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楊籍富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書】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6:03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三:銅布

 

1銅布:銅布於下,為天下菑,何以言之?

 

銅布於下,則民鑄錢者,大抵必雜石鈆鐵焉,黥罪日繁,此一禍也。

 

銅布於下,偽錢無止,錢用不信,民愈相疑,此二禍也。

 

銅布於下,采銅者棄其田疇,家鑄者損其農事,穀不為則鄰於飢,此三禍也。

 

故不禁鑄錢,則錢常亂,黥罪日積,是陷阱也。

 

且農事不為,有疑為菑,故民鑄錢,不可不禁。

 

上禁鑄錢,必以死罪。

 

鑄錢者禁則錢必還重,錢重則盜鑄錢者起,則死罪又復積矣,銅使之然也。

 

故銅布於下,其禍博矣。

 

2銅布:今博禍可除,七福可致。

 

何謂七福?

 

上收銅,勿令布下,則民不鑄錢,黥罪不積,一。

 

銅不布下,則偽錢不繁,民不相疑,二。

 

銅不布下,不得采銅,不得鑄錢,則民反耕田矣,三。

 

銅不布下,畢歸於上,上挾銅積以御輕重,錢輕則以術斂之,錢重則以術散之,則錢必治,貨物必平矣,四。

 

挾銅之積,以鑄兵器,以假貴臣,小大多少,各有制度,以別貴賤,以差上下,則等級明矣,五。

 

挾銅之積,以臨萬貨,以調盈虛,以收倍羨,則官必富,而末民困矣,六。

 

挾銅之積,制吾棄財,以與匈奴逐爭其民,則敵必壞矣。

 

此謂之七福。

 

3銅布:故善為天下者,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今顧退七福而行博禍,可為長大息者,此其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6:17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三:壹通

 

1壹通:所謂建武關函谷臨晉關者,大抵為備山東諸侯也。

 

天子之制在陛下,今大諸侯多其力,因建關而備之,若秦時之備六國也。

 

豈若定地勢,使無可備之患。

 

因行兼愛無私之道,罷關一通,天下無以區區獨有關中者,所為禁游宦諸侯及無得出馬關者,豈不曰諸侯得眾則權益重,其國眾車騎則力益多,故明為之法,無資諸侯。

 

於臣之計,疏山東,孽諸侯,不令似一家者,其精於此矣。

 

豈若一定地制,令諸侯之民,人騎二馬,不足以為患,益以萬夫,不足以為害。

 

今不定大理,數起禁,不服人心,害兼覆之義,不便。

 

2壹通:天子都長安,而以淮南東南邊為奉地,彌道數千,不輕致輸,郡或乃越諸侯,而有免侯之地,於遠方調均發徵,又且必同。

 

大國包小國為境,小國闊大國而為都,小大駮躒,遠近無衰,天子諸侯封畔之無經也,至無狀也,以藩國資彊敵,以列侯餌篡夫,至不得也。

 

陛下奈何久不正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6:30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三:屬遠

 

1屬遠: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輸將繇使,其遠者不在五百里而至。

 

公侯地百里,中之而為都,輸將繇使遠者不在五十里而至。

 

輸將者不苦其勞,繇使者不傷其費,故遠方人安其居,士民皆有驩樂其上,此天下之所以長久也。

 

2屬遠:及秦而不然,秦不能分尺寸之地,欲盡自有之耳。

 

輸將起海上而來,一錢之賦耳,十錢之費,弗輕能致也,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陳勝一動,而天下不振。

 

3屬遠:今漢越兩諸侯之中分,而乃以廬江之為奉地,雖秦之遠邊,過此不遠矣。

 

令此不輸將不奉主,非奉地義也,尚安用此而久縣其心哉?

 

若令此如奉地之義,是復秦之跡也,竊以為不便。

 

夫淮南窳民貧鄉也,繇使長安者,自悉以補,行中道而衣行勝已羸弊矣,彊提荷弊衣而至,慮非假貸自詣,非有以所聞也。

 

履蹻不數易,不足以至,錢用之費稱此,苦甚。

 

竊以所聞,縣令丞相歸休者,慮非甚彊也,不見得從者。

 

夫行數千里,絕諸侯之地,而縣屬漢,其勢終不可久。

 

漢往者,家號泣而送之;

 

其來繇使者,家號泣而遣之,俱不相欲也。

 

甚苦屬漢而欲王,類至甚也,逋遁而歸諸侯者,類不少矣。

 

陛下不如蚤定,毋以資姦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6: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6:33 編輯

新書●卷三:親疏危亂

 

1親疏危亂:陛下有所不為矣,臣將不敢不畢陳事制。

 

假令天下如曩也,淮陰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韓信王韓,張敖王趙,貫高為相,盧綰王燕,陳豨在代,令六七諸公皆無恙,案其國而居。

 

當是時,陛下即天子之位,試能自安乎哉?

 

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天下殽亂,高皇帝與諸侯併肩而起,非有側室之勢,以豫席之也,諸侯率幸者乃得為中涓,其次僅得為舍人。

 

高皇帝南面稱帝,諸公皆為臣,材之不逮,至遠也。

 

高皇帝五年即天子之位,割膏腴之地,以王有功之臣,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德至渥也。

 

然其後十年之間,反者九起,幾無天下者五六。

 

陛下之與諸公也,非親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歲為安,陛下獨安能以是自安也?

 

2親疏危亂:然尚有可諉者,曰疏。

 

臣請試言其親者。

 

假令悼惠王王齊,元王王楚,中山王王趙,幽王王淮陽,共王王梁,靈王王燕,厲王王淮南,六七貴人皆無恙,各案其國而居。

 

當是時,陛下即天子之位,能為治乎?

 

臣又竊知陛下之不能也。

 

諸侯王雖名為人臣,實皆有布衣昆弟之心,慮無不宰制而天子自為者。

 

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黃屋。

 

漢法非立,漢令非行也。

 

雖離道如淮南王者,令之安肯聽?

 

召之焉可致?

 

幸而至,法安可得尚?

 

動一親戚,天下環視而起,天下安可得制也?

 

陛下之臣,雖有悍如馮敬者,乃啟其口,匕首已陷於胸矣。

 

陛下雖賢,誰與領此?

 

故疏必危,親必亂。

 

陛下之因今以為治安,柰何知其必且危亂也!

 

然且吟而堅控守之,為何如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6:58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三:憂民

 

1憂民: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餘一年之食,九年而餘三年之食,三十歲而民有十年之蓄。

 

故禹水九年,湯旱七年,甚也,野無青草,而民無飢色,道無乞人,歲復之後,猶禁陳耕。

 

古之為天下,誠有具也。

 

王者之法,國無九年之蓄,謂之不足;

 

無六年之蓄,謂之急;

 

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2憂民:今漢興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寡也,陛下不省邪?

 

未穫年,富人不貸,貧民且飢,天時不收,請賣爵鬻子,既或聞耳。

 

曩頃不雨,令人寒心,壹雨爾,慮若更生。

 

天下無蓄,若此甚極也。

 

其在王法謂之何?

 

必須困至乃慮,窮至乃圖,不亦晚乎!

 

3憂民:然則所謂國無人者,何謂也?

 

有天下而欲其安者,豈不在於陛下者哉。

 

上弗自憂,將以誰偷?

 

五歲小康,十歲一凶,三十歲而一大康,蓋曰大數也。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下何以相救,卒然邊境有數十萬之眾,聚天下將何以饋之矣?

 

兵旱相承,民填溝壑,剽盜攻擊者,興繼而起,中國失救,外敵必駭,一日而及,此之必然。

 

且用事之人,未必此省,為人上弗自憂,魄然事困,乃驚而督下,曰:「4憂民:此天也,可柰何?」

 

事既無如之何及。

 

方今始秋時,可善為。

 

陛下少閒,可使臣從丞相御史計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7:12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三:解縣

 

1解縣:天下之勢,方倒縣,竊願陛下省之也。

 

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

 

上也。

 

蠻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

 

下也。

 

蠻夷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

 

足反居上,首顧居下,是倒縣之勢也。

 

天下倒縣,莫之能解,猶為國有人乎?

