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 「太魯閣國家公園」於民國73年4月成立,全區橫跨花蓮縣、南投縣及台中縣(註1)等三縣。
極天地之大美,得山水之清趣,擁有世界罕見的雄偉峽谷景觀。
當年國民政府徵召了許多榮民弟兄,開闢了一條橫越中央山脈的中橫公路,並擴充太魯閣石壁裡的山路,現在大家才有機會暢遊太魯閣峽谷雄偉的景觀。
「燕子口」位於中橫公路上距靳珩公園約500公尺處,為太魯閣峽谷中的一段大理石峭壁,是中橫沿線著名勝景之一。
公路右側的岩壁上高掛著許多小洞穴,這些景觀的形成,乃因峭壁上的岩質為千萬年來長期堆累的沈積物,所形成大理石的前身—堅固的石灰岩,河流與地下水長期順著石灰岩侵蝕所造成的壺穴,燕子就在這些天然的洞穴中築巢而居。
早年因常有雨燕、洋燕在空中成群覓食,一到了春夏之交常常有燕子成群穿梭,造成「百燕鳴谷」的奇特景觀,因而博得了「燕子口」的美名,隨著中橫公路的開通,因遊客太多及過往車輛聲音的影響下燕子逐漸稀少,如今燕去巢空,峭壁上只留下一個個空空的巢穴,偶爾還會有幾隻燕子穿梭在附近。
現在燕子口也修有步道,遊客到此,可下車步行,俯瞰千岩絕壁下的溪水,以及觀賞對岸的燕子群。
步道中有另一個知名的景點為「印地安人頭像」,可看到對岸的岩石造型宛如一個印地安人的側面。
而步道的盡頭有一座靳珩公園,這座小公園是為紀念當年開鑿此段工程而殉職的工程師靳珩,於1957年10月被地震落石擊落山谷,也是工程期間第一位殉職的工作人員。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