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之最/世界遺產/北山摩匡造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4 06:04: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之最/世界遺產/北山摩匡造像

 

【標題】:北山摩匡造像

 

【內容】:北山,古名龍崗山,距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公里,海拔545.5米。

 

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山巔(俗稱佛灣),開鑿於西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末紹興)。

 

造像崖面長約300米,高7—10米。

 

龕窟密如蜂房,分為南、北兩段,通編為290號(1一l00號為南段,101一290號為北段)。

 

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

 

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

 

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

 

這些造像題材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

 

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西元9世紀末至12世紀中葉(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西元9世紀末的晚唐造像題材有12種類型,以觀音及觀音、地藏合塞和阿彌陀佛脅侍觀音、地藏居多。

 

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

 

第5號毗沙門天王龕、第9號千手觀音龕、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第51號三世佛龕、第52號阿彌陀佛龕等都是其代表作品。

 

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西方三聖”、“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觀”及伎樂天人、樓臺亭閣等;

 

人物造像539尊,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

 

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西元1O世紀中葉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

 

是中國這一時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造像題材有18種,出現了藥師經變、陀羅尼經幢等新內容。

 

其藝術特點是小巧玲就,體態多變,神情瀟灑,紋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

 

如第53號的佛、菩薩像,既有唐代雕刻的豐滿古樸,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長身軀。

 

第273號的千手觀音及其侍者、第281號的東方藥師淨土變相等,薄衣貼體頗具唐風,儀容秀麗又似宋刻。

 

西元10世紀後期至12世紀中葉的宋代造像題材廣泛,多達21種,尤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

 

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末代的審美情趣。

 

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

 

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於西元1142—1146年間的第136號轉輪經藏窟。

 

該窟造像以恬靜的面部刻畫反映其內心之寧靜,以玲瓏的衣冠顯其身份的高貴。

 

以線造型,線面並重,富有中國民族特色。

 

瓔珞蔽體,飄帶滿身,花簇珠串,玲戲剔透,裝飾味濃;

 

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其他如第125號數珠手觀音、第113號和第133號水月觀音、第155號孔雀明王窟、第177號泗州大聖龕、第180號十三觀音變相窟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珍品。

 

這些造像的形象、姿態、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飾物等,皆耐人尋味;

 

組合變化豐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觀,出人意料的意境層出不窮。

 

北山摩崖造像中,現存碑碣7通。

 

其中,刻於西元895年的《韋君靖碑》,具有補唐史的重要價值;

 

刻於西元1163—1189年間的《趙懿簡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京所書,為書法藝術之珍品;

 

二十二章《古文孝經碑》,則被史家們稱之為“寰宇間僅此一刻”。

 

此外,還存有題刻、詩詞17件,造像記77件。

 

對歷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斷代分期、歷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較高價值。

 

(2)寶頂山摩崖造像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海拔527.83米。

 

寶頂山摩崖造像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西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歷時70餘年,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壯觀。

 

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清兩度重修。

 

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

 

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

 

造像刻于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

 

依次刻護法神像、六道輪回圖、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佛傳故事、釋迎涅磐聖跡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相、毗盧道場窟、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十大明王、牧牛圖、圓覺洞、柳本尊正覺像等。

 

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龕重複。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

 

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砌的壇台,高2.3l米、東西寬16.50米、進深7.90米。

 

壇臺上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

 

主要有祖師技身經目塔、七佛塞壁、報恩經變洞、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毗盧庵洞、華嚴三聖洞、灌頂井龕等。

 

寶頂山摩崖造像表現出有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點:①寶頂山摩崖造像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

 

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信眾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

 

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並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蹟圖,並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②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

 

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

 

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

 

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統。

 

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圖文並茂,且與藏經有異,是歷代藏經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③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兼收博采,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④寶頂山摩崖造像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範。

 

造像內容和表現手法都力求生活化。

 

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婚娶、送別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情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

 

牧牛圖長達30余米,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

 

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悅的“養雞女”,酒後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

 

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嘆服。

 

⑤寶頂山摩崖造像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多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

 

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

 

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

 

