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影戲】 影戲,即現代的紙影戲、皮影戲,是用厚紙或動物的皮鏤雕人、物,並以各種服飾、臉譜配合人物身分、性格,為平面側影造形,透過燈光照射,將其影像顯現在豎立的影窗上,運用影人扮演中國傳統戲曲,一般稱作影戲;
與傀儡戲同為我國偶人戲的兩大類型。
影戲在中國源於何時,目前尚無法考定,近人孫楷弟曾根據敦煌寫本「王昭君變文」中有「上卷立鋪畢,此入下卷」之說,以為立鋪即係圖像,可能是唐五代僧徒講經時,為了增加聽眾的趣味和了解而設置;
這種圖像原係平面,其後改為紙人,又改為皮人,並以線牽引,可隨操縱者之意活潑動轉,始成影人。
至於影戲之始,宋高承事物紀原云:「仁宗時,市人有能談三國事者,或採其說加緣飾,作影人,始為魏蜀吳三分戰爭之像,至今傳焉。」
則影戲之表演故事,實起於北宋初年,且係由說書衍變而來。
若就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條所述影戲及其藝人來看,北宋時代,影戲已相當發達,則無疑問。
到南宋,影戲仍保存著舊日規模,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云:「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後用彩色裝皮為之。
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大抵真假相半。
公忠者雕以正貌,姦邪者與之醜貌,蓋寓褒貶於市俗之眼戲也。」
吳自牧夢梁錄百戲伎藝條記述影戲全襲此文,惟改「用彩色裝皮為之」,為「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用彩妝飾,不致損壞」。
至此,影戲已成就一套完整的體系,而後流傳到全國各地,形成各具風格的地方性影戲藝術。
近代影戲流傳的地方很廣,其名稱、製作的素材亦有不同。
以名稱而言,除了影戲、皮影戲這類常見的稱呼外,有稱羊皮戲者(山西、河南);
有稱紙影戲或皮猴戲者(廣東潮州、福建漳州);
有稱燈影者(青海);
現在表演影戲最有名的地方,為河北省灤縣一帶,故灤州影幾乎成為一般影戲的代稱。
在戲偶製作材料上,除常見的牛皮之外,有用羊皮(浙江,青海)、騾皮(灤州影)、豬皮(潮州)及用厚紙者。
戲偶的大小則從最小的十二吋到三十吋皆有,而支柱戲偶的木棒或鐵絲,從一根、二根到三根皆有。
影戲所用的音樂,宋代是用六言或七言的詩讚詞;
明代灤州影戲是用木魚念經式的宣卷,後加上弋陽腔,到清初又結合了崑腔的成分,各地影戲的排場和唱念的聲腔,大抵以當地土戲為轉移,如山西、河南影戲以流行的梆子為主,山東影戲則唱大鼓和墜子,臺灣影戲以潮州戲曲為主。
(牛川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