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之最/世界遺產/高句麗古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4 06:0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之最/世界遺產/高句麗古跡

 

【標題】:高句麗古跡

 

【內容】:正在蘇州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7月1日批准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此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貴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將軍墳1號陪塚。

 

“高句麗”(“句”讀作“勾”),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西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

 

漢武帝建昭二年(西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

 

後建都於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縣境內五女山城),西漢元始三年(西元3年),遷都國內城,同時築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內),尉那岩城又稱丸都山城,至北魏始光四年(西元427年)遷都平壤。

 

高句麗強盛時期,其勢力範圍包括了中國吉林省的東部、遼寧省東北部和朝鮮半島的北部。

 

西元668年,高句麗被唐與朝鮮半島的新羅聯軍所滅,在歷史上持續了705年之久。

 

高句麗主要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的中原王朝管轄範圍內,並與歷代王朝保持著隸屬關係,是受中原王朝制約和管轄的地方政權。

 

不論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中原王朝的強烈影響。

 

高句麗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漁獵。

 

通用漢字記事,現已發現的好太王碑、中原郡碑、冉牟墓誌及大量銘文磚和銘文瓦上面的漢字佐證了這一點。

 

高句麗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中後期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儒、佛、道文化盛行;

 

特別是高句麗堅固的山城、雄偉的陵墓、輝煌的古墓壁畫,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句麗開國王城:五女山山城高句麗,一個曾稱雄于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存世長達705年的中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其肇端就在遼東山區的桓仁縣。

 

7月1日,作為高句麗王城之一,桓仁五女山山城與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麗遺跡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史料記載,西元前37年,中國東北的夫余國王子朱蒙為避免兄弟迫害,逃離夫余國南下,以“紇升骨城”為中心建立了高句麗王國。

 

據專家考證,“紇升骨城”應為今遼寧省桓仁縣城附近的下古城遺址,而五女山山城則為其山城。

 

從這裏開始,高句麗政權逐步擴大了活動領域,創造了高句麗文化,為華夏文化史增添了光輝的一筆。

 

從桓仁縣城遠遠就可望見高聳於8.5公里以外、山頂平坦、狀若坦克的五女山。

 

沿著迴旋曲折的公路驅車至山下,就來到了兩千年前高句麗時代的山城遺址。

 

山城主要佔據山頂平臺和東部山坡,山城主峰海拔821米,西、北、南面是一二百米高的懸崖峭壁。

 

石砌牆垣修築在東面和東南面較為平緩的半山坡上。

 

“十八盤”是高句麗時期進出山城的主要道路,沿山谷曲折盤旋。

 

路寬1-1.5米,全長938米,土質路面,外緣砌築石護坡。

 

如今新修了上山的石階路和欄杆,但為了體會當年高句麗人的艱辛,也為了省點力氣,來這裏的遊客多願意走走“十八盤”古道。

 

五女山山城共設三座門,分別在東牆、南牆和山頂西部。

 

“十八盤”直通的西門寬約3米,兩側砌築石牆,門略內凹,呈甕門之勢。

 

現存門階、門樞礎石、門衛室等遺跡。

 

通過西門登上山城,只見山城利用險峻的山勢,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防禦體系,充分顯示了王城霸氣。

 

據介紹,山城平面略呈靴形,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300-500米,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可分山上、山下兩部分,現存城牆、城門、馬道、大型建築基址、居住建築群址、蓄水池、瞭望台、哨所等。

 

近幾年,考古工作者在這座山城裏發掘了多處高句麗遺跡,其中一號大型建築基址長13.5米,寬5米,原有七塊礎石,保存六塊礎石和一個柱坑,表明應為六開間建築;

 

出土了高句麗早期豎耳陶罐等典型器物。

 

從建築規模和等級來看,推測為王宮遺址。

 

而居住建築群址則由20多座房址組成,分佈密集,均為半地穴建築,平面呈方形或長方形,內設折尺形火炕。

 

出土遺物以鐵鏃、甲片居多,推測為兵營遺址。

 

更為珍貴的是,山城裏還出土了一副鐵制腳鐐,這是中國已發現的高句麗文物中唯一的刑具,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瞭望台突兀高聳,壁立千仞,是五女山山城的制高點,居高臨下,視野開闊,俗稱“點將台”。

 

從這裏俯瞰山下的遼寧省最大的桓仁水庫,景色十分壯美。

 

