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農學●森林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1 08:04: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1 08:51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農學●森林學

 

森林學,或稱林學,即研究森林的歷史、培育、保護、經營管理及利用方法的學科。

 

為領導林業研究發展,促使林業技術進步的一門應用科學,亦即森林科學中各分科的總稱。

 

森林具有多方面的效益,今日世界各國,對於森林資源的利用,皆以經濟生產、國土保安及環境維護為三大目標。

 

經濟生產即收護木材、水、野生動植物等有形林產物,國土保安即達到防止公共危害、治水保土及維護農工業生產基礎等無形的效應,環境維護即提供休閒活動場所、淨化與美化人類生活、維持自然生態系平衡等。

 

森林學就是探討各種理論與方法,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林業工作上,使森林能够永續生產,提供服務。

 

達到上述三大目標而受到最小的影響。

 

為研究方便計,一般將森林學分為五大部門,即森林基礎、森林生產、森林經營、森林利用及森林人事與行政。

 

以下說明各部門所包含的主要學科。

 

一、森林基礎方面(一)森林土壤學(ForestSoil):內容包括林木或森林與土壤的關係、形成土壤的岩石種類、風化作用、土壤的生成與發育、森林土壤之動植物、森林土壤之有機物及腐植質、森林土壤之物理化學性質、森林土壤水,以及森林土壤之分類。

 

進一步的分科有森林土壤調查法、土壤微生物學等。

 

(二)森林氣象學(ForestMeteorology):內容包括氣象學原理、微氣侯、森林以外的氣候、森林對局部氣候的影響、氣象對森林的影響、森林對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氣象觀點上的森林經營,以及森林之氣象災害與防止。

 

進一步之分科如森林微氣象學(Microclinmate)(三)樹木學(Dendrology):即樹木分類學。

 

研究樹木標本的採集與保存、樹木標本園之設置、樹木之分類與命名(包括木本蕨類、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根據根、莖、葉、花、果貿、種子之特性,列出科、屬、種之檢索表,並描述科、屬及每一樹種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及用途等。

 

(四)林業試研統計:介紹林業試驗研究及林務上稱用的生物統計方法。

 

統計在林業上的應用,主要有三方面:1.調查時,以取樣方法估算族群之參數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係數及百分率等),例如以樣區調查資料去估算全林之立木材積。

 

2.試驗時,依據事先之試驗設計,實施試驗以檢定事先所設定的擬說,如檢定不同配量之肥料對某樹種幼苗生長之效應。

 

3.以統計方式,尋求某些因子或變數間之關係,並配置迴歸方程式表示之,如以迴歸方程式表示林木胸高直徑與樹高之關係,可用以估算某一胸高直徑之平均樹高。

 

(五)森林測量學(ForestSurveying):又稱林地測量學。

 

即將普通測量學上之一切方法及儀器,應用於林地之測量。

 

主要目的是確定林地之界線、面積、形狀及坡度。

 

此外,如林地內小林區之畫分、林木年齡、樹種、土壤性質、岩石種類、交通線、防火線、建築物、湖澤、草地等,都屬於林地測量之範圈。

 

其他相關的森林基礎學科尚有森林植物學(包括森林植物之形態、解剖、生理與分類)、森林動物學(包括野生動物及昆蟲等)、樹病學,森林地理學等。

 

二、森林生產方面(一)育林學(Silviculture):研究森林之建造、發育、撫育及更新,為林學中最重要的一門。

 

包括育林學原理、應用育林學及育林學各論三大分科。

 

育林學原理(PrinciplesofSilviculture)或稱理論育林學,討論林木、森林與環境因子間之關係,目的在促使單株林木或森林能獲合理的建造及生育,為育林上的基礎知識。

 

應用育林學(ThePracticeofSilviculture)專門論述有關林木種子、森林苗圃、林木之建造及撫育方法之技術性問題。

 

育林學各論(SilvicultureofImportantTrees)則選擇各重要林木以論究其造林及撫育方法。

 

(二)林木遺傳學(ForestGenetics):林木遺傳學乃研究林木之遺傳變異性及其選種、育種方法。

 

內容包括基礎遺傳學、族群遺傳學、人工授粉、無性繁殖、試驗林之設置、種子園經營及後裔試驗、遺傳力和遺傳獲得量之估計、種源試驗、雜交、引種、多倍體、非整倍體及單倍體。

 

(三)森林保護學(ForestProtection):森林於其建造及生育過程中,難免遭受各種人為或天然之為害,如氣象為害、空氣污染、森林火災、鳥獸害及森林病蟲害等。

 

森林保護學即研究不同為害因子的發生原因及其性質,並藉預防及驅除之法,以獲保存健全之森林。

 

與育林成敗與否,關係至為密切。

 

(四)森林生態學(ForestEcology):凡研究森林生物社會之牲質,森林生物間之相互關係,以及森林生物與環境之相關性,均屬於森林生態學之範圍。

 

內容包括1.樹種之變異。

 

2.森林環境因子之研究,以及環境因子對森林植物的影響。

 

3.森林生態體系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

 

4.森林社會的組成、構造及空間變異。

 

5.競爭及生存。

 

6.森林發育及演替,研究森林隨時間的變異情形。

 

7.森林植被調查法。

 

8.森林社會之分類。

 

9.森林之分布及歷史。

 

其他如造園學、都市森林學等,亦屬於森林生產方面之學科。

 

三、森林經營方面(一)森林測計學(ForestMeasuration):原稱測樹學,為研究測定及推算木材或樹木與林木之數量以及其生長等的理論及應用。

 

範圍包括1.林地面積。

 

2.木材之材積及重量。

 

