《春秋》以明之,後言孔子以正之。

 

遂滅厲。

 

遂,繼事也。

 

九月,取繒。

 

疏「九月取繒」。

 

○釋曰:襄六年「莒人滅繒」,今又云取者,彼以立莒之公子為後,故以滅言之,其實非滅,故今魯得取之。

 

不云滅而云取者,徐邈云「諱,故以易言之」,事或然矣。

 

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孫豹卒。

 

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

 

貴複正也。

 

(魯次國,舊二軍,襄十一年立三軍,今毀之,故曰複正。

 

○舍音舍。)

 

楚殺其大夫屈申。

 

(屈,居勿反。)

 

公如晉。

 

夏,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

 

以者,不以者也。

 

來奔者不言出。

 

(以其方向內也。)

 

及防茲,以大及小也。

 

莒無大夫,其曰牟夷,何也?

 

以其地來也。

 

以地來,則何以書也?

 

重地也。

 

(竊地之罪重,故不得不錄其人。)

 

疏「以者」至「地也」。

 

○釋曰:重發傳者,庶其以邑來而不言及,此以邑來言及,黑肱則不係濫,故各發傳也。

 

此傳獨言重地者,舉其中以包上下也。

 

秋,七月,公至自晉。

 

戊辰,叔弓帥師敗莒師於賁泉。

 

(賁泉,魯地。

 

○賁泉,扶粉反,《左氏》作「蚡泉」。)

 

狄人謂賁泉失台,號從中國,名從主人。

 

(台,湯來反。)

 

秦伯卒。

 

疏「秦伯卒」。

 

○釋曰:《左氏》以為同盟則名,同盟而不名,皆從赴。

 

《公羊》以為秦伯不名者,「秦,夷也。

 

匿嫡之名」,其意云嫡子生,不以名告國中,唯擇勇猛者而立之。

 

又云秦伯罃及稻名者,嫡子,故得名之,言獨二人以嫡得立也。

 

此傳云隱七年「滕侯卒」,云無名,狄道也,則此秦伯不名者,以用狄道也。

 

又隱八年「宿男卒」,注曰「宿,徵國也。

 

未能同盟,故男卒也」。

 

據彼則是未同盟者,則不赴以名。

 

案秦之諸君卒,經或名,或不名,則是非用狄道,蓋同《左氏》未同盟,故不名也。

 

徐邈云「秦伯不名,用狄道也」,恐非耳。

 

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吳。

 

六年,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

 

疏「杞伯益姑卒」。

 

○釋曰:不日卒者,蓋非正也。

 

葬秦景公。

 

夏,季孫宿如晉。

 

葬杞文公。

 

宋華合比出奔衛。

 

(比,必裏反,又毗誌反。)

 

秋,九月,大雩。

 

楚薳罷帥師伐吳。

 

冬,叔弓如楚。

 

齊侯伐北燕。

 

七年,春,王正月,暨齊平。

 

(暨,其器反。)

 

平者成也。

 

暨猶暨暨也。

 

暨者不得已也。

 

以外及內曰暨。

 

疏「平者成也」。

 

○釋曰:舊解平者善事也,當同以為之,而不得已而為之,是亂道也,故釋之為成,言成亂之辭耳。

 

或當成平義通,故展轉為訓。

 

三月,公如楚。

 

叔孫婼如齊蒞盟。

 

(婼,丑略反。

 

蒞音利,又音類。)

 

蒞,位也。

 

內之前定之辭。

 

謂之蒞。

 

外之前定之辭,謂之來。

 

疏「蒞位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公如楚,恐婼非是君命,故發之,明婼亦受命也。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戊辰,衛侯惡卒。

 

鄉曰衛齊惡,(在元年。

 

○鄉,香亮反,本亦作鄉,八年同。)

 

今曰衛侯惡,此何為君臣同名也?

 

君子不奪人名,不奪人親之所名,重其所以來也,王父名子也。

 

(不奪人名,謂親之所名,明臣雖欲改,君不當聽也。

 

君不聽臣易名者,欲使重父命也。

 

父受命名於王父,王父卒,則聽王父之命名之。)

 

疏「王父名子也」。

 

○釋曰:傳言王父,則祖也。

 

範云「欲使人重父命也」者,父受名於王父,王父卒則已命子,故傳注兩言之,其並存者則不諱。

 

若卒哭而後,無容得斥君名,蓋舍名而稱字耳。

 

九月,公至自楚。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孫宿卒。

 

十有二月,癸亥,葬衛襄公。

 

八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

 

鄉曰陳公子招,(在元年。)

 

今曰陳侯之弟招,何也?

 

曰盡其親,所以惡招也。

 

(盡其親,謂既稱公子又稱弟。

 

招,先君之公子,今君之母弟。

 

○惡,烏路反。)

 

疏 「盡其親」。

 

○釋曰:盡其親者,招前稱公子,明有先君之親,今變父言弟,彰是今君之親,二稱並見,故云「盡其親」也。

 

然昭元年稱公子,不關殺偃師,而亦言之者,以變公子之文而稱弟,故二者並言之也。

 

十三年「殺公子比」,不言楚比。

 

云「陳世子」者,體國重,故係國言之。

 

公子係君,故不係國也。

 

若然,下云「殺陳孔奐」係陳者,楚人殺他國之臣,故係國。

 

兩下相殺,不誌乎《春秋》,此其誌何也?

 

世子云者,唯君之貳也,云可以重之,存焉誌之也。

 

諸侯之尊,兄弟不得以屬通。

 

其弟云者,親之也。

 

親而殺之,惡也。

 

(惡招。)

 

疏注「惡招」。

 

○釋曰:此稱弟惡招,光稱弟惡陳侯者,光有歸文見經,明知光無罪,今招親殺世子,故知稱弟以惡招也。

 

夏,四月,辛丑,陳侯溺卒。

 

(溺,乃曆反。)

 

叔弓如晉。

 

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

 

(幹,姓。

 

徵師,名。)

 

稱人以執大夫,執有罪也。

 

稱行人,怨接於上也。

 

疏「稱人」至「上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楚殺為甚,恐其無罪,故重發傳以同之。

 

陳公子留出奔鄭。

 

秋,蒐於紅。

 

(紅,魯地。

 

○蒐,所求反。

 

紅,戶公反。)

 

疏「秋蒐於紅」。

 

○釋曰:傳云「正也」,而經書者,範氏例云:「蒐狩書時,其例有九。

 

書狩有四,言蒐有五。」

 

稱狩有四者,桓四年「狩於郎」,一也;

 

莊四年「狩於郜」,二也;

 

僖二十八年「狩於河陽」,三也;

 

哀十四年「西狩獲麟」,四也。

 

蒐有五者,此「蒐於紅」,一也;

 

十一年「大蒐於比蒲」,二也;

 

二十二年「大蒐於昌間」,三也;

 

定十三年「大蒐於比蒲」,四也;

 

定十四年又「大蒐於比蒲」,五也。

 

範又云「凡書者,皆譏也。

 

昭八年『秋,蒐於紅』,傳云『正也』。

 

而書之者,明比年大蒐失禮,故因以此正見不正也」,是範意將秋蒐得禮,欲見以正剌不正,故書之。

 

範例又云:「器械皆常,故不云大。

 

言大者,則器械過常。」

 

狩言公,此不云公者,狩則主為遊戲,故言公;

 

蒐是國家常禮,故例不言公也。

 

然則蒐狩書者皆譏,而傳云「因蒐狩以習用武事,禮之大者也」,據得禮者言之。

 

範云比年失禮,謂器械過常,又失時是也。

 

正也。

 

(常事不書,而此書者,以後比年大蒐失禮,因此以見正。

 

○見,賢遍反。)

 

因蒐狩以習用武事,禮之大者也。

 

艾蘭以為防,(蘭,香草也。

 

防,為田之大限。

 

○狩,手又反。

 

艾,魚廢反。)

 

置旃以為轅門,(旃,旌旗之名。

 

《周禮》「通帛旃」。

 

轅門,卬車以其轅表門。

 

○旃,之然反。

 

卬車,五郎反,一音仰,本又作昂。)

 

以葛覆質以為槷,(質,椹也。

 

槷,門中臬。

 

葛或為褐。

 

○槷,魚列反,門鬘也。

 

椹,張林反。

 

臬,魚列反。

 

撅也。

 

褐,戶葛反,毛布也。)

 

流旁握,禦轚者,不得入。

 

(流旁握,謂車兩彗頭,各去門邊空握。

 

握,四寸也。

 

轚掛則不得入門。

 

○轚,古帝反,掛也,劉兆云「絓也」;

 

本或作擊。

 

彗音衛,一音徐歲反,車軸頭也。

 

掛,戶卦反,又音封,礙也。)

 

車軌塵,(塵不出轍。)

 

馬候蹄,(發足相應,遲疾相投。

 

○蹄,徒兮反,馬足也。

 

相應,應對之應。)

 

揜禽旅,(揜取眾禽。

 

○揜,於撿反,本亦作俺。)

 

禦者不失其馳,然後射者能中。

 

(不失馳騁之節。

 

○中,丁仲反,下皆同。)

 

過防弗逐,不從奔之道也。

 

(戰不逐奔之義。)

 

麵傷不獻,(嫌誅降。

 

○降,戶江反。)

 

不成禽不獻。

 

(惡虐幼少。

 

○惡,烏路反,年末傳及注皆同。

 

少,詩召反。)

 

禽雖多,天子取三十焉,其餘與士眾,以習射於射宮。

 

(取三十以共乾豆賓客之庖。

 

射宮,澤宮。

 

○共音恭。

 

庖,步交反。)

 

射而中,田不得禽,則得禽。

 

田得禽而射不中,則不得禽。

 

是以知古之貴仁義,而賤勇力也。

 

(射以不爭為仁,揖讓為義。

 

○爭,爭鬥之爭。)

 

疏 「艾蘭」至「力也」。

 

○釋曰:蘭是草之貴者,地之希有之物,而云艾蘭為防者,廣澤之內,與眾同生。

 

艾之為防,則逄蘭同剪,故舉以包之。

 

「置旃以為轅門」,謂以車為營,舉轅為門,又建旃以表之,故云「置旃以為轅門,以葛覆質以為槷」。

 

質者,中門之木椹,謂恐木椹傷馬足,故以葛草覆之以為槷。

 

葛或為褐者,謂之毛布覆之。

 

徐邈亦云「恐傷馬足,故以毛布覆之。」

 

《毛詩傳》云「褐纏旃以為門,裘纏質以為槷」,與此異也。

 

「流旁握,禦轚者不得入」,徐邈云:「流,至也。

 

門之廣狹,足令車通。

 

至車兩軸,去門之旁邊一握。

 

握,四寸也。

 

轚者不得入,轚謂掛著,若車掛著門,則不使得入,以恥其禦拙也。」

 

觀範之注,似與徐邈同。

 

或以為流旁握者,謂建旃表門之旒旁,去車之兩軸各一握也。

 

古字同通,故傳作流,理亦通也,但與注少僻耳。

 

範注兩軸頭,本或作彗者,兩彗兩軸,止是一物,故鄭玄注《少儀》亦以軸為彗也。

 

「車軌塵」,謂驅車塵不出軌轍。

 

「馬候蹄」,舊解四蹄皆發,後足躡前足而相伺候,與範注亦合耳。

 

「揜禽旅」,旅,眾也,謂掩取眾禽。

 

然禮云不掩群者,謂不得不分別大小,一群盡取之。

 

今雖掩眾禽,在田則簡其麛卵之流而放之,射訖則釋其麵傷之徒不獻之以習軍禮,則亦不掩群之義也。

 

○「古之貴仁義」者,謂田獵之時,務在得禽,不升降,是勇力也;

 

射宮之內,有揖讓周旋,是仁義也;

 

田雖不得禽,射中則得禽,是貴仁義而賤勇力也。

 

舊解以為射弓之內,還射死禽,中則取之,故以重傷為難。

 

《論語》稱「射不主皮」,則射皮不射禽也。

 

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

 

(過音戈。)

 

大雩。

 

冬,十月,壬午,楚師滅陳,執陳公子招,放之於越。

 

殺陳孔奐。

 

惡楚子也。

 

(惡其滅人之國,放有罪之人,反殺無辜之臣,故實是楚子而言師。)

 

疏「惡楚子也」。

 

○釋曰:惡之者,謂滅人之國;

 

又招有罪而放之;

 

奐無辜,反殺之,有三事之惡,故貶而稱師也。

 

傳知是楚子者,以九年經「叔弓會楚子於陳」,知滅陳亦是楚子,但為惡之,故貶稱師也。

 

不貶稱人而言師者,以楚恃彊滅國,著其用大眾,故云師。

 

若貶之稱人,嫌是賤者,故不言人矣。

 

葬陳哀公。

 

不與楚滅,閔公也。

 

(滅國不葬,閔楚夷狄以無道滅之,故書葬以存陳。)

 

疏「滅國」。

 

○釋曰:滅國不葬,今書葬者,以楚夷狄,無道滅人,閔陳之滅,故書葬以存之。

 

九年,春,叔弓會楚子於陳。

 

許遷於夷。

 

(以自遷為文而地者,許複見也。

 

夷,許地,徐邈曰:「許十八年又遷於白羽。

 

許比遷徙,所都無常,居處薄淺,如一邑之移,故略而不月,不得從國遷常例。」

 

○複,扶又反。

 

見,賢遍反。)

 

疏注「故略而不月」。

 

○釋曰:僖元年「夏,六月,邢遷於夷儀」,三十一年十二月「衛遷於帝丘」,皆書月,而許遷不月,故知是略也。

 

夏,四月,陳火。

 

(火,《左氏》作「災」。)

 

國曰災,邑曰火。

 

火不誌,此何以誌?

 

閔陳而存之也。

 

(陳已滅矣,猶書火者,不與楚滅也。

 

不可以方全國,故不云災。

 

何休曰:「月者,閔之。」)

 

疏「國曰災」至「存之也」。

 

○釋曰:傳言「火不誌」,則是無例。

 

而云「國曰災,邑曰火」者,火不合誌,誌者皆義有所見。

 

此書者,以見不與楚滅,義在存陳也。

 

陳滅不可以比全國,故以邑錄之既以邑錄之,則不得與國同文,國邑文既不同,傳宜顯變例,故云「國曰災,邑曰火」。

 

秋,仲孫玃如齊。

 

(玃,俱縛反。)

 

冬,築郎囿。

 

(有音又,舊於目反,苑也。)

 

十年,春,王正月。

 

夏,齊欒施來奔。

 

秋,七月,季孫意如、叔弓、仲孫玃帥師伐莒。

 

戊子,秋侯彪卒。

 

(彪,彼虯反。)

 

九月,叔孫婼如晉。

 

(月者,為下葬晉平公起。

 

○為,於偽反。)

 

葬晉平公。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不書冬,甯所未詳。

 

○成音城。)

 

疏「十有」至「成卒」。

 

○釋曰:何休云:「去冬者,蓋昭娶吳孟子之年,故貶之。」

 

範既不注,或是闕文也。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

 

葬宋平公。

 

(晉獻公以殺世子申生,故不書葬。

 

宋平公殺世子座而書葬,何乎?

