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工業合作】 生產合作在學理上有廣、狹義之別,廣義的生產合作通常包括農工等各種生產及勞務的合作;
狹義的生產合作通常則以工業生產為限,也就是工業合作。
在經營上由於方式的不同,工業合作又可分為完全的工業合作與部分的工業合作;
前者是由小生產者和勞動者共同出力,共組一個生產單位,以合作之方式,謀取大規模的經濟利益,將勞動者和資本家合為一體,而每一個社員均附屬於合作社而沒有各自獨立的生產單位。
後者是社員保留自有的生產單位,而只將生產流程的某部分工作,以合作方式共同經營,以圖改進社員不利的生產條件而組成的合作組織,如信用合作、利用合作、供給合作等皆屬之。
從歷史上觀察,生產合作的發生早於消費合作,而生產合作的起源,又以工業合作為嚆矢。
十八世紀產業革命後,由於小生產者、手工業者的沒落,淪為雇工;
因而使他們激發一種自救的意識,進而結合生產組織,即為工業合作社。
其目的在於廢止資本利潤,促進勞工自主及解決失業問題等,工業合作於一八四八年由法國的路易‧布朗(LouisBlanc,西元一八一一~一八八二年)之提倡,取得國家大力支持,組成所謂「社會工廠」,旋因政府支持取銷,乃漸行沒落。
完全的工業合作,是集體的生產方式之一。
無可諱言,它的存在固能解決一些問題,達成某些目的;
例如它能消弭勞資的糾紛,實施大規模生產、減低成本,然而它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例如缺乏資金與效率,缺乏對外部經濟之應變能力以及無法與資本家經營相抗衡等,乃使其發展受到限制,因而日趨沒落。
然而部分的工業合作,各國尚多實例,這種合作只是社員經濟業務的部分結合而已,社員個人仍是獨立的經濟單位。
如原料購買合作社、機械設備利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均是。
不過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其數量有限,所以發揮的功能也就受到限制了。
工業合作的思想源流雖長,但實際上只在法國風靡一時,即日趨式微。
如今存在的工業生產合作社,大都是手工業者或技術人員所組成之小型合作社而已。
由於資本主義經營的規模日趨擴大,工業合作的將來日趨衰微,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孫炳焱)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