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0 07:52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散曲】
散曲只供清唱而無科白,故又名清曲。
包括小令與套數兩種。
一、小令:元人謂之葉兒。
每一曲調皆可獨立成章,各自為韻。
有尋常小令、摘調、帶過曲、集曲、犯調、重頭等名稱:(一)尋常小令:每首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
(二)摘調:從套曲中摘取一二精粹之調,作為小令。
(三)帶過曲:一調之後,意有未盡,可取音律相同之曲調以接續之。
有一調帶一調者,如雁兒落帶得勝令。
有一調帶兩調者,如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
(四)集曲:為摘取各調之句,另組新調。
南曲中有之,如醉羅歌,即集醉扶歸、皂羅袍、排歌三調之句而成。
(五)犯調:取他調之句以入本調。
如二犯傍粧臺,首四句即傍粧臺之首四句,中間第五六兩句則犯八聲甘州,第七八兩句則犯皂羅袍,第九句又歸入傍粧臺。
集曲與犯調,同屬採取他調之句,惟集曲無主調,犯調有主調,此其大別也。
(六)重頭:為前後數首同用一調也。
如胡祇遹以一半兒四首分詠四季。
重頭各首,可不同韻。
二、套數:一名散套,又曰大令。
套數乃多曲相聯,而有首有尾者,必以套計數。
套數組成之要點有三:(一)由同一宮調之曲多首連合而成一整體。
(二)全套各調必須同韻。
(三)每套最後須有尾聲。
(北套尾聲有尾、煞、煞尾、收尾、結音、慶、餘等名稱。南套尾聲有餘音、餘文、情不斷、意不盡、十二拍尾等名稱。)
套數有南北分套,乃以南曲曲牌或北曲曲牌各自分別成套。
有南北合套,乃以南北曲牌中宮調相近者聯成一套。
有重頭加尾聲散套,即南曲中有將同調之曲牌,重複數調末加尾聲而成套者。
有無尾聲散套,如用帶過曲作結者可免去尾聲,或末調所用曲牌可以代替尾聲者,不再用尾聲。
如清江引、浪來滾等調。
有重頭無尾聲散套。
僅南曲中有此體例。
一個曲牌疊作二曲、四曲、六曲、八曲或兩個曲牌各作兩曲以成套者,俱不用尾聲。
(楊向時)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