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全國愛眼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5 07:0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16 05:21 編輯

醫學百科●全國愛眼日

 

拼音

 

quánguóàiyǎnrì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NationalEyeHealthDay)。

 

2011年6月6日是第16個全國愛眼日,活動主題為“關愛低視力患者提高康復質量”。

 

全國愛眼日的由來

 

1992年9月25日,天津醫科大學眼科教授王延華與流行病學教授耿貫一首次向全國倡議,在國內設立愛眼日,并在天津召開了全國愛眼日第一次研討會。

 

這一倡議受到眼科學界和眼科專家們的響應,決定每年5月5日為“全國愛眼日”。

 

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舉辦愛眼日宣傳活動。

 

受此影響,從1994年開始,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大中城市相繼在5月5日舉辦義診咨詢活動,同時宣傳愛眼日的意義。

 

1996年,國家衛生部、國家教育部、團中央、中國殘聯等12個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愛眼日活動列為國家節日之一,并重新確定每年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

 

關于眼睛

 

眼睛是人們從外界接受信息的重要器官,據科學家研究結果顯示,正常人80%的外界信息是通過眼睛獲取的,據統計我國有近視患者達6千萬人,醫院接診的眼部不適者人數急劇增加,我國每年大約有170萬人因各種眼部疾病導致失明,給中老年人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精神上也帶來很大的痛苦。

 

更多的青少年,由于工作學習壓力的增加以及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眼部素質也在不斷下降,眼睛干澀、發癢、疼痛、流淚等現象也已嚴重影響了到了自身的學習和工作。

 

對于如此重要的身體器官,我們善待了嗎?

 

愛眼,已經是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眼科專家研究發現:眼睛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部垃圾”,日久天長不斷在毛細血管中堆積,造成眼部血液循環不暢、缺乏營養,導致眼部素質下降,從而使眼睛出現干澀、發癢、酸脹、疼痛、流淚、怕光、看東西模糊等癥狀;

 

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還會引起近視、老花、青光眼、白內障、玻璃體混濁、黃斑變性甚至失明等更為嚴重的眼病。

 

由此可以看出“眼部垃圾”是引起各種眼疾的重要原因,能否及時清除眼部代謝垃圾是保護視力,預防眼病的關鍵。

 

全國愛眼日歷屆主題

 

時間全國愛眼日主題。

1996年6月6日首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保護兒童和青少年視力”。

1997年6月6日第二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老年人眼保健”。

1998年6月6日第三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預防眼外傷”。

1999年6月6日第四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保護老年人視力,提高生活質量”。

2000年6月6日第五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動員起來,讓白內障盲見光明”。

2001年6月6日第六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早期干預,減少可避免的兒童盲癥”。

2002年6月6日第七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關愛老年人的眼睛,享有看見的權利”。

2003年6月6日第八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愛護眼鏡、為消除可避免盲而努力”。

2004年6月6日第九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防治屈光不正及低視力,提高兒童和青少年眼保健水平”。

2005年6月6日第十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預防近視、珍愛光明”。

2006年6月6日第十一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防盲治盲,共同參與”。

2007年6月6日第十二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防盲進社區,關注眼健康”。

2008年6月6日第十三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明亮眼睛迎奧運”。

2009年6月6日第十四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關注青少年眼健康”。

2010年6月6日第十五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關注貧困人口眼健康,百萬工程送光明”。

2011年6月6日第十六屆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關愛低視力患者提高康復質量” ”

 

引用:http://big5.wiki8.com/quanguoaiyanri_4846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5 14:00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