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趨動力】 「輻射趨動力」乃比擬溫室氣體推動氣候暖化,而被定義出的趨動氣候變化的力量,源自能源平衡的概念,即大氣層頂的太陽短波與行星長波的進出,應該達到平衡。
但若是因為某個大氣因子的改變,使得大氣層頂的淨輻射量不是零,就出現了輻射趨動力。
該數值若是正值,就代表有多餘的能量留在大氣內,有利於近地面氣溫上升;
反之,則是降溫作用。
其單位為Wm-2,乃代表單位面積內的能量進出變化。
依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的估算,1750年以來,各種人為因素的貢獻,已造成輻射趨動力1.6Wm-2的增加,所以認定人為因素是「非常可能」造成過去百年的氣候暖化現象。
在各種因素中,CO2、CH4、N2O、CFCs等長生命期之溫室氣體的貢獻,分別為1.66、0.48、0.16與0.32Wm-2;
其他如對流層臭氧為 0.35Wm-2,平流層臭氧為-0.05Wm-2。
至於懸浮微粒乃具反射太陽光的冷卻效應,其輻射趨動力為-0.5Wm-2;
而若是考量到微粒形成雲滴凝結核的影響,則約為-0.7Wm-2。
此外,長期破壞森林,造成地表反射率的增加,其輻射趨動力為-0.2Wm-2;
若估算太陽輻射量自1750年以來的增加情形,則約為 0.12Wm-2。
當然,以上的估算乃是依賴電腦模式推估,不確定因素仍極多,但已可供世人了解到二氧化碳為促成全球暖化最重要的溫室氣體,並且人為貢獻已成為最主要影響因素。
臺灣地區除了溫室氣體排放顯著外,還包括懸浮微粒排放與土地利用變遷影響,此二者都是會增加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而出現負值的輻射趨動力,促成區域的降溫效應。
類似現象亦出現在中國,但並未影響及長期增溫趨勢,而是出現日照時數持續減少的現象。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