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美術●敦煌壁畫藝術】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漢屬敦煌郡,經陽關、玉門關可通西域,故為中西交通必經之地。
自前秦樂僔開龕,法良禪師繼造,納款興佛的風氣日盛。
歷經隋、唐而宋、元各代,由於鎮守疆土的張、曹諸氏,無不先後建造。
現存各代洞窟,尚可達四百八十六窟之多。
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匈牙利地質學家洛齊教授(Pro.deLo’czy)以考察地利之便,得睹敦煌壁畫的輝煌,力加讚揚,造成英人斯坦因(SirAurelStein)和法人伯希和(PaulPelliot)的先後東來,將原居敦煌石室發掘得藏經洞的王道士處經卷繪畫,大量購返歐洲,於是敦煌藝術,普遍受國人的重視。
教育部於民國三十三年正式成立了敦煌研究所。
敦煌的地質屬礫岩層,雖然係倣照印度支提堂方式開龕,但無法就山巖從事雕刻,故發展成獨特的塑像與壁畫結合一體的藝術。
各洞窟中以塑造的佛像主,天花藻井以及四壁,都繪滿著五彩繽紛的繪畫,繪畫作為塑像的背景,也成為塑像的延續,成為我國繪塑合一的最高藝術結晶。
塑像以彩色裝鑾,現存共二千四百一十五軀,其中經後人增補者一千三百八十五軀,破損後修補者六百七十四軀,未修補者三百五十六軀。
塑造的方法,就立體的程度可分為一、壁塑:為淺浮雕,由平的壁面塑出。
二、影塑:屬高出壁面的平整手法,適合於龕楣、柱頭等裝飾。
三、高塑:為立體塑法,但背部仍附於壁面,佛四周的菩薩或侍多用此法。
四、圓塑:木尊均屬此類。
壁塑和影塑等大都盛行於隋代以前,待大幅畫壁的經變或變化多端的圖案發展以後,便漸消失了。
早期塑像,受犍陀羅或笈多等印度手法影響頗大,姿容也較滯板。
偉大的唐風藝術,經過了許多藝術家們的不斷修正和實踐,一種光顏圓滿的理想型態,很清晰地見諸造像。
面目衣褶的重視線條運用的法則,不難看出我國繪塑之間密切的關係。
見附圖1。
就敦煌藝術的整體來分析,內容可分為七類:一、佛像:以釋迦為本尊,有如來、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等,佐以菩薩、迦葉和阿難及天王等。
說法圖作世尊對世眾說法形象,最為常見。
故事性的則有佛傳圖,將釋迦往生、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等八相,以戲劇化的方式表現出來。
賢劫千佛最常見,實際均為壁面需要時作空白處填充而繪成的。
二、菩薩像:隋唐以後,若干菩薩的威儀和德行被渲染得法力無邊,因此亦有以為畫壁的主尊,由各天部眾隨侍四周,重要的如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地藏菩薩及引路菩薩等。
三、本生及經變:初期的佛教經典中,吸收了不少的民問故事和寓言。
「本生」意即闡明釋迦前世諸多悲天憫人的事蹟,歷劫多世,方成正果。
經文艱澀,為使俚俗人等了解起見。
便有韻語的變文出現,將文字轉變為畫相,便謂「經變」。
本生盛行於南北朝,隋唐以後,便以大幅經變圖作為洞窟的主畫。
四、佛弟子:佛陀的弟子,包括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在內,達一千二百五十五人。
比較特出的有十大弟子,日後的所謂十六羅漢、十八羅漢等,在壁畫中也占有相當的地位。
五、男女供養:捐資納款的都為供養人,在圖畫的下側,往往也會畫出供養人。
並畫上「一心供養」的字樣。
開鑿整個洞窟的,在進洞門的甬道兩旁,常會畫出等身的家族供養像,衣冠服飾,均有助於制度的考證。
六、諸天部眾:「天」為歸依佛的守護神,天王力士則持武器,伎樂則奏音樂,飛天則持花捧物。
金剛或仁王有單獨為一畫面的,騎乘神物,有眾神護持。
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為帝釋的八部家,一般因天龍為八部之首,稱之謂天龍八都。
七、藻井花飾:屋的頂端都以花飾裝填,中間方形者謂藻井。
魏代藻井以蓮花為主,較具寫實意味,唐代則以牡丹、薔薇,或龍及飛天、花瓣亦用沒骨法層層烘染。
此外,如龕楣、基壇等處亦有唐草、花鳥等圖案。
八、山水雜畫:佛畫中以人物為主,山水動物等,事實皆為故事中的部分,但山水雜畫雖非主題,對繪畫時代風格的考證比較,卻自有其獨特的價值。
在洞窟開鑿完成後,粗糙壁面鋪以粗泥。
再塗以混以草梗的砂泥,間或混有絲棉、羊毛之類,則牆壁更為堅實。
壓平後摻以輕膠和豆漿的白堊土,加刷礬水即成。
早期待壁面乾後方作畫,唐代以後就濕作畫,則略有滲透性,不易褪色剝落。
北魏以水紅作肢體,線條濃重,人體頭下垂而腹部凸出,形成「三折」的姿態。
日久水紅中的硫化汞氧化成黑色,使人體的邊緣形成粗粗的黑線,看來特別粗獷。
衣飾喜以礦石性的石綠、石青填著,革新了我國原以紅赭等調和色彩的趣味,使色澤豐富而多樣。
隋唐時,畫人線條除流暢外尚有頓挫感,染色用暈染法。
盛唐以後,吳道子的淡裝法也可常見,說明了中原藝術對敦煌藝術的影響力。
西夏和元代都興建了洞窟,元代密宗的男女二神擁抱舞蹈形象與傳統的手法是大不相同的。
敦煌藝術歷經前秦、南北朝而隋唐及宋元諸代,為我國繪畫發展留下了延續不斷而又最真實的範例,對研究我國繪畫言,為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
中原的名手作品,毀於兵燹或建材無法持久,在這偏遠的洞窟中,卻能眾妙畢陳。
洗鍊的技法,對追循前賢謀求知故創新而言,是人物繪畫必須探求的途徑。
(沈以正)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