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常州】 常州,乃為府名,隋置常州,尋改為毗陵郡,唐仍曰常州;
宋曰常州毗陵郡;
元稱常州路;
明為常州府;
清仍其舊,屬江蘇省治。
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谿、江陰、靖江八縣。
民國之後,廢府存縣,並併陽湖縣地入武進。
金匱入無錫,而以荊豁入宜興。
武進始置於晉,梁廢。
故城在今治西北,唐復置,即今治。
浩與陽湖並為常州府治。
地瀕運河,京滬鐵道經之,水陸交通利便,商務稱盛。
陽湖在武進之東,以近陽山得名,而縣以湖名,清析武進地置陽湖。
無錫在吳縣之西北,地有錫山,惠山之支脈也。
周秦間產錫,漢興錫竭,乃置無錫縣。
新莽時錫復出,遂易名為有錫。
東漢順帝時,錫又竭,定仍名無錫。
地瀕太湖邊,亦在京滬線上,工商繁盛。
湖邊有黿頭渚,遙望之島嶼隱現,約七十有二。
眺望湖中小箕山,輕嵐翠島,綠樹紅牆,附近有梅園,植梅八千餘株。
清析無鍚縣地置金匱,並置常州府下,今已無存。
宜興古吳之荊豁地也。
秦為陽羨縣。
谿受金陵宣歙之水,東西亙百里以入於震澤,塗泥下濕之墟,榛莽彌望,以荊名谿,與泰伯墟偪介,泰伯逃荊,著在史冊。
清雍正初析宜興地在荊谿以南者為荊谿縣。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西元九七六),改義興為宜興縣。
元、明仍之。
清因舊制,但置荊谿,並隸常州。
宜興以陶器著名。
江陰踞長江之險,大江自京口委折而南,浩溔澎湃,勢益壯,越數百里,聚為澄江之區,築有臺。
明末清初,孤城抗清八十三日,忠靈殉難者十萬有奇,對日抗戰中殉國烈士,亦復不少。
南城有先總統蔣公所題忠義之邦巨額。
江陰為古延陵邑,吳季札封耕於延陵。
楚考烈王封黃歇為春申君,以此為其采邑。
秦屬會稽郡。
梁敬帝太平元年(五五六),置江陰郡。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二六),入隸常州。
明太祖為吳王時(一三六四),改連洋洲,尋復為江陰州,清仍其舊,民國因之。
靖江在泰興縣東南,位在長江之北與江陰隔江相望。
常州府屬各縣江陰處於捋長江咽喉之地,瀕江多山,不獲耕種之利,畏潦畏早,其他縣治多為濱湖之區,皆為魚米之鄉。
(鄭子政)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