 

何休曰「座有罪」故也。

 

座之罪,甯所未聞。

 

鄭莊公殺弟而書葬,以段不弟也。

 

何氏將以理例推之,然則段不弟也,故不書弟,痤若不子,亦不應書世子,書世子,則痤之罪非不子明矣。

 

○痤,在禾反。

 

不弟,大帝反,又如字,下「下弟」 同。)

 

疏注 「晉獻」至「明矣」。

 

○釋曰: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故不書葬。

 

痤若無不子之行,而平公殺之,所以書葬者,申生賢孝,遇讒而死,故黜獻公之葬,痤雖無不子之文,微有小罪,故不黜宋公之葬。

 

若然,範云「甯所未聞」者,不直取何休之說,故云未聞。

 

範以與何說異者,何休意直謂痤有罪,如鄭段之比,故平公書葬,不論罪之輕重。

 

範意以鄭段至逆,經不言弟,痤若不子,亦不應云世子,既云世子,明無至逆,故不從何說,而云未聞。

 

今以罪輕重解之,與何休異。

 

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誘蔡侯般,殺之於申。

 

何為名之也?

 

(據諸侯不生名。

 

○虔,其然反,或作乾侯。

 

般音班。)

 

疏注「據諸侯不生名」。

 

○釋曰:十六年「楚子誘戎蠻子殺之」,不名,所以不據之,以明於例。

 

而總云「諸侯不生名」者,以傳於鄭伯?

 

原之卒,亦言諸侯不生名者,又恐華戎異例,故注以廣問眾例言之。

 

夷狄之君,誘中國之君而殺之,故謹而名之也。

 

稱時、稱月、稱日、稱地,謹之也。

 

(蔡侯般,弒父之賊,此人倫之所不容,王誅之所必加。

 

禮:凡在官者殺無赦,豈得惡楚子殺般乎?

 

若謂夷狄之君,不得行禮於中國者,理既不通,事又不然。

 

宣十一年「楚人殺陳夏徵書」,不言入,傳曰「明楚之討有罪也」。

 

似若上下違反,不兩立之說。

 

嚐試論之曰:夫罰不及嗣,先王之令典;

 

懷惡而討,丈夫之丑行。

 

楚虔滅人之國,殺人之子,伐不以罪,亦已明矣。

 

莊王之討徵舒,則異於是矣。

 

凡罰當其理,雖夷必申;

 

苟違斯道,雖華必抑。

 

故莊王得為伯討,齊侯不得滅紀。

 

趙盾救陳,則稱師以大之;

 

靈王誘蔡,則書名以惡之。

 

所以情理俱揚,善惡兩顯,豈直惡夷狄之君,討中國之亂哉!

 

夫楚靈王之殺蔡般,亦猶晉惠之戮裏克,雖伐弒逆之國,誅有罪之人,不獲討賊之美,而有累謹之名者,良有以也。

 

○得惡,烏路反,下「以惡之」、「豈直惡」同。

 

陳夏,戶雅反。

 

丑行,下孟反。

 

罰當,丁浪反,又如字。

 

趙盾,徒本反。

 

有累,力偽反。)

 

疏「夷狄之」至「謹之也」。

 

○釋曰:注「凡罰當其理,雖夷必申;

 

苟違斯道,雖華必抑」,似華討罪事同,傳云「夷狄之君,誘中國之君而殺之,故謹而名之」,又似華戎事異者,據此傳意,就討不以罪之內,則華夷不同;

 

注意言但罰當其理者,則華夷不異。

 

知然者,傳以《春秋》書誘有二,皆楚子所為,其罪或名或不名,據此二文詳略,知誘中國君與夷狄君異也。

 

注「故莊王得為伯討,齊侯不得滅紀」,明討得其罪者,則華夷不異可知也。

 

○注「蔡侯」至「以也」。

 

○釋曰:殺父者,謂襄三十年「蔡世子般弒其君故」是也。

 

禮:凡在官者殺無赦,」,《禮記•檀弓》文。

 

兩立之說,謂兩理皆立之說。

 

所以謂之兩理者,楚殺徵舒,則傳云「討有罪」;

 

楚殺蔡般,則傳云「夷狄有中國之君」,故名之。

 

同論楚討,二者意異,故云兩理也。

 

又解兩立之說,謂兩事立說,或以為不字下讀,云不兩立之說,謂事不得兩立,恐非也。

 

又云「伐弒逆之國」,謂蔡也。

 

「誅有罪之人」,謂裏克也。

 

「而有累謹之名者」,「晉殺其大夫裏克」,傳云「稱國以殺,罪累上也」,是謂晉惠也。

 

楚子誘蔡侯,傳曰「謹而名之」,是謂楚靈也。

 

楚公子棄疾帥師圍蔡。

 

五月,甲申,夫人歸氏薨。

 

(昭公母,胡女,歸姓。)

 

大蒐於比蒲。

 

(夏而言蒐,蓋用秋蒐之禮。

 

八年「秋,蒐於紅」,傳曰「正也」。

 

比月大蒐,人眾,器械有逾常禮。

 

時有小君之喪,不譏喪蒐者,重守國之衛,安不忘危。

 

○比音毗。

 

械,戶戒反。)

 

疏注「夏而」至「忘危」。

 

○釋曰:傳稱「夏曰苗,秋曰蒐」,今五月大蒐,自是用秋蒐之禮。

 

而云蓋者,以傳無文解,故云蓋以示疑也。

 

注又引傳曰「正也」,今以失時之蒐,故引正以譏不正也。

 

仲孫玃會邾子,盟於祲祥。

 

(祲祥,地也,○祲,子鴆反。)

 

秋,季孫意如會晉韓起、齊國弱、宋華亥、衛北宮佗、鄭罕虎、曹人、杞人於厥憖。

 

(厥憖,地也。

 

○佗,大何反。

 

憖,魚斳反,又五轄反。)

 

九月,已亥,葬我小君齊歸。

 

(齊,諡。)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師滅蔡,執蔡世子友以歸,用之。

 

(僖十九年「邾人執繒子用之」,傳曰「用之者,叩其鼻以衈血」,惡之,故謹而日之。

 

○叩音口。

 

衈音二。

 

惡,烏路反,下文及注同。)

 

疏注「故謹而日之」。

 

○釋曰:傳例「滅中國日」,則此書日為滅。

 

而云惡用蔡世子友,故謹而日之者,滅國書日,傳例以明,用人書日,其文未顯,注嫌用之不得蒙日,故特言之。

 

其實二者皆當日。

 

又檢經上下,執例日,則書日為惡,故云「謹而日之」也。

 

《左氏》以為用之殺蔡世子祭岡山,《公羊》以為用之築城,今範引僖十九年傳,則用之祭社也。

 

此子也,(諸侯在喪稱子。)

 

其曰世子,何也?

 

不與楚殺也。

 

一事注乎誌,所以惡楚子也。

 

(一事輒注而誌之也。

 

何休曰:「即不與楚殺,當貶楚爾,何故反貶蔡稱世子邪?」

 

鄭君釋之曰:「滅蔡者,楚子也,而稱師,固已貶矣。

 

楚子思啟封疆而貪蔡,誘殺蔡侯般,冬而滅蔡殺友,惡其淫放,其誌殺一國二君以取其國,故變子言世子,使若不得其君終。」)

 

疏「比子」至「子也」。

 

○釋曰:世子父沒仍得稱世子,母弟兄死而不得稱弟者,世子繼體之名,父雖沒,若意有所見,則亦得稱之;

 

母弟者,對兄沒則寵名棄矣,故不得稱弟。

 

○注「滅蔡者楚子」。

 

○釋曰:經稱公子棄疾帥師圍蔡」,鄭知是楚子者,以棄疾若貶,當云楚人,今貶而稱師,故知楚子也。

 

又傳云「惡楚子也」,明非棄疾。

 

然則惡楚子,變文云世子者,以楚四年之中滅兩國,殺二君,自謂得誌,若遂其凶暴,是表中國之衰,申夷狄之強,故抑之使若不得其君,故云世子也。

 

十有二年,春,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於陽。

 

(三年所奔齊者,高徯玄孫,齊大夫也。

 

陽,燕別邑。

 

不言於燕,未得國都也。)

 

納者,內不受也。

 

燕伯之不名,何也?

 

(據義不可受,則應名而絕之。)

 

疏傳「燕伯之不名何也」。

 

○釋曰:「楚人圍陳,納頓子」,傳曰「納者何?

 

內弗受也」。

 

彼稱納而不名,「衛侯入於夷儀」亦不書名,則不書名,乃是常事。

 

而傳怪燕伯不名者,「衛侯朔入於衛」,傳曰「朔之名,惡也」,則諸侯有惡,出入皆名,北燕伯亦出入宜名,但不以高偃挈之,故直出書名而已。

 

頓子不名者,為楚微者所納,故亦不名。

 

「衛侯入於夷儀」不名者,以複歸有名,故未入國,略而不名也。

 

鄭伯突亦未入國,書名者,以後不書複歸,故入櫟書名也。

 

不以高偃挈燕伯也。

 

(邵曰:「公子遂以去公子為挈,燕伯以書名為挈者,臣宜書名,故須去公子乃為挈。

 

君不可名而以臣名君者,不待去燕伯則為挈也。」

 

是以目燕伯而不書名,所以不與高偃挈之。

 

○挈,苦結反。

 

以去,起呂反。)

 

三月,壬申,鄭伯嘉卒。

 

夏,宋公使華定來聘。

 

公如晉,至河乃複。

 

季孫氏不使遂乎晉也。

 

疏「季孫氏」。

 

○釋曰:不言意如而云氏者,欲見累世譖公故也。

 

五月,葬鄭簡公。

 

楚殺其大夫成虎。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齊。

 

(憖,魚靳反。)

 

楚子伐徐。

 

晉伐鮮虞。

 

其曰晉,狄之也,其狄之何也?

 

不正其與夷狄交伐中國,故狄稱之也。

 

(鮮虞,姬姓,白狄也。

 

地居中山,故曰中國。

 

夷狄謂楚也。

 

何休曰:「《春秋》多與夷狄並伐,何以不狄也?」

 

鄭君釋之曰:「晉不見因會以綏諸夏,而伐同姓,貶之可也。

 

狄之大重,晉為厥憖之會,實謀救蔡,以八國之師而不救,楚終滅蔡。

 

今又伐徐,晉不糾合諸侯以遂前誌,舍而伐鮮虞,是楚而不如也,故狄稱之焉。」

 

厥憖之會,《穀梁》無傳,鄭君之說,似依《左氏》,甯所未詳是《穀梁》意非。

 

○見,賢遍反。

 

諸夏,戶雅反。

 

舍音舍。)

 

疏「夷狄交伐」。

 

○釋曰:麋信云:「夷狄交伐,謂楚伐徐,晉伐鮮虞是也。」

 

範云:「夷狄謂楚也。」

 

則與麋信不異耳。

 

○注「鮮虞」至「意非」。

 

○釋曰:「鮮虞,姬姓,白狄也」者,《世本》文也。

 

云「甯所未詳是《穀梁》意非」者,疑鄭以厥憖之會謀救蔡者,作《穀梁》意也。

 

若然,範答薄氏,亦言楚滅陳蔡,而晉不能救,棄盟背好,交相伐攻者。

 

範意以楚滅陳蔡,晉不能救者,不據厥憖之會故也。

 

十有三年,春,叔弓帥師圍費。

 

(費音祕。)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晉歸於楚,弒其君虔於乾溪。

 

(乾溪,楚地。

 

○溪,苦奚反。)

 

疏「於乾溪」。

 

○釋曰:《左氏》以為田獵於乾溪,《公羊》以為「作乾溪台,三年不成」。

 

範云「乾溪,楚地」,則從《左氏》也。

 

自晉,晉有奉焉爾。

 

歸而弒,不言歸,言歸,非弒也。

 

(傳例曰:「歸為善,自某歸次之。」

 

然則弒君不得言歸,比不弒之一驗也。)

 

疏「自晉」至「焉爾」。

 

○釋曰:重發傳者,楚比之歸,歸實非殺,嫌自亦非晉力,故複明之。

 

歸一事也,弒一事也,而遂言之,以比之歸弒,比不弒也。

 

(歸、弒其事各異,自宜別書之,而今連言之,是比之歸,遇君弒爾,比不弒之二驗也。)

 

疏注「自宜別書之」。

 

○釋曰:「齊小白入於齊」,「齊人取子糾殺之」,「齊陽生人於齊。

 

齊陳乞弒其君荼」,彼各異書,明知此亦宜別書之。

 

弒君者日,不日,比不弒也。

 

(據文元年「丁未,楚世子商臣弒其君?」

 

日,此不日,比不弒之三驗也。

 

○?

