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軍事●政治作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1 08:5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軍事●政治作戰

 

一、政治作戰的起源:德國軍事思想家克勞什維茲(KarlvonClausewitz)說:「戰爭乃人群角鬥之擴大。」

 

「戰爭為屈服敵人而實現自己意志的暴力行為。」

 

「戰爭為政治關係之延長行為,用別種手段而為的政治。」

 

戰爭固為鬥力之事,但如何使自己的力量增長,使敵人的力量衰退,及怎樣運用自己的力量使其發揮最大的效能,以寡敵眾,以弱敵強,故又為鬥智之事。

 

孫子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又說:「攻心為上,攻城次之。」

 

就是最早的政治作戰起源。

 

現在戰爭的遂行武器之威力已達於極度,如直接以武力作戰,不僅損害太大,而且往往造成兩敗俱傷,所以各國或政治派別之間,遂用非以武力為主的各種方法而進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所謂「冷戰」、「非傳統性的戰爭」等等名詞出現。

 

美國金特勒博士(Dr.WilliamR.Kintner)著戰爭新境界一書,將「冷戰」、「非傳統性的戰爭」,以及共黨在各地進行的滲透、顛覆的各種方法,統稱謂政治戰。

 

二、政治作戰的涵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治作戰思想體系正式建立起來,則是我國先總統蔣公;

 

他秉承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戰爭思想,及根據反共作戰經驗,遂提出了政治作戰的概念。

 

他說:「除直接以軍事或武力加諸敵人的戰鬥行為外,皆可謂之政治作戰。」

 

「政治作戰的意義,簡言之就是鬥智,武力作戰就是鬥力。」

 

但是,政治作戰並不排斥武力之使用。

 

他補充說:「雖然它一切在鬥智,但也並不完全排斥鬥力,因為政治作戰含有武力的示威,準武力的暴動,和半武力的特種作戰性質。」

 

武力戰與政治作戰是總體戰的兩面,因對象、時、空之不同,而所運用的方式與分量雖有異,實則是一有機的整體,不能分割。

 

廣義的政治作戰是至大無外的,就反共復國的政治作戰說來,乃是貫徹全民意志,考驗民族精神,發揮整個國家戰力的表現,無所不包。

 

政治作戰有六大內容:就是思想戰、情報戰、心理戰、組織戰、謀略戰、群眾戰,這六大內容就是政治作戰的基本條件和戰法,用這些內容以從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等之作戰,那就是總體戰。

 

依國家戰略體系說來,為達成國家目標者,稱為國家階層之政治作戰;

 

為達成軍事目標者,稱為戰區之政治作戰。

 

所謂「戰地政務」,乃戰地政治作戰之一種體制與戰法。

 

我國研究政治作戰之著作,有王昇將軍著政治作戰概論,甚有參考價值。

 

(李正中)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67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20:1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