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教育●學習理論】 一個人能力的發展,大部分依賴學習。
學校教育的功用,在於用有效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
教師若了解學習的心理過程,就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學習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過程?
現代心理學者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一、嘗試錯誤說(TheoryofTrialandError):嘗試錯誤說是美國心理學者桑代克(E.L.Thorndike)所倡導。
他以貓做實驗,把餓貓放在迷籠內,籠外有食物。
貓在籠內亂抓亂咬,最後觸動門鈕而打開籠門,因而得到食物。
次日再把貓關在籠內,它的亂動的次數減少了,不久就把籠門打開。
像這樣反復實驗多次,他就逐漸減少無益的動作。
到了最後,它一入籠內,就去扳門鈕,打開籠門。
由此實驗結果,桑氏認為動物不能從觀察上去學習,也不能用思考去學習,只能從嘗試的動作上去學習。
經過盲目嘗試的過程,錯誤的反應逐漸滅少,正確的反應漸趨牢固,於是刺激和反應之間構成牢固的聯結。
此說又稱為聯結論(Connectionism)。
試誤的學習過程,不限於動物,人類有許多技能,如打球、游泳等,往往是用試誤方法而學成的。
有時心智的學習活動,如演算幾何學的求證題,也會用試誤的方法的。
不過越是聰明的學生,用到試誤的機會就越少;
而教材越困難,用到試誤的機會就越多。
二、制約反射說(TheoryofConditionedReflex):制約反射說又稱交替反射說。
古典制約說是美國心理學者華生(J.B.Watson)所倡導。
他的學說是以俄國生理學者巴夫洛夫(I.P.Pavlov)的實驗為基礎。
巴氏用狗做實驗,他每次拿肉給狗吃時,同時搖鈴,起初狗見肉即流口涎。
像這樣反復多次以後,僅搖鈴而不給肉,狗也會流涎。
可知流涎與鈴聲已建立了新的關係,換言之,替代刺激(鈴聲)已和原來反應(流涎)形成了新的反射作用。
巴氏稱之為交替反射作用。
工具制約說是史金納(B.F.Skinner)所倡。
史氏把白鼠放在實驗箱內,箱內有一桿,桿的下面有一半圓形盤子。
白鼠壓此桿時,即有食物滾進盤內。
如此反復多次,白鼠即獲得壓桿以取得食物的經驗。
以後白鼠饑餓時,即以壓桿作為取食的工具。
又因白鼠必須操作木桿,方能得食,所以又稱為操作制約或操作的交替反應。
三、領悟說(TheoryofInsight):領悟說又稱頓悟說,是德國心理學者柯勒(W.Kohler)和考夫卡(K.Kaffka)等所倡。
他們用猩猩做實驗。
把猩猩放在籠內,籠中有兩根竹竿,籠外懸有香蕉。
猩猩用一根竹竿攫取香蕉,無法取得。
猩猩把弄兩根竹竿,似乎頓有所悟,於是把兩根竹竿接在一起,取得香蕉。
柯氏認為,領悟是學習的要素。
(孫邦正)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