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觀光收益】 觀光收益(TourismProfits),乃指因觀光而獲得的實際經濟利益而言。
觀光客自離開原居地,到達觀光目的地,所花的金錢來購買觀光產品,與服務的總消費量,就是觀光接受國的觀光總收益。
因此國際觀光客的消費,便成為觀光接受國的外匯收入;
觀光客的增加,停留時間的延長,所花費愈大則觀光收益愈豐,對國家整體經濟的影響也愈大。
觀光事業既是「無形輸出」的一種,並且也是其他諸如航運、空運、保險、銀行業等無形輸出中的一分子。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對各國提報的觀光費用時,所作的定義是:「旅行類費用,包括提報國對其國內之外國旅客,所提供商品,及服務所獲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在該國國內之交通費用)(貸方);
以及提報國之居民在國外旅行時,對外國所提供之商品與服務所付的全部支出(借方)。
此等費用包含對觀光旅客、旅行商人、學生、就醫的病人、度假的軍人,及出差的政府官員所作的收入與支出。」
對一般自由國家而言,觀光是「雙向交往」的;
每一個自由國家幾乎都是觀光產生國,同時也是觀光接受國,其觀光收入和支出(觀光輸出或輸入)之差額,就是觀光的差額,對於支付平衡具有深遠的影響;
其觀光順差與逆差更是影響一國的經濟屬甚。
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對發展觀光事業增加觀光收益,以彌補因巨額輸入遠超過輸出(貿易逆差),而引起的支付平衡逆差有極大的貢獻,所以世界各國無不以發展觀光事業為重要的經濟措施。
觀光事業除了直接帶給該國家的經濟收益之外,同時更可以創造就業的機會,提高國民的所得等;
而間接的影響,可使觀光消費,對地主國或該國某一地區的經濟,其有乘數效果(MultiplierEffect)作用。
所謂乘數效果,即在觀光收益中每一美元的收入,再經過流通後所產生的經濟效果,遠超過該一美元的實質收益的若干倍。
其價值必大於這一單位的收入。
同時又可增加政府的稅收、繁榮地方的建設、開發地區的發展,更可促進國與國間的諒解合作,與國民外交的推展,從而達到世界和平的目標,其影響的深遠,更超過實質可見的收益。
(陸景武)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