如幹手觀音1007只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

 

釋迎涅架像全長3l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

 

地獄變相塞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

 

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

 

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

 

圓覺洞內的數十尊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似綢,台座酷似木雕。

 

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光線直射窟心,使7同內明暗相映,神秘莫測。

 

高大的華嚴三聖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

 

架裟縐褶舒展,披肩掛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數百斤重的石塔曆千年而不下墮。

 

九龍浴太子圖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迎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此外,寶頂山摩崖造像中尚存碑碣16通,11576字;

 

題刻、遊記、詩詞44件,4020字;

 

培修、裝絢記49件,8031字。

 

其中,刻於西元1174—1252年間的《唐柳本尊傳》碑,以及西元1425年劉畋人撰的《重開寶頂石碑記》等對研究寶頂山石窟史乃至中國密宗史都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3)南山摩匡造像南山,古名廣華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南2公里處,海拔514米。

 

造像開鑿於西元1131—1162年(南宋紹興年間),崖面長86米,高3.5—10.2米,通編為15號。

 

其中造像5龕窟,主要有三清古洞、後土聖母龕、龍洞、真武大帝龕等道教題材。

 

在大足石刻中,西元11—13世紀的道教摩崖造像,是中國道教石窟造像最多、最集中、反映神系最完整的。

 

保存完好者有5處,以南山為著。

 

如第5號三清古洞共刻像421尊,以道教最高神“三清”為主。

 

配刻以“四禦”及聖母、王母等群神,生動地反映了西元12世紀道教已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變為神系、神階明確的“三清”、“四禦”信仰的歷史事實。

 

在中國宋代道教石窟中,此窟雕刻最為精美;

 

就內容而言,是最完備而有系統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實物資料,有著極高的宗教、歷史、藝術價值。

 

南山有碑刻題記28件。

 

其中西元1250年的《何光震餞郡守王夢應記》碑記載了西元13世紀中葉四川東部遭蒙古軍攻掠後的社會政治歷史的基本情況,保存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史料,具有“以碑證史”、“以碑補史”、“以碑斷代”的重要價值。

 

其餘碑刻題記,多屬上乘作品。

 

(4)石篆山摩匡造橡石篆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西南25公里處的三驅鎮佛惠村,海拔444.6米。

 

據佛惠寺《嚴遜記碑》記載,造像於西元1082—1096年(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三年)開鑿而成。

 

造像崖面長約130米,高約3—8米,通編為10號。

 

石篆山摩崖造像為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在石窟中罕見。

 

其中,第6號為孔子塞,正壁刻中國大思想家、儒家創始人孔子坐像,兩側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

 

這在石窟造像中,實屬鳳毛麟角。

 

第7號為三身佛龕。

 

第8號為老君龕,正中鑿中國道教創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師像。

 

據造像記知,以上3龕造像均為大莊園主嚴遜出資開鑿,同為當時著名雕刻匠師文惟簡等雕造。

 

(5)石門山摩崖造像石門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20公里處的石馬鎮新勝村,海拔374.1米。

 

造像開鑿於西元1094—1151年(北宋紹聖至南末紹興二十一年)。

 

刻像崖面全長71.8米,崖高3.4—5米,通編為16號,其中有造像12龕窟。

 

此外,尚存造像記20件,碑碣、題刻8件,培修記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賽忠進等工匠師鐫名。

 

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如第2號玉皇大帝塞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銅鈴,似能目及千里;

 

順風耳面貌醜怪,張耳作細聽狀;

 

二像肌肉豐健,筋脈顯露,手法誇張。

 

第7號獨腳五通大帝,左腳獨立於一風火輪上,廣額深目,口闊唇厚,袍帶飛揚,有來去如風之勢。

 

第10號三皇洞現存造像35尊,儒雅清秀,衣紋折疊舒展,手法寫實,“人味”多於“神味”。

 

第12號東嶽大帝寶仟變相龕刻像98尊,以東嶽大帝、淑明皇后居中。

 

反映出西元10至13世紀(宋代)東嶽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

 

