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首都,歐洲大陸第一大都市,全世界最著名的七大都市之一。
每年夏天,大街兩側,滿布露天咖啡座,方便那些忙裏偷閒的行人。
行人累了,入座休息作看客;
看得膩了,再度離座作行人。
這是巴黎市區之內行人道側特有的風格。
巴黎是法國境內表現「集中性」最強烈的大都市。
把它列入世界一級大都市行列之內,絕無問題。
然而法國境內缺乏二級或三級都市,其餘的都市只能列入四級或五級之內。
為什麼巴黎會這樣的特別發達?
因素有二:第一,位置好。
它位於巴黎盆地之中心。
巴黎盆地位於法國中北部,在法國境內面積最大,農產最富,人口最多,交通最便。
而且北有比、荷,又介於英、德兩強之間,形勢非常優越。
第二,水運便。
巴黎盆地六條河流(瓦茲、馬恩、塞納、雲、羅亞爾、尤里)航運極盛,有助於巴黎「集中性」機能之強化。
水運價格低廉,有利於輸送笨重的商品。
例如燃料、原料、糧食及粗笨的製造品。
巴黎市區人口(西元一九七五年)二二九萬,大市區(包括衛星市鎮)九八八萬。
大市區之人口約佔全法國之人口五分之一,實嫌比數過高。
巴黎市區位於塞納河與馬恩河匯流處之西,距塞納河口二二○公里。
海輪可進入塞納河口,直駛巴黎。
從港口機能方面來看,巴黎已是法國第三大港口,僅次於馬賽與哈佛二港。
巴黎市區之發生點,在塞納河內一小島之上。
此島把水道分成兩股,寬度減小,易於造橋。
因此,古代羅馬大道,去法國北部,必須通過此島。
由於此地交通便利,氣候良好,農產又富,長期發展,遂能成為今日之規模。
西元前一世紀頃,羅馬人名其地為路底西亞(Lutetia)。
四八六年,佛蘭克王克羅維斯在此地建都。
自此以後,巴黎即成為法國政治及文化中心。
巴黎市區以前有城。
最內之城建於一一四○年。
稍後又向外擴建三次(一三七○、一七八九、一八四○),面積一次比一次大。
一八四○年之後,市區擴展更為迅速。
為了改善交通,所有的城牆全部拆除,改建環形的市內大道。
市內最引人注意的一條大道是香舍麗榭大道,最直、最整齊,也最壯麗,由凱旋門直達埃及碑。
凱旋門位於塞納河北岸,是一座紀功的大建築物。
由凱旋門輻射而出的大道有十二條之多。
遊客來此,極易迷失道路。
埃菲爾鐵塔位於塞納河南岸,塔高三百公尺,建於一八九八年。
塔梯共有一、七一○級。
凡爾賽宮在市區之西南方,相距約二十五公里,為法皇路易十四所建。
上述之一門、一塔及一宮,是法國建築藝術之結晶。
市區中部是大商業區,東部是大工業區,西部是住宅區。
(鄒豹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