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8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土壤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4 08:59: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土壤學

 

土壤是天然的地質體,位於地殼之表層,母體(岩石)受不同的氣候和其他因子的影響,逐漸風化而形成土壤,是一個非常複雜而最具潛力的個體。

 

植物不能離開土壤而成長,人類和動物直接、間接也莫由捨土壤而求生。

 

土壤學既和此複雜,研究斯學當非易,簡要的說,土壤學(Pedology)是研究土壤來源(生成)、分類以及理化、生物等各種性狀之學,最終的鵠的是研究「作物生產」。

 

(見圖一)土壤分類,野外觀察與室內研究同樣重要,岩石風化而形成土壤,其斷面(SoilProfile)有層次顯明、有上下層均一不易識別者,雨量多寡,尤其土中水分蒸發量之大小有以使然。

 

土壤之組成:一、由岩石風化而形成之物為土壤之主成分。

 

二、以植物為主之有機物百分率,僅為百分之二至五左右,但在土壤和對作物生長具極高之重要性。

 

三、水與空氣:土壤空隙(PoreSpace)中含水與空氣,兩者在土壤對作物生長非常重要。

 

四、生物:土壤中少數動物和數量甚多或不少之微生物,岩石風化過程中所以有生化、風化,主要由於有機物和微生物之存在。

 

土壤在農業上之重要性:一、以物為主要成分之土壤表土,可以使種子發芽生根,乃至成長收穫供人類和動物之需。

 

二、有機物尤其是部分分解的有機物-腐植質(Humus)和物風化而成之黏土(Clay),尤其是超黏土(Ultra-clay)均為膠體,兩者之存在使土壤具有無比潛在力量,支持作物生長。

 

三、土壤溶液(SoilSolution),作物從溶液中吸收各種營養所需成分-離子,離子不斷從物中游離進入溶液,以人工施肥可使作物生長良好,產量豐盛。

 

四、水與空氣,土壤空隙為水和空氣所占,兩者的比例和空氣中CO2/O2比,與作物和土壤中微生物之生長有極大關係。

 

五、土壤中之生物,以微生物為主之土壤生物直接間接與土壤生成,作物生長有重要關係。

 

(王志鵠)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04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2 11:51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