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臺灣農民傳統】 臺灣農民,絕大多數是福建與廣東的移民,有著傳統架構,從農民到農家,擴大為農村,最後有了鄉村社區。
農民的家庭傳統:以往臺灣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是全家參與;
糧食及其他的消費用品,為全家共同享受。
家人對神祖的祭拜、婚葬禮儀,也是全家行動。
這些工作、經濟及宗教活動,隨著社會的工業化,兒女相繼離開父母,各自有固定的經濟收入,工作地點分散,如今傳統的農家,已有了顯著的蛻變。
農村社會的特徵:過去農民參加社會組織,都是少數人領導主持,大多數農民只是聽從。
農村社會關係及社會組織,大半以氏族作為基礎。
社會組織較籠統,活動也不多,農民可以擔負各種不同的任務。
同時發展不同的功能。
近年來,教育水準提高,農民參加社會組織和活動的興趣亦隨著提高。
語言文字的傳統:大體可分閩南語、客家語及其他三類,閩南語俗稱福佬話,通用的面積最廣。
客家語系,有嘉應語、東州語及福建汀州語之分。
其他語系有各族山胞語言及少數地區方言。
不論應用何種語言,文字在傳統中僅有漢文。
信仰的傳統:根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調查。
臺灣地區有四千二百二十所寺廟。
主祀神共有二百四十七種。
寺廟中,除主祖神外,還有從神、陪神,農民在傳統上有多種崇拜的神和崇拜的方式,如敬天尊祖、觀音佛祖、媽祖、福德正神、玉皇大帝、義民爺、釋迦佛、王爺、關聖帝君、保生大帝、開閩聖王、開漳聖王、三山國王、風神爺、神農大帝…等不同之信仰,分布在臺灣各地,均有不同的農民去參拜。
民俗的傳統:從春節開始,到辭歲為止,每個月分都有傳統的民俗。
春節,也是農曆的元旦,差不多自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起,直到翌年正月十六日落燈為止,都是春節範圍,農民一致奉行,乃屬一年中第一大節。
春季裏,最重要的是清明節,也是民族掃墓節(政府訂於每年陽曆四月五日)農民主要的行事為祭墓,先行掛紙或壓紙,然後正式祭拜。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五日,一是避邪,有長命縷、雄菖蒲、菖蒲酒、艾葉人等掛祭習慣;
另一是娛樂,有龍舟競賽、詠詩及鬥百草等遊戲,唯鬥百草已失傳。
農曆八月十五月為中秋節,是詩情畫意的佳節,當天要拜月娘,亦要拜祖先,福佬人還要援泉州風俗擲狀元餅。
(林樂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