要在山城維持生活,水源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五女山山頂的水源地有兩處:一處位於山城中部偏西側,一石砌長方形水池名為“天池”,長12米、寬5米、最深處2米,常年積水,是山城最重要的水源。

 

池旁有一小井,池水經過濾進入井中,供人們取用。

 

另一處叫“飲馬灣”,是天然泉眼,位於山城東側,終年不枯,但水量較少。

 

史料記載,西元3年,高句麗第二位王“琉璃明王”將王城由五女山城遷到“國內城”(吉林省集安市),但五女山山城作為高句麗早期王城和發祥之地仍然倍受重視。

 

此後數百年,山城不斷續建,一直是高句麗重鎮和交通要衝。

 

在高句麗時期,這座山城從未被敵人攻佔。

 

除了豐富的高句麗遺跡外,五女山自然景觀神奇秀美,有月牙關、飛來峰、一線天、楓林坡、好漢松、五女松等。

 

它們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五女山山城已經成為遼寧省東部著名的的旅遊景觀,是桓仁縣的旅遊業龍頭。

 

當地人相信,被列入世界遺產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這裏尋幽訪古。

 

高句麗的“附和式都城”:國內城與丸都山城位於吉林省集安市的“國內城”與“丸都山城”分別座落在平原與附近山上,形成了高句麗的一對“附和式都城”。

 

高句麗國王平時居住在平原城中,危險時則退守到深山中的衛城。

 

這對“附和式王城”真實與完整地體現了高句麗王城的平原城和山城形式,於7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國內城”位於集安市內,西元3年高句麗第二代王“琉璃明王”把王城從“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縣境內)遷至“國內城”。

 

根據中國考古學者最新發佈的發掘報告,“國內城”略呈方形,東、西、南、北各城牆分別長554.7米、702米、751.5米、730米。

 

總周長2738.2米。

 

城牆內外石砌,中層為土石混築。

 

由於年代久遠,多次修葺,城牆大部分已失去原狀。

 

目前北牆保存較好,東牆基本毀棄,現僅存基礎。

 

南牆西段、西牆北段,尚有幾段高達4米左右。

 

城垣以石條壘砌而成,逐層內收。

 

可確定高句麗時期城門址2處,其中北牆西側發現了門址未見於以往的文獻記載。

 

據考古學家介紹,“國內城”中發現過多處高句麗遺跡。

 

由於集安市政府所在地發現了屬於國內城宮殿遺存的附屬建築,為文物保護的需要,當地政府已遷出國內城。

 

城東北的梨樹園子遺址,曾出土白玉耳環一件,鎏金箭頭20枚、鎏金掛鈎1件,另外還有許多蓮花紋、獸面紋、忍冬紋瓦當以及大量瓦礫和多件礎石,證明這裏應是王城中的一處重要建築遺址。

 

“國內城”以北2.5公里的“丸都山城”,是高句麗早中期重要的一座山城王都,據文獻記載,始建於西元3年。

 

該城以環山為屏障,以山谷出口為城門,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風水”理念。

 

其防禦堅固,城內卻又寬敞自如,環境優美,將軍事、生產、生活巧妙地融於一體。

 

“丸都山城”的城垣建在山脊上,周長6947米,目前共發現城門7處,除1號門址屬平地起築外,其餘6個門址均分佈於山坡或山頂的戰略防守要點。

 

其中,南、東、北牆各有兩處城門,西牆則只在南部發現1處。

 

以宮殿址為核心,7個城門構成了丸都山城的主要軍事防禦體系。

 

南甕門(1號門址)位於南牆正中內凹陷處,地勢險要,是進入丸都山城的重要通道。

 

“丸都山城”牆垣的構築材料,內部以兩頭呈尖狀的梭形石交錯擺放而成,側面則採用楔形石插入尖狀條石間,形成內外牆面。

 

山城牆垣上築有女牆。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調查清理結果表明:城內有4處建築址,墓葬38座。

 

建築址分別為宮殿址、瞭望台、“戍卒居住地”和蓄水池。

 

“丸都山城”內的宮殿址約建於西元198年,342年毀於戰火。

 

南北長95.5米,東西寬75米。

 

宮殿進深作4層階地,階高不等,階地由西向東分佈4排大型建築遺址,每排建築遺址均設有排水系統。

 

建築有方形、長方形和八角形等。

 

據史籍記載,“丸都山城”作為高句麗軍事守備城,曾有兩次成為臨時都城,一次3年,一次13年。

 