 

2解縣:非特倒縣而已也,又類躄且病痱。

 

夫躄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

 

今西郡北郡,雖有長爵,不輕得復,五尺已上,不輕得息,苦甚矣。

 

中地左戍,延行數千里,糧食餽饟,至難也。

 

斥候者望烽燧而不敢臥,將吏戍者,或介冑而睡,而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時,於焉望信威廣德,難。

 

臣故曰:「一方病矣,醫能治之。」

 

而上弗肯使也。

 

天下倒縣甚苦矣,竊為陛下惜之。

 

3解縣:進諫者類以為是,困不可解也,無具甚矣。

 

陛下肯幸聽臣之計,請陛下舉中國之禍,而從之匈奴。

 

中國乘其歲而富彊,匈奴伏其辜而殘亡,係單于之頸而制其命,伏中行說而笞其背,舉匈奴之眾,唯上之令。

 

陛下威憚大信,德義廣遠,據天下而必固,稱高號誠所宜,俛視中國,遠望四夷,莫不如志矣。

 

然後退齋三日,以報高廟,令天下無愚智男女皆曰:「皇帝果大聖也。」

 

胡忍以陛下之明,承天下之資,而久為戎人欺傲,若此可謂國無人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7:25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三:威不信

 

1威不信:古之正義,東西南北,苟舟車之所達,人跡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後云天子。

 

德厚焉,澤湛焉,而後稱帝。

 

又加美焉,而後稱皇。

 

今稱號甚美,而實不出長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

 

邊長不寧,中長不靜,譬如伏虎,見便必動,將何時已!

 

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於匈奴,竊為陛下不足。

 

且事勢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

 

上也。

 

蠻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

 

下也。

 

蠻夷徵令,是主上之操也;

 

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

 

足反居上,首顧居下,是倒植之勢也。

 

天下之勢倒植矣,莫之能理,猶為國有人乎?

 

德可遠施,威可遠加,舟車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捫然數百里而威令不信,可為流涕者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7: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6:38 編輯

新書●卷四

 

1匈奴:竊料匈奴控弦大率六萬騎,五口而出介卒一人,五六三十,此即戶口三十萬耳,未及漢千石大縣也。

 

而敢歲言侵盜,屢欲亢禮,妨害帝義,甚非道也。

 

陛下何不使能者一試理此,將為陛下以耀蟬之術振之。

 

為此立一官,置一吏,以主匈奴,誠能此者,雖以千石居之可也。

 

陛下肯聽其事計,令中國日治,匈奴日危,大國大富,匈奴適亡。

 

吒犬馬行,理勢然也。

 

將必以匈奴之眾,為漢臣民,制之令千家而為一國,列處之塞外,自隴西延至遼東,各有分地以衛邊,使備月氏灌窳之變,皆屬之直郡,然後罷戎休邊,民天下之兵。

 

帝之威德,內行外信,四方悅服,則愚臣之志快矣。

 

不然,帝威不遂,心與嘿嘿。

 

竊聞匈奴當今遂羸,此其示武昧利之時也。

 

而隆義渠東胡諸國,又頗來降。

 

以臣之愚,匈奴且動,疑將一材而出奇,厚贄以責,漢不大興不已,旁午走急,數十萬之眾,積於北方,天下安得食而饋之?

 

臨事而重困,則難為工矣,陛下何不蚤圖。

 

2匈奴:建國者曰:「匈奴不敬,辭言不順,負其眾庶,時為寇盜,撓邊境,擾中國,數行不義,為我狡猾,為此柰何?」

 

對曰:「臣聞彊國戰智,王者戰義,帝者戰德。故湯祝網而漢陰降,舜舞干羽而南蠻服。今漢帝中國也,宜以厚德懷服四夷,舉明義博示遠方,則舟車之所至,人力之所及,莫不為畜,又孰敢紛然不承帝意?」

 

3匈奴:臣為陛下建三表,設五餌,以此與單于爭其民,則下匈奴猶振槁也。

 

夫無道之人,何宜敢捍此其久,陛下肯幸用臣之計,臣且以事勢諭天子之言,使匈奴大眾之信陛下也,為通言耳,必行而弗易。

 

夢中許人,覺且不背其信,陛下已諾,若日出之灼灼。

 

故聞君一言,雖有微遠,其志不疑,仇讎之人,其心不殆,若此則信諭矣,所圖莫不行矣。

 

一表。

 

臣又且以事勢諭陛下之愛,令匈奴之自視也,苟胡面而戎狀者,其自以為見愛於天子也,猶弱子之槞慈母也,若此則愛諭矣。

 

一表。

 

臣又且諭陛下之好,令胡人之自視也,苟其技之所長與其所工,一可以當天子之意,若此則好諭矣。

 

一表。

 

愛人之狀,好人之技,人道,信為大操,帝義也。

 

愛好有實,已諾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將至,此謂三表。

 

4匈奴:凡賞於國者,此不可以均。

 

賞均則國窾,而賞薄不足以動人。

 

故善賞者踔之,駮轢之,從而時厚之,令視之足見也,誦之足語也,乃可傾一國之心。

 

陛下幸聽臣之計,則臣有餘財。

 

匈奴之來者,家長已上,固必衣繡,家少者必衣文錦,將為銀車五乘,大雕畫之,駕四馬,載綠蓋,從數騎,御驂乘。

 

且雖單于之出入也,不輕都此矣。

 

令匈奴降者,時時得此而賜之耳。

 

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希心而相告,人人冀幸,以為吾至亦可以得此,將以壞其目。

 

一餌。

 

匈奴之使至者,若大降者也,大眾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賜食焉。

 

飯物故四五盛,美胾膹炙,肉具醯醢。

 

方數尺於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觀者,固百數在旁,得賜者之喜也,且笑且飯,味皆所嗜而所未嘗得也。

 

令來者時時得此而饗之耳,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垂涎而相告,人悇憛其所自,以吾至亦將得此,將以此壞其口。

 

一餌。

 

降者之傑也,若使者至也,上必使人有所召客焉。

 

令得召其知識,胡人之欲觀者勿禁。

 

令婦人傅白墨黑,繡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或薄或揜,為其胡戲,以相飯。

 

上使樂府幸假之但樂,吹簫鼓鞀,倒挈面者更進,舞者蹈者時作。

 

少閒擊鼓,舞其偶人昔時乃為戎樂攜手胥彊上客之,後婦人先後扶侍之者固十餘人,使降者時或得此而樂之耳。

 

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希盱相告,人人忣忣,唯恐其後來至也,將以此壞其耳。

 

一餌。

 

凡降者,陛下之所召幸,若所以約致也,陛下必時有所富,必令此有高堂邃宇,善廚處,大囷京,廄有編馬,庫有陣車,奴婢諸嬰兒畜生具,令此時大具,召胡客,饗胡使,上幸令官助之,具假之樂。

 

令此其居處樂虞囷京之畜,皆過其故。

 

王慮出其單于,或時時賜此而為家耳。

 

匈奴一國傾心而冀,人人忣忣,唯恐其後來至也,將以此壞其腹。

 

一餌。

 

於來降者,上必時時而有所召幸拊循,而後得入官。

 

夫胡大人難親也,若上於胡嬰兒及貴人子好可愛者,上必召幸大數十人,為此繡衣好閑,且出則從,居則更侍。

 

上即饗胡人也,大觳抵也,客胡使也,力士武士固近侍傍,胡嬰兒得近侍側,胡貴人更進得佐酒前,上乃幸自御此薄,使付酒錢,時人偶之。

 

為閒則出繡衣具帶服賓餘,時以賜之。

 

上即幸拊胡嬰兒,擣遒之,戲弄之,乃授炙,幸自啗之,出好衣閑,且自為贛之。

 

上起胡嬰兒,或前或後。

 

胡貴人既得奉酒,出則服衣佩綬,貴人而立於前,令數人得此而居耳。

 

一國聞者見者,希盱而欲,人人忣忣,惟恐其後來至也。

 

將以此壞其心。

 

一餌。

 

故牽其耳,牽其目,牽其口,牽其腹,四者已牽,又引其心,安得不來下胡抑抎也。

 

此謂五餌。

 

5匈奴:若夫大變之應,大約以權決塞因宜而行,不可豫形,尊翁主,重相室,多其長吏,眾門大夫皆謀士也,必足之財,且用吾人,且用其尊,觀其限,窺其謀,中外符節,適拘也。


夫或人且安得久悍若此?

