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瀋陽】 瀋陽市,位於遼寧省境遼河支流瀋河(又名渾河)之北岸而得名。
其經緯位置為位於東經一百二十三度三十分與北緯四十一度四十八分。
秦代以前,瀋陽一帶為肅慎民地,漢、晉至唐,屬挹婁國,後為渤海瀋州地,遼金仍之,元時屬瀋陽路,明代置瀋陽衛。
清時自遼陽遷都於此,稱曰盛京。
入關後,疊置奉天府尹、盛京將軍守之。
康熙三年(西元一六六四),設承德縣,附郭。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裁府尹,設奉天府知府。
宣統二年(一九一○),裁承德縣,以府直轄。
民國二年一月裁府,仍置承德縣。
同年五月,又改為今名,為奉天省治,遼瀋道亦駐之。
十八年,國民政府廢道,改奉天省為遼寧省,仍以瀋陽為省治,今為直轄市。
瀋陽市一月平均氣溫約攝氏零下十度,七月平均氣溫約二十五度,年平均氣溫約八度。
因之,夏季涼爽,冬季寒冷。
夏雨冬雪,年降雨量約六百公釐。
遼河平原是東北南部最大平原,瀋陽位居平原中央,為附近農產集散地。
撫順居瀋陽市之東,為我國主要煤礦產地,鞍山居瀋陽市之西南,為我國主要鐵礦產地。
瀋陽市居煤、鐵產地之間,工業極為發達。
目前重要工業有機械、冶金、電力、化學,紡織、食品等,機械工業尤為著名。
東北為我國鐵路網最密地區,瀋陽市為東北南都最大鐵路中心。
今有北寧、中長南段、安瀋及瀋海四大鐵路在此交會,交通極為便捷。
瀋陽市不僅為東北最大都市,東北南部之經濟、交通,及政治中心,亦為文化中心。
清太宗崇德二年(一六三七)於城內築宮殿,分四重,即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
文溯閣即在崇政殿之西,築於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
此外,尚有東陵與北陵,東陵亦稱福陵,位瀋陽市東郊天柱山,為清太祖努爾哈赤之陵寢所在。
北陵亦稱昭陵,位瀋陽市西隆業山,周圍約六百餘丈,為清太宗之陵寢。
二陵皆松柏陰森,境新情幽,而且紅牆碧瓦,規制宏偉,為著名觀光遊憩之地。
(鄧天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