 

,苦門反。)

 

疏「弒君者」。

 

○釋曰:弒君日,不辨嫡庶者,中國死者正則日,不正不日,是楚不關中國之例,故範注引商臣為證也。

 

楚公子棄疾殺公子比。

 

當上之辭也。

 

當上之辭者,謂不稱人以殺,乃以君殺之也。

 

(稱人以殺,謂若「衛人殺祝籲於濮」是也。

 

今比實不弒,故以君殺大夫之辭言之。

 

○籲,香於反。

 

濮音卜。)

 

疏「當上之辭也」。

 

○釋曰:謂不稱人以殺,而云「公子棄疾殺公子比」,如「王劄子殺召伯毛伯」也。

 

討賊以當上之辭,殺非弒也。

 

(實有弒君之罪,則人人皆欲殺,宜稱人以殺之。

 

今言「楚公子棄疾殺公子比」,明棄疾所殺,非弒君之人,比之不弒四驗也。)

 

比之不弒有四,(上四事。)

 

取國者稱國以弒,(若比欲取國而殺君者,當直云楚比弒其君虔,不應言公子也。

 

若「衛祝籲弒其君完」、「齊無知弒其君諸兒」之類是也。)

 

楚公子棄疾殺公子比,比不嫌也。

 

(今棄疾殺之,又言殺公子比,不言弒其君,是比無欲為君之嫌。)

 

《春秋》不以嫌代嫌,(不以亂治亂之義。)

 

棄疾主其事,故嫌也。

 

(比實無弒君之罪,而主殺之者,是棄疾欲為君之嫌。)

 

疏 「比不」至「故嫌也」。

 

○釋曰:比歸稱公子,今棄疾殺之,亦云公子,不言弒其君,是比無欲為君之嫌,異於無知、祝籲之類也。

 

然無知、祝籲有嫌,此亦不稱君。

 

未逾年之主,例不得稱君,以稱公子,則異於祝籲之類。

 

齊公子商人弒舍,雖未逾年,欲成商人之罪而稱君。

 

若成棄疾之罪,亦應稱君,故範決其不言弒其君也。

 

「《春秋》不以嫌代嫌」者,謂比歸而遇弒,雖則無嫌,棄疾之意,亦以比欲為君之嫌而殺之,是棄疾以比為嫌,棄疾殺比而自立,亦是嫌也。

 

今棄疾不以國氏者,不以嫌代嫌故也。

 

若以嫌代嫌,而當云楚棄疾殺公子比也。

 

但由不以嫌代嫌,故存棄疾之氏耳。

 

棄疾主其事,故嫌也。

 

傳言此者,棄疾殺比,理實有嫌,但為不以嫌代嫌,故經無其事,傳以棄疾經無嫌文,故云「棄疾主其事,故嫌也」。

 

主其事者,主殺比之事也。

 

秋,公會劉子、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平丘。

 

(平丘,地也。)

 

八月甲戌,同盟於平丘,公不與盟。

 

(公以再如晉,不得入,故不肯與盟。

 

○與音豫。)

 

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公不與盟者,可以與而不與,譏在公也。

 

其日,善是盟也。

 

(公不與盟,當從外盟不日,今日之,善其會盟,因楚有難,而反陳蔡之君。

 

○有難,乃旦反。)

 

疏注「當從外盟不日」。

 

○釋云:外盟不日者,隱八年傳曰「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

 

諸侯之參盟於是始,故謹而日之」,是非始則不日也。

 

晉人執季孫意如以歸。

 

(以公不與盟故。)

 

公至自會。

 

蔡侯廬歸於蔡。

 

陳侯吳歸於陳。

 

(八年楚滅陳,十一年楚滅蔡,諸侯會而複之,故言歸。)

 

善其成之會而歸之,故謹而日之。

 

(二國獲複,此盟之功也,故於其歸,追述前盟謹日之意,以美諸侯存亡繼絕,非謹陳、蔡歸國之日也。

 

於盟則發謹日之美,於歸則論致美之義。)

 

疏注「於盟」至「之義」。

 

○釋曰:注言此者,解傳稱「謹而日之」意也。

 

「於盟則發謹而日之美」者,謂傳稱其日,善是盟是也。

 

「於歸論致美之義」者,謂傳云「善其成之會而歸之,故謹而日之」是也。

 

此未嚐有國也,使如失國辭然者,不與楚滅也。

 

疏「使如」至「滅也」。

 

○釋曰:傳言此者,據其稱爵言歸,同於舊有國之例也。

 

「不與楚滅也」,謂不與楚滅,故以失國辭言之。

 

不言複歸者,雖同失國之辭,實未嚐有國,故不得言複歸也。

 

《公羊傳》云:「此滅國也,其言歸何?

 

不與諸侯專封也。」

 

其意不與諸侯專封,故使若有國目歸者。

 

《穀梁》以此會劉子在焉,楚以無道滅二國諸侯,王命存之,不得云不與諸侯專封也,故以為「善其成之會而歸之」,狀同舊有國然,且又不與楚滅故也。

 

冬,十月,葬蔡靈公。

 

變之不葬有三:(變之,謂改常禮。

 

《春秋》之常,小國夷狄不葬。)

 

疏注「變之」至「不葬」。

 

○釋曰:彼不赴,我不會,及小國與夷狄,不書葬者也,舊史之常也。

 

言變之言不葬者,謂舊合書葬有故,而仲尼改之也。

 

小國不葬,曹、許之書葬者,小國謂附庸之屬,非曹、許也。

 

失德不葬,(無君道。)

 

弒君不葬,(謂不討賊,如無臣子。)

 

滅國不葬。

 

(無臣子也。)

 

然且葬之,不與楚滅,且成諸侯之事也。

 

(蔡靈公弒逆無道,以至身死國滅,不宜書葬。

 

書葬者,不令夷狄加乎中國,且成諸侯興滅繼絕之善,故葬之。

 

○令,力呈反。)

 

疏「失德」至「事也」。

 

○釋曰:此言「失德不葬」,宋其書葬者,由賢伯姬,故書其葬也。

 

「弒君不葬」,《春秋》所以有弒君書葬者,弒君賊不討之不書葬,是正也。

 

其書葬者,皆意有所見也。

 

蔡景不忍使父失民於子,陳靈公明外之討賊,蔡昭以盜名不見,若殺微人,不足可錄。

 

其衛桓、齊襄二人並討賊,故皆書葬也。

 

滅國無臣子不葬,是其正也;

 

書之者,亦意有所見。

 

此見不與楚,滅蔡且成諸侯之事。

 

八年陳哀公書葬者,亦見不與楚滅,閔陳而存之也。

 

公如晉,至河乃複。

 

吳滅州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21:36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八


○昭公(起十四年,盡三十二年)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晉。

 

大夫執則致,致則名,意如惡,然而致,見君臣之禮也。

 

(大夫有罪,則宜廢之。

 

既不能廢,不得不盡為君臣之恩,故曰「見君臣之禮」。

 

○見君,賢遍反。)

 

疏「大夫執則致」。

 

○釋曰:重發傳者,單伯書字,意如則書名,婼又無罪,以見三者義異,故各發傳也。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

 

(去,起呂反。)

 

疏「八月」至「疾卒」。

 

○釋曰:不正前巳見說,今卒書月,莒行夷禮,故無嫡庶之異。

 

冬,莒殺其公子意恢。

 

(恢,苦回反。)

 

言公子而不言大夫,莒無大夫也。

 

莒無大夫,而曰公子意恢,意恢賢也。

 

曹、莒皆無大夫,其所以無大夫者,其義異也。

 

(曹叔振鐸,文王之子,武王封之於曹,在甸服之內,後削小爾。

 

莒,已姓,東夷,本微國。

 

○振鐸,之慎反;

 

下大各反。

 

甸,徒遍反。

 

已姓音已,一本又音祀。)

 

疏「曹莒」至「異也」。

 

○釋曰:傳言此者,總而言之,則小國無大夫也。

 

就事而釋,則曹、莒有異,故傳辨之。

 

○注「曹叔」至「之國」。

 

○釋曰:曹是文王之子,封於曹者,《世本》文。

 

「在甸服之內」者,定四年《左傳》文。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吳子夷卒。

 

(末,亡葛反。)

 

二月,癸酉,有事於武宮。

 

籥入,叔弓卒,去樂卒事。

 

君在祭樂之中,聞大夫之喪,則去樂卒事,禮也。

 

(祭樂者,君在廟中祭作樂。

 

○籥,由若反。

 

去,起呂反。)

 

疏「禮也」。

 

○釋曰:禮則不疑,而曰有變以聞可乎?

 

似有嫌,嫌則非禮,非禮何以言禮也?

 

解云,祭祀重禮,國之大事,一物不具,則為失所,以卿佐之卒,而闕先君之樂而不止祭,嫌有失禮。

 

釋之複言可乎,問言禮意。

 

君在祭樂之中,大夫有變,以聞,可乎?

 

(變謂死喪。)

 

大夫,國體也。

 

(君之卿佐,是謂股肱,故曰國體。)

 

古之人重死,君命無所不通。

 

(死者不可複生,重莫大焉。

 

是以君雖在祭樂之中,大夫死,以聞可也。

 

○複,扶又反。)

 

疏「君命」至「不通」。

 

○釋曰:解命告也。

 

大夫與君一體,情無疑二,祭祀雖重,以卒告君,君當哀其喪而止祭,不得以輕廢重,故死可以聞也。

 

夏,蔡朝吳出奔鄭。

 

(朝吳,蔡大夫。)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秋,晉荀吳帥師伐鮮虞。

 

冬,公如晉。

 

十有六年,春,齊侯伐徐。

 

楚子誘戎蠻子殺之。

 

(楚子不名,戎蠻子非中國故。)

 

夏,公至自晉。

 

秋,八月,巳亥,晉侯夷卒。

 

九月,大雩。

 

季孫意如如晉。

 

疏「意如如晉」。

 

○釋曰:何以在葬上?

 

解云,有本末事,書前後文不得同。

 

冬,十月,葬晉昭公。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來朝。

 

(朝,直遙反。)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秋,郯子來朝。

 

八月,晉荀吳帥師滅陸渾戎。

 

(滅夷狄時,潞子嬰兒賢則日,此月者,蓋亦有殊於常戎。)

 

冬,有星孛於大辰。

 

一有一亡曰有。

 

於大辰者,濫於大辰也。

 

(劉向曰:「大辰者,大火也。

 

不曰孛於大火,而曰大辰者,謂濫於蒼龍之體,不獨加大火。」

 

○星孛,蒲內反。

 

孛於,本又作茀,音佩。)

 

楚人及吳戰於長岸。

 

(長岸,楚地。)

 

兩夷狄曰敗,(夷狄不能結日成陳,故曰敗,「於越敗吳於槜李」是也。

 

○曰敗,必邁反,下文及注同。

 

成陳,直刃反。

 

槜李音醉。)

 

中國與夷狄亦曰敗。

 

(「晉荀吳敗狄於大鹵」是也。)

 

楚人及吳戰於長岸,進楚子,故曰戰。

 

疏 「進楚子,故曰戰」。

 

○釋曰:何嫌以發?

 

解戰言及,所以別客主,不施直,不言及,或在上,或在下。

 

案宋襄伐齊,云及在上,所以惡宋襄。

 

宣十二年邲之戰,楚言及在下,所以不惡楚者,據無罪言之直,用兵得理則客直。

 

今楚稱及而在上,與邲戰之義反,嫌惡楚而善吳,吳以伯舉有辭序上,稱及以罪楚。

 

今兩夷言戰,有違常例,二國曲直得失未分,故須起例以明之。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須卒。

 

夏,五月,壬午,宋、衛、陳、鄭災。

 

其誌,以同日也。

 

其日,亦以同日也。

 

或曰,人有謂鄭子產曰:「某日有災。」

 

子產曰:「天者神,子惡知之。」

 

是人也,同日為四國災也。

 

(惡音烏。)

 

疏「其誌」至「同日」。

 

○釋曰:二文釋何?

 

解襄九年「宋災」,傳曰「故宋也」,明之災得書之由。

 

然則宋常,錄三國事非常也,故傳曰「同日也」。

 

解衛、陳、鄭得書之意以此,故複問外災不日之義,見同日,故不得不兩文釋之。

 

鄭子產之言,明天時人事,報應有驗,重其同日,故經書其文,傳載其事。

 

劉向以為宋、陳王者之後,衛、鄭周之同姓,時景王在,劉子、單子事王猛,召氏、尹氏立王子朝,朝,楚之出也。

 

及宋、衛、陳、鄭皆外附於楚,無尊周室之心。

 

後三年崩,王室亂,故天災四國,若曰不救,反從楚廢世子,言不正以害王室,明以同辜。

 

六月,邾人入鄅。

 

(鄅音禹,又音矩。)

 

秋,葬曹平公。

 

冬,許遷於白羽。

 

(白羽,許地。)

 

十有九年,春,宋公戊邾。

 

夏,五月,戊辰,許世子止弒其君買。

 

日弒,正卒也。

 

(蔡世子般實弒父,故以比之夷狄,而不書日。

 

止弒而日,知其弒;

 

止不弒,則買正卒也。)

 

正卒,則止不弒也。

 

不弒而曰弒,責止也。

 

(責止不嚐藥。)

 

疏「正卒」至「責止也」。

 

○釋曰:責止則實,實文不可虛加,而複書葬以赦何?

 

解止進藥之罪,不由於醫,罪連於許君,故書殺責止,止實不弒,宜書葬以赦之。

 

《春秋》子弒父,皆非子失教訓之道,獨於此見之何?

 

有義而然,因其可責而責之。

 

若商臣、蔡般之流,行同禽獸,不得為小人,非可責之限,故傳詳例於此。

 

止曰:「我與夫弒者,不立乎其位。」

 

以與其弟虺。

 

(止自責曰,我與弒君之人同罪。

 

於是致君位於弟。

 

○與夫音豫,又如字;

 

下音扶。

 

虺,許鬼反。)

 

哭泣,歠飦粥,嗌不容粒。

 

(嗌,喉也。

 

○歠,昌悅反,又常悅反。

 

之然反,又居言反,粥也。

 

粥,之六反。

 

嗌音益,咽喉也。

 

容粒音立。)

 

未逾年而死。

 

故君子即止自責而責之也。

 

(就其有自責心,故以備禮責之。)

 

已卯,地震。

 

秋,齊高發帥師伐莒。

 

冬,葬許悼公。

 

日卒時葬,不使止為弒父也。

 

曰,子既生,不免乎水火,母之罪也。

 

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

 

(羈貫,謂交午翦發以為飾。

 

成童,八歲以上。

 

○羈又作羈。

 

貫,古亂反。)

 

就師學問無方,心誌不通,身之罪也。

 

心誌既通,而名譽不聞,友之罪也。

 

名譽既聞,有司不舉,有司之罪也。

 

有司舉之,王者不用,王者之過也。

 

(不敢罪上,故言過。)

 

許世子不知嚐,藥累及許君也。

 

(許君不授子以師傅,使不識嚐藥之義,故累及之。

 

○累,劣偽反。)

 

二十年,春,王正月。

 

夏,曹公孫會自夢出奔宋。

 

自夢者,專乎夢也。

 

(能專製夢。

 

○自夢,無工反,又亡忠反,又亡弄反,本或作蔑,《左氏》作「鄸」。)

 

曹無大夫,其曰公孫,何也?

 

言其以貴取之,而不以叛也。

 

(會以公孫之貴而得夢,既而不以之叛,明曹君無道,致令其奔,非會之罪,故書公孫以善之。

 

○令,力呈反。)

 

疏「曹無大夫」。

 

○釋曰:再發傳者何?

 

解前崇曹羈之殺,此重公孫之奔,奔殺異辭,而同例發明,明其俱賢而得書,明小國無大夫也。

 

秋,盜殺衛侯之兄輒。

 

盜,賤也。

 

其曰兄,母兄也。

 

目衛侯,衛侯累也。

 

(覬曰:「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

 

經不書衛公子,而目言衛侯之兄者,惡其不能保護其兄,乃為盜所殺,故稱至賤殺至貴。」

 

○惡其,烏路反。)

 

疏「盜賤也」。

 

○釋曰:複發傳何?

