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八通關古道】 清代開闢的越嶺道路,原稱「中路」,今稱八通關古道。
西起林圯埔(今南投縣竹山鎮),東至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
1874年,日本因臺灣生番殺死琉球漁民而出兵攻打臺灣,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處理善後事宜。
日本侵臺起因於「生番」問題,清廷因此積極開發「番地」、治理「番民」。
為執行開山撫番的政策,沈葆楨擬開築三條道路,包括北路、中路、以及南路,以打破前山、後山的阻隔。
中路的開闢,由臺灣鎮總兵吳光亮籌畫、推動,1875年(光緒元年)2月,率勇營分別由林圯埔、社藔動工,至大坪頂(今南投縣鹿谷鄉)合為一路,接著經過大水窟,進而頂城,一共開路7,835多丈。
3月,再由頂城開工,從鳳凰山麓越平溪經大坵田,又開3,775多丈,兩處共建有塘防八所,沿途興修橋道、溝渠、木圍、宿站等。
自集集街起到社藔、大水窟、大坵田、茅埔、東埔各要隘,逐步配合紮兵。
其後漸往東推進,以至璞石閣,計長265里,1875年12月完工。
今日南投縣鹿谷鄉鳳凰山麓,仍可見吳光亮所題的「萬年亨衢」碑、1875年(光緒元年)「入番撤禁告示碑」以及1876年(光緒2年)大坪頂士紳歌頌吳光亮之「德遍山陬」碑。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重新開闢一條理番道路:八通關越嶺道路,但其路線和八通關古道並不相同。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