故三表已諭,五餌既明,則匈奴之中乖而相疑矣。


使單于寢不聊寐,食不甘口,揮劍挾弓,而蹲穹廬之隅,左視右視,以為盡仇也。彼其群臣,雖欲毋走,若虎在後,眾欲無來,恐或軒之,此謂勢然。


其貴人之見單于,猶迕虎狼也,其南面而歸漢也,猶弱子之慕慈母也。其眾之見將吏,猶噩迕仇讎也,南鄉而欲走漢,猶水流下也。


將使單于無臣之使,無民之守,夫惡得不係頸頓顙請歸陛下之義哉?


此謂戰德。
 
6匈奴: 彼匈奴見略,且引眾而遠去,連此有數。


夫關市者固匈奴所犯滑而深求也,願上遣使厚與之和,以不得已,許之大市。

使者反,因於要險之所多為鑿開,眾而延之,關吏卒使足以自守。


大每一關,屠沽者、賣飯食者、美臛炙膹者,每物各一二百人,則胡人著於長城下矣。是王將彊北之必攻其王矣。


以匈奴之飢,飯羹啗膹炙,喗多飲酒,此則亡竭可立待也。

賜大而愈飢,多財而愈困,漢者所希心而慕也,則匈奴貴人以其千人至者,顯其二三,以其萬人至者,顯其十餘人。

夫顯榮者,招民之機也。故遠期五歲,近期三年之內,匈奴亡矣。此謂德勝。
 
7 匈奴: 或曰:「建三表,明五餌,盛資翁主,禽敵國而后止,費至多也,惡得財用而足之?」對曰:「請無敢費御府銖金尺帛,然而臣有餘資。」問曰:「何以?」對曰:「國有二族,方亂天下,甚於匈奴之為邊患也。使上下踳逆,天下窾貧,盜賊罪人蓄積無已,此二族為祟也。上去二族,弗使亂國,天下治富矣。

臣賜二族,使祟匈奴,過足言者。」
 
8匈奴: 或曰:「天子下臨,人民悹之。」曰:「苟或非天子民,尚豈天子也。《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者天子也,苟舟車之所至,人跡之所及,雖蠻夷戎狄,孰非天子之所哉?而慉渠頗率天子之民,以不聽天子,則慉渠大罪也。今天子自為懷其民,天子之理也,豈下臨人之民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7: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6:54 編輯

新書●卷四:匈奴

 

1匈奴:竊料匈奴控弦大率六萬騎,五口而出介卒一人,五六三十,此即戶口三十萬耳,未及漢千石大縣也。

 

而敢歲言侵盜,屢欲亢禮,妨害帝義,甚非道也。

 

陛下何不使能者一試理此,將為陛下以耀蟬之術振之。

 

為此立一官,置一吏,以主匈奴,誠能此者,雖以千石居之可也。

 

陛下肯聽其事計,令中國日治,匈奴日危,大國大富,匈奴適亡。

 

吒犬馬行,理勢然也。

 

將必以匈奴之眾,為漢臣民,制之令千家而為一國,列處之塞外,自隴西延至遼東,各有分地以衛邊,使備月氏灌窳之變,皆屬之直郡,然後罷戎休邊,民天下之兵。

 

帝之威德,內行外信,四方悅服,則愚臣之志快矣。

 

不然,帝威不遂,心與嘿嘿。

 

竊聞匈奴當今遂羸,此其示武昧利之時也。

 

而隆義渠東胡諸國,又頗來降。

 

以臣之愚,匈奴且動,疑將一材而出奇,厚贄以責,漢不大興不已,旁午走急,數十萬之眾,積於北方,天下安得食而饋之?

 

臨事而重困,則難為工矣,陛下何不蚤圖。

 

2匈奴:建國者曰:「匈奴不敬,辭言不順,負其眾庶,時為寇盜,撓邊境,擾中國,數行不義,為我狡猾,為此柰何?」

 

對曰:「臣聞彊國戰智,王者戰義,帝者戰德。故湯祝網而漢陰降,舜舞干羽而南蠻服。今漢帝中國也,宜以厚德懷服四夷,舉明義博示遠方,則舟車之所至,人力之所及,莫不為畜,又孰敢紛然不承帝意?」

 

3匈奴:臣為陛下建三表,設五餌,以此與單于爭其民,則下匈奴猶振槁也。

 

夫無道之人,何宜敢捍此其久,陛下肯幸用臣之計,臣且以事勢諭天子之言,使匈奴大眾之信陛下也,為通言耳,必行而弗易。

 

夢中許人,覺且不背其信,陛下已諾,若日出之灼灼。

 

故聞君一言,雖有微遠,其志不疑,仇讎之人,其心不殆,若此則信諭矣,所圖莫不行矣。

 

一表。

 

臣又且以事勢諭陛下之愛,令匈奴之自視也,苟胡面而戎狀者,其自以為見愛於天子也,猶弱子之槞慈母也,若此則愛諭矣。

 

一表。

 

臣又且諭陛下之好,令胡人之自視也,苟其技之所長與其所工,一可以當天子之意,若此則好諭矣。

 

一表。

 

愛人之狀,好人之技,人道,信為大操,帝義也。

 

愛好有實,已諾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將至,此謂三表。

 

4匈奴:凡賞於國者,此不可以均。

 

賞均則國窾,而賞薄不足以動人。

 

故善賞者踔之,駮轢之,從而時厚之,令視之足見也,誦之足語也,乃可傾一國之心。

 

陛下幸聽臣之計,則臣有餘財。

 

匈奴之來者,家長已上,固必衣繡,家少者必衣文錦,將為銀車五乘,大雕畫之,駕四馬,載綠蓋,從數騎,御驂乘。

 

且雖單于之出入也,不輕都此矣。

 

令匈奴降者,時時得此而賜之耳。

 

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希心而相告,人人冀幸,以為吾至亦可以得此,將以壞其目。

 

一餌。

 

匈奴之使至者,若大降者也,大眾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賜食焉。

 

飯物故四五盛,美胾膹炙,肉具醯醢。

 

方數尺於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觀者,固百數在旁,得賜者之喜也,且笑且飯,味皆所嗜而所未嘗得也。

 

令來者時時得此而饗之耳,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垂涎而相告,人悇憛其所自,以吾至亦將得此,將以此壞其口。

 

一餌。

 

降者之傑也,若使者至也,上必使人有所召客焉。

 

令得召其知識,胡人之欲觀者勿禁。

 

令婦人傅白墨黑,繡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或薄或揜,為其胡戲,以相飯。

 

上使樂府幸假之但樂,吹簫鼓鞀,倒挈面者更進,舞者蹈者時作。

 

少閒擊鼓,舞其偶人昔時乃為戎樂攜手胥彊上客之,後婦人先後扶侍之者固十餘人,使降者時或得此而樂之耳。

 

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希盱相告,人人忣忣,唯恐其後來至也,將以此壞其耳。

 

一餌。

 

凡降者,陛下之所召幸,若所以約致也,陛下必時有所富,必令此有高堂邃宇,善廚處,大囷京,廄有編馬,庫有陣車,奴婢諸嬰兒畜生具,令此時大具,召胡客,饗胡使,上幸令官助之,具假之樂。

 

令此其居處樂虞囷京之畜,皆過其故。

 

王慮出其單于,或時時賜此而為家耳。

 

匈奴一國傾心而冀,人人忣忣,唯恐其後來至也,將以此壞其腹。

 

一餌。

 

於來降者,上必時時而有所召幸拊循,而後得入官。

 

夫胡大人難親也,若上於胡嬰兒及貴人子好可愛者,上必召幸大數十人,為此繡衣好閑,且出則從,居則更侍。

 

上即饗胡人也,大觳抵也,客胡使也,力士武士固近侍傍,胡嬰兒得近侍側,胡貴人更進得佐酒前,上乃幸自御此薄,使付酒錢,時人偶之。

 

為閒則出繡衣具帶服賓餘,時以賜之。

 

上即幸拊胡嬰兒,擣遒之,戲弄之,乃授炙,幸自啗之,出好衣閑,且自為贛之。

 

上起胡嬰兒,或前或後。

 

胡貴人既得奉酒,出則服衣佩綬,貴人而立於前,令數人得此而居耳。

 

一國聞者見者,希盱而欲,人人忣忣,惟恐其後來至也。

 

將以此壞其心。

 

一餌。

 

故牽其耳,牽其目,牽其口,牽其腹,四者已牽,又引其心,安得不來下胡抑抎也。

 

此謂五餌。

 

5匈奴:若夫大變之應,大約以權決塞因宜而行,不可豫形,尊翁主,重相室,多其長吏,眾門大夫皆謀士也,必足之財,且用吾人,且用其尊,觀其限,窺其謀,中外符節,適拘也。


夫或人且安得久悍若此?