佛教題材主要有藥師佛龕、水月觀音龕、釋迦佛龕、十聖觀音7同、孔雀明王經變窟、河利帝母龕等。

 

其中尤以第6號十聖觀音窟最為精美。

 

b.歷史和發展大足縣,建於西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隸屬昌州。

 

西元885年(唐光啟元年),昌州由靜南縣遷治大足。

 

至西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縣。

 

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這近400年間建成。

 

現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為鑿於西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後200多年間僅新開鑿聖水寺摩崖造像一處。

 

這兩處初、中唐造像總共不過20龕。

 

直到西元885年昌州遷治大足後,摩崖造像方漸大興。

 

西元892年(唐景福元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靜南軍節度使韋君靖,在縣城北龍崗山(今北山)營建“糧貯十年,兵屯數萬”的永昌寨的同時,首先在北山鑿造佛像。

 

此後,州、縣官吏和當地仕紳、平民、僧尼等相繼效法,直到西元907—965年間(時為五代十國時期。

 

四川為蜀國,史稱前蜀、後蜀)營造佛像不斷,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個造像高潮。

 

西元965—1077年的百餘年間(北宋乾德至熙寧年間),摩崖造像停滯,至今全縣未發現一直當時的紀年造像。

 

此時寺院內供養石刻圓雕造像興起。

 

今有遺跡可尋或有文可征者,縣東有大鐘寺。

 

縣西有石壁寺,縣北有延恩寺等多處。

 

至本世紀80年代,僅大鐘寺一處,就出土佛教圓雕紀年造像百多件。

 

西元1078—1173年(北宋後期的元豐至南宋初期的紹興、乾道年間),大足石刻造像掀起第二個高潮。

 

自西元1082年(北宋元豐五年)大莊園主嚴遜舍地開鑿石篆山釋、道、儒“三教”造像區起,縣境內摩崖造像此起彼伏,先後開鑿出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區32處。

 

南山、石門山造像區和北山多寶塔均於此間建成。

 

始鑿於西元892年的北山造像區,歷時250多年,亦至西元1146年(南宋紹興十六年)建成。

 

西元1174—1252年的70餘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時稱“六代祖師傳密印”的大足僧人趙智鳳,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創立的佛教密宗教派,於寶頂山傳教。

 

他以弘揚佛法為主旨,清苦七十餘年,四方募化鑿造佛像近萬尊,建成了中國佛教密宗史上僅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場,使大足石刻造像達到鼎盛。

 

其間縣境其他處造像基本停滯。

 

四方道俗雲集趙智鳳座下,石刻高手聚集寶頂山競技獻藝。

 

寶頂山成為中國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

 

自西元892—1252年的360年間(晚唐景福至南宋淳佑年間),大足先後建成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區34處,造像數量占大足石刻總數的80%左右。

 

其中除北山摩崖造像始鑿於西元892年(晚唐景福元年)外,其餘均為西元l082一1252年(北宋元豐至南宋淳佑)的170餘年間建成。

 

西元13世紀末葉(南宋晚期),因戰亂石刻造像中斷。

 

至15世紀末(明代永樂年間),摩崖造像方慚復蘇,一直延及晚清。

 

西元15世紀初至19世紀末(明、清兩代)的500年間共有摩崖造像39處,其中雖不乏佳品,但多為小型造像區,造像數量也不足今大足石刻造像總數的20%。

 

西元13世紀末和17世紀中葉,大足曾兩度遭受兵資。

 

“五山”摩崖造像中,除寶頂山聖壽寺兩次焚毀、兩度重修外,摩崖造像一直保存至今。

 

“五山”摩崖造像建成後,除世俗裝絢、培修外,直到19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當地民眾才在造像區旁增刻觀音、山神、天公地母等少數幾個小龕。

 

現基本上保持了唐、宋時期造像的規模和風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一直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c.最近記錄的形式和日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逐步完善了記錄“五山”造像的檔案整理工作。

 

西元1993—1996年,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採用測量、文字記錄、攝影、拓片等考古手段,對“五山”等75處摩崖造像進行了系統調查,已獲得完整的記錄檔案。

