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 「熱浪」是指大範圍異常高溫空氣入侵,天氣長時間保持過度的炎熱。
在水汽充足的環境中,也有可能伴隨高的濕度,造成對人體生理極不舒適的狀態,容易造成死亡。
熱浪的界定還需視各地區環境而定,某溫度對低緯度較熱地區而言是正常的,但對高緯度較冷地區來說可能就形成熱浪。
更嚴重的狀況稱為「熱風暴」(Heatstorm),指較廣大地區,通常數萬或數十萬平方公里,溫度連續三天到達38℃以上。
夏季一個地區如果被暖高壓籠罩,或位於離海遠的內陸乾燥地區,地面易被過份加熱而形成熱浪。
地球上某些地區較其他地區易受熱浪襲擊,例如冬雨夏乾的地中海氣候區。
全球性的暖化現象、都市的熱島效應,都加劇了全球各地的熱浪現象,2003年歐洲的熱浪,造成三萬五千多人死亡。
2010年北半球夏季,經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研究證實,是史上最熱的一年,熱浪更襲捲各地,包括美國、中國、沙烏地阿拉伯、蘇俄、歐洲、印度等地。
臺灣屬於海島型氣候,雖有海洋的調節,但每年夏天依然高溫,且受全球暖化影響,這幾年夏天都變得比以往更加炎熱。
一入夏,溫度即上升至35℃上下,偶爾升至38℃已成常態,例如2009年時,新竹就出現過40℃高溫,2010年7月臺北市亦出現38.6℃高溫。
但溫度最高的熱浪,主要還是與颱風造成的焚風有關,例如2004年7月,敏督利颱風由東部來襲,臺灣東半部狂風暴雨,但氣流越過中央山脈產生的焚風效應,卻使西半部的臺中及南投溫度上升至39.9℃,創下臺中氣象站百年來的高溫記錄。
颱風經過臺灣北部時,臺東地區也經常發生焚風效應,2004年曾造成40.2℃的高溫。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