故三表已諭,五餌既明,則匈奴之中乖而相疑矣。


使單于寢不聊寐,食不甘口,揮劍挾弓,而蹲穹廬之隅,左視右視,以為盡仇也。

彼其群臣,雖欲毋走,若虎在後,眾欲無來,恐或軒之,此謂勢然。


其貴人之見單于,猶迕虎狼也,其南面而歸漢也,猶弱子之慕慈母也。

其眾之見將吏,猶噩迕仇讎也,南鄉而欲走漢,猶水流下也。


將使單于無臣之使,無民之守,夫惡得不係頸頓顙請歸陛下之義哉?

此謂戰德。
 
 
6匈奴: 彼匈奴見略,且引眾而遠去,連此有數。


夫關市者固匈奴所犯滑而深求也,願上遣使厚與之和,以不得已,許之大市。使者反,因於要險之所多為鑿開,眾而延之,關吏卒使足以自守。


大每一關,屠沽者、賣飯食者、美臛炙膹者,每物各一二百人,則胡人著於長城下矣。

是王將彊北之必攻其王矣。


以匈奴之飢,飯羹啗膹炙,喗多飲酒,此則亡竭可立待也。


賜大而愈飢,多財而愈困,漢者所希心而慕也,則匈奴貴人以其千人至者,顯其二三,以其萬人至者,顯其十餘人。


夫顯榮者,招民之機也。故遠期五歲,近期三年之內,匈奴亡矣。此謂德勝。
 
7 匈奴: 或曰:「建三表,明五餌,盛資翁主,禽敵國而后止,費至多也,惡得財用而足之?」對曰:「請無敢費御府銖金尺帛,然而臣有餘資。」問曰:「何以?」對曰:「國有二族,方亂天下,甚於匈奴之為邊患也。

使上下踳逆,天下窾貧,盜賊罪人蓄積無已,此二族為祟也。上去二族,弗使亂國,天下治富矣。


臣賜二族,使祟匈奴,過足言者。」
 
8匈奴: 或曰:「天子下臨,人民悹之。」曰:「苟或非天子民,尚豈天子也。《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者天子也,苟舟車之所至,人跡之所及,雖蠻夷戎狄,孰非天子之所哉?而慉渠頗率天子之民,以不聽天子,則慉渠大罪也。今天子自為懷其民,天子之理也,豈下臨人之民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8:08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四:勢卑

 

1勢卑:匈奴侵甚侮甚,遇天子至不敬也,為天下患至無已也。

 

以漢而歲致金絮繒綵,是入貢職於蠻夷也,顧為戎人諸侯也,勢既卑辱,而禍且不息,長此何窮?

 

陛下胡忍以帝皇之號,特居此?

 

2勢卑:臣竊料匈奴之眾,不過漢一千石大縣。

 

以天下之大,而困於一縣之小,甚竊為執事羞之。

 

陛下有意,胡不使臣一試理此?

 

夫胡人於古小諸侯之所銍權而服也,奚宜敢悍若此?

 

以臣為屬國之官,以主匈奴,因幸行臣之計,半歲之內,休屠飯失其口矣。

 

少假之閒,休屠繫頸以草,膝行頓顙,請歸陛下之義,唯上財幸,而後復罷屬國之官。

 

臣賜歸伏田廬,不復洿末廷,則忠臣之志快矣。

 

今不獦猛獸而獦田彘,不搏反寇而搏蓄菟。

 

所獦得毋小,所搏得毋不急乎?

 

玩細虞,不圖大患,非所以為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8:22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四:淮難

 

1淮難:竊恐陛下接王淮南王子,曾不與如臣者孰計之也。

 

淮南王之悖逆亡道,陛下為頓顙謝罪皇太后之前,淮南王曾不誚讓,敷留之罪無加身者。

 

舍人橫制等室之門,追而赦之,吏曾不得捕。

 

主人於天子國橫行,不辜而無譴,乃賜美人,多載黃金而歸。

 

侯邑之在其國者,畢徙之佗所。

 

陛下於淮南王,不可謂薄矣。

 

然而淮南王,天子之法咫蹂促而弗用也,皇帝之令,咫批傾而不行,天下孰不知?

 

天子選功臣有職者以為之相吏,王僅不踏蹴而逐耳,無不稱病而走者,天下孰弗知?

 

日接持怨言,以誹謗陛下之為,皇太后之餽賜,逆拒而不受,天子使者奉詔而弗得見,僵臥以發詔書,天下孰不知?

 

聚罪人奇狡少年,通棧奇之徒啟章之等,而謀為東帝,天下孰弗知?

 

淮南王罪已明,陛下赦其死罪,解之金道,以為之神,其人自病死,陛下何負天下大指?

 

孰能以王之死為不當?

 

陛下無負也。

 

2淮難:如是,咫淮南王,罪人之身也,淮南子,罪人之子也,奉尊罪人之子,適足以負謗於天下耳,無解細於前事。

 

且世人不以肉為心則已,若以肉為心,人之心可知也。

 

今淮南子,少壯聞父辱狀,是立咫泣洽衿,臥咫泣交項,腸至腰肘,如繆維耳,豈能須臾忘哉?

 

是而不如是,非人也。

 

陛下制天下之命,而淮南王至如此極,其子舍陛下而更安所歸其怨爾。

 

特曰勢未便,事未發,含亂而不敢言,若誠其心,豈能忘陛下哉!

 

白公勝所為父報仇者,報大父與諸伯父叔父也,令尹子西司馬子綦皆親群父也,無不盡傷。

 

昔者白公之為亂也,非欲取國代王也,為發憤快志爾。

 

故挾匕首以衝仇人之匈,固為要俱靡而已耳,固非冀生也。

 

3淮難:今淮南土雖小,黥布嘗用之矣,漢存特幸耳。

 

夫擅仇人足以危漢之資,於策安便?

 

雖割而為四,四子一心也。

 

豫讓為智伯報趙襄子,五起而不取者,無他,資力少也。

 

子胥之報楚也,有吳之眾也;

 

白公成亂也,有白公之眾也;

 

闔閭富故,然使專諸刺吳王僚;

 

燕太子丹富故,然使荊軻殺秦王政。

 

今陛下將尊不億之人,與之眾積之財,此非有白公、子胥之報於廣都之中者,即疑有專諸、荊軻起兩柱之閒,其策安便哉?

 

此所謂假賊兵、為虎翼者,願陛下少留意計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8:36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四:無蓄

 

1無蓄: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

 

湯有十年之積,故勝七歲之旱。

 

夫蓄積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財有餘,何嚮而不濟?

 

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

 

2無蓄:管子曰:「倉廩實,知禮節;

 

衣食足,知榮辱。」

 

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古人曰:「一夫不耕,或為之飢;

 

一婦不織,或為之寒。」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節,則物力必屈。

 

古之為天下者至悉也,故其蓄積足恃。

 

今背本而以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

 

從生之害者甚盛,是天下之大賊也;

 

汰流淫佚侈靡之俗日以長,是天下之大祟也。

 

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泛敗,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眾,天下之勢,何以不危?

 

漢之為漢幾四十歲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也。

 

故失時不雨,民且狼顧矣。

 

歲惡不入,請賣爵鬻子,既或聞耳矣。

 

安有為天下阽危若此,而上不驚者!

 

3無蓄:世之有饑荒,天下之常也,禹湯被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何以相恤?

 

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何以餽之矣?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勇力者聚徒而橫擊,罷夫羸老,易子孫而沦其骨,政法未畢通也,遠方之疑者並舉而爭起矣。

 

為人上者,乃試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以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8:50 | 只看該作者

新書●卷四:鑄錢

 

1鑄錢:法使天下公得顧租鑄錢,敢雜以鉛鐵為他巧者,其罪黥,然鑄錢之情,非殽鈆鐵及石雜銅也,不可得贏,而殽之甚微,其利甚厚,名曰顧租公鑄法也,而實皆黥罪也。

 

有法若此,上將何賴焉?

