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6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宮廷建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4 06:3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宮廷建築

 

宮廷建築(Palace),為居住建築史上規模宏大華麗的一部分,與宗教建築同為建築藝術的骨幹。

 

一般說來,宮廷為古代王公貴族之居處,故自有歷史以來,即有宮廷建築。

 

在古老文明中,古埃及、古小亞細亞諸國、印度與中國,不論遺物之發掘與文獻之所徵,均可見富麗堂皇之宮廷建築。

 

各民族文化間的差異,也表現在各地的宮廷建築上。

 

宮廷為一龐大之住宅,結合部分儀典性建築而組成,東方帝王多妃嬪,其宮室為若干婦女與閹者居住之小單元所構成,即所謂後宮。

 

東方帝王亦重威儀,故其會見朝臣與外國使節之處,為規模宏偉之殿堂。

 

我國自古即有內朝、外朝之分,以別起居與儀禮。

 

至明清,宮廷建築之制度大定,外朝自午門、太和門之內,為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以太和為正殿,帝王南面而臨天下,氣象萬千,為舉世之冠。

 

宮廷建築通常也包括帝王在京城以外的離宮、別館。

 

此類宮室多具有遊樂性質,故常與園囿相結合,其建築之富麗相當,嚴肅與規模則稍減。

 

我國明清時北京的三海,與清代的圓明園及頤和園中的建築,就屬於這一類。

 

西方的宮廷建築定義較廣泛。

 

文藝復興以來,上層社會規模宏偉的市內住宅,概以宮廷稱之。

 

佛羅倫斯、羅馬、威尼斯等地均有建造精緻、裝飾文雅的宮廷建築。

 

當時的傳統比較不重外觀,內部則盡文飾之能事。

 

文藝復興宮室的規模,以羅馬法尼斯宮(PailazzoFarnese)為例,乃以中庭迴廊為中心,嚴整而典雅。

 

迨至巴洛克時代,建築之外觀漸趨繁複,內部力求金碧輝煌。

 

此時歐洲的權力中心北移,法國與英國,及較後期的德奧帝國與俄國的統治者,相繼成為宮廷建築熱心的贊助人。

 

尤以法國歷代帝王興建之羅浮宮,與路易十四興建之凡爾賽宮規模最龐大,外觀最壯麗,為歐陸國家宮廷建築之典範。

 

是類宮室多以中心院落向兩翼展開,中軸對稱,與法國幾何式庭園相結合,庭園範圍廣大,景象壯闊,象徵歐洲帝王不可一世的雄心,亦為王公貴族命婦們戲劇性生活之舞臺。

 

其中均設有儀典性之廳堂、宴會堂,王后、貴賓等使用之寢宮、餐室等,裝飾華麗。

 

接著是洛可可時代的來臨,歐洲宮廷建築受女性之支配,有軟化之趨向,特別是內部之裝飾,熱愛優美纖細之曲線。

 

家具尤其舒適,沙發成為宮室中之寵兒。

 

色彩則崇尚艷麗,並飾以王后肖像畫。

 

西元十九世紀之後,王室相繼被推翻,各地宮廷建築均開放為博物館,供民眾欣賞憑弔矣。

 

(漢寶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45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3 04:42 , Processed in 0.1406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