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文●台東市天后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4 21:2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文●台東市天后宮

 

(台東縣台東市中華路一段222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與順天宮、天官堂同為台東市內具有百年歷史的道教宮廟。

 

【沿革】台東市天后宮於清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由派駐卑南的張兆連提督,為答謝媽祖在平亂期間的護佑而倡議創建,並得到知州吳本杰、高垚及宋維釗的贊助,以及地方仕紳共同集資籌建,歷時一年才告落成,並蒙光緒皇帝賜頒「靈昭誠佑」匾額一幅。

 

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天后宮因強震而龜裂,由善士吳錦麟捐出一千六百餘坪土地,並由地方人士林舍、陳冬路、賴金木、張宜春、林江寧等人籌募經費,才決定由原和平街廟地(今為台東市東禪寺)遷建至今中華路現址,歷時三年,於民國二十二年(西元1933年)落成。

 

民國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日本在台推行的「皇民化運動」,警務課長井野邊主張廢除台東的所有寺廟,改信奉日本神社,所幸之後曾任台東縣長的吳金玉為天后宮據理力爭,因此日人只強佔天后宮做為皇民奉公會台東支部,廟宇才得以保留。

 

但信眾為避免日人焚毀神像,所以媽祖金身由當時某善心人士迎回家中珍藏,才得以避過一劫。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後,信眾迎回媽祖金身,重新奉祀,並由賴君等士紳集資將廟宇重新整修,於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三月完工。

 

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8年)政府借廟設置「國軍臨時教養院」,以安養傷殘官兵,直至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79年)元月,由台東天后宮管理委員會發起募捐,在台東市勝利街二十四巷興建十八棟民房,遷置廟中暫住之十八戶榮民,榮獲當時的省府主席林洋港頒給「熱心公益」匾額一方以為獎勵。

 

【傳說】清廷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在後山設卑南廳。

 

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提督張兆連率鎮海後軍營移駐埤南。

 

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台灣建省,卑南廳升格為台東直隸州,州署設於水尾(今瑞穗)。

 

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六月,因水尾墾撫局的委員雷福海征收各地田畝清丈費過苛,引發大庄客民劉添旺不滿,集結附近墾民及平埔族人起事,稱「大庄事件」。

 

至七月,事件擴大到埤南、呂家望(今卑南鄉利家村)等山胞部落,並焚毀埤南廳署,圍困提督張兆連所率的鎮海後軍。

 

由於鎮海後軍所駐之堡壘內沒有水井,兵士難以久撐,因此張兆連一面指揮作戰,一面命陳添等人挖井取水,豈料陳添等人挖了九仞深仍無水湧出,直至張兆連向媽祖焚香祝禱祈求後,剎那間甘泉立即湧出,才得以讓鎮海後軍苦守半個月,等到台灣巡撫劉銘傳及北洋艦隊丁汝昌派援軍趕到,才平定此事件,故提督張兆連才於清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倡議創建天后宮,以感謝媽祖護佑。

 

如今張兆連所開鑿的古井,在光緒十七年秋,由當時千總陳鴻江撰書,題名為「靈泉井」,但民國七十七年台灣銀行興建宿舍,破壞了靈泉井,僅存部份碑文保存在台東文化中心及台東師院圖書館兩處。

 

【特色】台東市天后宮外觀為中國閩南傳統廟宇建築形式,除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外,左側「崇德廳」奉祀著觀世音菩薩,而右側「昭忠祠」則奉祀著文、武將軍,文將軍即是清光緒年間台灣知府袁聞柝,武將軍為清光緒年間派駐卑南的張兆連提督。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及元宵節「諸神遶境」、「炮炸寒單爺」為台東市天后宮每年重要的慶典與民俗活動,而每十二年一次大型祈安清醮,更是台東市最重要祭典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571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03:59 , Processed in 0.2343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