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7 09:45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康國】
康國康國,為古中亞之地名。
即今蘇維埃聯邦烏茲別克共和國之城市撒馬爾干(Samarkand)。
距塔錫干(Tashkent)約二百七十五公里,位於肥沃之齊拉夫尚河(ZeravshanRiver)谷地之間。
康國,我古史乘早有記載,隋書卷八十三云:康國者,康居之後也。
遷徙無常,不恆故也。
然自漢以來相承不絕,其王本姓溫,月氐人也。
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踰嶺,遂有其國。
支庶各分王,故康國左右諸國並以昭武為姓。
(北史卷九十七同)唐初,康國曾遣使多次朝貢。
自西元七世紀初,大食國(Arab,阿拉伯)勃興,八世紀初,翁米亞王朝('Umayyads)之悍將屈底波.賓.穆斯林(Qutaibab.Muslim,冊府元龜作興密屈底波。異密即阿文之Am?r,意王公、首領)席捲中亞,西域昭武九姓諸國遂稱臣於大食。
冊府元龜卷九九九云:「開元七年(七一九)二月庚午康國王烏勒伽遣使上表曰:…臣種族及諸胡國,舊來赤心向大國,不曾反叛,亦不侵損大國…。三十五年來,每共大食賊鬥戰。…經今六年,被大食元率將異密屈底波領眾軍兵來此,共臣等鬥戰。臣等大破賊徒。」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地理志又云:「史國在疏勒西二千里,東至俱密國千里,西至大食國二千里,南到吐火羅國二百里,西北康國七百里。」
元寶九年(七五○),唐將高仙芝劾奏石國王那俱車鼻施仗持大食之勢力,不行藩臣之禮。
高仙芝遂率師遠征。
次年,與大食戰於怛羅斯河畔,血戰三晝夜,最後被大食將屈底波打敗。
戰爭之結果,許多中國造紙匠被阿拉伯俘虜,從此中國人的造紙的方法也藉此傳至撒馬爾干。
阿拉伯的正史鮮少記述中國造紙法的傳入。
然十世紀阿拉伯名語言學家、歷史家、世代之唯一明珠(Yat?
matad-Dahrf?
MahasinAhlal-'Asr)之作者沙阿利比(AbMansr'Abdal-Malikb.Muhammadath-Tha'lib?)
云:造紙術從中國傳至撒馬爾干是由於中國的俘虜。
生擒這些中國俘虜的人為齊亞德.依本.沙利和(ZiydIbnSlih)。
從眾俘虜中得造紙匠若干人,於是設廠造紙,馳名遠近。
造紙發達之後,不僅供應需用,且行銷中亞各地,成為撒馬爾干對外貿易之重要外銷品。
地理文獻學家郭次維尼(Qazwin?,卒於一二八三年)說:撒馬爾干人造的紙,除中國紙之外,沒有其他地方之紙,堪與之相比。
阿拉伯散文泰斗,查喜茲('Amrb.Bahral-Jhiz,卒於八六九年)曾比喻說:西方之有埃及書卷,猶東方人之有撒馬爾干紙。
七五一年後,撒馬爾干已是阿拉伯帝國之造紙中心。
所產紙張精美,已取代舊日風行之羊革與埃及書卷矣。
(張日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