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二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2 08:2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二黃

 

二黃,亦作二簧,是我國戲曲腔調之一種,為構成皮黃劇的主要音樂。

 

或謂在安徽用簧,在湖北用黃,此說甚無據。

 

二黃音樂的起源和發展,跟我國其他地方戲曲的聲腔一樣,十分複雜而不容易理得清楚。

 

從若干記載中考索,亦難盡符實際,都門紀略詞場序以為出於湖北之黃陂、黃岡,齊如山先生在皮黃之來源及改造一文中,已證其非;

 

劇學月刊二黃來源考謂出於江西之宜黃。

 

按湯顯祖玉茗堂文集卷七有:宜黃縣戲神清源祖師廟記中,略謂明嘉靖四十年間,譚大司馬綸歸宜黃,惡子弟為樂平及青陽腔,乃以浙之海鹽腔教其子弟,及譚綸歿後二十餘年,宜黃子弟食其技者殆千人;

 

湯氏又曾致書宜黃藝人羅章二,囑其演牡丹亭切依原本;

 

則宜黃腔或與弋腔、海鹽腔相近,而傳入安徽,與吹腔合流,形成李調;

 

元兩村曲話所謂又有吹腔,與秦腔相等,亦無節奏,不用梆但用笛;

 

在圓雜志亦謂變弋陽為四平,按乾隆末年嫌弋腔之幫腔而改用小過門,而徽調主流之吹腔用笛近崑腔且有過門;

 

又宜黃在基本上唱平調,亦稱四平調,聲腔同於平板二黃;

 

陝西之亂彈梆子,於明末由陝南入漢水流域,影響當地聲腔,形成漢調,東南入安慶,形成用胡琴之安慶梆子,此梆子又影響原用笛吹之吹腔,合流而為四平,故江西亦稱吹腔四平為秦腔,而紹興亦稱亂彈為二黃,今之平劇四平用胡琴而川劇四平則用笛;

 

江西之高腔傳入西安名曰四平高腔,全用笛與胡琴,亦用幫腔,若干句或有小過門;

 

徽班自乾隆五十五年入京,高月官朗亭唱二黃,其時徽腔用笛秦腔用胡琴;

 

道光八年(西元一八二八年),湖北伶人入京唱西皮二黃用胡琴,早在嘉慶時嫌亂彈用胡琴其聲尖銳,命改雙笛;

 

後同治帝亦嗜皮黃,又改用胡琴;

 

可知用胡琴者源自西秦,用笛者本自兩江徽鄂;

 

後四平次腔或用胡琴而成平劇之四平,或用笛而形成有過門無幫腔之改良吹腔;

 

其相互影響,乃造成今日平劇中之二黃系統音樂有導板、慢板、垛板、散板、搖板、迴龍等腔,且來自徽腔的吹腔、高撥子等,亦屬二黃、蓋西皮源自西秦,定音用四工,二黃本出崑弋四平,定音用合尺也。

 

(李殿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04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1:4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