從山城的整體佈局分析,丸都山城的建築主要分佈在宮殿址周邊及匯重要門址附近,其他區域並非發現大型建築群。

 

這一方面反映出儘管丸都山城曾兩次作為王都使用,但其主要功能仍以軍事防禦為主;

 

另一方面說明山城宮殿址應具有王宮與衙署的雙重功能。

 

東方第一碑:好太王碑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7月1日電青山、綠水環繞中的古城集安,仿佛湖水中一片靜立的荷葉,而城中佇立了1500多年的好太王碑則似荷葉上的一滴露珠,璀璨奪目。

 

7月1日,好太王碑與太王陵一起被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吉林省集安市區城東4公里外的禹山腳下、通溝平原上,坐落著一個外形宏偉的大型方壇階梯石室墓——這就是高句麗第19代王“好太王”的陵墓。

 

陵東北200米處,有一座高大、端莊、通體黝黑的石碑,這便是被譽為“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

 

據史料記載,好太王碑建于東晉安帝義熙十年(西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歷史。

 

它是用一塊完整巨大的角礫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鑿而成。

 

碑高6.39米,四面幅寬不等,在1.34至2米之間。

 

碑體重約37噸,碑身略呈方柱形,無碑額。

 

整座石碑未借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塊不規則的花崗岩石板上。

 

“好太王”名談德,於西元391年18歲時即位,39歲死亡,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

 

專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間是高句麗歷史上的空前繁榮發展時期,他憑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東討西征,占遼東、驅倭寇,侵漢江、降扶餘,使高句麗疆域空前擴大。

 

好太王碑是長壽王為紀念其父的功業而樹立的。

 

碑的四面刻有碑文,為漢字隸書,方嚴厚重。

 

四面碑文豎行共44行,行間以界格,每行41個字,原有文字1775字。

 

上千年的歲月磨蝕,以及晚清、民國時火焚除苔和不當拓字,使碑體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可識之字目前僅為1600字左右。

 

碑文文意大體明瞭,惟斷句、考證所涉及歷史、考古諸多問題爭議不少,中外學者因此著書立說,各陳己見。

 

好太王碑碑文大體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較短,共6行,主要記敍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及好太王統治時期國富民強,五穀豐登的局面。

 

第二部分是碑文中心所在,占22行。

 

較詳盡地記錄了好太王率軍攻城掠地的情況。

 

第三部分占16行,記載了為好太王守墓之煙戶數量、來源以及有關的守墓制度。

 

據專家介紹,高句麗歷史上目前已知的有文字文物僅存三件,好太王碑是其中記敍內容最為豐富的一件。

 

由於文獻資料對這一民族的記載很少,這塊刻有1775個漢字的石碑記載的史實比較完整,涉及面廣,而且源於高句麗政權的鼎盛時期,因此對研究高句麗的政治、軍事、文化、制度、傳統和它與新羅、百濟及日本列島的關係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這通價值連城的石碑,卻被荒煙蔓草整整湮沒了十個世紀之久。

 

直到1877年(光緒三年)桓仁建縣,一個名叫關月山的書啟(秘書之類職務)公務之餘才發現了這塊石碑,拓印若干碑文,後傳入北京,人們才開始知道,這一脈山澤水間,竟有過冠蓋百家、鐘鳴鼎食的繁華歲月,甚至還是多次頗具影響的歷史風暴和旋渦的策源地。

 

好太王碑被發現後,成為中國、日本、朝鮮及歐美等國學則爭相研究的物件。

 

1928年,集安工商各界集資修成木結構碑亭,好太王碑得以保護。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視保護,對碑上裂隙進行修整,並成功地進行了化學封護,防止風化剝蝕,起到很好的作用。

 

1982年又重新修建了雄偉壯觀的仿古碑亭。

 

去年,又在碑亭四面裝上了防彈玻璃,並派專人把碑嚴密保護起來。

 

此外,政府還遷走了好太王碑和太王陵周圍的居民,並整治了周邊環境,使碑、陵遙相呼應,相映成趣。

 

“東方金字塔”——將軍墳在吉林省集安市區東北5公里的龍山腳下,有一座形似埃及金字塔的巨型石墓——將軍墳。

 

將軍墳建于5世紀初,以1100余塊修鑿工整的長方型花崗岩石條壘築而成,中間以卵石和沙礫填充。

 

它是集安上萬座高句麗古墓中方壇階梯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最為宏偉的古墓之一。

 