 

d.現有保護狀況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2萬多尊,在歷史上未遭受人為和自然災害的重大破壞。

 

至今除個別龕窟早年崩殘、部分造像因受風雨剝蝕、肢體局部殘損及細部漶蝕外,大多保存完好,有的還宛似新刻,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保存最完好之存在問題是:①“五山”摩崖造像岩體石質均屬砂岩,雕像大多裸露崖面,歷經千百年風雨浸蝕,風化日益明顯,需採取科學保護措施防護。

 

⑦“五山”摩崖造像岩體裂隙縱橫交錯,早年龕窟滲水失治,使部分龕窟雕像漶蝕嚴重。

 

本世紀50年代以來雖然採取多種措施治理,但尚待根治。

 

③“五山”摩崖造像區環境尚需按規劃進一步整治,優化植被,綠化美化,以創造一個更有利於雕像永久保存的環境和空間。

 

e.與展示和宣傳有關的政策和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鼓勵和支持將大足石刻向公眾進行展示和宣傳。

 

公眾傳媒免費宣傳大足石刻,經常在報刊、電視、廣播上發佈有關大足石刻的資訊。

 

國家對大足石刻展示所獲得的收入免徵稅費,以鼓勵其展示工作。

 

國家旅遊部門將大足石刻作為長江三峽黃金旅遊線的起點,納入國家旅遊規劃中。

 

重慶市、大足縣人民政府將大足石刻列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了對大足石刻展示與宣傳工作的領導。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為滿足展示工作的需要,配備有25名講解員,制訂了《講解員工作職責和獎懲辦法》,對青少年、現役軍人、殘疾人等實行免費提供參觀及講解服務。

 

在參觀區內完善了有關參觀標誌和宣傳說明;

 

出版了適應各層次參觀者需要的圖書。

 

1982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技》頒佈後,大足縣人民政府經常組織形式多樣的文物保護法宣傳活動,組織人員到各鎮、鄉進行宣傳,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公民的文物保護意識和參與精神。

 

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良好風尚已在全縣城鄉蔚然成風。

 

北山,古名龍崗山,距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公里,海拔545.5米。

 

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山巔(俗稱佛灣),開鑿於西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末紹興)。

 

造像崖面長約300米,高7—10米。

 

龕窟密如蜂房,分為南、北兩段,通編為290號(1一l00號為南段,101一290號為北段)。

 

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

 

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

 

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

 

這些造像題材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

 

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西元9世紀末至12世紀中葉(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西元9世紀末的晚唐造像題材有12種類型,以觀音及觀音、地藏合塞和阿彌陀佛脅侍觀音、地藏居多。

 

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

 

第5號毗沙門天王龕、第9號千手觀音龕、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第51號三世佛龕、第52號阿彌陀佛龕等都是其代表作品。

 

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西方三聖”、“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觀”及伎樂天人、樓臺亭閣等;

 

人物造像539尊,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

 

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西元1O世紀中葉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

 

是中國這一時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造像題材有18種,出現了藥師經變、陀羅尼經幢等新內容。

 

其藝術特點是小巧玲就,體態多變,神情瀟灑,紋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

 

如第53號的佛、菩薩像,既有唐代雕刻的豐滿古樸,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長身軀。

 

第273號的千手觀音及其侍者、第281號的東方藥師淨土變相等,薄衣貼體頗具唐風,儀容秀麗又似宋刻。

 

西元10世紀後期至12世紀中葉的宋代造像題材廣泛,多達21種,尤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

 

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末代的審美情趣。

 

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

 

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於西元1142—1146年間的第136號轉輪經藏窟。

 

該窟造像以恬靜的面部刻畫反映其內心之寧靜,以玲瓏的衣冠顯其身份的高貴。

 

以線造型,線面並重,富有中國民族特色。

 

瓔珞蔽體,飄帶滿身,花簇珠串,玲戲剔透,裝飾味濃;

 

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其他如第125號數珠手觀音、第113號和第133號水月觀音、第155號孔雀明王窟、第177號泗州大聖龕、第180號十三觀音變相窟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珍品。

 