 

解殺大夫稱人者,謂誅有罪,故盜殺三卿,云不以上下道,明大夫之例,母兄之殺,宜係於君自殺也。

 

不能保存母兄,令為盜所殺,故書兩下之文,以至賤而殺至貴,故不得言上下道。

 

稱盜雖同,本事例異,故發傳也。

 

然則何為不為君也?

 

(嫡兄宜為君。

 

○嫡,丁曆反。)

 

曰,有天疾者,不得入乎宗廟。

 

輒者何也?

 

曰,兩足不能相過,齊謂之綦,楚謂之踙,衛謂之輒。

 

(綦音其,又其冀反,劉兆云:「綦,連並也。」

 

踙,女輒反,劉兆云:「聚合不解也。」

 

輒本亦作縶,劉兆云:「如見絆縶也。」)

 

冬,十月,宋華亥、向寧、華定出奔陳。

 

(徐邈曰:「月者,蓋三卿同出,為禍害重也。

 

君以臣為體,民以君為命,凡為憂者大,害民處甚,《春秋》皆變常文而示所謹,非徒足以見時事之實,亦知安危監戒云耳。」

 

○處,昌慮反。

 

以見,賢遍反。)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廬卒。

 

疏注「月者」至「害重也」。

 

○釋曰:宋萬以一卿而詳之,又弟辰以五大夫而不月何?

 

解,宋萬乃出月,見宋人不討賊,致令得奔,故謹而月之;

 

弟辰為仲佗所彊,元無去意,為患輕,故不月。

 

二十有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

 

夏,晉侯使士鞅來聘。

 

宋華亥、向寧、華定自陳入於宋南裏以叛。

 

自陳,陳有奉焉爾。

 

入者,內弗受也。

 

其曰宋南裏,宋之南鄙也。

 

以者,不以者也。

 

叛,直叛也。

 

(言不作亂。)

 

疏「自陳」至「焉爾」。

 

○釋曰:複發傳何?

 

解從外之叛而加自,自實有力,嫌其言自叛,不由外納力。

 

複言「內弗受也」,與入邑異例,不受為同。

 

複言以有嫌異於竊地者,故發例同之。

 

○注「言不作亂」。

 

○釋曰:則作亂不得言叛,當以作亂書,欒盈、良霄是也。

 

傳言叛,是與作亂是也。

 

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八月,乙亥,叔輒卒。

 

(叔弓之子。)

 

冬,蔡侯東出奔楚。

 

東者,東國也。

 

何為謂之東也?

 

王父誘而殺焉,(「楚子虔誘蔡侯般,殺之於申」。

 

○蔡侯東,《左氏》及《公羊》作「蔡侯朱」。)

 

父執而用焉,(「執蔡世子友以歸,用之」是也。)

 

奔,而又奔之。

 

曰東,惡之而貶之也。

 

(奔既罪矣,又奔讎國,惡莫大焉。

 

○惡之,烏路反。)

 

公如晉,至河乃複。

 

二十有二年,春,齊侯伐莒。

 

宋華亥、向寧、華定自宋南裏出奔楚。

 

自宋南裏者,專也。

 

(專製南裏。)

 

大蒐於昌間。

 

(間如字,一音?

 

。)

 

秋而曰蒐,此春也,其曰蒐何也?

 

以蒐事也。

 

疏「秋而」至「蒐事」。

 

○釋曰:何以發傳於此?

 

解大蒐有五,八年發例,見正譏不正。

 

比蒲之蒐在夏之末,承秋之初,尚可以蒐,則承春之首,不可之甚,故須發傳以彰甚也。

 

夏,四月,乙丑,天王崩。

 

六月,叔鞅如京師。

 

○葬景王。

 

(叔鞅,叔弓子。

 

天子誌崩不誌葬,誌葬,危不得以禮葬也。

 

月者,亦為葬景王起。

 

○亦為,於偽反。)

 

疏「六月葬景王」。

 

○釋曰:何以不書日?

 

解傳言日甚矣。

 

其不葬之辭,恐其甚之不明,日以起之。

 

今經言王室亂,則甚之可知,故省文也。

 

王室亂。

 

亂之為言,事未有所成也。

 

(尹氏立子朝,劉氏、單氏立王猛,俱夫定也。)

 

劉子、單子以王猛居於皇。

 

(皇,地。

 

○單音善。)

 

以者,不以者也。

 

王猛嫌也。

 

(直言王猛,不言王子,是有當國之嫌。)

 

疏「以者不以者也」。

 

○釋曰:複發傳何?

 

解劉、單王之重卿,猛,王之庶子,以貴製庶,嫌其義別,起例以詳之也。

 

秋,劉子、單子以王猛入於王城。

 

以者,不以者也。

 

入者,內弗受也。

 

(猛,非正也。)

 

冬,十月,王子猛卒。

 

此不卒者也。

 

(未成君也。)

 

其曰卒,失嫌也。

 

(猛本有當國之嫌,其卒則失嫌,故錄之。)

 

疏「失嫌也」。

 

○釋曰:經言王猛以王為尊,何以言當國?

 

解《春秋》以王為國,若言齊、晉,今言王猛,不言子,與無知同文,故曰當國也。

 

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叔孫婼如晉。

 

癸丑,叔鞅卒。

 

晉人執我行人叔孫婼。

 

晉人圍郊。

 

(郊,周邑也。)

 

夏,六月,蔡侯東國卒於楚。

 

(不日,在外也。

 

以罪出奔,又奔讎國,故不葬。)

 

疏注「不日,在外也」。

 

○釋曰:案諸侯之卒,不日以明庶,不以外為異,傳曰「諸侯時卒,惡之」。

 

今東國奔讎,何以書月?

 

解「許男新臣卒」,上言伐楚,下言卒,無明其在楚,庶子而卒,卒而不日,書時,在外文不明故也。

 

蔡侯在內而卒,卒不書日,傳曰「惡之」。

 

今蔡侯東國,上言東以貶之,下言卒於楚。

 

諸侯之奔,例不書卒。

 

今蔡侯之卒,見奔讎國而死,惡之可知,以在外以明惡,故書月以顯之。

 

○注「又奔讎國,故不葬」。

 

○釋曰:諸侯奔,死於外國,例不卒。

 

何直不葬?

 

有義而然。

 

諸侯不卒則已,卒宜有葬,葬不書者,義有所見,義不必同,或從失德。

 

今蔡侯不卒,卒於讎國,書卒而不葬。

 

秋,七月,莒子庚輿來奔。

 

戊辰,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於雞甫。

 

(雞甫,楚地。

 

○雞甫,《左氏》作「雞父」。)

 

鬍子?

 

、沈子盈滅。

 

(國雖存,君死曰滅。

 

○?

 

,苦門反。

 

盈本亦作逞。)

 

中國不言敗,此其言敗,何也?

 

(據宣十二年「晉荀林父及楚子戰於邲,晉師敗績」,不言楚敗晉師。)

 

疏「中國不言敗」。

 

○釋曰:釋其滅。

 

案經「戰於韓,獲晉侯」,「戰於大棘,宋師敗績,獲華元」。

 

「中國不言敗」,直言戰於雞甫,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鬍子?

 

、沈子盈滅。

 

定以言敗?

 

解言「楚人及吳戰於長岸」,傳曰「進楚子」。

 

然則邲之戰,直在楚,以中國不言敗?

 

今吳無進,稱為夷狄,故不稱戰。

 

及敗績,以釋其滅,足賢胡、沈之君,亦明吳之不進也。

 

中國不敗,鬍子?

 

、沈子盈其滅乎?

 

其言敗,釋其滅也。

 

(若師不敗,則君無由滅也。

 

賢胡、沈之君死社稷。)

 

獲陳夏齧。

 

獲者,非與之辭也,(賢夏齧,雖獲不病,以其得眾也。

 

義與華元同。

 

○夏,戶雅反。

 

齧,五結反。)

 

疏注「與華元同」。

 

○釋曰:國書亦然,而無傳釋,而經文有異,何得稱同?

 

解,華元有故而止,文雖不同,明賢之義不別,國書文同而義同也。

 

上下之稱也。

 

(君死曰滅,臣得曰獲,君臣之稱。

 

○之稱,尺證反。

 

注「之稱」同。)

 

天王居於狄泉。

 

(敬王辟子朝。

 

狄泉,周地。

 

○辟音避。)

 

始王也。

 

其曰天王,因其居而王之也。

 

(天子逾年即位稱王,敬王逾年而出,故曰始王。

 

雖不在國行即位之禮,王者以天下為家,故居於狄泉稱王。)

 

疏「始王」至「之也」。

 

○釋曰:注云「天子逾年即位稱王,敬王逾年而出,故曰始王」,天子之稱天王,是常例也,而傳云「始王」,注云「逾年」者,未通此傳之意解子猛當國,朝亦非正。

 

景王以三十一年夏四月崩,六月葬,劉、單二子以王猛居於皇,複入王城,冬而猛卒。

 

至今敬王逾年而既葬,所繼者承景王之崩,不繼者承王猛之卒,是年七月敬王立,當逾年既葬之例。

 

此歲尹氏立子朝,將圖神器,天下凶懼,其主無雖複常稱其所在,著其始王也。

 

尹氏立王子朝。

 

(隱四年「衛人立晉」,傳曰「稱人以立,得眾也」。

 

此言尹氏立,明唯尹氏欲立之。)

 

立者,不宜立者也。

 

朝之不名,何也?

 

(據晉之名惡,今朝亦惡,怪不直名而言王子。

 

○惡,烏路反,下同。)

 

別嫌乎尹氏之朝也。

 

(若但言尹氏立朝,則嫌朝是尹氏之子,故言王子以別之。

 

○別,彼列反。)

 

疏「立者」至「者也」。

 

○釋曰:重發傳何?

 

解,衛、晉得眾,言立嫌非所宜。

 

此子朝失眾,獨在尹氏,故言立以著不宜,文同而義異,故複發傳,別嫌乎尹氏之朝。

 

○注云「嫌朝是尹氏之子」。

 

○釋曰:夫國之大事,莫善繼統。

 

繼統之道,勿盛嫡胄。

 

繼無承重,宜擇立其次,故單子、劉子立猛,文稱當國,其次子無命,故獨言立,言立彰不宜,明有絪王之意。

 

今周室雖衰,鼎命在上,四方諸侯,知一人之貴繼,成康之道滅,典法之文存,祭號大名不可虛置,巍巍聖寶寧得空假?

 

鄫以區區之小,而以外孫為嗣,書其滅亡,以為將來之戒,況天下重任,豈得異姓?

 

尹氏不擇天道,不達人事,不自立其子,當有同心之授,不義之罪。

 

禦假一朝之勢,以集四海之士,此理灼然,而愚夫之所不或,何為孔子書經,遊夏為傳?

 

經於不疑之中,而疆生疑;

 

於無嫌之義,而巧出嫌。

 

恐朝為尹氏之子,為當有旨,解周室大亂,骨肉乖離,故王猛有絪奪之心,單、劉懷翼戴之誌,敬王孤立,猛卒之後,而朝逆尹氏之世卿,婚媾王室,禍亂之基,固可奪之。

 

初自立,或招乘釁之眾,集負險之民,堅冰之際,或有無妄之會,經別嫌尹氏,不亦宜乎!

 

衰亂之世,何所不為?

 

鄫立異姓,周亦致疑,疑而須別,別嫌立朝者,此其旨矣。

 

八月,乙未,地震。

 

冬,公如晉,至河,公有疾,乃複。

 

疾不誌,此其誌,何也?

 

釋不得入乎晉也。

 

疏「有疾」至「晉也」。

 

○釋曰:解公之如晉,四不得入,假言有疾,實由季孫之不入。

 

今實有疾,別於無疾而反也。

 

二十有四年,春,王二月,丙戌,仲孫玃卒。

 

婼至自晉。

 

大夫執則致,致則挈,由上致之也。

 

(上謂宗廟也。

 

致臣於廟,則直名而已,所謂君前臣名。

 

○挈,苦結反。)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大雩。

 

○丁酉,杞伯鬱釐卒。

 

(釐,力之反。)

 

冬,吳滅巢。

 

葬杞平公。

 

二十有五年,春,叔孫婼如宋。

 

夏,叔倪會晉趙鞅、宋樂大心、衛北宮喜、鄭遊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於黃父。

 

有?

 

鵒來巢。

 

一有一亡曰有。

 

來者,來中國也。

 

(?

 

鵒不渡濟,非中國之禽,故曰來。

 

○?

 

,其俱反,本又作鸛,音權,《左氏》作「?」

 

,《公羊》作「鸛」。

 

鵒音欲。

 

濟,子禮反。)

 

疏「一有」至「中國」。

 

○釋曰:重發傳者何?

 

解鴝鵒者飛鳥,與蜚蜮異,稱有為同,故重發傳。

 

云「來者,來中國也」,何嫌而發?

 

解蜚蜮不言來,不見所從;

 

麟不言來者,欲但於中國,不外之。

 

鵒穴者而曰巢。

 

(劉向曰:「去穴而巢,此陰居陽位,臣逐君之象也。」)

 

或曰,增之也。

 

(如增言巢爾,其實不巢也。

 

雍曰:「凡《春秋》記災異,未有妄加之文。

 

或說非也。」)

 

秋,七月,上辛,大雩。

 

季辛,又雩。

 

季者,有中之辭也。

 

(不言中辛,中辛無事。)

 

又,有繼之辭也。

 

(緣有上辛大雩,故言又也。)

 

九月,乙亥,公孫於齊。

 

孫之為言猶孫也,諱奔也。

 

次於陽州。

 

次,止也。

 

(陽州,齊竟上之地。

 

未敢直前,故止竟也。

 

○公孫音遜,本亦作遜,下同。

 

齊竟音境,下同。)

 

疏「孫之」至「奔也」。

 

○釋曰:複發傳何?

 

解前發例於夫人,今複發例於公,明其同義,以別尊卑之辭詳略也。

 

齊侯唁公於野井。

 

(野井,齊地。

 

齊侯來唁公,公逆之至野井。

 

唁音彥。)

 

吊失國曰唁,唁公不得入於魯也。

 

疏「吊失」至「魯也」。

 

○釋曰:言吊足以釋之,複言不入於魯地則曰唁者,彰公失國。

 

言不得入魯,繼國事之辭,言可以書唁,而不詳其文。

 

冬,十月,戊辰,叔孫婼卒。

 

十有一月,已亥,宋公佐卒於曲棘。

 

(曲棘,宋地。)

 

邡公也。

 

(邡當為訪。

 

訪,謀也。

 

言宋公所以卒於曲棘者,欲謀納公。

 

○邡音方,又音訪。)

 

疏注 「宋公」至「納公」。

 

○釋曰:案諸侯之卒,卒在外,書地。

 

書地,縱不納公,何得略以見義?

