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茶】 茶,性喜潮濕,凡依傍河川,朝霧濃郁,水氣充足,溫度在攝氏十五至十八度左右之處所,均合於種茶。
我國南方各省均產茶,以臺灣省而言,北部屬亞熱帶,在冬春之交為雨季,有利茶葉生長,舊時之文山、海山(今之三峽、坪林、新店、淡水)為臺灣較早種茶之地區。
臺灣之製茶技術及茶葉之品種,多半是清朝期間由福建省傳來的。
凍頂茶產於南投鹿谷,文山包種茶則產於新店、三峽、坪林等地。
茶葉在我國發源甚早,在本草(西元前一七○○年)及爾雅(前六○○)已有茶之記載。
南洋地區(印度、爪哇、錫蘭等)以出產紅茶著名,因主產地為世界雨量最多的阿薩姆山區(Assam),故稱阿薩姆紅茶,其品種亦稱「阿薩姆」。
茶樹可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現亦有取種仁之細胞做組織培養者,唯尚未達實用階段。
茶因製造時之發酵程度不同,可分為綠茶(不發酵)、包種茶(微發酵)、烏龍茶(半發酵),及紅茶(全發酵)。
茶葉中之單寧、咖啡因、氨基酸、糖、葉絲素,及多種揮發成分,與其香味、品質甚有關係。
氨基酸含十數種,與味境有關係。
揮發性成分則多達二百八十餘種,與其香味有關。
茶葉之品質與採收熟度、採收天候、製造技術等甚有關連。
茶之製造方法以包種茶為例則為:茶生葉→日光萎凋→攤架發酵→間歇攪拌→炒菁→揉捻→解塊→烘焙→粗品(供精製)茶之種仁乾燥後榨油謂之茶油,因含未飽和脂肪酸,據云有降血壓之作用,又因含有某種抗氧化成分,不易酸敗,故甚受歡迎。
茶樹一般以新種之後三年開始採收,以後則維持中耕、除草等耕作。
然後五年左右做一次更新。
更新時將茶樹的上部老化枝葉剪除,只留十公分左右之莖,使其長出新枝椏,是所謂臺刈。
茶葉之病蟲害,如煤煙病、蚜蟲害、茶蠶、潛葉蛾等甚為常見。
(蔡龍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