3.單株樹木之樹幹形狀、直徑、斷面積、高度、材積及重量、年齡及生長量。

 

4.林木之株數、直徑、斷面積、高度、材積及重量、林齡及生長量。

 

至於廣義的森林測計學,則應包括有關森林多目標利用的一切測計問題。

 

利用空中照片輔助大面積的森林調查,已發展為森林測計學的一個分科,稱作森林航空攝影測計學(PhotogrammetryandPhotointerpretaioninForestry),以統計取樣及照片判釋之技術,配合地面調查,可獲得更多更正確的資料,而又節省時間與經費。

 

主要應用於1.繪製森林圖。

 

2.森林調查:林型分類、林地面積、林木介呈及材積之推算等。

 

3.林業管理:森林火災控制、病蟲害調查、林道計畫、伐木計畫、治山防洪工程計畫等。

 

(二)森林評價學(ForestValuation):即以往所稱之林價算法及森林較利學。

 

乃研究如何評定森林或其構成分子如林地、林木等全部或一部分之貨幣價值之理論方法之學科。

 

在森林與林地轉移所有權時,為公共目的徵用而須付給補償金額時,森林受損害須付賠償金時,以及森林課稅、保險、抵押典質等情況,均須應用森林評價學的知識以查定森林價格、補償金、賠償金、稅額、保險金及擔保額等。

 

(三)森林經理學(ForestManagement):為森林經營之主要部分,乃綜合應用各種森林學科之理論與技術,注重森林之時間與空間關係,並依經濟、公益及保續原側,以達林地利用合理化、森林組織規律化及林業經營科學化之目的。

 

亦即研究有關森林建造、保護、更新等全部作業之時間與空間配合之計畫及控制。

 

所謂時間性,如輪伐期之確定、林木生長量與蓄積量之調查等。

 

空間性,如森林之測量及區畫,樹種與齡級關係之適當配置等。

 

其他有關森林經營的專門學科,倘有林業經濟學、林業經營經濟學、森林調查學、森林收穫學、森林遊樂學、集水區經營學、野生動物管理學等。

 

四、森林利用方面(一)木材性質學(WoodProperties):木材依用途之不同,而要求多方面的性質。

 

木材性質學即研究木材之外觀特徵,木材細胞之形成與構造成分,木材之物理性質(包括木材含水率、比重、膨脹與收縮、熱性質、電氣性質、滲透性質等),木材之機械性質(包括壓縮性質、引張性質、彎曲性質、剪斷性質、割裂性質、衝擊抗彎力、硬度等),木材之特性、變異性及天然缺點等。

 

(二)木材乾燥與保存(WoodSeasoningandPreservation):木材經乾燥後,可減少重量,並防止菌類及昆蟲之為害。

 

木材乾燥即研究天然及人工乾燥方法。

 

例如乾燥場或乾燥窯之種類及構造,木材堆疊方式,乾燥基準表之設計,均勻處理及調節處理,並儘量減少乾燥時所發生的表面僵化、乾裂及撓曲等缺點。

 

木材保存則為研究如何使用各種藥劑及方法,使達到防火、防蟲、耐磨損、耐風化等目的,而延長其利用之時間。

 

(三)林產製造學:係以木材及森林副產物為原料,運用各種經濟有效之程序製取新物質的一門科學。

 

包括1.木材加熱分解之林產製造:產品如木炭、瓦斯、醋酸等碳氫化合物,以及燒炭、松煙、碳酸鉀等。

 

2.以林產物碳水化合物為原料之林產物製造:產品,如糖液、澱粉之製造,以及以纖維素為原料之製品,如紙漿、人造絲、電木、軟片、酒精、硝化棉等。

 

3.林產物特殊成分,如樹脂、丹寧、精油、油脂及臘、染料、植物鹼之採集與加工。

 

4.菌菇及山葵、黃連、竹筍、愛玉子等林下植物之栽培、採集與加土。

 

5.其他副產物如木栓皮、製材鋸屑、果實等之利用。

 

因此,林產製造學範圍甚廣,尤其以木材為原料之化學工業已居擧足輕重之地位,例如紙漿造紙學即為重要之一門分科。

 

(四)林木採運學(LoggingorTimberHarvesting):林木之收獲作業謂之林木採運。

 

林木採運學即研究如何將立木伐倒,造成原木(Logs),以及使用何種方式進行集材裝車、運林卸材及貯木管理,目的在使林木能經濟、有效而合理的搬運至貯地,備加工以應民生需用。

 

其他有關森林利用的學科,尚有木材解剖學、木材鑑別及分級、木材加工學、木材化學、木材膠合劑、木工家具、林業機械、森林工程學、木材產銷、木材市場、工業統計、工業管理等。

 

五、森林人事及行政方面(一)林政學(ForestPolicyandAdministration):包含林業政策與林業行政兩部分。

 

林業政策學乃研究不同國家、團體或個人在營林上所採用的方法及原則之學問。

 

林業行政學亦稱林業管理學,乃整理歸納林業之行政現象,從而分析比較,並加以改進之學問。

 

(二)森林法規:森林為生產事業,無論生產財貨(木材等,可以金錢計算者)或服務(遊樂等),生產者與使用者之間,必有權利義務關係存在,如何享權利及盡義務。

 

一定有其法律關係。

 

故大至林地之放領、林木之伐採,小至漂流木之承撈、用材與薪炭材之畫分,均應有法規可循。

 

凡林政、林產、育林、供銷,莫不以法規為其施政之準繩。

 

此外,如森林權屬涉及民法,森林保護也必須採用刑法。

 

(滕詠延)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18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23:54 , Processed in 0.54685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