 

解諸侯卒書地者,地有遠近、國邑之別,故鄵、扈非國,晉侯因會旦而鄭伯未見諸侯之所,許男朝楚,蔡奔讎國,四者書地,地有所由。

 

今曲棘非國,是未喻竟,當從鄵、扈之例既明矣。

 

釋以謀納公為義,義葉鄵、扈而例不異。

 

十有二月,齊侯取鄆。

 

(取鄆以居公。)

 

取,易辭也。

 

內不言取,以其為公取之,故易言之也。

 

(易,以豉反。

 

為,於偽反。)

 

疏「取易辭」。

 

○釋曰:與濟西、讙、闡同異若何?

 

解,取者易之辭,易辭之義兼內,外內之釋雖同,同而事辨異,異則反覆釋之,故曰「為公取之」。

 

言非季氏之賂,忠臣之意,非實易辭。

 

尊君抑臣,與濟西同文。

 

前不異外之易者,實易,宋取鄭師是也。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三月,公至自齊,居於鄆。

 

公次於陽州,其曰至自齊,何也?

 

(據公但至陽州,未至齊。)

 

疏注「據公」至「陽州」。

 

○釋曰:後如晉,出致不同,傳以見出致,解公初至於陽州,後如晉。

 

乾侯出不同,傳以見齊侯為義,雖至陽州,可以齊致,明乾侯之致,不見晉侯,故下二十九年注云「以乾侯致,不得見晉侯故。」

 

以齊侯之見公,可以言至自齊也。

 

(「齊侯唁公於野井」,以親見齊侯為重,故可言至自齊。)

 

居於鄆者,公在外也。

 

(若但言公至自齊,而不唁居於鄆,則公得歸國,欲明公實在外,故言居於鄆。)

 

疏「公在外」。

 

○釋曰:又日前不外公,言外何?

 

解,言外者,據內生名,公雖出奔,臣子不得外公,存錄之如在國。

 

在國之文,不得實同,故言居鄆以別之。

 

至自齊,道義不外公也。

 

(至自齊者,臣子喜君父得反,致宗廟之辭爾。

 

今君雖在外,猶以在國之禮錄之,是崇君之道。)

 

夏,公圍成。

 

(成,孟氏邑。)

 

非國不言圍,所以言圍者,以大公也。

 

(崇大其事。)

 

疏「非國」至「大公也」。

 

○釋曰:何解凡邑不言圍,指小都,都之大者則國。

 

此文是於三家疆大,邑過百乘,比之小國,國家之患,良由此起。

 

昭公圍成、郈,郈人不服,而臣之邑不順,季氏之權,得國之資,圍而不克,故以大公為文。

 

然則定公雖墮三都,成人不肯,公伐不克,故傳以大公釋之。

 

書致為異,故傳釋之。

 

此不致者,齊無難公之言,不以適齊無為危至,如長葛言圍,非常見義乃殊,故傳不異。

 

秋,公會齊侯、莒子、邾子、杞伯盟於鄟陵。

 

(鄟陵,某地。

 

○鄟陵音專,又市轉反。)

 

公至自會,居於鄆。

 

公在外也。

 

至自會,道義不外公也。

 

疏「義不外公也」。

 

○釋曰:複發傳何?

 

解自齊為虛致,自會為實文,與虛致嫌義有殊,故發不異已。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冬,十月,天王入於成周。

 

周有入無出也。

 

(始即位非其所,今得還,複據宗廟,是內故可言入。

 

若即位在廟,則王者無外,不言出。)

 

疏「有入無出也」。

 

○釋曰:王也,傳言周而複釋何?

 

解彼明上下一見,則同有出文,故言周。

 

言周有入無出,明天王之身入與出,故發傳也。

 

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遠矣,非也。

 

(雍曰:「奔篡君之賊,其責遠矣。」

 

○召,上照反。

 

篡,初患反。)

 

疏注「奔篡」至「遠矣」。

 

○釋曰:傳言奔,直奔也。

 

何嫌以發?

 

解,非也,非責之非,責其遠矣。

 

獨言遠者,傳云於周公著例,見上下之文。

 

然則王子瑕不言出是常,常文而無大罪,則從例可知,故省文。

 

至於尹氏,周室之微弱,而日月不誅,子朝使之奔,不足可責遠矣。

 

則剌諸侯,諸侯謂宋、衛、陳、鄭外附於楚,子朝之舅,華戎同心而叛,天子不能誅,則宜遠責諸侯,乃經解傳,宣其責遠矣。

 

傳既責遠,愧奔亦異,故曰:「奔,直奔也」。

 

傳曰奔之惡也,惡其奔讎。

 

子朝之奔,奔讎而曰奔。

 

直奔,惡諸侯之叛,剌其不殊也。

 

奔,直奔也。

 

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齊。

 

(自鄆行。)

 

公至自齊,居於鄆。

 

公在外也。

 

疏「公在外也」。

 

○釋曰:發傳不同,而重起例何?

 

解公前孫而至,今如齊,不言孫,反而言至。

 

至言居於鄆,故傳言「公在外也」。

 

異義而文別,故重言例,而文省則義同,義同,亦在外可知也。

 

夏,四月,吳弒其君僚。

 

(僚,力雕反。)

 

楚殺其大夫郤宛。

 

(宛,於阮反,又於元反。)

 

秋,晉士鞅、宋樂祁、衛北宮喜、曹人、邾人、滕人會於扈。

 

(祁,力兮反,又力私反。

 

扈音戶。)

 

冬,十月,曹伯午卒。

 

邾快來奔。

 

(徐邈曰:「自此已前,邾畀我、庶其並來奔,今邾快又至,三叛之人,俱以魯為主。

 

邾,魯鄰國,而聚其逋逃,為過之甚,故悉書之以示譏也。

 

小國無大夫,故但舉名而略其氏。

 

○邾快,苦反。

 

畀,必二反,本或作鼻。

 

逋逃,布吳反。)

 

公如齊。

 

公至自齊,居於鄆。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魯悼公。

 

公如晉,次於乾侯。

 

(不得入於晉。

 

乾侯,晉地。)

 

疏「公如晉」。

 

○釋曰:「解與發圍國之文同,故傳言「公在外也」,明從鄆如齊,不釋言次之,言在外亦顯故。

 

公在外也。

 

夏,四月,丙戌,鄭伯寧卒。

 

(寧,下「滕子寧」皆如字。)

 

六月,葬鄭定公。

 

秋,七月,癸已,滕子寧卒。

 

冬,葬滕悼公。

 

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於鄆。

 

(以乾侯致,不得見晉侯故。)

 

齊侯使高張來唁公。

 

唁公不得人於魯也。

 

疏「唁公」至「魯也」。

 

○釋曰:複發傳何?

 

解前「齊侯唁公子野井」,野井,齊地,今來唁公於鄆,鄆是魯地。

 

魯地而言唁,言不得入於魯國都。

 

魯國都謂宗廟所在。

 

唁有遠近,人有尊卑,君臣同文,故重發例也。

 

公如晉,次於乾侯。

 

夏,四月,庚子,叔倪卒。

 

季孫意如曰:「叔倪無病而死,此皆無公也。

 

是天命也。

 

非我罪也。」

 

(言叔倪欲納公,無病而死,此皆天命,使魯無君爾,魯公之出非我罪。

 

○叔倪,五計反,又五兮反,《左氏》作「詣」。)

 

疏「皆無公也」, ○釋曰:叔倪之卒事,無公而曰皆何?

 

解經言「宋公佐卒於曲棘」,傳言「邡公也」,今叔倪複卒,傳曰「皆無公也」。

 

秋,七月。

 

冬,十月,鄆潰。

 

潰之為言上下不相得也。

 

上下不相得則惡矣,亦譏公也。

 

(公既出奔,不能改德脩行,居鄆小邑,複使潰亂,德之不建,如此之甚。

 

○潰,戶內反。

 

惡,烏路反,又如字。

 

行,下孟反。

 

複,扶又反。)

 

疏「潰之」至「得也」。

 

○釋曰:重發起列何?

 

解上下不相得之為罪與國同,故例詳之。

 

此年三月,次於乾侯,來還於鄆。

 

冬而鄆潰,嫌自潰,不責於公,故言「亦譏公也」。

 

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

 

(傳明昭公有過,非但季氏之罪。)

 

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中國不存公,存公故也。

 

(中國,猶國中也。)

 

疏注「中國」至「中也」。

 

○釋曰:曰凡言國中,指謂魯也。

 

中國指其諸夏。

 

諸夏為中國,據夷狄為外。

 

案成昭適晉,並逾年而不言在,襄二十八年「公如楚」,二十九年書「公在楚」,傳曰「閔公也」,為楚所致,存錄之。

 

然則此文中國,國中何為變中國者何?

 

解中國逾年不言在,親倚之情,如國莫二,比之國中,不以言中非諸夏。

 

且昭以二十五年出奔,二十六年居鄆,是魯地不存公。

 

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亦如之,至此寄在乾侯。

 

乾侯為晉地,明公去魯竟而入於晉界,不複重還,遂卒於外。

 

雖複生存居地壤,於予來歸,來不居茲日,故傳以有故釋之,所以閔公。

 

範例云:「在,有故。

 

言在,非所在也。」

 

夏,六月,庚辰,晉侯去疾卒。

 

(去,起呂反。)

 

秋,八月,葬晉頃公。

 

(頃音傾。)

 

冬,十有二月,吳滅徐。

 

(滅夷狄時。

 

月者,為下奔起。

 

○為,於偽反。)

 

疏注 「月者」至「奔起」。

 

○釋曰:案滅中國日,出奔月,輕於滅。

 

滅夷狄時,奔何得更月?

 

解,範答薄氏云:「國不滅而,出以月為國,國滅例而出,出重發於滅,滅夷狄雖時,猶加於月。」

 

然則溫子不滅而出奔,何以不月?

 

有義而然。

 

弦子之奔,文承八月之下,溫子以逃,在正月之後,何知不月?

 

傳於弦子滅言「不日,微國」,微國則例月,例月則不關於君出,君出之重,不大於滅國。

 

範云出重於滅者,言既滅其國,君不死難,比之常奔恆滅,則為重矣。

 

滅在月例者,君出不複加日,明滅重矣。

 

月亦是,譚子出月,月關滅國,滅國例之同,同例在不日。

 

傳於滅國詳略之,更於潞子發夷狄之遠例,於鄫亡見中國之變稱,義例成矣。

 

潞子之賢從自盟,滅國獲君,君或出奔,名為罪,皆有罪,故注譚子云「蓋無罪」。

 

今注章羽,明不複疑。

 

名為有罪,譚子言蓋,約邾益之名,名義見矣,故章羽從正例而不疑也。

 

徐子章羽奔楚。

 

(奔而名者,有罪惡也。

 

○惡,烏路反。)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季孫意如會晉荀櫟於適曆。

 

(適曆,晉地。

 

○櫟音曆,舊作躒。

 

適,丁曆反。)

 

夏,四月,丁巳,薛伯穀卒。

 

晉侯使荀櫟唁公於乾侯。

 

唁公不得入於魯也。

 

曰:「既為君言之矣,不可者意如也。」

 

(言已已告魯求納君,唯意如不肯。

 

○為,於偽反。)

 

疏「唁公」至「魯也」。

 

○釋曰:複發傳何?

 

解,範例云:「唁有三,吊失國曰唁。」

 

唁雖有三,吊失國三,三釋一而已。

 

不入魯界,有三文,知言唁嫌與魯異。

 

其言不得入魯,明吊失國而異。

 

今地晉而受晉納,公有可入之理,故言「唁公不得入於魯也」。

 

秋,葬薛獻公。

 

冬,黑肱以濫來奔。

 

其不言邾黑肱,何也?

 

(據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言邾。

 

○肱,古弘反。

 

濫,力甘反,又力暫反。)

 

別乎邾也。

 

(邾以濫邑封黑肱,故別之若國。

 

○別,彼列反。)

 

其不言濫子,何也?

 

(據既別之為國,則應書其爵。)

 

非天子所封也。

 

來奔,內不言叛也。

 

疏「來奔」至「叛也」。

 

○釋曰:重發傳何?

 

解書黑肱不係邾,嫌其專地,不責叛,罪輕,故言來奔。

 

不言叛,罪自顯也。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取闞。

 

(闞,口暫反。)

 

夏,吳伐越。

 

秋,七月。

 

冬,仲孫何忌會晉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衛太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邾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天子微,諸侯不享覲。

 

(享,獻也。

 

覲,見也。

 

言天子微弱,四方諸侯不複貢獻,又無朝覲之禮。

 

○大音泰。

 

享,許丈反。

 

覲,其靳反。

 

見,賢遍反。

 

複,扶又反。

 

朝,直遙反。)

 

夫子之在者,惟祭與號。

 

(祭謂郊上帝,號謂稱王。)

 

故諸侯之大夫,相帥以城之,此變之正也。

 

疏「天子」至「與號」。

 

○釋曰:於此乃言周衰變之正,重複起傳何?

 

解平、桓之世,唯複禮樂出自諸侯,諸侯猶有享覲之心,襄王雖複出居,猶賴晉文之力。

 

劄子雖云矯殺,王威未甚屈辱。

 

至於景王之崩,嫡庶交爭,宋、衛外附,楚亦內侮。

 

天子獨立成周,政教不行天下,諸侯無桓、文之霸,不能致力於京師,權柄委於臣手,故大夫相率而城之。

 

比之在禮,故釋不異辭,因變正也。

 

十有二月,已未,公薨於乾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23:06 | 只看該作者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十九


○定公(起元年盡十五年)

疏《魯世家》: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以周敬王十一年即位。

 

《諡法》:「安民大慮曰定。」

 

元年,春,王。

 

不言正月,定無正也。

 

定之無正,何也?

 

昭公之終,非正終也。

 

(死在外故。)

 

疏注 「死在外故」。

 

○釋曰:非正終,案桓公之薨於齊,與乾侯不異,莊公不即位,而書正月何?

 

解,以十八年如齊,至即薨,薨而當歲即入,入而莊公繼位,行既殯逾年之禮,但以先君殺而後立,不忍行即位之禮。

 

今昭公前年薨,今年喪入,定公既殯,不居正月之前,欲行即位,非逾年之始,非始非正,故未得即位,不得比之莊公。

 

定之始,非正始也。

 

昭無正終,故定無正始。

 

不言即位,喪在外也。

 

三月,晉人執宋仲幾於京師。

 

(晉執人於尊者之側,而不以歸京師,故但言其執,不書所歸。

 

徐邈曰:「案傳定元年不書正月,言『定無正也』。

 

然則改元即位在於此年,故不可以不書王。

 

書王,必有月以承之,故因其執月以表年首爾,不以謹仲幾也。」)

 

疏注「晉執」至「幾也」。

 

○釋曰:薄氏駮云:「仲幾之罪,自委之王吏,非晉人所執,故傳云『不正其執人於尊者之所也』,譏執,不譏無所歸。

 

晉執曹、衛,他處並可言歸,若晉人執仲幾於京師,複何得言歸於京師?

