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神州日報】 于右任於民前六年(清光緒三十二,西元一九○六),在滬辦學後,見東南民氣消沈,而保皇黨報紙言論猖狂,誣陷革命志士為叛逆。
曾為文斥之,而未刊出。
為開創革命事業,喚起民眾,遂決心辦報。
其第一張報紙為神州日報,取還我河山之意。
為與東京革命黨人聯繫,並考察新聞事業,特去日本。
在東京晉謁國父,加入同盟會,募得部分股款,並邀請黨人楊守仁(篤生)返國參加報館工作。
於是神州日報,成了「清末革命黨人在上海之言論機關。」
民國前五年二月二十日(一九○七年四月二日),神州日報乃創刊於上海。
此為一革命性之報紙。
在思想上,致力於民族精神之發揚,廢除清帝年號而以丁未代之,即象徵神州已光復。
並以社論發表政治主張,對時政弊端,揭發批評。
該報為避免如蘇報、警鐘日報之封閉覆轍,不用慷慨激昂煽動性之文字,而以旁敲側擊迂迴之言論代之。
至於附刊之說部小品文字,亦以芳馨悱惻之詞,寫小雅詩人之旨,亦足使讀者之種族觀念,油然而生。
此外,有學界新聞,報導學界動態與體育新聞,皆為學界人士所歡迎。
于氏重視報紙本身之傳播價值,他常言新聞報導對社會有深遠之影響,民氣之所趨,一國隆替之所繫,故不容有邪曲事實之報導。
在該報發刊詞後邊,對於報紙的流弊,特舉出四點:第一種是無的放矢,黑白不分:「繁詞既騁,神鑑不周,既論甘而忘辛,亦無的而放矢。
竹放之林,或淆於堅白,箴砭之術,無補於膏肓。」
第二種是傳播謠言,不究實際:「魯市有虎,傳言者三人,洧淵鬥龍,禱祈者萬眾。
不疑盜嫂,曾參殺人,採齊東之謾言,為中朝之故事。」
第三種是鋪張瑣事,虛占篇幅:「東鄰生貓之事,奚裨於見聞,大官賜酺之儀,何開於懲勸;
一則委巷諛聞之瑣語,一則承平粉飾之虛文。
錄之者纍纍難終,聞之者昏昏欲睡。」
第四種是黨同伐異,私而忘公:「甘陵兩部,迄成黨之災,蜀洛文崩,卒釀靖康之禍。
當大廈將傾之日,昧同舟共濟之箴,暱鄉曲之宴私,淆品評於月旦。」
此是辦報應有的道德律,對社會應負的責任。
該報創刊未久,銷數即超出各報之上。
未及一年,即遭回祿,報紙雖繼續發行,後業務不振,民國五年停刊。
二十六年,有蔣光堂者,以重刊神州日報號召,但已非原來面目。
三十五年又圖復刊未成。
(于望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