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歷代官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7 17:0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歷代官服

 

易繫詞有謂:「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此乃中國官服之最早者。

 

據近世出土殷商(西元前一七六六~前一一五五年)玉石雕刻:殷人上衣下裳,有緄邊。

 

倘以周迄漢間制度為驗,此乃殷代官服的形制。

 

餘如故籍載稱,殷之禮冠名章甫或冔,衣裝有黼文,但原形實象皆不傳。

 

中國歷代官服,概分祭服、朝服、公服三等,祭服最尊貴。

 

溯自周代(前一一二二~前二五0)下迄明代(西元一三六八~一六四三),歷世官服皆有冕服及弁服:冕、弁皆冠名,皆據冠名衣。

 

冕是弁之一形,就弁加飾而成,故冕服及弁服,又概括通稱為弁服。

 

凡此弁服,都是上衣下裳,衣式方領右衽。

 

冕服最貴,用於祭祀及重大朝會或重大公務;

 

弁服次之。

 

冕服的冕,其特徵為頂上加長方形的延又名冕版,版之前後加「旒」,旒是彩絲貫穿玉球作成。

 

旒的最高數字十二,因階等遞減。

 

歷代規制有變遷。

 

而大體無殊。

 

此種冕服制度,歷代皆仿行,並曾行之於邊遠藩籬諸國。

 

有關冕服制度,周禮言之較詳,或傳此乃周公制禮作樂之書。

 

惟周禮成書的時代及作者頗多爭議,迄無定說。

 

大體成書於戰國(前四0三~前二二二)時代,儒家取材於春秋戰國之遺文而又附以己意之作。

 

然後世近兩千年,皆依周禮為法度。

 

就事論事,似不必拘泥於是否周公之作以論歷世官服。

 

冕服衣裳,一般用色為上玄下纁。

 

有圖文十二,為日、月、星辰(北斗星及織女星)、山、龍、華蟲(雉)、宗彝(祭器,上畫虎及長尾猴)、藻、火、粉米、黼、黻,曰十二服章。

 

此採後漢鄭玄學說,自南朝梁下迄明、清皆如此。

 

漢、魏、晉制度,則宗彝不列在內,粉、米分為兩章,此蓋別有學說。

 

冕服之用及製作,歷世有變遷,服章之章數,亦因服用者的官階高低有別。

 

凡冕服,其附飾:腰束革帶、加飾大帶(絲品製)、附垂飾?

 

及玉佩等。

 

各物皆有精神涵義,類皆勖勉仁民愛物,以天為則。

 

見圖1(冕服圖)與弁服並行者有深衣,此是次服。

 

初因弁服守禮而服用較繁。

 

別有袍服,雖服用簡便而是褻服,兩者各有所短,於是創為「深衣」,其法:上衣下裳分裁而又縫合為一,形同袍襺,如此則具有弁服之實質與袍之簡便。

 

兩有所得。

 

深衣的裁製,限用漂白布,方領右衽,各部有一定比例尺寸,其裳前後十二幅,衣裳皆緄邊。

 

各部分各有專名,並有文以載道的涵義,在在勉人以公平正直、和易規矩及莊敬自強,訂有深衣五法。

 

此制傳自周代,歷代皆仿用,清代建國後廢去。

 

別有袍,其初惟作官服的內衣,或以私居,外出仍必外加弁服。

 

及至後漢明帝永平二年(西元五九)詔定冠服制度,袍與深衣、襌衣同列為朝服,自此袍乃升格躋於官府禮服常服之林。

 

唐代創行龍袍,其後歷代皆仿行;

 

明、清有蟒袍,乃龍袍演化而成。

 

此皆官服中之禮服。

 

中國傳統的上衣造形。

 

都是方領右衽。

 

南北朝時的北朝(三九六~五八一)兼採當地土俗盤領衣,官民通用。

 

及至隋、唐(五八九~九0六)統一南北,帝王來自北國,至於唐,乃以北俗之盤領衣制為朝服、公服的衫袍。

 

且所用日廣,弁服及深衣乃式微。

 

其後宋、元、明三代並皆仿行。

 

至清乃廢。

 

唐代制度:皇帝服赤黃,群臣依品級分別用紫、朱、綠、青四色,宋、元仿行,明代群臣服色改為朱、青、綠三色為序,異於唐、宋。

 

見圖2(盤領衫袍圖)清代(一六四四~一九一一)盡廢中原傳統的衣冠舊制,徹底創為新制,凡官服皆用袍,單夾棉裘惟時;

 

外加端罩,色用紺,冬日帝王用貂皮。

 

袍或緊窄、圓領、削袖;

 

袖口似馬蹄,俗稱馬蹄袖。

 

袍色多藍,皇帝明黃,親王級用金黃。

 

明代創行「補」制,在胸及背部各置方形文飾,文官用鳥類,武官用獸類。

 

歷代官服中,冠制最繁,不勝枚舉。

 

北朝後周(五五七~五八0)為因應武事。

 

就舊制的幘改創為頭,隋、唐、宋仿行,並略有增改。

 

其制分為:展腳頭,平施兩腳,其形狹窄,用於文官;

 

及交腳頭,用於武官兩類,用代繁複之諸冠;

 

朝、公通用,貴賤無別,用者稱便。

 

此後唐、宋、明均仿用。

 

其交腳頭之腳又有若干變遷,至有兩腳如同蕉葉、團扇之狀者,此式起自五代。

 

見圖3(明代展腳頭(腳似蕉葉)蟒袍圖(張居正畫像))清代官服之冠,但分冬、夏兩式,冬冠形近鳥窠,或皮或棉,夏冠形同斗笠,編以玉艸或籐。

 

冠頂用珠寶,帝王高至三層。

 

群臣冠頂分用紅、藍、白、金四色,以辨品級。

 

冠頂圍鋪紅色絲緯,作放射狀,長及冠沿。

 

又有花翎、藍翎兩式作為冠飾,繫於冠頂,伸垂冠後。

 

花翎製以孔雀尾,一眼至三眼,初以賞賜功臣,咸豐(一八五二~一八六一)後,可納貲捐購。

 

但三眼翎只限用於親王、貝勒。

 

藍翎無眼,用於官秩較卑而有功者,方可捐貲購戴。

 

見圖4(清代官服冬冠、花翎、端罩、蟒袍)歷代官服的足衣:祭服概用舄,朝服、公服用屨。

 

戰國趙武靈王變胡服,有(靴)。

 

此乃用為軍服。

 

及唐,初以靴為朝服。

 

宋以後皆仿此。

 

清代廢舄、屨。

 

祭、朝、公皆用靴。

 

(王宇清)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06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7-1 11:42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