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國族主義】 國族主義,原出自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學說。
因為國家有領土、人民、主權、政府,為政治學者所公認,少有爭論。
如孟子說:「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
盧梭(Rousseau)說:「人民倘服從國家法律,自比有文明以前的社會裏更為自由。」
霍布斯(Hobbes)說:「如果國家沒有生殺大權,人民無法安居樂業,不能發生文明。」
孫中山先生認為國家是用霸道武力造成的;
民族是用王道自然力形成的,並將其分為血統、生活、語言、宗教、風俗習慣五個力量。
像猶太族人,他的國家雖然亡了二千餘年,仍能復國為以色列,獨立於世,就是具有上述五個因素,由此可知國家是群力造成的,民族是自然成長的,自無疑義。
孫中山先生在其民族生義中說:「英文中民族的名詞是哪遜,哪遜這一個字有兩種解釋:一是民族,一是國家。」
又說:「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
「我說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在中國是適當的,在外國便不適當。」
其故安在?
他解釋說:「因為中國自秦漢而後,都是一個民族,構成一個國家。
外國有一個民族,造成幾個國家;
在一個國家之內,有幾個民族的。」
像英國、法國、俄國、德國、西班牙、美國、瑞士等,皆各有上述兩種不同情況。
德國名教授赫德(Johanhorder)是主張一個民族,建立一個國家的;
不主張一個國家內,有幾個民族的。
他說:「因為若干個民族,參雜勉強組成一個國家,無異用不同材料,膠黏成一部脆弱的機器,是不能牢固經久的。」
觀此可知國族主義特定的區別和界說,不是任何國家都可適用的。
何況中國的國族主義,是講博愛、自由、平等的;
即是講倫理、民主、科學的;
是講仁義,說道德,繼絕世,舉廢國的;
是濟弱扶傾,厚往薄來,以德報怨,不妄自尊大,無領土野心的。
所以中國國族,是一個尊重人性,重視民主,愛好和平的民族。
另有「族國主義」之說,也是主張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
但是主張獨裁、擴展,具有危險性的。
與孫中山先生「國族主義」的主張,完全不同。
世人無不憂慮、恐慌!
不久由歐洲蔓延世界,陸續發展成為極權主義的法西斯墨索里尼、納粹希特勒、軍國主義的日本軍閥,皆以爭取民族光榮、國家至上為職志,乃假借「族國主義」為形式,內容則完全相反。
祇是曇花一現,成為歷史陳跡,旋歸消失。
現最為各國人民憂心忡忡者,即轉化而為蘇維埃社會主義者所利用的「族國主義」,運用階級鬥爭,實行共產世界革命,亦以「族國主義」為形武,以無產階級專政為內容,民主世界其猛省。
(侯暢)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874 |