 

若如此論,何以通乎解?」

 

範答云:「晉城成周,宋不即役,晉為監功之主,因而執之,此自晉人之事,安得委之王吏?

 

傳當以執人於尊者之所,而不以歸於王之有司,非言其不可以執。

 

晉文公執曹、衛之君,各於其國,而並不書國者,以其歸於京師故也。

 

今執仲幾,不書所歸,唯舉其地者,此晉自治之效。

 

若使歸於京師,與執諸侯同,君臣無別也。

 

今直執在京師,不可言歸。

 

此義猶自未通,有義而然。

 

上言城成周,序仲幾於會,於歸言於京師,其言足誤天王居於狄泉,在畿內而別處。

 

若上言城成周,下稱晉人執宋仲幾歸於京師,具見執之異處而歸天子。

 

今晉人於尊者之側,而執人以歸,自治於國,故《春秋》不與其專執地於京師。

 

下文言「此大夫,其曰人何?

 

微之也」。

 

何以知大夫?

 

有義而然。

 

周之稱名,大夫相執無稱名之例,因此見義,明大夫相執不書,書則微之,見伯討失所,故云云,非謂大夫相執得見於經。

 

經書晉人執衛侯,歸之於京師,與伯執稱人不異,異則言侯,故曰以晉侯而斥執曹伯,惡晉侯也。

 

是君臣之別也。」

 

此大夫,其曰人,何也?

 

微之也。

 

何為微之?

 

不正其執人於尊者之所也,不與大夫之伯討也。

 

夏,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

 

戊辰,公即位。

 

殯然後即位也。

 

(周人殯於西階之上。)

 

疏注「周人」至「之上」。

 

○釋曰:「嫌何以言?

 

解喪自外至,雖正棺於兩楹之間,兼不亦言,故言西階。

 

鄭注《禮記》以為殯亦兩楹之間也。

 

定無正,見無以正也。

 

逾年不言即位,是有故公也。

 

(謂昭公在外故。

 

○見,賢遍反。)

 

言即位,是無故公也。

 

即位,授受之道也。

 

(先君見授,後君乃受,故須棺在殯,乃言即位。)

 

先君無正終,則後君無正始也。

 

先君有正終,則後君有正始也。

 

戊辰,公即位,謹之也。

 

定之即位,不可不察也。

 

公即位,何以日也?

 

(據未有日者。)

 

疏「定之」至「察也」。

 

○釋曰:解定公即位,特異常文者,欲言繼弒,公好卒;

 

欲言好卒,卒非正終。

 

不即入,逾年乃至,至正月當即位,而皆失時。

 

時不得同於常禮,禮宜異文,文書之在夏,是有故與無故兩文並見。

 

即位雖同,而時義有別,理有所見,見必有意,故曰「不可不察也」。

 

戊辰之日,然後即位也。

 

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何為戊辰之日。

 

然後即位也?

 

(癸亥去戊辰六日,怪不即位。)

 

正君乎國,然後即位也。

 

(諸侯五日而殯,今以君始死之禮治之,故須殯而後言即位。)

 

沈子曰:「正棺乎兩楹之間,然後即位也。」

 

(兩楹之間,南麵之君聽治之處。

 

○之處,昌慮反。)

 

內之大事,日。

 

即位,君之大事也,其不日何也?

 

以年決者,不以日決也。

 

此則其日,何也?

 

著之也。

 

(欲有所見。)

 

何著焉?

 

逾年即位,厲也。

 

(厲,危也。

 

公喪在外,逾年六月,乃得即位,危,故日之。)

 

於厲之中,又有義焉。

 

(先君未殯,則後君不得即位。)

 

未殯,雖有天子之命猶不敢,況臨諸臣乎?

 

(以輕喻重也。

 

雖為天子所召,不敢背殯而往,況君喪未殯,而行即位之禮,以臨諸臣乎?)

 

周人有喪,魯人有喪。

 

周人吊,魯人不弔。

 

周人曰:「固吾臣也,使人可也。」

 

魯人曰:「吾君也,親之者也,使大夫則不可也。」

 

故周人吊,魯人不弔,以其下成、康為未久也。

 

(周道尚明,無愧於不往。)

 

疏注「周道」至「不往」。

 

○釋曰:今定公之世,天子之存,唯祭與號,安得云尚明?

 

解,此傳以重況輕,陳上世之事,非專今日,下成康為未久。

 

定公未殯,不得即位,以臨群臣,輕於王命。

 

王命猶不得背殯,指謂王與魯並有喪,周人吊魯,魯人不弔,既殯君,乃奔喪。

 

《喪服》,天子之斬,哭泣申父重之情。

 

先殯其父,後奔天子之喪,亦是不奪人之親。

 

門外之治義斷恩,門內之治恩掩義。

 

至如伯禽,越紼赴金革之重,不拘此例。

 

君,至尊也,去父之殯而往吊猶不敢,況未殯而臨諸臣乎?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九月,大雩。

 

雩月,雩之正也。

 

秋,大雩,非正也。

 

冬,大雩,非正也。

 

秋,大雩,雩之為非正,何也?

 

(冬,禾稼既成,猶雩,則非禮可。

 

知秋禾嫁始苗,嫌當須雨,故問也。)

 

毛澤未盡,人力未竭,未可以雩也。

 

(邵曰:「凡地之所生謂之毛。

 

《公羊傳》曰『錫之不毛之地』是也。

 

言秋百穀之潤澤未盡也。」

 

人力未盡,謂耕耘之功未畢。

 

○耘,本又作芸,音云。)

 

疏「凡地」至「是也」。

 

○釋曰:言非必百穀至,而雩祀之設,本為求雨,求雨之意。

 

指為祈穀,故《周頌•噫嘻》之篇,歌春夏而同名。

 

至於脩雩祀不異,故此傳言「毛澤未窮,人力未竭」,言人力之功施於種植,種植之義在於禾黍。

 

未聞凡品總稱曰毛,將何所據?

 

解,聖人之於四海,不偏一物,愛人之情,特深懷抱。

 

百姓所恃,莫急於食。

 

食雖民天,天不降雨,嘉品不育;

 

時澤之來,普汎無私,雖非百穀,亦治有洪之潤,公田巳流,遂及之惠彌遠。

 

故總凡品為毛,明天德之道廣。

 

列子言山川之毛指謂草木。

 

《公羊》所論,非專禾麥。

 

寒涼之地,本不種苗;

 

鄒衍吹律,乃始名生物謂之黍。

 

若以此言之,《公羊》所言不毛,鄒衍之前,當鄭伯與楚語時也。

 

又上傳云「冬,大雩,非正也」,秋亦曰「非正也」,非正是同,而問不異。

 

及答之,直釋月雩為正,則四月龍見,常失正故也。

 

解成七年「冬,大雩」,傳云「冬無為雩也」,言用禱禮,明禾稼成不須雩,失時不二,故問同而答異。

 

注「當須雨」,其解也,聖人重謝請,請必為民,民之本務在於春夏,春夏祈穀,先嚴其犧牲,具其器物,謹脩其禮,冀精神有感,故一時盡力,專心求請。

 

求請不得失時,時謂孟夏之節。

 

是月有雨,先種得成茂實,後種更生,故重其二時。

 

時過以往,至於八月、九月。

 

脩雩之節,不言四月,非正也,故曰「是月不雩,則無及矣」,謂八月求雨,雩而得之則書雩,明有所及故也。

 

是月雩不必有雨,而曰無及者,人情之意,欲其有益,故以兩月請。

 

「是年不艾,則無食」,指謂九月之雩,雩而得雨,是年有食;

 

雩不得雨,則書旱,旱則一歲無食,故曰是年。

 

傳於仲秋言月,季秋言年,年月之情以表遠近深淺之辭也。

 

雩月,雩之正也。

 

月之為雩之正,何也?

 

其時窮,人力盡,然後雩。

 

雩之正也,何謂其時窮人力盡?

 

是月不雨,則無及矣;

 

是年不艾,則無食矣:是謂其時窮人力盡也。

 

雩之必待其時窮人力盡何也?

 

雩者,為旱求者也。

 

求者,請也。

 

古之人重請。

 

何重乎請?

 

人之所以為人者,讓也,請道去讓也,則是舍其所以為人也,是以重之。

 

焉請哉?

 

請乎應上公。

 

古之神人有應上公者,通乎陰陽,君親帥諸大夫道之而以請焉。

 

(道之,為君必為先也。

 

其禱辭曰:「方今大旱,野無生稼,寡人當死,百姓何謗?

 

不敢煩民請命,原撫萬民,以身塞無狀。」

 

禱亦請也,此即請辭也。

 

○艾,魚廢反。

 

去讓,羌呂反。

 

是舍音舍。

 

焉請,於虔反。

 

應上,時掌反。

 

道之音導。)

 

夫請者,非可詒託而往也,必親之者也,是以重之。

 

(詒托猶假寄。

 

○詒,以之反。)

 

疏「請乎應上公」。

 

○釋曰:案《月令》「大雩帝」,此經言「大雩」,文與《月令》同,同祀上帝。

 

帝,天也,而曰上公,義更何取?

 

且雩與禱本自不同,而引禱辭以證雩何?

 

解天子雩上帝,諸侯雩上公,與魯天子同雩上帝,上帝既雩,及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即此傳所謂古之神人,通乎陰陽,使為民請雨,故言「焉請哉?

 

請應乎上公」。

 

天尊,不敢指斥,故請其屬神。

 

《考異郵》說僖公三時不雨,禱於山川,以六過自責,又曰:「方今大旱,野無生稼。」

 

此注所云其禱辭,或亦用之,故引以明之耳。

 

立煬宮。

 

(煬宮,伯禽子廟,毀巳久。

 

○煬宮,餘亮反,煬公之廟也。

 

煬公,伯禽子。)

 

立者,不宜立者也。

 

疏「立者」至「者也」。

 

○釋曰:重發傳何?

 

解不日,與武宮異,故發傳。

 

範例云:「宮廟有三者,三者文有詳略。

 

詳略見功有輕重:丹楹功少,故書時;

 

刻桷功重,故錄月。」

 

範答薄氏云:「考宮書月,比丹楹為重。」

 

是其三文。

 

武宮書日,範云「始築之事然」。

 

煬,案《周書•諡法》「肆行勞神曰煬」。

 

煬宮不日,比武宮為輕。

 

輕重之例,各以類舉,此謂範例之數以宮言之;

 

立廟之例,以立言之,在不宜之中。

 

一事而兩屬,義有所附,故例有因,亦得數此,同在不宜之中。

 

冬,十月,隕霜殺菽。

 

(建酉之月,隕霜殺菽,非常之災。)

 

未可以殺而殺,舉重。

 

(舉殺豆,則殺草可知。)

 

可殺而不殺,舉輕。

 

(不殺草,則不殺菽亦顯,僖三十三年「隕霜不殺草」是也。)

 

其曰菽,舉重也。

 

疏「未可」至「舉輕」。

 

○釋曰:隕霜二文不同書,故範特為一例。

 

傳嫌獨殺菽,不害餘物,故以輕重別之。

 

菽易長而難殺,故以殺之為重。

 

重者殺,則輕者死矣。

 

輕而不死,重者不殺,居然可知。

 

二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

 

(雉門,公宮之南門。

 

兩觀,闕也。

 

○兩觀,工喚反,注及下文同。)

 

其不曰雉門災及兩觀,何也?

 

(據先書雉門,則應言雉門災及兩觀。

 

鄭嗣曰:「據災實從雉門起,應言雉門災及兩觀。」)

 

災自兩觀始也,不以尊者親災也。

 

(始災者,兩觀也。

 

鄭嗣曰:「今以災在兩觀下,使若兩觀始災者,不以雉門親災。)

 

先言雉門,尊尊也。

 

(欲言兩觀災及雉門,則卑不可以及尊,災不從雉門起,故不得言雉門災及兩觀。

 

兩觀始災,故災在兩觀下也。

 

鄭嗣曰:「欲以兩觀親災,則經宜言兩觀災及雉門,雉門尊,兩觀卑,卑不可以及尊,故不得不先言雉門,而後言兩觀。

 

欲令兩觀始災,故災在兩觀下矣。」

 

○令,力呈反。)

 

疏「雉門」至「觀災」。

 

○釋曰:解,劉向云:「雉門,天子之門。

 

而今過魯製,故致天災也。」

 

秋,楚人伐吳。

 

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

 

言新,有舊也。

 

作,為也,有加其度也。

 

此不正,其以尊者親之,何也?

 

(不正,謂更廣大之,不合法度也。

 

據當諱,而以雉門親新作之下。)

 

雖不正也,於美猶可也。

 

(改舊雖不合正,脩飾美好之事,差可以雉門親之。

 

○差,初賣反。)

 

疏「作為」至「度也」。

 

○釋曰:重發傳何?

 

解此災而更脩,嫌與作南門異,故發傳以同之。

 

災惡,故尊雉門,推災而遠之。

 

今新作美好之事,雉門雖不正,尊雉門可以親之。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晉,至河乃複。

 

疏 「公如晉」。

 

○釋曰:書月何?

 

解昭公四如晉,兼有疾為五,皆不月。

 

公不入晉,則無危。

 

十三年、二十三年乃複,皆不月,是其例,乃複文承月下,不蒙可知。

 

昭公即位二年,而脩朝禮無闕,而為季氏所譖,使不得入,公無危懼之意,猶數數修朝於晉。

 

晉雖不受朝,公無危懼之理。

 

定立今三年,始朝於晉,晉責其緩慢,不受其朝,公懼而反,非必季氏所譖。

 

公有負於晉,而心內畏懼,故危錄之。

 

三月,辛卯,邾子穿卒。

 

(穿音川。)

 

夏,四月。

 

秋,葬邾莊公。

 

冬,仲孫何忌及邾子盟於拔。

 

(拔,地名。

 

○拔,皮八反。)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陳侯吳卒。

 

三月,公會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衛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鬍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國夏於召陵,侵楚。

 

(夏,戶雅反。

 

召,詩照反。)

 

夏,四月,庚辰,蔡公孫姓帥師滅沈,以沈子嘉歸,殺之。

 

(公孫姓音生,又如字。)

 

五月,公及諸侯盟於皋鼬。

 

(召陵會劉子、諸侯,總言之也。

 

皋鼬,地名。

 

○鼬,由又反。)

 

○一事而再會,公誌於後會也。

 

後,誌疑也。

 

(公畏強楚,疑於侵之,故複者,更謀也。

 

不日者,後楚伐蔡,不能救故。

 

○複,扶又反。)

 

疏傳「一事」至「疑也」。

 

○釋曰:案傳例地而伐,疑辭。

 

今經言會於召陵侵楚,則疑於前會,不關於後。

 

而云「誌於後會也」者,後誌疑何?

