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管理經濟學】 管理經濟學(ManagerialEconomics),通常是指如何將經濟學用於廠商經營及管理決策的一門科學。
西元一九五一年,美國狄恩(JoelDean)寫了一本管理經濟學。
近數十年來,由於經濟學大量引用數學,其理論結構愈見完整和細膩。
同時也產生了理論不易為一般人所了解的問題,因此強調如何增強經濟學應用層面的管理經濟學乃因運而生,並受到普遍的重視。
嚴格說來,學者對管理經濟學一辭所涵蓋的範圍,仍有不同的看法。
在傳統的個體經濟學,即廠商理論(TheoryofFirm)中,有人區分出邊際分析法、管理層面分析法(ManagerialApproach),以及行為分析法。
所謂管理層面分析法,就是在分析廠商行為時,多考慮了管理者的意願(ManagerialDiscretion)。
傳統的廠商理論,是從生產者追求利潤極大的假設出發,然後討論訂價、產量及資源分配效率的問題。
但事實上,在生產者的決策過程中,利潤不一定是唯一的考慮因素;
生產者可能還有追求成長、市場占有率,銷售量,及技術領先等其他的目的。
將生產者的標的函數(ObjectiveFunction)擴大,包含了生產者或管理者意願的分析方法,可視為經濟學中對管理經濟學的看法,也有人認為管理經濟學的範圍,不應只限於如何加強經濟學的應用層面,而應該從經濟學的實用性,來檢討經濟學本身使用的研究方法,或補其理論的不足。
後者可視為對管理經濟學賦與一較積極的意義。
就一般管理經濟學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而言,它涵蓋的範圍很廣。
隨著近代統計學、決策理論(DecisionTheory)的發展,舉凡數量方法(QuantitativeMethod)或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s)、決策論(GameTheory)、作業研究(OperationResearch),或線形、非線形、動態規畫(Linear,Nonlinear,DynamicProgramming)、模擬(Simulation)等,無不為管理經濟學所用。
至於應用的範圍,則除了研究廠商的訂價、數量的決策外,對投資機會的評估、成本、利潤、多產品價絡、數量的分析、存貨管理、財務管理、生產力及技術變動的分析、各種經濟變量的預測等,無不為管理經濟學的研究範疇。
基於管理經濟學強調實用面的特性,它不但在正統經濟學的天地裏,取得了一席之地,對於其他科學,尤其是商學的學生,也已逐漸成為一必備的基礎科學。
(薛琦)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