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園藝學】 園藝學為研究果樹、蔬菜、花卉、造園、觀賞樹木及園產加工之科學。
惟亦有不包括園產加工在內,而僅從事園藝作物之栽培、管理、繁殖、育種、品種等之研究,但其範圍仍屬甚廣。
我國主要果樹有:一、梨;
二、蘋果;
三、花紅;
四、桃;
五、梅;
六、李;
七、杏;
八、櫻桃;
九、葡萄;
十、胡桃;
十一、板栗;
十二、柿;
十三、棗;
十四、枇杷;
十五、柑;
十六、橘;
十七、龍眼;
十八、荔枝;
十九、橄欖;
二十、檬果;
二十一、木瓜;
二十二、香蕉;
二十三、鳳梨等。
以上包括溫帶果樹及熱帶果樹等,惟在臺灣,目前大都為常綠果樹。
落葉果樹則多在山區,如梨山一帶。
果樹之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與營養繁殖,前者又名有性繁殖,後者則為無性繁殖。
無性繁殖方法有:一、嫁接(Graftage),我國行之最早。
二、扦插(Cuttage),利用植物之再生力。
三、分株(Division),即將天然所生新植物,自母體連根分離,以栽植之。
四、壓條(Layering),即將果枝一部覆土,生根後切斷分離之,使成獨立體。
普通嫁接,有枝接法、根接法、芽接法等。
自我國推行世界後,目前方法已近二百種。
扦插法有芽插(OneEyeCutting)、根插(RootCutting)及枝插(StemCutting)等。
壓條法有堆土壓條、偃伏壓條及普通壓條等。
次述蔬菜。
其最普通之分類,為按需要之分類法,即以需要部分為準而分為:一、根菜類,如芋頭等;
二、葉菜類,如白菜、芥菜等;
三、蓏果類,如冬瓜、蕃茄等;
四、香辛類,如大蒜、辣椒等。
又美國伯勒氏依植物學上之形態及性質,而作之蔬菜分類為:一、一年生蔬菜,又分:(一)地下菜類,即:1.根菜類;
2.塊莖類;
3.鱗莖類。
(二)葉菜類,即:1.甘藍類;
2.煮食用類;
3.生食用類。
(三)果菜類,即:1.莢菜類;
2.茄果類;
3.蓏果類。
(四)雜類,如洋菇。
(五)香辛用類,如茴香。
二、多年生蔬菜,如石刁柏(蘆筍)。
蔬菜之增益法,有下列各種:一、摘心法,摘去枝梢尖端,如瓜類;
二、摘葉法,摘除繁葉,如茄類;
三、摘花法,摘去過盛之花,如蕃茄;
四、摘芽法,摘除腋芽,如西瓜等;
五、摘果法,摘除過盛之果,如蓏果類;
六、軟化法,如萵苣、葱、薑等。
蔬菜栽培之要素,須注意者,為:一、栽培之土地,如土質、地勢、方位;
二、栽培之氣候,如溫暖、寒涼、乾潤;
三、栽培之水分,如地下水,雨水等;
四、栽培之種子,如熟度、色澤、重量、發芽力等;
五、栽培之肥料,如葉菜類以氮肥為主,根菜類以磷肥為多,蓏果類以鉀肥為主,而香辛類則不宜用氮肥,以免減少香辛。
園藝事業隨人類文化之進展而日益發達。
此在我國北宋時即有園林卜世運盛衰之論。
而在歐美,其重要性則隨現代都市之發達,成正比例之增加。
其中花卉園藝,對此,尤為明顯。
花卉普通可分為:一、花草:即草本花卉,又分:(一)一、二年生花草,如鳳仙花等;
(二)多年生花草,如菊、水仙、美人蕉等;
其中又可分為:1.宿根類,如蘭、蕙等;
2.球根類,如百合等。
二、花木:即木本花卉,又分:(一)常綠性花灌木,如杜鵑;
(二)常綠性花木,如山茶、木犀。
三、落葉性花灌木:如牡丹、薔薇。
四、落葉性花木:如桃、梅、杏。
花卉之栽培,一般而論,其所謂好土,乃指如次之土壤:一、穩固而恆常(Firmness);
二、軟熟而肥沃(Mellowness);
三、有保濕力(AbilitytoHoldMoisture);
四、有保溫力(RetainHeat);
五、結構疏鬆,即使空氣流通之多孔結構(PorousStructure)。
花卉栽培於盆缽者為盆栽,乃所以供作室內外盆景之用。
羣芳譜載呂初泰論盆景之語有云:「盆景清芬,庭中雅趣;
根盤節錯,不妨小試見奇;
弱態纖姿,正合隘區效用。
…最宜老幹婆娑,疏花掩映;
綠苔錯綴,怪石玲瓏…。」
似此所述,實可作東方盆景之原則。
對現代都市生活之人士,甚為適合,值得提倡。
關於觀賞樹木,在我國與日本,多稱之為庭木;
在歐美多稱之為裝飾樹木。
其應用最多之處,一、為用作行道樹,我國以前稱之為列樹。
二、為用作造園,作庭木。
而目前則在世界各國,頗有以果樹替代庭木之趨勢,此乃一甚佳之趨勢。
(程兆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