這些造像的形象、姿態、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飾物等,皆耐人尋味;

 

組合變化豐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觀,出人意料的意境層出不窮。

 

北山摩崖造像中,現存碑碣7通。

 

其中,刻於西元895年的《韋君靖碑》,具有補唐史的重要價值;

 

刻於西元1163—1189年間的《趙懿簡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京所書,為書法藝術之珍品;

 

二十二章《古文孝經碑》,則被史家們稱之為“寰宇間僅此一刻”。

 

此外,還存有題刻、詩詞17件,造像記77件。

 

對歷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斷代分期、歷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較高價值。

 

(2)寶頂山摩崖造像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海拔527.83米。

 

寶頂山摩崖造像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西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歷時70餘年,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壯觀。

 

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清兩度重修。

 

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

 

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

 

造像刻于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

 

依次刻護法神像、六道輪回圖、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佛傳故事、釋迎涅磐聖跡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相、毗盧道場窟、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十大明王、牧牛圖、圓覺洞、柳本尊正覺像等。

 

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龕重複。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

 

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砌的壇台,高2.3l米、東西寬16.50米、進深7.90米。

 

壇臺上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

 

主要有祖師技身經目塔、七佛塞壁、報恩經變洞、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毗盧庵洞、華嚴三聖洞、灌頂井龕等。

 

寶頂山摩崖造像表現出有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點:①寶頂山摩崖造像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

 

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信眾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

 

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並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蹟圖,並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②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

 

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

 

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

 

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統。

 

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圖文並茂,且與藏經有異,是歷代藏經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③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兼收博采,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④寶頂山摩崖造像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範。

 

造像內容和表現手法都力求生活化。

 

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婚娶、送別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情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

 

牧牛圖長達30余米,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

 

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悅的“養雞女”,酒後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

 

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嘆服。

 

⑤寶頂山摩崖造像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多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

 

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

 

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

 

如幹手觀音1007只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

 

釋迎涅架像全長3l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

 

地獄變相塞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

 

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

 

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

 

圓覺洞內的數十尊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似綢,台座酷似木雕。

 

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光線直射窟心,使7同內明暗相映,神秘莫測。

 

高大的華嚴三聖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

 

架裟縐褶舒展,披肩掛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數百斤重的石塔曆千年而不下墮。

 

九龍浴太子圖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迎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此外,寶頂山摩崖造像中尚存碑碣16通,11576字;

 

題刻、遊記、詩詞44件,4020字;

 

培修、裝絢記49件,8031字。

 

其中,刻於西元1174—1252年間的《唐柳本尊傳》碑,以及西元1425年劉畋人撰的《重開寶頂石碑記》等對研究寶頂山石窟史乃至中國密宗史都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3)南山摩匡造像南山,古名廣華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南2公里處,海拔514米。

 

造像開鑿於西元1131—1162年(南宋紹興年間),崖面長86米,高3.5—10.2米,通編為15號。

 

其中造像5龕窟,主要有三清古洞、後土聖母龕、龍洞、真武大帝龕等道教題材。

 

在大足石刻中,西元11—13世紀的道教摩崖造像,是中國道教石窟造像最多、最集中、反映神系最完整的。

 

保存完好者有5處,以南山為著。

 

如第5號三清古洞共刻像421尊,以道教最高神“三清”為主。

 

配刻以“四禦”及聖母、王母等群神,生動地反映了西元12世紀道教已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變為神系、神階明確的“三清”、“四禦”信仰的歷史事實。

 

在中國宋代道教石窟中,此窟雕刻最為精美;

 

就內容而言,是最完備而有系統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實物資料,有著極高的宗教、歷史、藝術價值。

 

南山有碑刻題記28件。

 

其中西元1250年的《何光震餞郡守王夢應記》碑記載了西元13世紀中葉四川東部遭蒙古軍攻掠後的社會政治歷史的基本情況,保存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史料,具有“以碑證史”、“以碑補史”、“以碑斷代”的重要價值。

 

其餘碑刻題記,多屬上乘作品。

 

(4)石篆山摩匡造橡石篆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西南25公里處的三驅鎮佛惠村,海拔444.6米。

