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邏輯實證論】 邏輯實證論(LogicalPositivism),是西元二十世紀的哲學主流之一。
由於此學說強調邏輯與經驗,故又稱之為邏輯經驗論(LogicalEmpiricism)。
此學說發源於維也納。
在一九○七年,數學家漢因(HansHahn)、經濟學家紐拉(OttoNeurath)、物理學家弗蘭克(PhilippFrank)等人,在維也納集會討論哲學問題。
他們認為傳統的形上學太曖昧,無法成就知識,因此哲學必須重新改造,要以潘加雷(Poincare)之新實證的科學方法來討論哲學問題。
從此「維也納學團」(ViennaCircle)之名即不脛而走。
一九二二年,史立克(MoritzSchlick)教授崛起為領導者,迅速地發展了這個學團的思想。
一九二六年,著名的卡納普(RudolfCarnap)也加入,於是陣容更為壯大。
他們在一九二九年由史立克、卡納普、漢因、紐拉四人共同發表宣言,題名為「科學的世界觀,維也納學團」(WissenschaftlicheWeltauffassung,derWienerKreis)。
在此宣言當中,他們回顧歷史上各種求知的方法,並藉以改造當前的學術,尤其是哲學。
一九三六年,領導者史立克被刺身亡,於是這個源於維也納,且非由哲學家們所發起的新哲學運勸,就漸漸地衰微下去。
不過,他們的一些主要思想方法或觀點,卻強烈地衝擊著全世界的哲學界,影響所及,既深且廣,當今英、美學界的分析哲學(AnalyticPhilosophy)之蓬勃發展,可以說是拜維也納學團的邏輯實證論之賜。
其重要觀點:一、他們反對傳統的形上學,認為它們無非是一些曖昧且濫用語言的東西,根本無法從科學或經驗的驗證而知其真假,因此不能成就知識,他們稱之為沒有認知意義(CognitiveMeaning)的命題或語句。
例如黑格爾云:「熱是物質在其無形性及其液化性之中的自我復元;
是其抽象的同質性對於分殊的特定性之一種勝利;
它的作為否定之否定的抽象的純粹自存的連續性在此從事活動。」
二、為了掃除形上學中的迷霧及成就知識,他們訂立了一條原理,稱之為「檢證原則」(VerificationPrinciple)。
並斷言:「任何一種語句,只有可被檢證纔有意義。」
在此,所謂檢證是指「有被經驗證實為真之可能性。」
而意義則指上述之認知意義。
據此,傳統形上學的命題通不過此檢證原則,其所提出的問題也是「虛擬的問題」(Pseudo-Problem),就如:「到底這根蠟燭是從東邊、西邊、南邊或北邊熄滅的呢?」
三、哲學的研究,須先作語言的分析,因為哲學上很多爭論或問題,其實都是由於濫用或誤用語言所致;
簡言之,在我們問「X是什麼?」
之前,須先問「X一詞之所指為何?」
理由是:如果我們要有清楚的答案,則必須要先有清楚的問題。
此一哲學方法論上的成就,目前一直支配著整個英、美哲學界。
(黃慶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