 

2鑄錢:夫事有召禍,而法有起姦。

 

今令細民操造幣之勢,各隱屏其家而鑄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姦,雖黥罪日報,其勢不止,為民設阱,孰積於是?

 

曩禁鑄錢,死罪積下;

 

今公鑄錢,黥罪積下,雖少異乎,末具也。

 

民方陷溺,上且弗救乎?

 

3鑄錢:且世民用錢,縣異而郡不同。

 

或用輕錢,百加若干。

 

或用重錢,平稱不受。

 

法錢不立,吏急而一之乎?

 

則大煩苛而民弗任,且力不能而勢不可施。

 

縱而弗苛乎?

 

則郡縣異而市肆不同,小大異用,錢文大亂。

 

夫苟非其術,則何嚮而可哉?

 

4鑄錢:夫農事不為,而采銅日蕃,釋其耒耨,冶鎔鑪炭,姦錢日繁,正錢日亡,善人怵而為姦邪,愿民陷而之刑僇,黥罪繁積,吏民且日鬥矣。

 

將甚不祥,柰何而忽?

 

國知患此,吏議必曰:「禁之。」

 

禁之不得其術,其傷必大,何以圉之?

 

令禁鑄錢,錢必還重,四錢之粟,必還二錢耳。

 

重則盜鑄錢如雲而起,則棄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

 

姦不勝而法禁數潰,銅使之然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9: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7:00 編輯

新書●卷五:傅職

 

1傅職:或稱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以革勸其心。

 

教之禮,使知上下之則;

 

或為之稱詩而廣道顯德,以馴明其志;

 

教之樂,以疏其穢而填其浮氣;

 

教之語,使明於上世,而知先王之務明德於民也;

 

教之故志,使知廢興者而戒懼焉;

 

教之任術,使能紀萬官之職任,而知治化之儀;

 

教之訓典,使知族類疏戚,而隱比馴焉。

 

此所謂學太子以聖人之德者也。

 

2傅職:或明惠施以道之忠,明長復以道之信,明度量以道之義,明等級以道之禮,明恭儉以道之孝,明敬戒以道之事,明慈愛以道之仁,明僩雅以道之文,明除害以道之武,明精直以道之罰,明正德以道之賞,明齋肅以道之教,此所謂教太子也。

 

3傅職:左右前後,莫非賢人以輔相之,摠威儀以先後之,攝體貌以左右之,制義行以宣翼之,章恭敬以監行之,勤勞以勸之,孝順以內之,敦篤以固之,忠信以發之,德言以揚之,此所謂順者也,此傅人之道也,非賢者不能行。

 

4傅職:天子不諭於先聖人之德,不知君國畜民之道,不見禮義之正,不察應事之理,不博古之典傳,不僩於威儀之數,詩書禮樂無經,天子學業之不法,凡此其屬太師之任也,古者齊太公職之。

 

5傅職:天子不恩於親戚,不惠於庶民,無禮於大臣,不忠於刑獄,無經於百官,不哀於喪,不敬於祭,不誡於戎事,不信於諸侯,不誠於賞罰,不厚於德,不彊於行,賜予侈於左右近臣,镍授於疏遠卑賤,不能懲忿忘欲,大行大禮大義大道,不從太師之教,凡此其屬太傅之任也,古者魯周公職之。

 

6傅職:天子處位不端,受業不敬,教誨諷誦詩書禮樂之不經不法不古,言語不序,音聲不中律,將學趨讓進退即席不以禮,登降揖讓無容,視瞻俯仰周旋無節,妄咳唾數顧趨行,色不比順,隱琴肆瑟,凡此其屬太保之任也,古者燕召公職之。

 

7傅職:天子燕辟廢其學,左右之習詭其師。

 

荅遠方諸侯,遇貴大人,不知大雅之辭;

 

荅左右近臣,不知已諾之適,簡問小誦之不博不習,凡此其屬少師之任也,古者史佚職之。

 

8傅職:天子居處出入不以禮,衣服冠帶不以制,御器在側不以度,雜綵從美不以章,忿怒說喜不以義,賦與唣讓不以節,小行小禮小義小道,不從少師之教:凡此其屬少傅之任也。

 

9傅職:天子居處燕私安所易,樂而湛,夜漏屏人而數,飲酒而醉,食肉而飽,飽而彊食,飢而惏,而暍,寒而懦,寢而莫宥,坐而莫侍,行而莫先莫後。

 

帝自為開戶,自取玩好,自執器皿,亟顧還面,而器御之不舉不臧,折毀喪傷,凡此其屬少保之任也。

 

10傅職:干戚戈羽之舞,管籥琴瑟之會,號呼歌謠,聲音不中律,燕樂雅訟逆樂序,凡此其屬,詔工之任也。

 

11傅職:不知日月之不時節,不知先王之諱與國之大忌,不知風雨雷電之眚,凡此其屬太史之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9: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6:59 編輯

新書●卷五:保傅

 

1保傅:殷為天子二十餘世,而周受之;

 

周為天于三十餘世,而秦受之;

 

秦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非甚相遠也,何殷周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

 

2保傅:古之王者,太子初生,固舉以禮,使士負之,有司齋肅端冕,見之南郊,見于天也。

 

過闕則下,過廟則趨,孝子之道也。

 

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

 

保,保其身體;

 

傅,傅之德義;

 

師,道之教訓,三公之職也。

 

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

 

曰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燕者也。

 

故孩提有識,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禮義以道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

 

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

 

故太子初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也。

 

習與正人居之不能無正也,猶生長於齊之不能不齊言也;

 

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無不正也,猶生長於楚之不能不楚言也。

 

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乃得嘗之;

 

擇其所樂,必先有習,乃得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是殷周之所以長有道也。

 

3保傅:及太子少長,知好色,則入于學,學者所學之官也。

 

《學禮》曰:帝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則親疏有序,而恩相及矣。

 

帝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則長幼有差,而民不誣矣。

 

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德,則聖智在位,而功不遺矣。

 

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則貴賤有等,而下不踰矣。

 

帝入太學,承師問道,退習而考於太傅,太傅罰其不則,而匡其不及,則德智長而治道得矣。

 

此五學者,既成於上,則百姓黎民化輯於下矣。

 

學成治就,是殷周所以長有道也。

 

4保傅: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嚴,則有司直之史,有虧膳之宰。

 

天子有過,史必書之。

 

史之義,不得書過則死,而宰收其膳。

 

宰之義,不得收膳則死。

 

於是有進善之旌,有誹謗之木,有敢諫之鼓。

 

瞽史誦詩,工誦箴諫,大夫進謀,士傳民語。

 

習與智長,故切而不愧,化與心成,故中道若性,是殷周之所以長有道也。

 

5保傅: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

 

春秋入學,坐國老執醬而親饋之,所以明有孝也。

 

行以鸞和,步中采薺,趨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

 

其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嘗其肉,故遠庖廚,所以長恩且明有仁也。

 

食以禮,徹以樂,失度則史書之,工誦之,三公進而讀之,宰夫減其膳,是天子不得為非也。

 

明堂之位曰:篤仁而好學,多聞而道順。

 

天子疑則問,應而不窮者謂之道。

 

道者,道天子以道者也。

 

常立於前,是周公也。

 

誠立而敢斷,輔善而相義者謂之輔。

 

輔者,輔天子之意者也。

 

常立於左,是太公也。

 

潔廉而切直,匡過而諫邪者謂之拂。

 

拂者,拂天子之過者也。

 

常立於右,是召公也。

 

博聞彊記,捷給而善對者謂之承。

 

承者,承天子之遺忘者也。

 

常立於後,是史佚也。

 

故成王中立聽朝,則四聖維之。

 

是以慮無失計,而舉無過事,殷周之所以長久者,其輔翼太子有此具也。

 

6保傅: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貴辭讓也,所上者告訐也;

 

固非貴禮義也,所上者刑罰也。

 

使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人,則夷人之三族也。

 

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

 

忠諫者謂之誹謗,深為之計者謂之妖言。

 

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豈胡亥之性惡哉?

