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玉器】 國人對於玉器,不但愛它,而且敬它。
愛它,是因為它的質地潤澤。
古人形容美玉,有四句話是:赤如雞冠,黃侔蒸栗,白如截肪,黑譬純漆。
玉是石性,而有雞冠、蒸栗、截肪、純漆的色澤,怎能不使人喜愛?
至於敬它,可能與儒家的提倡有關,因為孔夫子是把玉之美,與君子之德,相提並論的。
有一次,他的學生子貢問他:「人們都敬重玉,看不起石,是不是因為玉少而石多呢?」
孔子告訴他:「這與多少無關,玉是比德君子的。」
然後他把玉的那一種情形,合乎君子那一種德,舉出十德,告訴子頁。
君子,是人所敬重的,玉有君子之德,自然也受到敬重了。
由敬玉而迷信玉,那是道家宣傳的結果。
他們說:人吃了玉可以長生,佩帶玉可以避災難,死人的九竅中放進玉,可以使屍體不朽。
人們不察這話是否可靠,便迷信起來了。
國家重器,有許多是用玉來做,那就是由於敬玉的觀念而來。
周禮中所談到的,有所謂「六瑞」與「六器」。
「瑞」是什麼?
它的用處有如現在的任命狀。
現在的官吏,被派作了什麼職務,是要給他一個任命狀,他就可憑著此狀,行使他的職權。
古時的升官拜爵,就給他一塊玉,這個玉就是所謂「瑞」。
周禮說:「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
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
瑞有六種:形狀有二:一種是圭,是以尺寸分高低,王所執的十二寸,名鎮圭;
公所執的九寸,名桓圭;
候所執的七寸,名信圭;
伯所執的五寸,叫躬圭。
另外一種是璧,不以尺寸分,而以紋飾分:子爵所執是穀紋,男爵是用蒲紋。
「六器」是六種祭天、地、四方的禮器。
周禮說:「以玉作六器: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青圭禮東方,白虎禮西方,赤璋禮南方,玄璜禮北方。」
文中的「蒼」、「黃」等字,是玉的顏色:「璧」、「琮」等字是禮器的名稱。
璧是圓形板狀體、中有圓孔;
琮是方形柱狀體,中間也有圓孔。
古有「天圓地方」之說,所以用璧祭天,用琮祭地。
禮四方之器,則是根據五行之說而來;
東方之神是青龍,用青玉做一個似龍之圭來祭;
南方之神是朱雀,用赤玉(瑪腦)做的璋來祭,因為璋的首有些像鳥頭;
北方之神是玄武,玄武神是烏龜,所以用一塊像龜殼的璜來祭;
西方之神是白虎,用白玉做成虎形的琥來祭,這是六器中惟一琱動物形的祭器了。
以上所說的六瑞與六器,以前的古玉鑑藏家,都非常重視它們,認為這是國家重器,對於詁經證史,是很好的材料。
現在的人已漸有改變,認為欣賞玉器,要欣賞它的精細琱琢,禮器是以「不琢」為貴,從純藝術的觀點看來,就覺得是乏味了。
以璧為例,禮器的璧,祭天的蒼璧,沒有紋飾;
子男所執之璧,也不過是簡單板滯的一種紋飾。
而民間用以欣賞、饋贈之璧,花樣繁多,有的施兩重花紋,有的在廓外雕出紋飾,有的作浮雕紋,有的作鏤空紋,它們的引人萬愛,自然比禮器的璧,要強多了。
現在的鑒賞家,有一個大轉變,是偏重於玩賞物、服飾物與喪葬器了。
琱玉與繪畫一樣,畫家認為畫人物、犬、馬比較難,琱玉也是一樣,琱一個璧、一個圭,都是幾何圖形,並無難處,琱一個生物就不同了,既要肖真,又要生動,能把它琱好,纔算達到藝術創造的目的。
一匹馬、一頭牛,在藝術上的重要,遠比禮器中的圭璧為高。
服飾器是人日常用的東西,玉製的服飾品,就有裝飾的意義在其中,例如玉梳,都在齒的上方,琢有精緻紋飾,在梳完頭髮後,把梳插在髮上,有紋飾的部位,露在外面,使別人能看得到。
其他如玉笄的頭、腰帶上的銬,以及頸飾、腕飾、腰飾,有的根本就是佩飾之用,有的雖是實用品,而佩飾的意味,大於實用了。
喪葬之器,存世最多;
有些服飾器,在人死後,也隨同入棺,加上特製的喪葬器,數量就多了。
例如兵器中的戈,本是武器,三代都用銅製,玉戈只有兩個用途,一個是做儀仗用,一個做為殉葬器。
出土的玉戈,整體都用玉做的,大都比較薄,容易斷折,可以知道它不是實用的,有的是銅內(柄)玉援(戈身),在內上鑲有美麗的松石紋飾,琢磨極精;
又因在地下埋藏日久,玉的部分,沁成種種顏色,銅的部分,又生了綠銹,更使得這件戈異常美麗。
(那志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