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大坌坑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17:36: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大坌坑文化

 

大約從距今六千多年前一直延續到5000年前後,台灣出現了一個和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相當不一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或「粗繩紋陶文化」。

 

這就是張光直先生於民國53年到54年發掘台北縣(註1)八里鄉(註2)大坌坑和高雄縣(註3)林園鄉(註4)鳳鼻頭兩個遺址之後,才正式確定的一個台灣史前文化。

 

目前在台灣很多地方,包括北部海岸、台北盆地、西南部海岸、西南部平原、東部海岸和澎湖群島都已發現了此一文化的遺址。

 

「大坌坑文化」和「長濱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最顯著的不同之處是,當時的居民已會製造陶器。

 

可能是由於製陶技術還較為原始,火侯較低,所以他們所製造的陶器大都很粗糙鬆軟。

 

顏色自橘紅到深褐,主要器形有侈口、鼓腹並且帶有矮圈足的陶罐和直口或斂口的陶缽。

 

陶罐的口部低矮粗厚,常在唇下有一圈凸起的脊條,而在口部的唇面和肩部也常飾以「之」字型、條形或波浪形劃紋;

 

陶罐和陶缽的體部主要飾以粗繩紋線條。

 

但是,在南北的陶器紋飾上,其實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陶器之外,「大坌坑文化」居民所使用的器物還有石器、骨角器和貝器。

 

石器除了打製的石斧、石刀和礫石砍伐器之外,也出現了磨製的石斧、石錛,以及凹石和網墜等。

 

早期考古學家根據出土的資料推測,「大坌坑文化」是一個適應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環境的一種文化,但是隨著對南部遺址(南科)的持續研究,而認為在生態適應上,該文化也有空間與時間上的差異。

 

當時的人類,居住在海邊的台地、山坡地或沙丘上,形成小型的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

 

他們可能已經有了原始的農業,種植一些根莖類及穀類的植物作為食物。

 

另外,狩獵、魚撈和採集也是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之一。

 

雖然「大坌坑文化」的年代,與「長濱文化」的下限年代有一段重疊,兩者在台灣似乎有一段同時存在的時間,但是從文化的內容上來看,他們之間卻找不出可以聯繫的地方。

 

現在,考古學家們大都認為,「大坌坑文化」不是「長濱文化」發展出來的,而是一個自外地移來的新文化。

 

由於這個文化與分佈在大陸東南沿海,特別是福建和廣東沿岸若干以繩紋為特徵的文化,無論在器形形制,在適應型態,或在文化年代上,都非常類似,可能具有很密切的親緣關係,所以很可能是從那裡渡海而來的。

 

近年來,由於南部科學園區的相關研究持續出土,使得大坌坑文化的研究得到許多新的突破。

 

如大坌坑文化在台灣南北的差異,便充分顯示了文化傳播與在地化的雙向過程;

 

另外,在墓葬資料、穀類遺物殘留、陶容器比較等各方面,南科的持續研究都將為今後我們對大坌坑文化帶來新的視野。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31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03:28 , Processed in 0.2343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