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供需法則】 供需法則,或稱供需律(LawofDemandandSupply。
)在自由經濟體制之下,市場形態以自由競爭為前提,因此產品在市場的價格,取決於供給與需求。
在一般形態下,若供給者相互競銷,將導致物價下跌;
若需求者相互搶購,將導致物價上漲。
所以,供給與需求雙方討價還價,最終可達價格均衡,即所謂價格的決定。
茲將供給SS、需求DD與價格P、數量Q之間的關係,以圖形表示如下:〈見圖1〉右下圖E點就是價格決定點。
但供需雙方因個別利益的不同,以本身利益出發點加以觀察,若供給多於需求時,價格則趨下降,因價格下降所引起的需求增加與供給減少,再使供給與需求達到另一新均衡的價格點。
反之,價格呈上升時,亦會達到一新價格均衡點。
將以上供給、需求,與價格這三個變數的關係,尋找出一原理,綜合說明於下:一、需求增加,則價格上漲,導致供給增加。
反之,需求減少,則價格下跌,導致供給減少。
二、供給增加,則價格下跌,導致需求增加。
反之,供給減少,則價格上漲,導致需求減少。
三、價格上漲,則需求減少,但供給增加。
反之,價格下跌,則需求增加,但供給減少。
四、價格其有導致供需均衡的力量,供給與需求相等即價格決定點,亦稱謂均衡價格。
上述原則,就是經濟學上所謂供需法則。
(吳永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