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7 06:42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編磬】
編磬較特磬為小,由不同音高之石片所組成,在安陽殷墟,曾有三塊近三角形,並刻有銘文之商代編磬出土。
至於周代編磬,出土之實物頗多,如中央研究院藏河南濬縣辛村出土的西周花岡石編磬,呈五邊形;
輝縣琉璃閣出土戰國時編磬,其底部已漸向上凹陷呈弧形;
國立歷史博物館也藏有前河南省立博物館之周代編磬,又如山西長治分水嶺、萬榮廟先村、河南洛陽、汲縣山彪鎮、河北易縣、湖北南城等地,均有戰國時之編磬出土,形制相似。
民國六十七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更發現有許多編鐘與編磬,均採大小厚薄遞變型,編磬共三十二塊,其中九塊完整。
至於周磬尺寸,雖然周禮考工記載有:「磬氏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為一,股為二,鼓為三,參分其股博,去其一以為鼓博,參分其股博,以其一為之厚。」
但實際尺寸,並非如此而均有出入。
宋代之編磬,多呈曲尺形,從皇祐新樂圖記及韓國現存宋徽宗時所贈編磬可資證明,大小相同,而以厚薄不同來定音,厚者音高,薄者音低,此種型制,外表整齊,但高音者因太厚而發音短促,音域也受限制。
惟後來明清之編磬多採此制。
又宋聶崇義三禮圖及陳暘樂書中之特磬、編磬,則均對稱作人字形,明朱載堉律呂精義中之編磬,則屬大小遞變型,頂角非鈍角而為直角。
頖宮禮樂疏中之編磬,即採朱氏式樣。
至於現在臺北、臺中、高雄孔廟中之編磬,莊本立根據周制,照比例製成,符合現代標準音高。
編磬因屬陰性,多置西邊,故磬架下部,設蹲鳧跌座,上面橫木刻翔鳳,兩端掛黃絲垂,頂飾五金鳳,式樣如吉之簨。
(莊本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