 

其所以習道之者,非理故也。

 

7保傅:鄙諺曰:「不習為史,而視已事。」

 

又曰:「前車覆而後車戒。」

 

夫殷周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而不能從,是不法聖智也。

 

秦之亟絕者,其軌跡可見也,然而不避,是後車又覆也。

 

夫存亡之反,治亂之機,其要在是矣。

 

天下之命,縣於太子。

 

太子之善,在於蚤諭教與選左右。

 

心未濫而先諭教,則化易成也。

 

夫開於道術,知義之指,則教之功也。

 

若其服習積貫,則左右而已矣。

 

夫胡越之人,生而同聲,嗜慾不異,及其長而成俗也,累數譯而不能相通,行有雖死而不相為者,則教習然也。

 

臣故曰:「選左右蚤諭教最急。」

 

夫教得而左右正,則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此時務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29: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6:58 編輯

新書●卷五:連語

 

1連語:紂,聖天子之後也,有天下而宜然,苟背道棄義,釋敬慎而行驕肆,則天下之人,其離之若崩,其背之也,不約而若期。

 

夫為人主者,誠奈何而不慎哉!

 

紂將與武王戰,紂陳其卒,左臆右臆,鼓之不進,皆還其刃,顧以鄉紂也。

 

紂走還於寢廟之上,身鬥而死,左右弗肯助也。

 

紂之官衛,輿紂之軀,棄之玉門之外。

 

民之觀者,皆進蹴之,蹈其腹,蹶其腎,踐其肺,履其肝,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民之觀者,攐帷而入,提石之者,猶未肯止,可悲也!

 

夫埶為民主,直與民為仇,殃忿若此!

 

夫民尚踐盤其軀,而況有其民政教乎!

 

臣竊聞之曰:「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

 

夫牛之為胎也,細若鼷鼠。

 

紂損天下,自象箸始。

 

故小惡大惡,一類也。

 

過敗雖小,皆己之罪也。

 

周諺曰:「前車覆而後車戒。」

 

今前車已覆矣,而後車不知戒,不可不察也。

 

2連語:梁嘗有疑獄,半以為當罪,半以為不當。

 

梁王曰:「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國,是必有奇智。」

 

乃召朱公而問之曰:「梁有疑獄,吏半以為當罪,半以為不當,雖寡人亦疑焉,吾決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人也,不知當獄。然臣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徑相如也,其澤相如也,然其價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

 

王曰:「徑與色澤皆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

 

朱公曰:「側而視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

 

王曰:「善。」

 

故獄疑則從去,賞疑則從予,梁國說。

 

以臣誼竊觀之,墻薄咫亟壞,繒薄咫亟裂,器薄咫亟毀,酒薄咫亟酸。

 

夫薄而可以曠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故有國畜民施政教者,臣竊以為厚之而可耳。

 

3連語:抑臣又竊聞之曰:「有上主者,有中主者,有下主者。上主者,可引而上,不可引而下;下主者,可以引而下,不可引而上;中主者,可引而上,可引而下。」

 

故上主者,堯舜是也。

 

夏禹契后稷,與之為善則行;

 

鯀讙兜,欲引而為惡則誅。

 

故可與為善,而不可與為惡。

 

下主者,桀紂是也。

 

推侈惡來,進與為惡則行,比干龍逢,欲引而為善,則誅。

 

故可與為惡,而不可與為善。

 

所謂中主者,齊桓公是也。

 

得管仲隰朋,則九合諸侯;

 

豎貂子牙,則餓死胡宮,蟲流而不得葬。

 

故材性乃上主也,賢人必合,而不肖人必離,國家必治無可憂者也。

 

若材性下主也,邪人必合,賢正必遠,坐而須亡耳,又不可勝憂矣。

 

故其可憂者,唯中主爾。

 

又似練絲,染之藍則青,染之緇則黑。

 

得善佐則存,不得善佐則亡。

 

此其不可不憂者耳。

 

《詩》云:「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趨之。」

 

此言左右日以善趨也,故臣竊以為練左右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30: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6:56 編輯

新書●卷五:輔佐

 

1輔佐:大相,上承大義而啟治道,總百官之要,以調天下之宜。

 

正身行,廣教化,脩禮樂,以美風俗,兼領而和一之,以合治安。

 

故天下失宜,國家不治,則大相之任也。

 

上執正職。

 

2輔佐:大拂,秉義立誠,以翼上志,直議正辭,以持上行,批天下之患,匡諸侯之過。

 

令或鬱而不通,臣或盭而不義,大拂之任也。

 

中執政職。

 

3輔佐:大輔,聞善則以獻,知善則以獻,明號令,正法則,頒度量,論賢良,次官職,以時巡循,使百吏敬率其業。

 

故經義不衷,賢不肖失序,大輔之任也。

 

下執事職。

 

4輔佐:道行,典知變化,以為規是非,明利害,掌僕及輿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驟徐疾之節,春夏秋冬用之倫色,居車之容,登降之禮。

 

見規宜諭,見過則譋。

 

故職不率義,則道行之任也。

 

5輔佐:調誶,典博聞以掌駟乘,領時從,比賢能。

 

天子出則為車右,坐立則為位承。

 

聖帝之德,畜民之道,禮義之正,應事之理,則職以箴。

 

刑獄之衷,賞罰之誠,已諾之信,百官之經,喪祭之共,戎事之誡,身行之彊,則職以諗。

 

遇大臣之敬,遇小臣之惠,坐立之端,言默之序,音聲之適,揖讓之容,俯仰之節,立事之色,則職以證。

 

出入不從禮,衣服不從制,御器不以度,迎送非其章,忿說忘其義,取予失其節,安易而樂湛,則職以諫。

 

故善不徹,過不聞,侍從不諫,則調誶之任也。

 

6輔佐:典方,典容儀以掌諸侯遠方之君,譔之班爵列位軌伍之約,朝覲宗遇會同享聘貢職之數,辨其民人之眾寡,政之治亂,率意道順,僻淫犯禁之差第。

 

天子巡狩,則先循于其方,故或有功德而弗舉,或有淫僻犯禁而不知,典方之任也。

 

7輔佐:奉常,典天以掌宗廟社稷之祀,天神、地祇、人鬼,凡山川四望國之諸祭,吉凶妖祥占相之事序,禮樂喪紀,國之禮儀,畢居其宜,以識宗室,觀民風俗,審詩商命,禁邪言,息淫聲,於四時之交,有事於南郊,以報祈天明。

 

故歷天時不得,事鬼神不序,經禮儀人倫不正,奉常之任也。

 

8輔佐:祧師,典春以掌國之眾庶四民之序,以禮義倫理教訓人民。

 

方春三月,緩施生遂,動作百物,是時有事于皇祖皇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30: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6:56 編輯

新書●卷六:禮

 

1禮: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發。

 

太子嗜鮑魚,而太公弗與,曰:「2禮:禮,鮑魚不登於俎,豈有非禮而可以養太子哉?」

 

尋常之室,無奧剽之位,則父子不別;

 

六尺之輿,無左右之義,則君臣不明。

 

尋常之室,六尺之輿,處無禮即上下踳逆,父子悖亂,而況其大者乎!

 

故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

 

宦學事師,非禮不親;

 

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

 

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3禮:禮者,所以固國家,定社稷,使君無失其民者也。

 

主主臣臣,禮之正也;

 

威德在君,禮之分也;

 

尊卑大小彊弱有位,禮之數也。

 

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官屬,士庶各愛其家。

 

失愛不仁,過愛不義,故禮者所以守尊卑之經,彊弱之稱者也。

 

禮,天子適諸侯之宮,諸侯不敢自阼階,阼階者,主之階也。

 

天子適諸侯,諸侯不敢有宮,不敢為主人禮也。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之至也。

 

君仁則不厲,臣忠則不貳,父慈則教,子孝則協,兄愛則友,弟敬則順。

 

夫和則義,妻柔則正,姑慈則從,婦聽則婉,禮之質也。

 

4禮:禮者,臣下所以承其上也。

 

故《詩》云:「一發五豝,吁嗟乎騶虞。」

 

騶者,天子之囿也;

 

虞者,囿之司獸者也。

 

天子佐輿十乘,以明貴也;

 

貳牲而食,以優飽也。

 

虞人翼五豝以待一發,所以復中也。

 

人臣於其所尊敬,不敢以節待,敬之至也。

 

甚尊其主,敬慎其所掌職,而志厚盡矣。

 

