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氧化劑】
拼音
yǎnghuàjì
英文參考
oxidizingagent;oxidizer
概述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到電子的反應物叫做氧化劑。
氧化劑能氧化其他物質而自身被還原。
它得到電子后,自身的化合價(或氧化數)降低。
氧化劑通常是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如O2、Cl2、Br2)、處于高價態(或高氧化數)的金屬離子(如Fe3、Sn4)、高價元素的含氧化合物[如KMnO4、K2Cr2O7、KClO3、HNO3、H2SO4(濃)、PbO2]和過氧化物(如H2O2、Na2O2、BaO2)。
一種物質是氧化劑還是還原劑不能絕對化。
因為同一種物質(如下例中的二氧化硫)在一個反應中作氧化劑,在另一反應中可以作還原劑。
氧化劑氧化能力的大小可以根據它的氧化態和還原態所組成的電對——標準電極電勢E°(伏)的大小來判斷。
E°的值越大(或越正),表明該氧化劑的氧化能力越強,或者說該物質的氧化態是越強的氧化劑。
常用的氧化劑有氧氣(或空氣)、氯氣、重鉻酸鈉、重鉻酸鉀和高錳酸鉀等。
在化學工業中,廣泛用于許多原料和成品的生產。
在冶金工業中,常用于除支雜質和提純所冶煉的金屬,如在煉鋼過程中用鐵礦石、鐵鱗、空氣或工業純氧等。
在化學電池工業中,用于除去正極上所放出的氫(稱去極劑,deploarizer),如干電池中所用的二氧化錳。
引用:http://big5.wiki8.com/yanghuaji_110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