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辯證法】 辯證法之字義為交談藝術,此字在蘇格拉底以前已有人使用,蘇格拉底又賦予它一古典意義。
他試用辯論方式逐步澄清概念,使人了解事物之本質。
柏拉圖之對話錄則更進一步,透過正與反之辯證,使事物之本質呈現出來,並循此而向上推出最根本之實在,是為理念(Idea),足見柏拉圖所採用之辯證乃一形而上學之方法,中世紀所採用之辯證法皆與此相似。
例如中世紀所流行之辯論(Disputatio),以及士林哲學之問題(Quaestiones),這些類型之著作,都是以此辯證方法寫成的。
總之,古代之辯證法即是以是非法(SicetNon),把思想向前推進之方法。
事實上,交談與辯論能夠展示人之特性;
人類自始至終都在跟別人或自己交談,整個人類之精神發展過程亦是在隔著時代進行交談。
唯有透過此種正與反的辯證方式,完全的真理才能逐漸顯露;
人類歷史亦是在此方式下進行的。
為此有人把辯證法提升,使其成為天地萬物之基本法則,此實不足為奇。
赫拉頡利圖(Heraclitus)指出,戰爭(對立之衝突)為萬有之父,意謂正反之辯證為萬物之基本特性。
德國觀念論將此概念發揮得更為透徹,黑格爾為其最典型之代表。
他認為,實在之變化過程即正、反、合之辯證發展過程。
然思想與實在為同一,故思想之過程亦必為正、反、合之辯證發展過程,此為絕對精神之本質,亦為現象世界之本質。
文藝復興時期,尼各拉古撒(NicholasofCusa)視神為對立之統一(CoincidentiaOppositorum),亦表現此辯證思想。
由於黑格爾之影響,馬克斯將辯證法應用於物質世界及經濟領域,遂形成辯證唯物論。
他主張,物質世界之變化過程即正、反、合之辯證過程。
人為物質界之一物,故人類之經濟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皆為正、反、合之辯證過程。
其說粗略淺陋,牽強附會,毫無哲學價值;
其視人為純物質體而否定人類之道德自由,以人類生活全部為物質及經濟之辯證所決定,更是荒謬不通。
中世紀以辯證法為研究人類思想法則之形式邏輯學,有些邏輯學課本之標題為Dialectic,另外有些詭辯字將辯證法應用於無意義之辯論,故辯證法一詞有時意指詭辯。
康德在「先驗辯證論」中所講之辯證法具有特殊意義。
其所謂先驗辯證論,是指對於純粹理性之錯誤使用之批判。
由於理性之錯誤使用,而產生超驗之形而上學,包括超驗心理學、超驗宇宙論,及超驗神學。
其所得之觀念,稱為超驗的幻象(Illusions)。
故康德之辯證法即對於超驗的幻象之批判。
(孫振青)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