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倫敦】 倫敦(London),為英國首都,也是英國協的政治中心,不但是英國的政治、商業、金融與文化中心,同時,長期以來也一直是世界政治與經濟樞紐之一。
倫敦位居泰晤士河畔,距河口約六十五公里,鄰近歐洲大陸,中隔英吉利海峽。
就地質與地形而言,倫敦位於倫敦盆地底部,其所在岩層屬於白堊岩層,此岩層向東延伸至北海邊成懸崖狀,在盆地東邊構成單斜脊地形。
在市中心區的白堊層上覆蓋有臺階狀礫石,顯示過去河流所遺留下的河階地形。
氣候上,倫敦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有雨,年平均降水最為五百九十五毫米,一月均溫攝氏五度,七月均溫攝氏一八.二度。
由於位居盆地之內而面向北海,海風所帶來的濕氣經常造成大霧,尤以冬天十一月至二月間更為濃烈。
有時混合工業廢氣,如煤煙,常形成倫敦出名的黃色濃霧,瀰漫市區,甚至波及地下鐵路,不但影響視線,也會令人窒息。
唯近年來由於英國政府對倫敦空氣污染的管制,黃色濃霧情形已有顯著的改善。
整個倫敦市區沿泰晤士河伸展,範圍廣大,根據西元一九六五年四月開始實行的倫敦政府法令,倫敦在行政上可區分為:市(TheCity)與大倫敦(GreatLondon)。
市指倫敦核心約一平方英里(二.五九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地區,其行政權與大倫敦分開,具有獨立的政府與警察。
大倫敦為市以外的倫敦市區及近郊,面積六百一十六平方英里(一五九五.四平方公里),分為三十二區,每區人口平均約二十萬人。
市位於泰晤土河左岸,在倫敦橋北方,為商業與金融中心,從前四周有城牆,現已拆除。
許多著名的大銀行、商店、出版社,包括英格蘭銀行與倫敦交易所,都集中於此。
大倫敦的西端(WestEnd)地區也位於泰晤士河的左岸,為一立法與文化中心,白金漢宮、國會議事廳等重要政府機關皆位於此,還有大商店、博物館、畫廊、劇場等。
西倫敦也是博物館、公園林立的古老地區。
北倫敦則為高級住宅區。
東端(EastEnd)與南倫敦為工人住宅區及主要工廠地區。
基本上,倫敦為一商業、財政與貿易的都市,是世界保險業的中心與海事活動的樞紐。
其黃金市場買賣占自由世界黃金交易額的五分之四,倫敦的股票交易執世界股票市場之牛耳。
創於一六九四年的英格蘭銀行,象徵著倫敦財政之重要性。
倫敦也是聞名於世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與郵票買賣市場。
工業方面,倫敦市區已少有重要工業,自一九六○年代以後,工業已有遷離倫敦市區的傾向,現尚存在於市區的只有些小型工業,如成衣、食品、飲料、印刷、家具、釀造、菸草等製造業。
較重要的工業主要沿著泰晤士河向東發展,東端與南倫敦為主要分布地區,以重工業、化學、煉油與汽車製造為主。
交通上,倫敦為英國最大陸、海、空運輸中心,聯繫國內各地外,又是英國對外最重要的門戶。
航空方面有通往歐洲大陸、美洲、亞洲、非洲等地的航線,航線多,班機頻繁。
海運方面,倫敦一向是世界重要的航運中心之一,在多佛與法國的加萊之間,每天有渡輪相通。
又有開往哥本哈根、里斯本、赫爾辛基等郵輪航線,以及開往非洲、亞洲、澳洲的航線。
倫敦是個文化中心,它擁有世界聞名的歌劇院、交饗樂團、芭蕾舞團、藝術館,與博物館。
還有倫敦大學、皇家音樂學院,及其他各種學術機構。
倫敦也是旅遊者所嚮往的名都之一。
市區內有許多著名的公園與廣場,如肯辛頓公園、攝政公園、海德公園、國會廣場與特拉法加廣場。
著名的歷史性建築物有倫敦塔橋、國會議事廳、西敏寺、白金漢宮、聖詹姆斯皇宮等。
倫敦的起源已不可考,不過,一般咸認,在二千多年前即已在泰晤士河渡口形成一小貿易中心。
四三年,當羅馬人征服了英國時,在渡口築了橘梁並建立港口,後來發展成具有四萬五千人的繁榮城市。
當羅馬人於四二三年撤離英國以後的四百多年間,倫敦的發展隨著不同的入侵者而起伏不定。
從一五三○至一六○五年間,倫敦人口由原來五萬人增加到二十多萬人。
一九六○年代中葉以後,由於內戰(一六四二)、瘟疫(一六六五)及大火(一六六六),使倫敦元氣大傷。
尤其一六六五年的黑死病死了約十萬人,而一六六六年的大火,連績一週,使「市」地區五分之四化為灰燼。
工業革命以後,倫敦又迅速發展,到一八○○年時,人口已達一百萬人,為當時世界最大都市。
以後一直維持快速的發展,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德機轟炸破壞,戰後快速恢復,現為擁有八百多萬人口的大都市。
(薛益忠)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