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臺灣盆景】 將樹木花卉種在盆子內培養,觀賞其成長發育者為盆栽,如再加以人工修飾,使其藝術化,甚而達到詩情畫意的境界者,則謂之盆景。
盆景英文名為Bonsai,乃日人模仿我國盆景藝術後,將之發揚而大量傾銷到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對於盆景,也就取名日語讀音直譯為Bonsai。
唐宋時代,以宮廷為中心,觀賞盆景水石的風習甚高,盆缽的樣式,也各式各樣,非常繁多。
盆景的精髓是一反應大自然精神的藝術,通常盆景和它悠長的年齡,有不可分的關聯,但事實上,看似蟠幹糾結,蒼古荒涼的盆景並不一定是古齡的,因為在盆景中,真正的年齡並不挺重要,外表所表現出來的年齡,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有價值的高齡性狀,並不一定要經過自然的年歲歷程,而是靠人類的雙手加上大自然配合的情況下完成的,它可能使一株只有幾年生的樹,看起來有百年老。
適合盆景的樹苗,一般分為兩大類,一為松柏類,主要都是常綠針葉樹,如黑松、針樅等。
另一為雜木類,即松柏類以外的樹木,又可細分為觀葉、花木及果實三類,臺灣由於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耐寒性樹種如針樅等,不易栽培,一般常見的多為黑松、榕、愉、?
等,此外七里香、狀元紅、福建茶等亦有得見。
盆景的栽植,大多為小型及中型兩種。
迷你盆景(樹高十五公分以下者)較難假裝樹齡,而大型盆景(超過九十公分以上者)則操作困難。
盆景的特色,在於創造樹木的姿態,但也並不是對生長原野間樹木的照樣複製,而是喚回大自然的精神,喚起自然界的生命力,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形象以表達自然的存在,可說是有如印象派的繪畫,而不是照相機所複製的大自然。
所謂理想的盆景,必須所有的部分-根、樹幹、樹枝、葉片一起配合,以達到統一的效果,亦即須具有平衡、比例、形狀、線條,及所呈現的成熟等觀念。
平衡與比例主要依枝條、葉片的部位以及植株在盆缽內的位置,和枝條大小變化等因素而定。
所謂平衡,並不表示對稱,而在於均衡分布,至於線條,則在反應植株生長點與樹幹的關係。
所有這些因素外,再加上盆缽的配合及用土表面的妝扮,如適當的配以青苔,或草、石等,才能表現出自然的景觀。
(徐怡翔)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