 

據佛惠寺《嚴遜記碑》記載,造像於西元1082—1096年(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三年)開鑿而成。

 

造像崖面長約130米,高約3—8米,通編為10號。

 

石篆山摩崖造像為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在石窟中罕見。

 

其中,第6號為孔子塞,正壁刻中國大思想家、儒家創始人孔子坐像,兩側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

 

這在石窟造像中,實屬鳳毛麟角。

 

第7號為三身佛龕。

 

第8號為老君龕,正中鑿中國道教創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師像。

 

據造像記知,以上3龕造像均為大莊園主嚴遜出資開鑿,同為當時著名雕刻匠師文惟簡等雕造。

 

(5)石門山摩崖造像石門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20公里處的石馬鎮新勝村,海拔374.1米。

 

造像開鑿於西元1094—1151年(北宋紹聖至南末紹興二十一年)。

 

刻像崖面全長71.8米,崖高3.4—5米,通編為16號,其中有造像12龕窟。

 

此外,尚存造像記20件,碑碣、題刻8件,培修記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賽忠進等工匠師鐫名。

 

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如第2號玉皇大帝塞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銅鈴,似能目及千里;

 

順風耳面貌醜怪,張耳作細聽狀;

 

二像肌肉豐健,筋脈顯露,手法誇張。

 

第7號獨腳五通大帝,左腳獨立於一風火輪上,廣額深目,口闊唇厚,袍帶飛揚,有來去如風之勢。

 

第10號三皇洞現存造像35尊,儒雅清秀,衣紋折疊舒展,手法寫實,“人味”多於“神味”。

 

第12號東嶽大帝寶仟變相龕刻像98尊,以東嶽大帝、淑明皇后居中。

 

反映出西元10至13世紀(宋代)東嶽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

 

佛教題材主要有藥師佛龕、水月觀音龕、釋迦佛龕、十聖觀音7同、孔雀明王經變窟、河利帝母龕等。

 

其中尤以第6號十聖觀音窟最為精美。

 

b.歷史和發展大足縣,建於西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隸屬昌州。

 

西元885年(唐光啟元年),昌州由靜南縣遷治大足。

 

至西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縣。

 

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這近400年間建成。

 

現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為鑿於西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後200多年間僅新開鑿聖水寺摩崖造像一處。

 

這兩處初、中唐造像總共不過20龕。

 

直到西元885年昌州遷治大足後,摩崖造像方漸大興。

 

西元892年(唐景福元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靜南軍節度使韋君靖,在縣城北龍崗山(今北山)營建“糧貯十年,兵屯數萬”的永昌寨的同時,首先在北山鑿造佛像。

 

此後,州、縣官吏和當地仕紳、平民、僧尼等相繼效法,直到西元907—965年間(時為五代十國時期。

 

四川為蜀國,史稱前蜀、後蜀)營造佛像不斷,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個造像高潮。

 

西元965—1077年的百餘年間(北宋乾德至熙寧年間),摩崖造像停滯,至今全縣未發現一直當時的紀年造像。

 

此時寺院內供養石刻圓雕造像興起。

 

今有遺跡可尋或有文可征者,縣東有大鐘寺。

 

縣西有石壁寺,縣北有延恩寺等多處。

 

至本世紀80年代,僅大鐘寺一處,就出土佛教圓雕紀年造像百多件。

 

西元1078—1173年(北宋後期的元豐至南宋初期的紹興、乾道年間),大足石刻造像掀起第二個高潮。

 

自西元1082年(北宋元豐五年)大莊園主嚴遜舍地開鑿石篆山釋、道、儒“三教”造像區起,縣境內摩崖造像此起彼伏,先後開鑿出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區32處。

 

南山、石門山造像區和北山多寶塔均於此間建成。

 

始鑿於西元892年的北山造像區,歷時250多年,亦至西元1146年(南宋紹興十六年)建成。

 

西元1174—1252年的70餘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時稱“六代祖師傳密印”的大足僧人趙智鳳,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創立的佛教密宗教派,於寶頂山傳教。

 

