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水晶雕刻工藝】 水晶,有時寫做「水精」,古時叫做水玉。
山海經說:「堂庭之山多水玉。」
郭璞注:「水玉,水精也。」
是一種六角柱狀結晶體。
折射率大,常多數叢生而成為晶群,無色透明。
也有有色水晶:色煙褐的,名茶晶,或煙水晶;色黑的,叫墨晶,或黑煙水晶;
色褐而黃的,是黃水晶,或褐石英;紫色的是紫水晶,含有水泡的,叫泡晶,或水入水晶;
至於那種含纖維狀、苔狀,如毛髮形,便是髮晶或叫?
晶、草入水晶。
水晶雕刻,在古代並不甚著名,載籍所說,多記貢自外國之事,例如唐書西域傳:「吐火羅武德二年(西元六一九年)遣使獻水精桮。」
舊唐書康國傳:「開元六年(七一八)遣使獻水精杯。」
國內產水晶之地不少,唐書地理志、元和郡縣志、宋史地理志,及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等,都有記載,也都有入貢之事,可是大都為原料,而非成品,可知唐、宋之時,水晶的雕刻,並不發達。
這並不是說那時沒有水晶的雕刻,只是少而已。
宋路振著九國志,記五代時孫和在月下舞水晶如意,便是一例。
明代用水晶的地方比較多了,例如印章,就有人用水晶作印,不過水晶的硬度,也是很高,印人不能自己篆刻,必須假手玉工,往往失掉筆意,用的不多。
鄧之誠著古董瑣記,記一水晶印,文為「廿九玉佩左都督守一金丹大世仙」十四字,是陸炳的印章。
比較用的多的是雕製文玩,故宮博物院就收藏不少明清兩代的製品,例如:水晶壽星、花瓶、墨晶筆筒、茶晶圖章、紫晶臥人,髮晶臥馬,雕刻都非常精緻。
其中墨晶筆筒,出自明代製玉名家陸子岡之手,利用微白色的「綿」(如玉之瑕)做梅花之蕊,雕出梅花一株,是很別緻的。
水晶壽星,高可盈尺,除足部微有少許「綿」外,周身瑩澈。
茶晶圖章是一件巧作,鈕是煙褐色,而印身瑩白。
在市面上,也可以常常買到水晶製器,明清兩代,水晶的雕刻工藝是比較發達了。
所以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說到中國產水晶數量時,認為只是比瑪瑙的產量少一些而已。
明代以後,水晶的另外一個用途,是做眼鏡,製鼻煙壺。
眼鏡雖來自外國,用水晶為片,據張靖之方州雜錄的記載,是「粵東入倣其武,以水晶石製之。」
眼鏡的用途很廣,需用水晶的數量也就多了。
至於鼻煙壺,用水晶製的有兩種:一種是光素無紋,因為它是透明之體,刻飾之後,有凸凹之地必生折光,反不美觀;
另一種是在壺裏繪圖寫字,這是清末的一種絕技,雖然有特殊曲筆,但瓶腹極小,且須反著書寫或繪畫,是很不容易的。
(那志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