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女子自天癸既通而後。氣血調和。則經水如期。不先不後。
自無崩漏之患。若勞動過極。以致臟腑虧傷。而衝任二脈。
亦虛不能約束其經血。使之如期而下。故或積久或不須積久。忽然暴下。
若山之崩。如器之漏。故曰崩漏。究其原。
則有六大端。一由火熱。二由虛寒。三由勞傷。四由氣陷。五由血瘀。六由虛弱。
何以見火熱之所由也。或脾胃傷損。下陷於腎。與相火相合。濕熱下迫。血色紫黑。臭如爛肉。中挾白帶。則寒作於中。
脈必弦細。中挾赤帶。則全由熱作。脈必洪數。其症兼腰臍下痛。兩脅急縮。心煩悶。心下急。不眠。欲崩。先發寒熱。平時臨行經。亦發寒熱。
此必大補脾胃而升降氣血。宜補中益氣湯與涼血地黃湯相合加減用。或心氣不足。心火大熾。旺於血脈之中。又脾胃失調。而心火乘之。
肌肉顏色如常。此為心病。經水不時下。亦暴下不止。治必大補氣血。脾胃少加。鎮墜心火。以治其心。補陰瀉陽。而崩自止矣。宜六味丸加黃連、麥冬。或肝經有熱。血得熱而下行。宜四物東加柴胡、山梔、蒼朮。
或風熱鬱於肝經。血得風而妄行。宜加味逍遙散。
或怒動肝火。肝家血熱而沸騰。宜小柴胡東加山梔、丹皮、龍膽。或脾經鬱熱。血為熱迫而不歸經。宜歸脾東加柴胡、山梔、丹皮。
或悲哀太過。損傷胞絡。令血下注。宜四君子東加柴胡、丹皮、山梔。或血為熱傷。脈象虛洪。所下皆紫黑色。宜河間生地黃散。
或血室有熱。崩下不止。服溫藥不效。宜金華散。或天暑地熱。陽來乘陰。經血沸溢。宜簡易黃芩湯。以上皆火熱所統之病也。何以見虛寒之所由也。或心氣不足。
又勞役飲食不節。其脈兩尺弦緊而洪。按之無力。其症臍下如冰。求濃衣被以御寒。白帶白滑之物雖多。間下如屋漏水。
下時有鮮血。不多。右尺脈時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是急弦脈為寒多。而洪脈時見乃熱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脈時出者。命門包絡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成屋漏水之狀。宜丁香膠艾湯。(此條脈症與方本東垣)
或經候過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呼吸少氣。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尺脈微小。由衝任虛衰。為風冷客乘胞中。氣不能固。宜鹿茸丸。或氣血勞傷。衝任脈虛。如經來非時。忽然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或赤白相兼。
臍腹冷痛。經久未止。令人黃瘦口乾。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虛煩驚悸。宜伏龍肝散。或經血適下。過服寒涼之藥等物。
因愈崩漏。肚腹痞悶。飲食不入。發熱煩躁。脈洪大而虛。由脾經氣血虛而發躁。緩治則不救。宜八珍東加炮薑。以上皆虛寒所統之病也。何以見勞傷之所由也。
或因勞役。令脾胃虛弱。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熱悶亂。惡見飲食。肢倦便泄。漏下不止。其色鮮明。宜當歸芍藥湯。(此條亦本東垣)或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令妄行。並健忘怔忡。驚悸不寐。且心脾傷痛。怠惰少食。宜歸脾湯。
或憂思郁結。勞傷心經。不能為血之主。遂令妄行。宜柏子仁湯。或緣卒然大怒。有傷肝臟。而血暴下。宜養血平肝散。以上皆勞傷所統之病也。何以見氣陷之所由也。或經漏不止。鮮血。項筋急。
腦痛。脊骨強痛。不思飲食。宜柴胡調經湯。或露下惡血。月水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有心氣不足。因飲食勞倦。致令心火乘脾。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困倦乏力。無氣以動。氣短上氣。
逆急上衝。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得之脾土受邪也。脾主滋榮周身者也。心主血。血主脈。二者受邪。病皆在脈。
脈者血之府也。脈者人之神也。心不主令。胞絡代之。故曰。心之脈主屬心系。心系者。胞絡命門之脈也。主月事。皆由脾胃虛而心胞乘之。故漏下。血水不調也。況脾胃為血氣陰陽之根蒂。當除濕去熱益氣。氣上伸以勝其濕。又云。火鬱則發之。宜調經升陽除濕湯。(此條亦本東垣)或衝任氣虛。經脈不調。崩中漏下。宜斷下湯。以上皆氣陷所統之病也。
何以見血瘀之所由也。或血大至。純下瘀血成腐。勢不可止。甚則頭目昏暈。四肢厥冷腹痛。宜膠艾湯。或血崩不止。
昏迷不省。宜五靈脂散。或瘀積血崩。所下皆成五色。宜香附子散。或瘀積久而血崩。臍腹 痛。宜立效散。或室女二七之期。天癸未至而後至。亦有卒然暴下。淋瀝不止。有若崩漏者。其失血必多。宜加減四物湯。以上皆血瘀所統之病也。何以見虛弱之所由也。或崩中不止。結作血片。如雞肝色。碎爛。宜小薊根湯。或崩血無度。虛損羸瘦。宜鹿茸散。
或諸虛不足。久不受孕。骨熱形羸。而崩中帶下。宜補宮丸。或帶下漏血不止。及風寒冷熱勞損衝任。崩中暴下。腰重裡急。淋瀝不斷。宜芎 湯。以上皆虛弱所統之病也。就此六者。而分類推之。以究其原。崩漏之病。寧有遺哉。然其治之。亦必有道矣。方氏云。血屬陰靜。則循經榮內。動則錯經妄行。凡人七情過極。則動五志之火。五志之火亢盛。
則經血暴下。久而不止。謂之崩中。如風動木搖。火燃水沸之類。治崩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熱涼血以澄其源。末用補血以還其舊。若止塞流而不澄源。則滔天之熱不可遏。若止澄源而不復舊。則孤孑之陽無以立。故本末不遺。
前後不紊。方可言治。方氏此論。乃治崩要法。醫者深悉乎六者之由。而運之以塞流澄源復舊三法。則庶幾其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