 

解,楚當時為之所困,削弱矣,諸侯侵之,易可得誌。

 

今一會之中,十有九國,眾力之強,足以服楚,不敢深入,淺侵郊竟,則責諸侯之疑,居然可曉。

 

公疑於楚強,謂無勇,故會盟二文,並見魯公,外內之疑兩顯。

 

杞伯成卒於會。

 

六月,葬陳惠公。

 

許遷於容城。

 

秋,七月,公至自會。

 

劉卷卒。

 

(劉,采地。

 

○劉卷,音權。

 

采,七代反。)

 

此不卒而卒者,賢之也。

 

寰內諸侯也,非列土諸侯,此何以卒也?

 

(天子畿內大夫有采地者,謂之寰內諸侯,非列士之諸侯,雖賢,猶不當卒。

 

○寰內音環。)

 

天王崩,為諸侯主也。

 

(昭二十二年景王崩,嚐以賓主之禮相接,能為諸侯主,所以為賢。)

 

疏 「此不卒」至「賢之也」。

 

○釋曰:又云「非列土諸侯,此何以卒也?

 

天王崩,為諸侯主也」。

 

書卒不闕其賢,而範例云「寰內諸侯,非列土諸侯。

 

非列土諸侯而書之者,賢之也」。

 

賢之一文,而義當兩用,解上言不卒而得書卒之意,釋下言賢之猶賢不當卒。

 

卒之者,以其為諸侯主,明賢之義,故得書卒。

 

反覆二事皆是為賢,故例複云賢之不用葬。

 

葬之者,明亦為賢之,而采地比之畿外諸侯,故書葬。

 

葬杞悼公。

 

楚人圍蔡。

 

晉士鞅、衛孔圉帥師伐鮮虞。

 

葬劉文公。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於伯舉,楚師敗績。

 

吳其稱子,何也?

 

以蔡侯之以之,舉其貴者也。

 

(貴謂子也。)

 

蔡侯之以之,則其舉貴者,何也?

 

吳信中國而攘夷狄,吳進矣。

 

其信中國而攘夷狄奈何?

 

子胥父誅於楚也,(子胥父,伍奢也。

 

為楚平王所殺。

 

○信音申。

 

攘,如羊反,卻也。)

 

挾弓持矢而幹闔廬。

 

(見不以禮曰幹,欲因闔廬複父之讎。

 

○挾,戶牒反,又子協反。

 

闔,戶臘反。

 

廬,力居反。

 

見,賢遍反。)

 

闔廬曰:「大之甚!

 

勇之甚!」

 

(子胥匹夫,乃欲複讎於國君,其孝甚大,其心甚勇。)

 

疏注「其孝」至「甚勇」。

 

○釋曰:子胥之複讎,違君臣之禮,失事王之道,以匹夫之弱,敵千乘之強,非心至孝,莫能然也。

 

得事父之孝,非敬長之道,故曰「其孝甚大」。

 

若夫子胥父欲被誅,竄身外奔,布衣之士,而求幹列國之君,吐弓矢之誌,無疑難之心,故曰「其心甚勇」。

 

為是欲興師而伐楚。

 

子胥諫曰:「臣聞之,君不為匹夫興師。

 

疏 「君不」至「興師」。

 

○釋曰:然則成湯之誅葛伯,為殺其餉者;

 

武王之殺殷紂,稱靳朝涉之脛,何以萬乘之主,為匹夫複讎?

 

解,湯征葛伯,本為不祀之罪,罪巳灼然。

 

然湯聽其順辭,使其亳民為耕,葛伯殺其餉者,此由不祀而致禍。

 

其如殷紂之罪,被所不盡,斬以所不書,故武王致天之罪,稱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亦不為匹夫興師。

 

吳子有因諸侯之怒,直申子胥之情,故言「不為匹夫興師」,得其實論也。

 

傳稱子胥云「虧君之義,複父之讎」,傳文曲直,子胥是非,《穀梁》之意,善惡若為?

 

解,《公羊》、《左氏》論難紛然,賈逵、服虔共相教授,戴宏、何休亦有唇齒。

 

其於此傳開端,似同《公羊》,及其結絢不言子胥之善。

 

夫資父事君,尊之非異,重服之情,理宜共均。

 

既以天性之重,降於義合之輕,故令忠臣出自孝子,孝子不稱忠臣。

 

今子胥稱一體之重,忽元首之分,以父被誅,而痛纏骨髓,得耿介之孝,失忠義之臣,而忠孝不得並存。

 

傳不善子胥者,兩端之間,忠臣傷孝子之恩,論孝子則失忠臣之義。

 

《春秋》科量至理,尊君卑臣,子胥有罪明矣。

 

君者臣之天,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子胥以藉吳之兵,戮楚王之屍,可謂失矣。

 

雖得壯士之偏節,失純臣之具道,傳舉見其非,不言其義,蓋吳子為蔡討楚,申中國之心,屈夷狄之意,其在可知。

 

且事君猶事父也,虧君之義,複父之讎,臣弗為也。」

 

於是止。

 

蔡昭公朝於楚,有美裘,正是日,囊瓦求之。

 

(正是日,謂昭公始朝楚之日。

 

○為是,於偽反,「不為」及下「為是」皆同。

 

朝於,直遙反,注同。

 

囊,乃郎反。)

 

昭公不與,為是拘昭公於南郢。

 

(南郢,楚郡。

 

○郢,以井反,又以正反。)

 

數年然後得歸,歸乃用事乎漢。

 

(用事者,禱漢水神。

 

○數,所主反。)

 

曰:「苟諸侯有欲伐楚者,寡人請為前列焉。」

 

楚人聞之而怒,為是興師而伐蔡。

 

蔡請救於吳,子胥曰:「蔡非有罪,楚無道也。

 

君若有憂中國之心,則若此時可矣。」

 

為是興師而伐楚。

 

何以不言救也?

 

(據實救蔡。)

 

救大也。

 

(夷狄漸進,未同於中國。)

 

疏 「救大也」。

 

○釋曰:「夷狄漸進,未同於中國」,狄何以言救齊?

 

解,救齊是善事。

 

今吳夷狄而憂中國,故進稱子,然未同諸夏,故不言救。

 

雖書救齊而未稱人,許夷狄不使頓備故也。

 

令吳既進稱子,複書曰救,便與中國齊蹤,華夷等跡,故不與救。

 

若書救,當言吳子救蔡;

 

「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於伯舉」,不直舉救蔡,而言吳入楚。

 

楚囊瓦出奔鄭。

 

(知見伐由已,故懼而出奔。)

 

庚辰,吳入楚。

 

日入,易無楚也。

 

易無楚者,壞宗廟,徙陳器,撻平王之墓。

 

(鄭嗣曰:「陳器,樂縣也。

 

禮:諸侯軒縣。」

 

言吳人壞楚宗廟,徙其樂器,鞭其君之屍,楚無能抗禦之者,若曰無人也。

 

○易,以豉反。

 

壞音怪。

 

撻,士達反。

 

縣音玄。

 

亢,苦浪反。)

 

何以不言滅也?

 

(據宗廟既毀,樂器巳徙,則是滅也。)

 

欲存楚也。

 

其欲存楚奈何?

 

昭王之軍敗而逃,父老送之,曰:「寡人不肖,亡先君之邑。

 

父老反矣,何憂無君?

 

寡人且用此入海矣。」

 

父老曰:「有君如此其賢也,以眾不如吳,以必死不如楚。」

 

(雍曰:「吳勝而驕,楚敗而奮。」

 

○肖音笑。

 

奮,方問反。)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吳人,複立。

 

(楚複立也。

 

○敗,必邁反。

 

複,扶又反。)

 

何以謂之吳也?

 

(據戰稱子。)

 

狄之也。

 

何謂狄之也?

 

君居其君之寢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寢而妻其大夫之妻,蓋有欲妻楚王之毌者,不正。

 

乘敗人之績,而深為利,居人之國,故反其狄道也。

 

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歸粟於蔡。

 

(蔡侯比年在楚,又為楚所伐,饑,故諸侯歸之粟。)

 

諸侯無粟,諸侯相歸粟,正也。

 

孰歸之?

 

諸侯也。

 

不言歸之者,專辭也。

 

(不言歸之者,主名若獨是魯也。)

 

義邇也。

 

(言此是邇近之事,故不足具列諸侯。)

 

於越入吳。

 

(舊說於越,夷言也。

 

《春秋》即其所以自稱者書之,見其不能慕中國,故以本俗名自通。

 

見,賢遍反。)

 

六月,丙申,季孫意如卒。

 

(傳例曰:「大夫不日卒,惡也。」

 

意如逐昭公,而日卒者,明定之得立由乎意如,《春秋》因定之不惡,而書日以示譏,亦猶公子翬非桓之罪人,故於桓不貶。

 

○惡,烏路反。

 

翬,許韋反。)

 

秋,七月,壬子、叔孫不敢卒。

 

冬,晉士鞅帥師圍鮮虞。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鄭遊帥師滅許,以許男斯歸。

 

二月,公侵鄭。

 

公至自侵鄭。

 

夏,季孫斯、仲孫何忌如晉。

 

(仲孫忌,而曰仲孫何忌,甯所未詳。

 

《公羊傳》曰:「譏二名。」)

 

秋,晉人執宋行人樂祁?

 

 

冬,城中城。

 

城中城者,三家張也。

 

(大夫稱家,三家:仲孫、叔孫、季孫也。

 

三家侈張,故公懼而脩內城,譏公不務德政,恃城以自固。

 

○張,如字,一音下亮反,注同。)

 

疏「三家張也」。

 

○釋曰:釋之異辭,何也?

 

凡城之誌,皆譏。

 

傳於「冬,城諸及防」,解「可城」,言間隙無事,理實有譏。

 

今不釋,恐同彼傳,言誌城之中雖得間隙,複有畏張侈之患,還與皆譏之義同,或是義與可城同也。

 

或曰,非外民也。

 

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鄆。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齊侯、鄭伯盟於鹹。

 

(鹹音鹹。)

 

齊人執衛行人北宮結,以侵衛。

 

以,重辭也。

 

衛人重北宮結。

 

(齊以衛重結,故執以侵之,若楚執宋公以伐宋。

 

凡言以,皆非所宜以。)

 

疏「以重辭也」。

 

○釋曰:前注云「以有二義」,今注即云「凡言以,皆非所宜以」,是一義,而曰二何?

 

解,楚執宋公,兩君相執,傳以言重,辭別於凡以。

 

今此君而執臣,明以國重,不言與二君共例,故發例同之。

 

二義巳見,故注更言「凡以而起義,解以者,不以者,不止釋此文。」

 

齊侯、衛侯盟於沙。

 

(沙,地。)

 

大雩。

 

齊國夏帥師伐我西鄙。

 

 九月,大雩。

 

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齊。

 

公至自侵齊。

 

二月,公侵齊。

 

(未得誌故。)

 

三月,公至自侵齊。

 

公如,往時致月,危致也。

 

往月致時,危往也。

 

往月致月,惡之也。

 

(惡,烏路反。)

 

疏「公如」至「致也」。

 

○釋曰:複發傳何?

 

解莊二十三年起例,公行有危而書月。

 

今公伐齊有危,危而書月,一時之間,再興兵革危懼之理,義例所詳,故重說以明之。

 

曹伯露卒。

 

夏,齊國夏帥師伐我西鄙。

 

公會晉師於瓦。

 

(瓦,衛地也。)

 

公至自瓦。

 

秋,七月,戊辰,陳侯柳卒。

 

(柳,良久反。)

 

晉士鞅帥師侵鄭,遂侵衛。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陳懷公。

 

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侵衛。

 

冬,衛侯、鄭伯盟於曲濮。

 

(曲濮、衛地。

 

○濮音卜,)。

 

從祀先公。

 

貴複正也。

 

(文公逆祀,今還順。)

 

盜竊寶玉大弓。

 

寶玉者,封圭也。

 

(始封之圭。)

 

大弓者,武王之戎弓也。

 

(是武王征伐之弓。)

 

周公受賜,藏之魯。

 

(周公受賜於周,藏之魯者,欲世世子孫無忘周德也。)

 

非其所以與人而與人,謂之亡。

 

(亡,失也。)

 

非其所取而取之,謂之盜。

 

疏「非其」至「之亡」。

 

○釋曰:於經何例當之?

 

解經言饑,止謂二穀不收。

 

苞宣公之例,五穀不收止在當文,康、饉無例應之。

 

今因盜而發亡例,經無應之。

 

或說非其所以與人謂之亡,是梁伯所行也。

 

梁伯受國於天子,不能撫其民人而自失之。

 

夫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權之可守,焉得虛假?

 

君貪色好酒,耳目不能聰明,上無正長之治,大臣背叛而國外奔,因若自滅,故謂之亡,此可以應其義。

 

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戊申,鄭伯蠆卒。

 

(蠆,田邁反。)

 

得寶玉大弓。

 

(杜預曰:「弓,王國之分器也。

 

得之足以為榮,失之足以為辱,故重而書之。」

 

○分器,扶問反。)

 

其不地何也?

 

疏「其不地何也」。

 

○釋曰:據何文而責地?

 

解,此據獲物言地,經言「戰於大棘,獲宋華元」,宜蒙上地,故據彼責此。

 

寶玉大弓,在家則羞,不目,羞也。

 

(國之大寶,在家則羞也。

 

況陪臣專之乎!

 

恥甚而不目其地。)

 

疏注 「況陪臣專之乎恥甚而不目其地」。

 

○釋曰:下「或曰,陽虎以解眾也」,還是陪臣,何以異之?

 

解,上說不目羞,明失之為辱,得之為榮。

 

榮而言地,地是陪臣之所居。

 

魯能奪陪臣之得,可以明免恥,何為不地?

 

夫以千乘之國,而受辱於陪臣,雖得為榮,書地則恥。

 

或曰之義,得非魯力也。

 

陽虎竊國重寶,非其所用,畏眾之討,送納歸君,故書而記之。

 

惡得之?

 

(惡,於何也。

 

○惡音烏,注同。)

 

得之堤下,或曰,陽虎以解眾也。

 

六月,葬鄭獻公。

 

秋,齊侯、衛侯次於五氏。

 

(五氏,晉地。)

 

秦伯卒。

 

冬,葬秦哀公。

 

十年,春,王三月,及齊平。

 

(平前八年再侵齊之怨。)

 

夏,公會齊侯於頰穀。

 

(頰,古協反,《左傳》作「夾穀」。)

 

公至自頰穀。

 

離會不致。

 

(雍曰:「二國會曰離,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然則所是之是未必是,所非之非未必非。

 

未必非者,不能非人之真非;

 

未必是者,不能是人之真是。

 

是非紛錯,則未有是。

 

是非不同,故曰離。

 

離則善惡無在,善惡無在,則不足致之於宗廟。)

 

何為致也?

