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體育●彈翻牀運動】 彈翻運動,英語稱為Trampoline,是從義大利之Trampol語源所演變而來的,其意義就是很誇大的邊走邊表演。
西元一八六○年左右,法國人於馬戲團中,為表演高空盪鞦韆之空中飛人絕技,避免意外危險,而於表演場設有安全大網;
因該種安全網有很好之彈性,漸被啟用為跳躍、空翻、轉體之表演,且又受大眾的歡迎,很快的從西歐傳到美國,經美國尼森(Nissen‧G)將它改造為具有更好彈性之面(Bouncing),使成為不僅可做跳躍運動,尚可訓練力量、耐力、身體協調性、空中平衡感,甚至可連續實施空翻三周或轉體三周以上等高級技術,且又有安全性。
故當時就將此項運動稱為Trampoline,國內將其譯為彈簧運動,後正名為彈翻運動。
彈翻器材之國際比賽規格是尼龍布條編織成之面,長四三公尺,寬二一公尺,此彈性鬆緊條或彈簧連接於鋼架之長為五三公尺,寬為三一公尺,而高度為一公尺(如附圖)。
但可依實際需要予改製為迷你小彈翻做為跳板,或訓練輔助器材。
如電影業中之武俠片的飛簷走壁、騰空之輕功亦可用迷你彈翻之高度彈性,另有跳水選手為練習動作或嘗試創新的高級技術,而用大的彈翻練習。
競技體操的選手,亦可利用它作為訓練時空感及高級動作。
彈翻運動,其主要之動作是以直體的跳躍,接續著直體落、背落、臀落、膝落、俯臥落等著面動作及反彈後在空中加以空翻或轉體之體姿變化動作,藉以訓練身體協調性、平衡感,促進心肺機能,增強耐力。
於比賽時,依據其規定動作及自選動作的技術為正確性、姿勢優雅性及雄大性之高級難度,作為評分的要點;
規定動作是以賦予十種動作,並編組其前後順序,實施時必須依序完成,中途不得靜止、刪減或增加動作,否則將被扣減分數。
而自選動作,以選手最拿手、滿意的十種動作組合,依其難度實施,給予評分,然後將規定動作成績加上自選動作成績,就是其總成績,依成績高低為其名次。
(陳銘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