他以弘揚佛法為主旨,清苦七十餘年,四方募化鑿造佛像近萬尊,建成了中國佛教密宗史上僅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場,使大足石刻造像達到鼎盛。

 

其間縣境其他處造像基本停滯。

 

四方道俗雲集趙智鳳座下,石刻高手聚集寶頂山競技獻藝。

 

寶頂山成為中國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

 

自西元892—1252年的360年間(晚唐景福至南宋淳佑年間),大足先後建成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區34處,造像數量占大足石刻總數的80%左右。

 

其中除北山摩崖造像始鑿於西元892年(晚唐景福元年)外,其餘均為西元l082一1252年(北宋元豐至南宋淳佑)的170餘年間建成。

 

西元13世紀末葉(南宋晚期),因戰亂石刻造像中斷。

 

至15世紀末(明代永樂年間),摩崖造像方慚復蘇,一直延及晚清。

 

西元15世紀初至19世紀末(明、清兩代)的500年間共有摩崖造像39處,其中雖不乏佳品,但多為小型造像區,造像數量也不足今大足石刻造像總數的20%。

 

西元13世紀末和17世紀中葉,大足曾兩度遭受兵資。

 

“五山”摩崖造像中,除寶頂山聖壽寺兩次焚毀、兩度重修外,摩崖造像一直保存至今。

 

“五山”摩崖造像建成後,除世俗裝絢、培修外,直到19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當地民眾才在造像區旁增刻觀音、山神、天公地母等少數幾個小龕。

 

現基本上保持了唐、宋時期造像的規模和風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一直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c.最近記錄的形式和日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逐步完善了記錄“五山”造像的檔案整理工作。

 

西元1993—1996年,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採用測量、文字記錄、攝影、拓片等考古手段,對“五山”等75處摩崖造像進行了系統調查,已獲得完整的記錄檔案。

 

d.現有保護狀況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2萬多尊,在歷史上未遭受人為和自然災害的重大破壞。

 

至今除個別龕窟早年崩殘、部分造像因受風雨剝蝕、肢體局部殘損及細部漶蝕外,大多保存完好,有的還宛似新刻,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保存最完好之存在問題是:①“五山”摩崖造像岩體石質均屬砂岩,雕像大多裸露崖面,歷經千百年風雨浸蝕,風化日益明顯,需採取科學保護措施防護。

 

⑦“五山”摩崖造像岩體裂隙縱橫交錯,早年龕窟滲水失治,使部分龕窟雕像漶蝕嚴重。

 

本世紀50年代以來雖然採取多種措施治理,但尚待根治。

 

③“五山”摩崖造像區環境尚需按規劃進一步整治,優化植被,綠化美化,以創造一個更有利於雕像永久保存的環境和空間。

 

e.與展示和宣傳有關的政策和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鼓勵和支持將大足石刻向公眾進行展示和宣傳。

 

公眾傳媒免費宣傳大足石刻,經常在報刊、電視、廣播上發佈有關大足石刻的資訊。

 

國家對大足石刻展示所獲得的收入免徵稅費,以鼓勵其展示工作。

 

國家旅遊部門將大足石刻作為長江三峽黃金旅遊線的起點,納入國家旅遊規劃中。

 

重慶市、大足縣人民政府將大足石刻列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了對大足石刻展示與宣傳工作的領導。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為滿足展示工作的需要,配備有25名講解員,制訂了《講解員工作職責和獎懲辦法》,對青少年、現役軍人、殘疾人等實行免費提供參觀及講解服務。

 

在參觀區內完善了有關參觀標誌和宣傳說明;

 

出版了適應各層次參觀者需要的圖書。

 

1982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技》頒佈後,大足縣人民政府經常組織形式多樣的文物保護法宣傳活動,組織人員到各鎮、鄉進行宣傳,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公民的文物保護意識和參與精神。

 

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良好風尚已在全縣城鄉蔚然成風。

 

【序號】:326

 

引用:http://tw.18dao.net/%E4%B8%96%E7 ... 1%E9%80%A0%E5%83%8F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5 15:01 , Processed in 0.0781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