 

危之也。

 

危之則以地致何也?

 

為危之也。

 

其危奈何?

 

曰,頰穀之會,孔子相焉。

 

兩君就壇,兩相相揖。

 

(將欲行盟會之禮。

 

○為危,於偽反。

 

相焉,息亮反,下「兩相」同。

 

壇,徒丹反,封土曰壇。)

 

齊人鼓譟而起,欲以執魯君。

 

(群呼曰譟。

 

○鼓譟,素報反。

 

呼,火故反。)

 

孔子曆階而上,不盡一等,而視歸乎齊侯,(階,會壇之階。)

 

曰:「兩君合好,夷狄之民,何為來為?」

 

命司馬止之。

 

(兩君合會,以結親好,而齊人慾執魯君,此無禮之甚,故謂之夷狄之民。

 

司馬,主兵之官,使禦止之。

 

○合好,呼報反,注同。

 

使禦,魚呂反。)

 

齊侯逡巡而謝曰:「寡人之過也。」

 

退而屬其二三大夫曰:「夫人率其君與之行古人之道,二三子獨率我而入夷狄之俗,何為?」

 

(屬,語也。

 

夫人謂孔子也。

 

齊人慾執魯君,是夷狄之行。

 

○逡,一旬反。

 

屬,章欲反。

 

夫人音扶。

 

語,魚呂反。

 

之行,下孟反。)

 

罷會,齊人使優施舞於魯君之幕下。

 

(優,俳。

 

施,其名也。

 

幕,帳。

 

欲嗤笑魯君。

 

○幕音莫。

 

俳,皮皆反。

 

嗤,尺之反。)

 

孔子曰:「笑君者罪當死。」

 

使司馬行法焉,首足異門而出。

 

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者,蓋為此也。

 

(何休曰:「齊侯自頰穀歸,謂晏子曰:「寡人獲過於魯侯,如之何?

 

』晏子曰:『君子謝過以質,小人謝過以文。

 

齊嚐侵魯四邑,請皆還之。

 

』」○讙,好官反。

 

蓋為,於偽反。)

 

因是以見雖有文事,必有武備。

 

孔子於頰穀之會見之矣。

 

(以見,賢遍反。)

 

疏一會之怒,三軍自降,若非孔子,必以白刃喪其膽核矣。

 

敢直視齊侯,行法殺戮,故傳「於頰穀之會見之矣」。

 

後世慕其風規,欽其意氣者,忽若如是毛遂之亢楚王、藺子之脅秦王,俱展一夫之勇,不憚千乘之威,亦善忠臣之鯁骨,是賢亞聖之義勇。

 

晉趙鞅帥師圍衛。

 

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

 

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郈。

 

(郈,叔孫氏邑。

 

郈音後。)

 

秋,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郈。

 

宋樂大心出奔曹。

 

宋公子地出奔陳。

 

冬,齊侯、衛侯、鄭遊速會於安甫。

 

(安甫,地名。)

 

叔孫州仇如齊。

 

宋公之弟辰暨宋仲佗、石區出奔陳。

 

(辰為佗所強,故曰暨。

 

○暨,其器反。

 

佗,大河反。

 

區,苦侯反。

 

強,其丈反。)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未失其弟也。

 

(言辰未有失其為弟之道,故書弟以罪宋公。)

 

疏 「未失其弟也」。

 

○釋曰:案辰以前年出奔,離骨肉之義;

 

今歲入邑,有叛國之罪。

 

失弟之道,彰於經文,而曰未失,何也?

 

解公不能製禦彊臣,以撫其弟,而使二卿脅以外奔,故著暨以表彊辭,稱弟以見罪,罪在仲石,亦可知矣。

 

今而入國,兩子之情,非辰之意,書及而辨尊卑,言弟以顯無失。

 

然則自陳之力,力由二卿,入蕭之叛,專歸仲石,故重發例以明無罪。

 

及仲佗、石區、公子地,以尊及卑也。

 

自陳、陳有奉焉爾。

 

入於蕭以叛。

 

(蕭,宋邑。)

 

入者,內弗受也。

 

以者,不以也。

 

叛,直叛也。

 

夏,四月。

 

秋,宋樂大心自曹入於蕭。

 

(入蕭從叛人,叛可知,故不書叛。)

 

冬,及鄭平。

 

(平六年侵鄭之怨。

 

傳例曰:「盟不日者,渝盟惡之也。」

 

取夫詳略之義,則平不日者,亦有惡矣。

 

蓋不能相結以信。

 

○渝,羊朱反,變也。

 

惡之,烏路反,下同。

 

取夫音符。)

 

叔還如鄭蒞盟。

 

(還音旋。)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

 

夏,葬薛襄公。

 

叔孫州仇帥師墮郈。

 

墮猶取也。

 

(陪臣專強,違背公室,恃城為固,是以叔孫墮其城,若新得之,故云墮。

 

墮猶取也。

 

墮非訓取,言今但毀其城,則郈永屬巳,若更取邑於他然。

 

○墮,許規反,毀也。

 

背音佩。)

 

疏注「墮非訓取」。

 

○釋曰:傳言「墮猶取也」,即其訓。

 

而曰非者,何休難云:「當言取,不言墮。

 

實壞耳,無取於訓詁,鄭君如此釋之,今經墮其為義。」

 

衛公孟區帥師伐曹。

 

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墮費。

 

(費音祕。)

 

秋,大雩。

 

冬,十月,癸亥,公會齊侯盟於黃。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公至自黃。

 

十有二月,公圍成。

 

非國不言圍,圍成,大公也。

 

(以公之重而伐小邑,則為恥深矣,故大公之事而言圍,使若成是國然。)

 

疏注「以公」至「小邑」。

 

○釋曰:案例國曰圍,今邑而言圍,則大都。

 

大都則皆是國,而曰小邑何?

 

解經書公,明成非小,是故言圍。

 

公,一國之貴重;

 

成,三家之大邑。

 

邑比於國為細,擬公為小,比於凡邑則大矣,故書曰圍。

 

公至自圍成。

 

何以致?

 

危之也。

 

何危爾?

 

邊乎齊也。

 

(邊謂相接。)

 

十有三年,春,齊侯次於垂葭。

 

(葭音加。)

 

夏,築蛇淵囿。

 

(蛇淵,地名。

 

○囿音又。)

 

大蒐於比蒲。

 

(比音毗。)

 

衛公孟區帥師伐曹。

 

秋,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

 

以者,不以者也。

 

叛,直叛也。

 

疏「叛直叛也」。

 

○釋曰:不解入而重發叛例何?

 

解趙鞅自入巳邑,不從外入。

 

入者,內弗受也,以其無君命,於義不受。

 

同書入之,非專不受,故但釋其叛非實叛,故下書歸明之。

 

非叛而書叛,書叛非真叛也,故複發也。

 

冬,晉荀寅、士吉射入於朝歌以叛。

 

(射,食夜反,又食亦反。)

 

晉趙鞅歸於晉。

 

此叛也,其以歸言之,何也?

 

(據叛惡而歸善。)

 

貴其以地反也。

 

貴其以地反,則是大利也?

 

非大利也,許悔過也。

 

許悔過,則何以言叛也?

 

以地正國也。

 

(地謂晉陽也。

 

蓋以晉陽之兵,還正國也。

 

《公羊傳》曰:「逐君側之惡人。」)

 

以地正國,則何以言叛?

 

(據是善事。)

 

其入無君命也。

 

(覬曰:「專入晉陽以興兵甲,故不得不言叛,實以驅惡而安君,則釋兵不得不言歸。

 

《春秋》善惡必著之義。」)

 

薛弒其君比。

 

(比,必履反,又毗誌反。)

 

疏「薛弒其君比」。

 

○釋曰:不日月者何?

 

解,傳言剽不正其日,何則?

 

庶子為君而被弒,則不日而月之。

 

傳曰「諸侯時卒,惡之」,宜從此例。

 

薛比書時,亦其惡也。

 

十有四年,春,衛公叔戍來奔。

 

晉趙陽出奔宋。

 

(晉趙陽,《左氏》作「衛趙陽」。)

 

二月,辛巳,楚公子結陳、公孫佗人帥師滅頓,以頓子牂歸。

 

(佗,徒河反,又如字。

 

牂,作郎反。)

 

夏,衛北宮結來奔。

 

五月,於越敗吳於槜李。

 

(槜李,吳地。

 

○敗,必邁反。

 

槜李音醉。)

 

吳子光卒。

 

公會齊侯、衛侯於牽。

 

(牽,地。

 

○牽,去賢反。)

 

公至自會。

 

秋,齊侯、宋公會於洮。

 

(洮,他刀反。)

 

天王使石尚來歸脤。

 

(脤,祭肉。

 

天子祭畢,以之賜同姓諸侯,親兄弟之國,與之共福。

 

○脤,市軫反。)

 

脤者,何也?

 

俎實也,祭肉也。

 

生曰脤,熟曰膰。

 

其辭石尚,士也。

 

(辭猶書也。

 

○膰音煩,本人作煩。)

 

何以知其士也?

 

天子之大夫不名,石尚欲書《春秋》,(欲著名於《春秋》。)

 

諫曰:「久矣!

 

周之不行禮於魯也。

 

請行脤。」

 

貴複正也。

 

疏「貴複正也」。

 

○釋曰:從祀先公,前有失正之文,於後言貴複正。

 

今複正前失正之文,而曰貴複正何?

 

解複正之文雖同,義須有異,天王不行禮於魯,失正矣。

 

今由石尚而歸脤,美之,故曰「貴複正也」。

 

衛世子蒯聵出奔宋。

 

(蒯聵,苦怪反;

 

下五怪反。)

 

衛公孟區出奔鄭。

 

宋公之弟辰自蕭來奔。

 

(稱弟,猶未失為弟之行。

 

○行,下孟反。)

 

大蒐於比蒲。

 

疏「大蒐於比蒲」。

 

○釋曰:文承秋,下注云「城莒父」,云無冬者,甯所未詳。

 

然則大蒐在秋,秋則常事。

 

常事不書,書之者何?

 

解,昭八年「秋蒐於紅」,傳曰「正也」,正所以譏不正,後比蒲大蒐失禮,因此見正。

 

今定公以十三年大蒐,秋事而於夏行之,失正,至此十四年大蒐,書正以明前不正也。

 

邾子來會公。

 

(會公於比蒲。)

 

城莒父及霄。

 

(無冬,甯所未詳。)

 

疏注「無冬」至「未詳」。

 

○釋曰:桓七年注云「下無秋冬」,今不言下何?

 

解,桓七年夏有人事,而秋冬二時不書,複無人事,故云下。

 

今此上有秋,下有人事而無冬,故直云無冬。

 

不言下,明冬宜在人事之上也。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來朝。

 

(朝,直遙反。)

 

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小牛。

 

(不言所食,食非一處而至死。

 

鼷音兮。

 

處,昌慮反。)

 

不敬莫大焉。

 

(定公不敬最大,故天災最甚。)

 

疏「不敬莫大焉」。

 

○釋曰:凡鼠食牛,皆是不敬,而曰莫大何?

 

解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過有司也」,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歸罪於君,皆道其所,傳明不敬之罪小。

 

今牛體遍食,不敬之罪大也。

 

二月,辛丑,楚子滅胡,以鬍子豹歸。

 

夏,五月,辛亥,郊。

 

(譏不時也。)

 

壬申,公薨於高寢。

 

(高寢,宮名。)

 

高寢,非正也。

 

疏「高寢非正也」。

 

○釋曰:重發傳何?

 

解,高者大名,嫌是路寢之流,故發傳明之。

 

鄭罕達帥師伐宋。

 

齊侯、衛侯次於渠蒢。

 

(渠蒢,地也。

 

○蒢,直居反。)

 

邾子來奔喪。

 

喪急,故以奔言之。

 

疏「喪急」至「言之」。

 

○釋曰:奔喪之製,日行百裏,故傳言急,所以申匍匐之情也。

 

秋,七月,壬申,弋氏卒。

 

妾辭也。

 

(不言夫人薨。

 

○弋氏,羊職反,哀公之母,《左氏》作「姒氏也」。)

 

哀公之母也。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九月,滕子來會葬。

 

(邾、滕,魯之屬國,近則來奔喪,遠則來會葬。

 

於長帥之喪,同之王者,書非禮。

 

○長,丁丈反。

 

帥,所類反。)

 

疏注「邾滕」至「屬國」。

 

○釋曰:將何據也?

 

解,範答薄氏云:「屬國,非私屬,五國為屬,屬有長,曹、滕、二邾、莒世屬服事我,故謂之屬。」

 

○注「近則」至「非禮」。

 

○釋曰:若如此注意,以奔喪為禮,會葬為非。

 

然則王者之喪,諸侯會,出何文證?

 

若以會葬非禮,何以範例云會葬四?

 

案經有三,範總云會葬禮何?

 

解,傳言奔喪喪急,不言非禮可知。

 

諸侯自相會葬,傳無釋文,但釋天子之會葬,云其誌重天子之禮,又曰在鄙上,明其別於諸侯。

 

傳曰「周人有喪,魯人有喪。

 

周人吊,魯人不弔」,周人責魯人曰「吾君親之」,是以知王者之喪,諸侯親會之。

 

範云四,四當為三,古者四三皆積畫,字有誤耳。

 

會葬,禮也。

 

據釋天子之大夫來會葬,言者重天子之禮,故範例舉之,不謂皆是禮也。

 

丁巳,葬我君定公。

 

雨,不克葬。

 

葬既有日,不為雨止,禮也。

 

雨不克葬,喪不以製也。

 

戊午,日下稷,乃克葬。

 

(稷,昃也。

 

下昃謂脯時。

 

○為,於偽反。

 

稷如字,《左氏》作「昃」。

 

脯,布吳反。)

 

疏「葬既有日」。

 

○釋曰:重發傳何?

 

解,頃熊夫人,今此人君嫌禮異,故發傳以明之。

 

且彼言日中,此言日下稷;

 

彼言而,此言乃,文並不同。

 

釋既不異,義體相似。

 

乃,急辭也,不足乎日之辭也。

 

(宣八年注詳矣。)

 

疏注「宣八」至「詳矣」。

 

○釋曰:範例云「克例有六」,則數何文以充之?

 

解鄭伯克段一,不克納二,雨不克葬、日中而克葬各二,是謂四,通前二為六也。

 

辛巳,葬定弋。

 

(定弋,《左氏》作定姒。)

 

冬,城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9 05:42 , Processed in 0.2968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