7月1日,在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專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高句麗壁畫墓被譽為“東北亞藝術寶庫”的高句麗壁畫墓,記載了中國古代東北少數民族的特殊文化,是5000年華夏文明的一朵奇葩。

 

包括部分壁畫墓在內的中國高句麗貴族墓葬,最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儘管高句麗政權於西元前37年就已建立,壁畫墓的出現卻是在此之後300多年。

 

考古學家證實,20世紀中、後期,中國和朝鮮境內先後清理和發掘出一批高句麗壁畫墓。

 

根據目前已披露的資料,中國境內有33座,朝鮮境內68座。

 

高句麗壁畫墓主要集中分佈在吉林省集安市和朝鮮境內。

 

這些壁畫墓中封土石室墓居多,占90%以上。

 

據目前的發現,早期高句麗壁畫墓大約出現在西元4世紀上半葉。

 

壁畫的內容再現高句麗王公貴族家居、宴飲、歌舞、百戲、出行等社會生活。

 

繪畫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後在白灰上作畫。

 

它的壁畫作品比較好地反映出該民族的獨特傳統,比如酷似今天日本相撲的角抵運動,騎馬狩獵的場景等,還有長白山森林中常見的虎、鹿、野豬、熊、麅子、白兔、雉雞等動物。

 

據史書記載,高句麗民族驍勇善戰,在早期壁畫中也有不少表現軍隊與戰爭的場面。

 

集安有一座建於5世紀的“三室墓”,第一室壁畫主題是社會生活,其北壁有一幅“攻城圖”頗為精彩。

 

畫面左側為一座城垣,高大曲折,門樓角樓高聳,城內有一屋宇。

 

城門外,兩位將軍身披鎧甲,乘坐披甲戰馬,挺槍舉刀相戰。

 

角樓下兩個步卒滾抱於地。

 

城牆上一人伏窺交戰情況。

 

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而其第二室、第三室中的“托梁力士”形象,則在集安古墓壁畫中所僅見,非常珍貴。

 

專家推測此墓主人為高句麗貴族,很可能是一位武將。

 

除此之外,高句麗早期壁畫還繪有宮殿、亭閣、馬廄、水井、衛兵、侍女、牛馬雞狗、花草樹木、日月星辰等圖案。

 

由於西元4世紀中原王朝已進入魏晉時期,當時佛教已從印度進入中原大地,偏安於北部邊境的高句麗民族政權也開始受到佛教的影響。

 

在早期以社會風俗為主的壁畫墓的藻井上,考古學家發現了形象非常小巧的蓮花。

 

六至七世紀,匠人們開始以修鑿平整的花崗岩石為四壁,直接在石壁上作畫,色彩效果非常鮮麗,屬於工筆重彩。

 

此時的壁畫內容多被朱雀、玄武、青龍和白虎“四神”所佔據。

 

此外,這類壁畫還繪有極具中原文化特徵的伏羲女媧、黃帝神農、仙人、僧侶、道士等,表現出豐富的儒、釋、道文化。

 

在此時期,朱砂、土紅、石黃、粉黃、白粉以及石綠是主要顏色,色彩比早期要豐富很多。

 

這一時期的壁畫,集安有“四神墓”、“五盔墳”四、五號墓等,較多分佈於今天的朝鮮境內。

 

此外,在從社會生活為主向以“四神”為主轉化過程中,還有一類過渡性內容,時間約為西元5世紀中葉至6世紀中葉,壁畫內容以裝飾圖案為主,如蓮花、雲紋王字、彩色環紋、龜甲紋。

 

由於高句麗留下的文字資料很少且散見於中國古籍,因此,內容豐富的高句麗古墓壁畫成為專家學者研究高句麗歷史、文化、風俗等的重要考古資料。

 

經過雨水的侵蝕,脫落與黴變是很多高句麗壁畫面臨的問題。

 

為了最大限度保護壁畫,中國境內的絕大多數高句麗壁畫墓已嚴密封閉保護。

 

為滿足人們的觀賞願望,文物保護工作者在壁畫墓維修過程中採用了地下廊道和數位視頻相結合的技術,遊人無須踏入墓穴,即可一覽部分“現場直播”的高句麗古墓壁畫的美侖美幻。

 

【序號】:330

 

引用:http://tw.18dao.net/%E4%B8%96%E7 ... 7%E5%8F%A4%E8%B7%A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5 14:43 , Processed in 0.4677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