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體育●擊劍運動】 擊劍運動,主要是培養劍手具有敏捷的身手、紳士的風度,它是一種融合韻律和技巧的運動。
淵源可溯及古羅馬、波斯、巴比倫、古埃及的時候,由於人類之求生存與發展,因而產生了不斷的戰爭,而劍就成為人們憑依攻防的主要利器,那時劍的形態是相當笨重而銳利的。
西元十六世紀中葉火藥發明以後,此種曾為人們依憑的劍,驟然間就失去了在戰爭中所依重的價值,然而由於其久遠相沿而成習,在人們的心目中,無形中承襲了一種武士風範的崇尚。
在這懷念與崇尚的衝擊之下,有心的人們遂將這笨重而銳利的劍型,予以適切之改良,使其成為既輕便又靈巧的軟劍,以適應運動與自我的需要,進而轉為人們意識形態之雄風價值了。
十八世紀,歐陸諸國對上層社會之教育,除騎術音樂與舞蹈外,劍術也列為主要課程。
由於皇室貴族人士,仍以劍術自衛,還特地設立了許多擊劍學校,教習劍術,故擊劍運動蔚為一時風尚,當歸功於英國亨利八世的倡導與贊助。
到二十世紀初,愛德華七世的時候,英國業餘擊劍協會也成立了,其時歐陸諸國對擊劍運動之推展,不遺餘力。
當時諸國所採用之劍具,雖然不盡相同,但大都根據一六八○年波蘭所設計,而加以改進的劍形,共有三種劍體,其一為用以刺戳的鈍劍,其二為用以決鬥的銳劍,其三為用以打擊的馬刀。
由於歐洲之普遍風行,故此種運動也隨著移民,使得美洲之擊劍運動也盛行起來,至一九○四年第三屆奧運會上,擊劍正式列入為比賽項目。
在亞洲,以越南開擊劍風氣之先河,而日本緊隨興起,其他國家也振起效尤,並於一九五九年組織了亞洲擊劍聯會,一九七一年起,每四年舉行一次國際性的劍術比賽。
我國全國擊劍協會在民國六十二年成立。
(劉清洲)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