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魏】 魏(西元一一二一~一一八四年),字南夫,今安徽壽春人。
祖鉌,字寶定,以進士起家,官至海州知州,贈少師。
父汝能,官至廣州司戶,贈太師。
靖康初,金兵大入,少師堅守海州有功,已乃佐韓世忠軍,駐京口,跋履艱阨,家無留資。
太師既歿,纔十歲。
世忠為感惻,資助喪葬。
奉母攜弟妹徙四明。
高宗紹興初,以少師遺澤,補將仕郎。
八年(一一三八)試吏部,銓入等,授右迪功郎。
監西京中岳廟,益鑽研於學。
十二年登進士第,換除左迪功郎,授紹興府餘姚尉,時有劇盜為民患,親履巢穴捕獲之,例得遷官,但不自陳,用是弗得超擢,授建康軍節度推官。
越三年,憲使秦昌時聞而重之,乃密為保奏,特旨遷常州晉陵縣,調宣州涇縣,凡六考,皆著名績。
三十一年,以方正孝廉表薦,召赴行在,奏對稱旨,除太府寺主簿。
明年五月進丞。
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授工部員外郎,兼尚左考功郎。
當是時,金兵大舉入侵,戶部尚書錢端禮奉詔宣諭淮東,辟為參議官。
除尚書左郎,遷宗正少卿。
會廷臣上言:「除兇雪恥,姑蓄力俟時,為今計,當先遣使正敵國禮,以奪慮心。」
孝宗然之,而難其人。
先是南宋之使虜者,先後達三十人,生還者惟洪皓、張邵、朱弁三人,故廷臣視北行為畏途。
丞相湯恩退薦有專對才,可備使聘。
即日入對便殿。
孝宗面諭:「今遣使,一正名,二退師,二減歲幣,四不發歸附人。」
條上十七事擬問對,上隨筆畫可。
假左朝議大夫,試禮部尚書,充通問使。
陛辭之日,奏曰:「萬一犬羊無厭,願陸下乾綱獨斷,命將出師,毋以小臣為念。」
孝宗惻然。
行次盱眙,金所遣大將僕散忠義、紇石烈志寧等方擁兵闖淮,遣權泗州趙房長問所以來意,求觀國書。
曰:「書御封也,見主當廷授。」
房長馳白僕散忠義,疑國書不如式,又求割商、秦地及歸正人,且欲歲幣二十萬。
以聞,上命盡依初式,再易國書,歲幣亦如其數。
忠義以未如所欲,遂與志寧分兵犯山陽。
戰不利,驍將魏勝死之。
上怒金反覆,詔以禮物犒督府師。
奏:「金若從約,而金繒不具,豈不瘠國體,格事機乎?」
乃以禮物行。
至燕,見金主,具言:「天子神聖,才傑奮起,人人有敵愾意,北朝用兵,能保必勝乎?
和則兩國享其福,戰則將士蒙其利,昔人論之甚悉。」
金君臣環聽拱竦。
館伴張恭愈以國書稱「大宋」,脅去「大」字,拒之,卒正敵國禮,損歲幣五萬疋兩,不發歸正人北還。
上慰藉甚渥。
守起居舍人,遷給事中、同知樞密院事,進參知政事、右僕射兼樞密使。
以使金不辱命,復與葉顒等同心輔政,故孝宗並相之。
上銳意恢復,左右其論。
會郊祀冬雷,用漢制災異策免,守左諫議大夫、提江州太平興國宮。
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授觀文殿學士知平江府。
因勇於排斥姦佞,樹敵必眾。
諫官王希呂論貪墨,奪職。
後以端明殿學士奉祠告老,復資政殿大學士。
十一年十一月死,年六十四,特贈太師,追封魯國公,嘉泰中(一二○一~一二○四),諡文節。
學問邃醇,精研性理,深造自得,閱內典,常有悟,生死禍福得喪,不足縈其心。
少喜吟,以詩名天下,清雄贍逸,而歸於義理之正;
晚益超妙,識者以為得少陵、半山之微。
著有山房集三十卷、勤齋詩集三卷等,今並失傳。
(宋晞)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