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9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4 08:4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心

 

心,可說是中國哲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

 

各哲學流派之不同,大抵可以從他們對心的了解傾向於那一端而得知;

 

而每一家派的思想系統,也大抵可以根據他對心的看法引申而得。

 

乃因中國哲學本來不以理智的客觀建構為重,而是以生命的主觀實踐為核心之故。

 

而主觀實踐的發動處即在其心,所以對心的掌握異,其實踐的方向便也因而有別了。

 

心,籠統的說,其義可以與「主體」或「我」之概念相通,乃是指一個存在個體的最核心處而言;

 

換言之,我之所以為我,最重要處是在我的心。

 

當然,只有人有「我」的自覺,因此一般來說,心這個概念只能用在人的身上。

 

至於將心的涵義分析起來,則大致可有真假或正負兩面,及形上、形下兩層。

 

茲先釋其正面之涵義,而首述其形上的本性。

 

我們若對心的作用加以反省而逆推其本性,可說其本性有二,就是道德性和自由性。

 

自由性是單指心的存在本身是絕對、無待、自主,可以不受任何心外物之干擾的。

 

道德性是指這自由之心不但其本身是自由的,而且當他與他心或外物發生相對待的關係時,也還是自由的。

 

換言之,這無限的心,當他落入有限的格局中時仍能不失他無限的本性而與這有限的格局融為一體。

 

這不但能保持自身的無限而且能點化外界以同融於無限之性,即特稱為道德性。

 

因此,道德性本質上就必涵攝自由性,反之,自由性若不能推擴以與外界相融,即不可稱為自由性,故自由性之充盡又必涵蓋道德性。

 

故二者實互相涵攝而為心之形上本性的一體兩面。

 

當心充分如其本性而存在而發用時即稱為「道德心」或「德性心」。

 

這是儒家之正宗所講的心。

 

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踰矩」,就是指稱這種狀態。

 

孟子則稱這狀態下的心為良心或大體;

 

王陽明則稱之為良知。

 

因為道德性與自由性是所有人的良心都具有的普遍本性,所以單就這本性而言,也可以將這心抽離於人的個體而普遍化地稱為天心或道心。

 

當心對其道德性一面暫存而不論,而單顯其自由性之時,即稱為「虛靜心」,這時心對外界的態度,是暫不去與之積極地融通,而只是消極地觀照,以使自我與外界處於一種相容而不相涉的關係中以凸顯其自由。

 

莊子所說的逍遙便是指稱這種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的心,莊子即稱為靈臺、真君或真宰。

 

這是道家正宗或禪宗所講的心。

 

以上所說,是論述心的形上本性,但這些本性落入一特殊的個體中時,則是須要通過機體的結構去表現的,因此,若順著人的機體活動去看心的表現,也可以有種種性能可說。

 

這些性能以現代觀念來說,概屬於神經系統的作用,其中掌管刺激之接收、印象之映現的可稱為感性,如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掌管印象、訊號之攝持、記憶、分析、比較、排比、綜合、推論等等的可稱為理性或理智,如大腦之作用。

 

這兩種作用也可以稱為心,佛家的唯識學即稱之為識或心,吾人平時說「用心聽」或「用心想」之心也是指此而言。

 

這種形而下的性能純屬機體的刺激反應作用,在價值上是中性的,亦非人的主宰或真正的主體或我、而實屬我心藉以表現的憑藉或工具。

 

但由於我心(道德心或虛靜心)並不能離此憑藉以獨自呈現,因此亦可合此形上之本性與形下之性能為一體而稱之為心、為我、為主體。

 

單稱此機體之性能為心的,如告子或現代心理學所說之心。

 

合二性為一體以稱為心的,如明末之王船山。

 

以上所說是心之正面的種種涵義。

 

至於負面的涵義,則是指心扭曲了或失落了其形上本性,即不如其本性以存在的狀態。

 

所謂扭曲了或失落了其形上本性,就是指心處在一種一方面不能自證其自由,一方面又不能點化外界以達致融通的狀況之中。

 

這時心不能主宰其自己,便必然陷落在有限的格局中為其所限。

 

這有限的格局可就外界形勢與內在慣性兩面來說,就內在慣性而言,就是過去的經驗(包括思想、言語、行為各方面)由於多量的重複而形成的機構習慣,這些習慣並不全等同於前述自然生命的機能,而也包涵了出於心之形上本性的求自由、求道德創造的經驗。

 

因此,當人的心不能如其本性以自作主宰的時候,人並不是像動物一樣只過著一種單純的求生存的生活,而是會盲目地順著過去求無限的經驗,亦去追求其機能性活動的無限量擴張或增加。

 

但人的機能性活動是無法作如此無限量擴張的,遂使這種盲目的追求不可能得到滿足而對照出人的不自由,並引出人的莫大苦痛。

 

這種能裹脅人去作盲目追求並為人帶來莫大苦痛的經驗慣性,也可以稱為心,這事實上是心不盡其本性而誤順著其過去經驗以盲目表現的狀態。

 

在這狀態下的心,莊子稱為成心(與真君相對),荀子稱為人心(與道心相對),佛家稱為識心(與真如心相對),宋儒稱為習心(與良心相對),現代心理學家所謂情結亦與之相當。

 

它不是心的真正本來狀態,而只是其假相,因此,如何轉假為真,就成為所有重「心」的哲學家們最重要的課題。

 

(曾昭旭)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96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7:11 , Processed in 0.2968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