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教育經濟學】 教育經濟學(TheEconomicsofEducation),係教育與經濟兩門學科的整合,它是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研究教育事象的一門科學。
一、定義:教育經濟學為應用經濟學的一種,以研究有效生產與分配教育上的稀有資源,以滿足每一個人對於教育財所需求的慾望,特別側重教育部門中資源分配的效率,人力供需的配合,教育計畫的釐訂,以及教育對經濟發展、社會福利與公平原則所產生的短期與長期影響。
二、範圍:有關經濟學有效生產與分配範圍,只要能適用於教育,均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範圍,包括:(一)教育與人力,(二)教育與經濟,(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四)教育供需,(五)教育成本(六)教育投資,(七)教育收益,(八)教育投入與產出,(九)教育財政,(十)教育計畫等方面的問題。
三、目的:教育經濟學研究的主體為教育,旨在運用經濟學上的理論與原則,使教育資源能作合理的分配及充分利用,期以提高教育品質,改善教育制度的效率及生產力,促進國家全盤的發展。
四、起源:教育經濟學初期形成的理論-人力資本的概念(TheConceptofHumanCapital),可溯源自亞當史密斯(AdamSmith)的「國富論」(TheWealthofNations),因此,理論上,教育經濟學的建立始期應是西元一七七六年。
五、發展,教育經濟學研究的演進,首先奠基的是教育投資論,其次是教育生產功能論,再次是教育計畫的經濟面;
教育投資論基礎的奠定在一九○○年以前,教育生產功能論則在一九一○年代才初具雛形,而教育計畫的經濟面則在一九三○年代以後;
一九七○年代以前,這三大部門的主要理論與實際,由不同角度、不同背景慢慢孕育而成;
如以教育經濟學名詞的出現,來說明教育經濟學的建立與發展,則教育經濟學的建立與發展,應在一九五○年代與一九六○年代之間的事,從建立、發展,迄今,為期不過二十年左右。
六、功能:教育經濟學的功能或重要性,可以歸納為下列四點:(一)可以使教育資源能夠作有效的分配與充分的運用,(二)可以提高教育制度的效率及生產力,(三)可以提供教育行政部門及受教者作決策的參考,(四)可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加速均富安和樂利大同社會的早日實現。
七、文獻:據一九六六年勃勞氏(MarkBlaug)再版「教育經濟學文獻彙集」已包含一千種。
其中八百六十三種為一九六○年以後出現的。
本國已出版有:教育部編印的「教育計畫叢書」(迄民國七十年,共出書六十四種);
高希均主編的「教育經濟學論文集」(民國六十六年)等百餘種。
(張錦松)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