作此詩者,以其事深見良臣順上之志也。

 

良臣順上之志者可謂義矣,故其嘆之也,長曰吁嗟乎。

 

雖古之善為人臣者,亦若此而已。

 

5禮:禮者,所以節義而沒不還。

 

故饗飲之禮,先爵於卑賤,而后貴者始羞。

 

殽膳下浹,而樂人始奏。

 

觴不下遍,君不嘗羞。

 

殽不下浹,上不舉樂。

 

故禮者,所以恤下也。

 

由余曰:「乾肉不腐,則左右親。

 

苞苴時有,筐篚時至,則群臣附。

 

官無蔚藏,腌陳時發,則戴其上。」

 

《詩》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上少投之,則下以軀償矣,弗敢謂報,願長以為好。

 

古之蓄其下者,其施報如此。

 

6禮:國無九年之蓄,謂之不足;

 

無六年之蓄,謂之急;

 

無三年之蓄,國非其國也。

 

民三年耕,必餘一年之食,九年而餘三年之食,三十歲相通。

 

而有十年之積,雖有凶旱水溢,民無饑饉。

 

然後天子備味而食,日舉以樂。

 

諸侯食珍,不失,鍾鼓之縣可使樂也。

 

樂也者,上下同之。

 

故禮,國有飢人,人主不飧;

 

國有凍人,人主不裘。

 

報囚之日,人主不舉樂。

 

歲凶,穀不登,臺扉不塗,榭徹干侯,馬不食穀,馳道不除,食減膳,饗祭有闕。

 

故禮者自行之義,養民之道也。

 

受計之禮,主所親拜者二:聞生民之數則拜之,聞登穀則拜之。

 

《詩》曰:「君子樂胥,受天之祜。」

 

胥者,相也;

 

祜,大福也。

 

夫憂民之憂者,民必憂其憂;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與士民若此者,受天之福矣。

 

7禮:禮,聖王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嘗其肉,隱弗忍也。

 

故遠庖廚,仁之至也。

 

不合圍,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澤。

 

豺不祭獸,不田獵;

 

獺不祭魚,不設網罟;

 

鷹隼不鷙,眭而不逮,不出穎羅;

 

草木不零落,斧斤不入山林;

 

昆蟲不蟄,不以火田;

 

不麛不卵,不刳胎,不殀夭,魚肉不入廟門;

 

鳥獸不成毫毛,不登庖廚。

 

取之有時,用之有節,則物蕃多。

 

湯曰:「昔蛛蝥作罟,不高順,不用命者,寧丁我網。」

 

其憚害物也如是。

 

《詩》曰:「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皜皜。王在靈沼,於仞魚躍。」

 

言德至也。

 

聖主所在,魚鱉禽獸猶得其所,況於人民乎!

 

8禮:故仁人行其禮,則天下安,而萬理得矣。

 

逮至德渥澤洽,調和大暢,則天清澈地富熅,物時熟,民心不挾詐賊,氣脈淳化,攫齧搏擊之獸鮮,毒酿猛虭之蟲密,毒山不蕃,草木少薄矣,鑠乎大仁之化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30: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6:55 編輯

新書●卷六:容經

 

1容經:志有四興:朝廷之志,淵然清以嚴;

 

祭祀之志,愉然思以和;

 

軍旅之志,怫然慍然精以厲;

 

喪紀之志,漻然愁然憂以湫。

 

四志形中,四色發外,維如。

 

《志色之經》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志色之經:容有四起:朝廷之容,師師然翼翼然整以敬;

 

祭祀之容,遂遂然粥粥然敬以婉;

 

軍旅之容,湢然肅然固以猛;

 

喪紀之容,怮然懾然若不還。

 

《容經》提到《容經》的書籍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容經《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容經:視有四則:朝廷之視,端流平衡;

 

祭祀之視,視如有將;

 

軍旅之視,固植虎張;

 

喪紀之視,下流垂綱。

 

《視經》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視經:言有四術:言敬以和,朝廷之言也;

 

文言有序,祭祀之言也;

 

屏氣折聲,軍旅之言也;

 

言若不足,喪紀之言也。

 

《言經》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言經: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閒二寸,端面攝纓。

 

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

 

因以微磬曰共立;

 

因以磬折曰肅立;

 

因以垂佩曰卑立。

 

《立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立容: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坐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坐容:行以微磬之容,臂不搖掉,肩不下上,身似不則,從容而任。

 

《行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行容:趨以微磬之容,飄然翼然,肩狀若流,足如射箭。

 

《趨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趨容:旋以微磬之容,其始動也,穆如驚倏,其固復也,旄如濯絲。

 

《跘旋之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跘旋之容:跪以微磬之容,揄右而下,進左而起,手有抑揚,各尊其紀。

 

《跪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跪容:拜以磬折之容,吉事上左,凶事上右,隨前以舉,項衡以下,寧速無遲,背項之狀,如屋之丘。

 

《拜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拜容:拜而未起……《伏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伏容:坐乘以經坐之容,手撫式,視五旅,欲無顧,顧不過轂。

 

小禮動,中禮式,大禮下。

 

《坐車之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坐車之容:立乘以經立之容,右持綏而左臂詘,存劍之緯,欲無顧,顧不過轂。

 

小禮據,中禮式,大禮下。

 

《立車之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立車之容:禮,介者不拜,兵車不式,不顧,不言反,抑式以應,武容也。

 

《兵車之容》電子圖書館底本:《四部叢刊初編》本《新書》《欽定四庫全書》本《新書》《賈子次詁》《漢魏叢書》本《新書》《抱經堂叢書》本《新書》《劉申叔遺書》本《賈子新書斠補》《龍溪精舍叢書》本《賈子新書》[顯示全部]1兵車之容:若夫立而跂,坐而蹁,體怠懈,志驕傲,趮視數顧,容色不比,動靜不以度,妄咳唾疾言,嗟氣不順,皆禁也。

 

2兵車之容:古者,年九歲入就小學,蹍小節焉,業小道焉。

 

束髮就大學,蹍大節焉,業大道焉。

 

是以邪放非辟無因入之焉。

 

諺曰:「君子重襲,小人無由入;正人十倍,邪辟無由來。」

 

古之人其謹於所近乎!

 

《詩》曰:「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趨之。」

 

此言左右日以善趨也。

 

3兵車之容:古者聖王,居有法則,動有文章,位執戒輔,鳴玉以行。

 

鳴玉者,佩玉也,上有雙珩,下有雙璜,衝牙蠙珠,以納其閒,琚瑀以雜之。

 

行以采薺,趨以肆夏,步中規,折中矩。

 

登車則馬行而鸞鳴,鸞鳴而和應,聲曰和,和則敬。

 

故《詩》曰:「和鸞噰噰,萬福攸同。」

 

言動以紀度,則萬福之所聚也。

 

故曰:明君在位可畏,施舍可愛,進退可度,周旋可則,容貌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象,聲氣可樂,動作有文,言語有章,以承其上,以接其等,以臨其下,以畜其民。

 

故為之上者,敬而信之,等者親而重之,下者畏而愛之,民者肅而樂之。

 

是以上下和協,而士庶順壹,故能宗揖其國,以藩衛天子,而行義足法。

 

夫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文。

 

富不可為量,多不可為數。

 

故《詩》曰:「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棣棣,富也;

 

不可選,眾也。

 

言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內外大小品事之各有容志也。

 

4兵車之容:子贛由其家來謁於孔子,孔子正顏舉杖,磬折而立,曰:「子之大親毋乃不寧乎?」

 

放杖而立曰:「子之兄弟亦得無恙乎?」

 

曳杖倍下而行,曰:「妻子家中得毋病乎?」

 

故身之倨佝,手之高下,顏色聲氣,各有宜稱,所以明尊卑別疏戚也。

 

5兵車之容:子路見孔子之背磬折舉褎,曰:「唯由也見。」

 

孔子聞之曰:「6兵車之容:由也,何以遺忘也?」

 

故過猶不及,有餘猶不足也。

 

7兵車之容:語曰:「審乎明王,執中履衡。」

 

言秉中適而據乎宜。

 

故威勝德則淳,德勝威則施。

 

威之與德,交若繆纆。

 

且畏且懷,君道正矣。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8兵車之容:龍也者,人主之辟也。

 

亢龍往而不返,故易曰「有悔。」

 

悔者,凶也。

 

潛龍入而不能出,故曰「勿用。」

 

勿用者,不可也。

 

龍之神也,其惟蜚龍乎!

 

能與細細,能與巨巨,能與高高,能與下下。

 

吾故曰:「龍變無常,能幽能章。」

 

故至人者,在小不寶,在大不宨,狎而不能作,習而不能順,姚不惛,卒不妄,饒裕不贏,迫不自喪,明是審非,察中居宜,此之謂有威儀。

 

9兵車之容:古之為路輿也,蓋圜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軫方以象地,三十輻以象月。

 

故仰則觀天文,俯則察地理,前視則睹鸞和之聲,四時之運。

 

此輿教之道也。

 

10兵車之容:人主太淺則知闇,太博則業厭,二者異失同敗,其傷必至。

 

故師傅之道,既美其施,又慎其齊,適疾徐,任多少,造而勿趣,稍而勿苦,省其所省,而堪其所堪,故力不勞而身大盛,此聖人之化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6 16:30: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6 17:06 編輯

新書●卷六:春秋

 

1春秋: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

 

令尹入問曰:「王安得此疾?」

 

王曰:「我食寒葅而得蛭,念譴之而不行其罪乎,是法廢而威不立也;譴而行其誅,則庖宰監食者法皆當死,心又弗忍也。故吾恐蛭之見也,遂吞之。」

 

令尹避席再拜而賀曰:「臣聞。」

2春秋: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為傷。」

 

是昔也,惠王之後而蛭出,故其久病心腹之積皆愈。

 

故天之視聽,不可謂不察。

 

3春秋:衛懿公喜鶴,鶴有飾以文繡而乘軒者。

 

賦斂繁多,而不顧其民,貴優而輕大臣。

 

群臣或諫,則面叱之。

 

及翟伐衛,寇挾城堞矣,衛君垂泣而拜其臣民曰:「寇迫矣,士民其勉之!」

 

士民曰:「君亦使君之貴優,將君之愛鶴,以為君戰矣。我儕棄人也,安能守戰?」

 

乃潰門而出走,翟寇遂入,衛君奔死,遂喪其國。

 

故賢主者不以草木禽獸妨害人民,進忠正而遠邪偽,故民順附,而臣下為用。

 

今釋人民而愛鳥獸,遠忠道而貴優笑,反甚矣。

 

人主之為人主也,舉錯而不僨者,杖賢也,今背其所主,而棄其所杖,其僨仆也,不亦宜乎!

 

語曰:「4春秋:禍出者禍反,惡人者,人亦惡之。」

 

管子曰:「不行其野,不違其馬。」

 

此違其馬者也。

 

5春秋:鄒穆公有令,食鳧鴈者必以秕,毋敢以粟。

 

於是倉無秕而求易於民,二石粟而易一石秕。

 

吏請曰:「以秕食鴈,為無費也。今求秕於民,二石粟而易一石秕,以秕食鴈,則費甚矣,請以粟食之。」

 

公曰:去!

 

非而所知也。

 

夫百姓煦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豈為鳥獸也哉?

 

粟米,人之上食也,柰何其以養鳥也?

 

且汝知小計而不知大計。

 

周諺曰:『囊漏貯中。』而獨弗聞歟?

 

夫君者,民之父母也。

 

取倉之粟,移之與民,此非吾粟乎?

 

鳥苟食鄒之秕,不害鄒之粟而已。

 

粟之在倉,與其在民,於吾何擇?

 

鄒民聞之,皆知其私積之與公家為一體也。

 

6春秋:楚王欲淫,鄒君乃遺之技樂美女四人,穆公朝觀,而夕畢以妻死事之孤,故婦人年弗稱者弗蓄,節於身而弗眾也。

 

王輿不衣皮帛,御馬不食禾菽。

 

無淫僻之事,無驕熙之行。

 

食不眾味,衣不雜采。

 

自刻以廣民,親賢以定國,親民如子。

 

鄒國之治,路不拾遺,臣下順從,若手之投心。

 

是故以鄒子之細,魯衛不敢輕,齊楚不能脅。

 

鄒穆公死,鄒之百姓,若失慈父,行哭三月。

 

四境之鄰於鄒者,士民鄉方而道哭,抱手而憂行。

 

酤家不讎其酒,屠者罷列而歸,傲童不謳歌,舂築者不相杵,婦女抉珠瑱,丈夫釋玦靬,琴瑟無音,期年而後始復。

 

故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

 

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其此之謂乎!

 

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諸侯有道,守在四鄰。」

 

7春秋:宋康王時,有爵生鸇於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大,必伯於天下。」

 

康王大喜,於是滅滕,伐諸侯,取淮北之城。

 

乃愈自信,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伐社稷而焚之,曰:「威服天地鬼神。」

 

罵國老之諫者,為無頭之棺,以視有勇。

 

剖傴者之背,斮朝涉之脛,國人大駭。

 

齊王聞而伐之,民散,城不守,王乃逃於郳侯之館,遂得而死。

 

故見祥而為不可,祥反為禍。

 

8春秋:晉文公出畋,前驅還白:「前有大蛇,高若堤,橫道而處。」

 

文公曰:「還車而歸。」

 

其御曰:「臣聞:『祥則迎之,妖則凌之。』今前有妖,請以從吾者攻之。」

 

文公曰:「不可。吾聞之曰:『天子夢惡則脩道,諸侯夢惡則脩政,大夫夢惡則脩官,庶人夢惡則脩身,若是則禍不至。』今我有失行,而天招以妖我,我若攻之,是逆天命。」

 

乃歸,齋宿而請於廟曰:「孤實不佞,不能尊道,吾罪一;

 

執政不賢,左右不良,吾罪二;

 

飭政不謹,民人不信,吾罪三;

 

本務不脩,以咎百姓,吾罪四;

 

齋肅不莊,粢盛不潔,吾罪五。

 

請興賢遂能,而章德行善,以導百姓,毋復前過。

 

乃退而脩政。

 

居三月,而夢天誅大蛇,曰:「爾何敢當明君之路。」

 

文公覺,使人視之,蛇已魚爛矣。

 

文公大說,信其道而行之不解,遂至於伯。

 

故曰:「見妖而迎以德,妖反為福也。」

 

9春秋:楚懷王心矜好高人,無道而欲有伯王之號。

 

鑄金以象諸侯人君,令大國之王編而先馬,梁王御,宋王驂乘,周、召、畢、陳、滕、薛、衛、中山之君皆象使隨而趨。

 

諸侯聞之,以為不宜,故興師而伐之。

 

楚王見士民為用之不勸也,乃徵役萬人,且掘國人之墓。

 

國人聞之,振動,晝旅而夜亂,齊人襲之,楚師乃潰。

 

懷王逃,適秦,克尹殺之西河,為天下笑。

 

此好矜不讓之罪也,不亦羞乎!

 

10春秋:齊桓公之始伯也,翟人伐燕,桓公為燕北伐翟,乃至於孤竹,反而使燕君復召公之職。

 

桓公歸,燕君送桓公入齊地百六十六里。

 

桓公問於管仲曰:「禮,諸侯相送固出境乎?」

 

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

 

桓公曰:「然則燕君畏而失禮也。寡人恐後世之以寡人為存燕而欺之也。」

 

乃下車,而令燕君還車,乃割燕君所至而與之,遂溝以為境而後去。

 

諸侯聞桓公之義,口不言而心皆服矣。

 

故九合諸侯,莫不樂聽,扶興天子,莫不勸從,誠退讓人,孰弗戴也。

 

11春秋:二世胡亥之為公子,昆弟數人,詔置酒饗群臣,召諸子賜食,先罷。

 

胡亥下陛視群臣陳履狀善者,因行踐敗而去。

 

諸侯聞之,莫不大息。

 

及二世即位,皆知天下之棄之也。

 

12春秋:孫叔敖之為嬰兒也,出遊而還,憂而不食。

 

其母問其故,泣而對曰:「今日吾見兩頭蛇,恐去死無日矣。」

 

其母曰:「今蛇安在?」

 

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見,吾已埋之也。」

 

其母曰:「無憂,汝不死。吾聞之:『有陰德者,天報以福。』」人聞之,皆諭其能仁也。

 

及為令尹,未治而國人信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6-29 08:36 , Processed in 0.3125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